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人体一日需热量的测定

内容:详细观察记录人体一天(24h)中,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时间(以min计),然后归类相加,查表找出每项活动单位时间的热能消耗值,与该项活动的时间相乘,即得出该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将全天各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相加,再乘以体重或体表面积,即得出人体一天活动的热能消耗量。

要求: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活动观察计算的基本方法,对人体一日需热量进行测定。

实验二:30s30次蹲起

内容:让受试者进行定量负荷运动,测定运动前后的心率及恢复情况,以判定心血管功能状况。

要求: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掌握30s30次蹲起的测试和评定方法。

 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和台件数:

实验三:肌力测试及体脂测定

  内容:用握力计测试前臂和手部肌肉静止用力的水平。用皮褶厚度测量来评定人的胖瘦和推算全身脂肪量。

要求: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学会握力和皮褶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标准。

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和台件数:

实验四、止血、包扎。

(一)止血的操作方法

1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全身主要浅表动脉的体表位置并能准确定位,熟练掌握操作指压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2 实验原理

利用止血带、指压法和加垫屈肢法来压迫出血部位的血管和表浅动脉临时止血救命。

3 实验器材

卷轴绷带、三角巾、橡皮止血带、医用橡皮膏、剪刀。

4实验内容

4-1、全身主要浅表动脉的体表定位和指压止血法

4.1.1颞浅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耳屏前方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向颞骨面。此法用于同侧头额、欺部的临时止血。

4.1.2颌外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下颌角前约1.5cm处,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在下颌骨上。此法用于I司侧面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4.1.3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向后内正对第一肋骨压迫。此法用于同侧肩部和上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4.1.4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使患臂稍外展外旋,在肱二头肌内缘中点处摸到搏动后,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将该动脉压迫于肱骨上。此法用于同侧前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4.1.5指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第一指节根部两侧,用拇、食指相对夹住。此法用于手指出血的临时止血。

4.1.6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腹殷沟中点处摸到搏动后,用两手拇指重叠(或用掌根),压迫该动脉于耻

骨上支。此法用于同侧大腿、小腿出血的临时止血。

4.1.7胫前、胫后动脉压迫止血法

用两手的拇指或一手的拇、食指分别按压在内踝与跟骨问和足背横纹的中点。此法用于同侧足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4.2止血带止血法

4.2.1、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

先在要用止血带的部位用三角巾、毛巾或衣服垫好,将止血带的一端留出一部分并用一手的食、中指夹住靠在垫上,另一手将止血带适当拉紧拉长,绕肢体2~3圈(压在留出的那一部分止血带上)后,将剩余端夹在食、中指问拉出即可。

4.2.2紧扎止血带止血法

在伤口处用绷带、三角巾等勒紧止血,其中第一圈绕扎为衬垫,第二、三圈分别压在前一圈的上面并适当勒紧,然后打结。以上两种方法常用于四肢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

5注意事项

5.l、用指压止血法时一定要找准表浅动脉压迫点的位置。

5.2用止血带止血法时,止血带要绑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要在肢体周围垫上软布后再扎止血带。

5.3上止血带的最长时间不宜超过3 h。上肢每隔30 rain、下肢每隔1h须放松一次止血带,放松时间约2~3 rain并暂时改用压迫止血法。

5.4上了止血带后要留明显的标签,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部位、放松止血带的时间和重上止血带的时间等。

5.5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临时止血后,都应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二)包扎的操作方法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绷带、三角巾包扎的基本要领和包扎技术。

2实验原理

利用绷带与三角巾对创伤部位起覆盖、固定和保护作用。

3 实验器材

普通卷轴绷带、三角巾、医用橡皮膏、剪刀等。

4实验内容

4.1绷带包扎法

4.1.1环形包扎法

此法适用于包扎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等粗细均匀的部位,也用于其他绷带包扎法的开始和结束。包扎时将绷带带头斜放于包扎处,用一手拇指压住,将卷带环绕包扎一圈后,再将斜放的带头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环绕包扎,后一圈覆盖前一圈,包扎3~4圈即可。

4.1.2螺旋形包扎法

此法适用于包扎上臂、大腿等肢体粗细差不多的部位。包扎时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将卷带向上斜行缠绕,后一圈覆盖前一圈1/2到2/3即可。

4.1.3反折螺旋形包扎法

此法适用于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等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包扎时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用一拇指压住卷带上缘,将其上缘反折(注意要避开伤处)并压住前一圈的1/2到2/3,每圈的折线应互相平行。

