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9月份风险评估

诸城市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9月份风险评估

夏季甲肝等肠道传染病和乙脑等虫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对市民健康带来风险隐患。为了保护个人、家庭和公众健康,疾控中心组织专家对9月份传染病风险进行评估。

一、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近五年来,我市甲肝疫情整体趋势平稳,报告发病率在0.09~1.3/10万之间波动,20xx年1-8月发病3例,20xx年1-8月发病5例,比去年同期下降40%,20xx年7月发病1例,8月发病1例,两月持平,均无15岁以下儿童发病。20xx年甲肝疫苗应种12120人,实种12116人,报告接种率为99.97%,20xx年1-8月甲肝疫苗应种6093人,实种6085人,报告接种率为99.87%,甲肝疫苗接种主要针对5岁以下儿童,因此该部分人群发病风险较低。但甲肝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受甲肝病毒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容易引起局部地区暴发疫情。

温馨提示:广大市民要养成“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尽量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尽量在外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加工凉拌菜时,要把双手清洗干净,案板和刀具生、熟分开。如有发生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须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适龄儿童及时接种甲肝疫苗。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在夏秋季流行,发病高峰在7~9月。近五年来,我市无乙脑病例报告。乙脑疫苗在儿童满8月龄、2岁时各接种一针,20xx年乙脑疫苗应种18032人次,实种18030人次,报告接种率为99.99%,20xx年1-8月乙脑疫苗应种11033人次,实种11002人次,报告接种率为99.72%。5岁以下儿童发病风险较低,成人仍存在发病风险,暴发风险较低。

温馨提示:市民要注意防蚊、灭蚊,搞好环境卫生,填平周

围坑洼,及时清除粪便污水,管理好水源,清除蚊虫孳生地,避免到蚊虫较多的地方活动或露宿。可采用装置纱窗纱门,夜间睡觉时用蚊帐、驱蚊剂等以防止蚊虫叮咬。适龄人群要及时接种乙脑疫苗,有效建立免疫屏障。

三、流腮

流腮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五年来,我市流腮报告发病率在2.42~13.74/10万之间波动,20xx年1-8月发病78例,20xx年1-8月发病128例,比去年同期下降39.06%,20xx年7月发病22例,8月发病7例,比上月下降63.64%。6至15岁年龄组发病例数最多,主要为在校中小学生,其次为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我市20xx年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流腮疫苗查漏补种,接种含流腮成分疫苗21496人次,接种率较低,目前为夏季,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应当呈现下降趋势,暴发流行风险较低。

温馨提示:市民不要带孩子到人流密集、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居室要注意开窗通风,减少感染传染病的机会。对易感儿童进行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腮发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各接种门诊要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推行流腮疫苗的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

附:评估专家一览表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

评估专家一览表

王洪军 诸城市疾控中心 副主任医师 公共卫生 牟海峰 诸城市疾控中心 主管医师 公共卫生 郑乐瑛 诸城市疾控中心 主管护师 护 理 王桂强 诸城市疾控中心 医 师 公共卫生

 

第二篇:风险评估

保定市第二医院

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确保检验医学部内各项临床检测工作的有效进行,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对全院临床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损害,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广大病员群众的利益,促进我院医疗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卫生部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1.3分类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其可能造成事故或者影响临床工作正常开展,危及患者及时、正确诊治,以及院内感染流行、环境污染等紧急事件。

本预案主要针对以下突发事件:

(1)高致病原、危险品泄漏事件。主要包括高致病性病原体微生物的泄漏、意外接触或可能感染、爆发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毒物、高危害性化学物质、致癌物污染环境等。

(2)院内感染流行事件。主要包括某高致病原(或耐药株)在医院内特定区域发生传播、院内感染等。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检验科涉及影响临床医疗工作正常开展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1.5工作原则

(1)以病人为本,减少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3)医院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6)加强教育,提高素质。

2组织体系

2.1领导架构

在医院院长的统一领导下,由医务部门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2.2办事架构

检验医学部将组织由科主任、科副主任、以及各专业组组长组成的应急管理小组,协调管理。

3运行机制

3.1预测与预警

检验医学部各工作人员、各专业组负责人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2信息报告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检验医学部工作人员要立即向所在专业组组长或专项负责人(如生物安全主管、质量主管)汇报,检验医学部应急处理小组经核实及初步处理不能解决后,要立即报告医务科。 4 具体应急处置方案

4.1高致病原泄漏

4.2 院内感染事件

5宣传和培训

广泛宣传应急预案及相关法规、制度,加强预防、避险、减灾等常识,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有计划地对检验医学部各级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和管理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及应变能力。

6责任与奖惩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应急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失职、渎职行为,应追究其责任。

7预案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将及时修订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生物安全委员会

20xx年2月23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应急预案

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分级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划分为重大(Ⅰ级)、较大(Ⅱ级)、和一般(Ⅲ级)三级。

重大泄漏事件(Ⅰ级):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泄漏引起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事件。

较大泄漏事件(Ⅱ级):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泄漏引起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事件。

一般泄漏事件(Ⅲ级):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泄漏引起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事件。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赵新春

副组长:赵英剑

成 员:刘美霞 李涛 王彦鹏

(二)工作职责

1、统一指挥、协调院内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防控工作。

2、负责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应急处置。

3、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中的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4、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引起甲类传染病霍乱、鼠疫和乙类传染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就地隔离治疗。

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的报告

(一)报告人员

发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或收治重大事件受害人员,医疗卫生人员为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应首先报告我院预防保健科及主管院领导,由预防保健科上报市卫生局医政科。预防保健科电话:

(二)报告形式

我院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向市卫生局医政科报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市卫生局医政科电话:

(三)报告时限

发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后,应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要求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报告;市卫生局在2小时内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同时逐级上报卫生厅。

(四)报告内容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报告内容包括: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的单位、地址、时间、菌毒株种类、泄漏量、波及范围、受害人数、处理情况、联系电话、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联系方式等。

四、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应急响应和终止

省卫生厅接到重大泄漏事件报告后,立即报告省人民政府,根据重大泄漏事件级别,同时启动应急预案,统一领导和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省卫生厅视情向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的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对应急处理人员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应急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发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的实验室及相关人员按规定处理后,经过泄漏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至少一个最长潜伏期无病例出现。

重大泄漏事件(Ⅰ级)由省卫生厅对泄漏事件控制情况进行评估,提出终止应急措施的建议,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结束应急响应。 较大泄漏事件(Ⅱ级)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泄漏事件控制情况进行评估,提出终止应急措施的建议,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省卫生厅报告。

一般泄漏事件(Ⅲ级)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泄漏事件控制情况进行评估,提出终止应急措施的建议,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五、善后处理

(一)后期评估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处置完毕后,医院要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应对措施。

(二)奖励

医院对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责任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构成玩忽职守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处置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等重大事故时的应急能力。

(二)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1、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实验室必须符合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通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认可评估,依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等规定开展工作。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置单位要完善有关生物安全规章制度,配备必要的人员,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使生物安全管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要对专业人员进行有关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三)做好物资储备,保障经费支持

合理安排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应急工作经费,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包括防护用品、应急预防性药物、对症治疗药品、消杀药械、检测试剂等物资。

生物安全委员会

20xx年2月23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处置工作技术方案

为有效预防和快速应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及时控制其导致的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特制定本工作技术要求。

一、事件现场处置及警戒隔离要求

(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组织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成员和相关专家穿用防护装进入现场了解事件信息、处理污染、评估危害。离开现场时,必须脱去防护装、严格手消毒,不得将污染、可疑污染物带离控制区域,防止污染扩散可能性。

