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考题总结

桃花源记卷子

?第一段作者写桃林美景的意图是什么?

答:景物描写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带有神秘色彩,暗示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向桃花源人说了什么?

答:说了对桃花源外朝代更替,世事动乱的情况,人们遭遇的疾苦。桃源人对外界的变化之大而感叹,叹世事变迁、世事艰辛,对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灾难叹息,感叹桃花源的安宁等复杂情感都含在叹惋之中。

?桃花源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答:没有剥削与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快乐、幸福,民风纯朴。

?第一自然段中,极力渲染了一种气氛,请分析这种气氛是怎样被表现出来的?

答:捕鱼忘路,突遇桃花林,景色奇丽,这令人惊奇的环境暗示桃花源将是一处奇异的所在。 ?阅读第二自然段,请评述桃花源里的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怎样的?

答:物质生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描写了桃花源人的勤劳富足,衣食住行都很优越。

精神生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反映和平安宁的生活,桃源人愉快、安详的精神状态。

?桃源人在渔人来之前是否愿意出去或想出去?

答:没有;因为文中写道: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渔人来之后,桃源人是否想出去?

答:不想,因为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可见桃源人既不想外人打扰,更不想去面对艰难纷扰的世事。

?渔人“处处志之”的桃花源再也没有被人找到,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或分析其合理性吗? 答:渲染神秘色彩。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同时也为下文渔人找不到桃花源做铺垫。“忘路之远近”忘,带有偶然性。

是合理的:因为桃花源只是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一种生活模式,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是一种空想,只是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桃源人初见渔人为什么吃惊?

答:因为桃源与人世隔绝久远,在此之前没有人来过这里,所以初见渔人很吃惊。 ?此中人”为什么“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桃源人不希望别人打扰和平安宁的生活,更不想去面对艰难纷扰的世事。

?渔人的行踪: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

答:老人,小孩;和平安宁,自得其乐,不剥削、压迫战乱。愉快、安闲,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图景。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答:陶渊明描绘桃花源,没有剥削、压迫、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郭沫若写“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是相同的。

?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

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结合文章可知,“具言”和“叹惋”的是:桃花源外的世事变迁、人们饱受战争之苦。 ?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并不存在,寄托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憎恨、批判与否定,对没有剥削、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 ?从文段中找出反映渔人发现桃花源经过的词语;

缘溪行——逢桃花林——穷其林——得一山——从口入——豁然开朗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有哪些特点(最简要的概括)?

答:景色优美、生活美好。

?渔人最羡慕桃花源中的那一点(文中话)?

答;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文章“忘路之远近”中的“忘”和“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这两个字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的偶然性,为下文找不到桃花源做铺垫,增加文章故事的真实性。

“渔人甚异之”的原因有哪些? ?

答:桃林面积广、“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是一个理想中的社会,是作者虚构的,那么你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有可能实现吗?你对这种理想社会的看法是如何的?

答:不可能;因为桃花源只是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一种生活模式,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是一种空想,只是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桃源人见到渔人有何反映,这说明了什么?

答:“大惊”写出了对陌生人来的惊异,表现出桃花源与世隔绝之久远,与下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相呼应。“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表现出桃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桃花源记》?讲的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在当时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且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答:《桃花源记》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却塑造了一个无剥削、压迫、战乱、人们和睦相处、安乐幸福的理想境界。这成为当时身处黑暗社会渴望和平幸福的人们的一种追求、一种渴望。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和强大的吸引力。

?古今异义

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如此:古:这样 今:像这样。

俨然:古:整齐的样子 今:形容很像

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8、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1分)

10、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

11、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

什么样的愿望?(2分)

12、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8、饮酒(归园田居)(1分,只要是陶渊明著名诗作即可)

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抄写全句也可)

11、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2分)

12、围绕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即可。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

10.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

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10.(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 (3分,每小题1分)

11.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问: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

12.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3分)

(四)阅读(甲 )晋太元中,??并怡然自乐。(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24.解释⑶颖脱不羁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⑶ 束缚,约束 ⑷停止

25.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26.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27.翻译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25.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分)

26.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27.只要懂得其中乐趣,何必非要(在琴上)抚出美妙的音乐呢?(2分)

20、阅读思考,简要回答:(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①“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②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表达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和平和自由和谐的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

12.陶渊明在封建文人中属特立独行的人,他的哪方面行为最能表现他这一性格特征?

