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报告

资源储量估算

6.1 工业指标与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6.1.1 工业指标

本次核实工作依据《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要求,结合《河南省洛阳市栾川黄沟铅金矿金矿资源储量报告》中采用的工业指标,确定其工业指标如下:

边界品位: Au 1×10-6;

最低工业品位:Au 2.5×10-6;

矿床平均品位:Au 4.5×10-6;

最低可采厚度: ≥0.8m;

夹石剔除长度: ≥2.0m;

无矿段剔除长度:工程对应时15m,工程不对应时30m;

当矿体厚度达不到可采厚度而品位又较高时,以m×g/t值衡量并圈定矿体。

6.1.2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矿区资源储量估算最小平面投影面积25036m2。28号脉平面投影面积21699m2,其中28-Ⅰ号矿体平面投影面积5824m2,28-Ⅱ号矿体平面投影面积3413m2,28-Ⅲ号矿体平面投影面积3766m2,无矿带平面投影面积4925m2;29-Ⅰ号脉平面投影面积3500m2。

6.1.2.1 28号脉

在28号脉内共圈出三个矿体,分别为28-Ⅰ号矿体、28-Ⅱ号矿体和28-Ⅲ号矿体。估算范围内矿体赋存标高+1282~+1142m,但从其成矿及展布规律来看,在批复最低开采标高及以下还有矿化地质体存在。估算平面投影面积21699m2,估算平面范围共有8个拐点坐标组成(表6-1)。

6.1.2.2 29号脉

在29号脉内共圈出一个矿体,为29-Ⅰ号矿体,估算范围内矿体赋存标高+1282~+1256m,但从其成矿及展布规律来看,在+1256m标高及以下还有矿化地

质体存在。估算平面投影面积8766m2,估算平面范围共有4个拐点坐标组成(表6-2)。

表6-1 28号脉矿体平面投影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储量报告

储量报告

表6-2 29-Ⅰ矿体平面投影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6.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及其确定

6.2.1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的依据

该金矿区矿床具以下特点:

1、矿体厚度小至中等,并严格受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其矿体形态主要为规模较小的不规则脉状、不规则透镜状和柱状。

2、矿体产状变化不大,矿体平均倾角45~65°,属中等倾斜矿体。 3、矿石内部结构、厚度及品位变化均匀。 4、矿体在地表和下部连续性较好。

6.2.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确定

根据上述矿床地质特征,确定本次资源储量估算采用地质块段法。28号脉倾角65°,在垂直纵投影图上估算资源储量;29-Ⅰ矿体倾角45°,在水平投影图上估算。比例尺1:1000。

矿石量估算公式为:

Q= S×m×d

式中: Q——矿石量(t);

S——矿体真面积(m2);

m——矿体真厚度(m);

d——矿石平均体重(t/m)。 3

金属量估算公式为:

P=Q×C

式中: P——金属量(kg);

Q——矿石量(t);

C——平均品位(×10-6)。

数值修约为“四舍六入,逢五单进双不进,零为双数。”厚度、品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面积、体积、矿石量(t)取整数,金属量(k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积数和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6.3 资源储量估算主要参数确定

6.3.1面积

借助MapGIS软件支持,通过计算机在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或水平投影图上对块段垂直投影面积或水平投影面积直接测定,然后除以矿体各块段平均倾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得出矿体的真面积,参与资源量估算,公式为:。

S=S′/sinα(垂直纵投影)或S=S′/cosα(水平投影)

式中:S—块段斜面积 (m2)

S′—块段投影面积(m)

α—矿体倾角(度) 2

6.3.2厚度的计算

1、单个样品厚度(h)

在取样及地质编录过程中实际丈量出各样品所代表的真厚度,或根据样长通过倾角换算其真厚度。

2、单工程矿体厚度(m′)

单工程矿体真厚度用该工程圈定矿体内所有样品真厚度的算术和。

n

m′=h1+h2+……+hn= ∑hi

i=1

式中:m′——单工程矿体真厚度(m)

hi——各单样矿体真厚度(m)

n——样品个数

3、块段平均厚度(m)

