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学综合实习报告2

20xx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地学实习报告

实习前(准备,属于我们的誓师大会)

20xx年7月5日下午,南校区资环学院实验楼四层会议室,地信专业08级全体学生齐聚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其中付老师首先说明了实习应该注意的事项,主要是关于实习生活和实习的安排以及实习报告的编写内容,接着常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秦岭的一些环境情况让我们对秦岭有了大概的映像,让我们对实习生活有了一定的向往,并且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往年的实习经历,通过一些往年实习时候的照片能让我们实习生活变得更轻松更快乐。

短短的两个小时,我从常老师的语言和那些幻灯片中了解到了很多有关于秦岭概况的知识。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1500千米,南北宽达100至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至2500米。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为中国东部超过3000米的少数山峰之一。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 秦岭南北坡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属黄河流域的北坡为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与落叶 1

阔叶林地带。因长期的农业开发,现多为次生林。秦岭山区植物区系成分和动物种属成分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混杂性和复杂多样性。野生动物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贵品种,鸟类有国家一类保护对象朱鹮和黑鹳。秦岭现设有国家级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和佛坪自然保护区。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关于我们的任务)

地学野外教学实习时自然地理,土壤学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地质地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对常见的地质现象获得感性认识,初步掌握观察、描述与分析地质现象的思维能力,对野外地质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有初步了解,能够简单的识别各种常见岩石土壤的种类,了解它们的特征。

二、实习内容(属于我们的空间)

本次地学实习总共分7天进行,实习的区域主要是秦岭山区、关中盆地和黄土高原,实习的路线分南下和北上两条。两条路线分别为:

北上路线为:由学校出发,经普集、礼泉、云阳到达口镇,然后经淳化、旬邑、彬县到达长武县城,第二天由长武县城出发,直到陕甘交境的长武野外科研教学基地,然后回学校。

中间两天一天休整,一天在学校博览园土壤馆跟随老师观看土壤岩石种类,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2

南下路线为:第一天由学校所在地杨凌出发,过渭河经亚柏到周至,经崂峪沿高速到宁陕,然后走盘山路到火地塘休整;第二天由火地塘实习基地出发,经十八丈瀑布到宁陕县城,然后经汤萍、兴坪、两河镇、饶峰镇到达石泉县,最后经石泉县到达汉阴,然后有汉阴过石泉回火地塘基地;第三天有火地塘沿途翻越三架梁到达柞水,然后在柞水休整;第四天由柞 水至石龙镇观看岩溶地貌,下午由石龙镇出发,经终南山隧道到达西安,经周至回学校。

在这短短的7天时间里,我们几乎把陕西中南部这一广大的区域走了一遍,跨越了亚热带、温带两个气候带及其过渡带,走访了陕南秦巴山地、关中盆地以及黄土高原区三个地形区,感受到了由地貌、水文、气候不同而引起的区域的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

下面,我将以这三个地形区为主线,分别描述这三个地形区的自然人文风情、地质构造的形成,地貌类型、土壤类型以及其所处的气候环境。

关中盆地(我们生活的地方)

关中盆地地势较为平坦,是人类生活的尚佳地点,我们美丽的学校就位于关中盆地,在这里我们已经生活了两年,但是对这里的地理环境并不了解,下面我便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中盆地的情况。

关中盆地南倚秦岭,北界“北山”。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 3

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机耕、灌溉条件都很好,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关中号称“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小麦和玉米产区。

( 1 )地质构造的形成:

关中盆地夹持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线上有一连串泉水和温泉出露。南北两侧山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

关中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第四纪松散沉积,最大厚度达7000余米。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阶地。

一二级阶地组成关中平原的主体,当地称“原”,自上而下如阶梯状的头道原、二道原、三道原。三道原相当于二级阶地。原面受渭河南北支流切割而破碎。

渭河以北,从西向东有西平原、和尚原、周原、积石原、始平原、毕原、美原、许原等;渭河以南从西向东有五丈原、细柳原、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铜人原、阳郭原、孟原等。