4.1.4、“8”字形包扎法

适用于包扎关节部位,有两种方法:

(1)从关节中心开始,先做环形包扎,然后将卷带斜行缠绕,一圈绕关节的 上方,一圈绕关节的下方,两圈在关节凹面交叉,反复进行逐渐远离关节。包扎 时每圈压住前一圈的l/2到2/3,最后在关节的上方或下方以环形包扎结束。

(2)从关节下方开始,先做环形包扎,然后将卷带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来回做“8”字形缠绕并逐渐靠拢关节,最后以环形包扎结束。

4.2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依三角形命名,有顶角、底角、斜边和底边等名称。

4.2.1手部包扎法

三角巾平铺,患手手掌向下,指尖对三角巾的顶角,平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底边横放于腕部,然后将三角巾的顶角向上反折,再将两底向手腕背部交叉围绕一圈,在腕背打结。

4.2.2足部包扎法

与手部包扎法基本相同。

4.2.3头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的底边置于前额,顶角朝向头后正中,然后将底边从前额绕至头后,在枕后交叉再绕至前额打结,最后把顶角拉紧并向上翻转固定。

4.2.4大悬臂带

适用于除肱骨与锁骨骨折以外的上肢损伤。将三角巾顶角放在伤肢的肘后,一底角置于健侧的肩上,肘关节屈曲,前臂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将下方的底角上折,包住前臂,在颈后与上方底角打结,最后把肘后的顶角折向前面,用橡皮膏或别针固定。

4.2.5小悬臂带

此法适用于锁骨和肱骨骨折。将三角巾叠成四横指宽的宽带,其中央置于伤肢前臂的下l/3处,两端在颈后打结。

5、注意事项

5.1包扎时动作要熟练、柔和、松紧适中。

5.2包扎时应使伤员处于舒适的体位,包扎过程中尽可能不要改变伤员的位置。

5.3、绷带包扎要从伤部远端开始,包扎结束时可用胶布或打结固定,但结不能打在伤口上。

5.4包扎四肢时应使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实验五:大腿、膝及踝部运动损伤检查方法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下肢运动损伤的症状、诊断要点,熟悉其体征,初步掌握损伤的检查方法。

2、实验器材

诊断床,皮尺,量角器,有关解剖学、运动创伤学的挂图等。

3、实验内容

3.1、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膝关节侧搬分离试验:患者仰卧,膝关节微屈(25~30),检查者一手握住并固定患者小腿下端,另一手放在患膝外侧,被动使膝关节外翻,若膝内侧疼痛则为内侧韧带扭伤;如内侧关节间隙有开口感,膝外翻活动异常为阳性,提示膝内侧副韧带断裂。也可用同样的原理使膝内翻来检查膝外侧副韧带损伤。

艾氏磨研试验:患者俯卧,髋关节伸直,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双手握脚,然后用膝部压住患者股后,双手握踝将小腿向上牵拉并向内、外旋转小腿,引起疼痛为阳性,提示膝关节韧带损伤。

3.2十字韧带断裂

抽屉试验:患者仰卧,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坐于床边以臀部压住患足,双手握住胫骨上端用力前拉、后推,双侧对比,如有异常前后错动则为阳性。胫骨上端有异常向前移动,提示前十字韧带断裂;若胫骨上端有异常向后移动,提示后十字韧带断裂。

3.3半月板损伤

艾氏磨研试验:患者俯卧,髋关节伸直,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双手握脚,用力向下挤压并向内、外旋转,引起膝内疼痛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

麦氏试验:患者仰卧,患肢充分屈膝、屈髋,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肢足部,另一手扶在膝上,使小腿外展外旋,然后缓缓伸直膝关节,若内侧关节间隙有疼痛与响声即为阳性,提示内侧半月板损伤。反之,则为外侧半月板损伤。

3.4、髌骨劳损

髌骨软骨摩擦试验:用手掌按压患者髌骨,嘱患者屈伸膝关节或上下、左右错动髌骨,,若有疼痛或粗糙的摩擦音、摩擦感为阳性,提示髌骨软骨病。

单足半蹲试验:嘱患者单足支撑,逐渐下蹲,出现膝痛膝软为阳性,提示髌骨周围腱止装置损伤或髌骨软骨病。

抗阻伸膝试验:检查者一手在患膝后方托住大腿,另一手握患肢踝前方并给小腿于一定阻力,令患肢由屈曲到逐渐伸直并对抗阻力,膝伸至110~150之间出现疼痛为阳性。

3.5、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

强迫内翻试验:.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肢小腿下部并固定,另一手握患足外侧将踝关节内翻。若外侧疼痛,踝关节无异常活动,提示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若两侧对比,距上关节外侧“开口”增大,出现异常的内翻活动,则提示距腓前韧带或跟腓韧带同时断裂。

