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洛阳市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小组:司徒达茜 崔帅

学号:080110316 080110273

班级:08级行政管理

一、洛阳概况: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两岸,是中国7大古都之一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现辖1市8县6区,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44公里,总人口642万,市区人口147万。 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100多位帝王在此执政,建都史长达1529年,建城史近4000年,是中国建都最早、历史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历史上洛阳曾先后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也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洛阳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洛阳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道家经典创作于此,儒家经学兴盛于此,释教佛学发展于此,伊洛理学渊源于此.洛阳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75处,出土馆藏文物近40万件,占全国出土文物的十三分之一。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斐声海内外;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被誉为“释源”、“祖庭”;周王城车马坑博物馆内的“天子驾六”出土时曾震惊文物界;中国三大关庙之首的关林引来众多炎黄子孙朝圣拜谒。

洛阳交通便利。陇海、焦柳铁路,连霍、二广高速在此交汇,洛阳民航机场是国内净空条件最好的国际空港之一,可供大型客机全天候起降。

洛阳工业基础良好,科研院所较为集中。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有7项安排在这里,建成了一拖、洛轴、洛矿、洛铜等一批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奠定了洛阳良好的工业基础,目前全市拥有国有大中型企业89家,其中特大型企业5家。洛阳拥有部属以上科研院所14个,省市所属科研院所18个,有5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每万名职工中有科技人员1972名,人才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洛阳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自古名甲天下。洛阳每年4月举办牡丹花会,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窗口。近年来洛阳还相继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双拥模范城市四连冠、全国综治工作先进市、中国最佳十大魅力城市等称号。

二、洛阳20xx年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20xx年,洛阳完成生产总值20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位居全省第2位,中部第4位,中西部第7位,增速全国第6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3.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240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661.2亿元,增长14.1%。分季度看,经济增长逐季加快。一季度增长8.6%,二季度增长10.7%,三季度增长14.1%,四季度增长17.5%。

20xx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35.14万吨,同比增长1.9%,连续7年总产量超过2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夏粮产量110.08万吨,同比增长1.5%;秋粮125.06万吨,同比增长2.3%。

(一)、工业:实现增加值830亿元

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30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公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401.6亿元,同比增长15.9%,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428.4亿元,同比增长15.9%。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6.7%。

此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8.3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利税277.3亿元,同比增长24.6%;实现利润137.6亿元,同比增长18.1%。收入、利税、利润同比均实现了正增长。

(二)、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逾1280亿元

20xx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80.5亿元,同比增长31.4%,增速比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7.6亿元,同比增长60.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08.5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工业完成投资798.3亿元,同比增长3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14.4亿元,同比增长22.8%。

房地产投资回升明显。去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7.9亿元,同比增长25%,扭转了前七个月的负增长态势。商品房销售活跃。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0.1%、48.3%,增速比上半年分别加快了45.2个百分点和58.6个百分点。

(三)、消费: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87.3亿元

20xx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87.3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汽车类同比增长70.8%,增速比20xx年加快52.7个百分点,医药类同比增长51.7%,家具类同比增长38.3%,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23.3%。

三、洛阳开放型经济发展概况

19xx年8月23日,洛阳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洛阳彩色摄影扩印服务中心”成立,实现了河南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零的突破,揭开了洛阳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序幕。

改革开放30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抢抓政策和市场机遇,着力扩大招商引资,着力调整对外出口商品结构,着力引导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洛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30年来,洛阳在对外贸易上,已与世界六大洲的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外贸自营企业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8家发展到现在的2041家,138种“洛阳制造”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67亿美元。

在招商引资上,洛阳已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内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投资合作关系,外资企业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21家发展到现在的821家,沃尔玛、家乐福、台塑集团等5家世界500强,中船重工、中铝集团、恒大地产等30家中国500强相继入驻洛阳,累计引进市外境内资金631.5亿元,引进外资23.4亿美元。

在对外经济合作上,洛阳已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外经自营企业已由上世纪80年代 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22家,境外投资企业达到21家,累计实现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营业额4.6亿美元,境外派出劳务达到2万人次。

外向型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洛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初步形成了洛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洛阳招商引资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洛阳招商引资经历了引资规模从小到大、外来投资企业由少到多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洛阳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21家,合同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56万美元。进入90年代,洛阳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510家,合同利用外资6.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8亿美元,分别是80年代的22倍和42倍;实际利用市外境内资金88亿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强力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的第一措施来抓,在全市上下掀起了新一轮招商引资的高潮,招商引资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可喜局面。特别是20xx年—20xx年五年间,全市累计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2040个,投资总额 2781亿元,实际利用市外境内资金588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市

外境内资金由20xx年的31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230.6亿元,是20xx年的7.5倍。五年来,全市累计审批外商投资企业217家,合同利用外资20.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5亿美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由20xx年的7441万美元增加到20xx年的8.99 亿美元,是20xx年的12倍。

