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射洪农村经济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我认为研究农村经济的现状是很有必要的一项课题。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农民的小康致富更是中国经济腾飞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因为面对8亿农民的庞大数字,我想到不是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巨大困难而是应该盯住这个庞大的市场,正逢利用这一机遇发挥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扩内需”它的巨大作用。在此背景下我们利用暑假时间对农村经济的现状作了一次调查。通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农村经济现状的调查,了解当前政府对农村发展所实施的政策,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现状,研究提高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方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具体情况调查

我们根据自填式问卷特点合理制作调查问卷

个人一般情况,如:职业、、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人口数;

家庭财政收支方面,如:家庭的年收入、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每年的支出比重、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

家庭设施方面,如:日常的交通工具;

家庭消费方面,如:消费地点﹑消费环境等;

国家政策方面,如:村村通工程﹑新型医疗合作政策﹑减免农业税﹑小额信用贷款等

本村企业方面,如:企业的行业性质﹑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等。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所调查的人群男女性别比为22:11。

调查人群的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从文化程度来看,人群总体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被调查人群中3/4的人具有初中以下文凭,其中40岁以下人群受教育程度高于40岁以上的人群。

从婚姻状况来看,90%都已婚。

从职业状况来看, 80%的调查者的职业都是务农。

家庭平均人口为5人左右。

家庭劳动力人口平均3人左右。

家庭年收入平均4000左右。

(二)农村经济现状的了解情况

调查中的相关问题有4道小题,在此引用两道小题,分别用表格形式展示: 一﹑在您家每月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种类

日常生活必需

教育支出

赡养老人

农业成本

其它 比例 40% 20% 9% 20% 11%

二﹑您家一月的总收入大概是:

范围

1000元以下

1000元到三千

三千元到五千

五千元以上 比例 5% 30% 50% 15%

三﹑调查时间: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28日

四﹑此次农村经济现状调查的体会:

对国家政策的认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普遍认为国家政策的方向及目的是为老百姓谋福利,但是其执行到地方以后已经有所变味甚至扭曲。

(一)﹑据本次调查所知,80%的村民反映射洪某乡新农村医保政策就存在较多不透明的现象。乡卫生所的药物的价格更是高出当地药房药品价格的好几倍。并且有些村级医疗合作社的医生在村民购买药品时,找借口甚至推脱,不愿

意为其进行优惠。这里面可能也有他﹑们的难言之隐,因而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其政策的制定上更加完善。另外,我也了解到国家制定的这些政策中所包括的药品种类与村民所用的药品存在不对称现象,也就像市场上的商品供求信息不对称类似。新农村医疗合作政策是一项解决农村治病难﹑看病难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而制定的,可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一些地方,它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那种效果。

(二)﹑ 在前几年,刚了解到家电下乡政策之后,认为这是一项利民的政策,可是走遍市内各个大型商场及走访农民得知,享受家电下乡优惠政策的家用电器种类少且偏低端产品,并且优惠款额较低,50%的人认为这不会影响他们是否购买家电的意愿,并且优惠款额很难返还到村民手中,并且手续繁杂。

(三)﹑谈到国家对农民种田的各种补贴,如种子补贴﹑粮食补贴等,但是由于中国农民数量多,这些补贴仅仅相当于每年上涨的农业生产用品价格的一小部分。因为随着化肥种子农药等价格的上涨,农民的种粮成本在逐年增加,可是粮食的收购价的上涨幅度却相当小,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考虑到中国人口这一客观因素,但是这也需要国家在制定政策时更加考虑到它的可行性以及具体性。

对农村收入来源的认识:在农村调查的这几天,我们发现农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普遍情况都是靠种地获取粮食收入,但是其所占农民收入的比例在逐年减少。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农民收入来源中有外出打工收入,有在本地企业工作的收入,以及少数卖土地所有权所得。在农户收入中,粮食收入差距不大,但是其他的收入差距差距却很明显。

