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常见问题解答

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

常见问题解答

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 20xx年3月发布

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常见问题解答

1、报告期内或资产负债表日至年报披露日之间离职的独立董事是否需要进行述职报告,董事会需要审议独立董事的述职报告么? 答:《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第3.4.7条规定,独立董事应当就上年度履行职责情况向公司年度股东大会提交述职报告并报本所备案。根据该条规定,凡曾在报告期内担任公司独立董事的,不管其是否已经离职,皆须向公司年度股东大会提交述职报告并报本所备案。独立董事的述职报告不需经董事会审议,也不需作为一项议案在股东大会上审议。

2、 什么情形下需要对公司的上年同期每股收益进行调整列报? 答:报告期内上市公司股本总额因送红股、公积金转增股本、拆股或并股等不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的事项发生变动的,应按调整后的

股本总额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即调整以前年度的每股收益)。例如,上市公司在T年度内实施了每股送转C股的送股转增方案,T-1年度、T-2年度调整前每股收益分别为A和B,则在披露T年年报时,T-1年度、T-2年度的每股收益应分别按调整后的每股收益A/(1+C)和B/(1+C)列报。

3、 公司章程中需要对未来年度分红政策细化到什么程度,是否必须确定分红比例?

答:上市公司需强化对股东的回报意识,制定明确的回报规划和现金分红政策,充分听取独立董事和中小股东意见。在公司章程中细化有关分红决策程序和机制,明确分红具体条件、期间间隔、最低金额或比例等内容,利于投资者形成稳定预期。利润分配政策应严格执行落实,调整变更应履行必要程序。

4、公司上市当年是否必须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答:《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第7.7.18条规定,上市公司在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审计的同时,应当至少每两年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一次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公司上市当年可以不用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5、公司什么情况下必须披露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鉴证报告? 答:上市公司在报告期内存在募集资金或募集资金运用的,董事会应按照本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的要求,对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出具专项报告(格式详见《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2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告格式——第21号:上市公司

募集资金年度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格式》),并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出具鉴证报告。 上市公司应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鉴证报告与年报同时在本所指定网站披露。

6、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披露范围是什么? 答:上市公司应披露每一位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和各项保险费、公积金、年金以及其他形式从公司获得的报酬)以及从公司关联方获得的应付报酬总额。

公司应列明不在公司领取报酬、津贴的董事、监事的姓名,并注明其是否在股东单位或其他关联单位领取报酬、津贴。

7、限售股份变动情况表中解限日期等应如何填报?

公司在填列《限售股份变动情况表》时,如股东存在因发行股份等原因新增限售股份的,应当在“限售原因”栏内分别说明限售原因及相应的股份数量;股东所持股份在报告期内存在多次解除股份限售的,应当在“解除限售时间”栏内分别说明解除限售的时间及相应的股份数量;股东所持限售股份均未解除限售的,应当根据承诺情况在“解除限售时间”栏内分别说明拟解除限售的时间及股份数量;限售股股东数量较多的,可详细披露前十大限售股股东限售股份的变动情况,其他限售股股东限售股份变动情况可合并填列。

8、如果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对外担保,独立董事是否需要出具专项意见?

答:独立董事应当按照《公司法》、《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56 号)、《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证监公司字〔2006〕38号)及本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就上市公司累计对外担保和当期对外担保情况、执行有关规定情况等出具专门说明和意见。报告期公司不存在对外担保的,独立董事也应出具专项说明和独立意见。

9、若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公司是否需要聘请注册会计师出具专项说明?独立董事是否需要发表独立意见?

答:上市公司报告期无论是否存在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皆应根据《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56号)的规定,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出具专项说明。公司独立董事应对相关资金占用情况发表独立意见。公司应在披露本次年报的同时,在指定网站披露上述专项说明和独立意见。

存在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公司,应在年度报告中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发生时间、占用金额、发生原因、偿还金额、期末余额、预计偿还方式、清偿时间、责任人以及董事会拟定的解决措施。

10、年报中需要披露哪类日常经营合同的进展情况?

答:上市公司在报告期存在下述按本所相关规定应披露的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应当在年度报告重要事项中披露重大合同的实施进展

情况:

(1)一次性签署的与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销售产品或商品、提供劳务、承包工程等重大合同,合同金额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50%以上,且绝对金额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

(2)本所认为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盈利前景产生较大影响的合同;

(3)虽未达到上述重大合同标准,但公司在报告期已自愿按重大合同进行临时报告披露的日常经营合同。

合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与已披露内容相比较大变化的,应说明具体原因及对公司的影响。

11、报告期发生增发新股、转增股本、股票股利分配等导致总股本变化情形的,比较期的每股净资产是否需要调整列报?

答:每股净资产的计算公式为:年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年度末普通股股份总数。报告期无论发生何种导致总股本变化的事项,比较期的每股净资产皆不需要调整列报。

12、20xx年1-4月份新上市公司是否需要披露20xx年度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及20xx年度报告?

答:20xx年1-4月份新上市公司已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20xx年度经审计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的,上市后不需要披露20xx年度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及20xx年度报告;

20xx年1-4月份新上市公司未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20xx年度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的,可以在上市公告书中披露,上市后不需要再披露20xx年度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但如果公司预计实际业绩较上市公告书中披露的数据差异达到或超过20%的,应及时披露业绩预

告、业绩快报修正公告。上市公告书中披露的20xx年度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为经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后不需要再披露20xx年度报告。

20xx年1-4月份新上市公司未在招股说明书或上市公告书中披露20xx年度经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事务所审计的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的,上市后需要及时向我部预约披露时间并按期披露20xx年度报告。

13、资产收购或并购中的盈利预测或业绩承诺在年报中应如何披露?