( 2 )基本地貌类型:

关中盆地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渭河横贯盆地入黄河,河槽地势低平,海拔326~600米。从渭河河槽向南、北南侧,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 4

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塬。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残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应的多级阶地。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中最肥沃的地带。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塬,塬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渭河南侧的黄土台塬断续分布,高出渭河约250~400米,呈阶梯状或倾斜的盾状,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阳郭原,华县的高塬原,华阴的盂原等,目前已发展成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 ( 3 )气候环境:

关中盆地位于南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雪。年平均气温在13℃左右,年降水量平均为507.7-719.8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年平均湿度为69.6%,年平均降雪日为13.8天,无霜期平均为 219-233天。又位于秦岭山区和黄土高原区之间,为平原地区,气候还算适宜,较有利于农业生产。

秦巴山区(对于我们的神秘地方)

秦岭,或许每天早晨我们都能隐约看见它未按的身躯,但是总是隔着浓密的云雾,一直向往缺从未进入,不知不觉哪里成为了一个神秘的地方,让我们充满了向往与渴望。

(1)秦巴山区的地质构造

秦岭造山带是位于中国大陆中部并夹持于华北与扬子陆块之间 5

的大陆造山带,是加里东期至印支期的碰撞造山带。在该造山带中,前人普遍认为商丹断裂带是一条重要的加里东期缝合带,其北的造山带部分称为北秦岭,主要分布有古元古代秦岭岩群、中元古代宽坪岩群和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的丹凤岩群和二郎坪岩群; 断裂带以南称为南秦岭,主要分布有古元古代陡岭岩群、中元古代武当岩群和新元古代耀岭河群及震旦纪地层。与华北地台碰撞后,秦岭抬升,因此秦岭北部山地较南部高大陡峭,且其构山岩石呈现有北向南变质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讲到这里,就要说说秦岭的主要造山运动时期和形成原因了。秦岭的造山运动主要经历有加里东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在加里东运动中,整个寒武纪和志留纪末期以前,亚洲陆台基本上是沉降时代和海水侵入时代,这是加里东运动的前半期。志留纪末泥盆纪初,亚洲在很多地区发生了褶皱运动。在原来的许多大地槽中,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水后退,形成众多高山。这一阶段是加里东运动的后半期,亦即造山时期。我国华南的加里东褶皱带,也是这一阶段形成的。燕山运动是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对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和地貌轮廓的奠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此时中国陆域又有扩大,古地中海继续后撤。由于构造背景不同,燕山运动的强度和表现形式有明显的东、西差异。在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为相对稳定的一些大型内陆盆地所在,如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塔里木等盆地,它们在中生代期间几乎连续地接受河、湖相沉积;盆地外围已固结了的古生代地槽带,普遍发生基底褶皱。 6

上述一线以东,构造活动较强烈,造成许多北北东或北东向平行斜列的褶皱断裂山地和大量小型断陷盆地,并伴以岩浆活动,特别在东南沿海一带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岩的喷发尤为剧烈,显示了太平洋沿岸地带构造活动的加强。经过燕山运动,中国地貌的构造格局已清晰地显现出来。而喜马拉雅运动是新生代地壳运动的总称。因形成喜马拉雅山而得名。这一运动对亚洲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西亚、中东、喜马拉雅、缅甸西部、马来西亚等地山脉及包括中国台湾岛在内的西太平洋岛弧均告形成,中印之间的古地中海消失。这一运动中,中国东西地势高差增大,季风环流加强,自然地理环境发生明显的区域分异:青藏隆起为世界最高的高原,第三纪的热带、亚热带环境被高寒荒漠取代;西北地区因内陆性不断增强而处于干旱环境;东部成为湿润季风区。一般认为,喜马拉雅运动分为3幕:第一幕发生于始新世末、渐新世初,青藏地区成为陆地,从而转为剥蚀区;第二幕发生于中新世,地壳大幅度隆起,伴以大规模断裂和岩浆活动;第三幕发生于上新世末、更新世初,青藏高原整体强烈上升,形成现代地貌格局。我国所有高山、高原现今达到的海拔高度,主要是喜马拉雅运动第三幕以来上升的结果。由此三个造山运动,也就形成了秦岭山区的主要地质构成。

