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因科技的发达,现代化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而个各种古老的民间文化与艺术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去。纵观各地,经济的发展因为对自然的不当利用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二面临窘困时,为寻求持续发展的出路,生态旅游业逐渐成为各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源。又因科学发展的需要,各地方在对当地民间文化的保护与旅游业有效的结合,随之而兴起的文化旅游越来越受众人的亲睐。湘西,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而又特色,为实现对当地所特有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以及经济的平衡发展,实行一种集当地各种特色文化艺术的旅游开发项目,实现了当地民间文化艺术的一种转型,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一定程度上对民间文化起了保护的作用。

二、调查目的:

1、 了解湘西各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是如何转化为表演形形式的

2、 了解湘西民间歌谣的分类

3、 了解湘西民间文化的现状(传承与保护情况)

4、 为学习《民间文学》做补充,加深对《民间文学》课程的学习与了解

三、调查项目:

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格朗渡》(太阳树)演出

四、调查人员:

姚兰、余立华、董卫、田德菊、陈伟华、龙莉琴

五、调查人员工作安排:

姚兰、陈伟华—拍照;董卫、余立华—记笔记;田德菊、龙莉琴—收集整理资料

六、目标安排:

13:00——15:00古城参观

15:00——16:00观看太阳树表演

七、调查方法:

实地观看现场现场表演,询问相关人员。

八、调查内容及结果:

湘西,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这里居住着多个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现全州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65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0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的传承人18人,省级代表人44人;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6个,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2个。并且同时还建立“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多处。

为了促进文化的发展与转换,让湘西的文化走向中国、走向世界,湘西太阳树文化产业公司转无形为有形,在有着4200年历史的乾州古城中,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深度的挖掘与开发,最后以舞台文艺的方式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在文艺节目中,主要分为三大篇章:天、地、和,以下我们将从这三方面对湘西的文化进行了解。

天篇:

在天的篇幅中主要主要包含马钮錞于、土家梯玛舞、苗族绺巾舞。鐏是战国到汉代战争中军队指挥打仗进退的打击乐器,湘西是全国出土青铜鐏于最多的地方。马钮淳于在1975年4月出土于湘西龙山县白羊乡的红星村,全世界仅此一件;属国家一级文物,现藏湘西州博物馆。现根据表演需要、音律需要又复制大小规格的錞于15件套,大型双马钮錞于钟一套,演奏出来的乐曲古声古色,富有韵味。马钮淳于是湘西土著民族祖先在祭祀、阵前所用的打击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渊源。马钮錞于揭开了湘西文化《天》的帷幕。湘西土家先民在远古时代被称为“巴人”,其居住地也就是“巴方”。土家先民崇拜虎和马。 历史上称“巴方”为“虎方”,巴人也自称为“虎人”,巴族自称为“虎之族”。錞于从东夷或越地传播到巴人地区,巴人将自己所崇拜的虎和马以钮的方式固定在錞于盘正中,作为一种群体文化的象征,则是一个文化演进的创造,是文化心理素质凝聚力的表现。在马钮錞于的悠悠敲打声中,我们透过历史的烟幕看到万年前土家先民的生活。在牛角琴和马钮錞于的打击交响中,在绺巾舞与哭嫁歌的轮番演绎中,一个个鲜活的原生态文化现象向大家展示了水同源的神秘湘西独特的文化个性。

《梯玛神歌》是土家族长篇史诗,主要分布在湘西的龙山、保靖、永顺、古丈等县,它以“梯玛日”仪式为传承方式,世代口碑相传。其篇幅浩繁,长达数万行。它集诗、歌、乐、舞为一体,表现人们开天辟地、生育繁衍、民族祭祀、民族迁徙、狩猎农耕及饮食起居等多方面的历史内容和社会生活,被誉为土家族的“民族史诗”。在节目表演时,梯玛身穿八幅罗裙,头戴凤冠帽子,手持八宝铜铃与师刀,边舞边歌。梯玛神歌的内容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场合所唱的神歌内容亦各不相同,为死人祭祀时唱“送亡人歌”,为人消灾招魂、求平安时唱“还愿歌”,赶鬼驱邪时唱“解邪歌”等等。梯玛神歌的唱词比较固定,即兴演唱者较少。土家族的梯玛神歌及其仪式来源于原始巫师祭祀,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天地神人、人间万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生命价值、哲学价值等内容,深涵着音乐、舞蹈、文学、语言、民俗、艺术等多种学问,是土家族的文化宝库。 梯玛神歌与梯玛舞无论是在表演形式、音律节奏、表情达意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浓厚的土家族巫师祭祀的民族特色,它是土家族人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美学观念、生命意识的直接反映。

