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重点

绪论

1心理学的定义以及内容: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包括心理活动过程与个性两大部分内容。

2 1879年著名的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分支。

3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实验室观察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其他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产品分析法、档案研究法)

4心理学的几个主要学派:结构主义学派;机能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第二章 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1神经元的定义、结构、分类: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的基本单位,又称神经元。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构成。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2神经元的两种基本功能:兴奋性和传导性。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4脑主要由脑干、小脑、前脑三部分构成。

5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构造由外到内是:分子层;外颗粒层;外椎体细胞层;内颗粒层;内椎体细胞层;多形细胞层。

6大脑的分区:视觉区;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

第三章 注意与意识

1注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由于这种指向和集中,人们才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定对象。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2注意的功能:信息选择功能;维持功能;监督和调节功能

3注意的稳定性指的是注意保持在某个认知客体和活动上的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品质特征。 4注意范围: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能够清楚地觉察到课题的数量

5注意的分配: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为完成一项任务,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或对象上去。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换到另一个对象,或者从一个活动转换到另一个活动上去。

6注意分为三种: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7不随意注意的定义以及产生的原因:不随意注意又叫无意注意,它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及任务要求,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产生的原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主体本身状态。

8不随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a教学内容要新颖丰富b教学方法力求多样,教学语言准确生动,富于变化c现代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9随意注意的定义及影响因素: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任务,需要一定的意志力才能保持的注意。影响因素:明确目标任务;间接兴趣;组织活动的习惯;意志品质

10意识的定义和典型状态:意识指的是受意愿支配,而非自动化的行为活动。几种典型状态:睡眠状态(睡眠阶段;梦;睡眠异常);催眠状态;白日梦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1感觉的定义与特点:感觉是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特点:a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b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c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感觉的分类:A按刺激物与感觉器官的接触方式可将感觉分为:距离感觉和接触感觉B根据医学临床需要,可将需要按照感受器的分布及作用特征分为体表感觉、身部感觉、内脏感觉

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每种感觉均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即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就是指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就是刚刚能觉察到最小刺激强度的感觉能力。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4那种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5感受性的相互作用:a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比;后像b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相互作用;连觉

6知觉的定义: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

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7知觉的种类:A一般知觉(简单知觉):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肤知觉等五种B复杂知觉(综合知觉):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

第五章 记忆

1记忆的意义:记忆是人们保存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按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感觉记忆的种类: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

3短时记忆是指保持信息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可用组块作为单位来测量,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有三种:平行扫描;自动停止系列扫描;完全系列扫描

4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形式: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情节性记忆;语义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方法有:复习要及时;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利用外部记忆手段;注意用脑卫生。

5遗忘的定义和分类:遗忘是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时发生错误。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河永久性遗忘。

6遗忘的主要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放缓。过度学习达到150%,效果最为经济合理。遗忘的原因:干扰说;消退说;动机遗忘说;提取失败理论。

7记忆错觉是人们对过去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严重偏离,对记忆错觉的研究和探讨能够加深我们对记忆现象的理解。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1思维概念与特点: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特点:间接性;概括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2思维的种类:a根据思维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同,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b根据思维过程是否被清晰地意识到或有明确的步骤,可以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c根据思维的方向性和多向性,可以把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d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可以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问题解决的含义和特征: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识操作过程。特征: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认知操作

4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5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知觉情境的影响;定势的影响;功能固着;情绪和动机状态;原型启发;人际关系。

6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启发法

7决策的类型:a按照决策的目的性质划分,可分为常规型决策和非常规决策 b按照决策过程的作用来划分:突破型决策和追踪型决策c按照决策的目标和要求来划分,可以分为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8决策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回避损失和成本沉没现象;框定效应;知觉合理化、

9启发式策略和判断: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铺定启发法

10想象的概念、特点以及种类:想象是人脑对以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特点:形象性和新颖性。分类: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和理想。

11想象形成的方式: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12想象的作用:预见作用;补充作用;替代作用;调节作用

13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和特点: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也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特点: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

14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15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培养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能力;教

给学生发明创造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第七章 情绪与动机

1情绪的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2情绪状态的分类: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3社会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4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和动力功能;调节功能;信号功能;组织功能;感染功能

5调节情绪的方法:理智调节;转移调节;积极地自我暗示;合理宣泄;自我安慰;幽默调节;身心放松调节;自然陶冶调节;颜色调节;音乐调节;寻求帮助;热爱学习和工作

6动机的定义和功能:动机是指引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特定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功能:激活功能和指向功能以及维持和调节功能

7需要的内涵和需要的种类: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是有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和积极性的源泉。分类:根据需要的起源把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八章 意志

1意志的定义: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意志行动是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行动;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

3意志行动的两个阶段:采取决定的阶段;执行决定的阶段

4动机斗争(冲突)的分类: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5意志的基本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

