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街社区老人需求调研报告

师范街社区老年人需求调查报告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正在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种能很好平衡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中间模式,居家养老模式势在必行,必将迎来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准确反映老年人口基本生活与养老需求,受师范街社区的委托,福寿和养老服务中心于20##年9月24日至9月30日在师范街社区进行了老年人生活状况与养老需求调查。本文从老年用品的配备、专业养老护理员与家政服务的需求、家庭无障碍改造的需求状况、养老意愿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调查,希望可以为下一步为老措施的开展提拱了一些有意的参考。

一、研究背景

按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的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由此带来的养老问题,尤其是城市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传统的家庭养老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的缩小变得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前期推崇的机构养老办法,则由于资源的缺乏和较高的成本无法大规模推广。在这种情况下,居家养老及服务体系的建立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并且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这对解决我国未来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统计,太原市的老年人口每年保持约5%的速度增长,按照这一增幅,全市老年人口的总数将在20##年达到550万人.为了能应对这严峻的局势,太原市有关部门已制定诸多措施加以反制。师范街社区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以居家养老为重点展开了积极地筹划与实施。在居家养老服务开展之前,社区领导需要对本社区的老年人需求状况有一个精确地了解与把握,从而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开展服务。在此背景下我们对师范街社区老年人的需求状况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目前师范街社区老年人的需求状况与对社区现行服务的满意状况,包括对专业养老护理的需求,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对家庭无障碍改造的需求,对精神慰藉、旅游、文化娱乐的需求,老年用品的采购是否方便等状况。

调查地点是师范街社区全范围;调查人员是福寿和专业调查团队;被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师范街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此次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有三:首先,在调查的第一阶段,是通过非结构式访谈法,对社区内的老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当前社区服务的了解情况与满意程度,了解当地居家养老服务的总体规模与大致情况;其次,在调查的第二阶段,是通过问卷调查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身普通老年人进行调查;最后,在形成论文阶段,通过文献调查法的方式,收集了解本次调查中无法取得的一些数据,并参考前人对于老年人需求的研究。

本次调查,通过数理统计的方式对问卷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具体如下:

1、将收集来的问卷进行编号录入电脑

  2、运用分组归类比较或描述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

  3、运用柱状图或条形图对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进行更清楚的描述

  4、运用饼状图或条形图表现数据间的关系

(一)访谈调查阶段

本次调查共访谈30余为老年人,整理访谈录30份。由于其结果属于主观性论述,故不再赘述,但在后文的小结与建议中会予以所体现。

(二)问卷调查阶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7份,回收率为99%,有效问卷有290份,有效回收率为97.6%。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老年人希望就近能买到各种老年用品及日常生活用品

就近消费是老年消费的一大特点。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行动日渐不便,特别是高龄老年人,他们在消费时会尽量避免过多的交通劳累。老年消费者的体力相对以前有所下降,他们希望能够在比较近的地方买到自己满意的商品,并且希望能够得到周到的服务。

在本次调查中老年人购买日常用品主要是在附近的市场和超市,分别占35.8%和32.3%;有20.6%的老人说不准在哪买,没有固定的场所。在一些老年人特殊用品比如拐杖、轮椅、电动代步车以及一些老年人专用的养生产品的消费方面,有64.3%的老人不知道应该到哪里去购买这些产品(如图1),以至于造成日常生活的极大不便。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产品是否方便购买体现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有关部门和社区应考虑到这方面的困难,采取相关措施,比如通过老年用品进社区等活动让老年人能安心的买到实用、优质、价廉的老年用品。

图1老年是否知道在哪里买到需要的老年用品

(二)老人需要专业的养老护理服务与家政服务

本次调查在不能自理的老人中有53.8%老人表示照顾自己给儿女增添了很多麻烦,也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压力,他们更希望有专业的养老护理员为他们提供上门照顾服务(如图2)。另外,在是否需要家政服务的问题上有65%的老人表示,希望会有人经常上门帮他们维修家具、清洗被褥和代买物品以及代办一些事物。

      图2 是否需要专业的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

(三)老年人迫切需要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在本次调查中有64%的老年人反映家庭环境以及社区环境都需要进行无障碍改造,尤其是一些病残、高龄、独居、空巢、失能老人尤其需要。像坐便器扶手、坐便椅、洗浴椅、床用无障碍餐桌等都是老年人迫切需要但又愁于不知何处有卖。另外53%的老人认为居住区的缘石坡道、轮椅坡道、人行通道以及建筑公共出入口、公共走道、地面、楼梯、电梯候梯厅及轿厢等公共设施和部位也急需无障碍改造。