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一直在跃跃欲试想用自己手中的知识和能力去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去了解整个社会的全貌。我来自农村,也了解农村,每天都在感受着它的日新月异,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更是无时不刻在关注家乡的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从家乡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到完成行政村规模的调整,这一切让我欢欣鼓舞。因此,今年暑假,我选择新农村建设作为自己的调查主题之一,对射洪县的新农村建设情况作了为期20多天的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深入政府村委会和农户中进行调查。我认为,射洪县的

新农村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正在摸索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资金实力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农村干部素质不高,没有调动村民的热情,村民文化活动单调等,建议要调动普通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热情,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附近一个新农村建设工程现在就处于搁浅的状态,原因是资金不足,建设工程无法继续下去。

五﹑以下是我们通过这几天的调查所得到的关于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地方农产品面临国内各地农产品的强有力竞争是不争的事实,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已不现实。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北方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看,在全面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基础上,一是把粮食做为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作物品质与产量;二是注重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增加农民劳务工资收入。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城镇化率为78%,中等收入国家为49%,世界平均水平为46%,而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32%,这说明,我国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务工的潜在空间巨大。因此,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性收入就成为现实选择。

3、积极创办乡镇企业,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增加农民工业化收入。乡镇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民,是农产品生产的终端,也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乡镇企业的基本作用有三个,一是可以开辟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解决农民“卖难”,实现农民的生产目的;二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可以吸纳剩余、闲余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为此,各乡镇应依托本乡镇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大力创办或通过招商引资创办农产品加工型、流通型乡镇企业;没有条件的,要主动依托社会上已有的乡镇企业。

 

第二篇: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调查报告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8-11 09:34:00 ] 作者:未知 编辑:Studa_hasgo122

近期,我们对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政策、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当前春耕备耕等三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去年中央和省委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开始复苏;今年,中央和省委继续在加大农业投入等方面拿出了许多“真金白银”,大大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整个农村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这些大好形势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突出问题,农村多年积累下来的突出问题很难在一朝一夕予以解决,在农村问题的上我们只是刚刚破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很多。就我市而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近些年,我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利用国家的水利项目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改造了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大江大河的治理基本完成,大型泵站水库有所改善,但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田成块、路成网、渠相通、沟相连”的标准化农业比例低,综合生产效益低,全市标准农田不到50%,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三是农村生产生活“四难”问题突出。即行路难、用水难、看病难和信息交流难比较突出农,生产生活条件太差。大多数村没有像样的公路,只有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

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十分缓慢,村级公益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生产和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改善;农村税费改革完成后,相应的配套改革还没有跟上,村组机构仍然比较庞大,而用于支撑村级运转的农业税附加和转移支付还不能满足村级的正常运转,部分村干部待遇过低,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造成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另一方面多年来形成的沉重镇村债务像是一个巨大的包袱压在镇村头上,就赤壁市而言镇村债务仍然很重,通过去年的多法化债,债务仍高达4064.61万元,其中债务最多的村达到100多万元,镇村债务不能妥善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将长期受到制约。

3、农村土地纠纷不断,二轮土地延包完善工作较困难。

由于好政策给农业带来了很多实惠,农村土地从过去的包袱变成了今天的抢手货。土地的一轮承包已过去30年,二轮延包也过去七八年,农村土地结构、人员结构和经营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土地多年来不值钱,土地和承包者之间的经营关系没有理顺和规范,而造成当前大量的土地纠纷问题,再加上由于过去的二轮延包极不规范,许多土地一时难以确权、确地到户,所以二轮土地延包的完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

4、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全市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和抗御市场能力弱,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5、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就我市而言,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比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在科技队伍建设、科技机构的健全、科技宣传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投入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人事编制等问题的制约,造成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再加之服务机构机制不活、体制不新等问题,使服务体系很难发挥自身作用,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呈现出“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科技人员素质不高,科技队伍人心不稳,多数人知识老化,农村普遍存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不开,农业信息获取缺乏有效渠道等问题。