苗族的绺巾舞是苗族巫文化衍生的的一种古老的祭祀性舞蹈,分为围巾和飞巾两种,现多流布于湘西州花垣、凤凰等苗族聚居县。其舞蹈功能是压邪、镇恶、灭害、除灾、谢神、还愿等。法器绺巾由12-24条绣花布巾联缀而成,长约40厘米,上带宽3厘米,下端宽7厘米,由一根长30余厘米的木棒穿上作柄,木柄用花布包裹好,下垂,鲜艳美观。跳绺巾舞时,苗巫身穿红色质袍,头戴黑色帽,帽顶缝一排猪毛,前面围一道凤冠。他左手握绺巾,右手握司刀。其动作有“三拜”、“撒梅花”、“拜五云”、“拜将”、“飞巾”、“扬尘”等;其动作则是柔中有刚,庄重有力;其歌曲音乐节奏自由,可长可短,可随引腔,且以锣鼓伴奏。苗族的绺巾舞鲜明的表现了苗族原生态的祭祀特点,具有着强烈的震撼力。

地篇:

在天篇完美结局之后迎来了地篇,地篇是讲述了在人间的祭祀与世俗之事,表达了地上的人类对上帝神灵尊重、敬仰。取之于大自然的事物,模仿大自然的声音,讲述人间的喜怒哀乐,地的开篇为开山敬神,神是土家苗族儿女的敬仰与精神寄托,敬东南西北中五方神灵,祈佑神灵对自己与亲人保护。

而后表演了咚咚喹,咚咚喹亦称“呆呆哩”。土家语称咚咚喹表演“早古得”,土家族单簧竖吹乐器。咚咚喹制作虽然简单,却能吹出欢快清脆的旋律,故深受土家族妇女、儿童的喜爱。咚咚喹可独奏或重奏,经常两支在一起对奏,音色明亮,曲调轻快活泼。土家族称咚咚喹乐曲为曲牌,传统曲牌极为丰富,大多数都有固定标题和唱词,既可吹奏,又能演唱。咚咚喹音乐,保留了土家族古代歌谣的特色,是典型的土家族传统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咚咚喹是土家人在闲暇时间里吹奏的一种娱乐性的乐曲,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表现了土家儿女的巧心匠慧,也是土家人一种对大自然的模仿与喜爱。

九子鞭历史悠久,源于北方。明朝时由湖北传入湖南。明末以来,桃源有民间艺人以此演唱谋生。这种形式后来为地花鼓所吸收,成为农村岁时节令活动演唱舞蹈节目中的一个新品种。九子鞭的舞姿活泼、明快,节奏感很强。整个舞蹈的风格特点是膝微屈、略成下蹲状,且有上下颤动感。九子鞭是湘西人极喜爱的一项娱乐节目,用其轻快地曲调表现了湘西儿女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而最吸引人的就是哭嫁,土家族女儿出嫁时一定要会哭,谓之哭嫁,哭得动听,哭得感人的姑哭嫁有专门的“哭嫁歌”,是一门传统技艺。土家姑娘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哭嫁。过去,不哭的姑娘不准出嫁。现在,哭嫁仅在僻偏的山寨还有此习俗。土家族女儿出嫁时一定要会哭,谓之哭嫁,哭得动听,哭得感人的姑娘,人称聪明伶俐的好媳妇。姑娘出嫁为什么要哭?哪有那么多的东西可哭?这是一种蕴含甚为丰厚的人生礼俗,也是一种饶有兴趣的婚俗事象。俗话悦:“人不伤心不落泪。”姑娘出嫁之所以要哭,是因为在旧式婚姻制度下,女孩(尤其是劳苦大众家庭的女孩)总是作为牺牲品“抛”(卖)给夫家的,她们的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因此,湘西等地的女孩在出嫁之前要哭泣,要呼号,哭嫁歌就是感情发泄的最好表现方式。哭嫁一般有哭爹娘、哭哥嫂、别姊妹、哭媒人、哭嫁妆、哭辞祖宗、哭上轿等10多个方式。台上的表演者则生动的表现了哭嫁的现场,新娘哭完嫁了就是新娘出嫁,由哥哥背着妹妹出了家门就是祝酒词,是由村里最有名望的人来说祝酒词,祝福这对新人能在以后的生活了幸福美满,多子多福。也是对这对新人最美好的祝福。而后由男方接亲的人接走新娘,敲锣打鼓热闹非凡。

