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

黄霖杰

本学期我第一次教授心理健康课程,并有幸在赵英老师、陈纳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12、13级共6个班级的心理健康教学任务。

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进入大学这个新环境,面对全新的人际关系,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就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作为一名每天接触学生的辅导员,在工作中我更能深刻的体会到,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会随时被引爆,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高等院校,我校不仅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技能培训,更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我们拥有心理咨询室、发泄室,配备了相关的仪器设备,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测验。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更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心理状况。

本期我们结合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测验分析结果,针对13级新生存在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现状设置了气质、人际关系、知己知彼构建和谐、挫折教育4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旨在让新生从心理角度更加了解自己,更好地与同学、老师和睦相处,更从容的面对各种挫折,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同时针对12级即将走入社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的情况,设置了就业心理准备与心理调适、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2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摆正心态,积极应对就业择业,并珍视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课堂上,我严格遵照课程计划,结合PPT、视频、图片、心理测验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示心理健康知识,鼓励学生讨论、发言,在上课过程中能感受到,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以及对心理知识的兴趣。每节课我通过布置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消化课堂知识,把学到的东西慢慢运用到生活、学习中,发挥心理健康课的实际效用。

本学期的课程已经结束,在教学中我不断成长,除了专业知识的提升,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也在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更加平和、积极。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对大课堂的把握还不够自如,掌握的相关事例还不够多等等。总的来说,讲授心理健康不仅让学生受益,也让我自己得益,这也许就是心理的魅力吧!

 

第二篇:学校教学工作汇报

 学校教学工作汇报

2013.11

20##年,是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实施的中间年,也是学校新一轮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的起始年。学校以高水平创新型全国高职名校建设为目标,坚持以人才培养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在职教品牌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集团化办学、“双主体”培养、学生技能大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绩,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度、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示范辐射作用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学校教学工作现状及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学校教学工作现状

学校设置54个专业(含2个新专业),开班专业41个,未开班专业11个,占21%。在册全日制大专生16346人,在校全日制大中专学生11732人(不含医学分院中职学生),其中全日制大专生11283人(其中共建专业学生1236人),应用技术分院中职生499人。本学期共233个教学班(含应用技术分院和医学分院大专),开设课程总门数795门,其中A类课程53门,B类课程685门,C类课程57门,周学时量6058学时。任课教师473人,生师比28.8:1,任课教师中专任教师374人,校内兼职教师37人,校外兼职教师62人,折算后平均每个教师周学时14.88学时。

建有数控、汽车、临床技能、护理、电工电子、艺术传媒、建筑技术、会计、网络工程技术、餐旅、物流、康复、印刷等13个校内实训中心,共176个实验、实训室,建有九洲数控、四方模具等“前校后厂”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9家,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267家。

由于学校所处地域影响,生源结构多元,且生源素质低。在校大专生中,技能高考、职对口、单独招生、成教网络学生2941(1207+1734)人,占26.07%;因学校综合性高职院校的办学类型,加之招生规模限制,许多专业单班开设,不同生源只能混合编班;近两年,学校普通高中生录取分数线都接近建档线,而且分数差距大,同一教学班级学生录取分数差距近2倍。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学组织难度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存在沉重压力。

(二)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

1、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夯实教学质量基础

(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坚持制度治教。重申并严格贯彻执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坚持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理事;出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的原则意见》、《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效教学计划管理办法》,强化教学计划刚性管理;修订出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教学事故界定及处理办法暂行规定》,规范教学行为,严肃教学纪律;根据二级学院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实际,出台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重点项目建设经费支持及奖励办法》、《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试行)》并付诸实施。

(2)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授课计划3个层面计划和课程表、授课登记表、实验室登记表、教学信息月报表4种表格为依据,强化教学计划管理和备、教、辅、改、训、考、研各环节教学运行管理。在强化中高职衔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2013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深入了解并及时处理教学问题;重视教学研究,注重教学微观管理,强化教研活动开展与检查;实行“教务值周”制度,适时分析《教学信息月报表》,收集学生意见,及时发布《教务简报》,反馈教学信息。本学期处理教学违规教师2人,学生反映问题教师谈话11人。

(3)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进一步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把多元化评价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调整了学校督导和院系二级督导人员,建立了三个教务信息平台、一个网上评教系统、一个课程中心,并对新的教务管理平台进行了多轮论证研讨。坚持督导听课制度,上半年主要听了青年教师的传统课堂、中老年教师的多媒体课堂,共听课37人、104节次;本学期重点听了共建专业课堂、新上岗教师课堂和学生反映问题教师的诊断课堂,共听课26人、93节次。

