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管 考察报告 运输公司

运输考察报告所涉及内容

考察日期:

考察地点:

考察目的:(简述)

一、 公司情况介绍:公司性质、成立时间、注册资金、法人(★是否为

经营人)、经营范围、股东介绍及出资比例。公司地址,公司资产情况,是否自有船舶/汽车等。

二、

三、

四、

五、

六、 公司组织架构,员工数量,内部管理介绍。 公司近两年业务概况,优势线路,主要客户群,当地市场占有率等。 有无关联公司,及关联公司运营情况。 考察总述:(含可否使用,怎样使用),表明意见。 索取资料:

公司介绍、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公司章程、运输许可证或无船承运人证明。开户许可证、法人身份证。

考察人员 年 月 日

 

第二篇:道路运输管理调研报告

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

主题活动调研报告

道路运输管理调研报告

按照“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主题活动要求,我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业户档案、许可文书和处罚案卷以及走访交管站,对道路运输的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处罚以及市场监管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据此,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公平公正执法,在强化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运输安全、维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主要有:

1、抓法规宣传从基层做起。为了使社会各界知晓我们的管理职能和行业法规,使广大运输经营者自觉守法经营,我局积极做好法规宣贯工作,迅即开展了紧锣密鼓的宣传工作,一是组织对客货运输站(场)、维修厂家、驾培学校等单位的领导召开了宣传动员大会,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二是开展了政策法规的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出动宣传车6台,在县内巡回宣传3天。

2、抓法规培训改变工作方式。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素质,我局对法规培训常抓不懈。第一,全力开展岗位学法活动。去年我局组织全体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了《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了闭卷考试,成绩全部合格。第二,举办专题培训。岗位学法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又掀起了学习《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

条例》的高潮。我们还经常采取以会代训、以评代训等形式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广大运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法制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运政执法的科技含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彻底改变我县运管机构手工操作的落后状况,我局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管理理念,从20xx年5月开始,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研制运政管理软件,给机关各科室配备了10多台电脑,安装调试好运政管理软件。目前,已实现全市联网,#b@2中心统一发送打证指令,确保属地管理原则落到实处。运政管理软件的开发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运政执法的科技含量,在社会上树立了运管的全新形象。

4、运用法律法规,强化市场监管。解决了整治非法客运站点法律约束无力的问题。过去我们对非法客运站点的整治只能对违章车辆实施罚款处理,因缺乏有效手段往往无功而返,屡禁不止。这一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极为关注,为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意见,局领导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周密的部署。

5、下大气力规范行政处罚。由于道路运输业具有点多、面广、线长、流动、分散等特点,运输市场中的一些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有些还表现的十分突出。如无证经营、私设站点、中途甩客、滥价乱价、抢客宰客、串线乱班、假证假牌等等,严重扰乱了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破坏了有序竞争的市场法则,危及道路运输安全,坑害了旅客的合法权益,因此,我们依法查处各种各样的违法行为,通过教育、威慑和惩戒来保障法律规定的落实。

二、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的矛盾和问题

近年来,我县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的力度逐步加大,每年查处各类道路运输行政处罚案件均在200件以上,未发生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没有发生一起公路“三乱”现象,也未发生

不作为、乱作为的违法行政案件,但离规范化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在调查中,反映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有:

1、执法环境差

据调查,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目前的执法环境还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难。不少经营者法纪观念淡薄。二是处罚难。由于处罚标准较高,在行政处罚过程中,有关系的请人说情,没关系的无理取闹,致使执法工作难以顺利进行,行政处罚难以到位。三是扣车难。由于执法手段单一,扣车经常遭到围攻。

2、执法证件、标志不规范

《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已明确运管执法人员可以在公路路口进行监督检查,但运管执法的标志、服装一直没有统一规范,造成运管着装五花八门,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必要的误解,给运政执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规范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的方法与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运输业出现了新动向、新情况、新问题,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担负着道路运输的许可、监管及处罚的重任,规范道路运输行政执法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要解决好上述矛盾和问题,除政府支持、法律保障外,应做好以下工作:

1、着力体制创新

针对目前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的体制性弊端,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体制改革。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改革行政执法体制的要求,而现行运管体制与“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摒弃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大胆进行体制创新。创新体制应着重考虑“道路运输市场是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这一显著特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垂直运管体制,按照《条例》授予的职责重新调整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内部组织系统和职责分工,优化组合人才资源,为规范道

路运输行政执法扫除体制性障碍。

2、加强法制建设和宣传

要解决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环境差的问题必须依靠法律手段。我们认为,现阶段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法制建设的重点,一是期望交通部《从业资格证管理规定》尽早出台;二是希望《河南省道路运输条例》尽快修改和完善。此外,应围绕规范行政执法这个主题,深入开展法制调研,努力探索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与行政处罚的有效监督机制,特别是层级监督的途径、方法;认真探索《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审查制》、《错案责任追究制》、《行政执法责任评议考核制》等相关制度的具体操作办法;规范行政处罚减免程序,杜绝随意减免。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法制宣传工作,通过网络、电视、电台、报刊等多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道路运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扩大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的影响面,提高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的知名度。

3、依法界定执法职责

运管机构应依法界定执法职责,以更好地规范道路运输市场。怎样依法界定?我们以为,要认真做好这么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运管机构行政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认真的梳理,列明目录、科学分类、合理编排;第二、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将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职权分解到具体执法机构的执法岗位,要防止平行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的职权交叉重复,增进相互之间的衔接、配合;第三、根据有权必有责的要求,在分解法定职权的基础上确定执法责任,做到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和违反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具体明确。

4、用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

《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及《条例》等都提出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因此,对道路运输的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与行政处罚都要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并确保落实制度的有效手段。

一是规范行政许可项目的具体实施程序,并开发实用的行政许可网上运行操作系统,对行政许可实施程序予以规范;二是规范行政处罚程序,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对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进行全面规范;三是规范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要采取自评、经营户满意度调查、互查互评、日常检查、层级监督与年度评议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核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行使法定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还要对执法是否符合执法权限、适用执法依据是否准确、执法程序是否合法,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度是否恰当、行政执法的复议和诉讼结果、案卷质量等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在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中被确认违法、变更、撤销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执法机构及执法人员的责任。

5、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是对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基本要求,又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规范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花大气力抓好执法队伍建设,要瞄准一个目标,就是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敢打敢拼、能打硬仗的执法队伍。加强队伍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不断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建立末位淘汰制,逐步淘汰素质低下的人员;(2)把单纯的学历要求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造就一批专业知识较全面的专业人才,为规范执法提供人才保障;(3)将信息化建设列入工作日程。执法人员要树立不懂新科技就是“文盲”的观念,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为规范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4)树立为经营者服务的理念。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是对外服务的窗口单位,面对的是方方面面的经营者,所以,运政执法人员要正确地定位,开展公平、公正、公开服务,彻底解决好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并真正做到限时办结、承诺到位,随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6、提高科技含量,强化市场监管

道路运输具有点多、面广、流动、分散、情况复杂等特点,要对其实施有效监管,只靠源头管理和路检路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要坚持两手抓,要在强化源头管理和路检路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运输管理的科技含量,将静态管理和动态监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逐步建立全省乃至全国的运政管理信息网络,确保营运车辆违章通报制度的落实,确保客运经营期限制和质量信誉考核制的顺利实施。

7、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

要规范道路运输行政执法,还要加强执法监督。(1)建立执法监督机制,尤其要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定机构、定人员、定职权。(2)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做到“四公开”,即执法程序公开、执法依据公开、权力义务公开、处理结果公开。(3)完善执法程序。不论行政许可,还是行政处罚,都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4)落实责任追究。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都要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决不姑息。(5)建立政务中心与处罚中心。一方面规范业务程序,达到为民便民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为实行查处分离,罚缴分离创造先决条件。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七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