6、城乡统筹程度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到位需要一个过程,县乡统筹发展尚未起步,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缺乏后劲。农民靠政策增收、靠“天”增收成份较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尚需要一个较长的程度。

7、春耕备耕中存的问题。

一是高产高效种苗推广适用效果不好,对不熟悉的良种农民不是很接受;种子市场管理不到位,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购种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少农户购种时上当受骗。二是农资管理有待加强,一方面农资市场价格不稳定,农民担心农资涨价;另一方面农资品质不高,以次充优、以假乱真的象现依然存,农民防不胜防。三是农金相对短缺,由信用社按农户的信用等级予以放贷,而我市农民的信用意识不强,评上信用等级的农户不多,所以造成一方面农民贷不到款,另一方面信用社的钱放不出去。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年我市将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1、解决“四难”,建设“四网”。一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在抓好通乡油路建设的同时,利用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彻底消灭断头路、泥巴路,实行桥涵闸配套,逐步形成市、镇、村三级道路硬化网络。二是加大“三建三改”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实施好“人畜饮水”工程,今年初步完成全市40%以上村的供水管网建设,通过2—3年的努力,逐步建起农村自来水供水网络,让农民用上卫生安全的饮用水。三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每年选择1至2个乡镇办合作试点,健全规范村级医疗机构,解决农民小病不就医,大病难就医的问题。四是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网的覆盖面,开设农业信息专栏,延伸互联网信息到农村,设立村组信息中心户,采用高科技手段为农民搞好农业信息服务。在“四网”的在建设中,实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建设。把农村小康建设、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项目等资金捆绑在一起使用,提高投入效益。“四网”建设分层次推进,每年选择几个有基础的乡镇,实施好一两个项目,花3—5年的时间建设农村“四网”。同时,抓好农村投资体制改革,逐步

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体制,大力推行“民主谋水利,民营兴水利,民众干水利”,把水利经营推向市场,利用民间资本改造农村水利设施。

2、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一是继续落实好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把农业税免征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二是进一步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去年我市开展了合村并组工作,全市247个行政村已合并为149个,减少村干部750人,今年重点抓好组的合并,力争合组在现有的基础上减少三分之一以上,把减人、减事、减支落到实处;村组合并完成后,将村干部纳入财政供养,每村财政供养三人,按村的大小不同每村每月财政支付村干部工资1000至1200元,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考核,增强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村组的正常运转。三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继续落实好“双代管”的有关政策;努力化解村债务,要采多法化债,今年再化债30%;继续加强涉农收费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专项整治,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切实维护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综合经营能力。从今年开始我市将突出林纸、粮油、茶麻果和水产等“四大产业”重新进行部署,从基地建设到龙头兴建到市场开发,高起点规划,加速度发展,使我市农业综合经营能力有一个全面提升。一是强化对产业化经营的领导。按“一个产业,一名市级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激励政策,一抓到底”的方案抓好产业化经营,二是培植壮大产业龙头。加快发展壮大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逐步扩大赤壁晨鸣集团生产规模,达到年产20万吨的产量;重新运作好林纸公司,使其在竹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粮油产业和茶叶产业的龙头企业发展上,按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培植加工大户,引导加工企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转变,以企业群组建联合体形成大龙头、大产业。三是大力发展专业协会。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和“多元创办、政府支持、部门指导、逐步规范”的原则,积极发展以专业协会为重点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协会延伸产业链,扭紧农户与企业和市场的利益关系,网络更多的农户,逐步形成真正意义的产业化经营。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市政府从财政列支100万元建立一个产业化发展基金,用于产业化经营绩效挂钩、科技推广、检查评比、外出考察、名优申报、产品宣传、办公经费等,对推动产业化经营发展贡献较大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4、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按照省里提出的“农业实用技术落实年”活动的总体要求,组建农业科技网络,开展“科技承包”,培育村组“科技明白人”,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组织农业技术服务团,农机、水利维修服务团下乡巡回服务。力争全年培训农民2.5万人次以上,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5000人以上;加快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应用、高产高效模式、轻型简化栽培、稻鹅共育、秸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养殖业高产优质配套养殖、动植物疫病防治及避灾减灾等十大增产增效适用技术;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承包,实行“五包一赔”,要在办好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建立农机、农资、农技、农金一体化的综合农业服务体系,做到市有配送中心,镇服务公司,村有分支机构的覆盖全市的服务网络。