和篇:

在第三部分“和”的展示中,有几个典型的代表,首当其冲的是土家族傩戏,傩戏是一种带面具的舞蹈表演形式,人们戴着绘有各种奇异的面相的神仙面具,在鼓乐声中齐腾呼号、冲杀跳跃,模仿着鸟雀舞、猿猴舞、熊舞等颇为壮观,预示着祈神赐福,希望人兽平安、无辜丰登、缅怀祖先等。

其次,苗族鼓舞也为另一绝,苗鼓在苗语里称为“票娜”,湘西的苗鼓有庆年、庆神两种,随着苗族人民审美情趣和鼓乐承传的变化,一般在农历“四月八”、每年春节前后、赶秋、椎牛、丰收喜庆、婚嫁、迎宾客等重大活动里,他们都以鼓乐相迎,以鼓乐作为抒发自己情感的特殊方式。若不寻求一种娱乐,则不足以资人生乐趣、提高思想、活跃精神、促进健康,而有裨益于人身者,仅鼓乐一项。苗族鼓乐最具有舞蹈特色,因为苗族鼓乐常常伴随着舞蹈,它是音乐、舞蹈的完美结合。在我州,苗族鼓乐称为鼓舞,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苗族文化、历史与审美的因素,苗鼓舞通过叙事性的表演方式,构成了湘西苗族鼓乐的独特个性;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舞蹈动作,再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生活、劳动的图画,可以说它是一幅湘西苗族人的历史画卷,它极具人文和平、和谐之韵。

最后为土家族摆手舞,表演的具体内容主要有闯堂进驾、开头辟地、人类起源、迁徙定居、耕作劳动、自卫抗敌、扫堂关架等八个部分,穿插打镏子、唱山歌、吹冬冬喹、打花鼓、唱薅草锣鼓歌,表现土家先民跋山涉水、迁徙繁衍、农事活动、日常生活、战争场面等。小摆手规模较小,时间较短,正月初九至十一日在各村寨所在的土王祠举行。其内容为祭彭公爵王、打蚊子、牛打架、塞冰口、挖地、下种、插田、除草、收割,表示劳动丰收的喜悦欢乐之情,人们互帮互助,彬彬有礼,土家族人们生活、舞蹈以“和”为贵,是“和”的体现。

按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对民间歌谣的定义和分类,我们了解到在这场演出里所演唱的歌谣其中大部分是属于劳动歌谣的,如土家梯玛歌等,也有在特定场所所唱的仪式歌以及一些生活歌,最出名的土家哭嫁歌等等。而这些民歌所具有的功能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是湘西劳动人民在劳作过程中的亲密伴侣,歌谣为他们减轻疲劳愉悦身心,表达心中的爱恨;同时它也是湘西土著先民与神沟通的语言工具;也是他们表达喜怒哀乐以求心理平衡的重要工具。更重要的是这些用各民族语言所唱的歌谣还具有科学研究的价值,它是一座巨大的原生态资料库,为了解这些少数民族提供了资料和研究方向。

这种表演,实质上来说是对民间文化在内任何形式上的开发。总的来说,湘西的多种民间文化需要有更多种形式的保护,延续文化的代代传承。因为在大体上看虽然湘西的民间文化都在保护中得以传承,但是还有一部分民间文化的精华在随时代消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传承人与继承人的问题。从此次的表演人员来看,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一辈艺人。如那位在表演中出众的张明光老先生,他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代表人,论年纪他应该是这个团队中最年长的了。年轻人虽也有,但还是占少数,真担心湘西的某些民俗文化会因没有很好的传承而逐渐消失。还要就是土家族人的土话,现在能说土话的人是少之又少,基本上就存在于那些偏远地区的老一辈中,要说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还是因为土家族人被汉化的结果。

