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教学,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又是课堂教学,所以研究改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一直是教育界的领导、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所谓教学评价,就是以现代教育价值论的角度,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相应的手段,对英语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价值判断,用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鉴定作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且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活动在我国各地已逐渐开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研究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掌握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在有比较、有指导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广大教师努力钻研教材,积极探讨教学规律,交流教学经验,从而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结果、情感、技能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能客观有效地检验新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能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出客观的评判,更客观、全面地反映课堂教学的本质,从而为教学改革的鉴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课题的界定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二)、主要理论依据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 中提到新教学价值观,它的核心理念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价值在于学生的发展。

日前,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课堂教学论坛”上,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在线研讨。他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理念,先来了解它的本来含义。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确定这一教学理念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副作用,减少无用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

四、研究目标(任务)

(一)、通过研究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明确有效教学目标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三维目标意识,使学生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

(二)、通过研究使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教学、设计理念;有反思的意识。在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

(三)、通过研究尝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探索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四)、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教师更多的关注有效教学可测性或量化的评价,探索检测课堂教学有效性目标是否落实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五、研究的内容

(一)、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的研究 1、教学目标的缺失

课堂教学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有的教师靠着自己的经验在备课,没有很好地研究学生的基础,出现教师本位现象;也有的教师只考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方法,出现内容本位现象,这两者都导致课堂教学目标单一,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

2、学习环境的缺失

作为外语教学的英语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初中英语现状却不乐观,表现在:课堂学习环境缺失,教学过程中缺少学生可接受性的心理环境,不能体现学生主体性,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学习环境缺失,家长虽然重视英语,但不懂英语,学生缺少会话和运用语言的环境。

3、活动意义的缺失

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活动应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展。而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的为活动而活动,具有娱乐性,却脱离了教学目标和内容;有的为内容而内容,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缺少方法和策略,所以活动失去了意义。

4、教学评价的缺失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与评价的方式密切联系,但综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现状,有则片面单一,仅以学生的书面测试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有的甚至是空白,根本没有检测目标是否落实的方法和手段。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1、课前准备的有效性策略

课前准备包括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预习。教师备课既要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又要倡导合作研究,进行集体备课,切实提高备课的质量;教师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所以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和学生预习的有效性策略是我们所要研究的。

2、课堂操作的有效性策略

课堂操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资源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如何提高单词、句型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探索和研究课堂操作的这一系列有效性策略已是迫在眉睫之事。

3、课后反思的有效性策略

课后反思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研究方式。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勤思考、勤动笔,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反思中得

到启迪和升华,取得进步。尝试课后反思的有效性策略,使得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有更为清晰和深入的体悟。

六、研究的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在教学实践中,如实、准确地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并进行分析、研究、再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分析影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尝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二)、实验研究法

确定实验班级,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策略的全面实验,并进行验证和总结。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助以实验研究法。

七、研究的步骤

(一)、前期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学习理论,研制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确定实验班级,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实验启动阶段

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理论的学习,启动课题研究、明确人员分工并制定计划,开展课题研究第一次研讨课。

(二)、中期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轮实验期

课题组成员分头按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开展实验课,进行教学实践,边实践边总结,收集相关研究的教学案例和材料。

第二阶段:第二轮实验期

继续实施研究,在第一轮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经验交流,开展研讨课教学,收集案例和论文,管理研究资料进行归纳和提升。

(三)、后期阶段

整理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形成研究论文。进行研究成果的推广,采用上示范课、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成为共享的资源,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

八、研究过程

(一)、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确立

新课改强调评价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理念。学生是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也应是课堂教学的评价主体;要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会评价的方法,学会评价他人和自己,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其学习的手段。确立课堂教学多元评价的主体,有助于建立多元化的合作互动式课堂教学文化,有助于多元评价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二)、评价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突出教学活动的“导学”与“主体性” 教师的“导学”作用

由构建主义观点,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者、激励者、促进者、调节者的作用。这样才能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学”作用。教师在讲课中应具有创新意识与新颖的教学方法,变“填鸭式”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式”为“主动式”接受知识,促使学生对英语口语产生浓厚兴趣,在体验成功中增进主体发展的欲望。

学生的“主体”作用

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学习目标并形成与获得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时,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习者参与目标的提出或确立。新课改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有效的教学评价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英语课程不仅要求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这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因此,情感态度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有效的课堂评价应关注学习的过程

评价的过程性体现在收集学生各阶段学习状况的数据和相关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探究与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基础,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就典型地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

(五)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多元评价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多元评价是为指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多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也为个人提供有益的反馈,多元评价重视从学生的日常表现中提取信息的技术,通过收集学生日常的情况和教师指导的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气氛的信息,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元评价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九、研究的成效

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英语教学工作,学校给每位英语教师配有专门的英语教室,教学硬件设施齐全,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学校教科室的带领下,学校有多项课题在省、市、区级立项,课题组论文多次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为本课题研究创设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本课题组多位教师在区英语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多篇教学论文分别获市一、

二、三等奖、区一、二等奖,多篇教学案例获区一、二等奖;课题组成员都是优秀的,热于研究的英语教师,并有着扎实的教育理论底蕴与丰富的新课程理念,英语教学经验丰富。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三年来,我组组织了两次以《主体性教学评价研究》为专题的论文交流会,会上老师都畅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及提出存在问题,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并且达成共识:不管制订哪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都必须突出如下几个特点:

1.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必须具有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

2.不同课型的课堂英语教学评价方案必须具有课型自身的特点;