(二)各单位安全保卫部门迅速组织外围警戒人员根据本单位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指定的现场地点、范围和要求布置外围警戒,封闭、隔离现场,控制人员出入。外围警戒人员活动区域在污染区外围,不得进入污染区。

(三)情况紧急和警戒工作需用人力较多时,安全保卫科有权在本单位临时征调人员。较长时日需用人力时,由人事部门提供相应人力资源。被征调人员,除不可抗力外,均须履行相应职责,完成规定任务。必要时,请公安人员进行警戒隔离。

(四)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及有关专家决定外围警戒人员是否需要穿用防护装。需穿用防护装时,由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提供。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或本单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业人员对外围警戒人员进行防护指导。

(五)外围警戒人员应遵从安全保卫科人员的指令进行警戒工作。与警戒有关的指令一般均需通过单位领导发布给安全保卫科,再由安全保卫科下达给警戒人员执行。其他人员不得向现场警戒人员发布指示。有公安人员负责现场警戒时,服从公安人员的统一指挥。

(六)警戒分为“禁止出入”、“禁入”、“禁出”、“采取防护措施后出入”等。必要时,警戒区可设置标志带。标志带在安全保卫科存放备用。

(七)警戒区无法控制时,立即请示单位领导决定求援事项。

二、事件消毒要求

(一)事件现场消毒要求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划定污染局限区域,设置控制区,进行封闭式管理。

2、根据事件污染环境特点确定消毒、隔离防护方式,选择消毒器械设备。

3、常压、密闭环境室内空气污染处理方法

(1)消毒剂及消毒方法: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超低容量喷雾消毒,8 ml~10 ml/m3,密闭30分钟以上;或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过氧乙酸1g~3g/m3,密闭120分钟;若室内有不耐腐蚀设备,可选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福尔马林原液100 ml/m3,密闭360分钟。消毒结束后开窗通风彻底排除残余气体。

(2)消毒设备:喷雾设备选用超低容量喷雾器。熏蒸设备选用可定时电磁炉、烧杯或烧瓶。

4、表面污染处理方法

(1)消毒剂及消毒方法:处理表面遗存污染物,用有效氯含量0.5%~1.0%的消毒液覆盖、收集、浸泡消毒,消毒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结束后由穿用防护装的专业人员对处理后物品进行收集,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中,密封包装,在传递至污染区外时再次消毒外包装并加第二层包装。对污染表面的消毒处理,用有效氯含量0.04%~0.07%的消毒液擦拭消毒,消毒作用10~30分钟。

(2)处理用具:覆盖、擦拭用抹布、卫生洁具,使用后按照污染物等同处理。

(二)废弃物处理

1、利器必须装入利器盒。

2、所有污染物均必须就地消毒祛除污染后,按照医疗废物处置程序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部门处置。

3、按照医疗废物处置程序对医疗废物运送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三)运输工具消毒

1、适用范围:被污染的车辆

2、处理方法:处理车辆被污染的表面,用有效氯含量0.04%~0.07%的消毒液喷洒、擦拭消毒,消毒作用10~30分钟;或用0.5%过氧乙酸溶液超低容量喷雾消毒,8 ml~10 ml/m3,密闭30分钟以上;或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过氧乙酸1g~3g/m3,密闭120分钟;若有不耐腐蚀设备,可选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福尔马林原液100 ml/m3,密闭360分钟。消毒结束后打开车门、车窗通风彻底排除残余气体。

三、人员救护及医学观察

(一)人员救护程序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级别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立单位或其上级部门与相关医院联系,组织开展紧急救治工作,确保受害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重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感染者统一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救治。

根据需要,对密切接触人员安排在指定地点集中医学观察,对暴露人员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药物预防或紧急预防接种免疫。

(二)医学观察人员判定标准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暴露人员:从事直接接触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株及样本工作的有关人员或接触泄漏的菌(毒)株及样本的相关人员。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暴露人员的密切接触者: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暴露人员共同生活、居住、工作或直接接触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暴露人员的分泌物、排泄物和体液的人员。

3、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对可能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进行采样、标本处理、检测等实验室操作或者违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工作人员。

4、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情况确定的其他密切接触者。

(三)医学观察工作要求

1、根据密切接触者数量、接触程度等可采取集中医学观察或自我医学观察的措施。

2、医学观察期间,负责医学观察的医护人员每日了解观察对象身体健康状况,做好个案登记。观察对象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时,应及时救治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观察期限根据病原微生物致病最长潜伏期确定。

4、医学观察期间,发现新感染者应立即按甲类传染病程序报告。

生物安全委员会

20xx年2月23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迟钝爱德华氏杆菌的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迟钝爱德华氏杆菌是淡水鱼及其他冷血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存在于这些动物的肠内容物、粪便及污染水源中,也能从捕食鱼类而生活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到。

本菌对人类而言为条件致病菌,渔民、农民及伐木工等为易感人群。

人类感染主要经消化道摄入。临床表现有胃肠炎、败血症(酷似伤寒)、脑膜炎、局灶性感染(肝脓肿、腹腔脓肿、盆腔脓肿及胆管炎等)及创伤性感染(游泳或钓鱼时皮肤破损致蜂窝织炎或伤口感染)。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迟钝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属于肠杆菌科的爱德华菌属(Edwardsiella),有鞭毛、能运动、无荚膜,革兰染色阴性兼性厌氧杆菌,其特征为靛基质阳性,可以此与沙门菌属、枸橼酸杆菌和亚利桑那菌进行鉴别。

三、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1.标本采集

对新鲜的粪便标本取其脓血和黏液部分进行增菌培养,若不能及时培养,应将沾有标本的棉拭插入运送培养基或甘油缓冲盐水中冷藏待检;也采集其他不同感染部位如血液、体液、呼吸道、伤口、尿液等进行肉汤增菌。

2.染色镜检 可见革兰氏阴性杆菌

3.分离培养

对肠道标本可选用血琼脂培养基以及MAC培养基,肠外标本一般选用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选择性培养基可选择MAC和MB琼脂;

4.生化鉴定

迟钝爱德华菌在克氏铁琼脂(KIA)培养基上呈K/A,产气,H2S阴性;靛基质阳性,动力阳性。

5.PCR鉴定 可鉴定至种。

四、细菌的防治

迟钝爱德华杆菌对一般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选用药如氯霉素、氨节西林、哌拉西林、氟喹酮类:SMZ-TMP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均敏感。轻型胃肠炎可不用药而自愈。

五、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迟钝爱德华杆菌属于三类,BSL-2。在实验室操作上对于有高风险的人员,如免疫缺陷者,要严格限制进入。对于针头和锐器要有警示,要用专门存放锐器的容器盛装。在个人防护上,要求穿隔离衣,出实验室时应将隔离衣脱下;在可能接触病原时要戴一次性使用的手套,但不要戴手套接触清洁表面(如电话等),脱去手套后要洗手;在BSC外面进行操作时,要进行面部保护,如套口罩、眼罩、面罩等。要有泡手消毒缸和洗眼台,还要有高压消毒器。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变形杆菌属、摩根氏菌属和普雷威登氏菌属细菌的危