像以上类似的情况扩大到全国各地区的民间文化传承上,大概也会有这样的尴尬吧。基于现在科学发展的需要,我认为社会各界的人士都有责任去对那些正消失或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施以保护。让那些濒危的民间文化艺术都能够有源源不断的继承与再创造,丰富整个中国的民间文化。

九、解决对策:

 1:针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问题。各地政府不仅要逐项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级别,还应该培养出更多的传承人。对一些文化艺术进行大众式的传授,组织文艺队进行考察,培养年轻人对那些古老艺术的兴趣,努力扩大艺术传承人的范畴。

 2:民间歌谣及民族语言的保护问题。湘西地区的民间歌谣基本上是用苗族语言和土家族语言来演唱的,但是少数民族不断被汉化现在会说土家语和苗语的人已不多,尤其是土家语。并且土家语和苗语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对其进行传承就只能依靠口头的讲授。对此我们应该大加应用现代的传承设备,对现有文化进行整理

 

第二篇:关于传统建筑对中国现代建筑所具有的借鉴意义的调查报告以凤凰古城吊脚楼为例-

关于传统建筑对中国现代建筑所具有的借

鉴意义的调查报告

—以凤凰古镇吊脚楼为例

摘要:湘西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因其具有生态的功能性、形式的艺术性及文化的多样性的特征,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从实地考察、资料调研入手,探究凤凰古镇吊脚楼的特性及其形成,期望对中国现代建筑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凤凰 吊脚楼 建筑特色 影响 调查报告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houses on stilts on the two river banks of the ancient city Fenghuang in western Hunan is well worth academic study because of its ecological function, art forms and cultural diversity. Based on field trips and data researches, we explore the reason why houses on stilts have such unique features in order that the result may have a good influence on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al

Key words: Fenghuang County; houses on stilts; Architectural features; influence; survey

前言:

受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明的建筑和建设中,大量可见的是反映“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理念,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大量的建筑布局中,充分考虑当地地质、地理、地貌的特点,城墙不一定是方的,轴线不一定是直线,自由的外在形式下面是富于哲理的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建筑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等级制度。从唐长安到元大都至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都市形制达到了完善的境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和宗法礼制。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xx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近代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这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 从19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新中国建筑发展新篇章开始,到20xx年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国建筑创作经历了从现代建筑的短暂自发延续到民族形式的主观追求、建筑技术的革新与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探索、改革开放与繁荣建筑创作、空前高速发展与奥运建筑等几个历史阶段。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在建造过程中和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但是,中国的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少问题。

(一)今天的建筑活动成了破坏自然环境、消耗能源的大户:50%左右的能源和资源用于建筑业,50%的垃圾来源于建筑业。在今天的城市规划进程中,城市建设过快、过大,有些规划设计不尊重自然地形、地貌,甚至还有占用耕地、森林的现象。

(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阮义三说,现在我国的建筑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盲目复古,表现为仿明、仿宋的风潮;二是一味崇洋,表现为欧陆风格的流行。比如,重修圆明园,撇开其作为国耻纪念地的历史见证价值和文物价值不说,没有丝毫创新的“再现”也只不过是一件复制的假古董;当今中国新建的城市大型建筑和标志性建筑,绝大多数都是外国建筑师的“创作灵感”。他们把在自己国家不能实现的建筑在中国大地建造出来,但他们并未考虑到中国人民的承受能力和中国文化的传承,以及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只是一味地追求建筑高度、体量和造型的新奇,最初的亮丽花俏带来的新鲜感过后便是空洞无力,最后沦为一座座建筑垃圾。

凤凰及吊脚楼简介:

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位于湖南省西南边,西邻贵州的松桃和铜仁,县治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7万,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明使设五寨长官司,清置凤凰厅,以境内的凤凰山而命名。19xx年改为凤凰县。20xx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凤凰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建筑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在凤凰如诗如画的风景是一颗无可取代的璀璨明珠。