5、积极抓好春耕备耕工作。一是搞好春耕农业生产资料调度,发动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储备充足的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并组织服务队实行全市大配送,满足农民生产所需;二是开展为期一个月送科技下乡活动,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我市已于3月8日正式启农业“三下乡”活动,深入到村组户把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和农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争取不留

死角;三是开展打假保春耕活动。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人,从3月16日开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农资市场整顿,确保农民买到“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四是搞好农业信贷资金放贷的协调工作,争取信用部门的支持放宽贷款条件,确保有需求的农户能够及时贷到款,不务农时。

[首页] [上一页] [1] [2]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02-09-09

丽水市调研组

一、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从20xx年度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资料看,全市20xx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8297万元,人 均可支配数为86.38元;当年收入(含土地征用补偿)按村组分,在1万元以下的村数1539个 ,占村总数42.01%,1-5万元的村数1319个,占36.01%,5-10万元的村数477个,占13.02 %,10-20万元的村数208个,占5.68%,20万元以上的村数120个,占总村数的3.28%;全市当年集体经济无收益的村有1022个,占村总数的27.92%。其中,龙泉、松阳二县(市)去年村经济总收入236244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4031万元,占总收入的1.71%,农民家庭经 济收入191847万元,占81.21%。据所抽查的18个村的资料统计,20xx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78.57万元,占其村总收入的2.31%,而家庭农户经营收入11777.2万元,占97.69%。与 上年相比,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减少348.66万元,减55.59%,且村集体经济状况好、中、差 不同发展类型,较上年减的趋势表现一致。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5万元的村5个,占27. 78%,5 -10万元的村3个,占16.67%,10-20万元的村8个,占44.44%,20万元以上的村2个,占11.11%。分析1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①村级经营收入21.02万元,占总收入的7.55 %;②发包及上交收入119.62万元,占42.94%;③村投资收益2.33万元,占0.84%;④土地征用补偿收入36.5万元,占13.1%;⑤其他经济收入(包括房屋出租等)99.1万元,占35 .57%。

以上数字表明:我市农村经济家庭经营活跃兴旺,集体经济萎缩衰退;集体经营自我积累能 力脆弱;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机制缺乏,村集体经济制约着农村社会稳定和奔小康的进程 。

(二)主要问题

1.自然环境的优劣是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强弱的重要因素

从调查情况看,凡临近城镇、集镇、近郊的村庄,其区位优势明显,村集体经济较为强壮, 一、二、三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较好。而山区村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 甚至为空壳村。主要是地处偏僻,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由于地理的、历史的原因,一些村把发展集体经济与过去的人民公社相提并论,在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 形成一种障碍。客观上基础条件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启动难,从而使一些村集体经济薄弱 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许多地方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惰性思想。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村 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龙泉市道太乡说明了这一

矛盾的普遍性。该乡是个典型的移民后靠乡( 有少部分外迁),全乡45个行政村,有263个自然村,最小的自然村只有3户人家。地域面积3 51平方公里,为华东地区乡(镇)区域面积之最,行政村距乡政府最远的有80多公里。有17个 自然村未通公路,25个村未通电视,35个村未通广播,12个村未通程控电话。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疆域辽阔,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落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突出。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40个村,占全乡总村数的88.9%,其中村集体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 村有15个,占33.3%。

