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报告

背景

近年来,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教学体系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在三年级的教学中采用了“生产岗位模拟”这一教学模式。 即在《数控实训》课程教学中采用企业岗位模拟教学,按照工位定岗定员,模拟企业上班进行“二班倒”,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适应岗位、选择岗位,从而为提高“一专多能”的学习兴趣,抓住就业机会。

按照示范校的要求在就业学生中选择15%~20%的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有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更好地促进学校发展。

2011毕业生数控专业总人数有136人,其中考上大学的有23人,9人参军,104人就业。在104人就业的学生中得到44份有效问卷,其中28人仍在学校推荐的单位工作,12人从学校推荐的单位跳出自找新的单位,1人还在原有自找单位中工作。

在28人由学校推荐的毕业生从事岗位基本与本专业相关。在自找单位的学生中有9位与数控专业基本相关。

在对企业满意度的调查中,学校推荐的28人中12人觉得非常满意、9人比较满意、6人基本满意、1人不满意。自找单位的学生中4人觉得非常满意、7人比较满意、4人基本满意,1人觉得目前所在岗位不满意。

在实际工作中,适应工作主要依靠选择依次为:专业实践技能过硬、人际关系、勤奋学习爱学习、组织管理能力强。

在母校学习期间对工作影响最大的活动是顶岗实习、学校实训、专业知识。最大的收获选择最多的是培养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及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体现我校毕业生哪些方面能力较强的选择上似乎不那么自信,团队意识、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则无人选择。在认为哪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选择最多的是外语能力、团队意识、与他人沟通能力。

认为在影响就业方面依次为个人实际能力、社会关系、所学专业、期间学校担任的社会工作、个人学习成绩。

学校方面在专业教学方面还需加强的依次为知识更新、实训环节、专业知识、基础知识。

大多学生认为数控中级工证书对就业有帮助,在所学课程对工作的作用帮助中《机械制图》排首位,然后是《数控加工工艺》、实训等。

在对母校教育教学、课程设置、学风建设等方面有何建议上学生也给予诚恳的建议,如在实训上坚强,条件允许的话能否考数控高级机CAD方面的证书,加强绘图和识图能力,在课余多开展兴趣实践课程,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加强个人素质教育等方面。

在对学弟学妹的忠告方面几乎全部学生给予正面的建议:学会做人,好好学习,特别是学好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要勤奋刻苦、扎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想法和意见及时与人沟通,不要只知道玩,选择合适自己的企业,不要盲目跟风等。

一、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以企业用人情况检验学生职业能力

3.模拟工厂化运作,缩短与企业距离,实现“准员工”的培养

二、体会与思考

1.课题选取

生产性实训课题应以“数控铣工(数控车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为核心,结合合作企业产品重新组织构建教学内容,不能偏差太大。本案例的教学内容偏重于平面和孔隙加工,轮廓加工较少(六面体),在其他生产性实训课题选取时可以偏向与轮廓加工内容,形成课题间的有效互补。

2. 制订合理的授课计划

制订授课计划时要考虑实训课题与生产任务的衔接,做到由简到难,层层推进,生产性任务应是对实训课程内容的检验和综合应用,两者之间是有机的结合,绝对不能为了生产而组织生产性实训。

3.学生方面

学生经过数控基础实训后,基本能完成本零件的加工,由于带有生产性质,不可避免有简单重复,部分学生从开始的积极参与到后来有些索然无味,教师要

做好职业引导,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每个零件的质量,努力提高良品率是“准员工”的基本操守。

4.教师方面

教师担当了车间主任的角色,要及时解决加工中随时会出现的问题,对于专业知识技能要求较高,还要有一定生产经验,需要到企业生产一线经常挂职锻炼。

三、结语

生产性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体现“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训中能生产一定的产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

要创新适应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形式的生产性实训,教学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为此,要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积极倡导项目式、过程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生产性实训的要求。

学生要成为生产性实训的主体,要使学生成为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生产性实训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还要与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系统。

 

第二篇: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大同机车高级技工学校 年 月 日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