第九章 人格

1人格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人格是为个体的生活提供方向和模式(一致性)的认知,情感和行动的复杂组织。基本特征是: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2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童年的早期经验;自然物理因素;学校教育因素

3气质的定义以及气质的特性:气质是指表现在人得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气质特性主要有:动力性;天赋型;稳定性和可塑性

4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5气质的实践意义及应用:A气质与教育工作:a必须正确认识学生的气质差异,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培养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b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气质类型的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气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B气质与职业活动:a在人才选拔和人员配备时要考虑人得气质与职业活动的适应性 b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同种工作中会有不同的工作方式以及不同的问题处理策略,从而导致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相同工作岗位上的绩效出现很大的不同

6性格的定义以及特征: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特征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理智特征

7青少年应具备的性格特征:独立;自信;坚韧;自制;合群

第十章 能力

1能力的定义: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的种类:a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们从事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称智力,其核心是思维能力。b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c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能力测验具备的条件:标准化与常模;信度与效度;实施程序与计分方法

4能力测验的种类:智力测验:由于一个人的智力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数来表示,所以智力测验又叫智商测验

5能力形成于发展的条件:生物因素;环境与教育;个体实践活动

 

第二篇:心理学 重点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

答:教育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3、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答: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为我国教育实现“三个面向”服务

双重任务:为实践作指导,促进理论的发展,为心理科学的发展、完善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确切的根据。

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法、

5、 学习中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一、帮助中学教师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可以帮助教师认识教育教学活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尤其是认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便有的放矢地实行因材施教。)

二、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帮助中学教师认识自己,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是自己尽快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6、新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一、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A: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

B: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C: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

D: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心的教学结构

二、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三、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

四、具有复合的教育教育能力

五、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

7、教学模式的定义

答: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要素构成。现代的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媒体。

8、当前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9、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

10、教学风格的形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答:一、模仿阶段;二、探索阶段;三、创造性阶段;四、独特风格阶段。

11、什么是观察

答: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对客观世界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表现,是感知能力的核心和感知觉发展的高级形态。

12、什么是观察力

答:观察力是 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观察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

13、观察的品质(观察的性质)

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精确性;3、观察的敏锐性;4、观察的系统性。

14、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答:1、观察的目的性增强;2、观察更具有持久性;3、观察的精确性提高4、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15、什么是记忆

答: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与感知觉不同,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事物的认识,相当于信息的输入。记忆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心理活动过程。

16.记忆的种类

答: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其划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情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又成表象记忆。情景记忆是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为内容的记忆。语义记忆是以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又称鱼词逻辑记忆,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等特点。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长短来划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7、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答:1、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2、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3、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4、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5、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

18、什么是思维

答: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19、思维的特点

答:1、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将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并加以概括,形成对事物的本质认识。)

2、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语言、表象、动作这些媒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表明了思维的间接性。

20、思维的种类

答: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分析思维是指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则,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符逻辑结论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逻辑思维);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5、常规思维与创新思维。

21、思维的品质(特点)

答: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2、思维的批判性;3、思维的灵活性4、思维的敏捷性5、思维的独创性。

22、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答:1、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2、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3、对问题的思维有质的飞跃;4、思维品质的矛盾性(思维的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思维的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

23、什么是表象,什么是想象

答:表象是想象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想象是对痛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4、想象的种类

答: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25、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1、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2、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3、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

26、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合适或满足的需要而产生,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行为反应与认识活动的自我体验。

27、人的感情复杂,具有那两极性

答:情感的肯定及否定、紧轻松、积极或消极、激动和平静。情绪和情感统称感情,情绪指感情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是一种体验和感受,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28、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答:1、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2、情感两极性明显;3、情感不断深刻;4、情感逐渐稳定(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的性质,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5、情绪的外露和表达趋于理性化

29、中学生早恋的原因

答:1、性生理发育的提前;2、性信息的广泛传播;3、性教育的忽视;4、学生的个人原因(态度不端正,别人的青睐,不良的社会环境,对爱的不理解)

30、中学生早恋的特点

答:1、普遍、低龄化;2、大胆;3、成人化;4、舆论宽容;5、行为隐蔽,内心矛盾;6、发展迅速、变化快;7、相互感染;8、自我显示。

31、对中学生早恋的教育

答:1、早恋弊多于利;2、引导男女生间正常交往;3、较强性教育。

32、什么是意志

答: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33、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答:1、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2、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3、喜欢模仿,善于模仿;4、意志行动的动机水平不断提高;5、意志品质近一步发展(自觉性有所提高,坚持性有了发展,果敢性有所发展,自制力,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力逐渐增强)

