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标准试题及答案总结

曲阜师范大学20xx年马哲标准试题及答案总结

一,选择题

1. 马列主义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2.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3.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

4. 发展的本质

发展的本质是生产力的进步由生产力的进步引发出各种社会变革,以及人类对自然界和本身的认知。

5. 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只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某一事物的表面上肤浅的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提升为理性认识。

6. 质量互变的内容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度”是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事物就会转化为他物。

量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量变积累的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由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7. 矛盾转化的内容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马哲指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会发展的,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循的。变化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是充满矛盾的,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马哲还指出,物质的变化是从量变引起质变,这就是物质世界的发展观。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马哲强调说,矛盾着的双方,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可以互相转化。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 马哲指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我们只要掌握物质世界的变化发展规律、质变量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造这个世界。 马哲指出,物质世界的矛盾可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又可以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抓住主要矛盾,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解决矛盾。 由于这个矛盾解决了,又有了新的矛盾。所以,我们要时时“更新”自己的方法。

8.人类全部社会中的最基本的关系

人类活动的基本关糸是生产关糸,是说此关系是一切关糸的出发点,是源泉,既使血缘关系也要服从生产关系,而恰恰因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则创造出不同类型的血缘关糸,生产关糸重于血缘关系,人类为了生存与进步,结合在一起劳动创造财富,这种关系就是最基本关系即生产关系。其它关糸都与此关系产生间接和直接的关系,因此它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的最基本关糸。

9.文化的功能

社会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又为社会所必需,它必然具有相应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功能。指文化实施着传递社会经验从而维持社会历史连续性的功

能。

二是教化、培育的功能。指文化具有造就人、塑造人的功能。在历史上,文化对人的教育不仅表现在生产技能上,更重要的还在于社会教育上,也就是在于通过积极的引导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

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指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存在,对社会的发展有重大作用。 四是认识功能。指文化以特有的方式渗透在认识主体、中介系统和认识客体中,制约和规范着人类认识。

除此之外,还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

10.劳动与价值

劳动价值是由人类自身机体所产生的,是人的劳动能力的价值体现,是由人在劳动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显然,人类机体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活资料的消费,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维持与发展,必须以消费一定数量、一定质量、一定形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为前提。一般情况下,人在劳动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时间越长,劳动强度越大,劳动复杂度越高,为补偿这些劳动耗费所需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量就越多。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一般劳动者的劳动量耗费与“社会必要的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商品价值量的规定

创造商品价值实体的是抽象劳动

价值只有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体现出来

价值是一种生产关系和历史范畴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

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

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即死劳动,只是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

1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工资掩盖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力.

12.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就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一起而形成的垄断资本。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也叫“财政寡头”。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真正统治者。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垄断资本集团首先掌握一些大银行或大企业作为“母公司”,通过它们收买并掌握其他公司的股票控制许多“子公司”,再由“子公司”以同样方法控制更多的“孙公司”,如此逐级参与,层层控制,形成一个庞大的金融资本控制体系。这个体系的最上层就是为数极少的金融寡头。它们通过“参与制”,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资本,从而扩张自己的经济实力,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它们还通过占有创业利润,发行有价证券和公债,贱价收买、“整理”或“改组”亏本企业以及进行土地投机等手段,来保证和扩大垄断利润。

经济上的垄断统治导致金融寡头政治统治的加强。它们通过同政府进行“个人联合”,对政府决策施加压力和影响,并派遣人员或亲自担任政府要职,直接掌握国家机器。他们还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他们建立了许多企业和机构,掌握出版、通讯、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为金融资本的利益制造种种舆论。他们还插手到教育、科研、艺术、体育、卫生、宗教等部门,把他们的统治进一步渗透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列宁说:“金融寡头给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所有一切经济机构和政治机构罩上一层依赖关系的密网,──这就是这种垄断的最明显的表现”。

金融寡头还实行对外扩张,奴役和掠夺国外人民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因此,金融寡头的统治就必然加剧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13.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析的深刻性。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

A. 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

B. 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C. 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D. 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答案:A,B

14.垄断价格

A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B等于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C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D有垄断组织随主观愿望制定

E是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能保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市场价格

答案:ABE

15.资本主义与全球化

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对外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的逐步形成,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资本和广阔的市场条件,又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认识(1)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动力,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瓦解着东方各国旧的经济结构,促进了东方各国的近代化。(3)也给东方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的长期贫穷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1)经济的全球化是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空前的压力与挑战,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

的关系: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起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4)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

1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调节和干预的实质。

他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答案:A

二,简答

1.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XX。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 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的意义

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

一.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也是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区分事物,认识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5.真理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属性

真理的根本属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6.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①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革命实现的。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矛盾特别精锐,出现很好的革命形势,以及革命的主观条件的成熟,使这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

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但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了,某个阶段,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方面。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7.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8.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9.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积极:

一.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又是得以充分发挥。

三.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发展。

四.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消极: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之间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互相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化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便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论述

三,论述题

1, 矛盾的内容: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内容原理: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它有两种情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2.矛盾普遍性

内容原理: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既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承认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

3.矛盾特殊性

内容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具体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想问题、半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反对形式主义的“一刀切”、“一风吹”。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内容原理:矛盾的普遍与特殊性辨证统一的。a.两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次序和工作方法,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

内容原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主要矛盾和次要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看问题、看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辨证关系

内容原理:在事物内部居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内容原理:两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的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指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重点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2, 用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的社会基本规律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第一,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第二,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具体简述一下内容:

第一,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第二、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这些规律是正确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

第二,社会规律是在人的实践中得以形成、表现与实现的。社会规律的思想并不是马克思主义首先提出的,但是揭示社会规律的形成、表现与实现却是马克思主义的首创。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本身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与此相应就产生了社会的上层建筑,形成了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社会形态。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等社会规律正是在人类每日每时积极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不具有直接的视触性外貌,但是通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本质的稳定的因果关系的分析以及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后规律作用的变化,可以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生产方式是把人类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的根本途径。

2)生产方式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

3)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起制约作用,对社会发展起着根本的决定作用

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第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其它历史观的对立不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在于如何评价人们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这不仅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而且进一步从历史的创造者方面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已经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第四阶段。

其主要方面的内容有:

一、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二、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三、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关系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旧社会的基础中成熟,在它们的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

五、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六、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七、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的占有材料,分析他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

八、人类社会及其构成成分均以总体的体系方式存在,要从研究的对象的整体出发,从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矛盾和研究对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

九、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十、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与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矛盾,又要把研究的对象提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的把握对象。

十一、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

十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

十三、在客观历史进行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

十四、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消极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

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结合课本第五章第三节

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对立的,表现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方面。

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具有统一性,社会化大生产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社会化的资本,社会管理经验,科技和各方面的文明成果,市场经济体制。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作用,竞争并存,相互学习,彼此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奠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的趋势。

4, 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

1、【原理名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决定认识原理的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原理的方法论要求: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与时俱进。

【错误倾向】: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理论,反对思想僵化的观点,反对只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否定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也反对片面夸大认识的反作用,否定实践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

2、【原理名称】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3、【原理名称】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