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丰光小学 李冲

这次是我第二次参加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培训,通过听专家讲座,看骨干教师上的观摩课,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看了专家的讲座,才知以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理论知识是多么的匮乏;看骨干教师上的观摩课,才明白自己与别人的距离有多远。以下是我这次培训的体会:

一、明确了阅读教学的方向,即课堂上要注重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多位专家老师都提到阅读教学要吃准目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爱语文,爱阅读,有读书看报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与内容分析式的语文课堂说再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要让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使学生做到真读、真说、真写、真思考、真体验。关于教学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标”(有课标、有教学目标)、“目中有人”(教师目中要有学生)、“心中有材”(心中装着教材),教学目标很重要,教师对每一课教学目标要明确,目标要定得准。目标确定后,整个教学设计就要围绕目标来进行,教学环节要体现目标,要围绕目标来实施,课堂上设计的问题要为目标服务,跟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设计。也就是说,课堂上我们该教的就教,不该教的坚决不教,我们的课堂也许就会变得简约、简朴、高效了。

我有幸聆听专家的现场课讲座,师生们交流愉快,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学生们在朗读、交流、表演中体会着文章的主旨,感受着人物的性格。不留痕迹地指导,有趣有效的课堂,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有实效的课?正如老师在课后“说课”中所谈到的那样:今天的语文课不是仅仅有感动就够,要有用、有实效。课堂上师生间的关系应该是自然的、舒服的,而舒服的才是合理的,合理的才是有效的。短短几句话,引起了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深地思考。

二、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永恒的话题。我本人是比较喜欢朗读的,自认为水平还可以,但听了老师的讲座之后,感觉自己知识的贫乏和教学上的无法。朗读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是对作品极好的解说,但先提条件就是对文章的理解要到位;其次朗读是一种内化吸收的阅读方式,由于有读者的参与,加入了读者的解读与感悟,声情并茂,增强语感,入境共鸣,陶冶情操。将静态的书面文字活化为栩栩如生的声音。融汇这生活的体验,体味着作品的含义,驾驭者驰骋的想象,饱和着强烈的感情,捕捉着诗文的意境,探索着语言的形象,反复地实践着人声的艺术。这就是朗读。

三、要转变教学观念,做新课程忠实的实践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忠实践行者。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二篇:长沙市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长沙市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发表时间: 20xx-04-01 稿件来源: 凌敏

3月x日到6日,我有幸地参加了“长沙市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本次培训的地点在宁乡师范,它是一所隶属长沙市教育局领导的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已有1xx年办学历史,走进校园,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墨香,3月x日晚,学校还组织了书法比赛。这就是他们的宣传海报。

培训紧张而有序,每天匆匆奔走于学习、听课、餐饮和休息的几个地方,时间排得满满的,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报告,有优秀教师的教学展示,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更有导师的指导、引领。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现场的教学观摩,还有自己的教学实践。因此,这一周的学习,既是对我教学理论上的提高,也是教学技艺上的增长。

带着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是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聆听了师大余东生教授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对策》报告,使我感受颇深,受益良多,他强调当前阅读教学呈现重点目标不明、

课堂教学过程烦琐、读写分家现象比较严重,他从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重点目标以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阅读教学的几点对策,此外,他还强调了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所占的重大意义。另外,余教授还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课题研究作了讲述,从价值、选题、课题方案、课题实施、科研方法、以及提升课题研究质量上为我们指明了课题研究的方向。特级教师范俊胜和罗湘其老师带来了两堂精彩的研究课。范老师强调略读课文应该懂得取舍,学生明白的,老师可以不教。一堂语文课预设过多,往往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堂课精彩的地方往往是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最后,范老师在课堂上还特别强调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尊重学生。罗湘其老师的课堂教学《送别诗》,为了调动学生情感,教学中她煽动学生的热情:“景语皆情语”;她借助自己的肢体、声音,一点点将学生与自己心灵的溪流拓宽、充沛——直到成为江河,成为海洋。通过引导,让学生快乐与沉醉般地不断地读,想象诗人描写的景,感悟“景语”。如“云怎么成黄色的了?”原来塞外是黄沙满天;“为什么是北风吹雁而不是飞雁?”原来雁被北风逐使,自己无法决定方向,正像诗人此时的境遇,是被北风裹挟南去的“雁”。这样的景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学生的冷情被煽起来,感觉自己就是诗人,就是董大,那种前途渺茫的感觉油然而生。可尽管如此,诗人高适还是要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是真的吗?我的前途会有希望吗?这话仅仅是说给董大听的吗?还说给谁听?学生慷慨激昂,用读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将情绪激发到最高点。这样的

读,一头抓着语文,一头抓着的是教师的学养,只有有学养的教师,才能从中间串起学生。善于调动学生的积累,带领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种难得之举。教学第二首诗时,她点出中国人与酒有不解之缘,结婚喝喜酒;化解矛盾请人喝酒;有忧愁则“借酒消愁”,送别也要请朋友喝酒饯行;又如,为什么诗人只选择客舍旁边的“柳”来写呢?点出中国文化中谐音字的另一些特点,“柳”即“留”,就像“玫瑰”代表爱情,看到橄榄枝就想到和平一样,她要求学生读古诗时注意这些密码,以便更好地理解景语即情语。 市教科院小语研究室主任黄祖训老师的《小语辨课研究》告诉我们老师要更好地研究教学,就先得了解国庆、了解教育、了解教师、了解学生,还要了解课堂。此外,他还通过观看王春燕老师的《猴王出世》课堂实录,展开辨课,从辨课的起源、特征、内容方面为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研指明了方向。

岳麓区小语教研员熊社盺老师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告诉我们解读文本切忌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要通过细读文本,注意文章的表达方式再反复诵读才能把握文章的主题,此外,解读文本要求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当时的背景资料,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了解。最后,撰写读文心得也是更好地解读文本的途径。另外,他还指出要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多元化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引导,往往个性化的理解都是在理解文本的情境当中产生、在学习教材的导读中产生、在想象课文中空白时产生、在查阅背景资料中产生、在课文的

新字新词中产生。李庄老师的课堂教学《学写对话》,课前笑容可掬地与初次见面的学生融洽交流;课堂上“润物细无声”地向学生渗透习作的方法;遇到课堂上突发的小问题坦诚而又幽默地轻轻化解;在认真听完各个区县代表的评课发言之后,李老师谦逊地评价自己这一堂课的不足。李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向我们展示了特级教师的风采!借习作教学,李庄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习作教学的现状、规律和原则、新课程标准对习作要求的重大突破以及习作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他指出语文习作教学应从情境入手,激发兴趣,开放课堂,挖掘内容,突出过程,讲究实效,渗透方法,增强能力,突破模式,因学定教,放飞想象,自由习作,走向生活、实践应用。宁乡县的彭湘平老师结合当前语文新课标对识字教学的要求,对当前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程序、评价方法以及存在问题进行说明,让我们对识字教学有了更系统的理论指导。

感谢市培训中心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与提高的平台,能来这里培训的老师无疑是幸运的。大家都很珍惜这有限的时间,宝贵的机会,我也不例外。在学习期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到校,听课专注,认真做笔记,积极参与讨论,并认真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