34、怎样培养中学生意志品质

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2、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收营养;3、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4、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居遵守纪律的习惯;5、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35、对中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动机教育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的理想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主导的学习动机;2、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配用广泛的兴趣爱好;3、要利用正确舆论的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以及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4、应因势利导,逐步提出更高要求

35、什么是个性

答: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们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综合的心理结构。

36、中学生个性的发展特点

答:1、个性的倾向性;2、个性的复杂性;3、个性的独特性和共性;4、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5、个性的完整性;6、个性的积极性

37、个性结构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答: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它较少受生理因

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它制约着一个人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是人们言行和行动的总动力和总动机);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的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38、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答:一、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高涨2反抗心理3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性共存;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4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与父母关系的变化(情感上的脱离,行为上的脱离,观点上的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消弱)与教师关系的变化(不盲目接受任何以为教师))5初中生的消极心境(烦恼突然增多,孤独,压抑)

39、中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外显反抗行为

答:1、独立意识受到阻碍;2、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3、当个性伸展受到阻碍;4、当成人强迫初中生接受某种观点,后者拒绝盲目接受

40、初中生内隐反抗的具体表现

答: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3、反抗的迁移性

41、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答: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2、自我概念相对稳定;3、自我评价深化

42、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答: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2、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3、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

4、自我评价的成熟;5、有较强的自尊心;6、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43、什么是自我形象

答:自我形象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

44、影响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因素

答:1、生理因素;2、知识水平;3、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对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影响;4.、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

45、什么是自我意识

答: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意志等心里活动的认识三个层次

46、自我意识的结构

答: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知,即自我认识;情,即自我体验;意,即自我调节。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47、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答:1、自我意识的意识性;2、自我意识的社会性(社会性是自我意识的本质属性);3、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自我意识能动性的发展是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4、自我意识的同一性;5、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48、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答: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的特点

1成人感2自我评价能力(在评价别人时已能一分为二地指出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能注意到较全面地进行评价)3、重视对自制力等意识品质的培养

二、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1、不平衡性(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发展的不同步,具有异时性和不平衡性);2、

动荡性(高中生的心理过程具有明显的矛盾和冲突)3、自主性(高中生常常表现出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前瞻性;5、闭锁性6、社会性

49、价值观

答: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有的内容尺度(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

50、价值观的构成

答:1、价值目标(个体思考、确定并追求的对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2、价值手段(是个体为了达到目标所使用的方法、途径);3、价值评价(是个体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做出的判断)

51、价值观的特点

答:1、稳定性和发展性;2、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3、主观性和选择性;4、系统性;5、导向性

52、我国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

答:1、金钱虽然重要,但在中学生心中并没有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最重要的是健康和友谊;2、中学生同意收入高低取决于个人工作能力和效率,同时对收入差距拉大有忧虑;3、在观念上普遍认为需要爱国精神,但实际行为和观念有些差距;4、民主、平等、自由的观念和意识在中学生身上有明显的表现;5、中学生很看重生命权、隐私权、自由权,但对选举权表现一般;6、中学生喜欢外国电影的比例远高于国产电影,原因主要是拍摄技术好和故事情节吸引人;7、半数中学生表示不愿意从政,对社会上编织关系网表现很无奈;8、当代中学生更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兼顾,但实际行为与观念略有差距;9、中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都比较强,而在相应的能力方面不够理想;10、在顺从与独立、同一与个性上,中学生独立自主的愿望非常强烈;11、现在的中学生非常认同开放和创新,对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自信心(当代中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自己健康的,同时,呈现出四个基本特点:1、价值主体的转变——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兼顾2、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存3、价值取向的转型——由人伦关系走向功利、效率关系4、人格价值的冲突——观念意识与行为的不一致

53、怎样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答:1、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振兴民主的责任感;2、确定认识“金钱、地位和价值”“学历、知识和价值”的关系(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价值,不能用金钱和地位、学历和知识作为标准和尺度。正确的标准和尺度,就是看其对社会的进步事业所作出贡献。一个人对社会有贡献,就有价值;贡献越多,价值越多);3、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潜在创造力;

54、什么是创造力

答:创造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55、创造力构成

答:1、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2、一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3、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知识、智能和优良个性品质是创造力构成的基本要素,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创造力的水平。)

56、创造力的特征

答:变通性(思维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流畅性(反应既快又多);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解)

57、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主要表现)

答:1、应试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2、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方法;3、“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4、“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58、怎样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

答:1、教育思想现代化,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培养创造力;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

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3、创造合适的环境(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的参与欲;对学生进行肯定的评价);4、让学生在学习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利用教材中插图,引导想象;利用文字途径,引导想象;在实践活动中鼓励想象;5、创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景;6、设计发散思维的教学类型;7、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8、开展“第二渠道”教学9、教会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原型启发,在仿生比拟中求创新;不落常规,在反思寻异中求独特;不主故常,在多中变化中求变通;由此及彼,在自由联想中求流畅;穷尽脑筋,在搜集罗列中求最佳;连续思考,在突然放松总求顿悟)10、考试模式综合化11、评价激励标准科学化。

