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石家庄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从今年开始,我市将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根据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石家庄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制定了《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石家庄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应对重大挑战、经受严峻考验、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石家庄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朝着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目标迈进。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20xx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初步

核算,20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40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87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363亿元,分别比20xx年增长13和15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58亿元,增长22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340亿元,增长1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91亿元,增长13倍。

过去的五年,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39∶484∶377调整到98∶497∶405。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和工业倍增计划成效明显,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168%。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占全市总量的472%。商贸物流、总部经济、文化产业、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面启动,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共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4项,省级165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超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

过去的五年,是重点建设成效显著,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的五年。累计竣工项目152个,新开工项目313个,总投资2557亿元。去年,全市226个重点项目全部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其中,华药新型头孢等34个项目竣工投产,800万吨炼油综合改造等86个项目开工建设。

大西柏坡、空港工业园、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园、河北航空城等重点工程强势推进。“20+X”重点商贸项目2个竣工开业、18个加紧进行,省会13条特色商业街全部建成。石太高速铁路、京昆高速公路石家庄段建成通车,西柏坡高速公路加紧建设,正定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启动,京石、石郑高铁开始铺轨,石家庄铁路枢纽工程顺利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北段完成、邯石段开工建设。

过去的五年,是省会面貌变化巨大,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的五年。强力推进“三年大变样”,三年累计完成投资29656亿元,省提出的“五项基本目标”全部完成。正定新区建设全面启动,综合商务中心、园博园等15个项目开工建设,省会进入跨河发展的新时代。大气和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空气环境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市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气达到319天,比20xx年增加36天。市域主要河流水质COD浓度基本达到省控标准。三年共新改建城市道路300余公里,人均道路达到1668平方米。开通了石环路,提升了二环路,建成了槐安路快速大道、裕华路景观大道、和平路高架桥等一批主要干道。主城区共拆迁各类建筑2210万平方米,整治居住小区177个,建设经济适用房56万套、廉租住房6911套,廉租住房补贴保障42万户,使19万多户家庭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万象天成、联邦明珠等一批彰显时代特色的大型城市综合体相继竣工,民心广场、文化广场等5座大型广场陆续建成,一批精品公园和街旁游园建成开放。共整治楼宇4109栋、小街巷454条,新建、改建标准化菜市场60座,

“一河两环”水系即将形成,主城区夜景亮化明显提升。以管理重心下移为重点的城管体制基本理顺,四组团与主城区基本实现同城化管理。万米网格化管理全面实施,成为全国数字化管理试点城市。以“十大工程”为重点的县城建设进展顺利,载体功能普遍提升,县城环境容貌明显改观;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率由426%提高到50%。

过去的五年,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迈出重大步伐的五年。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各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280亿元,年均增长329%。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去年总产达到518万吨,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蔬菜、畜牧、果品产业稳定发展,肉、蛋、奶产量逐年增加。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8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由58%提高到62%。五年累计新建农村公路4982公里,完成32座水库除险加固,新建改造变电站94座,新增沼气用户219万户,解决了1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行政村基本实现公路、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新民居建设扎实有序推进,566个开工建设,建成了一批体现时代特色的示范村。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东方热电、宝石集团、化肥集团等7家国有大型企业成功重组。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浦发、兴业、东亚等6家银行机构落户我市;政府性融资平台与市场化融资平台实现分开;五年新增上市公司10家、小额贷款公司25家。文化体制改革取

得重大突破,市报业集团、演艺集团、广电传媒集团相继挂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66家乡镇卫生院和30家社区卫生机构推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价销售。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沃尔玛、家乐福、大连万达、广州恒大等国际国内商业巨头、地产巨头纷纷前来我市投资置业。正定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石洽会、石家庄国际动漫节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五年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引进市外资金1076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完成3221亿美元。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推进,每年都办好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68元,年均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15元,年均增长96%。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3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26万人次。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进一步提高。扶贫、救灾、救济力度加大,19万人实现了稳定脱贫。公共财政用于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支出年均增长25%以上。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文化精品力作成果丰硕,五年累计荣获国家级奖项124个;市广电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一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83个,实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新建和改造县级医