用参与块段储量估算的各单工程矿体真厚度的算术平均法求得。 n

m=(m1′+ m2′+……+ mn′)/ n = ∑mi′/n

i=1

式中:m——块段平均厚度(m)

mi′——各单工程矿体真厚度 (m)

n——单工程个数

4、矿体平均厚度(m)

矿体平均厚度用矿体体积除以面积之商求得。

6.3.3平均品位

1、单工程矿体平均品位(C)

根据确定的工业指标,按照边界品位,在单工程上圈定矿体的基础上,用工程内各个样品所代表的真厚度与品位加权计算单工程的平均品位。

n n

C=(C1h1+ C2h2+……+Cnhn)/(h1+h2+……+hn)= ∑Cihi/∑hi

i=1 i=1

式中:C——为单工程金平均品位(×10-6)

Ci——为各单样金品位(×10-6)

hi——为各单样代表的真厚度(m)

2、块段平均品位(C)

用参与块段储量估算的各单工程矿体厚度或样线厚度与平均品位加权计算求得。

n n

C=(C1m1′+ C2m2′+……Cnmn′)/(m1′+m2′+……mn′) = ∑Cimi′/∑mi′

i=1 i=1

式中:C——为块段金平均品位 (×10-6)

Ci——为各单工程金平均品位(×10-6)

mi′——为各单工程矿体真厚度(m)

3、矿体、矿区平均品位(C)

用矿体(矿区)金属量除以矿体(矿区)矿石量求得。

C=q/Q

式中:C——矿体(矿区)金平均品位(×10-6)

q——矿体(矿区)金金属量(kg)

Q——矿体(矿区)矿石量(t)

6.3.4体重

采用该矿区内采取的40个小体重样的算术平均值(2.65t/m3)。

6.4 矿体圈定

6.4.1矿体圈定原则

矿体的圈定和连接在充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的基础上,依据单工程(样线)样品分析结果,按照工业指标划分矿与非矿,确定矿层顶底板界限,以几何图形进行圈连。矿体圈定连接遵循以下原则:

1)但工程矿体的确定根据样品分析结果,依据工业指标,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或者大于最低工业m〃g/t值的单个样品均圈入矿体内。

2)矿体连接时,先根据地质规律连接,然后根据主要控矿地质特征连接矿体。

3)矿体的连接采用直线,在充分掌握矿体的形态特征时,也可用自然曲线连接,但工程间矿体的厚度应不大于相邻两工程实际最大见矿厚度。

4)在确定矿体边界的基础上,根据勘查工程的控制程度圈定划分矿产资源

储量类别。再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详细划分并圈定出各类型的资源储量。

6.4.2矿体有限、无限外推原则

6.4.2.1 矿体的有限外推

见矿工程与不见矿工程之间,小于相应类别资源储量间距时,以此两工程间距的1/4板状等厚平推;当矿体边部相邻工程中存在大于边界品位二分之一矿化时,作1/3平推。当两工程间距大于相应类别资源储量间距时,只能外推相应类别资源储量间距的1/4或1/3。m〃g/t值不外推。

6.4.2.2 矿体的无限外推

见矿工程外无其他工程,或见矿工程平推方向相应的控制间距内无探矿工程,外推距离为相应控制的工程间距(沿走向、沿倾向)的1/4,资源储量类别降一类。

区内矿体由地表探槽和下部坑道工程控制,矿体沿倾斜方向在见矿工程之外无工程控制时坑道按基本段高(40m)的 1/2(即20m)平推为矿体深部边界。

6.5 块段划分原则和资源储量类型确定

6.5.1 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依据《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所规定的原则,根据该矿床矿体的控制程度,资源储量类型分别划分为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为已消耗的资源储量界定、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及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6.5.1.1 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的确定条件

是指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己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及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考虑到矿区的实际情况,凡是采空区的资源储量类型均为(111b)。

