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本-财务分析在银行贷后管理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银行贷后检查是贷后管理的关键环节。贷后检查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预警信号,进行风险预警。贷后检查的主要工具有财务因素分析及非财务因素分析。本文主要从企业财务因素角度出发,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并重的双向思维,通过对企业财务因素的综合分析来把握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的变化。 关键词:财务分析 贷后管理 运用

1

Contents summary

bank loan's checking behind is the key link that the loan manages behind.The main mission that the loan checks behind discovers early-warning signal, carrying on a risk early warning.The main tool that the loan checks behind contain analysis and non- finance of the finance factor factor analysis.This text mainly set out from the factor angle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finance, laying equal stress on by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double to thinking, passed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finance factor to hold a business enterprise to repay debt an ability and operate the variety of[with] ability and profit ability.

Keyword:The financial analysis loan manages an usage behind.

2

目 录

一、财务因素的分析技术…………………………………………………………………4

二、财务报表的审查方法…………………………………………………………………4

三、财务比率分析…………………………………………………………………………5

四、企业财务失败预测的定量识别模型…………………………………………………7 参考文献。…………………………………………………………………………………8

3

财务分析在银行贷后管理中的运用

企业财务分析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是贷贷后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的重要预警信号。 与传统风险管理主要依赖定性分析不同,现代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本文主要从企业财务因素角度出发,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并重的双向思维,通过对企业财务因素的综合分析来把握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的变化。

一、财务因素的分析技术

企业财务信息的失真,会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贷员判别不了企业财务信息真伪,对企业财务信息无法进行分析,必将影响财务分析的质量,致使信贷风险的预警信号失灵,加大信贷风险的形成机会。因此,掌握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技巧,是加强贷后管理的基本要件。

(一)账证核对:1、通过原始凭证的要素牵制,证实已发生经济业务的真实性。2、通过双向记录说明企业资源的来源与去向。3、通过权利与义务的适当配比,发现经济业务的合法合规性。运用上述现代财务会计的三大特征,揭穿虚假会计信息。

(二)盘点与函证:对有形资产进行盘点,对具有权利与义务的债权与债务进行函证。盘点的重点是存货,防止存货价值高估。存货计价涉及数量与价格两个要素。确定存货的数量比较困难。存货的单价受五种计价方法的不同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差异。存货造假的常见方法:虚构不存在的存货、存货数量操纵、不记录存货的购入、虚假的存货资本化。证实存货数量的最有效途径是对存货进行整体盘点。突击盘点的奇效性及额外程序(比如对已封包的存货开箱检查)的奇效性要注意把握,要注意增值税#5@p对存货的印证能力。函证的重点是应收或应付账款要注意函证的可靠性。

(三)内控测试:分析客户报表产生的流程,分析客户的内部授权及内控程序,判断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程度。

(四)比率分析:三张报表之间存在相当多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户内在财务变化的真实性。

上述四种方法相辅相成,贷后检查时应灵活掌握,综合运用。

二、财务报表的审查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制度是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保证。 由于企业财务报表失真,信贷员如果不会甄别、审核和调整企业财务报表,仍然依据失真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就会影响财务分析的质量,导致错误的分析结论,致使信贷风险的预警信号失灵,加大信贷风险的形成。因此,信贷员掌握审阅企业财务报表的方法与技巧,并对企业财务报表审核差异进行调整,是做好企业财务分析的关键。

(一)合规性、合法性审查: 注意以怀疑的眼光审视那些临时制作出来或者缺乏专业水准的财务报表。

(二)数据真实性审查: 真实性审查是报表审查的核心之一。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数据来自资产、负债、资本等实账户,可通过核对余额、盘点实物验证报表数据的真实性;损益表是动态报表,数据来源于收入、成本、费用账户,一般无余额,无实物盘点,可采用计算、摊销、分配验证其真实性。现金流量表的数据主要来自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对其进行真实性审查的关键有二:一是将企业的各项交易准确划分为经营行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二是理解和掌握使用现金的交易与为公司的经营提供现金交易的区别。

(三)报表钩稽关系的审查: 报表的钩稽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上期报表与本期报表;报表的内部各项目之间;各类报表之间。比如:本期报表的期初数等于上期报表的期末数;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与损益表中的净利润存在钩稽关系;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应与验资报告中的“实际投入资金”及法人营业执照中的“注册资本”相符;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它应收款”的减少应与现金流量表附表中的“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相对应;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变动额(期末与期初之差),应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相符。

(四)财务报表重点科目审查:

