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教育教学的信息化、网络化也必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其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不同程度存在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而信息技术不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将成为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动力。因而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培养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已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适合教学需求的教学模式,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主题。通过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课堂结构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同时在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技术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完全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使学生学习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加灵活多样,从而引领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新时代价值观念,符合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信息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所具有的形象直观、感染力强、交互性好的特点,重点研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模式,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的统一关系,重视学生分析、学习内容的分析、确保学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协调性,按照信息加工模型来组织教学活动。使优化后的教学过程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参与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努力追求信息技术应用过程的科学、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题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法:结合具体理论学说,论证本实验课题的可行性与实验意义。

(2)问卷调查法:利用问卷调查法,搞好阶段性的评估,定期开展学生问卷评测活动,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对学习效果的主观评价等。(3)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修改和补充。

(4)调查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去了解一些实际情况,借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一定规律。

四、研究管理  

(一)研究前期——找问题做准备

1、课题前期找准问题。

实验前期我们分别对教师、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大量的调查中我们找准了真实的问题,为今后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

2、梳理问题找出原因。

我们从梳理中找出一些问题,一是教师应用理念的问题,二是应用技能的问题,三是缺乏专业技术支撑的问题,四是信息技术整合理论和整合操作程序模糊的问题。

3、开展课题研究培训。

为打造一支研究型的教师团队,我校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一是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应用信息技术的理念应该是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用的好、用的恰当、用的适时、用的高效,正是本课题应用信息技术的宗旨。二是注重课题研究理论指导。课题研究必须有理论支撑,我们布置实验教师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并组织了多次集体学习。三是强化技能培训。研究初期,要把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能力的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

4、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科研意识

要想顺利的实施本课题,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首先必须用理论知识来武装教师头脑。因此进行理论学习是我们课题组一直坚持执行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用各种形式经常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学习,一是有效教学理论学习,二是优秀课例学习,然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上网、看书学习,这一习惯从课题实验伊始一直延续至今,同时,每两个星期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大家就所看到的文章和观点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我们在科研思想上就较容易沟通和达成共识,力求以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教师的实践,努力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科研理论素养。

(二)研究中期——开展研究

1、专业引领,加强备课。

一是领导班子专业引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在每学期的开学初都深入课题组进行教材辅导,使教师整体把握教材,了解知识体系。然后再结合典型课例进行示范引领。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细致的课例分析,以面对面的形式将意见反馈给上课教师本人。

二是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校本研修中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在集体备课中,他们首先拿出自己对所要研究课例的整体分析,通过对典型课例的剖析,从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整合的策略等多方面进行讲解阐释,引发学科组教师的思考,并指导本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

2、提高能力,课堂实践。

要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如校本教研活动,同题异构的专题研讨活动等。

3、多种途径,反思评议。

一是录像反思,发现问题。可以将实验教师自我确认的“优质课”、说课、常态课片段等进行录像,通过教学录像勾勒出教师成长的动态轨迹,提供教师“自我分析”的素材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省,发现问题,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集体会诊找到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是借助网络、解决问题。我们借助论坛、教师博客、专题研讨、网上沙龙等,实现资源共享,解决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开拓了教研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

4、总结规律,理论提升。

专业指导,解决问题。课题研究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指导,学校每学期都邀请专家到学校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依靠专家的引领,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课题组多次邀请区数学教研员宋科长、市数学教研员杜小虎老师来校指导实验课,尚青青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张立云老师的《圆的周长》、孙雪静老师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得到了杜老师的高度好评,在课题研究中青年教师成长迅速。

 5、广泛运用,推动探究性课堂教学。

(1)共同实践,扎实研究

在确立了研究重点之后,课题组召开了教研组长例会,在例会上,向各位教研组长传达了本学期课题的研究重点,要求各教研组确立本组要研究的课例,并对该课例的教学环节进行研究设计。各教研组长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老师学习相关的资料,组内成员围绕情境的创设、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练习等问题共同探讨,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在确立了富有个性的教案之后,课堂教学便成了教师研究的中心环节。各年级组采取多种形式,或同课异构,或一课多磨,确保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2)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注重过程管理。我们坚持每月两次次的例会制度,月底总结每月的研究情况,以指导下个月的工作。坚持举办课题实验教师汇报交流活动,使每位教师都能在教学节中,上一节课题研究课,设计一篇优秀教案,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每学年撰写一篇有关课题研究的案例或论文。

五、阶段性成果

1、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课题组的老师在研究课题的同时,自身的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王伟老师制作的《圆的认识》网络版课件被中央电教馆收录,蔡玉彤老师制作的课件《圆的面积》在河北省优秀课件评比中获二等奖;孙雪静老师执教的《24时计时法》获开平区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并将代表我区参加唐山市的比赛;刘琪老师在第九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比赛中,《平移与旋转》一课获二等奖;冯健辉老师在第十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比赛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获一等奖,同时该课还获得了唐山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优质课评比的一等奖;蔡玉彤老师《圆的面积》一课在国培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同时,教师们撰写课题论文的水平也逐步提高。由杨老师的《借助信息技术活化小学数学教学》在河北省教科研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该论文还被发表在《小学数学报》上。

