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衣、食、住、行从古至今都是人生于世所不可或缺的,而其中食更是四中之最。俗语有言:“民以食为天。”任你是王侯将相子、凤子龙孙,都和普通人一样要解决果腹问题。所以,几千年来人类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食物的演进史。而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起了国人对吃的重新审视。作为吃货的一员,我也不可避免的看起这个节目,正所谓人之视物必有所思,乃有感,这就难免向泛酸几句。

且不论节目中的内容是如何精彩,单是充满了文学气息与诗意的旁白就足以勾起观众们的馋虫急于一探究竟,加之从山货到海鲜,从正餐到小吃,从餐厅到民间厨房,每一道美食都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使得观众兴趣盎然而不会乏味,即便是碎碎念着“君子远庖厨”的大儒们都会忍不住食指大动,更遑论那些最爱口腹之欲的老饕了。

我喜欢《舌尖上的中国》,其实并不是因为节目里的饭菜是何种诱人,各种食材是何其难得,烹调的技术是何等高超。而是因为这个节目一直在关注着,讲述着,试图挽救着,亦或是帮助传承着,这种精神从《舌尖1》就开始有所体现,在《舌尖2》里面更是从大处到细节都在努力去做到。

从古老的农耕文明,到狂飙突进的现代入侵;从谋生活的不易,到珍惜点滴的幸福;从古往今来的变迁,到薪火相传的罔替。

时代在演进,环境在变幻,但是那些来自于血脉中的呼唤,传承自远古的记忆,一直在每个华夏人的骨子里激荡。它或许是一种味道,或许是一抹思绪,或许是心恋故土的难离,或许是睽违多年的相遇,也或许就是此时此刻突然涌上心头的那一点点回忆。所有的这些,都构成了中国人心中最难忘的那一丝熟稔,不断呼唤着提醒着我们,节目也就变成了一个传递情感的载体,看节目也不再是简单的贪恋口腹之欲,而是变成了心思的神往,游子醉梦的温床。

感谢《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的所有制作者,他们没有让这个节目成为似香港那些美食节目一样的吃喝游玩,毕竟浩瀚的中国大陆并不是香港那样的文化沙漠。节目越来越多的呈现出一种人文的关怀,一种沉思后的嗟叹,与其说这是一个节目,毋宁说是一幅卷轴,滚动条铺开就是一个以食物分布为经,用文化内涵做纬的人文中国~

 

第二篇:读《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看完了几集《舌尖上的中国》,不晓得为什么,虽然是讲中国美食的纪录片,可是看完后没有流口水,却是莫名的一直鼻酸。因为更多的是心灵的感动,而不是味觉的感受。 《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听起来应该是介绍各地美食名吃的,但是实际看下来却是在讲述一个个和食材相关的故事,一个个食材背后,真实的中国人的故事。所以一部分吃货失望了,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想象中的东西。没有新奇的菜品,纪录片展现的人文内容远比美食要多得多,所以在他们看来喧宾夺主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整个纪录片有了深度,有了更能打动人心的筹码,也才能使我感动。

这部片子里的几个故事和人物,让我印象深刻。

查尔干湖的石把头和南海上的林船长的故事,我觉得是制作组的用心之作,古人传下来的“猎杀不绝”的古训让这群东北渔民可以世代以捕鱼为生,而且人与自然的互相赠予也体现了一种和谐,可林船长越来越艰难的营生,侧面体现了我国海洋渔业的危机,因为过度捕捞造成的资源匮乏,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近年很多渔民偷偷越界捕鱼引起了很多的外交纠纷,也很值得我们深思,究竟在索取自然如此多馈赠之后,我们又可以为自然做些什么? 绥德卖黄馍馍的大爷,58岁高龄还要骑车1.5小时去兜售自家的产品,陕北人民貌似都有自己的一套朴素哲学,那就是人得依靠自己的劳动才能有饭吃,“人懒就没人给他钱”,这位老人大概没有退休工资,常说的五险一金估计离他的生活也很远,但是中国人的乐天知命倒是在他身上体现的很彻底,不依靠其他人,用自己的一双手赚取生活所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