院20个、乡镇卫生院188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1%。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建成全民健身路径757条,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连续四届在省运会取得金牌和总分“双第一”。援建四川平武任务圆满完成,支援新疆巴州建设项目顺利进行。计生惠民行动深入实施,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加强。“六城同创”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等事业不断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震减灾、气象、统计、人防、档案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过去的五年,是政府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执政为民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五年。“五五”普法成效明显,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675件、政协委员提案2602件,结案满意率达到978%。五年共削减行政许可项目136项,削减率达到535%。扎实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深入开展专项资金治理,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食品药品安全最放心城市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集中开展市县乡三级干部大接访活动,一大批信访积案和遗留问题得到解决。“三位一体”大调解和城中村拆迁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大力推进平安省会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卓有成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连年下降,全市政治稳定、社会安定。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辉煌,成就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石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中直、省直机关驻石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石家庄发展的国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宏观环境看,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复苏的曲折性超过预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由财政刺激转向抑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土地供应门槛提高,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从我市发展的实际看,主导产业的战略支撑能力不够强,具有行业领军地位的大企业、大集团相对较少;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弱,转变发展方式任重道远;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城镇化水平较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城乡一体化步伐不快;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趋利避害、顺势而为,奋力开启未来五年发展的新征程。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速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重要时期。展望“十二五”发展大势,世界经济的大变革和国内经济的大调整,为我市提供了诸多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一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将在深度变革和调整中恢复增长,生产要素在全球加速流动的趋势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二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东企西扩”、“南资北移”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三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全省重点开发区域,我们面临的有利政策环境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借力京津、对接发展。四是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省会“三年大变样”成效凸显,聚集要素、聚集财富、聚集产业的平台大幅提升,为未来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厚积薄发,加速腾飞。五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省会建设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更加有利于我们乘势而上、率先发展。“十二五”,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机遇难得,稍纵即逝;条件难求,犹豫不再。我们必须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根据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我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转型升级和跨越赶超两大任务,全力实施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发展、中东西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三大战略,大力加强改革开放创新、保障改善民生、繁荣发展先进文化、优化发展环境四大举措,倾力建设正定新区、东部产业新城、大西柏坡、空港工业园、南部工业区五大重点工程,努力打造京津冀第三极,强化省会在冀中南经济区的主导地位和全省领先地位,加快向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目标迈进。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建设、社会和谐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6个方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纲要(草案)》提出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高于全省水平,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2%左右,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这些指标既是非常积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要求,又体现了和谐发展、惠及民生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着眼争先进位,跨越赶超,力争发展的步伐再快一些,各项指标完成的再好一些,争取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立足新起点。省委省政府对石家庄打造京津冀第三极、引领带动冀中南的殷切期望,云川书记对我市提出的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城市建设管理、统筹城乡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等七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都赋予了我们必须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历史使命,石家庄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瞄准新目标。石家庄的发展历史证明:敢于跨越赶超是全市人民的风格;“三年大变样”的实践彰显:勇于追求卓越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境界。在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放宽视野,瞄准先进定坐标,面向全国比发展,奋起直追,奋力赶超,加快跻身全国一流省会城市方阵。

——走出新路子。深入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双轮驱动”战略,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形成中东西区域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形成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共同提升的新格局,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创造新辉煌。始终锁定目标,牢牢扭住重点,举全市之力、汇全球之智、聚四海之财,以创新之策、非常之举,谋求大发展,实现大

跨越,努力把石家庄建设成为综合实力更强、创新活力更足、生态环境更美、民生福利更高的现代一流省会城市。

根据上述目标要求,今后五年集中抓好八项战略任务:

(一)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按照高端引领、集约发展、政策聚焦的思路,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高起点、规模化的先发优势,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兴产业规模实现倍增,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坚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以优化结构、提档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高起点、大规模改造提升纺织、化工、建材、食品、冶金等五大传统产业,努力实现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品牌效应、集聚水平、经济效益五个明显提升。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按照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的总体要求,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以生活性服务业为基础,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总部经济、金融保险、旅游会展业,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华北重要服务外包生产基地、区域总部经济聚集区和环渤海地区会展名城。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45%。实施现代农业增效计划,