4

1、应收账款审查。主要审查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可收回性、坏账准备金的计提。可从应收账款明细账追查到相应的销售#5@p、货物发运凭证、出库单,审查客户是否有多计应收账款虚增收入的现象;反过来,从发运凭证、出库单追查到销售#5@p、应收账款明细账,审查客户是否多计收入及应收账款的情况,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审核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可以从客户的报表附注中,获取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方法的合规性、合法性及科学性。

2、存货审查。主要审查存货的真实性、计价方法的一贯性、存货构成比例的合理性、存贷跌价准备计提的合规性、科学性。通过从实物追查到明细账,发现客户是否存在少列存货;通过抽查客户的发货凭证,结合报表附注中提供的存货计价方法,验证发出存货计价的一贯性,发现客户有无随意调整存货计价方法以调整利润;通过审查存货明细表,分析客户存货构成的稳定性;通过比较主要存货的市价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分析客户是否按谨慎性原则充分计提跌价准备,有无通过存货减值计提来操纵利润。

3、主营业务收入审查:主要审查收入的确认原则、销售退回与折让的账务处理,是否存在通过应收账款等科目随意调节收入进而调节利润。可以抽查部分大额收入,追查销售合同,看客户收入的确认是否保持了一贯性原则。可以审查入库单,证实销售退回的真实性。可以审查对方的收据及相关批准手续,对销售折让的真实性进行查验,发现客户是否存在通过销售退回、折让随意调节利润。

4、异常相关科目审查:待摊费用占比超过资产总额的10%,应分析摊销方法的合理性;长期资产中无形资产占比过高,应分析其真实性及计价合理性;长期资产中在建工程占比过大,应分析其合理性及计价合规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发生显著变化,应分析其合法性、合理性及计价的可靠性,尤其应注意判断评估增值因素对客户净资产的影响。要了解资产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合理揭示客户的核心净资产;成本费用与收入的配比异常,应深入分析其变化的合理性、可靠性;收入、成本、应收帐款、应付账款的配比异常,应分析其真实性。

三、财务比率分析

重点科目的审查分析,是贷后检查的关键点。在重点科目审查的基础上,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科目利用比率工具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判断客户的偿债能力、管理效率和获利能力。财务比率类型主要有三大类十七项,现分述如下:

(一)偿债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分为流动性比率和杠杆性比率。流动性比率是衡量借款人短期偿债能力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杠杆性比率是衡量借款人长期偿债能力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利息保障倍数。

1、流动性比率分析。流动比率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现金周转循环,测算客户满足支付的能力。

(1)流动比率又称为“银行家比率”,是一般银行核定放款的依据。这个比率的经验标准值为2(或200%,2:1)。占比值的特点是可以显示企业以流动资产抵偿流动负债的程度,也即表示企业每元流动负债有几元流动资产可以抵债。其计算公式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反映的是时点值,是一个相对数;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是一个绝对数,两者都可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营运资金的比较意义有限,流动比率则排除了企业规模的影响,更适于比较企业之间及本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短期偿债能力的变化。

流动比率的经验标准值不是绝对的。在全部流动资产中,各项目在清偿债务时的可用性存在差异。用流动比率计算出来的短期偿债能力是粗略的。流动比率忽略了流动资产的结构和质量,不能反映借款人的动态变化,这种局限性在分析时必须引起注意。尤应注意的是,必须提防对流动比率的操纵行为,比如在临近期末的时候,非常规地收回账款、暂时性垫款、推迟正常购货等。从理论上说,流动资产的质量和流动负债的构成在评价流动比率时更为重要。通常情况下,营业周期、应收账款数额、存货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三大要素。

(2) 速动比率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得到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其计算公式是: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能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速动资产的精确表达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预付账款—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试验比率,经验标准值为1(或100%、1:1)。影响速动比率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从理论上说,应收帐款属于速动资产,但我国企业三角债现象普遍,其帐面的应收账款 5

很可能是一项变现能力极差的资产,对此,在分析速动比率时应予以充分注意。同时,速动比率的行业差异较大,也易受企业会计核算及筹资行为的影响,比如在会计处理期间采取延迟购货就可人为提高速动比率。

(3) 现金比率是比速动比率更进一步地衡量借款人短期偿债能力的辅助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现金类资产包括货币资金、易变现的有价证券。现金比率表明借款人的直接支付能力。

