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心得6

《道德经》读后感

暑假里我阅读了国学经典《道德经》,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

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正如我们常常听到的“道可道,非常道……”,这哲学辩证的

朴素语句正很好的体现了道家哲学的辩证和变化的思想。在道家的思想中,“道”是世界的本源,是一切事物,宇宙运行的根据。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 而对于这样的规律,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这是一种顺应世

界发展规律的做法。“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

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

除此之外,另一在《道德经》中体现的思想则是一种坚韧和

仁德。奉献自己做有益于世界的事情,则是最接近于道的。“上善

若水”就体现了这样思想。在《道德经》中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水之所以善是有利万物生长并不争功,它处于众人都不愿去的地方,所以最接近大道。这种“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就是“道”的品质,这种品质在《道德经》里也叫“柔弱”,即永远把自己个人的私欲放在最柔弱的位置,而把付出放在最强大的地方,《道德经》写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总之,《道德经》是体现道家老子思想的经典,阅读《道德经》可以让我们有一个看待世界的新的角度,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也努力去维持我们自身以及这个世界潜在的一种平衡——“道”。

 

第二篇:学习道德经心得

学 习 《 道 德 经 》心 得

悟 真 子

一、方法论:

象—卦象、数—数术、理—道理、法—方法、窍—窍诀。 先天八卦: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

2

3

4 1 5 6 8 7

学习道德经心得

从象、数、理、法、窍五元方法论入手学习。

“象”者指参考先天八卦的卦象,用无极八卦、玄极八卦和元极八卦来修炼,一般用先天八卦,不用后天八卦,直入先天地修炼,后天八卦转先天八卦历经七次返还,直取先天八卦只用三次转换,数术规律上后天转先天历经七返九还,直用先天只需三转九还即可。

“数”是指0、1、2、3、4、5、6、7、8、9等数术规律,把握无极图、河图和洛书的数术规律,使“无根树”复返“有根树”、“长青树”、“长生树”。

“理”的学习,就是要把握变易、简易、不易三个基本规律,也就是法身(不易)、报身(简易)、化身(变易),按照一体二相三作用的原则,重在应用。道理或原理是虽然我们出生后,后天之脐带已断,成为“无根树”,但大道母亲与我们玄牝之子之脐带一直都未断。修行者只要连通玄牝与道母脐带,其方法在于重德为本。

“法”的学习,就是各种修行的方法。要没有宗教教派、宗派和门派之见,不分儒释道,广才儒释道,广泛学习,尽量地本着通宗、通教又通玄的原则去学习,否则就是自己限制自己,作茧自缚,违背大道的运行规律,因为一切都是道的化身。

“窍”是指修炼的窍诀。道家修炼的窍诀就在《道德经》第六章、第三十八章和第六十七章。如果按照顿修顿悟与渐修渐悟两种分类看,《道德经》的修炼是顿修顿悟,《德道经》的修炼是渐修渐悟。如果按照佛家三转法轮诀来分类看,《道德经》第三十八章非常道即相克之道、第六十七章常道即相生之道和第六章全真道即相和之道。如果按照道家传统分类看,《道德经》第六章是全真道修炼的窍诀、第三十八章是北宗修炼的窍诀和第六十七章是南宗修炼的窍诀。

二、本体论:

“道德经”三字即为体、相、用,又为法身、报身、化身。“道”为清净空灵之法身,故为体;“德”为正大光明之报身,故为相;“经”为大悲周遍之化身,故为用。“道”为水,“德”为火,“经”为既济,作用、应用、使用,经验、经方、途径、窍诀。

“道德经”本身即为本体,为一元统一之全真道、大圆满、如来禅,意为大道母亲孕育、化育、培育、养育、沐浴万千众生、万事万物和万灵万性之道子玄牝,修炼者只要重德为本,重视德性、德心、德行的锻炼、修炼、磨炼、锤炼、冶炼,大道母亲就通过、经过人体连通道母之天线、脐带--天门、百会或左右手劳宫或肚脐、命门或左右脚心涌泉甚或全身毛细孔,将道母之精血、营养、信息、物质和能量供给、供养、输送给道子玄牝,历经三转九还八十一变锻炼、修炼、历练、锤炼、冶炼,而成就佛之三身果位、道之仙道,从而回归无极先天大道。