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变形菌属、摩根菌属和普雷威登菌属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及污水中,为肠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变形菌属、莫根菌属、普雷威登菌属的致病力不强,为条件致病菌,往往在患有原发疾病的病人中引起各种感染,其中以尿路感染最常见,主要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常发生于尿路阻塞性病变的基础上。由于其尿素酶可以分解尿素产氨,使尿液pH增高,碱性环境有利于变形杆菌生长,并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而易于形成结石。此外,细菌的菌毛可增强其在肾盂上皮细胞的粘附能力;细菌鞭毛促使细菌在尿路中扩散。其他吲哚阳性菌属包括莫根菌属、普雷威登菌属等则可引起伤口感染、肺炎、败血症等医院内感染;斯氏普雷威登菌则是长期留置静脉导管病人发生菌血症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变形菌属还可引起皮肤、耳、乳突等部位的感染,亦可为与其他细菌的混合感染。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变形菌属、摩根菌属和普雷威登菌属都属于肠杆菌科。具有肠杆菌科的共同特点:革兰染色阴性,无芽胞,兼性厌氧,可以在普通培养基和肠道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能发酵乳糖,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可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具有复杂的抗原结构:O抗原、H抗原、表面抗原;抵抗力不强,加热60℃30min可被杀死,不耐干燥,对一般的化学消毒剂均较敏感,但对低温和胆盐以及染料有耐受力。但它们还具有各自的特点。

变形杆菌属分成4个种: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粘变形杆菌和潘氏变形杆菌。其形态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呈球形或丝状,有周身的鞭毛,运动极为活泼。因此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大多数菌株在普通培养基平板上生长时可蔓延成波纹状薄膜布满整个培养基表面,成为迁徙现象,可作为本属的特征,但这一特性可被石炭酸或胆盐抑制。而产粘变形杆菌能形成很粘的薄膜层,且能溶血。此

外本菌属的细菌在肠道选择性培养基上形成圆形、扁平、无色半透明、不发酵乳糖的菌落。能产生硫化氢的菌种在SS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中心呈黑色。本属的生化特征是硫化氢阳性,苯丙氨酸阳性和脲酶强阳性。此外变形杆菌属中的某些特殊菌的菌体抗原与某些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能出现交叉凝集反应。临床上有时用这些变形杆菌代替立克次体与患者的血清做凝集反应,称为外-斐反应

普雷威登菌属包括5个种:产碱普雷威登菌、拉氏普雷威登菌、斯氏普雷威登菌、雷氏普雷威登菌和海氏普雷威登菌。它们的形态染色、培养和生化反应特征都与变形杆菌属相似,但是它不具有迁徙现象,而且脲酶阴性(雷氏普雷威登菌除外),硫化氢阴性以及鸟氨酸脱羧酶阴性。

摩根菌属只有一个种即摩根摩根菌。本属细菌的形态染色以及生化反应的特征也与变形杆菌属类似,但它也不存在迁徙现象,而且其枸盐酸盐阴性、硫化氢阴性以及鸟氨酸脱羧酶阳性。

三、细菌的实验室检查

1、标本采集 采集来自临床的各种标本。

2、分离培养 血液标本先用肉汤增菌培养,尿液、各种体液、痰、脓汁和分泌物标本可直接接种于血琼脂平板。粪便和可疑食物样品接种SS和或MAC平板。35~37℃孵育18~24h,挑取可疑的菌落进一步试验,尤其是注意变形杆菌的迁徙现象。

3、生化鉴定 可从肠杆菌科到属以及种间进行依次鉴别。

四、细菌的防治

肠杆菌科细菌的不同菌种甚至同种细菌的不同菌株间,对于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往往有很大差异,因此抗菌药物的选用应尽可能以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

由于变形菌属、摩根菌属和普雷威登菌属为条件致病菌,除少数病人系医院外获得之感染外,多数病人为院内获得性感染,其中大部

分患有原发疾病。其原发疾病的性质往往是决定感染者预后的重要因原发疾病的性质和预后越严重,对病人免疫功能的损害程度越大,则抗菌药物的疗效也越差。

对于严重感染的病人,应在送验标本培养和药敏试验尚未获得结果以前即开始经验治疗,待化验结果获知后,并根据病人对治疗的反应加以调整。待病原菌分离后应进行药敏试验和联合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参考。此外采用体外有协同作用的抗菌药物联合,可提高疗效。此外,可以用病人分离所得细菌与病人血清进行血清杀菌滴度测定,滴度在1:8以上者预后较好。

另外对严重病人、老年人、新生儿或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有条件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对于保证有效血浓度,提高疗效以及防止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均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不动杆菌的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不动杆菌为机会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中,但主要是在水和土壤中,营养要求不高,适宜在潮湿环境中生长,如自来水、各种导管、液体去污剂、牛奶及冷冻食物中均有检出的可能。健康人群的皮肤、咽喉、结膜、尿、粪、阴道分泌物中亦能分离到不动杆菌,25%的正常人皮肤带菌,7%的健康人咽部带菌。

不动杆菌是院内感染常见菌之一,感染易发生于外科手术后,有严重原发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老年和早产儿、新生儿,气管切开插管、静脉导管、空气湿化、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及监护室环境中等。从各种临床标本中都有分离到该菌的报道,而且近年来其分离率还有增加的趋势,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不动杆菌导致的临床表现包括:(1)呼吸道感染 经受外科手术,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有严重原发病,需要用人工呼吸器及气管切开插管者最易感染本菌。肺部X线检查可表现为多叶性气管支气管肺炎,偶有脓肿形成及渗出性胸膜炎,菌血症少见,如不及时治疗,则病死率较高;(2)败血症 在革兰阴性败血症中,不动杆菌大多经由呼吸道、尿路、伤口和皮肤入侵。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为一过性菌血症,伴有休克的重症患者或有多种菌混合感染者病死率可达22%。并发症有心内膜炎、腹腔脓肿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3)伤口与皮肤感染 创伤的伤口、烧伤创面、手术切口均易继发本菌的皮肤感染,并常与其他细菌如肠杆菌、绿脓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或化脓链球菌造成混合感染。静脉导管污染本菌可引起严重的皮肤蜂窝织炎。严重的创口感染常合并败血症; (4)其他 本菌属还可引起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在眼科可引起结膜炎、角膜溃疡及穿孔、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炎。在新生儿可引起不动杆菌脑膜炎,常与肺炎球菌一起致病。颅脑外伤或神经外科手术后亦偶见该菌引起的脑膜炎。此外,不动杆菌尚可引起心内膜炎、骨髓炎、口腔脓肿、化脓性关节炎以及胰腺、肝脓肿。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多年来,不动杆菌属的分类与命名历经变迁,现命名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仅有一个菌种,即醋酸钙不动杆(A.calcoaceticus),分两个变种:硝酸盐阴性杆菌(A.anitratus)和洛菲不动杆菌(A.lwoffi),它们致病性较强,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本菌为革兰阴性球状或球杆菌,约1.0~1.6μm×1.5~2.5μm,静止期呈多形性,成对排列或呈短链,极易与脑膜炎球菌混淆。涂片时因革兰染色不易脱色而呈假阳性。无芽胞及鞭毛,无动力,有荚膜。严格好氧,在20~30℃生长,大部分菌株最适生长温度33~45℃。在所有普通综合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多种菌株能在含有单一碳源的铵盐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利用酒石酸盐或硝酸盐为氮源,不需要生长因子。D-葡萄糖是一些菌株可以利用的惟一六碳糖。五碳糖如D-核糖、D-木糖、L-阿拉伯糖亦可成为某些菌株的碳源专性需氧,硝酸盐反应及氧化酶试验阴性,可以此与肠杆菌科及奈瑟菌属鉴别。硝酸盐阴性杆菌与洛菲不动杆菌的区别在于前者可发酵乳糖。

本菌的抗原结构比较复杂,有菌体抗原和荚膜抗原,应用血清学技术可以将醋酸钙不动杆菌分为30个血清型,将洛菲不动杆菌分为10个血清型等。

三、细菌的实验室检查

1、标本采集 来自与临床的各种标本如血液、尿液、脓汁、下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脑脊液等。

2、涂片镜检 除血液标本外其他采集标本均应做革兰染色以及动力检查。

3、分离培养 采用普通、血平板、MAC培养基等。该菌在普通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在血琼脂平板上经18~24小时培养可见圆形、灰白色、

