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实习报告

第五章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目的与要求

1.熟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内容。

2.掌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常用的方法。

研究内容与方法

1.项目规划的原则

合理高效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地制宜;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等。

2.项目规划的依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相关部门的技术要求、其它有关技术规范,等等。

3.项目规划的主要工程内容

项目规划的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

3.1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是指在对洪、涝、旱、渍、盐、碱等进行综合治理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下,对水土资源、灌排渠系统及其建筑物等进行的改造。主要包括排灌工程、喷微灌工程、竖井(机电井)工程、排灌电气工程等。

在规划设计中,要求符合相关水利、水电建设标准要求。根据项目区所采用的灌溉设施,通过计算选取相对应的渠系管道设备。

以机井设计为例。(1)计算单井控制面积:采用的公式为:

其中: ——单井控制面积(公顷);

——单井出水量(吨/小时);

——项目区的灌水周期;

——灌水期每天开机的时间;

——灌溉水利用系数;

——干扰抽水的水量削减系数;

——灌水定额(立方米/公顷)。

一般情况:

=40(吨/小时);

=9d

=16h

=0.90

=0.10

=375立方米/公顷

所以单井控制面积为=40*9*16*0.90*1-0.10/375=12.44公顷

(2)机井眼数确定

项目区井数由项目区灌溉面积和单井控制面积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项目区灌溉面积总共为10.38公顷,单井控制面积是12.44公顷,所以项目区井数N就是1

(3)井距的确定

在单井出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可根据单井控制面积和井位布置形式计算井距。若采用方形排列布井方式,则井距计算公式如下:

由于项目区井数为1,故不需要计算井距。

3.2田间道路工程

田间道路工程主要是指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田间道和生产路的建设。

田间道是联系村庄与田块之间的道路,主要起货物运输和耕作机械通行的作用。生产路是联系田块与田块之间的道路,主要起田间货物运输的作用,为人工田间作业和收获农产品服务。

道路规划指标表

 

第二篇:土地整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去肥城考察矿区塌陷及复垦的情况和效果的野外实习,使学生巩固土地复垦的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观察、实习、探究和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土地复垦知识,在野外调研,采集的基础上,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

20xx年5月22日

三、实习地点

肥城市

四、实习内容

考察肥城市的矿区塌陷情况及复垦后效果。

(一) 肥城市矿区概况

肥城县煤矿区位于县境内北部,东西长22公里,南北宽2-7公里,储煤面积

98.58平方公里,总储量11亿吨。煤田含煤地层属石炭二迭系,煤层均被第四纪冲

积层覆盖,厚度250-450米,底盘为奥陶系灰岩,共有煤层16层,其中可采煤有10

层和两个分煤层,平均可采煤厚度为11.5米。肥城煤矿区现有地方煤矿4座,省

属煤矿8座,年产煤500万吨,到19xx年共产煤9700万吨,产煤研石1300万吨。矿区跨石横、王瓜店、湖屯、老城四个乡镇的51个行政村。

(二) 肥城市矿区塌陷概况

肥城煤田塌陷区是我国四大岩溶型塌陷区之一,其塌陷规模大,塌陷特征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在阐述了该地区采煤塌陷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塌

陷规律、特征、成因机理、发展趋势,提出了防灾、减灾、治灾措施。

肥城煤田采取掏空回采式采煤,由于无冲填措施,每个采面撤除支撑顶柱后

即开始自然沉陷。受煤层构造厚薄不均、煤层埋深的差别和水文地质结构的影

响,断层带留煤柱隔层较多,同时因煤区多层开采由上而下、先后次序、施工进度

等的不同,造成沉陷时间、速度、深浅、幅度的悬殊,使煤矿区形成高低不等的波

浪式地形和丘陵状地貌。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带来的土地塌陷日趋严重,塌陷面积

逐年增加,到19xx年已达3653公顷,其中长年积水面积980公顷,季节性积水面

积730公顷,不积水面积1943公顷。据矿务局资料,开采万吨煤地表塌陷0.24公

顷,开采一米厚煤层地表塌陷0.7米左右。照此计算,肥城矿区以年130公顷的塌

陷速度发展,整个矿区最大塌陷面积达1万公顷,一般塌陷3-5米,最大塌陷8-12

(三) 肥城市矿区治理现状

地表塌陷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几年来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复垦,已复垦塌陷

地1113公顷,其中耕地470公顷、鱼塘550公顷、园林52公顷,取得显著效益。为了提高治理效益及科学性,肥城县政府同山东农业大学联合承担了省科委下

达的“煤矿区塌陷地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项目,运用生态学原理,在127公顷塌陷

地上进行试验,探索出五种治理最佳模式,并进行大面积推广。这五种模式即挖深

填浅,对深水区,挖鱼塘,淤泥造地,种养结合对季节性积水区;挖沟排水造田,发

展农业生产对塌陷变形地;削高填洼,划方整平,配建水利设施,恢复耕种对浅水

区不稳定区;直接利用,顺势发展芦苇、蒲草或穿插耕种;充填复垦,对临近

石横电厂的塌陷地,用煤灰填平,覆土后种植粮食或经济作物。与此同时,在塌陷

地上大力推广了选用良种、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等八

项配套技术。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发挥了互补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了塌陷地

的潜力。

肥城县煤矿区塌陷地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的治理改造现状还停留在一般性的恢复生产上,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塌陷地的治理改造,是肥城今后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大事,影响到十万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我们今天的实习主要对肥城市改造复垦、充填复垦、直接利用这三种复垦

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考察。

首先是石横,这个地区的改造以挖深填浅模式为主,即将造地与挖塘相结

合,利用挖掘机械将沉陷深的区域再挖深,形成鱼塘,取出的土方充填沉陷浅的区域形成耕地,达到水产养殖与农业种植并举的利用目标。肥城市有一地区就实行挖塘养鱼、淤泥造地、种养结合、立体开发的方法。

然后我们到的一个地方是按充填复垦模式进行改造的。当地发电是用煤作

为原料,发电后产生的粉煤灰与水进行比例的混合,再输到地里,然后再在粉煤灰层上铺30—50cm的适于耕作的黄土,再在地里种庄稼,如地瓜、小麦等。

最后我们到了肥城市老城区的一个按直接利用模式进行改造的地方。对大

面积或很深的常年深陷积水区,根据深陷地实际情况直接加以利用。如网箱养鱼、养鸭,种植浅水藕或耐湿作物等。

五、实习总结及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巩固了自己有关土地复垦方面的知识,同时实地考察增强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也意识到了我国的土地利用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更意识到了我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性。

土地利用国画是土地管理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土地管理的目的就是合理有效地利用和节约土地,使这项不可再生的资源能长期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发挥作用。如果我们不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并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实施,那么我国的土地问题就会更加加重,以致影响人民的生活以及国家的发展。像肥城市这样不合理的过度的开采煤矿,导致大面积土地塌陷,造成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事后还要想方设法的恢复生态环境,这样又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收到成效。与其为了短期的利益而破坏土地,还不如为了长期的利益来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土地。

然而破坏已经造成,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改造土地,合理利用土地,为长期的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