6.5.1.2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的确定条件

是指在已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矿体三维形态,

能够较有把握地确定矿体连续性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按控制的网度圈定控制的储量,具体指两中段之间或坑道与地表探槽所圈定并达到控制网度的块段。

6.5.1.3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的确定条件

该类资源量为勘查程度达到普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资源量是根据有限的数据计算的,其可信度低。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具体是:矿体(122b)类块段沿矿体倾向向深部外推的资源量。

6.5.2 块段划分原则

块段划分的基本原则是:按照不同矿体,工程控制程度、勘探线、采空情况、批复开采范围等分别划分块段,并尽量保持块段的完整性。

1)采空区相邻工程或两排巷道组成一个(111b)块段;

2)保有区相邻坑道控制上下对应的矿体,段高小于或等于40m,圈定一个(122b)块段;

(3)保有区相邻坑道控制上下对应的矿体,沿矿体倾向向深部外推的部分,圈定一个(333)块段。

(4)保持原储量报告块段划分,对跨批复开采标高的块段进行分割为界内和界外块段。

6.5.3 块段编号

块段编号按照不同的矿体和资源储量类别,按照“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分别连续编号。原则上保持原块段编号,对需要分割的块段,进行分割后仍采用原块段编号。这样,28-Ⅰ矿体被划分为4个块段计算,其中(111b)类别2个块段,(122b)类别2个块段;28-Ⅱ矿体被划分为4个块段计算,其中(111b)类别3个块段,(122b)类别1个块段;28-Ⅲ矿体被划分为6个块段计算,其中(111b)类别3个块段,(122b)类别2个块段,(333)类别1个块段;29-Ⅰ矿体被划分为3个块段计算,其中(111b)类别1个块段,(122b)类别1个块段,(333)类别1个块段。

6.6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栾川黄沟铅金矿区为一以金为主的贵金属矿床,通过对区内28-I、28-Ⅱ、28-Ⅲ、29-I等四个矿体进行资源储量估算,获得 (111b)+(122b)+(333) 金矿石资源储量114645t,金金属量339.8kg,金平均品位2.96×10-6。 其中(111b)矿石资源储量65607t,金金属量195.9kg,金平均品位2.98×10-6;保有(122b)十(333)矿石资源储量49038t,金金属量143.9kg,金平均品位2.93×10-6。矿区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详见表6-1。

表6-1 矿区批复开采标高内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

储量报告

6.7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说明的问题

20xx年6月洛阳市矿业发展中心编制的《河南省洛阳市栾川黄沟铅金矿金矿资源储量报告》对采矿证划定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了估算,未涉及批复开采标高的问题。该矿批复开采标高为+1282~+1142m,资源储量提交标高为+1335~+1110m,部分资源储量位于批复开采标高之外。本次核实,仅对批复开采标高范围内的资源储量进行估算,为了便于与原储量报告的资源储量对比,在原储量报告的基础上,按照原报告划分的块段进行核实,并对原块段按照批复开采标高内、外进行分割。不需要分割的块段仍采用原块段编号,需要分割的块段,分割后的编号仍采用原块段编号。

对批复开采标高范围之外的资源储量,本次核实未估算。

6.8 与原储量报告资源储量对比情况

由于20xx年《河南省洛阳市栾川黄沟铅金矿金矿资源储量报告》提交后因为种种原因矿山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本次核实与20xx年储量报告同块段、同范围对比资源储量没有变化。本次储量核实与原储量报告资源储量对比无变化(表6-2)。

表6-2 核实前后资源储量对比表

储量报告

6.9 动态检测情况说明

栾川黄沟铅金矿于20xx年3月换发新证,有效期自20xx年3月至20xx年1月。根据栾川县宏大矿业技术服务中心编制的《河南省马克置业有限公司栾川黄沟金矿20xx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该矿自建矿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基本处于停产状态,20xx年度未进行开采。截止20xx年底,矿山累计查明(111b)+(122b)+(333)类矿石资源储量159948t,金金属量470.60kg,采出(111b)矿石量80125t,金金属量238.00kg,保有(122b)+(333)矿石资源储量79823t,金金属量232.60kg。