59、什么是智力(智能)

答:智能即智力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分析、判断及有目的地进行和有效地处理周围环境事宜的综合能力。由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5个基本因素组成。

60、智能的结构

答:双因素说(英国斯皮尔曼,一般因素G与特殊因素S);群因素说(美国塞斯顿智力包含语言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语词流畅程度、计算能力、机械记忆能力、空间能力、知觉速度等7个主要因素);三维结构说(内容、操作、结构)

61、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

答:1、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2、思维有了预计性;3、思维的形式化倾向;4、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5、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62、怎样培养中学生的智能

答:一、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1、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正常的、和谐的家庭环境,积极的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2、父母应该表现得积极乐观,让孩子体会到安全感,采取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3、父母,子女之间不隐瞒情绪,父母双方都有独立性,多知道男孩子以父亲为榜样,女孩子以母亲为榜样

二、学校教育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1、以思维品质来培养学生智能(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能的突破口);

2、用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来培养、发展学生的智能;3、以“动脑筋练习”来发展学生的智能;4、以工具性强化训练法来发展学生的智能。

63、什么是品德,什么是道德

答: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道德,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品德与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即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区别上看,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其产生、发展、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不以别人的存在或个人是否具有社会道德为转移,但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受社会条件制约之外,还要受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道德反应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从联系上看,个人品德与社会道德都受社会发展的制约,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同时,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品德是在社会道德的影响性形成发展的,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而言;社会道德又是通过个人的品德而存在的,社会道德必然表现为个人的品德,诸多个人的品德就构成着影响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

64、品德的心理结构

答:道德认识(对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体验);道德意志(一个人自觉地调节、克服困难、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行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采取的各种行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

65、中学生品德的特点

答:一、初中生品德的 特点

1、在道德认识水平上,比小学时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2、开始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世界观开始萌芽;3、初中生的品德情感日益丰富而且易于激动;4、初中生的道德意志迅速发展,行为的自主性、坚持性、独立性增强;5、初中阶段是孩子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时期。

二、高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高中生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2、高中生道德情感表现出相应年龄特征;3、高中生道德行为表现出特有不稳定性

66、什么叫不良品德

答:不良品德行为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

67、不良品德形成的心理因素

答: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2、消极的情绪体验;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4、不良行为习惯;5、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6、道德意志薄弱;7、心理发展的特点

68、对形成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的矫正

答:一、激发学生改变不良品德行为的强烈动机(消除情绪障碍,改善人际关系;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二、促进不良品德行为的转化(环境调整法;活动矫正法;行为强化法;榜样引导法;行为考验法)三、引起内心震动,转化思想认识;四、运用集体力量,改善人际关系;五、考虑学生的差异,运用教育机智;六、合理运用惩罚(少用、慎用;尊重学生的人格;惩罚要在说理的基础上;要在恰当的情景中进行;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能滥用)

68、什么是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即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

69、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

答:一、兴趣

1、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2、要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3、善于利用学生的间接兴趣

二、成就动机(在学校里,老师对学生的一丝赞许,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学生做出进一步努力以赢得更好成绩或更佳成就的促进,还能够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归因 四、“交往”动机

70、怎样激发中学生动机

答:一、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二、实施启发式教学,创造“问题情景”,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四、正确运用竞赛、考试与评价(适当开展竞赛;正确运用考试(测验)和分数;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五、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六、注意个别差异

71、什么是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7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答:一、个体因素1、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2、学生的认识结构;3、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定势

二、客观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征;2、学习情景的相似性;3、教师的有效指导

73、怎样为迁移而教

答:一、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二、优化教学程序促进迁移;三、教授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74、影响中学生知识理解的因素

答:1、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2、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3、有理解学习的心理准备;4、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5、教师的教学方法(丰富有关的经验和感性材料;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扩大关键特征)

75、促进中学生知识理解的教学途径

一、有效运用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二、合理运用变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三、充分利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强化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四、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区别指导

76、中学生知识巩固的基本途径

答: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反复阅读与尝试种现相结合;4、复习方式多样化

77、影响中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

答:1、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程度;2、学生智力活动水平;3、课题的性质

78、中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

答:1、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境界;2、示范与讲解;3、练习与反馈

79、怎样培养中学生心智仅能

答:1、促进条件化知识的形成;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3、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科学地进行练习

80、什么是学习策略

答: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的心智活动。

81、通用的典型学习策略

答:一、认知策略

1. 复述策略;2、精加工策略;3、组织策略

二、元认识策略

1、计划策略;2、监控策略;3、调节策略(运用离不开计划和监控策略,计划和监控策略是自我调节学习的基础和依据)

