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反思

高三语文复习反思

回顾今年高三复习备考指导,我们遵循《考试说明》要求进行训练,按照语文科特点组织教学;强化了知识点小卷训练、古代散文、古代诗歌的阅读与欣赏,尤其重视了小说阅读备考指导;重知识积累,更重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意识;分阶段实施不同的复习策略,自始至终坚持语文能力的提高;深化讲评课的研究,突出讲评的针对性、实效性;组内老师认真研究《说明》,研究高考,研究试题,并进行自命题考试,有效提高了老师们备考指导水平??对照今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到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采取的备考指导措施总体是对路的,从高考成绩看,优生的成绩还是比较理想的。

我们在高三复习阶段感觉以下工作对提高学生成绩还是有一定帮助的,现小结如下:

一、解读考纲,强化复习的方向性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它规定了高考的性质、能力要求、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它的“题型示例”可以让学生准确把握测试内容、能力层次要求及题型。“去年的试题是今年的最佳模拟题”这句话对于每年的备考复习基本上适用。因此,为了少走弯路,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的效率,在复习中我们仔细研究“两纲”(所谓“两纲”是指《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尤其研究《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重视《考试说明》中新修订的内容,准确抓住《考试说明》的前后变化,从中摸索出命题趋向。

二、制定计划,确保复习的针对性

复习课教学最忌打“无准备之仗”,要加强备考复习的计划性,使复习有条不紊,环环相扣,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得制订计划。整个高三语文总复习我们在教研室和学校的指导下安排了三个轮次的复习。一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但注意控制时间,及时穿插知识点复习,按照《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一项一项复习,一项一项落实,一项一项训练,最后穿成串,连成线,达到系统化。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基础上梳理归纳,构建知识体系,同时,点明重点,拨开疑难,帮助学生排除知识障碍。三轮复习主要是综合训练阶段,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进行限时限量的训练。

三、重视训练,充分运用好导学案,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语文总复习的过程,其核心是训练。学生应具备的各种能力都是通过训练来养成的。没有训练就不可能巩固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能力。具体做法是:

1 、抓实知识层面的系统整理,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第一大题前三题考查学生的音、形、义,第三大题文言文第 9 、 10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词义和用法的掌握,第四大题第 15 题对名句名篇的默写考查。诸如此类的题目,都基本属于知识层面,这类知识面广量多,头绪繁杂,我们只有在平时注重系统记忆和整理,才能在考试时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我们采用日日练小卷形式进行巩固,并对120个常用实词和18个常用虚词都进行了专项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

2 、强化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训练,突破重点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文章阅读和写作占分比例大,这是区分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项目,从每年的高考之后的语文试卷抽样分析来看,阅读题失分较多,作文得分较低也是我们学生一直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备考中特别重视阅读和写作训练。

在阅读方面,认真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些解题方法或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复习中我们着重注意两点:一是明确地解决学生清楚考什么的问题;二是要使学生懂得阅读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进行现代文阅读复习时,我们指导学生:首先要从整体阅读上下功夫,即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中心,抓重要句子,快速了解文章基本内容、框架结构及中心思想等等,对文章的大体走向有个基本的认知,为局部解析奠定基础。其次,从试题设计的侧重点,把握材料的核心。一轮复习中,我们侧重于从整体阅读上设计到导学案,按不同文本题材的特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而在二轮复习中,则侧重于从试题设计的侧重点进行技巧的训练。

关于写作能力的训练,我们主要着眼于学生思想认识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提高,不仅限于找些题目写一写,批改批改,讲评讲评,注重训练到位。

①进行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专项训练,在专项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训练。特别注意训练审题能力。即使是如近年的开放式作文,审题不当也很难写出内容深透的好文章。

②关注生活,关注优秀文化传统,关心社会,丰富学生的思想,

提高其认识能力。

3 、精心安排综合训练,提高技巧

根据学校整体安排,精心组织好二轮、三轮复习的几次综合检测。从大量各地试题中精选典型题,符合高考要求、难度的题。考后快速阅卷,快速反馈,精心讲评,以求通过每一次宝贵的练习都使学生有较大收获。

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也发现有一些不如人意的的地方,为今后高三教学能更加有针对性,高效率,我们积极反思如下:

1、 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应该更有计划性,特别是对课本复习应该加强研究。如何发挥课

本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两年的课本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文言文复习中,我们能紧扣课本,落实每个知识点,但在现代文的复习中,基本就是走过场,学生很难体会教材的重要性。

2、知识点的复习应想办法使之更有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仅仅是通过大量练习强化记忆。同时老师的精选例题、方法归纳总结也非常重要,应注意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入手,而不仅仅是按照考点逐项复习。经过长期小卷练习,大多数同学的正确率有了提高,但仍有部分同学知识漏洞较多,提高不大,做题全凭运气。今年山东卷的试题从前五道题来看,是比较平稳的,没有过多地为难学生,所考词语绝大部分是常见的,学生如果掌握熟练的话,是应该能做对的。今年的试题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在基础知识方面我们到底该怎样备考才是最省时有效的。①方向要准。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

要记得东西实在太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太关注生僻字,应以常见的易混的为主,虽然这次出了像“吱声”这样的不常见的方言词,但根据其它词语足以能排除成功,并不影响做题。②落实要严。基础知识的掌握千万不能走马观花,浮在表面。要认认真真地抓落实,对学生辨不清的词语要想办法与学生一起探讨,找准记忆词语的突破口。③记忆要勤。要保证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必须勤于抽查,要把字词教学贯穿到始终,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记忆的清晰度。④对于标点符号和病句的复习必须讲清类型,让学生掌握用法规律,做到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最好用历年的高考题来训练,这样典型性强,有利于提高训练的质量。