三、道家世界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者一元统一即全真道、大圆满、如来禅。二者非常道(无为法)、常道(有为法)。三者指修炼非常道或常道中的五行神丹、五行丹和三界丹之三种丹法,从而实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实现“我命在我不在天”。学习一分为三之思维体系,陶冶悟性之法,身国同治的三维统筹管理法,把握天人地三才之道。实现三回归二,二回归到一,从一元统一回归到道之本源,体证大道,成为道的化身,布道天下,德披众生。

非常道和常道的修持都要遵循“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修行中没有欲望时,即欲神被降伏,识神退位,元神当家作主,观察大道的运行规律中的微妙、玄妙、奇妙、神妙、真妙,即无为法或非常道的修持。有欲望时,有意识的进行观想、导引、呼吸、念咒、结手印,制服、克制自己的欲神、欲望、杂念、妄想、邪念、恶念,即有为法或常道的修持。

我们这里所说的全真道和历史上的重阳真人的全真道不是同一个意思,全真道的修持方法是性命不二、性命全了、全真性命的修法,实际上就是道德心髓大圆满,与佛家密宗的大圆满、禅宗的如来禅即菩提心髓大圆满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基本上没有人讲过,但是修法一直在隐秘传承。全真道的修持是先道后德的修法,即先证悟大道后布德天下,引导众生回归大道,也就是禅宗如来禅和密宗大圆满要求的先成佛后度众生,儒家的先内圣后外王的修行模式,也是顿悟顿修的方法,所以不是乘愿再来、根基不够、前几世没有积累的人无法修持。而常道和非常道都是先德后道的修持,通过不断的积累功德,在度化众生的同时实现度自己,就是佛家中的菩萨道的修持方法,是顿悟渐修的方法。重阳真人当年在传法时本来是要传全真道的,但是由于时机不成熟,所以就没有传,这也是为什么重阳真人仙逝后,全真教分成七个教派的原因之一。

全真道的先道后德的修法由老子传给文始真人尹喜,现在的文始派中的修法“虚无丹法”就是由全真道先道后德的修法而来的。尹喜之后传给麻衣真人李和,麻衣真人李和传给希夷真人陈

抟,陈抟传给火龙真人郑思远,火龙真人传给洞玄真人张三丰,张三丰传给圆真真人,圆真真人传给悟真子。这个传承也是隐仙派的传承,隐仙派之前一直都是隐秘的传承,此次应中华五千年的盛世机缘而得以将此《道德经》中全真道的修持方法公布于世。

全真道的修持从小就要注意重德为本,重视德性、德心、德行的修炼,培养自己的涵养、不论动功的修持还是静功的修持,都要求不能观想、存思、祈祷、持咒、念经、导引、意念、呼吸,而是当下安住,自动接受大道母亲的加功、加持、加被,在修炼过程中随时把握“知其雄,守其雌”“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随时处在“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状态和境界之中,遵循“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的修炼之道,修炼时把握好“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才能趋入无极。最后成就之后再布德天下时,才能做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四、全真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数术规律为6:6,取卦成象为坎上坎下,符合“上善若水、上善治水、上善得水(道)”之要求或大道运行之规律。

第六章,6为坎,为水,为大道,为母亲,即道母。

六句话,6为坎,为水,为玄牝,为子女,即玄牝。

意为修行者我法母,我融入母亲怀抱胎胞,将自己融入大道,自己如同住胎之胎儿一样安住其中(胞中),自动、主动接受大道母亲的重新孕育、化育、沐浴、养育、培育,母子或母女相和(水水比和),不会出现因相克过盛而导致相乘,也不会出现因相生过亢而导致相冲。母子或母女平安,培育子女之母亲也要符合道母应有之礼、义、仁、智、信之五样美德,投胎转世之子女也应有礼、义、仁、智、信之五德,子女及母亲均在大道母亲面前不能有狂、僭、豫、急、蒙五咎、名利食色睡五盖以及贪欲、嗔恨、愚痴、嫉妒和傲慢五毒烦恼,否则子盗母气,子女冲母亲、克母亲。大道比喻为天,后天之母亲及人比喻为人,人不能去克天,人只能与天相应,顺应天道,顺应大道运行之规律,否则“天生天杀”,遭受“天谴”,如此修行符合天人合一之道,作为子女在道母孕育下,学习“绵绵相续,胎息不断”,就能连通天地,万物及道母从脐带就能在道母亲重新孕育、培育、化育、养育、沐浴下实现神仙栽接、生命再造,从而实现长生不死。

