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

在建设文化大市的过程中,农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文化需求得到提升。但忽视农村文化建设的倾向依然存在。农民文化生活相对单一,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加上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量少等原因,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得不到精神文化上的满足,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垃圾趁机占领农村文化市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协调。

和城市居民相比,农村文化在结构、水平的多样性、层次性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文化生活相对单一。调查显示:农民对电视的依赖程度达到了88.59%,高于城市居民。与阅读有关的文化活动则远低于城市居民,家里没订阅专刊杂志的占68%;一天中不看报、不读书的占43%,不上网的占63%。二是农民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少数先富起来的农民在文化消费方面也先“富了起来”。

目前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原因较多。一是文化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村级文化建设中,普遍比较重视文化设施的投入,验收合格后,财政有一定的以奖代拨资金,但开展日常文化活动的经费大多不足。二是村级文化设施落后。村级文化设施是农民就近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的基础。虽然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村级文化建设,覆盖面越来越广,但老百姓对文化阵地不足的呼声和意见仍然十分强烈。三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量少。尽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2131工程”和文化下乡演出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但面向农民的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民的文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四是农村文化市场不健全。由于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且比较单一、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的需求。五是需求水平及自身素质不高。农民重物质需求、轻精神需求的行为特征较为明显。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因此,乡镇、村的文化工作处于无人组织,无人辅导的瘫痪状态。许多上级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不能贯彻落实到基层,市里开展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基层也不能很好地参与。

要想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必须 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组织领导,健全文化组织机构,尽快建立乡镇文化站,配足专业人员。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尽快完成乡镇文化站的恢复重建工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队伍。本着先点后面,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不断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不断地创新载体,县、村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部门和农村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组织开展好农民书画展、农民歌手大赛和农民秧歌会演等常规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和推动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的形成,营造祟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抓好乡村文化、家庭文化、农村校园文化,推进农村文化普及工作,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活动质量。

 

第二篇:调查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文化建设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

20##20##学年第二学期

  

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学院:广东药学院 

班别:10护理2班

指导教师:王丽春

份数:1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考察时间:2011/7/28------2011/8/25

   考察地点: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三叉港镇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江尾镇长江村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李庄乡

调查人员:广东药学院10护理二班学生  曹玲 1004504255

 何佳佳 1004504251 

李晓华1004504261

指导老师:黄丽春老师

一  背景

 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事关全国广大的农民的亲身幸福和国家的稳定发展。而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长期以来,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这既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表现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上。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为改变这种状况,党中央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又要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物质文明建设,又要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建设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与城市居民一样,不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且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作为都是来自小乡村的我们在校大学生,有责任为农村发展尽自己的 一份力。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能更深入的了解农村文化建设及村民的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及观点。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在小组成员的家乡进行了这次的调研。

二  调查目的

(1)  了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

(2)  了解村民面临当前现状持有的看法和希望得到改进的地方

(3)  通过此次调查。提出改善农村文化建设的方法。

(4)  培养组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锻炼我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主要是通过发放150份的问卷调查及数人的走访调查及通过对村干部的问卷调查了解当地的现状。

四   调查结果

     通过对各村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程度的村民150份的问卷调查中

(1)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单一,设施缺乏

虽然各个农村的现状发展不平衡,但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单一和设施缺乏却是很普遍的现象。农民绝大部分信息来源于电视和与人的交谈,而且大部分农村的电视频道单一,农村的信息来源渠道窄,从而导致不良的娱乐方式慢慢的侵入农村的文化娱乐市场,特别是冬闲时节,茶馆、卡拉OK厅、麻将馆作为文化娱乐的主要方式,赌博风气有所增长。既破坏村风又影响家庭团结,特别给下一代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没有适当的文化和体育设施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娱乐条件,从而导致村民文化的偏离.

                     

                                         

                                  图一    村文化设施

(2)对封建迷信现象和邪教传播的需求有所增长

许多农村开始兴起编家谱和建庙宇之风,凡是重大的事情基本上都要烧香拜佛,预测凶吉甚至有些老年人有病不去医院而是依赖封建迷信。邪教近来更加有组织有纪律进行地下活动,也乘机通过各种手段来蒙骗群众,非法达到各种政治目的或者达到聚敛财物的目的。给新农村文化建设一定的阻力,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隐患。              

图二     村中某些现象的状况

(3)农村科技的缺乏和民间艺术的退化

农村科技和农业科技组织缺乏历来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中,也是我国的根本的政策,但也是历来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又呈现的更加突出,严重的滞后了新农村建设。中国是有五千年的历史、广阔的地域和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造就了中国丰富的民间文化,但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文化在逐渐的丢失,民间文化继承得越来越少,许多的艺术家在不断的呼吁要保护民间艺术,但在市场经济下,这种现象也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在对不同的村干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大部分乡村中一些非物质文化几近没有,特色文化在经济的浪潮中淹没。