82、什么是考试焦虑

答:考试焦虑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担心,不安,着急等心理障碍。

83、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

答:一、内源因素(1、遗传因素;2、认知评价能力;3、知识准备;4、应试技能)二、外源性因素(1、期望;2、教师的评估;3、考试情景的知觉)

84、中学生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答:一、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二、往好处做,不要计较最后结果;三、考试前注意调节情绪。

85、 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答:1、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2、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评价有比照作用;3、班集体能深化中学生的自我体验;4、班集体可以监督中学生的自我控制;5、班集体可以诱导中学生自我内省。

86、 班集体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答:在教师的“教”方面,良好的班集体具有组织、激励、协调、整合、凝聚等管理功能,几天的规范可以对每个学生的言行起调控作用

在学生的“学”方面,良好的班集体能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社会交往和荣誉动机;有助于学生将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有助于将近景性学习转变为远景性学习动机

87、 在制定班集体目标时,应注意

答:1、目标结构要又层次性;2、目标的制定要体现民主性,要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3、班级目标既要适度,又要有激励作用;4、班级目标要体现针对性,要抓主要矛盾,解决班集体形成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88、 应怎样选拨班干部

答:一个班干部首先应该是各个方面表现较好、能力较强、具有号召力的学生。他还应该具有(1、有为集体服务的思想热情;2、是非界限比较明确;3、能够以身作则和团结同学;4、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某一方面的特长;5、在同学中要又威信和一定的号召能力)

89、 怎样培养班干部

答:1、要大胆使用,精心扶植;2、要严格要求,任人唯贤;3、要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度,努力发现和培养新的积极分子

90、 怎样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答:在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过程中,要注意做好1、通过正面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2、通过讨论,评价等形式,提高学生分辨能力;3、通过表扬与批评等手段,树立班级正气

91、 良好班风的特征

答:1、班级成员都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勤奋好学,有朝气;2、有正确的集体舆论,有正面典型;

3、全体成员能够严格遵守纪律;4、全班同学团结互爱;5、全体学生都有适度的自尊心、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有真创一流的决心和信心;6、全班学生都有自制的习惯

92、 培养优良班风和传统的基本做法

答: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持之以恒。

93、 班级活动的含义及意义

答:1、班级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2、班级活动有助于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94、开展班级活动的原则

答:1、目的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自主性原则;4、多样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易操作性原则。

95、开展班级活动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答:制定活动计划;落实组织准备工作;处理活动中的偶发事件;活动总结

96、什么是课堂心理气氛

答:心理气氛又称心理气候、心理氛围、是属于群体和集体中心理现象的情绪评价与社会性质的心理学概念

97、中心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特征

答:内隐性与外显性;稳定性和易变性

98、良好课堂教学气氛的主要特征

答:注意力集中;认知活动积极;师生情感和谐融洽

99、影响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因素

答:一、教师因素

教学效能感(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对教育理论的了解,确认自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也就是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2、教学能力;3、课堂调控;4、管理方式;5、教育思想的转变

二、学生因素1、学生态度与动机;2、学习方式;3

三、环境及其他因素

1班级文化2班级规模和座次编排方式3师生关系

100、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

答:一、提高教学能力;二、采取民主型的课堂领导方式;三、掌握课堂调控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力分配能力;教育机智);四、建立积极的教师期待;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七、构建安全的心理环境。

101、课堂教学机智的技巧

答:趁热加工法;冷却处理法;以静寓动法;幽默法

102、什么是课堂心理气氛

心理气氛又称心理气候、心理氛围,是属于群体集体中心理现象的情绪评价与社会评价性质的心理学概念,是群体和集体中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103、中学生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特征

答:一、内隐性与外显性 二、稳定性与易变性

104、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主要特征

答:1、注意力集中;2、认知活动积极;3、师生情感和谐融洽

105、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

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06、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要具备的基本要求及技巧

答:1、建立课堂教学常规;2、认真抓好上课的开始环节;3、创造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107、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

答: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是指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是教师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景的教学方式。

108、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

答:1、新旧知识相联系;2、目的明确,针对性强;3、简洁明了;4、新颖有趣,具有悬念 109、课堂教学导入的技巧

1、直接式;2、温故知新式;3、实验式4、联系实际;5、故事式;6、因势利导;7、激趣式;8、设问式

110、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

答:1、音量适中;2、语速适度(1分钟250个音节);3、抑扬顿挫;4、流畅自然;5、课堂教学中的忌讳语言(含糊不清;讽刺挖苦;冷淡鄙视;离题万里;不懂装懂;片面绝对;粗话脏话) 111、课堂教学语言的技巧

答:1、用词准确,符合学生特点;2、亲切热情,礼貌文雅;3、生动有趣,富有哲理

112、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答:一、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要求

