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报告方式

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报告方式

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工作,并对其结果进行卫生学评价,出据检验报告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实行计量认证以后,要求评价和检验结果要严格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但笔者在这几年的工作中发现,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报告方式不太明确,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1] 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经文献查阅,发现与<关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结果报告方式的理解探讨>[2] 也存在着一些分歧。为此,笔者就《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2000[3] 中微生物结果报告方式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和改进。

1 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的报告方式

1.1 撞击法 以cfu/m3报告。cfu/m3=生长的平均菌落数/空气流量/采样时间×1000,保留整数,数字修约按四舍六入五留双的原则,大于100保留2位有效数字。报告方式与国家卫生标准相符合。

1.2 自然沉降法 以cfu/皿报告。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求出全部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有几个算几个,保留整数,数字修约按4舍6入5留双的原则,大于100保留2位有效数字。报告方式与国家卫生标准相符合。

2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的报告方式

2.1 细菌总数的报告方式 以cfu/cm2报告。cfu/cm2=平均菌落×稀释倍数/50。国标GB9663-1996中茶具细菌总数的单位与GB/T18204.2-2000中表1用的单位cfu/ml是一致的,而计算公式却是cfu/cm2。笔者认为是不可以等同的,根据样品的采样方法来看,结果的报告应与采样的面积(S)和体积(V)有关,单以cfu/ml报告不准确,而应以cfu/cm2报告较为妥当。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时,按照GB/T18204.2-2000中9.6所述,报告数为<1cfu/ml,若以cfu/cm2报告就必须根据采样面积(S)和体积(V)进行计算,当S=50cm2,V=10ml时,结果菌落数<1cfu/ cm2;再根据计算公式,当采样面积S=50cm2,采样体积V=10ml时,菌落数也为<1cfu/cm2。笔者建议采用cfu/cm2报告更为准确;当平均菌落数为0时,则以<1cfu/cm2报告更为合理。

2.2大肠菌群的报告方式 以个 /50cm2报告。阳性结果报检出,阴性结果报未检出。这与国家卫生标准相符合。

3 公共场所毛巾、床用卧具微生物的报告方式(涂抹法)

3.1 细菌总数的报告方式 以cfu/25cm2报告。cfu/25cm2=平均菌落×稀释倍数/2。若平均菌落数为0时,根据此计算公式则应<5cfu/25cm2;再根据GB/T18204.2-2000中9.6所述,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时,报告数为<1cfu/ml.;若以cfu/25cm2报告就必须根据采样面积(S)和体积(V)进行计算,当S=50cm2,V=10ml时,结果也是<5cfu/25cm2。因此,笔者建议平均菌落数为0时,则以<5cfu/25cm2报告较为合理;当结果大于100时,数字修约按4舍6入5留双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平均菌落数大于100时,则应乘以5后再将结果按4舍5入的原则修约,保留2位有效数字,而不能先将平均菌落数按4舍6入的原则修约保留2位有效数字再乘以5后将结果修约。

3.2大肠菌群报告方式(发酵法) 以个/50cm2报告, 在GB/T18204.5-2000中以阴性和阳性结果报告,而在国标卫生标准中以检出和未检出报告。为了统一,笔者认为阳性结果报检出,阴性结果报未检出。

4 公共场所理发用具微生物的报告方式

4.1 大肠菌群报告方式 以个/件。GB/T18204-2000中没有明确说明采样面积为50cm2,在工作中通常以件为单位,则报告时也以个/件来报告。阴性结果报未检出,阳性结果报检出,这与GB9666-1996中的评价标准是一致的;而GB/T18204.6-2000中,报告方式为大肠菌群

阳性和阴性,为了评价一致,笔者认为阳性结果报检出,阴性结果报未检出。

4.2金黄色葡萄球菌报告方式 以个/件报告。阴性结果报未检出,阳性结果报检出。报告方式与国家卫生标准相符合。

5 公共场所拖鞋霉菌和酵母菌报告方式

以cfu/50cm2报告。cfu/50cm2=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若平均菌落数为0时,则应报告<10cfu/50cm2,而不是报<1cfu/50cm2。在GB/T18204.8-2000中5.6计算方法中所述,同稀释度的两个平皿的菌落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ml检样中所含的真菌数,笔者认为这样求得的结果不是每ml检样中所含的真菌数,而是10ml检样中所含的真菌数。为此建议用cfu/50cm2为单位对真菌进行评价更为准确。

6 游泳池水微生物的报告方式

6.1 细菌总数 以cfu/ml报告。cfu/ml=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若无菌落生长,则报告cfu/ml<1.

6.2 总大肠菌群(乳糖胆盐发酵法) 阴性结果报阴性,阳性结果根据GB/T18204.10-2000表1总大肠菌群检索表查得每升水中总大肠菌群的MPN值。

7 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的报告方式

7.1细菌总数 以cfu/25cm2报告。cfu/25cm2=平均菌落数×25。在GB/T18204.11-2000的

6.4中已说明每ml菌浓度相当于1 cm2的菌量,所以后面的计算公式M=5k.n笔者认为是错误的,应该改为M=25k.n。菌落计数的报告也是参照茶具的报告方式,所以当平均菌落为0时,要报cfu/25cm2<25。结果大于100时,数字修约按4舍6入5留双的原则,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平均菌落数大于100时,先乘以25后再将结果按4舍6入5留双的原则修约,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而不能先将平均菌落数按4舍6入5留双的原则修约,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乘以25再将结果修约。

7.2 大肠菌群 以 个/50cm2报告。阳性结果报检出,阴性结果报未检出。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卫生部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对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与检验方法重新修订,使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评价方式与检验方法中报告方式相互吻合,以利于监测检验与评价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 加规范化,统一化。

 