(4)科学利用现有教学条件,有效提高有限教学资源配置效益。针对20##级招生规模扩大、西区教学楼改造成学生公寓等实际,合理调配教学资源,保证了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组织国家级考试9场次,承接行业部门考试17场次,为学校创收20多万元。

2、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积极打造办学品牌

(1)重视市场调查,强化专业与产业对接,建立了专业布局动态优化机制,将学校专业数量动态控制在50个左右。确定了21个专业群,调整了第三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功申报了学前教育、报关与国际货运、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新专业,暂缓招生5个专业。组织各二级学院制订专业设置规划(2014-20##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专业设置规划集中论证,通过各教学单位对拟重点发展专业、拟停办专业、拟新开设专业的陈述,清晰了二级学院的专业建设思路,为学校制订专业设置规划(2014-2020)提供了依据。

表1   学校现有专业设置情况

(2)以质量工程为平台,稳步推进专业建设。学校获批、在建、申报质量工程项目共23个,获得建设资金1049万元(未批项目经费除外)。

2    2013年度获批、在建、申报的专业建设项目

(3)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和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牵头组建了湖北护理职业教育集团。以护理职教集团为依托,学校在湖北省牵头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合作研发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教材,牵头开发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有效促进了湖北护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1)继续深化“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与岗位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校订单培养的学生人数比例为8.08%。

(2)以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开发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广泛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开展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共享行业企业优质教育资源。

(3)论证、分析、控制和利用好学校20##年383万元的实验室建设资金计划,改建、扩建实训室13个,新建实训室6个。成功召开了孝感大中专医学类学生实习带教会,进一步融洽了学校与业务部门和医疗单位的联系,保证了20##级医学生的实习安排。新开辟校外实习基地23个,新入校企业3家,顶岗实习实现全覆盖,并试行专业教师分头带教和管理,进一步优化实习管理模式。

(4)向教育部申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围绕专业孵化企业,产学结合校企双赢”2个典型案例;向教育厅申报“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双主体’办学探索实践”、“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综合性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护理专业‘循环教学、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药学专业“专业服务产业  实现五个对接”等7个典型案例。

4、课程建设持续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原有9门国家级、26门省级、13门教指委、85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实施对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申报《施工图识读与会审》、《Linux数据库操作与应用》、《护理技巧》、《临床诊断基本技能》、《儿童保健与疾病诊疗》、《广告创意》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施工图识读与会审》课程已通过教育部专家评审,进入中国“爱课程”网运行,对全球开放。在“以用为本”的基础上,按照“十二五”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计划,拟遴选确定优质核心课程34门。注重课程建设成果的运用,强化精品课程利用情况检查。在校内督导听课意见反馈中,效果好的课堂全部为精品课程设计课堂。

学校通过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开展师生技能比武、实习巡回检查、考证培训、技能强化训练、公共课程改革、开设全校性任选课等措施,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高。近三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共获奖104(94+8+2)项,总成绩处于湖北省高职院校前列;通过对公共计算机、公共英语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国家统一考试过级率大大提高;通过“双证书”制度的强力实施,学生护士资格考试、助理会计师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整体提高,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同类院校水平。

表3    近三年学生校外技能竞赛获奖情况(项)

表4  湖北省首届高职技能大赛参赛项目获奖情况

表5  近二年学校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执业资格、职业技能考试合格率情况

5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三方评价育人质量

学校经过三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毕业生质量的“短板”不是技术技能,而是综合素质。为此,学校确定了“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申报立项了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研究课题,推行素质教育学分制试点,全面整合资源,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课程、人文素质课程、身心健康课程和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课程分为必选课和任选课,实行学分制管理,在保障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的同时,特别突出学生特长的培养,特别突出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将素质教育贯穿专业学习的第一课堂、课外学习与生活的第二课堂、深入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三课堂之中。针对职业通用能力培养弱化泛化的现状,增开了《心理教育与素质拓展》课程,开设了17门公共任选课;组成教学团队,重点进行“自我学习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五大通识课程的开发,边开发边实施边完善,经过1-2年的探索,力争取得初步成效。

学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深入用人单位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确立了包括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标准、课程管理质量标准、实践性教学工作或实训实习教学工作、专业管理质量标准以及以双证书为特色的“三证四合格”毕业生质量标准。建立了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双证书为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当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学校教务处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全校宏观质量监控及对各专业各教学单位的质量考评和质量督导,指导各院部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各院部质量管理小组,具体落实对教师、专业、课程和学生学习质量管理,整个质量管理工作有条不紊,明晰高效。