1.浴(谷)神不死,2.是谓玄牝。(道母)

(道母) (饲喂)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子女)

(百谷之神不死,返回先天,实现生命再造)

3. 玄牝之门,4.是谓天地根。(道母)

(大道之母)(饲喂)↘根源、总枢纽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子女)

↙ ↘

重德为本之门径 连通天地万物、大道之母的天线、脐带

5. 绵绵若存,6.用之不殣(殣,音jin饿死之义)。(道母)

绵绵相续,如同真人本来清净、存在,这样喂养下去,胎儿不死。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子女)

绵绵不断,安住胎息,若存若亡,保障自己长久生存。

6 水(坎卦) 大道、道母、道

学习道德经心得

水火既济

5

学习道德经心得

经 木(巽卦)火(离卦) 德(仁义礼智信) ◆ ↗

学习道德经心得

● 风、呼吸、行胎息 符合道(水)、德(火)、经(胎息)之道

全真道者,通过大道先天之母孕育、培育、养育、化育、沐浴道子玄牝,道子玄牝行胎息之法,自动接受道母精血、营养、物质、信息、能量源源不断地供给、供养、输送,同时激发后天肉体之神体及形体,全真性体、命体,全面激活本来就存在,本来就清净的真人,全部具足,一切具足的真人面目、本来面目,使无根树成为有根树、长青树、长生树。此等修炼之道为全真道,以符合“道德经”之本义、原旨,当下成就道之法身、德之报身、经之化身,是真成就、假成就,需要到入世间检验、考验、考察自己,而先成仙、先成道后度众生,历经三灾九劫八十一难,道心不退转,为“道德经”之化身,真实地证悟道德心髓大圆满,是为全真道之精义也。

五、非常道:

《道德经》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肝心 阳神 圣神 仁礼

倒 克克水火既济

克 倒克 肾 道

非常道为相克之道,从心入手修炼,克制自己后天的欲念、妄念、杂念、邪念、恶念,否则就违背大自然即大道运行的规律,被大道之克制、克伐、遣伐,如果能够克制自己后天的欲念、妄念、杂念、邪念、恶念,就能够尊师重道,通过度师的神仙栽接,自己的识神和元神主动配合,识神退位,元神当家作主,与此同时要杜绝元神中急躁、狂妄、僭越的缺点,阴神中的依赖、犹豫、嫉妒的缺点,阳神中的好财、好吃、好色的缺点。在清净孤独修和和光同尘修中都要以众为

师,在众生佛的加持下开启自己的本觉佛性,修出自己的法身圣神甚至报身玉神来。

《黄帝阴符经》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天人地三才生化万物,但同时都是大道所化生,人能够盗万物满足自己的贪欲,但得到的同时就是失去,依据能量平衡的物理原理,人在盗取万物能量为我所用的同时,恰恰也在被万物盗取自己本有的灵性和灵气。现代的科学也证实,人在起心动念,生起欲望的同时,自身本有的能量也会加大和加强流失,以看不见的粒子态或气态的形式散发在虚空之中,被万物所盗、所吸收,从而又回归大道。

大道运行规律就是如此,维持天地的平衡状态,所以是公平、公正、无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并不是说天地真的不仁,而是人自己自私,不顾道的运行规律,最终会得到天地的惩罚,这个惩罚来的时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比如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努力退耕还林,植树造林,进行沙漠化的治理,保持水土,就是克制自己的欲念,尊重大自然运行规律的一种体现。因而古人才会说大道为公、天下为公,就是强调不能有自

学习道德经心得

心 礼

非常道为无为大法,修炼时先性后命,法母育子,从培育元神入手,从心入手,从礼节、礼貌、礼仪入手,若不如此,则忠信之薄--祸乱之首,而非厚德载物。性功:五行神—元神、阴神、阳神、圣神、玉神。性功完成再修命功。命功—龙虎丹(肾心)、龙凤丹(肾肺)、龙蟾丹(肾肝)、龙龟丹(肾脾)、龙马丹(命门、三焦)。最后通过修三界丹即九阳丹、九玄丹、九阴丹以整合、全真、圆觉性功与命功,实现圆满觉悟,由性入命、性命全了、性命不二、全真性命。

