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观察报告2

课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三(13)课  李岚老师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课的学生学习投入状态分析

第一阶段(5分钟):问题引入时,有1人没投入,原因还在课桌里面找课本和复习用书,说明该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其他学生都做得很好。

第二阶段(10分中钟):问题(一)有关江苏卷第14、15题教学,教师要求学生考虑建模或用等效平衡思想时,学生投入率为100%。原因是教师语言准确,简洁,对学习任务的描述明确,同时与该教师在平时对化学用语重要性的强调是分不开的,但是对于“惰性气体”(不参加反应的气体)对化学平衡以及等效平衡方法和技巧时,方法教学不突出,方法的指导错过了最佳时机,因为当时有很大部分学生不能应用。

第三阶段(20分钟):问题(二)有关09年广东高考题、12年天津高考题和13年山东高考题的教学,2人发呆,1人看窗外,16个人看自己的辅导用书或没有动笔。原因是此题的题干辅导用书上有,学生看自己的书相对轻松,看投影比较累。还有就是教师让一学生站起来回答整个流程涉及的反应原始时,学生的声音过轻而教师没有做适当地及时处理,所以课堂成了一对一的单一交流,其他学生自然都投入了自己个人世界而脱离了课堂整体。到了学生动笔书写建模时,投入率又回到了100%,接下来涉及Qc与K对学生而言是,有新感觉,所以投入率高。学生热情高涨,处于兴奋状态,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新的挑战,当展示模型成果时,真的是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学生真正地融入了课堂,达到了课堂的高潮。原因是教师注意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梯度地螺旋式上升地设置问题,让学生不仅吃得饱,而且吃的好,所以个别学生出现分化已经无从着手,没办法思考了。

第四阶段(5分钟):6人没有投入,原因是学生自己前面的不懂完全失去兴趣,干脆放弃,只盼着早点下课的心理作怪。

总的来说,教师严密的教学设计和灵活的教学手段及教师的个人魅力,学生总投入率较高,教师高昂的激情,学生饱满的学习状态,是一堂轻松愉悦的课。

慈湖中学   叶晓松

 

第二篇:化学课堂观察报告1

课题(一):《从铝土矿到铝合金》高一(14)课  孙美丽老师

⑴、观察分析

①问题的思维层次分析

②学生回答方式统计表                        ③教师理答方式统计表

⑵、评价与建议

①本节课教学中能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核心问题的设计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化学知识和经验。从学生回答来看,这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但是核心问题的思维层次以认记与推理层次为主,对学生的思维挑战性不够,如本节课设置了单调的8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同时要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②本节课课堂提问虽然比较精准,但问题预设性强,从核心问题的思维层次看,创造性问题的设计还有更加优化的空间,可适当增加增加探究式、开放式的问题,如:Al(OH)3的制备方案可让学生展开讨论,相互评价,也可针对Al3+、AlO2-的水解及应用提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供学生思考。

③教师的理答适当减少追问与点拨,多一些时空让学生思考,多鼓励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归纳系统的知识,这比教师的不断追问与点拨效果更好,如:Al、Al2O3、Al(OH)3分别与强酸、强碱反应的规律归纳,完全可以让学生观察后得出。

④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也可以更多的多样化,如多一点自由答,少一点齐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观点交锋、思维碰撞。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Al(OH)3的两性电离,Al与NaOH溶液反应实质的分析完全可以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后,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慈湖中学     叶晓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