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制度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制度

1、医院门诊、急诊的首诊医生发现脑卒中、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病例应在明确诊断后10天内填写《海安县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病、死亡报告卡》,并交由本单位防保科医生汇总整理。

2、住院病例发病死亡信息由病案室人员根据出院登记信息每月收集脑卒中、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病例,并交由本单位防保科医生汇总整理。

3、防保科医生应将属于本辖区的常住患者分发到各社区,并及时对社区医生填报的社区调查部分进行复核,每月10日前上报到所在镇卫生所。

4、医院预防保健科医生应每月定期查阅病案室或者索引脑卒中、心梗等病种进行漏报补报,填写《****县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报告卡》。

5、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的病例,在年终应进行统一补报;在年报上报截止日后所发现的漏报病例也应做好相关记录。

6、对原始纸质资料使用统一档案盒进行分类归档,盒面标识完整易辨,并明确专人负责保管。

20xx年7月26日

1

 

第二篇: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病种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病种

1、报告病种脑卒中(排除因外伤性、代谢性、中毒性、肿瘤卒中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

?蛛网膜下腔出血(I60):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脑出血:①非外伤性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I61);②其他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指硬膜下出血和硬膜外出血(I62)。

?脑梗死(I63):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包括血栓形成性脑梗死(I66.904)及栓塞性脑梗死(I66.903) ?难分类脑卒中(I64):指临床有明显症状,且已作出脑卒中诊断,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未作影像学检查、遗失详细的病历记录等)而无法明确归为上述分类的脑卒中病例。

(脑卒中我国卫生部标准: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性脑实质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2、报告病种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I21.304):心肌梗死28天以内(包括28天)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发作。

?陈旧性心肌梗死(125.210):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8天(不包括28天)后的死亡。

?冠心病猝死(I46.101):其它各种类型冠心病的猝死。

(其他慢性缺血性心脏病(125.101)一般不包括在本病报告范畴之内。心绞痛(I20.902)也不包括在内。)

◆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的定义和分型

?冠状动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世界卫生组织分为五种类型: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

—心绞痛型

—心肌梗死型

—缺血性心肌病型

—猝死型

3、病例和事件区别

?病例报告:报告的是患病的患者数

1

?事件报告:报告的是发生事件数

?一个患者在某时段可发生多起事件

?事件的时间概念:28天(MONICA标准)

4、报告工作流程

?县级疾控机构←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报告本医院就诊的新发病例)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报告本医院就诊的新发病例、接受辖区卫生服务

↑ 站或村卫生室上报的卡片)

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负责本辖区漏报、补报、死亡补发病)

5、人口统计问题

?户籍人口(建议)

优点:人口资料比较完整

缺点:对人口长期进入或迁出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影响结果

?常住人口

优点:适合人口进入或迁出严重的地区

缺点:人口学信息不全,统计分析不利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