习惯上以嘉陵江为界分为东、西秦岭。西秦岭又以徽县、成县盆地为界分为北秦岭和南秦岭。北秦岭西起白石山,东延至天水东南麦积山(1659米)。南秦岭西起岷迭山系,经岷峨山(2826~3299米),向东接东秦岭。西秦岭北有渭河,西有洮河,南有白龙江,东有西汉水, 7

为四水分水岭。北秦岭山势较低缓,南秦岭山势高峻,多高山深谷、悬崖峭壁和急流瀑布。

秦岭的形成受地质构造影响极大,但二者范围并不完全一致。秦岭构造带是处于中朝古陆和扬子古陆两地块之间的褶皱带。西联昆仑褶皱系,东接淮阳隆起,形成亚洲宏大的巨型纬向构造带。在地形上其中带和南带形成一条东西延绵的大山系。北带约隆起于吕梁运动时期,中带和南带先后经加里东、华力西和印支运动,受到多次南北方向的挤压,发生褶皱隆起,并伴有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和断裂作用,形成一系列山岭和山间盆地,奠定了秦岭地貌的基础。新构造运动的断裂活动强烈,进一步完成了断块山岭的面貌。山体有古老的多种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往南则有较新的片岩、千枚岩和大理岩等。片麻状花岗岩侵入其中,多分布在山体主脊上。白垩纪和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呈低山丘陵。

秦岭主体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北仰南倾,主分水脊偏居北侧,多高峰,如太白山,主峰八仙台海拔3767米,鳌山3476米。往东古称终南山,海拔2604米。山脊北坡多断崖,呈高山深谷地形。南坡坡长而缓,形成波状山地,故有“九岭十八坡”之说。南北的水系格局明显不同,北坡呈羽状,南坡树枝状。北坡大河多溯源侵蚀袭夺了南坡河流的河源段,成为钓钩形流路或肘状流路。

秦岭山地内部有较完整的夷平面。如太白山顶的八仙台、跑马梁和鳌山,海拔3400~3500米。海拔3350米以上保存有第四纪晚期冰川遗迹,发育冰缘地貌、次一级夷平面已被分割,多呈2000~2800 8

米的第二级分水岭,如老君岭、平安寺、放羊寺分水岭。第二级夷平面表现为强烈切割的中山地貌。

秦岭北坡发育许多深切山岭的河流,俗称“七十二峪”,是南北孔道。其中著名的有陈仓道(即今川陕公路和宝成铁路所经路线)、阴平道(陇南文县境内)、褒斜道、傥骆道、周洋道、子午(即西万公路)镇榨道和蓝武道(西界公路)等。

总之,秦岭山地呈现北高南低的总体趋势:北部山地的山脉海拔一般比较高,且大多陡峭异常,表现为悬崖峭壁为主的山地类型;而南部山体相对低缓,最南端的山地甚至呈现出丘陵的特点。这些特征的形成,北部山地主要是造山运动形成的母质山体的原本特征,受气候和降水的影响较少,而南部山区当然也是地质时期形成的母岩为基础,在气候、降水等因素的作用下,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才形成的。

(2)秦岭的水文特征

秦岭的水资源丰富,主要是冰雪融水以及大气降水,秦岭山间河流沿山涧山谷分布广泛,其径流量受降水影响较大,河流在雨季一般流量迅速增大。秦岭南接长江水系,北连黄河水系,也是长江、黄河水系的主要供水区,其中嘉陵江、汉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而黑河、渭河、泾河的水又给黄河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秦岭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 9