湘西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的形成,是由当地人民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特有的民族习俗、历史地位等诸多自然与社会因素共同造成的。当地的民族人口构成,自古以苗族、土家族为主,但因为文化冲突及统治阶级管理的需要,凤凰古城一直作为军事重地存在。民国以前,凤凰城内的居住者多为汉人,当地苗族、土家族人则只允许居住在城外,其中,土家族人数少且多居于深山,因而当地的吊脚楼形态主要受干栏式建筑及苗族民俗文化影响而形成。此外,由于凤凰古镇自古以来的统治阶层多以江西籍的汉族人为主,为迎合气喜好,故其建筑形态又不可避免地融入了徽派建筑的某些特征—如山墙、屋脊的处理手法,白墙黑瓦的色彩倾向等。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出于最质朴的互帮互助的人性思考及生存、生活需要,凤凰古城的吊脚楼多以简洁的形态呈现,并沿江联排而建。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不同民族及地域文化的交融,造就了凤凰古城吊脚楼建筑的独特面貌和艺术气质。

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的造型特色:

在中国漫长的农耕社会历史中,受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朴素的生活方式、当地民族风水巫术、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普遍包容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凤凰古城的建筑形态,同样蕴含着这一哲学思想。从美学角度分析它的造型、材质及色彩,具有“朴素、自然”和“反秩序”两方面的特征。

(一)“朴素和自然”的美学特征

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环境及较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使得当地少数民族早已学会了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也从而使其建造的吊脚楼民居具有“朴素、自然”的美学特征。

一方面,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与中国其他类型的传统建筑一样,在审美倾向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强调体现“结构美”。其造型、色彩、质感等外在视觉表象往往与建筑的功能、材料、结构浑然一体。如山墙造型高过屋顶,是因其具有防火功能,只在屋脊处做装饰性造型处理是为了增加建筑体量的轻盈感与识别性;穿斗吊柱头的简易形态完全是出于对建筑结构的实用性考虑,建筑的色彩多为黄、白、黑、灰,都是表现的材质本色等等。此外,由于其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建立在满足居住功能基本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往往呈现出朴素大方、简洁的建筑装饰风格。

另一方面,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在建造时往往就地取材,这使其与周边自然环境能有机融为一体。同时,由于它往往是依河岸地势及形态建造,故其因地制宜的随机建造方式与周边环境“自然生长”的特性之间产生了一种无形的联系性,从而具有很强的“乡土氛围”与亲和力。此外,尽管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在结构、空间。材料、色彩、形象等方面都体现着强烈的“趋同感”,但在建筑造型的细节处理上却各有特色,这使得它既具有统一、低调的视觉特征,又具有很高的识别性和欣赏价值,还体现了当地居民互帮互助的朴素民风及民俗情感,如乡土情、邻里情、家族情等。

(二)“反秩序”的美学特征

湘西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美学特征是“反秩序”。普利高津曾提出了“混乱也是一种秩序”的观点。这里所指的“|混乱”意指“反秩序” 。而凤凰古城河岸的吊脚楼,从平面布局到空间意识所表现出来的模糊性和复杂性,使其具有了强烈的“反秩序”美学特征。

首先,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的建造过程,从头至尾都属于一种具有非连续性特征的个体行为。比如,当地人在岸边建造吊脚楼时不会有意识地考虑房屋的建筑风格与周边建筑是否统一,以及是否延续历史文脉等问题,而是完全以一种自发或随意的状态开展建造活动。在此过程中,经济性、功能性、实用性始终是建造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比如,人们往往先营建主体房间,在逐步修建附属房间,如厕所、牲畜棚等;选用材料的标准也不以美观为主,而是尽可能方便廉价的就地取材,如采用石块、木板、小青瓦、茅草、竹竿、废弃油毡、塑料薄膜等建造房屋。这说明,一方面,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的建造过程具有“无秩序”的特征;另一方面,其建筑形态不受某种建筑型制的束缚而具有灵活多变的特征。