2.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存在着片面性

当前,我市村级集体经营层次普遍较为脆弱,与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据18个村经济收入分配资料,20xx年农民家庭经济总收入11777.2万元,比上年增长20.80%,而 村级集体经营总收入仅278.57万元,比上年减55.59%。从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五大来源看, 主要是集体经营收入大大减少,减89.76%。全市“九五”末期与“八五”期末相比,农民家庭经营总收入增长84.40%,而村级集体经营总收入则增16.53%。20xx年集体无收益的村达1022个,占全市村总数的27.90%,村级集体经营层次与农民家庭经营层次经济发展呈相反趋势。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开始,我市普遍存在着只强调分的一面,而忽视了统的一面,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出现裂层,不少村原有的集体资产损耗殆尽,导致集体经济萎缩衰退 ,农村水利等基本建设失修,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有的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奔小康的障碍。这是我市农村经济双层经营出现裂层的客观原。

3.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缺乏活力

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 建设的重要保证。从龙泉、松阳两地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调查来看,多数村集体经济积累缺乏 活力。具体表现在:一是劳动积累制度执行难。村级不提留或很少提取,有的村甚至还挤占 集体积累。龙泉市实行劳动积累制度的村仅52个,占总村数的11.8%。松阳县反映,尤其是 山区村组织号召力不大或者干群关系紧张,“两提留”很难收齐。二是村级集体财产保值增 值、管好用活缺乏有效的经营。如龙泉市道太乡杨梅岭村,有集体山林160亩,其中60亩杉木已是过熟林,早可以更新改造,由于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至今山林依旧,难以给集体增 加一分钱的经济收入。该市八都镇樟溪村,97年将70年代营造的杉木林拍卖所得收入30余万 元,也没有用活资金,扩大再生产,便是“坐吃山空”,集体经济逐年萎缩,现已剩无几。 210亩茶园基本荒芜,大田承包款分文未收,集体经济基础相当脆弱。有些村集体资产被农户长期占用,甚至出现帐目混乱,管理存在着严重问题。

4.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得不到体现

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土地征用费补偿问题上,“分光用光”的现象相当普遍。松阳县反映,一些村被城镇建设、过境公路征用 的土地补偿费、青苗费均一起分到户。龙泉小梅镇二村耕地被集镇建设征用,其补偿费近两 年全部落入农户个人口袋,而土地所有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却分文没有收取。二是大田、 山林承包提留款,有的村无提留制度,有的村虽建章立制,但在实际执行中收不上、交不齐 、不愿交的情况占有相当比例,致使制度形同虚设。除农户集体观念淡薄外,村干部怕麻烦 、怕得罪人的思想较为普遍。

5.村级基层经济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从调查情况看,凡集体经济较薄弱的村,其基层经济组织力量也较单薄,普遍表现为村干部 整体素质较低,文化、年龄结构欠佳。据龙泉水南、樟溪、杨梅岭和松阳西

三、横溪、章家 六个村调查,村支书、村委主任平均年龄为50岁,文化程度高中3

人,初中及以下9人。龙泉 市441个行政村统计,在两委一把手882人中,年龄35岁以下130人,占14.7%,60岁以上仍 有16人,占2%;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仅102人,占11.5%,初中及以下的有780人,占88.5% 。由于受文化、年龄制约,影响着村集体组织的决策能力,多数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更谈不上魄力和胆略。同时,山区基础条件较差,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困难重重,村干部 信心不足。过低和难以兑现的误工补贴制度,也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如龙泉市杨梅 岭村对村干部的误工补贴曾有规定,但一直没有兑现过,19xx年开始,每天的误工补贴仅5 元钱,而当地招用劳力的最低工资一般都超过10元。大多数村干部为正劳力,既是家庭经济 经营的支柱,又要担当村集体责任,实属不易。