同时,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有了明显提高:(1)学生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广泛应用,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增多了,所以学生的操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中高年级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绘图、文档的编辑、网上搜索等技能,部分学生已掌握演示文稿、动画、网页的简单制作,学生有了自己的电子信箱,并能经常用电子信箱收发邮件。(2)学习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信息。如五年级数学中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师布置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找到了多种计算方法,如“用小方格量、通过割补转化”等等方法。(3)由于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生成、加工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首先,在备课上注重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研究生活实际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制作教学课件,精心思考学生的活动;设计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讨论的生活数学问题;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引导点拨,运用“讨论”、“探究”、“图解”、“情境”、“发现”等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课后,教师也十分注意引领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组织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收集信息,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3、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由知识的存储器变为积极、活泼、创新的探究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动脑,主动动手,兴致勃勃,课堂初步成为学生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探究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积极发言讨论,提问质疑,批驳不同观点;相互协作,争论研究,自主操作实践,初步形成了独立探究的能力。

4、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

我校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自20##年起已进入实践研究阶段,实践研究阶段我们分为了四个领域进行研究,它们是:数与代数部分、图形与几何部分、统计与概率部分、综合与实践部分。到目前为止,我们先后研究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个部分,并总结归纳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数与代数、信息技术环境下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数与代数教学内容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3、开展实施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建设原创性专题教学资源网站。

开发专题教学资源网站是实施整合、开展信息学习最有效、最具可操作性的一种模式。我们在该课题的实验研究中,自主开发了资源型学习网站。要求教师们努力收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已有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在必要时由教师自己开发研制,形成电子素材库、电子教案、电子题库、网络课件等学科资源网站,达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在学校资源库建设上,我们一方面自行购置了一些教好的资源软件,另一方面组织我校的教师自己制作、下载一些新颖实用的教学课件,我们不仅将校园网作为学校工作的窗口,还将校园网建成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一个交流平台。

4、积累了大量优秀的论文、案例、反思等文本资料。

自课题开展以来,实验教师撰写了大量的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并提供了多节精品课例,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六、课题研究的体会和反思

1、经过课题研究,我们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的自身成长、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但是,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媒体,应用时要防止追求课件表面化的奢华和大容量,要辩证地看待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我们应该始终摆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辅助”位置,恰如其分地发挥它的效能。要取缔只具有展示书本或代替板书功能的课件的展示。同时课件不能替代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动手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决不能以媒体的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

2、课题研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研究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能和素养,还要教师抽出很多的时间去学习、设计并制作课件,为了准备一节课,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财力与精力,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有的教师对此失去了原有的热情。对于如何解决教学课件资源缺乏的现状,尝试探索使用一些简单的模板,使用现成的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是本课题下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研究到一定阶段时,教师可能成为一个瓶颈。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克服单纯地制作课件为目的的倾向,让教师比较全面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3、加强专家引领和培训

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制约着我们的课题研究。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进行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和一线教师三结合的研究策略,加强同领域课题强校际间的互通,取长补短,边研究、边总结、边反思、边调整,提高研究的水平。

4、加强资源建设

有了计算机和网络,必然会产生对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和资源的需求。资源的建设需要教师的参与,还需要一些专业机构提供优质的现成的精品资源,不能要求教师人人自己做资源,作为教师,主要要学会使用,学会选择自己教学中需要的课程资源,然后将一些适用的资源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性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性的研究》中期报告

本课题自20##年6月申报立项,20##年11月专家召开论证会。至今已有近两年时间。两年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学习、交流、探索。一是动态生成概念的界定;二是厘清生成与预设的关系;三是如何才能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以及我们的应对策略,其中第一点我们主要是做了一些再学习,第二点和第三点是我们研究的具体内容,第三点是研究活动的重点。现将具体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确定和修改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目标,“动态生成”又是小学数学课堂的核心理念之一,小学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有着灵活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过程,作为一段演绎师生共同经历,焕发无限激情的生命历程,一旦深陷在“预设”的窠臼里,统得过死,就会把学生引入幽深的峡谷;而一旦沉迷于“生成”的闭囿中,矫枉过正,就会把学生带进空中的楼阁。

因此,数学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应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应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既要有课前的巧于预设,也要有课堂的妙于生成。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科学的策略,构建有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发展的动态生成课堂。

本课题从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我校的课题组成员所任教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对搞好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得到全体课题组成员的高度认同。

二、实施和操作阶段

1、 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和计划,确保研究顺利完成。加强理论学习,领会课题的精神,深入探讨,分析交流,提出改进之处,确定课题实施方案,学习可采用集中学习、分散学习、积极参加市局教科室举办的各种培训。

2、确立典型课例和上课的老师,课堂组成员听课,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情况、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和三维目标的落实。每次上课均确定主题,具体实施过程中将知识体系划分为四个只是块,每个知识块均从前述的几个方面展开,并注重对比。不可否认,仍有个别教师的课堂结构依旧是线性发展,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对问题不去思考,学生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老师唱主角,学生成了忠实的听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感到很累。