量较小。而秦岭山区的河流则与其南北都不相同,秦岭山区的河流由于发源于山区,高程落差比较大,流速一般比较快,搬运能力比较强,一般夹杂大量的砾石甚至块岩,其河床上多呈现碎石遍布的特征(由于我们的实习路线一般是沿河走的,第一次见碎石遍布的河道所以对于这点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另外,由于秦岭山地的河流流速比较快,故径流量一般都比较大,随便一条小河的径流量都大得惊人:据常老师说,火地塘边的小河的径流量就是黄河上著名的支流——渭河径流量的数倍,由此可见一斑而窥全貌矣。

(3)秦岭的气候特点

秦岭是中国气候上的南北分界线。特别表现在冬夏季风的巨大屏障作用。冬季,关中的宝鸡气温比陕南的汉中低3~6℃,西安比安康低4~7℃。冷空气过境时,南北之间温差达6~7℃。秦岭对水汽也起阻滞作用,南坡年均降水量在 800毫米以上,北坡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下。秦岭以北的河流水量较小,流量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结冰。以南河流反之。习惯上以秦岭北坡和淮河一线划分,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而由于秦岭山地海拔比较高,相对高差也比较大,因而在山地中气候带多沿山体垂直分层,表现为山脚为当地的亚热带气候,随海拔升高,气候带逐渐变为温带、寒带气候,个别地区甚至有冰原带气候(据常老师说,现在的太白山海拔较高的山体中还有冰川存在)出现。另外,秦岭在气候上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属于气候带的过渡区,因 10

此兼有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特征,具体表现为,南部为明显的亚热带气候,降水丰富,水热条件较好,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北部呈现暖温带的气候特征,年降水量不足800mm,且在冬季比较寒冷,通常最低气温在零下七度左右,中间是过渡带,气候总体呈现多变的特点,兼具两种气候特点,另外,海拔高度对山地的气候也有较大的影响。

(4)秦岭的岩石

讲到秦岭的岩石,先回忆一下岩石的种类。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由于秦岭在地质时期上曾经是海洋,因此肯定有海相的沉积岩存在,又由于秦岭山体是由于板块的碰撞抬升形成的,故在板块运动比较强烈的地带会有岩浆岩的出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秦岭中的岩石受气候、降水、地质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原有母岩肯定会发生变质,所以也会有变质岩的大量存在。综上,秦岭的岩石兼有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 秦岭的岩浆岩

岩浆岩依据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性岩四类;依据结构、构造与产状又可分为深层岩、浅层岩和喷出岩三类。秦岭的岩浆岩多为深成酸性花岗岩,且由于气候条件,降水等因素的影响,在北部山区保留比较完整。

2 秦岭的沉积岩

在造山运动前期,整个中国大陆都位于加里东海域内,因此,在 11

秦岭出现的地区肯定有海相的沉积岩层,后来,由于造山运动,秦岭上升,原有海相的沉积岩应该有所保留的,但在我们实习的路线上,明显可以看到很多大的褶皱,且褶皱的纹理上呈现分层现象,由此可推断是有海相的沉积岩的,另外,像柞水溶洞这些以碳酸盐为主的山脉的大量存在,至少证明在历史时期中,秦岭曾经为海洋区(碳酸岩一般是海相的沉积岩)。但唯一遗憾的是我没有发现像小砾石定向排列的这种海相沉积岩的明显证据。