1、课堂提问要有计划性;2、课堂提问要讲究新颖;3、课堂提问要讲求逻辑性、4、课堂提问要重视诱导性;5、把握好提问的数量、难易度;6、提问后应当进行点评;7、提问对象有四忌(1、忌偏爱;2、忌惩罚;3、忌讽刺;4、忌奇答)

二、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

1、精心设计问题;2、把握发文时机(把握学习进程、学习情景、学生心态);3、善于启发引导(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对学生的回答要因势利导)

113、好的提问应当具备的特点

答:1、表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2、与学生的智力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3、激发学习的欲望;

4、能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具体目标;5、富有启发性,并能使学生自省。

114、课堂教学机智的要求

答:1、适度调整教学内容;2、灵活改变教学方法;3、巧妙处理教学失误

115、课堂教学结束的艺术

答:一、课堂教学结束的基本要求

1.首尾照应,紧扣中心2、留有余地,让学生回味深思

二、课堂教学结束的技巧

1、归纳式;2、概括中心式;3、比较式;4、激发情感式;5、发散式;6、联系巩固式;7、活动操作式

116、社会化的重要性

答:作为个体的人,不经过社会化就无法成为一个社会人;不经过正常的社会化,就无法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

117、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

答:1、社会因素(社会文化、大众传媒);2、学校因素(价值观念的社会化、社会生活知识的个人社会化、理想目标的社会化、行为规范的社会化);3、家庭因素

118、什么是偏离行为

答:偏离行为也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会规范且不受大多数人赞成的行为,是一种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或冲突的行为。

119、偏离行为的主要表现

答:1、一般社会偏离;2、违章偏离行为;3、轻度违法行为;4、违法犯罪行为

120、中学生偏离行为的具体表现

答:一、攻击行为(身体攻击、语言攻击和间接攻击);二、犯罪;三、自杀。

121、中学生的上网心理

答:一、求知需要;二、交往需要;三、情感宣泄;四、休闲娱乐;五、好奇心理;六、自我表现 122、上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答:一、积极影响 1、知识结构;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心渠道;3、自我形成;4、开拓中学生全球视野,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二、消极影响

1、认识结构2、思维方式3、道德意识4、网络成瘾

123、正确引导中学生上网

答:一、家庭引导;二、学校教育;三、社会控制

124、健康的新定义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

125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26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答: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2、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的生理健康;3、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提高学习质量;4、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

127、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1、证实现实,适应社会;2、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相吻合;3、阅纳自己,尊重自爱;4、情绪正常,乐于交往;5、奋发向上,自强自制;6、心理协调,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完整、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中学生具有统一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认识、情感和行为之间具有协调性)

128、中学生典型的心理问题

答:一、学生方面

1.厌学;2、学习压力;3、学习困难;4考试焦虑

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1、恐惧心理;2、自卑心理;3、孤僻心理;4、封闭心理;5、嫉妒心理;6、逆反心理;7、逃避心理;8、放任心理

129、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答:一、学校因素

1.学校教育体制的落后;2、教育者的教育方法适时性不强;3、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够;4、学校环境因素

二、家庭因素 1、不完整与不和睦的家庭;2、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3、父母过高的期望;4、与父母的沟通不畅

三、社会因素 1、社会意识的污染;2、社会传媒的不当传播;3、住宅的独立化

四、学生自身因素 1、社会压力导致孩子更关注自身;2、心理素质欠佳,自我抗压强度不足;3、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成熟;4、情绪、情感的因素

130、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一、对教师角色的认同,热爱教育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2、关爱学生

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1、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2、能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4、积极与他人做真诚的沟通。

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四、具有教育独创性

五、教育活动和日常社会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六、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中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桑代克(美国)所著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一)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从注重只是传授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二)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

(三)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

(四)具有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

4.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

5.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第二章

1.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

2.良好的观察具有以下品质: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敏锐性;系统性

3.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一)观察的目的性增强

(二)观察更具持久性

(三)观察的精确性提高

(四)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4.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5.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一)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

(二)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三)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

(四)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

(五)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

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7.思维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

8.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一)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二)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

(三)对问题请教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四)思维品质的矛盾性:思维的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思维的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

9.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10.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一)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二)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

(三)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

第三章

1.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

(二)情感两极性明显

(三)情感不断深刻

(四)情感逐渐稳定

(1)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

(2)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的性质

(3)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

(五)情绪的外露和表达已趋向理性化

2.中学生早恋的原因

(一)性生理发育的提前

(二)性信息的广泛传播(主要原因)

(三)性教育的忽视 (四)学生的个人原因

3.中学生的早恋特点

(1)普遍、低龄化的特点;

(2)大胆的特点;

(3)成人化的特点;

(4)舆论宽容的特点;