(四)养老意愿

愿意社区养老和去养老院养老的老人分别占65%和35%,具体分布如图2。

图2 图2  老年人养老意愿分布

在社区老人中,有23.7%的老人在生活不能自理,给子女添麻烦的时候会选择去养老院,6.6%的老人当经济条件再好一点的时候愿意去养老院。各有2.3%的老人想在子女不需要帮助或孤单一人时有去养老院的打算,具体如图3

                              图3社区老人养老意愿分布

(五)文化娱乐生活

1、日常的生活

调查中发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比较丰富。33.50%的社区老人退休后安享晚年,32.30%的老人是帮助子女料理家务或是照顾孩子,而选择了参加老年人活动,展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的占47.50%。此外,有10.90%的老人参加社会的一些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余热,只有6.60%的人仍在继续工作,其中4.30%的参加原单位的部分工作,2.30%自己做生意。总的说来,老人的晚年生活基本上还是丰富的,并不显得乏味、单调。

2、体育锻炼情况

调查中发现,老人的体育锻炼以散步或者慢跑为主,具体分布及对比如图4

                  

图4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比

由图中可以看到,以散步或慢跑为锻炼方式的老人最多,这与老人的身体状况有很大的关系,随者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越来越不适宜作过于剧烈的运动。与此同时,很多社区和养老院配备了运动器材,但是很多老人不知道,导致利用率不是很高。此外,由于年龄过高,身体不便于行动,很多老人不能够去锻炼身体,其中养老院占20.20%,社区占5%,这与养老院老人平均年龄偏大有一定的关系。

3、目前最想学习的内容

在回答目前最想学习什么时,近半数的老人由于记忆力下降,身体不好等原因不想再学习,约占42.94%;在想学习的内容中,比例最大的是保健知识,约为29.09%,想学习文艺类活动和体育类活动的分别占7.76%和2.49%。

图5老年人最想学习情况分布及对比

从图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老年人更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程度,故而较多的老人选择了学习保健知识,而对于新知识,想学习的老人少之又少,原因之一就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太好,而且对于新知识,接受愿望并不强烈。

4、生活中最担心的事情

调查中发现,老年人生活中最担心的事情是健康状况,占55.40%;其次是经济条件,占14.96%。此外,还有3.60%的老人感到孤单寂寞以及2.49%的老人想干些事情却没有机会。担心子女生活不顺利的占5.26%,担心与子女及老伴关系不好的分别占0.83%和0.55%。担心其他一些事情的占5.54%,最后,还有11.36%的老人无忧无虑,几乎没有什么担心的事情。

                     图6 老年人最担心的事情分布及对比

由图中可以看出,社区和养老院的老人所担心的事情分布较好地支撑了总体的分布情况,随着年龄的增大,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关心,这与前面的调查结论一致;经济占了一定比例,这其实也与健康密不可分,部分老人表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如果身体健康,那么也便不会担心经济条件。至于其他的事情,则占比例较小,也有相当一部分老人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事情,这固然与其基本条件有关,但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以及积极的心理。

5、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调查中发现,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事情第一位的是希望收入多一点。占27.15%,这与老人收入偏低有关;其次是医疗方面,希望看病就医方便的占16.34%;其他方面,如生活上有人照顾(9.14%)、有合适的住房(3.60%)、有点事情做(4.45%)、心情愉快(10.25%)、合法权益受到保护(3.88%)等比例较小。

在“看病就医方便”方面,社区老人选择的比率达21.40%,社区的医疗服务远未满足老人的需求。

                      图7 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事情分布

 

第二篇:不同社区群体的不同需求调研报告

不同社区群体的不同需求调研报告

刘红利 2006-10-15

跳转

不同社区群体的不同需求调研报告

页面 2

页面 3

页面 4

页面 1 共 4

摘要:当前社区中存在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社区组织开展活动困难,很难调动起大部分社区居民群众的积极性,原因之一就是社区不了解居民群众到底需要些什么,即不清楚不同群体的需求各是什么。社区群体现在大致可以分三类:上班族、上学类、在家(退休、失业、残疾等)。他们各有各的兴趣爱好,各有各的时间安排,要把他们组织起来参加社区建设,就需要掌握他们的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开展社区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把他们团结在社区周围,共建和谐社区。此调研课题主要在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府学社区开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针对三类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回收问卷后整理信息,根据各种反馈信息综合分析总结,给出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社区群体 需求 和谐社区

正文:

为了建设和谐社区,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们要尽量满足社区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以便更快地为他们服务。那么,如何了解掌握居民的真正需求呢?居民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呢?社区工作者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呢?这些都是我们要实践探索研究的问题。

