建筑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姓 名  :   X  X

              学 号  : 04849804563

              专 业  :环境艺术设计

             指导老师:  X  X  X

                                

   目录

一、西江苗寨                        ……………………(3)

二、丽江                            ……………………(4)

三、大理                            ……………………(5)

  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观景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

  西江吊脚楼结构严谨,建筑工匠巧妙运用力学原理,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构成了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这种建筑看似上实下虚,但牢实坚固,非常实用。

  西江苗族将吊脚楼建在斜坡上,将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地用于耕作,反映了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理。

    据20##年的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有住户1288户,人口近600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丽江

丽江纳西族传统的民居是数量最大的建筑类型,它以鲜明的特点反映着纳西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民族习俗、生产生活方式、伦理、宗教信仰及哲学价值观念。
平面特点  
  纳西族民居以面阔三开间为一单体单元叫“一坊”,以一楼一底二层楼为主,以院子为中心组成内向庭院是其特点之一;家家都有宽敞的厦子(外廊),各坊房屋均由厦子相联系,是其特点之二;辅助用房设置于“漏角”内,即相邻两坊房屋的拐角处,入口在厢房厦子的端墙上,并设门控制,保持正院的整洁与宁静,是其特点之三;因院子面积较大,周边房屋高度适中,通风采光良好,是其特点之四;正房是庭院中的主导建筑,正房座西朝东或座北朝南,体现“紫气东来”、“彩云南现”,取其“反宇向阳”好风水的东、南朝向,是其特点之五。

      

    
    在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及艺术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最具特色。古城地处丽江坝,选址北靠象山、景虹山,西靠狮子山,东西两面开朗辽阔。城内,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内各街巷。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城街道不拘网格的工整而自由布局,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道路随着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这些房屋中临街的房子多被辟为铺面,或主人自己经营些小商品,或转租他人经营。长期以来,纳西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善于学习和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特别对民居建筑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在:民居特色鲜明、构筑因地制宜、造型朴实生动,装修精美雅致。

                                        
  

此外,纳西人在房屋的建筑设计上一直着重考虑抗震性能,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这从1996年"2·3"地震中,古城民居房墙大量倒塌,但主体框架仍保持完好等情况中可以看到。

大理

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在以洱海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围。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稻,驯养家畜,从事采集、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的远古文明。

以“银苍玉洱”为中心的大理地区,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多种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下,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属于大理白族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它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粗放到精细,由物质形态到意识形态,经过一代一代地积累至今,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从遗留到今天的丰富的建筑遗产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大理人善于利用自然,对自然环境的遵从和认同;同时也领悟到白族人对时代的顺应,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尽管一度被称为“白族民居”的大理传统民居建筑,今天已为更多的人们所认识、熟悉和研究,但大多只限于对闻名遐迩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表象认识,少有从民居建筑的发展演化,内在的自然因素及文化內涵以及与各时期相对应的审美意识的探讨。白族民居建筑,美观、大方、实用,与中原建筑交流混融,又不失民族特色,是少数民族建筑中发展最成熟,最具典型的建筑艺术杰作。它顺应自然,又融入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既注重地域文化及民族习俗,又注意学习和对外交流;既与自然条件作抗争,又与环境和谐相处,既布局整体统一,又变化多样,审美与实用交织,是大理白族民居建筑艺术的风格。有人比喻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固体文化。建筑文化往往体现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定的审美价值取向。民居建筑不仅与一个民族的社