(5)行为隐蔽,内心矛盾;

(6)发展迅速、变化快;

(7)相互感染;自我显示

4.中学生早恋的教育

(一)早恋弊多于利

(二)引导男女生间正常交往

(三)加强性教育

第四章

1.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一)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

(二)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

(三)喜欢模仿,善于模仿;

(四)意志行动的动机水平不断提高;

(五)意志品质进一步发展。

3.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在自觉性方面有所提高

(2)在坚持性方面有了发展

(3)在果断性方面有所发展

(4)在自制力方面,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渐加强

4.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二)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取营养;

(三)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

(四)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五)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第五章

1.个性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的特点:倾向性、复杂性、独特性和共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完整性、积极性

3.个性的结构:

1.个性倾向性

2.个性心理特征

4.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一)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不平衡性;极端性或偏执性

1.自我意识高涨

2.反抗心理

3.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4.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

(2)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

(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

(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

(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5.初中生的消极心境:烦恼突然增多、孤独、压抑

(二)高中生的个性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2.高中生自我意识相当稳定

3.高中生自我评价的深化

5.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6.自我意识的结构:

(1)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知、情、意三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2)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7.自我意识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意识性

2.自我意识的社会性(本质属性)

3.自我意识的能动性

4.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5.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8.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成人感

2.自我评价能力

3.重视对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2)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不平衡性

2.动荡性

3.自主性

4.前瞻性

5.闭锁性

6.社会性

9.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容尺度。

10.价值观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手段、价值评价

11.价值观特点:

1.稳定性和发展性

2.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

3.主观性和选择性

4.系统性

5.导向性

12.当代中学生价值观呈现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价值主体的转变——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兼顾

第二,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

第三,价值取向的转型——由人伦关系走向功利、效率关系

第四,人格价值的冲突——观念意识与行为的不一致

13.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一)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振兴民族的责任感

(二)正确认识“金钱、地位和价值”“学历、知识和价值”的关系

(三)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潜在创造力

14.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他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15.创造力的构成

(1)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2)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

(3)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

16.创造力的特征: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17.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

(二)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三)“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

(四)“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18.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

(一)教育思想现代化,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培养创造力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

(三)创设合适的环境

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2.鼓励学生的参与欲

3.对学生进行肯定性的评价

(四)让学生在学习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想象

2.利用文章途径,引导想象

3.在实践活动中鼓励想象

(五)创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景

(六)设计发散思维教学类型

(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八)开展“第二渠道”教学

(九)教会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

(十)考试模式综合化

(十一)评价激励标准科学化

20.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

(1)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

(2)思维有了预计性

(3)思维的形式化倾向

(4)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

(5)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2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力方式的统一体。

22.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核心地

23.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在道德认识水平上,比小学时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2)开始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世界观开始萌芽

(3)初中生的品德情感日益丰富而且易于激动

(4)初中生的道德意志迅速发展,行为的自主性、坚持性、独立性增强

(5)初中阶段是孩子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时期。

24.高中生平等发展的特点:

(1)高中生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

(2)高中生道德情感表现出相应年龄特征

(3)高中生道德行为表现出特有不稳定性。

25.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2)消极的倾向体验

(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

(4)不良行为习惯

(5)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6)道德意志薄弱

(7)心理发展特点。

26.对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的矫正:

(1)激发学生改变不良品德行为的强烈动机

(2)促进不良品德行为的转化

(3)引起内心震动,转化思想认识

(4)运用集体力量,改善人际关系

(5)考虑学生的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6)合理运用惩罚。

第六章

1.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特定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力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2.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即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

3.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兴趣、成就动机、归因、交往动机。

4.归因即指从行为的结果来推究原因的方式 。

5.激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一)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四)正确引用竞赛、考试与评比

(五)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六)注意个别差异。

6.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个体因素。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学习 太多、学习定势。(2)客观因素。学习材料的特征;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有效指导。

7.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8.为迁移而教:

(一)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二)优化教学程序促进迁移

(三)教授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9.影响中学生知识理解的因素:

(一)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有理解学习的心理准备

(四)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

(五)教师的教学方法。

10.促进中学生知识理解的教学途径

(一)有效运用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合理运用变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三)充分利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强化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

(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区别指导。

11.中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途径:

(一)及时复习

(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三)反复阅读与尝试重现向结合

(四)复习方式多样化。

12.中学生知识的应用形式有课堂应用和实际应用两种。

13.影响中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

(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二)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三)课题的性质。

16.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的心智活动。

17.通用的典型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

2.精加工策略

3.组织策略

(二)元认知策略

1.计划策略

2.监控策略

3.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管理

3.学习努力管理

4.他人支持的利用

18.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19.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