抽屉试验:检查者一手握患肢小腿下部,另一手握足跟,使距骨向前或向后错动。两踝对比,若患侧活动范围较大为阳性,提示踝关节外侧韧带完全断裂。

3.6、踝关节内侧韧带扭伤

强迫外翻试验: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肢小腿下部并固定,另一手握住患足内侧将踝关节外翻。若出现踝关节内侧疼痛,无关节不稳,提示内侧三角韧带扭伤;若伴有关节不稳,出现异常外翻活动,提示三角韧带断裂。

抽屉试验:检查者一手握患肢小腿下部,另一手握足跟,使距骨向前或向后错动。两踝对比,若患侧活动范围较大为阳性,提示踝关节内侧韧带完全断裂。

3.7、跟腱断裂

捏小腿三头肌试验:检查者用手捏患肢小腿三头肌肌腹,若踝关节无跖屈活动则为阳性,提示跟腱完全断裂。

4、注意事项

4.1、检查时要严肃认真,科学严谨,检查体位、姿势、动作要按要求进行。

4.2、操作动作力求准确、规范、协调,用力和缓,切忌粗暴。

4.3、检查时充分裸露伤部,便于检查诊断。

实验六:按摩的基本手法

内容:按摩基本手法练习。

要求: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能正确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体会手法的功力,即持久、有力均匀和深透。

  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和台件数:

 

第二篇: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标准

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中文):体育保健学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 非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基础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指导》

学时学分:总学时72 ,总学分6,实验学时 20

实验所开学期:二年级  四学期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

必修课程:是

      

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我校体育保健实验教学实际情况和实验室具有的条件制定本大纲。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主要是通过实验,验证教学中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体育保健实际工作能力,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指导运动训练,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00字左右)

    体育保健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实验课是体育保健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要求是:

1、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保健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验证课堂教学中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体育保健实际工作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及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指导运动训练、组织竞赛以及开展科研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三、适用专业: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

分析天平,量筒,吸管,烧杯,听诊器,秒表,血压计,心电图机,肺活量计,橡皮吹嘴,消毒棉球,新洁尔灭溶液,绷带,三角巾,剪刀,夹板,棉花,担架,心肺复苏摸拟人,无菌纱布,镊子,诊断床,按摩床等。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开课时,任课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该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兼有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前学生必须认真预习本次课实验指导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要求、内容、操作和注意事项,并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知识,做到充分理解。实验课前教师应进行一定时间的提问,以了解学生上次课的实验和预习实验的掌握和了解程度。

3、实验中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秩序和实验规则。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爱护器材、模型和标本;注意安全和节约实验材料、药品及其他物品。

4、实验3~5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不得包办代替。每一项实验操作,需经教师检查认可。

5、实验完成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应实事求是,文字、图表应力求准确、简明,按时送交指导教师评阅。

6、任课教学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

六、考核与报告:

本课程实验采用平时考试,综合评定学生成绩。每个实验,预习报告占30%,实际操作40%,总结报告30%。

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量化标准详见有关规定。

七、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

八、说明:

1、体育保健学教学工作最少应有一名符合“教学基本要求”第三条规定水平的主讲教师和一名能胜任体育保健实验室工作,并能承担对本系师生定期开放保健室工作的助手。

2、应有能满足规军政府实验内容的体育保健学实验室。实验室内应备按摩床、功量计、心电图仪、心率遥测装置、肺活量计、听珍计、血压计、温度计、心肺复苏模型、水质检测设备、止血器材、包扎器材、固定器材、简易的冷  设备、理疗设备、常用治疗运动损伤的药品、物品,以及体育保健教学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幻灯机、幻灯片、投影仪、录像机(片)等各有关的仪器设备。

3、有条件的学校可建一个能对本系师生定期开放的“保健室”。没有条件的学校可在“体育保健实验室”内进行。“保健室”的主要作用:一是对本系教学、训练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性伤、病进行登记;二是当本系师生需要时,可对其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简易的检查;三是对本系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性伤病进行急救和常规处理。例如,运动性伤、病的常规检查和中草药、按摩、理疗等常用治疗方法的处理。

4、体育系资料室应有体育保健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有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参考文献。

制订人:梁飞

审核人:

批准人:

负责人及签名:

20##年11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