非常道修炼时由性入命,由阴转阳,符合自然界阴先动、阳后随的演变规律,修炼性功时按照我法母、我法地、我法天、我法道、我法自然的顺序来修元神(金-孙悟空)、阴神(水-沙悟净)、阳神(火-猪悟能)、圣神(木-唐三藏)和玉神(土-白龙马),为《西游记》之修真道路。

如果性功修炼中肉体和神体不注重礼节、礼貌、礼仪,就会克制金丹元神之成就,此为性功之火克性功之金,这是性功与性功的相克关系。如果肉体不克制自己的欲望之火,那么性体元神采集的能量就会欲火焚烧、消耗干净,这是命体与性功的相克关系。

性功修炼要按照清净孤独修以及和光同尘修结合而修,不能单一地按清净孤独修来修。与此同时要随时随地善护念、善付嘱、善操持自己,对周围的人、事、物生起感恩、感激、感谢之心。

六、常道(有为法):

《道德经》第67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让)。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现在很多人却)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舍让惩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命功入手虽为有为法,但却符合常道。常道虽讲三宝,实为五宝。因为常人连慈、俭、让三宝都修不好,就不用再谈德和道了,故为慈、俭、让、德、道五宝。常道顺应大自然春、夏、长夏、秋、冬的生、长、收、化、藏的相生演变之道。

常道的生是大自然母亲即道母的慈悲心的演化,母亲生育子女,道母生化万物。万物由道母而生,故道家修“生”,讲究长生不死。长生不死的基本是慈,即自己要生发对众生、对万物的火

慈悲之心,方能和道母相应,得到大道母亲的加持、加功和加被,这也就是道家的菩提心修法。由于道家的世界观是一切皆由道化,故度众生不是自己在度,众生由道母所生,度化众生是道母慈悲心的化现,这就是大悲周遍。藏传佛教中的发菩提心的修法,不管是自他交换还是念母恩德的修法都是有为的修菩提心的方法,因此就很容易产生自己在度众生的执着。所以不管自己有多大的功德,都要把它藏起来,融进道母的本体之中,这个时候就是将功德、品德、道德之火融入大道之水,即引火归元,实现水火既济。也就是大道行是也,天下为公,把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上师三宝、回向给如母众生,回向给大道母亲,自己一点功德都没有,不能与大道母亲去争抢一丝一毫的功德、功劳,无形中僭越于道母之上,这就是《道德经》“今(现在很多人却)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舍让惩先),死矣。”之密义。道家秉承这种“一切皆由道母所化”,自己发心度众生是相应道母,协助或帮助道母度化众生,所以就没有这种“非要我来度众生”的执着,这种就和《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后,“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如果我们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理解,就能够很好理解为什么不管佛家还是道家、儒家的修持,都会要求菩提心或者对众生生起慈悲心、生起仁慈心,原因就在于没有菩提心或者慈悲心,就无法与道相应、与佛相应、与圣人相应,那么还谈什么成仙、成佛、成圣?

如果道家的修持中缺少这种对众生、对万物的慈悲心,就无法修道,更不会做到所谓的“长生不死”。因而命功的修持必须有性功的慈悲心作为基础,否则命功是无法成就的,充其量也只是身体健康,也就相当于道家所说的人仙、地仙层次。要想达到神仙、天仙和大罗金仙则必须有这个慈悲心,必须有远大和坚定不移的志向、愿力、菩提心、远大理想和雄伟抱负,不会因为一点困难而放弃自己的慈悲心,跟着外境所转,像凡人一样在轮回中流浪生死。成仙、成佛、成圣必须有很大的志向、愿力、菩提心、远大理想和雄伟抱负,这样才能和道母相应,返回到先天状态,得到道母的加持、加功和加被,自己的性体和命体都得到再生、新生和重生,从而破除自身的因果链、遗传链、五行链,“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实现“我命在我不在天”,空空来、空空去,在空性中幻化游戏,自由自在地开启《道德经》道济天下的新纪元。

夏 俭

学习道德经心得

学习道德经心得

生 生

学习道德经心得

学习道德经心得

春长夏 让 脾 化 慈 肝

生生

冬 道生秋 德

肾 藏肺 收

肾 道

火 木土

冲(克伐) 缺德者大道之水冲、克、伐肉体之土

生 培土融水,水土相粘,同身长存

培德如道,道济天下,道生(育)万物

学习道德经心得

脾 让

有道是:“空谷回音浪涛尽,白云仙鹤雾里游;万法归宗德为本,五千真言唱天下。” 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