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直径2~3mm,洛菲不动杆菌的菌落略显微小。一般不产生色素。在MAC平板上形成的菌落为无色或粉红色。

4、生化鉴定 动力阴性、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阴性、吲哚阴性,不发酵糖类等。

四、细菌的防治

由于不动杆菌的耐药菌株逐年增多且出现多重耐药,因而实验室获得阳性培养结果后,应即进行药敏测定,选用有效药物。对不动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有哌拉西林、β-内酰胺类与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头孢他啶的作用优于其他同类药物、亚胺培南、SMZ-TMP、多粘菌素

B、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大多数不动杆菌菌株对妥布霉素或阿米卡星敏感。治疗成功与否,其关键是及早选用有效抗菌药物并及时纠正引起本病的诱因,如尽早减量或停用皮质激素、拔除静脉导管等。目前常采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氟喹酮类药物联合氨基糖甙类治疗严重感染患者。

五、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不动杆菌属属于三类,BSL-2。相关的防护事宜包括:

(1)操作要求

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溅出。

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6、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

8、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2)安全设备

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2、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跟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3、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

5、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艾滋病病毒的危害评估报告

一、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与致病

人类逆转录病毒中已经造成最大的社会和医学影响的是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该病毒在19xx年被认定是造成严重免疫缺陷广泛流行的原因,这种疾病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它是HIV相关条件范围内最严重的表现。未经治疗的感染者在感染后的最初几年中发展成AIDS的危险性估计每年1%~2%,此后为每年5%左右,最初10年的累计危险性为50%,几乎所有未经治疗的HIV感染者最终都会发展为AIDS。

HIV的传染需与含有感染细胞或血浆的体液接触。HIV可存在于含血浆或淋巴细胞的液体或渗出液中,尤其是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母乳,唾液或伤口渗出液中。通过咳嗽或喷嚏产生的唾液或飞沫的传播极其罕见,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在工作场所,学校或家里的偶然或密切的非性接触不会传播HIV。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共用注射器或性关系,以及怀孕、分娩和母乳喂养等体液的直接交流而传播的。

HIV主要感染T淋巴细胞中的一个主要亚群——T辅助/诱导细胞(TH细胞)。HIV也可感染非淋巴细胞,如巨噬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各种内皮和上皮细胞。HIV可粘附在淋巴结中的树突状细胞表面但不能侵入细胞。感染的结果是造成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均受到影响。但不论除CD4+ 淋巴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功能是否异常,AIDS中的许多免疫功能异常似乎均可用CD4+ 淋巴细胞的辅助功能丧失而得到解释,也就是细胞介导免疫功能出现了危机。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的出现四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四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

1、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2、潜伏期 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个时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淋巴结病相关综合症”、“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症”等。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

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A.淋巴结肿大 此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的部位,有的多达十几处。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 B.全身症状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50%的病人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约1/3的病人体重减轻10%以上,这种体重减轻不能单纯用发热解释,补充足够的热量也不能控制这种体重减轻。有的病人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有的可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3/4的病人可出现脾肿大。 C.各种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约有半数病人有比较严重的脚癣,通常是单侧的,对局部治疗缺乏有效的反应,病人的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常发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疱性脓庖疮,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负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发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口唇

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变稀、带有黏液。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此外,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4、典型的艾滋病期 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二、HIV的生物学特性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的慢病毒科,为RNA病毒。在电镜下,病毒体呈球形状,内核呈锥形,直径80~130nm。HIV具有独特的三层结构。其核心为逆转录酶相关的基因组-核衣壳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外面为一层衣壳蛋白,由病毒结构蛋白组成。最外层是宿主细胞膜脂蛋白包绕的包膜,其中镶嵌着gp120和gp41两种病毒特异的糖蛋白。

HIV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病毒的吸附和融合、脱壳及核衣壳的穿入、病毒RNA的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整合、前病毒mRNA的转录和翻译、病毒颗粒的装配包装和释放等过程。

HIV感染的宿主范围和细胞范围较为狭窄,仅感染表面有CD4受体的细胞,而CD4抗原主要存在于TH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表面。故实验室中常用新鲜分离的正常人T细胞经PHA转化3天的培养细胞分离病毒。HIV亦可在某些T细胞株(如Hp、CEM)中增殖。感染后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于培养液中可检测到逆转录酶的活性。

HI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容易被多种方式灭活,如56℃30min,0.5%的漂白粉、70%的酒精、0.3%H2O2或0.5%来苏处理5分钟。

三、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一)、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① 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细胞耗竭;T淋巴细胞功能下降,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CD4<200/μl,

CD4/CD8<1.0,(正常人为1.25~2.1),迟发型变态反应皮试阴性,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低下。

② 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多克隆性高球蛋白血症,循环免疫复合物形成和自身抗体形成。

③ NK细胞活性下降

④ 各种致病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如PCR。组织学证实的恶性肿瘤,如KS;

(3)HIV抗体检测

①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②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

③ 免疫荧光检测法(IFA);

④ 免疫印迹检测法(Western Blot,简称WB法);

⑤ 放射免疫沉淀法(RIP)

其中前三项常用于筛选试验,后二者用于确证试验。HIV感染后数周或数日内常不能检出抗体,95%的受染者在5个月内可测出抗体。但也有感染后3-4年仍不能检出抗体者。

(4)PCR技术检测HIV病毒 PCR可用来追踪HIV的自然感染史。可在其它血清学和病毒学标志出现前检测病毒序列,这样可判定无症状而且血清阴性患者潜在的HIV的传播性;可用来监测长潜伏期(4~7

年)病人,以及在抗病毒治疗期间病毒的水平;也可用于HIV-1血清阳性母亲的婴儿的HIV检测。在婴儿出生后最初的6~9个月期间,他们的血液中存在母体的抗体,因此用PCR可判定婴儿是否真正被HIV感染。

(二)、艾滋病诊断标准:

1.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一个月以上;

(2)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一个月以上。

(3)卡氏肺囊虫肺炎(PCR)

(4)卡波济肉瘤KS。

(5)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感染。

2.若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1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CD4/CD8(辅助/抑制)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CD4细胞计数下降;

(2)全身淋巴结肿大;

(3)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辩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四、艾滋病的防治

艾滋病蔓延很快,而且目前无特效药。但是只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是可以减少其发病率的。 具体的方法包括:

(一)加强艾滋病的监测检疫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国外人士交往日趋频繁,随之入境的人数也急剧上升,这就要求卫生检疫部门,对入境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对艾滋病抗体阳性者,坚决不允许入境。

(二)加强治安管理

严格取缔卖淫和嫖娼活动,对与外国人及外籍人员发生性接触的妇女应做艾滋病抗体的检查。坚决杜绝与艾滋病抗体阳性或艾滋病病人发生性接触,患者有艾滋病的妇女避免怀孕。

(三)消除静脉滥用药物的现象

特别是静脉药瘾,不共用针头、注射器和药物。不共用牙刷、剃胡刀或其它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四)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

对所有供血者,都要进行严格的抗体检测、凡抗体阳性者应坚决禁止供血、血浆、器官、其他组织或精液。特别要加强对进口血液制品的检测,禁止被污染的血液制品入液。

(五)严格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

医务人员在接触艾滋病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手套、防止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和医疗器机刺伤皮肤。避免直接和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物直接触。病人的衣物及物品可用1:10漂白粉或1:10氯酸钠液消毒。病人收尸体需用料袋封包后火化。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废弃物品都需要装入密封塑料袋内处理或烧毁。

(六)对危险人群进行密切的监测,彩集血清进行检测,我国目前重点检测对象是;