3 变质岩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变质作用基本上是在固态岩石中进行的,变质岩既继承了原岩的特点,也具有自己的特点。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是控制变质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当地热、岩浆侵入时传向围岩的热以及岩石断裂、错动与挤压产生的热使岩石的温度上升到180℃以上,甚至接近一般岩石的熔融温度(800—900℃)时,岩石矿物和活动性增强,从非晶质变为晶质,或由一种矿物变为另一种矿物。压力(包括静压力、流体压力和定向压力)导致岩石体积压缩,形成密度大的新矿物或控制化学反应过程,从而对岩石变质发生影响。化学活动性流体是以水和二氧化碳为主并包括一些易挥发和易流动的物质,来源于岩石孔隙水、矿物结构水、岩浆分泌与地壳深部分泌的热液,可促进某些元素的溶滤、扩散、迁移与岩石变质。变质的作用类型有五种: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以及混合变质作用 12

或超变质作用。

秦岭的岩石主要由于地质时期的板块相撞抬升形成的,因此构造运动引起的使岩石碎裂、变形及一定程度的重结晶,压力变质作用比较明显。又由于秦岭山地的构造运动相对强烈,板岩、片岩也有大量形成。秦岭北部的变质岩主要为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当然也不乏超变质作用。以柞水溶洞为例,柞水的岩石以碳酸岩为主,由于较长的历史时期中,柞水的气候湿热多雨,碳酸岩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淋溶分解,形成了溶洞的奇观。

(5) 秦岭的土壤

由于秦岭的气候具有多样化特点,故秦岭的土壤类型也比较丰富:秦岭南部丘陵区以亚热带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比较高,再加上这一地区的降水丰富,因而土壤的发育比较完全,土体呈现红色(在亚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形成过程中原生矿物强烈分解,盐基离子和硅酸离子大量淋失,铁铝锰在次生黏土矿物中不断形成氧化物且相对累积,由于铁的染色作用,土体呈现红色),且有些地方土体中有铁结核或铁磐层,土壤为黏性土壤,能搓成薄片且内表面光滑;秦岭山区山坡上的土壤(以火地塘山坡上的土壤为例),由于山坡的坡度较大,流水冲刷作用较强,土层较薄,表面以枯枝落叶层覆盖,土壤肥力很好,腐殖质层以下的土壤总体呈现红色,但发育不是很完全,有些区域的土壤甚至还有碎石分布,土壤的黏性较小,搓成的薄片较厚,内表面不光滑;而秦岭山间平原区的土壤以水稻土为典型,以宁陕县城边的土壤为例来说,水稻土长期淹水,土壤温度趋于平衡, 13

气候的影响程度较小,改变了母土原有的性质,而出现了很强的人为特征。土壤淹水后,水分下渗,产生了黏粒和阳离子及阴离子下移,铁锰也部分下移,另一部分储存于耕作层被氧化为铁、锰络合物形成棕红色斑纹或与有机物成有机铁络合物。又由于长期的淹水作用,空气缺乏,土壤处于还原环境,有机质再分解过程中产生较多的还原物质,高价铁锰转化为亚铁锰,形成一个蓝灰或青灰色的还原层。秦岭高山的草甸区的土壤发育较好,草甸表层的腐殖质层比较厚,淋溶和淀积层的土体也呈现棕黄色,土壤颗粒较细且土壤内部很少有矿物颗粒,土壤能搓成薄片,但比较厚,内表面不光滑。

(6)秦岭的植被

秦岭南部的植被较北部生物量大,覆盖度比较好,且树种以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为主,具有亚热带的植被特点,由于山体的相对高度不是很大,垂直分层不太明显,但又由于处于亚热带的气候条件下,在一些相对高的山体上,山脚为亚热带气候区,植被呈现亚热带的植被特点,有山脚向上,由于气温的降低,植被呈现垂直性的地带性分布比较明显;而秦岭北部则不同,以平河梁为例,平河梁的植被以落叶针叶林、油松和冷杉为主,明显都不是亚热带的植被,而梁顶海拔较高的地区,植被以灌木丛为主,覆盖度较小,且呈现垂直分层特点。 黄土高原(一生的向往)

黄土高原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一直以来孕育着中华文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我们我有国人向往的西方, 14