按照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在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着力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突出抓好一批集高效生态安全、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城郊农业、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园,引领和带动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二)围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构筑中东西区域良性互动发展格局。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功能协调配套、要素优化配置”的原则,推动中部率先隆起,东部整体突破,西部加快发展。中部区域,通过思想上聚力、政策上给力、执行上发力“三力同加”,努力实现产业大集聚、功能大提升、资源大配置,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城市建设与城市工业,把结构调优、总量做大、实力做强,打造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领跑”全市经济发展。东部区域,通过配强班子、下放权限、政策聚焦、设施配套“四管齐下”,以大上工业、上大工业为主攻方向,以产业聚集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建设一批十几亿、几十亿、甚至超百亿的大项目、大企业,发展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大园区,强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经济增长极。西部区域,通过优化班子、规划先行、交通突破、政策扶持、环境提升“五措并举”,重点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打造省会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富民强县步伐。

(三)围绕构建经济发展新高地,强力推进四大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打造东部产业新城,通过完善领导体制,明晰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布局,整合空间资源,以战略新兴产业为重点,集中发展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装备、循环化工、纺织服装、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到“十二五”末,将东部产业新城打造成河北省战略新兴产业龙头带动区、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展现省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区。加快建设大西柏坡,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以环境为平台,突出精品建设,推进综合开发,重点实施总投资4118亿元的86个大西柏坡综合开发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将其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旅游产业的强力引擎、全省新经济板块增长极。做大做强空港工业园,坚持大航空、大产业、大功能开发理念,加快机场、口岸、物流、加工、园区等综合开发建设,大力发展空港物流业和临空特色产业,加大机场改扩建力度,扩大空港规模,提升空港功能,增强空港辐射,努力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首都主要分流机场和备降机场。加速开发南部工业区,按照整合资源、优化结构、集约发展、保护环境的要求,做大做强新型建材、清洁燃气、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尽快建成全省新型建材化工基地、传统产业循环改造示范区和市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四)围绕繁荣、舒适两大目标,全力推进城市建设上水平。按照省委省政府“五个体现”的总体要求,今后三年投入3527亿元,围绕生态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繁华地标打造等8个方面,集中实施

80项重点工程,掀起新一轮城镇建设高潮。高起点规划城市,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引导和控制作用,高站位、开放性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切实做到“四规统一”,增强各层次、各领域规划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实现法定图则全覆盖。高标准建设城市,按照“低碳、生态、智慧”的理念,加快正定新区开发建设步伐,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30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初具规模,为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新城区打下坚实基础。全面改造提升老城区,大力度推进功能调整和布局优化,高标准实施集中连片开发改造,集中建设一批各具特色、聚集人气的中心商务区和城市新地标。切实加快城中村、破旧小区、低矮建筑及影响观瞻地段改造升级步伐。加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交通设施建设,构建内外贯通、立体交叉、畅通快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高效能管理城市,以“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美、无处不精彩”为标准,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大力实施城市容貌综合整治工程,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五)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加快主城区与组团县(市)同城化步伐,切实做到基础设施同建共享,管理标准全面对接。加快以县城为重点的中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辛集、平山、新乐向中等城市迈进,到“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达到59%。坚持群众自愿、规划先行、类型多样、培育产业、政策规范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民

居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30%的行政村完成新民居建设改造任务。以大力发展工业、做大做强园区为重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国百强县榜上有名,一半以上县(市)进入全省30强行列。紧紧抓住我市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的机遇,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公共财政最大限度地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六个一体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六)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以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之路,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在推动产学研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进一步成为技术创新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坚持结构调整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选择一批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和竞争力,推动更多的“石家庄制造”向“石家庄创造”转变。坚持把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落实人才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十大人才工程,把握引进、培养、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以人才规模优势构筑发展

