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案例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案例

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来共同探讨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 ,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研修主题: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研修目的: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已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轻视的内容。但是,这种“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却表现为盲目的“合作”,盲目的探究,只注重形式,而不讲究实效。因此,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来共同探讨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 ,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研修方法:

(一)、以年级组为单位,确定一节课授课内容,开展集体备课,重点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设计教学程序,形成说课稿和详细教案,并推荐一名说课、授课。

(二)、全体数学教师到多媒体教室集中,听各组代表说课。(注意:说课教师均要求有电子教案)

(三)、公开课展示:各年级代表上课,全校数学教师随堂听课。

(四)、总结评课:各备课组确定中心发言人进行主讲,然后每位教师发言评课。然后将好的经验归纳总结。

研修的内容:

(一)、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①数学的知识教学目标;②数学能力的培养目标;③数学情感的陶冶目标。

(二)、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理论。①文件法规,文献资料;②数学学科教学原理;③学生心理及其差异性,以及获得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途径。

(三)、数学课堂教学程式。

①构建思路:自主是前提,合作是手段,探究是目的。

②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③课堂流程:A、创设情景导标→B、自主质疑→C合作交流→D梳理点拨→E拓展延伸 →F 走进生活。

(四)、合作学习的方法:

①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如资料搜集者、总结发言者、组织者、记录员等;每个成员承当个体责任,彼此相互积极依赖。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

②、合作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探究价值,讨论的必要。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合作热情,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学生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

③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争辩,学会评价;尊重别人意见,接纳别人意见;强化合作学习的认同感。

④科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合作过程及方法的评价;关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对学习的贡献度;关注学生讨论的焦点、深浅度等。注重“学生自评”。

以期效果:

(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现代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为目标,试图通过活动来引发学生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塑造和建构教学活动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了主体性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才可以被激发出来,实践能力才可以表现出来。

(二)、减少学生学习中的焦虑,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是每个人发展的前提。在我国,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种现象也比较严重。在评价时过分地强调成绩的高低,按名次排队,致使有些学生感到压力大、负担过重、焦虑感过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关系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它只有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才能不断完善起来、合作学习、将弥补以前教育中的不足,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工作和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精神

当代教育如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在目的方面除了强调批判意识培养外,还要强调综合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基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方面,应该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讨论、质疑、试验和辩论的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和创新知识。

 

第二篇:校本研修案例11

校本研修案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

2006-10-13 第二教育网

·特大喜讯04-05年资源库全部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区

·上传加E币下载还可得奖金(热) ·常见问题全

上海浦东南路小学英语教研组

研修主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研修方法:观察分析研讨

研修成员:英语教研组

专家引领:浦东新区教发院英语教研员车建琴老师(PPT)

研修过程:

一、 教学实践,引发问题(PPT)

在以教学视频课例分析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活动中,我们英语研修组的主题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一主题的确立来源于对叶慧老师一堂研讨课的思考。叶慧老师是一位相当优秀的英语教师,无论是个人素质,还是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技术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多次在市、区级的教学比赛中获奖。她为这堂研讨课做了精心的安排,研讨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单词dress,shirt和句型I need ??教师以东西方各种节日为导入,将学生带进一个极为有趣的语言环境:Halloween——万圣节。为学生介绍万圣节的风俗,以参加万圣节party为主线,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达成三维目标。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件中的人物都是学生熟识而又非常喜爱的卡通人物,学生们选择自己最爱的卡通形象;为这些卡通人物做形象设计;为参加舞会而做各种准备??可以说整堂课的活动形式多样,课件生动形象,并渗透了浓厚的文化意识和氛围。

就这堂课我们采用的研究手段是:学生发言情况统计、课堂教学情况分析、视频课例对照研究。在课堂教学观察和教学记实中我们发现:学生虽然对课件很感兴趣,但整堂课的气氛并不十分活跃,老师期待的高潮并没有出现,尤其在有些训练环节中学生的反馈并不理想。这里有两张表格可以说明问题。一张是根据学生的座位表设计的发言统计表(PPT:发言统计表),在这张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集体跟读以外,有四个学生没有得到一次发言机会,

占全班人数的13%,只有一到两次发言机会的有二十个学生,占67%,而我们对学生发言的预设目标是: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人均三次以上。另一张是课堂教学分析报告(PPT:课堂教学分析报告),反映出教学中部分知识的训练环节多而仓促,比如对连衣裙一词的训练有四个环节,前三个匆匆而过,最后的服装设计游戏耗时将近六分钟,单对语言的巩固和运用帮助不大;而在衬衫一词的听力训练中只有一位学生有发言机会,一小部分学生甚至无所反应。通过两张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本堂课的教学效果:

1.举手人次不高,参与率低。

2.机械性训练不够扎实。

3.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4,学生语言运用较单一。(PPT)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

二、 观察分析,集体反思(PPT)

为什么这么精心安排设计的一堂课,却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带着这一疑问我们开展了多次研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件。(PPT:讨论照片)开始时有的老师认为这并不是教师或者说教学设计上的问题,而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问题;有的老师则发现,这堂课上所出现的问题正是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碰到过的困扰。为了找出问题根本所在,我们将教学录像以片段形式反复播放,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讨论。 请大家观看第一次教学的片段。(录象:dress,shirt,I need?三个教学环节)

(分析)Dress:在录象中大家可以看到,对dress一词的训练有这几个步骤:第一个活动:组词:a yellow dress?;第二个训练环节:小组活动,说说课件中的卡通人物有什么颜色的连衣裙,你认为这条裙子如何,句型为:She has got a ?dress. It is ?;第三个环节:小组活动Group work:你喜欢哪条裙子?第四个活动:小组合作,用围巾设计成一条连衣裙。四个环节三个小组活动,第一次小组活动时间为23秒,第二次小组活动给出的时间为:19秒,训练仓促,第二次小组活动:你喜欢哪条裙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团队合作的必要性不大;服装设计游戏没有很好为语言训练服务。四个环节之间的语言训练联系不大,没有连贯性。

Shirt: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衬衫一词的教学过程。首先是机械性的跟读单词和句子;然后通过How is the shirt?这件衬衫怎样?这一问题,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进行描述:This shirt is ? 最后是一个听力训练:Who has a white shirt?根据老师讲述的内容想一想:谁有白衬衫?用手势来表示你所选择的图片号码。对这一单词的口头训练则较少,不够扎实,学生真正得到训练的句型只有一个:This shirt is ?