会经济发展有关,而且还与民族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大理白族的民居建筑文化由于受白族形成历史特殊性、宗教信仰、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在满足一定实用性的基础上,也体现了白族一定的生活价值观、审美理想及艺术情趣,可以说它是大理白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生动写照。大理白族的民居建筑呈现出实用简朴的审美特征,民居建筑过程是一个既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又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在具体的建筑实践中,民居建筑的特征、造型风格、结构类型、空间布局、使用材料等方面无不受到地域的限制与影响。大理白族民居建筑在其物质材料的使用、平面布局的设计及空间排列、装饰风格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在建筑形式上追求实用简朴的审美风格。在民居建筑的整体设计中,大部分传统的民居建筑属于石(砖)木结构,青瓦白墙坡屋顶。在民居建筑的物质材料选择上,多就地取材。多采用周围的材料——石头、砖瓦、木材等等,无论是土木结构,还是砖瓦结构,都追求一种典雅、实用、简朴的建筑风格。在白族民居建筑传统的空间布局上,从整体到细节,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主要有院落、堂屋、侧房、耳房或漏角等,其主体部分——堂屋,正房都是三开间,通常是坐西朝东。房屋一般高出院子地面一尺多,主房均为两层,耳房也是两层,但比主房略低,大小屋脊全部有“生起”(称为“加山”),屋面高低错落,有前檐(出厦),檐下台坎要恰能待一桌客,也便于主人在台坎上晾晒物品和休息,前檐柱到厦柱五尺,厦柱到台阶边二尺二寸,老式民居层高“七上八下”为标准,三开间的房屋,中间堂屋为客厅,两边侧房为主人卧室。在家庭成员的住房安排上,一般要考虑到居住者的身份、辈分、性别等因素,体现了大理白族家庭传统的伦理关系。通常堂屋左边侧房是长辈或具有家长身份的人居住,晚辈居住右边侧房。

    

      大理白族古民居建筑中,最高境界是 “一进三院”即一门进三院,取意为既有“进士”又兴旺发达之意,还有“一进两重院”、“两进两重院”、“ 两进三重院”等,其次是“五凤楼”、 “四合五天井”、 “三坊一照壁”、“ 一正一面”、“一坊一漏角”、“单坊配耳房”依次排列,无论那一种房屋,都渗透着白族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盖什么样的房子,是由造主的身份地位和经济条件、人口数量所决定。

      修建一所合意的住房是白族人终身追求的目标,修建一所属于自己的好房子成为当地的一种时尚,是一种成功标志,具有展示个人价值与成就的功能,使其富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色彩是装饰艺术风格的重要体现。在色彩的选择上,由于白族“崇红尚白”的影响,因而在建筑装饰上主要以白色为基调,对墙面粉白彩饰外、一般追求自然、平淡、朴实、简洁的审美风格。并使之形成富有艺术的审美观,从而体现了白族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追求幸福的情感。

       在民居建筑细节上体现了白族建筑文化风格,如在门楣、窗户、墙面、院门等装饰修建上,多采用长弧条、圆形、长方形或拱券等形式,从而形成了白族自己的审美情趣。其艺术风格实际上是一种包容了中原传统的民居建筑艺术风格。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的艺术装饰,楼台亭阁的木雕艺术,又采用本民族楼台亭阁的木雕艺术。这些表现了白族在以本民族民居建筑文化为基础的条件下,不断地大胆吸收、采纳其他民族民居文化因素的过程。白族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因而在他们的民居建设过程中,这种民族间的文化渗透行为,使大理白族的民居建筑既接受其他民族的新的观念影响,不断加以完善,形成本民族的特色。

 

第二篇:建筑考察报告

建筑考察报告

房屋建筑

土木工程1013

                                                       赵耀东2010118506328

                                                       苏群辉2010118506327

                                                       马彩叶2010128506356           

         昆明是历史的名词,但历史的佐证却在渐渐消失…..

国庆期间,我们找寻着昆明的历史痕迹,参观了位于昆明翠湖畔的“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旧址。这所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旧式军事学堂,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经历了辛亥革命、大革命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培育了一代代杰出的军事将领,对历史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风景名胜区翠湖畔,可以看见一座走马转角楼式的两层砖木建筑,建筑的样式和墙面的颜色,很容易把游人带回到过去。这便是成立于1909年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学校里穿着军装的学员和他们训练时嘹亮的呼号声,但是依然时不时有几个游人会到这里拜访。大概不是为了风光吧,应为与它相临的就是美丽的翠湖公园。但无论是出于敬仰还是好奇,这所昔日的学堂都会给人们展现其别具一格的风采。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

                                                                                             