优势,以高素质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

(七)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倾力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引领的根本任务,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为重点,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突出培植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传媒、印刷出版、动漫游戏、民俗演艺等重点产业,打造北方动漫原创企业及衍生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石家庄报业、广播电视、文化演艺等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型文体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体企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以上。突出培育地域特色文化,依托大西柏坡建设,加大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力度,深入挖掘正定古城文化底蕴,着力构建“古郡红都、魅力新城”的文化标志,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现代文化设施,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形成一批文化事业亮点、文化景观看点、文化产业卖点,把石家庄的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努力打造城市功能与文化品位相得益彰的魅力城市。

(八)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和谐石家庄。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力实施八大工程。扩大就业工程,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

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实现新增就业45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150万人次。增收富民工程,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力争使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教育提升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标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造一批全国名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力争各项教育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医疗健康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启动“健康城市”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安居保障工程,切实加大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力度,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面向困难群众的廉租住房制度,确保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中低收入家庭租得起房。社保扩面工程,以养老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商业保险为补充,扩大保障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大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力度,持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的放心、用药安全,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最放心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以建设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城市试点为契机,加快由防控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大调解、“四位一体”大维稳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

矛盾,提高平安省会建设水平,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三、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意义十分重大。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与主线、突出跨越与赶超、突出统筹与重点、突出民生与民心,把“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作为主攻方向和着力点,确保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利润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围绕实现以上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上实现新突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集中力量实施高端医药产业园、华药新型制剂、现代中药产业园、卫星导航、通用航空、矿山机械等一批产业链核心项目,以大项目带动产业的大提升。加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今年重点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

150项,力促产业上水平、产品提档次、企业增效益。做大做强产业聚集区。着眼规划设计上档次、基础设施上水平、项目集聚上规模,突出抓好东部产业新城建设,年内力争实现规划编制、资源整合、机制建设三到位。力争用三年时间,将高新区、良村开发区、循环化工园区分别打造成千亿元级的规模。强力推进24个重点产业聚集区建设,年内全部实现“七通一平”,确保11个聚集区跻身省级行列。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继续深入开展企业“对标”行动,瞄准产业高端,明确升级目标,制定赶超措施,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着力打造一批上百亿、乃至几百亿的大型工业“航母”。今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力争达到5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新区和大企业大集团为载体,着力抓好2个国家级、3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81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大力组织实施90项国家、省重点科技专项,力争取得国内先进科技成果160项,解决一批制约我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年内确保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切实抓好节能减排。突出抓好循环化工示范基地、西柏坡发电等循环经济试点,继续加大对280家重点排污企业和列入省“双三十”目标考核县(市)的治理、监督和考核,加强110家用能大户和150家用水大户监督管理。实施一批重大节能减排工程,坚定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二)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在大项目好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坚持

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支撑,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抓手,切实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谋划一批立市、立县的大项目,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和我市资源禀赋,力争在项目单体规模上实现新的突破。中部区域重点抓好投资500亿元的高端医药产业园、投资300亿元的德国科技工业园等18个超百亿元项目,力争早开工早建设;东部区域9县(市),着眼打造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年内每个县(市)谋划建设3-5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西部山区县,围绕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年内分别谋划建设2-3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好项目。争列一批国家和省重大项目,加大跑部进厅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石家庄,更多的资金向石家庄倾斜。建设一批好项目,加强协调调度,强化土地供应、资金需求等要素保障,对年度投资265亿元的104个省重点项目,确保38个续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华北制药新制剂等54个项目开工建设,神威药业改扩建等10个项目竣工投产。

(三)着力发展省会服务业,在提高水平增加比重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以空港工业园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10+X”现代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力争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增多做强金融市场主体,积极引进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石家庄。做大做强市级投融资平台,促进产业发展与金融发展良性互动。积极培育会展业,着力打造动漫、医药、小商品等五大会展品牌。切实做大旅游业,以“大西柏坡”综合开发为重点,带动全市