分析借款人的短期偿债能力时,应将上述三个指标和营运资金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要注意企业实际变现能力或短期偿债能力还受其它一些表外因素的影响,比如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企业的偿债信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和担保责任等等,可能会引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变化。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但仍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A、分子分母的计价基础不一致,各自代表的未来现金流量之间没有可比性。流动负债一般按期终价值计价,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则采用多种计价方法,如银行存款按现值计价,存货、短期投资按产值或历史成本计价,应收帐款按未来价值计价等。存货中包含了一个高于成本价值的潜在收益,其未来价值大于成本价值,短期投资也是如此。由于分子、分母的计价基础不一致,直接削弱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B、没有考虑预收账款的特殊性。预收帐款只需用存货偿付,并不需用现金偿还。在计算流动比率时,预收账款应作为存货的减项而不应作为流动负债的一部分;在计算速动比率时,预收帐款也应从短期负债中扣除,如此才能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实际情况。C、未考虑不同帐龄应收帐款回收率的不确定性。超过一定年限的应收帐款,列入流动资产必须打一定的折扣。超过3年以上的应收帐款不宜再列入流动资产。D、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存在着不确定性。存货变现存在时滞,待摊 费用不能变成现金,短期投资和应收帐款,其变现程度也无法准确核定。E、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析的角度与企业实际运行状况不符。企业要生存下去,就不可能将所有流动资产变现来偿还流动负债。因此,还应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持续经营企业偿还债务要依赖企业稳定的现金流入。因此,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必须结合现金流量进行配比分析,以弥补单纯从企业的资产结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称结构进行分析带来的重大缺陷。

从现金流量角度进行偿债能力分析,主要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到期债务偿付率(可用于偿还的的现金/偿还到期债务所需的现金)。可用于偿还的现金=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本期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债务指到期债务,由于债务的债期性特点决定,不考虑总债务。一般而言,企业通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所取得的现金,首先要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基本现金支出,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支付各种经营费用;其次,支付到期贷款本息;再次,进行各种投资;最后用于派发利润。偿债现金不应包括企业当期负债筹资取得的现金。到期债务偿付率大于“1”,表现企业有能力支付到期债务;若该指标小于“1”,表现企业偿债能力不够,须动用期初结余的现金,或借新债还旧债。如果企业不具备再负债筹资的能力,那么该企业的偿债能力就存在较大问题。 二是支付能力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必须大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正常情况下才能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流量的主流。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应大于经营利润。三是外部筹资率(负债筹资流入现金/企业现金流入总量×100%)分析。这一指标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同时又反映企业的再筹资能力。

分析资产管理效率是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的第三个视角。资产管理效率包括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后文还要详述。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与企业资金效率正相关,与企业盈利能力正相关,进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的应收账款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其变现速度与变现程度是企业流动比率的重要补充。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正相关。存货周转率反映了存货的质量和流动性,而存货的这两个特征对其变现能力、变现速度有着重要影响。存货能否变现和变现速度直接决定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

以上三个视角相辅相成,信贷人员在贷后检查时要注意融会贯通,从而相对准确地把握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变化。

2、 杠杆性比率分析。杠杆性比率分析又称为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它既可以从资本结构、资产与资本的对称结构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从获利能力角度进行分析。

(1)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它说明在借款人总资产中债权人资金所占的比重,衡量借款人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它是从资本结构角度分析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6

资产负债率体现企业的经济实力,反映企业负债筹资空间。这一比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债权人所提供的信贷资金的安全程度。站在不同的角度(债权人、股东、经营者),对这一比率的偏好会有一定的差异。对债权人来说,这一比率越低越好;对股东来说,由于财务杠杆效应的客观存在,这一比率越大越好(MM理论);对经营者来说,则只关心资金的充足性,对比率高低关心程度不高。资产负债率的经验值国别差异较大。西方国家一般为50%,我国为70%。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并不能直接与偿债能力划等号。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只能说明企业再筹资能力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并不代表偿债能力弱;资产负债率低,也不一定代表企业偿债能力强。评价资产负债率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影响,关键是要结合资产的获利能力与负债筹资成本来分析。当负债筹资成本率小于总资产报酬率时,所有者权益收益率大于总资产报酬率,此时,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股东得到的差额利润越大,企业偿债能力不会因为负债率高而受到影响;当负债筹资成本率大于总资产报酬率时,负债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弱,二者负相关。

(2)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又称产权比率、债务股权比,用以表示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即企业清算时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低,表明借款人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要注意,该比率过低,会影响借款人财务杠杆作用的发挥。分析这一比率,还要注意结合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状况,综合判断。

(3)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也称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有形净资产×100%),表明有形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它是资产负债率的延伸指标,更为谨慎、保守。该比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4)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它是借款人生产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倍数越高,说明借款人付息能力越强。因此,它既是借款人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标志,又是借款人举债经营的前提。 利息保障倍数的起码要求是大于“1”。具体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要从稳健性角度出发,比较企业连续几年的指标,并选择最低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

(二)管理效率比率:管理效率比率又称效率性比率,资产管理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财务比率。一般情况下,借款人对资产的有效运用程度,对其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大小有决定性的影响。管理效率比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