①应用过国外进口的血液制品的病人,特别是19xx年至19xx年期间应用过进口的第Ⅷ因子的血友病病人;

②与来华的外国旅游观光者或国外留学生有过性关系者;

③长期驻华的外宾、留学生来华的旅游观光者(尤其是从艾滋病高发国家来的);

④我国长期驻外人员、劳工(特别是输过外国人血液及血液制品者)及外交人员;

⑤某些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

⑥对艾滋病病人及与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接触者。

(七)大力普及艾滋病知识,做好宣传工作

使群众了解本病的病因、流行情况、传播途经及预防措施,对本病有正确的认识。

机会性感染是造成几乎所有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性治疗的发展已经降低了肺孢子虫病,弓形虫病,非典型分枝杆菌病(MAC),新型隐球菌病和其他机会性感染的发病率,也进而影响了死亡率。对这些感染和卡波西肉瘤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最低程度已很好改善了它们的结果。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应用已显著地延长了AIDS患者的生存期2~3年,但生存期的长短多变,且尚不能完全得到解释。新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有效的联合应用,并且有血浆病毒RNA水平监测,可使所有HIV感染阶段的患者延长生存期。治疗的有效性可如同早期用药的患者那样受病毒耐药的破坏,以及对药物的顺应性和用药时的感染阶段均对药效有影响

HIV感染的住院病人的隔离是不必要的,除非存在有传染性的并发感染(如怀疑或证实是结核)。被血或其他体液污染的表面应进行清洁和

消毒。HIV易通过加热和许多消毒剂灭活,如过氧化物,酒精,酸和次氯酸。HIV感染者的体液和组织应非常小心地处理。

在被HIV感染血液渗入(针刺)或严重感染的粘膜(口腔或眼睛)接触后立即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作暴露后预防治疗,已证明能降低传播率。对高度危险意外暴露,目前常用两个逆转录酶抑制剂加一个蛋白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在一项提供唯一预防证明的研究中,发现AZT能降低针刺后的传播危险性。因为对大多数针刺来说感染危险性低,对预防效果的预期控制性研究没有进行。在其他小样本健康者身上短期用药没有发现致癌和致畸现象。由于有些妇女在妊娠早期尚未怀疑或证实怀孕的情况下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所以对这些潜在的孕妇治疗时应特别注意。当血的来源或血的HIV状况未知时会引发许多问题,因此确认血的来源及对供血者进行HIV检测必须毫不松懈地进行。

免疫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大肠埃希菌的传播与致病

埃希菌属包括多种细菌,临床上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大肠埃希菌(E.coli)通称大肠杆菌,是所有哺乳动物大肠中的正常寄生菌,一方面能合成维生素B及K供机体吸收利用。另一方面能抑制腐败菌及病原菌和真菌的过度增殖。但当它们离开肠道的寄生部位,进入到机体其他部位时,能引起感染发病。有些菌型有致病性,引起肠道或尿路感染性疾患。

大肠埃希菌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由动物性食品引起,常见中毒食品为:各类熟肉制品、蛋及蛋制品、生牛奶及奶制品、汉堡包、乳酪,其次为蔬菜、水果、鲜榨果汁、饮料等。中毒原因主要是食品未经彻底加热,或加工过程中造成的交叉污染,老人及婴幼儿为易感人群。

大肠埃希菌可以引起肠道外感染如泌尿系感染、菌血症、胆囊炎、肺炎及新生儿脑膜炎等,也会造成从轻微腹泻到霍乱样严重腹泻乃至引起致死性的并发症如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根据其不同的血清型别、毒力和所致临床症状的不同,可以将导致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分为5类:

(1)产肠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E.coli,ETEC):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儿童及旅游者腹泻常见病原菌,热带尤为常见。由食入污染食物和水而致病。本菌可产生大量耐热和非耐热肠毒素,患者腹泻呈水样便,伴有恶心、腹痛、发热等症。

(2)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可引起婴儿肠炎,夏季腹泻及婴儿霍乱。本菌具有很强传染性,可引起院内暴发流行,也可引起成人腹泻。传染源来自食品操作人员或粪便污染供水设施。

(3)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由人-人传染而致病(推测为粪-口途径)。因具有侵袭性,侵入人体肠粘膜上皮细胞后可迅速繁殖,破坏肠粘膜及其基底膜,出现粘膜溃疡,发病多呈散在性。与痢疾杆菌相似,引起痢疾样腹泻。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可引起暴发或散在性出血性结肠炎。患者常出现中度高热、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腹泻,早期为水样便,患者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少数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5)肠粘附性大肠杆菌(enteroadherent E.coli,EAEC):是儿童持续性腹泻的病因之一。

二、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学特性

埃希菌属属于肠杆菌科

1、形态染色: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有鞭毛,周身有菌毛。

2、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中等大小的光滑型菌落;在鉴别培养基上因分解乳糖产酸,使指示剂变色,菌落被着色;在SS、中国蓝及伊红美蓝平板上分别呈红色、蓝色及紫黑色,借此可与沙门菌及志贺菌相鉴别,但应注意少数菌株分解乳糖缓慢。

3、生化反应:本菌生化反应活泼,能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等多种糖类,(即IMViC反应++--)。

4、胆盐、煌绿染料等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5、抗原构造:大肠杆菌的抗原构造较为复杂,主要有(1)菌体抗原(O抗原),为细菌细胞壁的成分,化学成分属脂多糖,脂多糖的重复寡糖单位在核心多糖外侧,是脂多糖分子的最外层,决定O抗原的特异性。O抗原耐热,加热100℃不能灭活,目前已知O抗原有171种,是血清学分型的基础。(2)鞭毛抗原(H抗原),成分为鞭毛蛋白,不耐热,已知有56种,均为单相菌株。(3)荚膜或包膜(K)抗原,成分以多糖类为主,对热稳定。K抗原的存在时能阻止O凝集,已知有100种,但不是每个菌株都有K抗原。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按O:K:H的顺序,以数字表示,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O157:H7。

6、致病因子:除内毒素、荚膜肠杆菌科共有的毒力因子外,大肠埃希菌具有独特的毒力因子有:黏附素——具有高度特异性,引起吸附-定植-致病;外毒素(由ETEC产生的肠毒素),包括(1)不耐热肠毒素(LT),分LT-I和LT-Ⅱ两型,本质为蛋白质,对热不稳定,与霍乱肠毒素相似;2)耐热肠毒素(ST),分STa、STb两型,为低分子多肽,对热稳定,致病机制为激活细胞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导致腹泻,当LT和ST同时存在,致病性更强。

三、大肠埃希菌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1、样本采集 采集来自临床的各种标本,如血液、尿液、体液、脓汁、痰和分泌物等

2、分离培养 将血液标本接种于肉汤,生长后再移种于血琼脂平板上,脓汁、痰和分泌物标本与体液(取离心后的沉淀物)标本直接接种于血平板上。尿液标本应同时做菌落计数。于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

3、鉴定培养 可将菌液进一步接种于乳糖胆盐培养基或麦康凯、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于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不但要注意乳糖发酵的菌落,同时也要注意乳糖不发酵和迟缓发酵的菌落。

4、生化试验

(1)自(鉴定)平板上直接挑取数个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琼脂(TSI)或克氏双糖铁琼脂(KIA)。同时将这些培养物分别接种蛋白胨水、半固体、pH7.2尿素琼脂、KCN肉汤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以上培养物均在36℃培养过夜。

(2)结果:在TSI斜面产酸或不产酸,底层产酸,H2S阴性,KCN阴性和尿素阴性的培养物为大肠埃希氏菌。TSI底层不产酸,或H2S、KCN、尿素有任一项为阳性的培养物,均非大肠埃希氏菌。必要时做氧化酶试验和革兰氏染色。

