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自动控制实验一20xx最新最全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频率响应测试

学    院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方向    测试与控制         

班    级     xxx       

学    号    xxx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 年11月

实验二  频率响应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频率特性的测试原理及方法。

2. 学习根据所测定出的系统的频率特性,确定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测定给定环节的频率特性。

2. 系统模拟电路图如下图:

 其动态结构图为:

3、系统传递函数为:

取R=200KΩ,则  -17920##839

取R=500KΩ,则 

若正弦输入信号为Ui(t)=Sin(ωt),则当输出达到稳态时,其输出信号为Uo(t)=Sin(ωt+ψ)。改变输入信号频率f=值,便可测得二组A1/A2和ψ随f(或ω)变化的数值,这个变化规律就是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三、实验原理

1. 幅频特性即测量输入与输出信号幅值A1及A2,然后计算其比值A2/A1。

2. 实验采用“李沙育图形”法进行相频特性的测试。以下简单介绍一下这种测试方法的原理。

设有两个正弦信号:

X(ωt)=XmSin(ωt)    Y(ωt)=YmSin(ωt+ψ)

若以X(t)为横轴,Y(t)为纵轴,而以ω作为参变量,则随着 ωt的变化,X(t)和Y(t)所确定的点的轨迹,将在X-Y平面上描绘出一条封闭的曲线。这个图形就是物理学上称为的“李沙 育图形”如图 2-3 所示

3. 相位差角Ψ的求法:

对于X(ωt)=XmSin(ωt)及Y(ωt)= YmSin(ωt

当ωt=0时,有 X(0)=0 ;Y(0)=Ym Sin(ψ)

当ωt=0时,有  X(0)=0 ;Y(0)=Ym Sin(ψ)

即ψ=ArcSin(Y(0)/ Ym), 0≤ψ≤π/2时成立

图2-1

3. 系统传递函数为:

          取R=200KΩ,则  -17920##839

          取R=100KΩ,则 

若正弦输入信号为Ui(t)=A1Sin(ωt),则当输出达到稳态时,其输出信号为Uo(t)=A2Sin(ωt+ψ)。改变输入信号频率值,便可测得二组A1/A2和ψ随f(或ω)变化的数值,这个变化规律就是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三、实验原理

1. 幅频特性即测量输入与输出信号幅值A1及A2,然后计算其比值A2/A1。

2. 实验采用“李沙育图形”法进行相频特性的测试。设有两个正弦信号: X(ωt)=XmSin(ωt) , Y(ωt)=YmSin(ωt+ψ) 若以X(t)为横轴,Y(t)为纵轴,而以ω作为参变量,则随着 ωt的变化,X(t)和Y(t)所确定的点的轨迹,将在X-Y平面上描绘出一条封闭的曲线。这个图形就是物理学上成称为的“李萨如图形”。

3.相位差角Ψ的求法:

    对于X(ωt)=XmSin(ωt)及Y(ωt)= YmSin(ωt)

当ωt=0时,有  X(0)=0 ;Y(0)=Ym Sin(ψ)

即ψ=ArcSin(Y(0)/ Ym), 0≤ψ≤π/2时成立

四、实验步骤

1. 画出系统模拟运算电路图,标出电阻、电容的取值。

2. 画出K=2和K=5两种情况下的自动方式、示波器方式和李萨育图形。

3. 填写实验数据表格。

4. 用测量的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两种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参数,并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

5. 分析实验数据,就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差异进行分析,说明误差产生的原因。

五、实验数据

图2-3  k=2,时的频率响应

用excel分别做k=1与k=2时的波特图如下:

从波特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系统的响应是典型的二阶系统响应。

对于二阶振荡环节

对数辐频特性:

特征点:

易知当Y(0)/Ym接近1时,ω的值即为ωn,Ac /Ar的值等于1/2

①   k=1时

时,

,故0.448

理论值

②   k=2时

时,

,故0.33

理论值

六、误差分析

从得到的结果看,虽然已经和理论值比较接近,但是仍存在一定误差,初步分析误差可能由一下因素造成:

1. 电容电阻的标称值和实际值一般都有误差,所以依次搭接的电路的传递函数和理论不完全一致。

2. 运放带来的误差:一方面,实验中的运放的正极没有接补偿电阻,这有可能造成零点漂移以致结果不准确。另一方面,理想运放的放大倍数是无穷大的,而理论运放不一定是无穷大,这也会对传递函数的参数造成一定影响。

3. 在matlab中显示的李沙育图像中找Yo时发现,当X=0时,不一定有相应的Y与之对应。这是由于系统实际输出电压为连续的,而A/D转换是离散的,所以实验得到的Yo并不是实际的Yo,而是有一定偏差。

4. 所选的 值太少,并不能真正找到=90度时所对应的

七、实验结论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传递函数的频率响应,并通过李沙育图像求得了响应相对于输入的滞后角,进而由实验数据确定了系统的传递函数。

                                                  

 

第二篇:20xx年实验加试实验详细报告(实验步骤、评分标准)

实验A:探究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

实验仪器: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镊子、试管、胶头滴管、烧杯、废液缸、

实验药品:铜片、镁带、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一、           实验A:探究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12分)

试题B    量取3ml食盐水并加热

【实验用品】:

试管架、试管(15 mm x 150mm)一支、量筒(10ml)、试管夹、酒精灯、火柴、食盐水1瓶(盛在细口瓶中)、胶头滴管(放在100ml的小烧杯中)、废液桶。

【实验要求及实验步骤提示】:

1、打开细口瓶,用量筒、胶头滴管准确量取3ml蒸馏水。

2、将量取的3ml食盐水倒入试管中                                 

3、夹持试管给食盐水加热。

4、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

5、取下试管夹把试管内的食盐水倒入废液桶

6、整理实验器材

【填写实验报告】:(每空1分共5分)

1、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    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会偏

       

2、酒精灯的灯焰分外焰,内焰和 焰心 ,熄灭酒精灯必须用______盖灭不可用嘴吹。

试题B量取3ml食盐水并加热     

实验C   实验室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实验用品:仪器:大试管、橡皮塞、玻璃导管、胶皮管(三者已连接好)、铁架台(带有铁夹)、集气瓶、玻璃片、盛水的小烧杯、抹布、回收大理石的烧杯、废液缸。可燃木条、稀盐酸、大理石、火柴

实验C  实验室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实验D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内容】   

     配制2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考查要点】  

1.使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

2.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实验用品】

氯化钠、水。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25mL)、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称量纸、回收瓶、废液缸等。

【实验步骤】

1.对所需实验仪器和药品逐一清点

2.计算:配制2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_____g;水_________mL

3.调节托盘天平平衡

4.准确称取所需氯化钠,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5.用小烧杯取少量水,然后倒入量筒中

6.用胶头滴管准确加水至所需体积

7.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8.将配好的溶液倒入回收瓶中

9.所配制溶液的标签上应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清洗仪器,整理桌面,复位

实验D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E        探究碳酸钠的部分性质

实验用品:

1、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

2、pH试纸、碳酸钠、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

1、在小烧杯中放入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实验现象:碳酸钠     溶于水。

2、取1支试管,倒入少量Na2CO3溶液,用pH试纸测定Na2CO3溶液的pH为     

3、在3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向试管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为         ,            ,       。写出碳酸钠与盐酸、澄清的石灰水、C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E        探究碳酸钠的部分性质

评分要点:

实验F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内容:用酚酞试液和石灰石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仪器药品:两瓶未知试剂【氢氧化钠溶液(2%)、盐酸(1:2)】、酚酞试液(放滴瓶中)、颗粒状石灰石(放试剂瓶中)、镊子、擦纸、试管(15mm×150mm)

5支、试管架、试管刷、烧杯(200ml)一个(贴标签回收石灰石)、废物桶,废液缸。

实验F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