(4)村民的集体意识弱化和制度性淡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由原来的集体经济转向农村分散经营机制,以及外出人员务工人员的增加,一些地方生产仅靠妇女和老人,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村民之间的交流减少和集体参与意识弱化,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缺乏使农村人际关系存在不和谐的音符,家庭内部和宗族之间的矛盾很难调解。许多乡村精英政治意识淡化,拒绝参与政治系统,再加上基层组织松散,制度的有效的供给不足造成现有制度的缺失或冲突,这样使得制度权威弱化,乡村精英流失和文化水平和素质较低,使得基层制度意识淡化,从而导致了有些国家的政策“上传下达”的脱节,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农民政治权利需求的萎缩。村干部都普遍提出一个问题,在执行上级文化政策时的可行性不高及资金不足。大部分的村民离开家乡去城市打工,留守在村里的只是一部分老人和小孩,他们对文化建设的兴趣不高等原因造成文化建设发展的滞后。而在我们对村民的调查中村民则显现出对文化建设的渴求,希望在业余生活能更加丰富。他们同时也表示,拥有和睦的家庭,良好的邻里关系,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的乡风文明。

图三      乡风文明最重要的是

五   调查结果的解决方案

(1)在面对当前农村设施极度单一匮乏的问题我们也向一些村级干部了解了一番。承然在新农村的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的今天,国家有下拨经费用于各级乡村之间的建设。但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减负和农村基层经费的制约,无法对农村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导致了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三是组织不力,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许多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甚至处于停滞状态,根本无法使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深入到农村和服务农村,缺乏非赢利的社会组织的参与。因此我们认为应多方面的筹集经费用于新农村的建设,例如,可以制作完备的建设计划向非盈利型组织寻求赞助。同时在对村民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村民对于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自筹经费的问题上表示赞同或视情况而定,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政府能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出完整的计划并对村民进行公开征集经费的办法也是可行的。

图四   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自筹经费的态度

(2)对于不能很好的发展村文化建设的问题我们认为文化资源的匮乏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在现代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在农村封建迷信思想仍旧村民思想的毒瘤。我们认为应在农村中多多开展科技普及及基本的医疗培训,让村民能多方位的获得新信息。同时村委会也应大力发展本村的特色文化建设。以我们所在的家乡为例,在三叉港镇中有特色的龙灯文化,但一直处于民间的自己组织,因此缺乏一定的宣传度。村政府只有顺应民意提供村民喜爱的活动并大力发扬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当前村民对于农村文化的渴求,特别是对于一些基本公共设施的需求。有些村民表示在现在农村中几乎找不到一个可以让大家聚在一起的地方。诚然,乡村经费确有不足,但我们也不禁反问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村干部究竟又做了多少。那些也不是一句上级命令难以执行的可以推脱的,我们觉得村中应该设立相应的监察机构,监察一定的村中计划。

图五        文化建设中村民期待政府解决的问题

(3)  在活动形式上,要处理好政府搭台与民间唱戏的关系。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政府组织是前提,民间自发参与是关键。政府要充当起农村文化建设领唱者的角色,每年有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节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然而,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没了活力。因此,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安全保障、场所安排、设备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农村群众自发性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搭好台。发挥农村文艺骨干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和发动农村群众自编自导、自娱自乐、自主参与举办如广场文化、村落文化、节会文化等经常性文化活动中来,变农村文化活动由政府办为群众办。这样,农村文化活动才更加丰富,农村文化建设才更具活力,农村文化舞台才更加活跃。

 


               图六   村民喜欢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六   调查感受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了解更多关于本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但有时也因村民的感慨而唏嘘不已。村民本身文化程度低,在当今发展的今天,信息量也仅仅局限于电视。对此我们也觉得很无奈。在本次调查中,有许多村民不大识字,需要我们的讲解调查才能进行。但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也觉得很有意义,在与村干部的调查及走访中我们也表达了一些村民和我们自己的看法。在大多数贫困的乡村中,新农村的建设仍是停滞不前,我们希望通过政府与村民的共努力,能让村村都是新农村,新农村也能成为历史的话题。

本次调查我们进行了150份的个人问卷及12份村级问卷,其中个人有效问卷121份,村级有效问卷6份。感谢每一位为我们填写问卷的村民,但由于问卷设置题目较多,导致填写时间较长,故无效问卷比例较大。但回收的问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村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七  参考文献

(1)   《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    作者:岳明龙

(2)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作者:黄永庚 吴晓燕

(3)   许华义.宗族观照下村民自治建设新探[J].闽江学院学报,2006(1).

(4)  李苓.媒介素养:考察农民与媒体关系的一种视野[J].新闻界,2005(3)

        后附问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