动态检测报告已经洛阳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第二篇:储量核实报告规范

(封面标样)

×××省(区、市)×××煤田×××井田(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采矿权人全称)

年 月 日

1

(扉页标样)

×××省(区、市)×××煤田×××井田(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截至 年 月 日)

报告提交单位: (矿权人全称)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 (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

报告编制单位: (勘查资质单位)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 (勘查资质单位的技术负责)

项目负责: (各矿项目负责人)

编制人员: (实际参加报告编制人员)

报告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2

目 录

第一章 概 况 ........................................................................................ 2

第一节 目的任务 .................................................................................. 2

第二节 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 .......................................................... 2

第三节 矿井及小窑 .............................................................................. 2

第二章 地质勘查与矿井地质工作 ........................................................ 3

第一节 地质勘查工作 .......................................................................... 3

第二节 矿井地质工作 .......................................................................... 3

第三章 地质概况 .................................................................................... 3

第一节 区域地质 .................................................................................. 3

第二节 井田地质 .................................................................................. 4

第三节 其它有益矿产 .......................................................................... 4

第四章 煤层与煤质 .............................................................................. 4

第一节 煤层 .......................................................................................... 4

第二节 煤质 .......................................................................................... 5

第五章 开采技术条件 ............................................................................ 5

第一节 水文地质 .................................................................................. 5

第二节 工程地质 .................................................................................. 6

第三节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 6

第四节 环境地质 .................................................................................. 7

第六章 矿山开采 .................................................................................... 7

第一节 煤矿设计建设情况 .................................................................. 7

1

第二节 煤矿生产情况 .......................................................................... 7

第七章 探采对比 .................................................................................... 7

第一节 构造 .......................................................................................... 7

第二节 煤层、煤质 .............................................................................. 8

第三节 水文地质条件 .......................................................................... 8

第四节 工程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 8

第五节 勘查工作 .................................................................................. 8

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 ............................................................................ 8

第一节 资源储量核实的依据和方法 .................................................. 8

第二节 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及工业指标 .......................................... 9

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与参数确定 .............................................. 9

第四节 储量分类与级别确定 .............................................................. 9

第五节 其它有关问题的说明 .............................................................. 9

第六节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 9

第七节 资源储量变化情况 ................................................................ 10

第九章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 .................................................................. 14

第一节 资源形势分析 ........................................................................ 14

第二节 外部建设条件 ........................................................................ 14

第三节 经济评价 ................................................................................ 14

第十章 结论 .......................................................................................... 17

2

附 图

1、煤矿(井田或露天区)地形地质图(1:2000~1:10000,1:5000,1:10000,应标出矿权边界)

2.掩盖区基岩地质图(1:2000~1:10000)

3.区域水文地质图(含水文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10000~1:200000。水文地质单元达到数十至数千平方公里的煤矿,需要附区域水文地质图)

4、矿区水文地质图(含水文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2000~1:10000)

5.综合柱状图(1:500,1:1000)

6.勘探线剖面图(1:2000,1:5000,应标出矿权边界)

7.煤层对比图(1:500)

8.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计算图(比例尺同地形地质图,当煤层倾角大于60°时,应附煤层立面投影图或立面展开图,每算量煤层一张,包括小柱状、储量计算参数及结果、采空区边界、矿权边界)

9.典型的钻孔柱状图(2-3张,选穿过地层连续、煤层齐全的钻孔,比例尺1:200,1:500)

10、典型的钻孔测井曲线图(2-3张要求同钻孔柱状图,可与钻孔柱状图合并)

3

附 表

1.可采煤层综合成果统计表(分煤层,重点反映保有储量核实区内的情况)

2.可采煤层煤质分析化验成果表(分煤层,重点反映保有储量核实区内的情况)