一、了解不同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现阶段和谐社区建设的环境与背景

我国作为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不仅与发达国家的社会转型过程有着不同的历史起点,面临着它们未曾有过的历史任务,而且,同时集中了它们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相继出现的多重问题。社会转型要求社区成为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社区的地位和作用伴随着社会转型日益提高。城市社区建设正是适应了社会转型期的需要,它以发展基层民主和群众自治为自己的重要目标,决定了它是21世纪的社会整合工程,成为这一时期的历史必然。 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讲究生活的质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体制的改革,城市居民居住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在社区服务、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群众的要求会越来越多。但是,目前许多地方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因此,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方便的生活环境,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是最佳途径。

2、 社区建设的原则之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是社区建设的原则之一。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社区建设中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社区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社区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社区居民的合理需求作为工作目标,按照社区居民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这里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我们要有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要真正了解人民的需求所在,要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

二、需求分析

1、 上班类群体的需求和对社区的要求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上班类群体对社区活动和服务有一定的了解,但因为时间问题,参与程度较低。这类人群是家庭的核心,主要是中青年为主,他们的需求是不容忽视的。 上班类人群由于工作繁忙而辛劳,因此,希望社区能组织娱乐为主的活动,比如棋牌娱乐、健身班等,但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和晚上等这些空闲时间。从图1可以看出。

图1:上班类人群希望社区组织的活动

此外,上班类人群中,有的人为了生计奔波,就会忽视或无暇顾及家中无人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尤其是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和暑期在家的孩子,以及家庭安全问题。在希望社区为居民提供什么服务中,健康咨询、治安保障、医疗服务三项比重在50%以上(见图2)。由此可见,解除上班类人群的后顾之忧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尽管有的社区已经在提供这些服务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仍停留在形式,还有待完善。例如医疗服务站,据了解,真正投入运作的只有少数社区,而且药品不够齐全,有的就像摆设一般,没有起到服务居民、方便居民的作用。

图2:上班类人群希望社区提供的服务

2、 上学类群体的需求和对社区的要求

这类群调查对象多为18岁以下的学生,也包括部分在职学习者,他们和上班类人群类似,对社区活动有一定认识,但参与社区活动的时间少,他们希望社区组织娱乐型或学习型的社区活动,包括英语学习班、暑期夏令营、社区献爱心活动、健身活动等,他们要求的活动时间也主要集中在周末等空闲时间。

对于社区提供的服务,他们希望增加教育信息咨询、学习交流活动、文化娱乐(旅行、音乐、摄影等),他们比较重视精神文化方面的服务。

3、 在家类群体的需求和对社区的要求

在家类群体是社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社区居民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建设和谐社区的主力军。

这次调查在家类人群参与者最多,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因此对于他们的需求要尤为重视。这类人群的年龄段集中在40岁以上,即中老年人较多,其中,女性占大部分。赋闲在家的人群中包括退休的老人、失业人员、残疾人员等,由于他们在家的原因各有不同,各自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他们对社区活动的了解程度和参与程度均高于上班类和上学类,比例均在70%以上。他们对社区活动的要求有娱乐型、学习型、生活型等方面,比较多也比较全面。

图3:在家类希望社区提供的活动类型

由于赋闲在家,所以他们对活动的组织时间没有太大要求,基本上任一时间段都能安排。他们对社区服务的要求见图4:

图4:在家类对社区服务的要求

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家类居民对健康咨询、医疗服务(主要是退休人员和残疾人员以

及身体有疾病的居民要求)、治安保障、文化娱乐(家庭主妇等)要求比较多。通过下户走访,我们也了解到有的居民生活困难或行动不便的,急需社区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难题。他们说:其实我们的社区在某些方面做得很好了,主任们很辛苦,他们拿低工资却为我们做了最实在的事。但有的服务设施是需要政府出面帮助解决的,我们需要有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和政策支持。

三、我看到的——当前社区居民的需求结构和特征

由以上各类群体的需求我们可以总结出当前各社区居民的需求结构和特征。

1、 需求多元化。社区居民群体虽然总的分为三类,但实际上社区的组成更加复杂,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即使在同一类群体中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比如上班类中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同使他们的需求大相尽庭;在家类人群中残疾人和失业人员的需求也有很大的不同……社区的工作关键就是在异中求同,找出各类人群需求的共性,为社区居民尽可能地提供服务与方便。

2、 需求复杂化。这与多元化的形成原因类似,也是由于社区群体构成的复杂性,在一个社区中,几百几千户家庭,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这些复杂的社区人员结构也是社区工作开展困难的原因,也不利于管理。

3、 需求高级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要求不仅越来越多,还越来越高。他们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为他们办理一些基本事务,他们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更多的已升华到精神层面,如文化娱乐、医疗健康等方面。

4、 需求满足程度(效率)降低。虽然在调查中显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比较高(见图5)