学校构建了“四方三层、持续改进”的专业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构建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以二级督导为主体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以专业质量内审为特征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的质量管理评价制度、完善的质量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实施教育教学质量企业、教育管理部门、学生家长、在校学生、毕业生等多元评价,并引入麦可斯质量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包括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实践性教学标准、专业质量标准在内的校内教学工作质量标准,形成了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二、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学校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相对于高水平、创新型全国高职名校的要求而言,依然面临着一些新的较深层次的困难,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资源不足的长期问题。由于主办方投入不足、北区置换、南区建设滞后、项目支持不平衡、学校教学设施层级建设等原因,教学工作一直存在条件不足的问题。学校教学行政用房15.6万平方米,生均9.5平方米(标准16);实验、实习、实训及附属用房10.6万平方米,生均6.5平方米(标准8.3);教学仪器设备值5772万元,生均设备值在册口径(标准)3668元,在校口径5339元,按照院系口径生均设备值最高23805元,最低1695元。除艺术学院、机电学院、汽车学院、信息学院、旅游学院达标外,其余院系都未达标。教室总量有限,标准化教室不足,学生课堂座位拥挤现象严重。

(二)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与提升的普遍性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呆板,照本宣科,多媒体设备非规范使用,教学吸引力不够;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迟到、睡觉、玩手机现象比较严重,教学效果不好。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1.生源多元化,特别是中职和成教网专学生学习习惯差,内容听不懂;2.教研活动不到位,教学研究、集体备课未落实。同时与教研室主任待遇忽左忽右有关;3.教师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方面的原因;4.校院两级管理方面的原因。

(三)教学名师、行业大师缺少,学校品牌打造形成瓶颈。学校国家团队、国家名师尚未突破,省级名师仅1名;过去我校有全国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20##年教指委改行指委(44+1)只有2名委员;大部分专业带头人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从问题的原因看:一是师资队伍总量不足,专业带头人忙于教学和质量工程项目,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精力不济;二是教师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成果不够丰富,而且有影响的成果不集中;三是专业人员融入行业企业不够;四是学校对技能大师的培养缺乏硬性措施。

(四)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合作企业少。在目前合作的267家企业中,紧密型合作企业不多,国内有影响的企业寥寥无几。这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办学特色、提升专业品牌都很不利。理性分析导致改问题有四个方面的原因:1.学校所在区域原因;2.体制机制原因;3.二级学院校企合作的能力和积极性问题;4.学校校企合作的主体和责任不明确。

(五)毕业生出口质量认证问题。学校以“双证书”为实体的“三证四合格”毕业生质量标准得到教育部专家的赞许,也被看成是湖北职院的办学特色之一。但实际上此标准没有有效实施,“宽出”必将对后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影响。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一是目前职业教育“柔性化管理”的大环境;二是生源多元及质量问题,差生面大,难以控制;三是学校出于安全稳定方面的考虑;四是教学院部质量意识不强。

三、教学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打破规模办学期“穷”办教育的传统观念,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加快东区新教学楼建设,保证下一学年正常使用;二是全力推进南区建设,根本性改变学校办学基础设施;三是保证25%的教学经费支出;四是树立有限资源优先满足教学的理念。

2、教与学“两手抓”,管与导“两结合”,保证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一是突出教研室基层教学组织的职能,稳定教研室主任待遇,强化教研活动开展,实施集体备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增强教师课堂教学吸引力;二是教授、副教授要讲课,各级领导要听课,教研室要评课;三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工作重点应将学生引导到学专业、练技能方面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四是高度重视教学常规工作,抓好备、教、辅、改、训、考、研诸环节管理;五是加强教师引导,强化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出发点,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要管教管导。

3、密切校行联系,强化教师培养,盘活“核心资源”。

一是加强专业与行业部门联系,促进前沿信息共享、资源互惠,共同发展。二是做好教师5个定向:强化教师成果定向,策略性打包成果,培植教学名师;强化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培养定向,培养技能名师,造就专业大师;强化教师教学业务定向,鼓励中青年教师业务转向、兼向、复向,适应专业结构调整需要;强化教师交叉定向,使跨专业交叉任课的教师懂专业、精业务;强化教师教学定向,公共课教师定向在大类专业教学,熟悉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三是兼职教师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完善兼职教师聘用程序、聘用合同、登记注册、使用考核等管理环节,加强兼职教师聘用工作的指导与检查。