3.截止××年××月××日分煤层块段资源储量计算表(包括块段利用厚度计算表)

4.截止××年××月××日分煤类、煤层资源储量汇总表

5.截止××年××月××日分煤类储量分类汇总表

6.截止××年××月××日动用储量及保有储量计算表

附 件

附件一、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附件二、报告编写单位的勘查资格证(复印件)

附件三、最近一次备案(批准、认定)报告的备案证明(审批决

议书、认定书)(复印件)

附件四、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矿井初步设计的有关批复文件(复印

件)

附件五、资源储量调整划拨及注销的有关批复文件(复印件)

4

1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目的任务

扼要叙述编制储量复核报告的目的:包括资源储量转让/上市/改制等目的,简要介绍报告提交单位及报告编制单位的有关情况(包括勘查单位的资格证号)。

扼要叙述本次核实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地质勘查、矿井地质资料的收集,井田地层、构造、煤层及开采技术条件等的分析、总结、评价,可采煤层的保有储量的估算、汇总及核实等。

第二节 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

简述煤矿的地理位置、位于邻近主要城市或交通枢纽的方位及直距,地理坐标、井田边界、长宽、面积、主要水陆交通线(附交通位置图)。

简述矿权设置情况,包括发证机关、证号、登记面积、开采深度、有效期限。

简述井田地形、地貌(包括最高和最低标高)、水系、气象、经济、地震(采用国家最新地震划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本区社会经济状况等。

第三节 矿井及小窑

简述井田(煤矿)内及邻近的生产、在建、停闭的矿井(露天)、小煤矿及老窑的生产情况(包括煤层、构造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对于井田内的小煤矿及老窑应给出拐点坐标。

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 乌鲁木齐市西山东街82号 2

第二章 地质勘查与矿井地质工作

第一节 地质勘查工作

一、以往勘查工作

简述本井田及邻区以往历次地质勘探工作情况,包括工作单位、时间,并分别叙述本次核实矿权界内全部及利用矿权界外的主要工作量(列表说明),提交的地质报告及评审、备案(审批、认定)情况(可列表表示)。

二、勘查工程及质量评述

评述本次核实利用的地形地质测量、水文地质测绘、工程测量、地面物探、山地工程、钻探工程(插表:附钻孔质量汇总表)、测井、钻孔抽水试验、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各种样品的采集、加工、测试等的质量情况。

第二节 矿井地质工作

扼要叙述煤矿基建、生产过程中的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基建、生产过程中提交的各类地质报告、专业报告及审批情况等),并对其质量进行评述。

第三章 地质概况

第一节 区域地质

扼要叙述区区域地层、时代、区域构造基本特征、井田所处构造位置。

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 乌鲁木齐市西山东街82号 3

第二节 井田地质

一、地层

简述井田内地层层序(由老至新)、时代、厚度、岩性及煤层赋存层位等。

二、构造

简述井田内褶曲、陷落柱、断层的基本特征、延展情况及其控制研究程度及其对煤层破坏程度。(插表:主要断层一览表)(插图:矿区构造纲要图)

三、岩浆岩

简述井田内岩浆岩的时代、种类、名称、产状、分布及其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第三节 其它有益矿产

简述述井田内其它有益矿产情况,并对其能否利用进行评价。

第四章 煤层与煤质

(本章应叙述煤层、煤质至目前的勘查研究成果,对其变化情况在探对比中介绍)

第一节 煤层

一、含煤性

简述矿权界内含煤层数、可采煤层层数,煤层的总厚及含煤系数

二、可采煤层

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 乌鲁木齐市西山东街82号 4

简述矿权界内各可采煤层层位、间距、厚度结构及变化,简要评价其稳定性(插表: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