5、血清学试验

(1)假定试验:挑取经生化试验证实为大肠埃希氏菌的琼脂培养物,用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多价O血清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当与某一种多价O血清凝集时,再与该多价血清所包含的单价O血清做试验。如与某一个单价O血清呈现强凝集反应,即为假定试验阳性。

(2)证实试验:制备O抗原悬液,稀释至与Mac Farland3号比浊管相当的浓度。原效价为1:160~1:320的O血清,用0.5%盐水稀释至1:40。稀释血清与抗原悬液在10mm×75mm试管内等量混合,做单管凝集试验。混匀后放于50℃水浴箱内,经16h后观察结果。如出现凝集,可证实为该O抗原。

6、肠毒素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LT和ST。

(1)产毒培养:将试验菌株和阳性及阴性对照菌株分别接种于

0.6mLCAYE培养基内,37℃振荡培养过夜。加入20000IU/mL的多粘菌素B0.05mL,于37℃1h,离心4000r/min 15min,分离上清液,加入0.1%硫柳汞0.05mL,于4℃保存待用。

(2)LT检测方法(双抗体夹心法) :具体过程参见LT和ST酶标诊断试剂盒,结果判定:以酶标仪在波长492nm下测定吸光度OD值,待测标本OD值大于阴性对照3倍以上为阳性,目测颜色为桔黄色或明显高于阴性对照为阳性。

(3)ST检测方法(抗原竞争法):具体过程参见LT和ST酶标诊断试剂盒,结果判定:以酶标仪在波长492nm下测定吸光度(OD)值:目测无色或明显淡于阴性对照为阳性。

综合以上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肠毒素试验作出报告。

四、大肠埃希菌的防治及生物安全防护

一、细菌的防治

首先应正确地处理感染者的粪便,良好的卫生以及用肥皂仔细洗手,有助于限制感染的传播。

由于儿童和老人是易感人群,所以一旦出现感染,对其他人的预防措施将是必需的:应将已知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患者集中看护;采用巴氏法消毒食品,可防止食物源性传播。

治疗原则主要依靠支持疗法.虽然大肠埃希菌对绝大多数常用抗生素敏感,但是抗生素并不能减轻症状,减少带菌或防止HUS发生。在感染后的一周内,对发生HUS高危患者(如不满5岁儿童,年老者),应该观察其早期症状.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需要精心照料,包括透析和其他特殊的治疗,这些可以在三级医疗护理中心进行。

二、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霍乱弧菌属于三类,BSL-2。相关的防护事宜包括:

(1)操作要求

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4、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5、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的法规。

6、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7、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2)安全设备

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研磨、匀浆、剧烈震荡或混匀、超声波破裂、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跟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的胃肠道内,是临床标本中常见的细菌,可引起典型的原发性肺炎,该菌在正常人鼻咽部的带菌率1%~6%,但在住院病人中可高达20%。该菌是酒精中毒者、糖尿病人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肺炎克雷伯菌也能引起各种肺外感染,包括肠炎和脑膜炎(婴儿)、泌尿道感染(儿童和成人)及败血症。近十几年来由该菌引起的免疫低下患者感染和医院感染不断增加,已成为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强。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肺炎克雷伯菌属于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鞭毛、无芽胞,但有明显的荚膜。兼性厌氧,对营养的要求不高。

三、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1.标本采集 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主要是痰标本。

2.分离培养 将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和或MAC选择性培养基,于37℃孵育过夜。可分别形成较大的、凸起、灰白色粘液型的菌落以及MAC上红色(易扩散至周围的培养基中)、大而厚实、粘液型光亮的菌落。这些相邻的菌落容易发生融合,用接种针沾取时常可挑出长丝状的细丝。

3.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胞,但在菌体外有明显的荚膜。

4.生化鉴定该菌氧化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动力阴性、吲哚阴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VP试验阳性、脲酶阳性。

5.生长试验该菌不能在5℃和10℃生长,但能41℃生长。

6.荚膜肿胀试验可利用特异性的抗血清进行荚膜肿胀试验以鉴别本菌属及类似菌属。将待测菌接种于华-弗(Worfel-Ferguson)培养基上(有利于荚膜的产生),经35℃、18~24h培养后,取一滴培养物加于载玻片上,加墨汁一滴或美蓝液一滴,再加入抗血清1接种环,混合

后加盖玻片,置显微镜油镜下观察。在菌体周围出现较大的空白圈者为阳性。该菌表现为阳性。

7.肠毒素测定对小儿肠炎患者除了要做菌种鉴定外,尚需做肠毒素测定以明确被检菌的致病力。可用兔肠接扎试验、细胞形态变化等方法测定。

四、细菌的防治

目前几乎所有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都携带有耐氨卞青霉素和羧卞青霉素的R质粒,由于该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一直不断增强,所以临床一定要结合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用药。

该菌为条件致病菌,易感人群主要是免疫功能较低下者。因此应及时隔离治疗患者,并作好家庭、社区和医院的消毒。

五、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肺炎克雷伯菌属于三类,BSL-2。

(1)操作要求

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

6、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7、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的法规。

8、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9、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2)安全设备

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研磨、匀浆、剧烈震荡或混匀、超声波破裂、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跟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肺炎链球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肺炎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生活在正常人的鼻腔中,多数不致病或致病力很弱,少数致病力较强。

肺炎链球菌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以及气管炎、中耳炎、脑膜炎、胸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疾病。典型的大叶性肺炎起病急骤,病人有高烧、寒颤,开始时有阵发性干咳,不久有少量粘液痰,随后痰变黄色,呈粘脓性,一般病程1~2周。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肺炎链球菌 (S.pneumoniae)属链球菌科,链球菌属。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矛尖状,成双排列,标本或液体培养中可连成链状。有荚膜,无鞭毛,不形成芽胞。

本菌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含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兼性厌氧,C02 5-10%生长最好,且生成的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若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h,呈均匀混浊,后期可因产生自溶而变得澄清。 该菌可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胆汁溶解试验阳性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

其抗原结构包括:荚膜多糖抗原:多糖抗原,型特异性,共85型,Ⅰ~Ⅲ型引起大叶性肺炎;菌体种属特异性抗原为多糖抗原,存在于细胞壁,称C多糖。在钙离子存在时,C多糖可与正常人血清中称为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β球蛋白结合,发生沉淀。

该菌抵抗力较弱,加热56℃ ,20min即死亡。而且它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干燥抵抗力较强。

肺炎链球菌可能发生的变异有荚膜变异:即从有荚膜有毒力的光滑(S)型菌变异为失去荚膜毒力减低或消失的粗糙(R)型。

三、细菌的实验室检查

1、标本采集 包括痰、脓液、血液等标本。

2. 涂片染色镜检 革兰氏色染色呈阳性球菌,呈矛头状成双排列,坦面相邻,尖端向外。若标本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同时存在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荚膜染色 阳性。

4、分离培养 常采用羊血平板,有助于其溶血特征的识别和进一步鉴定,而且初代分离应置5%~10%CO2的环境下培养。在血平板上,肺炎链球菌的菌落直径0.5~1.5mm,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有些菌株可表现为粘液状)扁平,周围环绕着草绿色溶血环。培养或放置24h以上的培养物还会由于肺炎链球菌的自溶作用而致菌落中央塌陷而边缘隆起,而呈脐窝状。