(一)内源性因素

1.遗传素质

2.认知评价能力

3.知识准备

4.应试技能

(二)外源性因素

1.期望

2.教师的评估

3.考试情境的知觉

20.中学生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一)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二)往最好处做,不计较最后结果

(三)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

第七章

1.建立良好中学生班集体的心理学要素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二、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一)班干部的选拔

(二)班干部的培养

三、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四、树立良好的班风

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2.开展班级活动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整体性原则

(6)易操作性原则

3.开展班级活动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1)制定活动计划

(2)落实组织准备工作

(3)出来活动的偶发事件

(4)活动总结。

第八章

1.中学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特征

(一)内隐性和外显性

(二)稳定性与易变性

2.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主要特征有:注意力集中、认知活动积极、师生情感和谐融合

3.组织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要求及技巧

(一)建立课堂教学常规

(二)认真抓好上课的开始环节

(三)创造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4.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

(1)新旧知识相联系

(2)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3)简洁明了

(4)新颖有趣,具有悬念

5.课题教学导入的技巧:直接式、温故知新式、实验式、联系实际、故事式、因势利导式、激趣式、设问式。

6.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要求

(1)要有计划性;

(2)要讲求新颖;

(3)要讲求逻辑性;

(4)要重视诱导性;

(5)把握提问的数量、难易度;

(6)提问后应当进行点评;

(7)提问对象有四忌(忌偏爱、忌惩罚、忌讽刺、忌齐答)

7.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1)精心设计问题

(2)把握发问时机

(3)善于启发引导。

8.课堂教学结束的基本要求

(1)首位照应,紧扣中心;

(2)留有余地,让学生回味深思

9.课堂教学结束的技巧:归纳式;概括中心式;比较式;激发情感式;发散式;联系巩固式;活动操作式。

第九章

1.社会化就是一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

2.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一)社会文化

(二)大众传媒

二、学校因素

(一)价值观念的社会化

(二)社会生活知识的个人社会化

(三)理想目标的社会化

(四)行为规范的社会化

三、家庭因素:最基本因素

3.偏离行为,也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会规范且不受大多数人赞成的行为,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或冲突的行为。

4.在我国现阶段学生的偏离行为主要有

(一)一般性社会偏离

(二)违章偏离行为

(三)轻度违法行为

(四)违法犯罪行为

5.中学生偏离行为的具体表现:攻击行为、犯罪、自杀、

6.中学生的上网心理

(一)求知需要

(二)交往需要

(三)情感宣泄

(四)休闲娱乐

(五)好奇心理

(六)自我表现

7.上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认知结构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3.自我形成

4.开拓中学生全球视野,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二)消极影响

1.认知结构

2.思维方式

3.道德意识

4.网络成瘾

8.正确引导中学生上网

(一)家庭引导

(二)学校教育

(三)社会控制

第十章

1.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个体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且心理活动正常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的生理健康

(三)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提高学校质量

(四)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

3.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二、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相吻合

三、悦纳自己,自尊自爱

四、情绪正常,乐于交往

五、奋发向上,自强自制

六、心理协调,人格健全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完整、健全的人格

4.中学生典型心理问题

一、学习问题

(一)厌学

(二)学习压力

(三)学习困难

(四)考试焦虑

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恐惧心理、自卑心理、孤僻心理、封闭心理、嫉妒心理、逆反心理、逃避心理、放任心理

原因:一是受错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人际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以往生活当中遇到“挫折”,造成心理创伤;三是个性上的缺陷,严重表现为人格障碍;四是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愉悦的经验

5.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一、学校因素

(一)学校教育体制的落后;

(二)教育者的教育方法适时性不强

(三)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够;

(四)学校环境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一)不完整与不和睦的家庭

(二)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三)父母过高的期望

(四)与父母的沟通不畅

三、社会因素

(一)社会意识的污染

(二)社会传媒的不当传播

(三)住宅的独立化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社会压力导致孩子更关注自身

(二)心理素质欠佳,自我抗压强度不足

(三)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成熟

(四)情绪、情感的因素

6.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一)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二)充分发挥健康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防止不健康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

(一)调节情绪,合理控制情绪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正确归因,能判断情绪动因的异同

(三)合理宣泄,保持情绪健康向上

三、协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学会赞美他人

(二)学会宽容待人,多微笑,多倾听

四、注意教育中的心理卫生

(一)学校工作的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

(二)紧抓课堂机遇,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在常规的教学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

(三)班主任要挖掘德育工作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四)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

(五)全面深入开展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第十一章

1.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

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四、具有教育独创性

五、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六、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2.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一、端正认知

(一)树立正确的自强概念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二、调适情感

(一)控制情绪

(二)合理宣泄

(三)转移

(四)自我安慰

三、改变行为

(一)角色学习

(二)个别或集体讨论

(三)坚持锻炼

(四)寻求专业帮助

(五)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