I need ?:对这一句型的训练主要分两个部分:1,游戏形式做机械性训练:I need a Jackle lantern. 训练人次为4人。2,教师以Hello,Kitty做了一个示范,然后两人一组进行活动:说说你想扮演哪位卡通人物,你需要什么服装?句型为:I want to be ? I need ?。由于没有扎实的机械和半机械训练做基础,语言训练缺乏台阶,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达到要求。

而三个环节中都没有得到训练的学生有4人,说明这其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

对后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

随着讨论的深入,问题开始集中、开始显现:1, 问题设计不能引发学生真正思考,使得语言表达单一。2,活动设计较繁复,加上学生原来的听力基础与老师活动讲解的不配套,使训练环节匆匆而过,学生是一知半解,无法完全进入活动环节,造成训练不扎实。3,问题设计和语言训练的要求没有坡度性,学生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4,没有体现分层教学,缺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造成这部分学生得不到相应的训练。5,对小组活动要求讲解不到位,给出时间较仓促,合作学习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最后结果学生活动不活跃。(PPT)随着讨论的深入,老师们的反思已不仅仅停留在这一堂课上,而是对以往所有的教学实践活动。大家总结了共同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设计,或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中,虽然能兼顾到学生兴趣,但考虑较多的还是如何去教,如何推进教学进程,却并没有从学生的视角和实际能力出发,设计他们所需要的、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实际上我们的老师并没有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三、 专家引领,确定主题(PPT)

该如何来完成课堂角色的真正转换?带着困惑我们请来了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英语学科教研员车建琴老师,(PPT:照片)她的一番话给我们带来很大启示:二期课改精神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PPT)作为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他们的智慧是如何建构的。一切的教学设计和技术应用都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材、活动设计、技术应用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在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再次研究了录像,制定改进策略:1,每个问题的提出以培养学生思维、发展语言功能为目的,不求统一答案,但求表达丰富。2,活动设计以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为基准,注重精讲精练,训练扎实。3,语言训练要有一定坡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4,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重点,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为他们制定力所能及的教学要求和练习。5,小组活动设计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为前提,并给出明确要求,让每个成员在小组中发挥作用。

围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原则,进行再次备课,同时确立本次校本研修的主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调整后的教学设计中,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发展个性。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运用改进后的教案和课件,叶慧老师再次进行了教学实践。在第二次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三个语言知识,但由于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的改进,取得了完全不同的效果。请看第二次的教学录象。(录象: I need?,dress,shirt,三个教学环节)

(分析)I need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上做了调整,将句型教学提前,整个新授过程始终贯穿这一句型,使其得到充分训练和运用;对这一句型的训练分为三个层次:1,朗读单词、句子、儿歌,巩固句型。2, 小组活动:设定每个小组所需物品,说说你什么时候需要它?发挥小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机会;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语言知识,尤其

是When do you need it?(你什么时候需要它?)这一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答案不一,语言表达丰富。3,What do you need for Halloween?万圣节上你需要什么?结合本堂课的文化情境,再次巩固运用。

Dress:对连衣裙这一单词的操练也分为三个层次:1, 组词:a ? dress。2,造句:This is a ? dress。这里的句型训练教师采用滚雪球方式,第一位学生说一句,第二位两句,第三位三句,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能力进行选择,也为语言积累打下基础。3,先想象当你成为辛黛瑞拉、成为蓓拉时,你需要什么颜色的连衣裙,练习:I need a blue dress。I need a yellow dress等。然后为自己做形象设计:I want to be ? I need ?。字、词、句、段,机械训练—半机械训练—意义训练,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且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语言训练系统、连贯。

Shirt:衬衫一词的机械训练以游戏开始。两个学生上黑板,将衬衫贴在合适的位置上,而其余学生则反复练习句子:Pick the shirt on the board.,将单调的读音训练融入有趣的游戏中,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第二个步骤:描述黑板上的衬衫:This shirt is ?,对这一练习学生已驾轻就熟。第三步:形象设计:I want to be ? I need ?虽然新词加上新句型,但由于前面所有教学都结合I need ?这一句型,而且在连衣裙一词的训练中已有过类似活动,所以这里教师不再做很多铺垫和帮助,而是很快放手,让学生自行操练。

针对这一次的教学实践,我们再次进行了课堂记实,做了课堂教学分析报告,这是第二堂课的发言统计表,发言覆盖率100%,发言两次以上三十人,占97%,三次以上二十五人,占80.6%,人均发言3.5次;而在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教师精简了某些训练环节,改进了活动设计,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加强了语言训练的扎实性和坡度性,培养了学生思维和合作能力。从这些数据和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争先恐后的抢答;看到愉快成功的合作学习;更看到了每个学生在这堂课上的发展,新的理念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成功,叶慧老师的这堂课在上海市青年教师评优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PPT),在此我们感谢车老师给予我们的极大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