3.评价方案要体现教师、学生的双主体性,用学生的学习成效去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效;

4.评价方案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的设置不单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鉴定作用,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发展要具有导向性及激励性。

 

第二篇:《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结题报告

深圳市红岭中学 廖春风

一、问题的提出

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已成为当前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的共识。“学会求知的方法远胜于求得知识本身”这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中心思想。该课题明确提出:“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人学会学习,借以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所有潜能和才能,因为学习就是人类的内在财富。”

现行的新课改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一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为出发点的全新教学模式,使课堂实现由“教”到“学”的转移,促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在实践中“创造自我”,促进其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呼唤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进一步确立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教学理念的确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更重要的还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

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中学英语教学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教师这样责备学生:“这种类型的题,我不知讲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不会做呢?”从这句责备学生的话中,可以看出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费时低效”的问题。传统的观念认为英语是教会的,过分强调教师的讲,造成“一言堂”、“满堂灌”。素质教育则认为英语是学会的,强调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有两个特点:一是实践性特强,二是方法十分重要。只有用正确的方法多实践,才能学好英语。真所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英语教学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遗憾的是,现在中学生中苦学者不少,好学者不多,会学者更少。因此,我们把实验的突破口瞄准课堂教学,从“如何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如何在新目标英语的要求下,利用多媒体上好英语课”、“在小组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小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潜能生的分析与培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何在学生的评价上体现分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 1

力”9个不同侧面来研究课堂教学问题,并且确定了“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这个总课题,旨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效率,减少学习的困难和阻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双赢目的。

二、该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根据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中渗透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指导,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内涵。

教育心理学“认知——指导”以及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等理论都强调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动机意念,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学习方法。

本研究采用教育部新课标的定义:“学习方法指导是为有效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必要行动和步骤”以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研究过程

研究对象为初中三个年级的全体学生。参加研究的班级不设对照班,全员参与,可比照的是以往同类型的本校初中各班。参加研究的教师,以自己的任教班级为研究对象,开展行动研究。整个研究分三个阶段,历时两个学年。

第一阶段: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国内外有关英语学习方法指导、课堂教学研究等文献资料,撰写研究方案与计划,确立课题。

第二阶段:采用教育行动研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期间开展了多种集体研究活动:参加福田区的新课程培训、学校两周一次的课堂集体备课、全员的研究评议课、青年教师课堂展示课、校级公开课、组内研讨课等。

第三阶段:整理数据和资料,总结和反馈。

四、研究实施和研究成果

(一)研究实施

1. 探索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渗透学法指导,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 2

活动,在听、说、读、写方面全方位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有效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2.典型引路,鼓励、表彰学生的兴趣、动机,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鼓励学生大胆把课堂所学进行延伸、拓展,在英语活动周上大放异彩。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

3.整合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协作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实现学习目标的方法。

4.介绍和讨论教学行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组内评议课提高教师对影响教学的诸因素的认识。

5.提倡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 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通过观察和分析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加深 自己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完成行动研究的报告。

(二)研究成果

1.通过课堂研究,发展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生掌握了记忆方法。

(1)在课堂研究中,我们把培养元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的重要举措,并从我们学校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即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积极监控和调节,使在学习中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学生在教师的关注和控制下,元认知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如教师示范时的学生静听习惯、用英语思维习惯、课堂发言声音洪亮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习惯、预习习惯、认真书写习惯、勤做笔记勤总结习惯等,在我们的课堂研究中,学生的这些良好习惯都在我们教师的引导下,由不自觉到习惯成自然。

(3)帮助学生掌握了记忆方法。比如,帮助学生过好语音关来掌握单词的记忆方法,充分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记忆、思维、想象等训练,指导学生学习与复习。

2.通过课堂研究,加强了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了思考问题。

(1)引导学生学会了积极质疑。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的思维总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和锻炼。在英语活动周上,学生的创造和意境可见一斑。

3

(2)指导学生学会了积极联想、明确思路、自己总结规律,做学习的主人。比如:教学中教师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产生表达的欲望,从而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再比如:课堂上教师角色的转变、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教法、课堂教学的交际化和课堂教学全方位开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自尊、自信,并且敢于思考、敢于求异、敢于创新。另外,我们还改变了“秧田式”的座位编排形式,组织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范围和途经,提高了课堂效益。 总之,通过课堂研究,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会学、善学,素质全面提高;老师会教、善教,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五、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努力,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校区之间、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还存在差距。

(2)有些教师教学观念依然陈旧,还未达到彻底抛弃“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比较低下,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英语教研组中专家引领的教研风气还不够浓,备课组活动常常停留在交流计划、交流课件与习题等一般性业务活动方面。

(4)今年秋季我们初中三个年级的英语教材将面临全面改版的情况。在这套《深圳版牛津英语教材》中,学生学业的多元评价非常凸显。然而,目前我们的形成性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有效的英语教学评价制度。

2.应对策略

问题客观存在,现实不可回避。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科组准备采取的对策有:

(1)广开培训渠道,采取“外学内培”的方式,加大教师对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力度,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实践性能力和全体初中教师的学科本体性知识和文化性知识的培养。

(2)开展组内教研有效性的研究,提高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效益。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核心,开展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课题研究和专题研究。

(3)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负担。

(4)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有效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使其有利于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4

参考书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xx年

2.胡春洞《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xx年

3.孙喜亭《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xx年

4.Harmer.J.S. (2000) How to Teach Englis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

4.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出版社,20xx年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