旅游设施上水平、旅游景点树品牌,“七一”前西柏坡纪念馆等50个项目开工建设,19处中直单位旧址修缮恢复竣工,确保藁城现代农业观光园1500亩核心区“十一”前建成开放。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推进祥云国际、中银广场等32个重点服务业项目,改造提升北国至先天下、新百至东购主商圈和联邦东方明珠、怀特商贸城等区域性商业圈,加快新华集贸、南三条市场业态升级和正定小商品城建设,全面提升省会商贸设施档次和载体功能。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新型消费,拓展服务性消费,进一步繁荣城市夜经济。深入推进“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继续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努力扩大城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四)着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集中力量打造52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积极推进6个国家级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力争粮食单产提高到900斤以上。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培育乳品、肉类、粮油、果品、蔬菜五大产业,突出抓好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建设,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0家,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场(区)100个,新发展名优果品5万亩,力争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3%以上。建好蔬菜基地。加强藁城、无极、高邑等12个蔬菜大县(市)基地建设,每个县(市)建设1至2个万亩蔬菜示范区,年内全市蔬菜面积达到

24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1100万吨。切实抓好新民居建设。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民居建设,年内对已确定的65个联村并建试点全部开工建设,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力争达到700个以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3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8万亩,新建改造变电站18座,新增沼气用户13万户,解决好20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

(五)着力推进城镇建设,在上水平出品位上实现新突破。实施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围绕“水通、路通、船通、景通、林带通”的目标,加快“一河两环”水系建设,确保“五一”前建成开放。启动西山森林公园和石环公路防护林建设,加大公园、街旁游园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全力实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加快二环路以内燃煤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加大市区燃煤电厂烟尘治理力度,确保市区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20天。实施承载能力提升工程。年内完成京石、石郑高铁客运专线和穿城入地隧道工程,启动石青高铁客运专线建设,大力度推进正定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京昆高速公路石太北线、西阜高速公路、南绕城高速开工建设,南二环东延、太行大街南延北展工程竣工投用,西柏坡高速公路、中华大街至机场快速路迎宾大道全部建成通车。加快热源热网建设,推进供热方式多元化,年内新增供热能力4300万平方米,满足城市居民供热需求。坚持公交优先,年内新增空调公交车300辆,向组团县(市)开辟10条公交线路,建成50座公交站亭。实施城市功能完善

工程。以承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为目标,加快建设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的省体育中心,年内启动主场馆建设;以承办国际性和国家级博览活动为目标,启动建设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加快推进历史博览中心和工业创展中心建设。实施繁华地标打造工程。以道路交通、综合商业商务、绿化景观为重点,启动新客站广场建设;以华润综合体、华强商务中心、苏宁总部大厦三大商务综合体为支撑,加快形成中山西路繁华片区;以南茵河水景景观轴为核心,打造集高端商务、高品位文化娱乐和高档生态居住区于一体的城市东南亮点区域;以北国商城为核心,加快周边区域改造建设,构建集大型商业、商务办公、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城市东部繁华核心区。实施精细管理攻坚工程。以城市主干道、重点区域和出入市口为重点,大力推进景观整治、夜景亮化、小区物业、停车管理等8大领域精细管理,确保重要干道设施完好率达到100%,全天候道路清扫保洁率达到70%以上,主路及繁华商业区高层楼宇夜景亮化率达到80%以上。实施县城建设提质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整体推进突破,每年实施一批对县城形象有显著带动作用的重点工程,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市县城建设有一个大的飞跃。

(六)着力加快改革开放,在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上实现新突破。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大力支持一批国有企业实施联合并购和战略重组,扎实做好国有企业改制扫尾工作,健全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完善事权、财权

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创建资本要素市场,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突出抓好企业上市融资,年内力争常山生化、以岭药业、河北众诚、四方通信等企业上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三项要求、五项重点改革内容,选择9个县(市)在以下方面先行试点:村级实现“三个一”,即一个标准化卫生室、一名具备职业资格的医生、一套基本药物保障制度;乡级实现“三个有”,即有一个标准卫生院、有一支适应农村医疗工作的好队伍、有一套基本检测设备;县级医院探索“三个双”,即经营双轨制、医疗服务双价格、医疗队伍双配备;基本药物供应实现“三个零”,即配送零缝隙、价格零差率、使用零盲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三建”,即为所有群众建立一套健康档案,建立定期检查的制度,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的阵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内资外资并举、引资引智并重,创新招商方式,切实加大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战略投资者的招商力度,进一步强化与京津及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合作,突出抓好签约和在谈项目的跟踪落实,大力提高履约率。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8亿美元,引进内资386亿元。促进对外贸易增长。积极适应对外贸易变化,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力争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116亿美元,增长12%。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海外并购和工程承包。