(1)总资产周转率用于衡量借款人全部资产的使用效果,越高越好。

(2)固定资产周转率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3)存货周转率反映借款人的销售能力与存货的周转速度,它可用次数、天数表示。

(4)应收帐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可用次数、天数(应收账款回收期)表示。

(5)资产报酬率是借款人税前利润与资产平均余额之比,反映借款人资产综合利用效果。

(6)权益报酬率是借款人税前利润与有形净资产的比率,表明股东投资收益水平。

对管理效率比率进行分析,需要注意以下两点:A、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对短期偿债能力影响很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存货的周转分析要考虑批量因素、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要考虑存货结构的影响,要考虑重要项目的影响,要考虑存货成本的影响,要考虑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B、对应收账款周转的分析,要综合考虑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宽严适宜度),关注收账成本与收账程序的灵活性。要从帐龄和回收速度两个维度入手进行分析。

(三)获利能力比率: 获利能力比率又称盈利性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它包括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在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时,要注意排除非常项目的影响。要注意五种成本、五种利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销售成本、经营成本、营业成本、税前成本、税后成本;销售利润、经营利润、营业利润、税前利润、税后利润)。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还必须注重盈利质量分析。盈利质量强调会计收益与净现金流量的比率关系,即利润与净现金流量的匹配关系。盈利质量的考核指标是营运指数。 四、企业财务失败预测的定量识别模型

财务失败是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困难和危机,是财务风险的终极表现形式。正确掌握风险预警控制的数量方法,通过运用定量识别模型对企业财务失败及时进行预测,是贷后管理的最终目标。

(一)一元判断模型:

比弗(Beaver)提出的一元判断模型,使用了5个财务比率作为变量,最能准确判断财务失败的指标是 7

现金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率,其次是净资产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再次是资产负债率。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时,这三个比率的特征是:A、低于行业平均水平;B、不断下降;C、具有长期趋势而非偶然。

比弗的重要研究结论有三个:A、财务失败的企业都有现金与存货不断减少和应收账款不断增加的特征;

B、现金与应收帐款具有完全不同的流动性,如果速动资产和流动资产同时包括这两个项目,则失败企业与成功企业的差别就掩盖了;C、财务失败可以被预测,任何财务失败的发生都是有前兆信号的。

(二)多元判断模型:

1、Taffler模型 Z=0.53X1+0.13X2+0.18X3+0.16X4

其中:X1=息税前利润/流动负债 X2=流动资产/负债总额

X3=流动负债/资产总额 X4=(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营业成本—折旧)

Z值范围:当Z<0时,企业表现出与违约企业类似的特征

当Z>0时,企业与正常企业具有相似特征。

2、Altman模型Z=1.2X1+1.4X2+3.3X3+0.6X4+0.99X5

其中:X1=流动资本/总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

企业流动资本越多,违约风险越小。

X2=留存收益/总资产=(股东权益合计—股本)/总资产

这一指标衡量企业积累的利润,反映企业的经营年限。

X3=息税前收益/总资产=(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总资产

这一指标反映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

X4=企业股票市值/总负债=企业净资产/总负债

这一指标反映企业的基本财务结构的稳定性。

X5=销售额/总资产

这一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的经营水平。

Z值越小,企业面临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大。Z=2.675是区别违约企业与非违约企业的分界点。Z=1.81与Z=2.99之间,违约企业与非违约企业的划分具有不确定性。Z值的变化意义为:

Z>2.99 企业一年内不会违约

2.675<Z<2.99 企业有违约的可能性

1.81<Z<2.675 企业违约的可能性很大

Z<1.81 企业会在一年内违约

银行进行客户维护的目标在于保持和扩大同客户的合作关系,实现双赢,而贷后管理与客户维护效率具有相关性。通过财务分析方法在贷后管理中的运用,对企业各种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全面、客观地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综合分析方法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杜邦分析体系。企业这一体系利用各种财务比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等单方面的财务评价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颖:《信贷员审阅企业财务报表的方法与技巧》,<<广西金融研究 >>20xx年06期

2、张少云:《试析商业银行贷款中的财务报表分析》,<<科技资讯 >>20xx年30期

3、李利娜:《财务分析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广西金融研究 >>20xx年06期

4、黄青 、 彭家瑚:《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企业经济 >>2006 11期

5、刘惠利:《从信贷员视角谈银行贷款财务分析的规范性》,<<集团经济研究 >>200604期

6、杨健 、 赵慧芳:《现金流量分析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应用》,<<武汉金融 >>20xx年05期

7、王宪全:《试论商业银行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论坛》20xx年03期

8、余保福 :《关联企业制度与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9、姜崎:《中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照》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孙智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