答:若上市公司收购的资产或项目存在盈利预测或业绩承诺,且报告期仍处在盈利预测或业绩承诺期间内,公司董事会和相关股东应就资产或项目是否达到原盈利预测或业绩承诺及其原因做出说明,并在年度报告的重大事项部分进行披露。

资产收购或并购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七条提供盈利预测报告的,上市公司还应当就上市公司及相关资产的实际盈利数与利润预测数的差异情况,聘请会计师事务出具专项审核意见。

14、股东情况中的“股东总数”应披露什么指标?

答:公司应披露报告期末及年度报告披露前一个月末股东总数。其中,报告期末指上年度12月31日,年度报告披露前一个月末指年报实际披露前一个月末。例如,于20xx年4月份披露20xx年度报告的公司,应披露20xx年12月31日的股东总数及20xx年3月31日的股东总数;于20xx年3月披露20xx年度报告的公司,应披露20xx年12月31日的股东总数及20xx年2月29日的股东总数;若公司于

20xx年1月披露20xx年度报告,则只需要披露20xx年12月31日的股东总数。

 

第二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企业财务战略研究论文有关上市公司的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摘要: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上市公司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资产管理水平、盈利水平与质量及成长性等方面进行有效评价。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反映的系列报表。其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是这系列报表中最主要的三大报表,也是上市公司必须对外披露的三大报表。通过对会计报表的阅读,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评价上市公司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有助于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资产管理水平、盈利水平与质量及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等方面进行有效评价,从而为股票等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银行等债权人的贷款决策、上市公司自身的内部管理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上市公司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对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作出分析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具体指标分析如下。

一、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即变现能力,是指上市公司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反映变现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总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只有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上市公司历史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这个比率是高还是低。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也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这仅是一般的看法,因为行业不同,速动比率会有很大差别,没有统一标准的速动比率。例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商店,几乎没有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很正常的。相反,一些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可能要大于1。

影响上市公司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实际坏账可能比计提的准备要多;季节性的变化,可能使报表的应收账款数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对速动比率的正确理解和分析。由于各行业之间的差别,在计算速动比率时,除了扣除存货以外,还可以从流动资产中去掉其他一些可能与当期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等),以更进一步计算变现能力。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具体的分析方法是:通过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来分析权益与资产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权益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权益与收益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一系列的比率,从而分析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否健全合理,评价上市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

(1)资产负债率。从债权人的立场看,他们最关心的是贷款安全,也就是能否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如果资产负债率很高,股东提供的资本比例很低,则上市公司就有不能及时偿债的风

险。因此,他们希望资产负债率能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资产负债率越低,上市公司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从股东的立场看,借债是“双刃剑”,既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也增加了上市公司的风险。由于上市公司通过举债筹措的资金与股东提供的资金在经营中发挥同样的作用,在全部资本回报率超过借款利率的情况下,超额的回报属于股东,所以举债会增加股东的利润。由于经营具有不确定性,借款后可能出现实际资本回报率低于借款利率的情况,此时借入资本的多余利息要用股东所得的利润份额来弥补,会使股东的利润减少。因此,举债既增加了股东盈利的预期水平,也增加了股东盈利的不确定性。所以上市公司在进行借入资本决策时,必须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害得失。

(2)产权比率:产权比率也是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该项指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上市公司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股东资本大于借入资本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从股东角度来看,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上市公司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多借债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和财务风险。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该指标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3)有形净值债务率。有形净值债务率指标实质上是产权比率指标的延伸,它更为谨慎、保守地反映在上市公司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从长期偿债能力来讲,该比率越低越好。

(4)已获利息倍数。从债权人的立场出发,他们向上市公司投资时,除了计算上述资产负债率、审查上市公司借入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以外,还要计算已获利息倍数。利用这一比率,也可以测试债权人投入资本的风险。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反映企业息税前利润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只要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上市公司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否则相反。如何合理确定上市公司的已获利息倍数?这需要将该上市公司的这一指标与其他上市公司,特别是本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来分析决定该上市公司的指标水平。同时从稳健的角度出发,最好比较该上市公司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并选择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

二、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上市公司赚取利润的能力。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上市公司经理人员,都日益重视和关心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盈利只涉及正常的营业状况,非正常的营业状况,也会给上市公司带来收益或损失,但只是特殊情况下的个别结果,不能说明上市公司的能力。因此,在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时,应当排除:证券买卖等非正常项目、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重大事故或法律结果更改等特别项目、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积影响等因素。

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与销售净利率成正比关系,而销售收入与销售净利率成反比关系。上市公司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取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上市公司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2、销售毛利率。该指标表示100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元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销售毛利率是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

3、资产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是把上市公司一定期间的净利与资产相比较,反映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该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上市公司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

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指标,上市公司的资产是由投资人投资或举债形成的。净利润的多少与上市公司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正确评价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高低、挖掘提高利润水平的潜力,可以用该项指标与上市公司前期、与计划、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和本行业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形成的原因。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价格、单位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等。可以利用资产净利率来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

4、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净利率,反映的是净资产与收益的比例关系。该公式分母是“平均净资产”,也可以使用“年末净资产”,分子是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是所有比率中综合性最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重要指标。

总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具有广泛的用途。人们用它来寻找投资对象和兼并对象,预测上市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判断投资、筹资和经营活动的成效,评价上市公司管理业绩和决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帮助我们改善决策,减少盲目性。但对于会计报表使用者来说,在分析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仅看报表,还要看报表附注,分析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关注上市公司的历史和主营业务,关注会计处理方法对利润的影响,分析子公司和关联方对利润的影响,分析会计主要项目的详细资料,并且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被分析对象所处行业的发展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