3、课后调查学生,听取学生现在在课堂上的想法,自己想怎样参与课堂上的学习,问清学生的心理需要,掌握的动态,分析形势共有的认识,为研究提供依据参考。发放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详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4、开展初步的研究活动,课题组成员分析写好典型的案例,课堂观察,调查报告,及时分析总结,运用已掌握的策略上好研究课。

三、研究中期的反思

1、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种调查和理论学习,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转变了观念,搞好课题研究的积极很高,有不少的现象和课改精神不相符合,很有必要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我校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

2、 切实落实科研兴校的思想,通过此课题研究,影响更多的教师去投身教科研,在研究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向优秀教师学习。

3、 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探求动态生成的策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既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也能影响其他学科教师,借鉴一些策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全面发展。

四、初步成效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调查和各自的实践研究,探求一些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准确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i )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但是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也弊,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1)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

(2)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被激发起“兴奋”的学习状态,而发表精彩的观点时;当学生出现理解或误解的“错误”时;当师生互动中学生“随机” 冒出的精彩火花时;当学生表情出现“细微”的变化时;当教师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时,都是意外生成资源利用的大好时机。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结果将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因此而机械和呆板;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和“生成”,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2.捕捉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让智慧闪耀光芒。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

(举例1)

3.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及时进行提炼。

教学中不仅要努力捕捉学生的亮点,还要留心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及时进行提炼。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23+18”时,“还可以怎么算?”使孩子们提出了不一定非得从个位算起,从十位也可以算起的想法。在四人小组的讨论中,我们发现有个孩子的见解与众不同,但词不达意,小脸涨得通红。见此情形,教师及时进行提炼,“先估算3+8是否满十,够十,就在十位上加1,十位上变为2+1+1=4,个位上见8想2,3-2=1写1。这样想就不会忘记进位了。”在这样的帮助下,孩子终于把自己的独到见解叙说完毕。孩子笑了,其他的孩子也纷纷伸出大拇指夸奖:“你真棒!”“你棒极了!”我们为孩子们所释放的潜能而喝彩。

(举例2)

4.点拨偏差,重拾信心,迸发创新之花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手握的是已知的教材,面对的永远是学生未知的答案。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尴尬的问题所在。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尴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

 5.引发争论,让思维擦出火花 

    学习的过程绝不仅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西方学者狄德罗曾说过:“怀疑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数学也是如此,当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就说明对所学内容有了独立思考,这是学习的深入,更是一种进步!数学学习是学生认识矛盾转化的过程,鼓励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在解决的基础上完善。我们反复地研究发现:一旦激发起学习的欲望,孩子们的学习劲头是很大的,根本不用教师去催。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创设一个师生融洽的教学环境,鼓励孩子大胆提出问题,组织他们去解决发现的问题。在彼此思维的碰撞中,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五、阶段性成果

1、部分论文 

2、典型案例 我们搜集的案例,注重弹性设计,注重时空预留,注重过程中的调控。(见案例集)

3、课题组成员的观察记录。(见案例集)

以上成果,具体如下表: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教科研的基础知识,基本的研究方法仍需要继续学习,深刻理解操作的步骤,并能在实践中正确应用。

2、深入钻研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本学科专业知识,这是能否准确、迅速应对“生成”的基本保证。

3、大力营造研究的氛围,让每位成员理解,教学即研究,课题研究就在我们身边,不能为研究而研究,让研究为课堂教学服务。

4、养成勤写勤记录的习惯,有时不能及时把研究的成功经验、课后反思、典型案例进行梳理总结,只是到某一阶段需要材料时才整理。

20##年4月   

I    在该课题开题之后,正式开始活动之前,就我们的认知水平,认为生成就应是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是原生态的,不带预设的。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认识到生成并不排斥预设,预设与生成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课堂任由学生信马由缰,那课堂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就成为问题,我们认为一节课的动态生成应该在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框架内,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师生交流的舞台。于是我们就将生成分为预设性生成与非预设性生成两类。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本课题研究搭建为两大板块:(一)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成为可能;(二)是探索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出现后的应对策略。经过进一步学习《数学课程批准》,,研究相关教材,按《标准》要求把我们的具体研究工作划分为四个知识块,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每个环节都是从理论学习、案例搜集、课堂教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展开。

例2          《认识厘米》

课中老师要求孩子们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同学们都安静地暗要求进行着。突然有一位学生大声说“老师,我的尺子前面锻炼一截,不好量”老师既没有训斥他不守纪律,也没有责怪他没有准备好直尺,而是把怎么用断尺测量长度的新问题交给了大家共同研究。结果是: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测量长度的常规方法——用“0”刻度对其物体一端的测量方法,而且掌握了非常规测量方法——不用“0”刻度做起点的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恰当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需要叫爱哦是具有教学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他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同时保持现场的机警状态,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他能敏锐地感受到时间所蕴藏着的教育教学资源,果断地判断,迅速的应对。这种教学的智慧不仅来源于教师的学识,更来自于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