5、鉴定试验

①胆汁溶菌试验:本试验的原理基于胆盐能够通过活化肺炎链球菌的自溶酶而溶解肺炎链球菌,但不能溶解草绿色链球菌。常用的方法包括快速平板法和标准试管法。前者取一接种环2%去氧胆酸钠溶液加于血平板待鉴定菌的菌落上,置35℃孵育15~30min,菌落溶解消失为阳性。而后者则是在1ml待鉴定菌18~24h培养液中加入2滴10%去氧胆酸钠溶液,35℃孵育5-10min后鉴定菌管由混浊变为透明者为阳性。 ②Optochin试验 用以与其他草绿色链球菌相鉴别。用接种环将单个待鉴定菌落均匀涂于血平板上,用含量为5μg的optochin纸片贴于接种区中央,35℃需氧培养过夜,抑菌圈 >18mm的为阳性。本菌为阳性。

6、小鼠毒力试验 若用有毒力的菌株接种小鼠,接种后12-36h,小鼠死亡。

四、细菌的防治

肺炎链球菌感染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环境卫生。必要时对体弱儿童及老年人可用疫苗进行预防注射,如用细菌荚膜多糖制备的多糖疫苗进行预防,效果较好。病人在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磺胺类药物、青霉素等对肺炎等疾病的治疗较为有效。

五、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肺炎链球菌属于三类,BSL-2。相关的防护事宜包括:

(1)操作要求

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

6、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7、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的法规。

8、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9、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2)安全设备

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研磨、匀浆、剧烈震荡或混匀、超声波破裂、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跟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结核杆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结核杆菌的传播与致病

结核杆菌通常指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其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

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由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到空气中,或排菌的肺结核病人随地吐痰通过再生气溶胶(尘埃),携带结核杆菌,飞扬在空气中,被健康的人吸入后发生感染和发病,因此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一般结核病患者痰中结核杆菌越多,传播的危险性越大。患者排出的飞沫在1-10微米者,在空气中漂浮时间长,传染性越大。患者病变和症状越严重,传染性也越大。周围人群与患者接触越密切者,受感染的机会越多。与患者同处于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的密切接触者,受感染的可能性增大。

未受结核感染的人是结核病易感人群,由于结核病是人畜共患病,哺乳类动物如牛、鹿、猴、猪、猫、狗等也都可以患结核病。

感染结核杆菌后,终身都有可能发病,发病时间因人而异,一般2个月~20年才发病。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倦怠、食欲不振、咳嗽及少量咯血。但多数患者病灶轻微,无显著症状。(1)症状 ①全身症状 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盗汗等。②呼吸系统症状 通常为干咳或带少量黏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咯血后常有低热。大咯血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偶因血块阻塞大气道引起窒息。病灶炎症累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多不剧烈,随呼吸及咳嗽而加重。若并发气胸或大量胸腔积液,呼吸困难症状尤为严重。(2)体征 早期病灶小或位于肺组织深部,多无异常体征。若病变范围较大,患侧肺部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浊音,听诊时呼吸音减低,或为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因肺结核好发于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故锁骨上下、肩胛区叩诊略浊,咳嗽后偶可闻及湿啰音,对诊断有参考意

义。肺部病变发生广泛纤维化或胸膜粘连增厚时,患侧胸廓常呈下陷、肋间隙变窄、气管移位与叩浊,对侧可有代偿性肺气肿征。

二、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从分类学上看结核杆菌属于裂殖菌纲、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

结核分枝杆菌正常典型的形态是直或稍弯曲、两端钝圆的杆菌,菌体长1-4纳米,宽0.3-0.6纳米,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生长发育期间有分枝生长倾向。镜下常呈单个散在或呈“人、V、T、Y”形排列,菌体多时细菌扭集一起呈绳索状、束状或丛状。此外结核杆菌菌体还具有多形态特征,受不良生长条件的影响可分别表现为杆菌型 (基本形态)、滤过型、颗粒型和球菌型(L型)4种不同的类型。

分枝杆菌生长缓慢,在人工培养基内繁殖一代约需15-20小时,一般需2-4周或更长时间始见菌落生长,甚至有极少数生长极为缓慢者需8周以上才开始有菌落生长。它为专性需氧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5-40℃,pH 5.5-7.2。培养营养要求较高且特殊,培养基需含鸡蛋、血清、氨基酸、甘油等营养丰富的复杂有机物及少量无机盐类。而且结核杆菌随着环境的改变易发生菌落形态、毒力、L型及药物耐药性变异,如在人工培养基上反复连续传代,可产生变异而致毒力降低,

三、结核杆菌的检测与诊断

(1)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① 结核菌检查 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方法,痰中找到结核菌为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快速简便。在我国非典型分枝杆菌尚属少见,故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诊断基本即可成立。痰菌阳性表明其病灶是开放性的,具有传染性。培养法更为精确,尚可作药物敏感试验与菌型鉴定。但结核菌生长缓慢,培养较为费时,但精确可靠,特异性高。若涂片阴性或诊断有疑问时,培养尤其重要;而且,培养后可做药物敏感性测定,指导临床用药。PCR技术检测结核菌 DNA快速、简便,并可鉴定菌型,不足之处是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②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以发现肺内病变的部位、范围、有无空洞或空洞大小、洞壁厚薄等。X线对各类结核病的透过度不同,通过X线检查能大致估计结核病灶的病理性质,并能早期发现肺结核,以及判断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有助于决定治疗方案。肺结核的常见X线表现包括:纤维钙化的硬结病灶、浸润性病灶以及干酪样病灶等。胸部CT检查对于发现微小或隐蔽性病变,了解病变范围及病变鉴别等方面均有帮助。

③ 结核菌素试验 是诊断结核感染的参考指标。使用的变应原有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 OT)和结核菌素的纯化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现临床多用PPD。皮内注射0.1ml(5IU),硬结平均直径≥5mm为阳性反应。结核菌素试验有助于判断有无结核菌感染。若呈强阳性反应,常表示为活动性结核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仅表示曾有结核感染,并不一定现在患病。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除表示没有结核菌感染外,尚需考虑以下情况:结核菌在感染4~8周后才建立充分变态反应,在这之前,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性;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或营养不良、麻疹、百日咳等患者,结核菌素反应亦可暂时消失。

④ 其它检查 结核病患者血像通常无改变,严重病例常有继发性贫血,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时白细胞总数减低或出现类白血病反应。血沉增快常见于活动性肺结核。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可对无痰或痰菌阴性者和肺外结核的诊断提供参考。纤支镜检查对于发现气管内膜结核、了解有无肿瘤、吸取分泌物、解除阻塞或作病原菌及脱落细胞检查,以及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浅表淋巴结活检,有助于结核的鉴别诊断。

(2)诊断和鉴别诊断

痰结核菌检查不仅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依据,亦是考核疗效、随访病情的重要指标。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必要手段,对早期诊断、确定病变部位、范围、性质、了解其演变及选择治疗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在临床诊断中,我国现用的分类法包括四部分,即肺结核类型、病变范围及空洞部位、痰菌检查、活动性及转归。肺结核分为五型:Ⅰ型为原发型肺结核;Ⅱ型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Ⅲ型为浸润型

肺结核;Ⅳ型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Ⅴ型为结核性胸膜炎。还应注意将结核病与肺癌、肺炎、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哮喘和其它发热性疾病如伤寒、败血症、白血病、纵隔淋巴瘤及结节病等进行鉴别。

四、结核杆菌的防治及生物安全防护

细菌的防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中的有关规定,结核病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照乙类传染病进行预防控制。

在结核病的预防方面要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采取以管理和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以利于控制和管理传染源。临床上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整个治疗方案分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指南规定采用统一标准的化学治疗方案。