3、从今年山东卷诗歌鉴赏题来看,我们在复习时还应注意拓宽视野面,不能只关注唐宋元清的诗词及作家。加强诗歌常见意象以及不常见意象含义的挖掘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题这几年的考查往往在传统题目的基础上越来越体现出它的新颖性,与时代、与现实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确实能考查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水平。但今年稍稍有些意外。16题的压缩语段题,这多多少少让我们感觉有些意外,这种类型是前几年较流行的一种题型,也算是一种回归吧。18题的应用文的考查也多是与谦敬有关,考查学生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我们训练时要注意:①关注经典。语言文字运用的备考不能一味地求新、求奇,还要把以往的一些常见的经典题型实实在在地训练到位,让学生的水平落实到实处,不能架空。②关注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题有多种

类型,应该帮助学生审好题,掌握不同类型题的解题技巧,切实提高学生应对各种题型的能力。

4、高考打的是持久战,作文复习应从高一抓起。从高一开始就要全盘计划,使作文训练形成序列,这样才有可能在高考中赢得胜利。

5、 对目标生的帮扶工作应尽早开始。受学科特点影响,语文成绩很难在短

时间内有较大提高,因此对目标生的帮扶应早有打算,形成系列提高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逐项提高。同时应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与语文学科薄弱的学生多交流,帮扶他们提高语文成绩。

6、语文学习的效果应落实到笔头。很多学生学习语文只停留于看一看、想一想、勾一勾、划一划、抄一抄、凑一凑。到真正需要硬碰硬的地方,要么知难而退,要么浅尝辄止。应鼓动学生在古诗鉴赏、古文翻译、语言运用题、现代文阅读??都要养成勤于动笔、重视文字表达的好习惯。因为动笔,促使他想得更全面;而思有所得,又迫使他找到更为准确得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坚持下来,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良性互动,改变"动口不动手"的谦谦君子作风。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高考教学更是如此。在这一年,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很多汗水,也留下太多遗憾,但我们仍然会继续努力,争取在荆棘丛生的高考旅途中绽放出更鲜艳的花朵。

十六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第二篇:对高三语文复习的点滴反思

对高三语文复习的点滴反思

魏积华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高考的压力,眼前的现实已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尤其到了高三,应该怎么去做。我们要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高考的各个知识点和快速讲解完高三的五、六册课本;我们要研究上一年度的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尤其是20xx年的17套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 、条分缕析;我们要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法。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精心挑选,剪切组装出一套又一 套的练习题,以一周一练、两周一模拟(利用晚自习)、一月一大考的形式,让学生做,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讲解,讲解以后再做,一轮又一轮, 一天又一天??讲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讲得昏天黑地、心力交瘁,讲得教师茫茫然不知所云,讲得学生如堕五里雾中无从措手??或许有人说,这是对学生负责!

因为是年级部的统一要求,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再加上一周六天半的上课,大家生发了一种同感:一种身心疲惫感和心力交瘁感在自己的心头滋长,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它甚至已经在干扰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2006届高三第二学期晚自习的综合模拟测试的操作就是一个例子。对学生 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复习实践。通过长时间的琢磨,我感到高三语文复习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

对于“管理”,不能望文生义,不能简单化为“管”,更不能单一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

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如何让学生很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现在谈一下我的几点认识和理解。

一、过度加负是一种不正常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是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形式多样,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年级部和老师们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可能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比例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只是单一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难度并不能巩固知识的基础。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复习,与数理化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老师关注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特别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老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

由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复习最大的弊端在于年级部使老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益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更让人悲观失望。为什么考试都不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呢?这是很多语文教师无奈的叹息——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反思,尤其是制定和推行政策的人更应仔细琢磨。

我认为老师的复习指导应该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复习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我觉得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语文复习要经常性的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老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等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我们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 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 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 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不够理想,从表面上得出的结论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基础实在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学习的导向和考试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 补充巩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一种老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和厌学的心理,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 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量适度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也敢于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对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临近高考前的两三个月,我们的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 现实、 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老师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老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精心“养”,谈何大“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三、复习中注重管理至上,指导为重,使学生轻车熟路面对高考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

语文教学和复习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 大量讲述;② 大量训练;③ 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在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解和训练是两把“双刃剑”;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成绩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我觉

得,高三语文老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① 给学生适量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 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正确指导、有效管理。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高三复习质量,老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笼”,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 “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复习质量,老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解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

在当前高中语文新课改正在推进的形势下,语文老师一定要明确并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归还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难度适中而又合乎“大纲”“考纲”要求的考查训练,我们就还给了学生时空并降低了考试频率,避免了“地毯式轰炸”的漫无目的;我们也因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际成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才会萌动解决的欲望——于是高三语文复习就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要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频率,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

绩,实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的,年级部和任课老师则应在管理和指导上大做文章,大显身手,老师的作用并不主要体现在知识讲解和组织考查上。高三语文老师及其他科目的任课老师的主要任务在于:①帮助学生构筑知识和能力体系;②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③对学生 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④ 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⑤对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诱导。老师职责的根本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提高。在这样的复习角色定位下,学生就成为了学习的主动出击者,教师则是学生的导游员和服务员。学生在有序的复习和考试中,快乐拼搏,用心备考,最终一定能决胜高考,实现梦想。老师在紧张而轻松的复习中,深入钻研,精心选题,以学生优异的成绩来展示自我的人生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