其次,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的整体形态具有“反秩序”的美学特征。其建筑单体的外部空间形态具有从上至下无序组合的视觉效果,且建筑的平面布置方式是依地形呈不规则状展开,这使得当地的吊脚楼建筑具有既变化又统一的整体形象,从而增加了人们感受的复杂程度,也强化了建筑的“反秩序”美感。比如,吊脚楼建筑因适应地形的需要而形成的错位、退层等多样化形态使得它所围

和的空间不仅在水平界面上具有前后错位“模糊化”的特征,在垂直界面上也具有上下错层、大小不一的丰富变化。这些富于变化的空间及界面形态,并不是建立在某种“秩序”原则指导下的理性设计效果,而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具有“反秩序”美感的自由质朴的形态。此外,吊脚楼的“吊脚”、略微向上的屋脊曲线及向上翘起的“凤凰”状脊翼造型均增加了建筑单体的轻盈感与动感,同时,也与充满秩序感的水平方向联排展开的聚落空间形态及弧度向下的山形、地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因此,当地的吊脚楼建筑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再次,中国传统的亲水镇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共性特征:即依照“河—屋—街—屋”或“河—街—屋—街”的基本模式,根据地域特征向四周衍生。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群及沿河街巷空间的出现和发展同样遵循了这一规律。由于凤凰古城地处山区,受社会及自然条件的限制,当地人为了在有限的区域内争取更多的使用空间,以满足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故普遍将临街的建筑空间开辟为店铺和旅馆。这样,建筑室内的空间和室外建筑空间的交流性被极大的增强,这也使得原本轮廓清晰的建筑空间界面变得模糊起来。具体的处理手法有:通过延伸屋檐或加大沿街门窗的面积,使得人们的活动空间由室内延伸到室外,从而营造了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灰空间”。这使得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限模糊起来,从而巧妙的创造了能够满足人们多种行为需要的活动场所—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

值得深思的是,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的平面、立面和空间的“反秩序”美学特征,并未影响对人们生活功能需求的满足及地域环境的融合,反而很好地阐释了“因地制宜”的内涵。

结语

凤凰古城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对其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特色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研究结果表明,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的建造特色体现了建筑与人、自然之间的和谐互融关系;它既满足了人对建筑空间的使用功能及地域民族文化呈现的精神需求,也符合建筑物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共融性原则;此外,其依功能要求不断“生长”的建造方式,也与现代社会对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是相吻合的。这对现代建筑设计深具借鉴与启发意义。湘西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造特色及文化内涵,将引发人们对现代建筑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反思及对传统民居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建筑作为人造空间,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建筑满足了人类多种活动的需要,人、建筑与自然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而那些为了眼前利益,而盲目开发建设、破坏自然的建设是极不负责任的,是对人类和自然的犯罪。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应该树立传统的“天人合一”生态环境观,充分考虑当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现代技术手段,使得新建筑尽可能地与周边自然环境能有机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建筑造型和色彩都融入周围的环境,那才是和谐的,是美的。古人在做建筑设计之前,都要看风水。风水可以说是建筑与周边环境及建筑内部环境空间的合理设计,从而科学地利用光、热、气、风、水灯自然条件,满足人类生活舒适的要求。比如,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等等,都是结合并利用现有的地形、选用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材料,与环境相融合,才达到了与自然如此统一、协调的效果。

(二)复古风和欧陆风建筑之所以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是因为,前者缺少创新,后者缺少文化底蕴和历史的传承。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和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紧密结合本国、本民族的实际,将两种文化加以“嫁接”,从而产生第三种形态的新事物。拉美建筑师在挖掘印第安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原理,又揉进已在南美扎根300余年的巴洛克风格,创造出风格多样、空间亮豁、色彩浓郁、讲究光影反差效果的独具一格的建筑艺术。

【1】 梁子.《山地文化的一种景观:中国苗族的居住和建筑》【J】贵州民族学

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

【2】 罗晓光.《湘西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特色探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3】 王晓宁.《土家吊脚楼的类型与审美特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1991,(Z1)

【4】 周聪,《凤凰古城之建筑风情》[J]. 广东建筑装饰, 2004, (04) .

【5】 杨经浩.《从中国建筑的现状浅谈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TU201】沿海企

业与科技.2010.(07)

【6】 张良皋.《中国建筑文化再反思》20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