         现存的讲武堂只是其核心建筑,但它依然是一个保存最完整的旧式军事学堂。穿过其高大的校门,迎面就是昔日的训练场。学堂并不大,整个建筑呈四合院样式,以训练场为中心四周是教室和学员宿舍。在操场上,还存留着一百多年来学员训练磨圆了的沙粒,不禁让人眼前浮现出当年的青年学子为国为民发愤图强,挥汗如雨的场景。

     

                                                 

 当时,晚清编练新军,计划在全国编三十六镇(师),其中第十九镇建于云南。新军编练亟需新型军官,清政府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作出统一的规定:“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护理云贵总督兼云南藩台沈秉经向清廷奏准,筹办 云南陆军讲武堂 。校址设在昆明原明朝沐国公练兵处,占地7万余平方米。1909年(宣统元年)8月15日, 云南陆军讲武堂 正式开学,高尔登为首任总办(校长)。学堂开办之初,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科,设甲、乙、丙三班。课程仿照日本士官学校加以调整而成,分为学科、术科两项。讲武堂聘用了一批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日本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任教。至辛亥革命时,讲武堂已为云南新军输送中下级军官600余名。

云南陆军讲武堂于1988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当地有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是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今天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不仅平添几分古色古香,也显现了讲武堂当年的雄宏气魄。

?      武堂这个巨大的米黄色四合院,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保存下来的主要部分,它是1907动工兴建的,大门是哥特式的门楼,属于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寓意着海纳百川,广泛吸收东西方军事思想。 讲武堂的屋顶是中式人字坡覆以黑瓦,门窗则加以西式圆拱纹饰,姜黄色的正门外体是法式风格的。可以说既有法式建筑风格的影子,又脱不了中国传统心理。 法式风格建筑元素——屋顶多采用孟莎式,坡度有转折;屋顶上多有精致的老虎窗,且或圆或尖,造型各异;外墙多用石材或仿古石材装饰;细节处理上运用了法式廊柱、雕花、线条,呈现出浪漫典雅风格。整个建筑多采用对称造型,气势恢宏。

?      陆军讲武堂,辛亥革命后改称讲武学校;30年代末,改为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50年代初,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步兵学校。今主体建筑整修一新,被列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实,当我们再次聆听了有关它的讲述,了解这座百年老房子本身的建筑价值,才深深感到讲武堂之所以仍被人称道,不仅仅它是自洋务运动以来目前国内保留得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军事院校,培养了朱德、叶剑英等新中国的开国元勋,而且它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依然有着许许多多可供从事现代建筑的人学习和借鉴。它的创立时期是封建社会的末期,新的思想已经产生,封建思想依然顽固,新式学堂本身就是一个新事物,其建筑也反映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影子。四合院式的布局、西式的大门、传统的瓦片屋顶、西方教堂式的窗户、中式的大石狮子…这些无不反映出当时社会思潮的巨变。

?      陆军讲武堂,据考证,是中国现今最大的一座四合院,又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壁式的建筑。至于这座老建筑究竟有多少房间,比如教室有多少间,宿舍有多少间,由于年代太久,多次改造,变化太大,如今的人谁也无法按照当时的状况一一细数细说。但二楼上那条贯通东、西、南、北楼全长480米、毫无阻隔的长廊,称得上是中国最长的楼中通廊,特别是这座建筑四边转角处竟无一点伸缩缝,更加体现了它完美精湛的建筑艺术。用专家们的话说,这不仅在90多年前是绝无仅有的奇迹,就是在现代建筑中,要用此种手法建造这么一座如此之大的楼房也十分不易。可惜的是:讲武堂的建筑档案早已荡然无存,它的很多特点和奇迹,变成了一个一个的“百年之秘”,而也正是这样的一些“百年之秘”,冲动着我们去追寻它那叱咤风云的历史。

建筑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   从建筑里你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和建筑所蕴涵的文化和艺术。从一个建筑看世界,你能从中领略到永恒。

不仅让我想起 余秋雨的一番话: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建筑敌得过时间,却敌不过人类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