二、对策与措施

(一)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

丽水地处山区,地形地貌各异,海拔高低不一,村村之间条件千差万别,加上农业生产具有 地域性强的特点。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 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要调整农村 经济结构,突出地方特色,不能一哄而起,套用一个模式,这样容易形成新的结构趋同。各 地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弄清本地区的优势、劣势,根据本地区的特色进行调整,走 有特色的资源型路子。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镇郊区和边远农村,平原地区和山区等在 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农民素质等各方面都有差别,应根据自身优势、潜力来调整结构,从 而扬长避短,实现结构优化。 从二县(市)乡村调查看,当前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1.城镇及郊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城镇及郊区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信息、人才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区位优势突出。可走兴办二、三产业的发展路子,不但有效地增强村级经济实力,也可带动农民增收。一是建立农副产品商贸市场。集体投资办市场、商场,以场生财。如龙泉水南村19xx年即创办香菇 市场、蔬菜市场,年可收租金等50余万元,加上兴办的停车场、村宾馆、茶场等村办企业、 服务业,目前村集体有积累资产350多万元。松阳县赤寿乡章家村针对本乡及古市片茶叶、 蔬菜、水干果、优质米等农产品丰富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村干部多次调研,多方座谈,形成 决策,在丽龙一级公路旁创办农产品交易市场。村两委成员6人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10余万元,一期投资80万元,计划在年底初步建成,投入使用。二是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兴办企业,开展加工,从运输、 生产成本、环保等多方面与城市加工企业相比,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利用区位优势, 走出一条以市场为依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三是建立服务市场,兴办各类服务实体。本着为民服务的方针,为本地的个私经营企业开展产品推销,供应原辅材料,以及 信息、运输、餐饮等有偿服务,既为农业和农民走上市场架起金桥,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装 大增添一条途径。也可依托原有基础产业,建立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 组织可从中收取服务费、管理费,以壮大集体经济。

2.山区搞好农业资源开发,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山区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就当前来说,一是开发好。利用一 切可以开发的资源,发展新项目,开拓新产业。发展一些集体统一经营的种养业和农副产品 加工业,走资源型路子,开发利用集体自然资源如山地、水资源等,通过招标等形式开发经 营,从而达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目的。二是管理好。改造管理好现有村级集体的山林、茶 园、果园、竹林、水域等,使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村集体经济。针对 丽水“分得过多,统的较少”的实际,可采取以下两

种方式:①返租倒包搞开发。就是把农 户的责任山,以及长期失管荒芜的山地,通过规划,向农民返租,统一开发后重新承包给农 户经营,村集体可收取一定的承包款。松阳县斋坦乡花田钵村便是其中一例。②合股经营。 如龙泉市杨梅岭村在多方支持下,近年新造笋竹两用林500亩,村与农户按2∶8分成合股开 发经营。松阳县西屏镇踏步头村,19xx年前曾为该镇3个贫困村之一,19xx年村统一规划开 发700多亩脐橙基地,村集体与农户合股开发,比例分成,规定自留山按3∶7分成,责任山 按5∶5分成,目前后劲较足。搞好山区农业资源开发,最根本的是要注重科技投入,实施品牌战略,开展产业化经营。中 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市场不是不需要农产品,而是不需要数量过多的低档农产品。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松阳县赤寿乡 半古月村两委十分重视科技投入,积极鼓励农民订阅《农村科技报》,村每年无偿拔资金8 万元给村民搞农业开发,发展优良品种。“松阳银猴”、“梦阳”脐橙等农产品品牌给该村 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

(二)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对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 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实现村级集体 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到聚财有术,理财有方。第一,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积累机制。凡是集 体项目都要落实责任制,及时收缴承包金或租赁费,按照交足国家的(税),留够集体的(各 种提留),剩下都是自己的(收益)分配原则,把该收的钱收起来。农户长期放弃管理,粗放 经营甚至荒芜的承包项目,要由集体收回后,实行招投标承包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承 包到户的大田,也要按统一标准收取承包金。对属于集体的山地、水面等资源一律实行有偿 使用。第二,加强资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构筑资产增值机制。要突破传统的实行形 态为主的管理模式,积极实行集体资产以价值形态为主的管理办法。把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作 为经营性资产来运作,如新农村规划后的旧房用地及宅基地,是村集体一笔较大资产,要根 据有关政策处理好,促使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管好土地征用补偿费,严禁乱支滥用。规定 和完善非农用地有偿使用制度。使用集体房屋和集体公益设施的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和公益事 业费。第三,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从龙泉、松阳两县(市)村级财务管理情况看, 大多数村较多规范,制度健全,财务公开,民主监督,必须坚持。同时要强化开支审批、收 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工作,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使其健康发展。

