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

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

一、地方行政制度:

1、先秦时期:

夏商:方国制,是一种松散的部落联盟,对中央时叛时服。 西周:分封制,以血缘宗族关系维系对地方的统治。

认识: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有效加强中央集权。

2、秦汉时期:

秦:郡县制。地方长官有皇帝任命,不世袭。

汉:刺史制度。目的在于监察地方,防止叛乱。

认识:

1地域划分取代血缘政治,中央垂直管理地方;设置监察机构加强对地方管○

理。

3、唐宋时期:

唐:道路制。太宗设道作为地方监察区,玄宗时期正式演变为地方行政机构。 宋:路。“路”下设四个机构,分别为转运使司(漕运),长官为转运使,负责一路的财赋与监察;提点刑狱司(宪司),长官为提刑使,负责一路的刑狱;提举常平司(仓司),长官为常平使,负责一路的仓储;经略安抚司(帅司),负责一路的军事。各个机构的长官分掌本职事务,监督地方,互不统属,直接受朝廷节制。

宋代的四个司中,转运使(漕司)各路都设。转运使的职责是管理全路之财赋,除少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转送中央;监察全路的官吏,权大但是官品不高,甚至低于所监察的知府、知州的官品。目的在于以小制大,以低制高,

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认识:

1继承前代监察制度的形式;○2通过增多官员人数,从而达到分散权力,相○

互制衡的目的,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元明清时期:

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清基本沿袭这一制度。

认识:行省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有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的创新原因在于元代辖区辽阔,超过之前的所有王朝,设置行省可以避免中央与地方空当过大的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只有加重行省的权力,才能及时并且有效的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够对边疆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长官因权重多不授予汉人,以达到民族防范与控制的目的;行省处理地方事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权力集中,行省处理辖区事务,按照朝廷典制行事,并接受监察机构(御史台)的监察,极少形成地方独立。

总趋势:秦代以后通过在地方基本行政机关——县的基础上增加行政机构级数,从而达到了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的目的。

二、民族关系:

1、先秦和春秋战国时期:

本时期是多民族融合的开始。出现华夏族(汉族的前身)。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其他各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2、秦汉时期:

主要少数民族:北方的匈奴,西域各国以及南方地区的百越。

北方边境民族交往不断。秦时多以战争为主,汉朝对匈奴则是和亲与战争并举;汉武帝时张骞通使西域,汉宣帝时设置西域都护府;秦朝时统一百越,开灵渠,设三郡。汉武帝时,西南夷地、南越设郡。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标志着以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开始成立。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主要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关系:交流与战争并存。

(1)民族迁徙形成规模:

东汉以来,北部和西北部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因和汉族交往日益密切,汉化渐深,陆续向长城以南定居,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少数民族的政权;

(2)民族战争持续进行:

东晋十六国时期民族斗争激烈,各族政权彼此交战;

(3)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北方地区战乱频繁,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各族统治者的斗争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使这一时期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这位隋的统一提供了条件。

4、隋唐时期——多民族的大发展时期:

主要少数民族:突厥、回鹘、靺鞨、南诏、吐蕃。

唐朝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周边各少数民族有很强的的吸引力,加上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唐朝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范围更

广,数量更多,形式多样,关系也更加融洽,在西北和东北奠定了祖国疆域的基础。唐朝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置管理机构等方式加强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主要少数民族:党项(西夏)、契丹(辽)、女真(金)、蒙古。

(1)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辽、西夏、金在建立之初,仿效中原,实行汉制。

(2)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实力相对衰弱,这使汉族政权在处理同少数民族的关系时只能依靠“岁币”等形式;

(3)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这时期的各少数民族,在封建政权建立之初都主动利用汉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的封建文化,加速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两宋时期,战争不断,但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人口的大量南迁也加速了这一进程。元朝统一中国,蒙古族入主中原,更加强了各民族的联系,形成了民族融合的高潮。

元朝时大一统之下的融合,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6、明清时期:

主要的少数民族:鞑靼、瓦剌、女真、藏族。

(1)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继续发展:

明朝时期,鞑靼的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明政府封他为顺义王,恢复封贡互市。锰含量组和平友好数十年。

(2)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

明清政府采取了镇压叛乱、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在边境地区设置机构、改土

归流等方式,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7、民族关系的认识:

1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创造了中华民○

族的灿烂文明;

2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趋势,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通过和平交往○

或者战争的方式,相互借鉴与学习,共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古代社会的进步;

3在大一统下的和平交往是主流,这促进了边疆的开发,也维护了国家的统○

一,也奠定了今天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基础;

4战争、动荡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加强。 ○

三、商业:

1、经营形式上:

1时代分期: ○

商周时期“工商食官”,商业由政府控制到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冲破“工商食官”,私营工商业兴起。

西汉时期:国家严格限制商业,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打击私商。 2政策: ○

封建政府实行抑商的政策,以保护小农经济。

3发展趋势: ○

商业在古代经济结构中不占主导地位,但发展趋势是日渐走向商品化,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的生产关系。

2、货币:

1时代分期: ○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物物商品交换。

商代后期:作为交换媒介物的货币(贝币)已广泛流通。

春秋战国:各种金属(也包括黄金、白银)货币纷纷出现,大量流通。

秦汉:秦“半两钱” 统一货币的形状和重量,汉统一铸“五铢钱”,铸币权收归中央,币制长期得到稳定。

唐:“开元通宝”,改变了唐以前以重量命名货币名称的惯例发展为通宝币制;出现最早的银行雏形,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柜坊,说明城市的商业功能增强。出现最早的兑汇“飞钱”为纸币的产生提供信用基础。

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政府控制了纸币的发行,东京出现官营的汇兑机构。

明清时期:贵金属白银被广泛使用,成为主要的货币;出现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票号。

2认识: ○

材质从贝到金属到纸到贵金属。

形状不统一到统一,方便携带

价值从作为交换媒介到成为宝物、宝货

铸币权随着中央集权强化逐渐收归中央

金融业成为新兴的行业,推动货币经营形式的发展。

3、 城市:

1时代分期: ○

商周至春秋:城市由国人居住,性质为政治军事中心。

战国:城市布局发生变化,政府在县以上城市设商品交易场所“市”,说明城市职能发生变化,经济职能增强,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

汉代:城市发展繁荣,长安、洛阳、成都、邯郸、临淄等,大多与政治中心有关,体现了经济中心所在区域。

隋唐:城市出现大都会和中小城市,长安、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大都市。扬州、益州位于长江流域且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说明城市向南方的发展和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出现分离。

宋代: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市和坊的界限,东京最大的商业都会,市内随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食店,出现专业市场和娱乐场所,说明城市文化生活日趋丰富,文艺活动的专门场所开始形成,市民经济兴起。

明清:城镇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城市化出现,江南具有专业特色的工商业市镇普遍兴起,但分布不平衡,体现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2认识: ○

性质:从政治经济中心结合到政治经济中心分离

布局: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转移,从北方为主逐渐到以南方为主,与经济重心的变化相结合。

4、 市场

1时代分期: ○

战国:县以上的城市出现商品交易的场所;形成统一的市场,四方商品都出现在中原市场上。

汉代:实行抑商政策,各城市里有专供贸易的市,内设官署,监管交易,经营时间、地点受政府限制。

唐后期:繁华的大城市(扬州)出现了夜市;农村的草市和墟市盛行,发展成为繁荣的贸易点,并上升为镇﹑县,形成新的居民点;政府规定州治、县治的地方允许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说明民间商业活动受到控制。

宋代:草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换市场,并发展成镇或城市;商业格局出现以大城市为中心,城镇市场为拱卫,乡村集市墟场为外围的多层次分布状态。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到小农经济结构,农作物作为商品大量进入市场;草市规模扩大饮食服务设施发展完善。市场土地的经营权和劳动力商品化走入市场。

2认识: ○

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地点从不固定到固定(城市布局中出现固定的交易场所)再到不固定(街市制取代坊市制),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层次,市场内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各级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尤其是城乡联系的加强,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5、 商人地位的变化:

1时代分期; ○

周代,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商人地位较高,由国家统一管理,为其提供食宿为政府服务。

春秋,私商兴起。出现了很多实力雄厚大工商业者,工商与士农开始并称为国家“四民”(士农工商)。

战国时期,由于商业的不稳定性与商人流动性大的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相违背,于是重农抑商思想兴起,商业和商人地位开始下降。

西汉时国家严格限制商业。汉武帝全面控制商业,实行专营等抑商政策,打压商人,私商无法与官商抗衡。

隋唐时期天下经济繁荣,国家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中唐时期,抑商思想有了松动,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宋代商人地位进一步提高,可以参加科举担任官职;商税在宋朝的财政收入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说明宋代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商业的控制。

明清时期国内商业达到了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出现了区域性商人实力雄厚;明中后期时,私商取代官商的主导地位;重农政策强化,商人地位下降。 2认识: ○

古代商人地位与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密切相关

商人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冲击传统的贱商观念而变化。

四、文学:

1、格式:

由工整转向自由。

2、文字:

由文言转向白话。

3、内容:

由贵族政治化转向平民化。

五、书法:

1、总趋势:

魏晋以前属于自发,注重汉字的实用性。魏晋以后属于自觉,注重汉字的艺术性。

2、唐朝:

唐朝时书法反战的第一个高峰期,注重法度,注重书写的规范性。

3、宋朝:

宋朝时书法讲求个性,追求表达意境。

4、明清时期:

字体工整(馆阁体)或特立独行(八大山人),个性化进一步发展。

5、认识:

1由自发到自觉;○2有规范化转向尚意,最终转向个性鲜明,不拘礼法;○3诗○

4书法与社会环境书画融为一体,表现力与欣赏性增强,实用性向欣赏性转变;○

的密切相关。

六、绘画:

1、秦汉以前:

质朴、幻想、浪漫,有丰富的想象力。

2、魏晋时期:

强调人物的个性,形神兼备。

3、唐宋时期:

第一,文人画突出意境;第二,民间风俗画兴起,市民阶层兴起。

4、明清时期:

第一,个性鲜明,风格奇特,表明反对礼法的束缚;第二,民俗画(剪纸、木版刻画)兴起。

5、趋势:

1由浪漫到写实,注重人物形神;○2走向世俗化、平民化;○3文人画兴起,注○

4题材由人物画向山水画、花鸟画转变。 重情趣、意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