第二篇:微生物报告

脓汁标本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2009级临床医学(全科医学) 113200900150048 陈玉敏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细菌生长的基本营养条件,熟悉培养基的种类,掌握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2掌握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3 熟悉几种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的名称、原理、方法、结果分析及用途。 4 掌握血浆凝固酶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用途。

5 熟悉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种类、原理及应用。

6 掌握玻片凝集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与判断。

二、材料和设备

1.器材: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接种环,酒精灯,斜面培养基管,显微镜,载玻片,染色架,吸水纸,直尺

2.材料:脓汁标本,香柏油,乙醇和乙醚(7:3)混合液,生理盐水,结晶紫染液(第一液),芦戈氏碘液(第二液),95%酒精(第三液),稀释石炭酸复红(第四液),肉汤培养基,兔血浆,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滤纸片

三、实验步骤

1.细菌的分离与培养

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将取脓汁标本中混杂的多种细菌,在普通平板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菌,在37℃培养18~24h ,从而分离出单个菌落。 细菌群体生长特征的观察。观察形成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表面、色素。 细菌的纯培养。脓汁标本在普通平板上有黄色、白色两种菌落,挑选这两种不同菌落分别在斜面培养基上接种,标记,在37℃培养18h。

2.细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

取两块玻片,在每块玻片上加生理盐水3~4ul,2滴,在一块玻片上取黄色菌苔少许(1mm小菌落的半量)与盐水混匀,涂成1cm2;在另一块玻片上取白色菌苔少许(1mm小菌落的半量)与盐水混匀,涂成1平方厘米左右。经在空气中干燥后,再用酒精灯对其进行固定。

革兰染色。用结晶紫对以上两块玻片进行初染1分钟,水洗;再用卢戈碘液媒染1分钟,水洗;然后用95%乙醇对其进行脱色约20秒钟,水洗;最后用稀释复红复染1分钟,水洗;吸干,在显微镜下镜检。

3.细菌生化反应鉴定

半固体接种法 接种针斜面取黄白两种不同颜色的细菌,各自接种进两个半固体培养基,从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垂直刺入,到达培养基底部4/5处,再循原来的路线,退出接种针。 在37℃下,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4.细菌血清学反应鉴定

血浆凝固酶试验 取二滴兔血浆置于洁净的玻片上,分别用接种环取白色和黄色菌苔(2~3个菌落的菌量)与血浆研磨混合,立即观察结果。

5.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接种环分别取黄、白两个种菌液3~6ul×2环,各自在两个平板上,作平板密集划线接种细菌(纱窗样)。设计三点,三点之间等边三角距离,点距离平皿边缘约15mm。作标记:青、链、庆。镊子火焰消毒,夹取相应的药物纸片,平贴在已设定的位置上,按压,最后镊子火焰灭菌。37℃18~24小时培养,观察结果。

6. 糖发酵试验:

紫黑→①葡萄糖

紫黑→②乳糖

粉红→③葡萄糖

粉红→④乳糖

接种针取样品(粉红和紫黑),接种糖发酵管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实验结果

1.细菌群体生长特征的观察:(图片未拍)

通过仔细观察可知,以上甲、乙两平板上均有黄色、白色两种菌落,菌落的色素是脂溶性的,是细菌本身的颜色。菌落直径2mm左右、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不透明。

2.斜面培养物的观察:

通过观察可知,从平板上挑取的黄色或白色菌落接种的斜面,菌苔的颜色,还是原来菌落的颜色,即黄色或白色。

3.细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

微生物报告

微生物报告

黄色菌落与白色菌落

在镜下可见黄色和白色菌落均为球菌,且两种球菌均为G+。

4.血浆凝固酶试验:

微生物报告

左侧为白色菌落结果,右侧为黄色菌落结果。通过观察可知,白色菌苔容易涂抹均匀,黄色菌苔涂抹不开。说明黄色菌落内含可使血浆成分凝固的物质。

5.细菌的药敏试验:

紫黑细菌

黄色细菌

微生物报告

微生物报告

白色细菌

粉红色菌 结果分析:

微生物报告

6.糖酵解实验结果

微生物报告

微生物报告

微生物报告

微生物报告

(二)实验结论

1.实验的第一步是依据检验目的菌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养基抑制杂菌以提高检出病原菌的

检出率,可见了解各种细菌的适宜生长环境对于病原菌的检测有很大的影响;分离培养出的细菌菌落可根据菌落的颜色,表面的光滑与否做出初步的判断并采取下一步适当的操作;

2.革兰氏染色法可对细菌进一步的判断,在染色过程中时间的控制很重要尤其在酒精脱色

的时间把握更为严格,脱色过久过短都会严重影响实验准确性,在本实验中染色结果为黄白菌落为紫色,是革兰氏阳性菌。

3.黄色细菌和白色细菌均在青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纸片均出现抑菌圈,其中在青霉素

的抑菌圈的直径分别为29mm,32mm,≥29mm,说明两者均对对青霉素敏感;在链霉素的抑菌圈的直径均为13mm,在12~14mm之间,说明均对链霉素中度敏感;在庆大霉素的抑菌圈的直径均为17mm,≥15mm,说明均对庆大霉素敏感。

4.观察到黄色菌落的细菌能使血浆产生颗粒性物质,说明其为凝固酶阳性,是致病菌;白

色菌落细菌不出现凝集反应,说明其为凝固酶阴性,不是致病菌

5.紫黑色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内呈扩散生长,培基混浊,说明该细菌有鞭毛;粉红色细菌在

半固体培养基内沿接种线生长,说明该细菌无鞭毛

综上所述,从脓汁标本中分离的黄色菌落为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菌落为非致病性白色葡萄球菌;从粪便标本中分离的紫黑色菌落是大肠埃希菌,粉红色菌落为福氏志贺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