(三)洛阳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30年来,洛阳与世界六大洲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2041家企业开展国际贸易,138种“洛阳制造”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从19xx年的326.8万美元增长到20xx年的13.7亿美元。19xx年至20xx年的十年间,洛阳进出口规模一直位居全省首位,从19xx年的1048万美元增至20xx年的2.1亿美元,累计进出口总值14.3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141.6%。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洛阳对外贸易健康发展,进出口总值大幅度提高。特别是20xx年—20xx年五年间,全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60亿美元,出口45亿美元,进口14.8亿美元。外贸进出口已由20xx年的4.47亿美元增加到20xx年的18.9亿美元,是20xx年的4.2倍,年均增长32.9%;其中出口由20xx年的3.29亿美元增加到20xx年的13.5亿美元,是20xx年的4.1倍,年均增长32.6%。机电产品出口由20xx年的4329万美元增加到20xx年的6.5亿美元,是20xx年的15倍,年均增长71.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由20xx年的3392万美元增加到20xx年的2.2亿美元,是20xx年的6.5倍,年均增长45.3%。进口由20xx年的1.18亿美元增加至20xx年的5.4亿美元,是20xx年的4.5倍,年均增长33.5%。

30年来,洛阳规模出口企业快速壮大,去年出口超百万美元企业达到74家,栾川钼业集团出口达2.67亿美元,中铝洛铜、中铝河南铝业,一拖国贸、阿特斯光伏、中信重机等15家企业出口超千万美元。

(四)洛阳对外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改革开放30年来,洛阳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际经济合作关系,拥有获得外经自营权的企业22家,形成了以中油一建、石化工程公司、第四设计院、中铁隧道集团、中铁十五局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的承揽国际工程项目队伍。

特别是20xx年—20xx年五年间,全市累计签订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4.6亿美元,实现营业额3亿美元,外派劳务1.6万人。其中营业额由20xx年的2726万美元增加到20xx年的1.49亿美元,是20xx年的5.5倍;对外劳务由20xx年的418人增加到20xx年的3619人,是20xx年的8.4倍,年均增长43%。

回顾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洛阳的对外开放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目前

已进入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展望未来,洛阳将坚持不懈的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的跨越。

 

第二篇:20xx年区域蓝皮书《20xx~20xx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20xx年区域蓝皮书《2006~20xx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围绕全国“十一五”发展规划,各地均制定了各自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从GDP指标看,全国各地“十一五”发展规划中,GDP平均增速高于国家规划2.4个百分点。

本报告的区域划分采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提出的“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方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并将这四大板块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即东部板块划分为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三个综合经济区;中部板块划分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两个综合经济区;西部板块划分为大西南、大西北两个综合经济区,东北板块即东北综合经济区。其中北部沿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黄河中游经济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长江中游经济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大西南经济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大西北经济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

从各地的GDP增速目标来看,有9个省市区定在10%以下,其他22个省市区都在10%以上,其中12%以上的有4个省市区,为内蒙古、吉林、天津、西藏。与“十五”计划相比,东部地区的“十一五”GDP增速目标基本维持不变,只有天津、河北、山东三个环渤海省市上调了1~3个百分点。东北和中部各省、自治区GDP增速目标均高于“十五”计划,其中内蒙古、吉林“十一五”时期的预期GDP增长率分别为13%和12%,较“十五”计划上调4个和3个百分点,无论是GDP增速目标,还是上调幅度,都是全国前两位。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十一五”增长目标,除新疆、西藏、青海外,也比“十五”计划有所调高,云南“十一五”时期GDP增长率预计为8.5%,是全国最低的,但也较“十五”计划提高了0.5个百分点。相对“十五”期间实际的经济增长而言,各地“十一五”规划中的GDP增速目标并不高,以三大经济圈前两位城市为例,北京和上海都将预期年均增幅定为9%,天津、苏州和广州则定为12%,最高的深圳也只定在13%,均比其“十五”年均增幅低1~3个百分点。

按各地的GDP增速推算,在“十一五”时期,我国GDP五年年均增长9.9%,高于国家规划(7.5%)2.4个百分点。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速分别为9.6%、10.9%、10.4%、9.4%,东北增长速度最快,西部最慢。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占全国的比重从20xx年的55.5%、8.7%、22.7%、13.1%变为20xx年的54.8%、9.1%、23.2%、12.9%,中部的比重上升最多(0.5%),东部下降最多(0.7%)。东北、中部、西部与东部GDP之比由20xx年的0.157∶0.409∶0.237∶1变为20xx年的0.166∶0.424∶0.235∶1,这说明东北、中部与东部的差距将缩小,而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将会略微拉大。(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