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三

句话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14.在陆游诗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

15.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荒唐”地虚构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3分)

12.厌恶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逃禄为耕。

13.第一句是反映出避乱而出走,明曰“秦时”,实为东晋,战乱频仍,不堪重税,民不聊生;第二句是渔人就桃源人的“问今”而答,而且是“具言”,怎一个“乱”字了得,从听者的“皆叹惋”既与“秦时乱”相呼应,又可反映出“具言”的沉重;第三句是一种嘱咐、叮咛,如与“外人道”,这块静土何以独存,再一次表现出对外面的时局的恐慌。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分)

15.围绕“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赋役沉重,民不聊生;从陶渊明追求无富无贵,无君无臣的社会思想,少有大济苍生之愿望,现实的黑暗使他难以施展其志,只能是憧憬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的理想社会”来考虑即可。(3分)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

【甲文】林尽水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②〖畜〗同“蓄”。 ③〖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6.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 )

A.符合 B.恰好 C.满足 D.舒服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自号曰醉翁也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曳屋许许声

C.期在必醉 与友期行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8.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

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

D.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喝酒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颖脱不羁的性格。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6.C

7.A

8.B

9.①这里面的人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和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

样;②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仍然安然自若。

【甲】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 ④苛政猛于虎也: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19.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3分)

20.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一、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1—4题。

林尽水源,??。后遂无问津者。

①[余]有版本写作“馀”。

1、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良田 无论 B、绝境 问津

C、问讯 间隔 D、交通 妻子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便要还家 要:________________

(2)欣然规往 规: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才通人

(2)便扶向路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3分)

答:_

二、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5-9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5.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行道之人弗受(《孟子》)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D.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

E.遂与外人间隔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答〕 和

6. 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2分)

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

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答〕

7.用现代汉语翻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8.“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9.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11.翻译下面句子。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2.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3.(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四、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晋太元中后遂无问津者。

14.《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芳草鲜美( ) ②屋舍俨然( )

③便扶向路( ) ④寻病终( )

16.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 。

17.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18.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1 D

2(l)邀请 (2)计划;打算

3(1)仅容一个人通过。 ! (2〕就顺原路回去。

4.答案要点: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祧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5.A、B(A项:走;B项:指示代词,这;C项:副词,相当于“又”/恢复;D项:说/道理;E项:隔开/偷偷地)

6.A(“渔人”应为“桃花源中人”)

7.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就看见一座山。

8.“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9.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10.(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

11.(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12.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13.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4.晋代(东晋).陶渊明

15.①鲜艳美丽②整齐的样子③沿、顺着④随即,不久

16.世外桃源 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

17.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18.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示例: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桃花源记复习资料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一般词语】

[缘]沿着,顺着。[夹岸]两岸。夹,在两旁。[数]几。[芳]香花。[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英,花。[缤纷]繁多样子。[复]再。[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才]仅。[平旷]平坦开阔。[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陌]田间小路。[悉、并、咸、皆]全,都。[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怡然]形容喜悦。[乃(不知有汉)]竟然。[具]详细。[问讯]打听消息。[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惊奇。[延]邀请。[语(yù)]告诉。[扶]沿,顺着。[向]从前,旧的。[及]到。[诣]到。[遣]派。[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果]实现。

【一词多义】

[中] ①年间。(晋太元中)②中间。(中无杂树) [志] ①标记。(寻向所志)②做标记。(处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寻病终)[闻]①听说。(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丢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屋舍俨然)[作] ①劳

作。(其中往来种作)②做。(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

[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关联词。[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

[异]感到诧异。[穷]走完。[尽]到头。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成语】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与世隔绝]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①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

(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迁移拓展】

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豁然开朗。

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4.针对第二段语句作简要评注。

本段骈散结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连贯流畅,精炼有意境。“黄发垂髫”又运用借代修辞,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5.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6.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

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桃花源美在社会生活宁静。

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

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8.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你的理想王国是怎样的?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

(自我做答)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

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

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

乂(yì):安定。

9.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

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2.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

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

〔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

家》等文章内容。

答案 :10.(1)同“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确实 (4)终于

11.(1)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

12.示例1: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说

明了“苛政猛于虎”。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

示例2: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治水必躬亲》一文中海

瑞在治理水患时亲临现场,风雨无阻,不苛扣百姓钱粮,像他这样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