但是我们在回收的问卷中的开放题里,仍然看到很多“希望社区做些实际的事情,多贴近居民生活”“希望解决治安问题,加强外来人口社区教育”“搞好街道卫生”“请把××路的那棵?弯腰树?砍掉,可能伤到路人”等这样的留言。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要求很实际很具体,也可以说很简单,那为什么就总是得不到解决呢?问题不停地拖延只会导致失掉居民们的信任。在肯定社区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希望社区能从小处着手,倾听居民的心声,为他们解决最小而最实际的问题和难题。相信居民们看得到,也感觉得到。

四、建议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下面我从一名大学生社区实践者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1、 社区工作者应经常下户了解所属辖区居民的生活,及时掌握居民的最新需求,对于居民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及时解决,不能拖着不管不过问,让居民真切体会到社区对他们的关怀。

2、 针对各类人群的相同需求,如医疗健康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社区可以适当满足完善,同时,政府也要给予相应的支持。例如,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站,这种服务站不仅局限于配药、量血压等常规性服务,而应扩展到家庭医疗服务,若某家有生病的老人或生活不能自理者,而家中无人照料,即可将这种家庭与社区医疗服务站联网,由社区医疗服务站掌控,当他们发生危险时,及时给予救助。又如,许多家庭由于父母工作,使假期在家休息的孩子无人照料,社区就可以开办假期托付班,为居民暂时照料独自在家的小孩,解决上班类人群的后顾之忧。

3、 现阶段社区活动和工作开展困难有一个主要问题,即参加活动的始终是那样一群人(低保户、积极分子等),不能组织起各式各样的有特色的活动,无法调动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性。我认为,除了居民时间安排的问题外,还有就是没能满足居民的主要需求,没有找

准多数居民的需求所在,因此,社区工作者更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居民需求不断变化的要求,为建设和谐社区不懈努力。

附1:

问卷说明

本次问卷调查抽样500人,包括上班类、上学类、在家类三部分。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26份,其中上班类152份,上学类65份,在家类209份。

附2:

暑期挂职实践感悟

转眼为期近一个月的东城区大学生暑期挂职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作为人大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实践活动,收获颇多。这次暑期实践不同于以往在企业中实习,无论是操作流程还是办事风格都截然不同。在政府机关基层参与调研活动,能了解最现实的社会,接触最原始的信息和人群,这在我的人生历程中将是浓重的一笔,也是宝贵的阅历与财富。

我和其他四位人大的同学是被分到了交道口街道办事处。记得第一天到办事处时,办事处的主任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仔细给我们讲解了这次调研活动的目的和调研课题项目,并鼓励我们积极实践,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随后,我们五个被分到了街道下属的几个社区居委会,几位居委会主任分别带着初出茅庐的我们回到了各自所在的社区。至此,我们的实践调研活动就算开始了。

社区就像社会的细胞,在这里,就是身在一个小社会,你可以看到最真实的人生百态。在居委会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亲眼目睹了主任们每天处理着日常繁琐的但与居民生活又息息相关的事务,他们是社会主义最直接的实践者,也是党领导人民群众的基本单位和载体,他们传达党的精神、方针、路线和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切实为居民们办实事。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最基层工作者的工作激情和动力,跟着他们学了很多东西。有时,我也会跟着主任们下户走访社区居民,为他们办理医疗卡或发放通知及宣传册等,顺便了解他们的需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贴近群众永远是党领导的不变真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正涵义。

此次调研我选择的课题是“不同社区居民群体的不同需求”调查,由于要了解不同类别的社区居民的需求,我自己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居委会主任的支持和其他社区的配合以及同学的帮助下,调查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大家帮我分发问卷、回收问卷、整理问卷,使我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原始有效的数据和资料,并顺利完成了调研报告。在调研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怎样与不同的人相处,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时刻想着居民的需要等等,这些都是社区工作者们应当具备的素质,也是作为学生党员的我们应该学习的基本技能。

记得有一次跟着主任们下户,到了一家很破旧的四合院里,院里住着两位老人,他们的生活十分艰苦,老人见居委会来人了,拉着我们话家长,把生活中的难处和不便都向我们诉说了一番,看着老人们孤苦的晚年生活,我心里酸酸的。主任们拉着老人的手,把他们的低保金递了过去。出了四合院,主任对我说:这样的居民在社区里不少,他们是弱势群体中最没有保障的一类,要解决他们的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啊。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感觉心里沉甸甸的。

除了社区调研,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为各社区策划一次纪念申奥成功五周年活动。我们五个人经常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碰在一起,商量纪念活动的形式内容等,向街道办事处提交了计划书,在街道和各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纪念奥运的活动,我们自己也亲身参与到其中,大家配合默契,积极参与,受到居民的欢迎。我们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各自的组织策划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感谢东城区与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实践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