三、煤层对比

简述煤层对比方法、依据及各可采煤层的对比可靠程度。

第二节 煤质

一、物理性质

简述矿权界内可采煤层的物理性质、宏观煤岩类型,显微组分含量和显微煤岩类型,镜煤平均最大反射率,煤的变质阶段等。(插表:煤质分析试验综合成果表)。

二、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可选性及煤类。

简述矿权界内可采煤层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可选性及煤类,简评煤的工业用途。

三、煤的风化和氧化

简述矿权界内各可采煤层风氧化带的分布范围、风氧化煤煤质特征及其利用的可能性。

第五章 开采技术条件

第一节 水文地质

一、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说明井田属水文地质单元,简述各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分布范围及其变化,裂隙与岩溶的发育程度及分布规律,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 乌鲁木齐市西山东街82号 5

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水位标高、水量、水质、水温、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水力性质。

简述断层、构造破碎带的规模、性质、导水性、以及对矿床充水的作用和影响。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直接充水含水层补给的途径、方式,简述矿井的充水因素和充水方式。

二、矿井涌水量

简述建矿初期、中期、当前的涌水量变化情况(附表:历年矿井涌水量、排水量统计表),按年份、开采水平进行统计,说明涌水量随深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简述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涌水量的变化。简评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三、供水水源

第二节 工程地质

简述井田内工程地质岩组划分、特征和各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节理裂隙发育情况、物理力学性质(插表:岩石力学性质表)。简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露天开采的应评价露天边坡的稳定性和剥离物的剥离难易程度。

第三节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根据以往勘查获得的资料及矿山生产资料,扼要叙述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地温、地压,以及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 乌鲁木齐市西山东街82号 6

第四节 环境地质

简述因煤矿开采所引发的地面塌陷、地下水位下降及环境污染(水、矸石堆、粉尘等)等有关情况,并提出治理建议。

第六章 矿山开采

第一节 煤矿设计建设情况

叙述煤矿设计单位、时间以及包括资源储量利用、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采矿方法、水平及采区划分等在内的矿井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内容。

叙述矿井建设开工、竣工的时间。

第二节 煤矿生产情况

叙述煤矿投产日期、达产日期、核定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累计煤炭产量情况(插表:历年开采量损失量表)。

简述历次煤矿改扩建和重大技术改造情况。

第七章 探采对比

第一节 构造

根据矿山生产资料,叙述井田构造形态、褶曲、断层、陷落柱等空间分布、数量与原报告的异同,叙述岩浆岩的种类、分布和对煤层煤质的影响与原地质报告的差异。

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 乌鲁木齐市西山东街82号 7

第二节 煤层、煤质

根据矿山生产资料,叙述煤层层位、厚度、结构、可采性及稳定性与原报告的异同,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对比分析。

简述矿山采掘实际煤类及主要煤质特征与原报告的差异。

第三节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矿山生产资料,叙述含水层厚度、富水性、断层导水性等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实测涌水量与原地质报告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第四节 工程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根据矿山生产资料,分析对比煤层顶底板、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地温及地压特征与原地质报告的差异。

第五节 勘查工作

分析评述原勘查工程的布置、勘查方法、手段的选择,勘查类型的划分、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第八章 资源储量估算

第一节 资源储量核实的依据和方法

说明本次资源储量核实依据的基础报告(包括提交单位、审批文号)及保有资源储量核实的方法:是直接估算保有资源储量,还是通过估算采出的资源储量得出保有资源储量,是重新对块段资源储量进行计算,还是引用原块段的资源储量,并说明其合理性。

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 乌鲁木齐市西山东街82号 8

第二节 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及工业指标

叙述矿权范围、原报告范围与本次核实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的叠合关系(插图:矿权范围、原报告范围与本次核实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的叠合关系)及资源储量估算的对象(煤层)、垂深。说明工业指标及其确定的依据。

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与参数确定

一、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叙述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其依据。

