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2 《童年的消逝》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现实的大学和理想中有着太大的差距,想象中的大学校园是丰富多彩的,是张扬个性的,可是如今的大学让我最深的感受却是孤独——内心的孤独。这种落差让我总是情不自禁的回忆着我的童年。当我看到书单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童年的消逝》。

这本书写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的时间,作者尼尔波兹曼在书中的大胆预见,如今正在被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现实一一印证,而且“那时所发生的一切,现在仍然在发生。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该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包括印刷术、电报、广播、电视在内的媒介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世界和周围的生活。作者以“童年”这一诞生历史并不久远的社会概念为考察对象,详细探寻了它的起源、产生、兴盛,及至目前正在消失的历程,其间综合运用了他对语义学、心理学、历史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全书的主题作者概括为:“美国文化敌视童年的概念。”

《童年的消逝》里作者一方面赞美童年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一方面指出童年是印刷术的一个“发明”,一方面却又哀叹电子媒介的出现如何使这个书本化的童年土崩瓦解。其中的曲曲折折翻来覆去之处,反映出老先生的矛盾心态,也算是媒介研究者的通病:对待技术、制度、文化,很想三碗水端平——却又

随着传播媒介的变化,我们的童年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印刷术发明之日起,读书成了一个人的事情,以前一人读而带着大家一起读的景象不存在了,一人在台上说书,台下的人津津有味的听着的景象越来越少。印刷术的发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波兹曼认为,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人类思维的革命。在印刷文化下,书本内容的线性有序排列,注重内在逻辑,其结果是训练出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印刷文字也要求人的持久的注意力。而在电视文化时代,作为视觉媒介的电视,每小时播放1200个图像,动感刺激,满足的是人的感官和供人娱乐。它造就了人们短暂的注意力,不连贯的思维,以及纯粹感性的反映。 总觉得手不够用。

可见波兹曼最耿耿于怀的是电视媒介的出现。他认为,电视是一种“象形媒介”、“视觉媒介”,而不是“语言媒介”,“虽然人们在电视上听得到语言,虽然语言有时也确实重要,但正是图画在主宰观众的意识,传播最关键的意思。”[12]既然电视主要以图像方式传递信息,那么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当原始而又不可抗拒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取代印刷文字的线性和序列逻辑的特征,所以往往使文字教育的严谨显得没有意义。看图片不需要任何启蒙教育。”“看电视不仅不需要任何技能,而且也不开发任何技能。”这样,势必会模糊儿童与成人间的界线,使得电视时代的人生简化为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而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电视具有可怕的“催眠”作用,它会毫不留情地使人们的理智和情感越来越迟钝。“电视上播出的所有事件完全缺乏历史背景或其他相关的背景知识,并且以如此支离破碎和连篇累牍的方式播映,结果是这些新闻像缺乏明显特征的溪流从我们的头脑中洗刷过去。

的确,电视媒介的出现对童年的影响非常之大,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家长工作都很忙,他们放学后就和小朋友在院子里疯跑,打闹,玩的不亦乐乎,直到爷爷奶奶叫他回家吃饭。可是我们的童年却不一样,伴我们一起长大的是黑猫警长,是汤姆和杰瑞,是海尔兄弟,是百变小樱。我们对邻居家的小孩很陌生,对楼下流浪的小猫只是匆匆一撇然后留下一句小猫真可怜。幼时的我们也许会忘记家长的生日,会忘记家里的电话号码,但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动画片开演的时间。没错,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人化儿童”,面对电视、网络的狂轰乱炸,我曾不屑于阅读纸质书籍。现在,在海量信息良莠不齐的世界里,我时常感到无助与无力,于是想回归传统,重读纸质的经典书籍,以此找回失落的灵魂。但我想我是拥有童年的,甚至现在我也没有进入成人阶段,这也不是自吹自擂。因为没有承担家庭责任,没有工作,浑浑噩噩尽可能吸取更多的知识。我讨厌为了工作而得到教育的目前学校教育方式,但是我真正的7岁开始的童年就是在应试教育中度过的。虽然也受到了电视文化的毒害,我想我还是属于拥有童年的一代。

我看完这本书最重要的收获,是突然发现原来童年是人造的,不是天然存在的。印刷术之前,儿童只是微型成人,是要早早去学徒,去干农活,去生养后代

的。印刷术让识字教育成为必需,于是迈向成年的道路,必要进学堂,进行思维、礼仪的包装,才获准进入成人的秘密大花园。电子时代来临,媒介被电视垄断,童年与成人的界限又模糊起来

波兹曼在书里阐述的“儿童化”的成人,这是伴随“成人化”的儿童而兴起的。儿童的言行举止因为电视媒体无原则的信息民主,过早地与成人无差别。而电视这种画面信息读取的形式,使它只能提供“12岁儿童的心智”的节目,并且波兹曼觉得它“不可能设计出其他智力层次的节目”。童年作为生命的重要阶段,这种理论说起来实在有点冷酷。较温和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电影。杨德昌,他的《海滩的一天》有这样的台词:“我们读过那么多的书,小时候,一关一关的考试,为什么没有人教过我们,该怎样去面对这样重要的难题。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总是以两个人结婚以后都是圆满的大结局。大结局以后呢?没有人教过我们。” 杨德昌还是心软的,他觉得还是应该找到办法让婚姻维系下去,也许还可以找到人来“教我们”。如果按照波兹曼的理论,既然成人不能长大,那么就游戏下去,分与合不过是一次简单的游戏过程。圆满的大结局以后如果不好过,那么就不过。这让我觉得,童年的消逝对个人生活的幸福,也有着可怕的影响。