4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学校要紧密结合中西部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的实际,想方设法打破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瓶颈,“内强动力、外忧环境”,积极调整校企合作策略。一是要明确校企合作主体和各层级(学校领导、职能部门、院部、专业、教师)责任,调动校企合作积极性,形成校企合作工作学校顶层、职能部门、教学院部、专业教研室、骨干教师整体联动机制,全方位破解校企合作难题;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职业教育联盟、校企合作联谊会、校友会、科技创业园等),变“纸质平台”为“应用平台”;三是靠近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度研究,强化项目合作,多形式实施“订单培养”、“冠名学院”、“冠名班”等模式,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四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到企业兼职,促进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构建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五是切实设施专业教师实习带教,规范顶岗实习管理与考核,准确收集实习学生、就业学生的各种信息。

 5、规范化管理,柔性化操作,有效实施毕业生出口质量认证。贴近高职教育大环境,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在制订相关校本标准的基础上,柔性化实施“三证四合格”毕业生质量认证。适当采取推迟毕业等方式加以控制。

 6、高度重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提高对教学内涵建设的认识。“质量工程”项目是抓手、是载体、是平台,教学内涵建设必须依赖于项目来展开。本科院校“质量工程”从“十五”延伸到“十二五”,高职紧跟其后,越来越规范,要求越来越高,获得项目的难度越来越大。学校近五年来教师职教理念的更新、课程思想的解放、科研成果的立项、技能竞赛的获奖,都离不开“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建议学校整体提升对“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认识,正确处理建与不建、建设与投入、建设与使用、建设与发展、今天使用与明天使用、整体利用与局部利用等一系列辩证关系。打破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搞一个项目比不上多上2节课”、创造性劳动比不上重复性劳动现象,调动教师参与项目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四、下一步教学工作举措

(一)本学期工作

1、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保持良好教学工作秩序。对2013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单行本)进行审核评比和修改完善,硬性规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例,实现教学计划规范化管理;强化教学运行管理,确保备、教、辅、改、训、考、研各环节良性运行;强化课堂教学管理,以“课内比教学”活动为契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强化实践教学管理,有序推进学前教育等专业实训室建设,确保实训项目开出率、设备利用率和实践教学成效。同时,搞好期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认真做好20##级实习学生的巡回检查工作。尽快更新教务管理平台,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2、以专业设置规划制订为契机,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在各二级学院专业设置规划制订和学校集中论证的基础上,认真制订学校专业设置规划(2014――20##年)并提交省教育厅。通过科学规划,完善专业动态发展机制,进一步优化学校专业结构。起草湖北职院品牌专业建设方案,保证20##年3月正式实施。设法申报优势专业试办本科教育。

    3、以“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群策群力、多轮研讨,确保教育部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筑工程管理和药学专业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湖北省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护理技巧》等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教育部专家评审,湖北省实习实训基地孝感市中心医院临床技能基地高质量申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2013质量报告如期上报上网。切实做好安陆市、孝昌县2个县级职教中心的对口支持工作。

    4、以20##年“师生技能比武月”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营造技能训练氛围,提升师生技能水平。一是做好湖北省首届高职技能大赛的总结工作;二是搞好第二届“院系比专业”活动;三是继续组织教师分A、B、C课程类别的“课内比教学”活动;四是创造性地举行名师示范课暨教师评课比赛活动(8位名师讲示范课,不少于80位教师评课比赛);五是组织协调学生全校性技能竞赛项目计算机操作技能、英语口语、职业生涯规划等比赛活动和各院部学生技能竞赛活动。

    5、组织开展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提升教学系统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6、举行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大讨论,遴选开设一批全校性公共任选课、组建一批学生专业性社团。

    7、组织开展共建专业教学情况研讨会。

    8、湖北护理职教集团的活动及20##年湖北职教品牌申报准备工作。

   (二)20##年实现8个突破

     1、打造校级品牌专业2-3个,新增省级重点专业4个,实现省级职教品牌突破。根据国家最新文件精神(《决定》第24条),护理、会计、物流等专业引入国际行业标准,满足国家开放性新经济体制需要;

    2、新增1个省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个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3、新增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遴选5-8门校级优质核心课程;

    4、新增学生技能竞赛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以上奖项3-5项;

    5、力争湖北省单独招生技能测试点1个;

6、从教师主观层面、客观层面,学校各管理层面入手,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力争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7、新增楚天技能名师4-6个,加强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使学校教师执教能力和教学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8、整体更新教务管理平台,全面提升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