二、资源储量估算参数

叙述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及依据。

第四节 储量分类与级别确定

一、储量分类:原有分类与新分类

二、级别确定:叙述各类资源储量确定的条件、原则

第五节 其它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 采空区边界确定的原则

二、 各类煤柱划分及留设的依据

三、 可采边界、煤层分叉合并界线、风氧化带界线等确定的原则。

第六节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叙述截至××××年××月××日(评估基准日)的保有资源储量的新、老分类结果,并插表表示各煤层、各煤类、各类别、各级别、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 乌鲁木齐市西山东街82号 9

各类型的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第七节 资源储量变化情况

列出本次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最近一次备案(审批、认定)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重叠部分资源储量变化情况,并说明变化原因。其内容包括:

1、最近一次备案(审批、认定)报告的全称、备案(审批、认定)机构及文号,备案(审批、认定)的资源储量;

2、本次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最近一次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关系(插图:本次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最近一次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关系图);

3、本次报告与最近一次报告重叠部分的资源储量变化情况(插表:本次报告与最近一次报告资源储量变化对比表)及变化原因。

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 乌鲁木齐市西山东街82号 10

本次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最近一次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关系图

储量核实报告规范

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 乌鲁木齐市西山东街82号 11

12

储量核实报告规范

13

储量核实报告规范

第九章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

第一节 资源形势分析

简述国内外本矿种矿产资源状况、市场供求情况,说明本矿产品的流向、市场销售状况及市场竞争能力。

第二节 外部建设条件

简述本矿山供水、供电、交通运输、原料及燃料供应、建筑材料来源等外部建设条件及采选工艺、矿山建设的主要技术指标等。

第三节 经济评价

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选取

技术经济指标包括:贷款利率、有关税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资源税、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所得税等)、井巷费、维简费、管理费等。简述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取值原则及有关说明。

二、经济效益计算及敏感性分析

1.简要介绍矿井的生产规模、投资状况、产品销售方案、产品生产成本构成、销售成本构成、销售税金及附加的构成、销售价格等。

2.矿井经济效益计算

矿井经济效益依据矿井现金流量表计算的有关效益指标(附矿井现金流量表)进行评价,其中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年限为:从计算当年起前推3年(新建矿山可不前推),后推30年(若矿井服务年限或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短于30年,则后推期与服务年限或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一致)。

14

效益指标为:

①投资回收期(Pt):是指以开发该矿床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它是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投资回收能力的主要静态评价指标。

对于新建矿山,投资额为矿山建设的全部投资;对于正常生产矿山,投资额为计算当年还未归还完的投资及以后拟追加的建设投资。若投资已清偿的,可不计算该指标。

②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它反映项目所占用资金的盈利率,是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可根据财务现金流量表中的净现金流量用试差法计算求得。若不涉及投资的,可不计算该指标。

③财务净现值:将从计算当年起至后30年各年的净利润分别折现至计算当年,再累加求和。

财务净现值可根据财务现金流量表计算求得。

④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它是考察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的静态指标。对生产期内各年的利润总额变化较大的项目,应计算生产期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投资利润率可根据损益表中的有关数据计算求得。

⑤投资利税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税总额或项目生产期内的年平均利税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15

3.敏感性分析

以销售价格、生产成本、年产量为敏感因子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附敏感性分析表),并对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评述。

4.盈亏平衡分析

矿井现金流量表

储量核实报告规范

16

敏感性分析表

储量核实报告规范

三、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评价

根据经济效益计算及敏感性分析结果,对矿井生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简要说明矿井目前的生产效益情况,对矿井未来的经济效益进行简单的预测评价,评述矿井是否具有财务盈利能力,有什么样的经济效益,有无抗风险能力。

第十章 结论

本章简述对本次资源储量核实成果的评价,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矿井设计和建设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17

煤资源储量汇总表

煤层储量块段厚度计算表

储量核实报告规范

截止××年××月××日分煤层块段资源储量计算表

储量核实报告规范

备注:注明块段性质(正常块段、煤柱性质)

18

截止××年××月××日分煤类、煤层保有资源储量汇总表

储量核实报告规范

储量核实报告规范

注:不同煤类单独汇总

截止××年××月××日分煤类保有资源储量分类汇总表

19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