在书的最后一章《六个问题》中,波兹曼自问:“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他自答:“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技术是电脑。为了设计电脑编程,人们基本上必须学习一种语言,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掌握复杂的分析技能,类似于一个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备的技能。” 波兹曼低估了电脑技术的发展,高估了电脑的文化属性。实际情形是,电脑以及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比电视更加娱乐至死。波兹曼那样回答,是因为当时仅有“Xerox Star”这样一个还不成熟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问世,而苹果的 Lisa Office System 1还要等一年,微软的windows 1.0还要等三年才面世。如今图形界面发达到苹果的单键鼠标也能操控自如,电脑编程也仅仅成为一种特殊的高科技技术工种。,可叹波兹曼20xx年去世,没有就网络时代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如今的网络世界隐匿了真实的社会身份,所以男不男、女不女、老不老、小不小成了寻常状态。与电视相比,童年在互联网上消逝得更快。不知怎地,我比波兹曼乐观一点点,因为“学习,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习”,互联网的互动性质使自主学

习具有技术的可能性。与其说童年消逝,不如说是童年转型,再者说了,那个阅读的由家长过度保护的童年也不一定就那么美好。在我们的时代里,养蚕是种游戏,近日听说邻居家的小儿子在家中电脑里养病毒玩呢,我琢磨着这是新型养蚕游戏。

可见,21世纪的媒介世界无疑将日益纷繁、复杂多变,无论媒介技术如何发展演进,媒介与人、与特殊的社会阶层(如儿童)、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会始终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沿着尼尔?波兹曼教授给我们开辟的一条新路,让我们对媒介变迁中的人类社会给予更多人性的关照。

 

第二篇:童年读书笔记

童年-敲碎谁的梦

食安1001 4102100125 朱胜君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对于我们来说童年是我最宝贵的收藏,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来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童年本就应该无拘无束,天真浪漫,没有烦恼。可是高尔基的童年里没有快乐,没有作为儿童应有的自由,见到了太多社会的黑暗,看遍了人心险恶,只能早早的成熟,早早的背负上生活的重担。我无法评断这样是好,还是不好。说起来,他失去了纯真烂漫的时光,充斥满各种无奈各种真相,另一方面说来,自立的早,以成熟的心态面对社会,更能适应生活,比那些纨绔子弟要好的太多。 在假期中我看了不少书,对《童年》这本书最感兴趣。《童年》这本书讲述的是高尔基3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带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放高利贷。高尔基结识了知心朋友小茨冈,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好景不常,可怜的小茨冈就被两个凶狠的舅舅给害死了。高尔基就这样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尔是魔鬼,欧打自己的老婆,还天天闹着要分家产,兄弟之间一点也不团结,两个儿子萨沙也被教坏,处处捉弄高尔基。此后,高尔基又认识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 结果被外祖父赶走,高尔基得了个继父,十分凶常打人,几年后,最疼爱他的外婆死了,母亲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赶出门靠捡垃圾为生。 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的发财梦,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公残忍地赶出家门,从此还是一个孩子的他,只得在社会上自谋生路?? 童年,是每个人自己都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一段短暂而又美好时光。对于我来说,童年是我最珍贵的收藏,然而大师高尔基的童年呢,真可谓“窒息的天地,苦难的童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它向我们艺术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会追求光明的奋斗历程。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我喜欢文中的外祖母,

她似乎有种特殊的亲和力,她有讲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么爱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尔和雅科夫这两个大坏蛋,她也并没有请求外祖父怎样严厉得处罚他们。一个善良的人,又怎会喜欢在家里发生战争呢?面对外祖父毫无人情的打骂,她也是一忍再忍。 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读完了这本书,我的感受颇深。首先,与高尔基的童年相比较之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幸福的!在家里,父母宠爱着,关心着,保护着。在学校,有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陪伴,真正可以说是无忧无虑。而高尔基呢?与我们恰恰相反。有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高尔基,成就了高尔基。在如此邪恶和污秽的社会中,他那颗光明和博爱的心没有动摇,没有被污染,反而变得越加开阔、光明。也许,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吧!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坚强勇敢、正直自信。

我回忆起童年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读了高尔基的《童年》后,才知道什么是童年,什么是幸福童年,什么叫做珍惜童年。也许你正在为没有足够的钱让你去买你想要的东西而抱怨着,可如果你想象一下高尔基的童年,那么你将会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去主动帮助他人!这本书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

高尔基虽然小时候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但是竟然还能成为一位如此杰出的人,他发表过的文章数也数不清。高尔基从来不放弃可贵的光阴,他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六年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克里母.萨姆金的一生》,但直到他临终都没有完成。这部小说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反映了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高尔基于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八日在哥尔克病逝。读了《童年》,我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那种腐败,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多么美好!我认为,如果我们在这样的好环境中浪费时间实在是天大的错误。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是成功的秘诀”。我们现在有如此好的环境,是多么难得呀!所以我们不是更应该去努力吗?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把握未来!

每个人的心充斥着暴力,麻木不仁,他们放纵自己,麻醉自己,去努力忘

掉穷困,病痛的折磨,那种灰暗的日子,真的很难熬过,大家记得书中那句话吗?漫漫日月,忧伤是它的节日,火灾是它在狂欢,在一无所有的面孔上,伤痕也成了点缀——我想这就是对《童年》中生活的最好诠释!

此时此刻,我就会产生一些特别纯洁的、飘忽不定的思绪,但这种思绪是细腻的,像蛛网一样透明,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它们往往是突然爆发,马上就像陨星似的迅速消逝了,在你心中留下莫名的忧伤。这有时会使你得到安慰,又令你惶恐不安。这时你的生灵在沸腾,在融化,渐渐形成一种终生不变的形状,于是你的心灵的面孔就这样产生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