(三)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实践证明,财政政策对农业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调查座谈了解到,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论是集镇郊区,还是山区农村,都需要政府在农业政策上给予极大的支持,尤 其是山区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差,举步维艰,更应加大扶持力度,行政拉力和经济政策双管齐 下,使之启动。政府必须对经济落后的地方在财政、税收、信贷、用电、用地等各方面给予 扶持,发展村级二、三产业要享受城市、国有单位同等待遇,公平竞争。支农资金要向发展 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倾斜,采取“扶两头,带中间”的办法,一头继续扶持贫困村,加大帮扶 力度,重点帮其尽快增强“造血”功能,使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壮大。一头扶强, 对创建小康的村也要给予多方支持,以鼓励先进。松阳县踏步头村,19xx年利用省立“山区 开发性农业投资项目”这一优惠政策,在组织村民搞开发的同时,村集体采取“返租倒包” 形式开发脐橙基地共1040亩,毛竹基地200亩,同时开发岩石场3个,19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 已达9万余元。修了

路建了桥,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踏步头村的经验进一步说明了农业 政策、资金扶持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农村集镇建设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具有战略意义,政府要统筹规划,积极实施,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四)加强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建设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建设至关至要。加强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建设,一是要配 强配好村级班子。松阳、龙泉二地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说,农村工作的关键在于班子问 题。要增强班子战斗力,重点选好致富路上的领头雁,选好一个人带好一个班子。特别是要 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要不拘 一格地把年轻、懂科技、有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配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对一些相对贫困且又缺乏人才的地方,不能光以内选方式,还须通过下派途径解决好班子软弱的问题。使村级班子人员真正具备带领一方农民开拓创业,勤劳致富的能力,成为党在农村基层的坚强堡垒。二是加强村双委班子成员的培养和教育。加强思想教育,更新观念,明确村级班子新时期工作职责,树立为民服务、清政廉洁的思想。加强村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到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典型地方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因势利导,强身固本。通过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等形式,提高村干部经营管理水平和科技素质,并在生产中运用。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要制定能充分发挥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误工补贴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五)加强农村科技信息和社会服务化网络建设

当前的重点:一是要抓紧制定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方案,形成市域内县、乡(镇)多层次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围绕农产品行情,农产品供求关系以及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展服务。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发挥现有农技110的作用。开辟“农产品市场信息”、“农 业天地”等形式多样的先进适 用技术专题介绍、主要农产品国内外市场最 新行情、专家和农民面对面、农业发展专题论坛、效益农业典型剖析等,为农民提供市场信 息服务和技术服务。二是积极支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政府采取各种积极优惠政策和 措施 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民间协会等各种产业化组织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建立各类中介合 作服务组织架起沟通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有利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我 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整体实力。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组织为其成员提供产前、产中 、产后各种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同时也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三、需要商榷的问题

在这次专题调研过程中,我们碰到了一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所面临的难点问题,涉及到农业 政策、管理体制等农村改革深层次的问题,建议有关单位作进一步调查研究,加以解决。当 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商榷的问题归纳起来有:

1.集体公共资源管理体制问题;

2.土地征用补偿费管理及农村规划区土地管理问题;

3.农业贷款难问题。参加本课题调研的有王来喜、李华、黄端祥、马丽华 、毛春富、吴黎明、袁红伟等同志以及龙泉市、松阳县有关单位人员,执笔:黄端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