终于有此机会能够亲自来到黄土高原用自己的手亲自抚摸黄土,了解他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简单的说,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详细的解释: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之后,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渐升渐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地表形态的巨大变化直接改变了大气环流的格局。在此之前,中国大陆的东边是太平洋,北边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南边喜马拉雅地区分别被浅海占据着,西边的地中海在当时也远远伸入亚洲中部,所以平坦的中国大陆大部分都能得到充足的海洋暖湿气流的滋润,气候温暖而潮湿。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大部分为亚热带地区,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沙漠和戈壁。 然而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移动,久而久之,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这里就是堆积起了黄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体积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中,240万年以来,它的高度不断增长着。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带的三分之一,把西风带的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在中国北方制造了一个黄土高原。 在中 15

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的沙漠和戈壁上,由于气温的冷热剧变,这里的岩石比别处能更快地崩裂瓦解,成为碎屑,地质学家按直径大小依次把它们分成:砾(大于2毫米),沙(2—0.05毫米),粉沙(0.05—0.005毫米),黏土(小于0.005毫米)。黏土和粉沙颗粒,能被带到3500米以上的高空,进入西风带,被西风急流向东南方向搬运,直至黄河中下游一带才逐渐飘落下来。 二三百万年以来,亚洲的这片地区从西北向东南搬运沙土的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沙土大量下落的地区正好是黄土高原所在的地区,连五台山、太行山等华北许多山的顶上都有黄土堆积。当然,中国北部包括黄河在内的几条大河以及数不清的沟谷对地表的冲刷作用与黄土的堆积作用正好相反,否则的话,黄土高原一定不会是现在这样,厚度不超过409.93米。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也是沙土的沉降区,但是这里是一个不断下沉的区域,同时又发育了众多河流,所以落下来的沙子要么被河流冲走,要么就被河流所带来的泥沙埋葬了。

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迂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根据黄土堆积环境的不同,可将我国黄士发育分为三个时期:早更新世,相当 16

于第一次冰期,气候比新第三纪干寒,发生午城黄土堆积;中更新世,发生第二次冰期,气候进一步变干,堆积了离石黄土,范围广、土层厚;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气候更加干寒,堆积了马兰黄土,厚度虽小,但分布范围更广,南方称下蜀黄土。进入全新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梁、峁广布的破碎地表。

(2)基本地貌特征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形态复杂,发展速度快,它们是河流泥沙的供给地和初期搬运通道。黄土物质疏松,具垂直节理,易遭受侵蚀。黄土塬、梁、峁地形是今天黄土高原基本的地貌类型。 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耸峙在高原上的山地,犹如海洋中的孤岛。例如六盘山以西的陇中高原上的屈吴山、华家岭、马衔山,陇东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白于山、黄龙山等。原(或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原地面,著名的有甘肃东部的董志塬,陕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宽阔,适于机械化耕作,是重要的农业区。但是塬易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成为山梁,称为“梁”地。如果梁地再被沟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状有如馒头状的山丘,当地称为“峁”。由“梁”和“峁”组成的黄土丘陵,高出附近沟底大都在100~200米左右,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泥沙来源区。川是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在梁峁地区地下水出露,汇成小河、河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在两岸形成小片平原,称它为“川”。川两旁还有阶地,即“掌”、“杖”地。掌是川地上源的盆地状平原,与条状分布的杖地不同。 17

黄河在它的中、上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集中且雨量大,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尤其是黄河河口镇至潼关这一河段,黄河在穿越这一段黄土高原的过程中,众多支流汇入,把黄河“染成”了黄色。据测定,这一河段进入黄河的泥沙占全河沙量的90%。

(3)气候特征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位于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阴山以南,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地区。中部地区黄土层深厚,覆盖厚度一般为几十米至100米,最厚可达250米。1.光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光合有效辐射强。年总辐射量由东南部的5 000兆焦耳/米到西北部的6 300兆焦耳/米,光合有效辐射为2 250~2 750兆焦耳/米;日照时数为2 200~3 200小时;日照百分率由50%增加到70%。