(七)着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做大做强上实现新突破。认真落实省市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对民营经济的财税扶持、金融支持和用地保障。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准入领域,做到“一视同仁、非禁即入”。降低企业设立条件,对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实行“零成本”注册。进一步完善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技术支持、风险投资等8大服务平台,大力开展50强民营企业和12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重点帮扶活动,推进民营企业联合重组,做大做强。建立市级领导与民营企业家联系制度,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严格控制各类评比考核,大幅度减少各种检查,严肃查处涉企乱收费行为,大力营造全民创业、增收致富、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今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上缴税金力争双增20%以上。

(八)着力惠民利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抓好十件大事。稳控市场价格。加强市场价格预警监管,设立价格风险调节基金,健全价格应急协调机制,建立物价波动挂钩的联动机制,确保市场价格秩序基本稳定,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扩大就业规模。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确保城镇新增就业9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30万人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企业退休养老金人均提高14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50元,年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增4万人。对城乡低保家庭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市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月330元,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

每年1660元。加快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城中村回迁房建设力度,年内安置村民16万户,大力推进危陋住房改造和旧小区改善,年内分别完成43万平方米和45万平方米。二环路以内城中村全部实施拆迁改造。年内新开工建设廉租房5000套、筹集公共租赁住房700套。积极实施济困助学。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比上年提高100元,高校和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每年2000元、1500元分别提高到3000元。强化基层医疗服务。新改建县级医院3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2173个。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范围,解决好群众“看病贵”问题。完善文化体育设施。推进县(区)级图书馆、文化馆等综合文化场馆建设,提升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水平,新建农村书屋1000家;启动建设全民健身中心,新建改造城区健身路径30条,实施农民健身工程80项。创新扶贫开发工作。采取贫困人口异地安置、儿童异地免费就学、劳动力免费培训等措施,逐步将深山区贫困人口全部转移出来,从根本上削除绝对贫困现象。切实做好养老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物质保障和精神关爱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平安省会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整治,斩草除根地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支持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为契机,进一步增进军政军民

团结。完善人口计生导向机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防震、人防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奋斗,更需要各级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坚持科学理政,打造创新型政府。创新发展理念,打破惯性思维,破除路径依赖,靠创新突破瓶颈,用改革破解难题。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扶持创业、支持创优,善待挫折,宽容失败。以宽广的视野考量自身的发展,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树立更高的发展定位和追求,确保政府的每一项重大战略部署都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二)坚持为民施政,打造服务型政府。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心系群众冷暖,情牵百姓喜忧,多做惠民利民富民的实事、好事,千方百计为百姓谋福祉。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进科学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行政流程,全面实行跨部

门横向联合审批制,切实做到在全省审批环节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

(三)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型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切实做到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须追究。

(四)坚持高效执政,打造实干型政府。唱响创先争优、干事创业主旋律,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作风,大力弘扬开拓进取、敢抓敢管的作风,大力弘扬团结干事、务实高效的作风,只争朝夕,雷厉风行,拒绝理由,真抓实干,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抓工作、促落实上,把时间和功夫下到察实情、办实事上,把能力和水平体现在促发展、求实效上,决不能让好的思路和决策在热烈的掌声中落空。

(五)坚持从严治政,打造廉洁型政府。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权力运行,促进公平竞争。认真落实《机关工作人员损害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格执行《廉政准则》,认真

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财产申报、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规定。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节约的每一块“铜板”用于发展石家庄大业。

各位代表!“十二五”的壮丽蓝图已经绘就,序幕已经拉开,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石家庄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奋力开创石家庄更加光明、更加绚丽、更加灿烂的明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