2.热量资源丰富,但地区差异明显。东南部年平均气温为14℃,≥10℃积温为4 500℃;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4℃,≥10℃积温为2 000℃;青海日月山以东年平均气温为2℃,≥10℃积温只有1 000℃。无霜期由东南的200日减少到北部和西北的150日和100日。在种植制度上,由一年二熟或两年三熟到一年一熟或只能种植短季作物。温度日较差大是黄土高原热量资源最突出的特点之一。除南部地区年平均日较差为10~12℃外,其他大部分为14℃,西部地区为16℃。日较差大对作物光合作用物质的积累,特别是果树品质的形成具有良好作用。3.降水分布很不平衡。总的趋势是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东南部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属半湿润气候;中部广大 18

黄土沟壑区年降水量为400~600毫米。400毫米等雨量线自本区东北斜贯西南。此线以东、以南受夏季风影响较强,属于半湿润易旱气候;此线以西以北,受夏季风影响较弱,属西北干旱气候。西北部的河套地区年降水量为200毫米左右。受地形因素影响,多雨中心多分布在山区的迎风坡,雨量一般都在500毫米以上。

(4)黄土高原的水文特征 黄土高原上的主要河流是黄河水系。其中黄河在它的中、上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集中且雨量大,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尤其是黄河河口镇至潼关这一河段,黄河在穿越这一段黄土高原的过程中,众多支流汇入,把黄河“染成”了黄色。据测定,这一河段进入黄河的泥沙占全河沙量的90%。

(5) 黄土高原的岩石与土壤 在较大点的河流经过的地区,可以明显看到黄土高原的海相沉积岩基岩,这些岩石呈明显的层带状分布且略有倾斜 ,层带中可直观的看到由碎石经压力作用形成的砾岩,以及板岩与砂岩,多呈深灰色至黑色。由河床中的冲积物可以看到,黄土高原的岩石多以砂岩、砾岩为主,很少有像秦岭地区的花岗岩等岩浆岩出现。

黄土高原的土壤为黄色的土壤,含碳酸钙比较多,盐酸反应强烈,其土壤剖面上多有红色条带,为较早时期在湿润环境形成的额比较古老的黄土。黄土的黏性较小,很难搓成薄片,即使搓成了薄片,薄片 19

的厚度也会比较大,且内表面不光滑。黄土的颗粒比较细且很少含未分化的矿物颗粒。

(6) 黄土高原的植被特点 由于黄土高原的气候比较干旱,树木等不易成活,因此植被的覆盖度很低,树木多以耐旱的小叶树种为主,农作物以小麦为主,但种植地区有限,经济林多以苹果树为主,且种植量很是壮观(我们由学校去长武,沿途所见都是苹果林)。

三、实习总结

不知不觉7天的实习生活就悄悄从我们身边走过,人生就是这样过了就不会再回来,实习生活中的喜乐都已经过去,现在我们只能面对新的生活,但是实习中的种种将会成为我们以后生活中美好的回忆伴随我们一生一世。

当看着常老师拄着登山杖带着我们满山奔跑,当我们围着老师在荒郊野外听着老师的尊尊教诲,当我们如同一群小鸟在陌生的环境中自由飞翔的小鸟,当我们在深山老林中攀登的时候,当我们一群人互相帮助攀登高峰的时候,当大家在无聊的时候无所不谈的时候,当在火地塘30多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边睡觉的时候,还记得在火地塘与老师还有北京林业大学的同学打篮球的时候,感觉着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实习生活不但使我们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见闻,使我们大家能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知道什么叫吃苦耐劳,什么叫艰苦奋斗,什么叫来之不易,什么叫用于攀登。虽然只有 20

短短的7天时间但是我却觉得我得到了以往很长时间都无法获得的知识。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出去学习的机会,感谢老师一路上的教诲,这一切的一切将会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