表1 国家防痨规划的结核病化疗方案

疗程 化疗方案

6个月 2RHZ/4RH

2ERHZ/4RH或4R2H2

2SRHZ/4RH或4R2H2

8个月 2SRHZ/6TH或6EH

2SRHZ/6S2H2Z2

R代表利福平,H代表异烟肼,Z代表吡嗪酰胺,E代表乙胺丁醇,S代表链霉素,

T代表丙硫异烟胺。下标数字表示每日用药次数;其余数字表示用药月数,斜线前数字表示前2个月,斜线后字表示后几个月。

对复治病例,一般可用以下几种方案:① 2S(E)RHZ/4RH(E),督促化疗,保证规律用药。② 初治规则治疗失败的患者,可用

2S3H3Z3E3/6H3R3E3;③ 慢性排菌者可用敏感的一线药与二线药联用,应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疗程以6~12个月为宜。

对毒性症状严重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及过敏反应,促进渗液吸收,减少纤维组织形成及胸膜粘连。对咯血患者,应对症治疗,包括休息、止咳、镇静以及应用止血药如安络血等。

五、细菌的实验室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结核杆菌属于二类,BSL-3。WHO将结核杆菌生物危害等级定为Ⅲ级。所有参与结核杆菌防治和研究的实验室和实验室人员都必须遵守《结核病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

(1)安全防护

大多数实验室获得性结核病是由于处理感染者标本引起——可从痰、尿、组织、大便和其它体液标本中分离到结核杆菌。处理标本或培养物时产生气溶胶是实验室获得性结核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接触感染。

因此首先应树立全程防护的观念,全面加强从事结核杆菌科研、检测、试剂和疫苗生产机构的生物安全管理。严格限定有资质开展研究的实验室和研究者。建立健全传染病病原管理组织;制订和完善传染病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可能暴露于结核杆菌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相关业务人员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和风险和意识教育;切实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预防和控制实验室等渠道造成结核杆菌感染和传播;加强部门间沟通与合作,加强对高暴露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监测工作,并保证他们能及时被发现与治疗。当进行大量活菌实验时,所有操作应在BSL-3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柜中进行。为防止实验过程产生的气溶胶导致的实验室感染,所有操作应使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包括标本留取、运送、处理以及废物处置等程序都应防止感染性气溶胶的产生。病人留取标本应在独立的房间,应定时作好房间消毒,保持通风。标本应留取在封闭的器皿内送检。

检验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实验室空气、实验台面应定时消毒。痰、尿标本找抗酸杆菌,应先高压灭菌后,再涂片染色。尤其是痰标本进行涂片制作时,在打开标本容器、涂片、加热固定时容易产生气溶胶,为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

导致实验室感染,所有操作应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并使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痰标本培养时,在标本进行前处理高速振荡混合和离心、培养液或上清液的倾倒、转移和接种等操作过程有产生气溶胶和意外溅洒的可能,为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等导致实验室感染,所有操作应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并使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药物敏感性测定时,在磨菌、滴加菌液、接种培养物、烧灼接种环等操作过程有产生气溶胶和意外溅洒的可能,实验者有可能直接大剂量暴露细菌。因此该项操作一定在BSL-3级实验室完成,且最好实验室内要有负压。并且操作者着二级生物防护用品。

(2)意外事故的处理

结核杆菌的灭活方式有化学的和物理的方法。实验过程中:

1)如标本或标本的前消化处理液被打翻污染操作台或地面,应以吸满75%已乙醇溶液的卫生纸覆盖污染区,15分钟以后卫生纸方可移去;

2)如污染物溅落到身体表面,或有割伤、刺伤、烧伤、烫伤等情况发生,应立即停止实验工作进行紧急处理:更换被污染的实验服装,皮肤表面用消毒液清洗,伤口以碘酒及酒精消毒,眼睛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3)如果发生菌液溢出、带菌的培养管破碎等,造成中、小面积污染。可用比污染面积大25%以上的纱布覆盖污染区域,边缘用脱脂棉围住,向纱布倾倒5%苯酚溶液或75%的乙醇溶液,浸泡2小时以上(其间适量添加溶液防止干燥),再经紫外灯近距离(1米内)照射2小时以上;被污染的器械、容器等立即浸泡于75%乙醇溶液中2小时以上,实验完成后再进行高压消毒处理;

4)如果发生气溶胶污染或大面积污染,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关闭实验室,对实验区域和实验室进行紫外灯照射消毒过夜;第二天对污染区域进行24小时封闭空气熏蒸消毒(乙醛消毒法:5ml乙醛+2g高锰酸钾/平方米空间),直接被污染的区域可参照第3)条进行处理。

(3)实验室人员的防护

从事结核杆菌检测、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实验室工作,出现下列情况,不能进入: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患发热性疾病;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妊娠、已经在实验室控制区域内连续工作4h以上,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疲劳状态。

从事结核杆菌检测工作人员可间隔数年接种卡介苗一次。若操作者或其所在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此期间出现与被操作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类似的症状或者体征时,例如发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等症状,则应被视为可能发生实验室感染。应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以控制管理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淋病奈瑟菌的传播与致病

淋病奈瑟菌又称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菌,人类是本菌的唯一天然宿主和传染源。淋病是淋菌性尿道炎的简称,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炎性疾病,它是人类很古老的,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流行非常广泛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淋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有症状或无症状的患者均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其中轻症或无症状的淋病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交传染,还可通过非性接触传播,如通过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用品(衣裤、床上用品、毛巾、浴盆、马桶等)间接感染;孕妇淋病患者当羊膜破裂,可继发羊膜腔内及胎儿感染;新生儿经过患淋病的母体产道时常可引起淋菌性眼炎;另外尚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和器具引起医源性感染。

本病最初多侵犯尿道、宫颈内膜,继而可波及前列腺、精囊、副睾、子宫内膜及输卵管。有时肛门、直肠、咽粘膜、眼结膜也可受染。尚可经血行播散引起菌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及脑膜炎,可引起死亡或不育、不孕、失明及尿道狭窄等后果。由于本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后果严重,因此它是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性病之一。

二、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

淋病奈瑟菌属奈瑟菌属,镜下呈肾形,常成双排列,邻近面扁平或稍凹,像两瓣黄豆对在一起,大小0.6μm×0.8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呈粉红色,美蓝染色呈蓝色。急性炎症期细菌多在患者分泌物的少部分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慢性期则多在细胞外,且有些可呈单个球形或四联状。人工培养后形态亦常呈球形、单个、成双或四联排列。

淋球菌适于潮湿(相对温度80%~85%)、温暖(35.5℃~

36.5℃)、中性偏碱(pH7.2~7.6)、含5%~10%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生长。最怕干燥,在完全干燥环境下只能存活1~2小时,对温度变化敏感,超过38℃或低于30℃则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上室温放置1~2天即可死亡,在39℃存活13小时,42℃存活15分钟,50℃存活5分钟。如在不完全干燥的衣裤、被褥、毛巾、玩具上则可存活18~24小时。一般消毒剂容易将它杀灭,在1:4000硝酸银溶液中7分钟死亡,1%石炭酸溶液中3分钟内死亡。

淋球菌较为娇嫩,酶系统不完整,初代培养普通培养基不易成功,需在含有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且含有二氧化碳的条件下才能生长。淋球菌在血琼脂培养基孵育24小时后,可形成直径0.5~1mm的圆形稍隆起,湿润光滑,半透明,边缘呈花瓣状,有粘性的露滴状菌。

淋球菌的生化反应不发达,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麦芽糖及蔗糖。藉助上述生化特性亦可与脑膜炎球菌及其他奈瑟菌相鉴别。淋球菌能产生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在诊断上有一定意义。

三、淋病奈瑟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诊断

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1) 涂片检查:取患者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作革兰氏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涂片对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单纯淋菌性前尿道炎患者,此法阳性率在90%左右,可以初步诊断。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杂菌多,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阳性率仅为50-60%,且有假阳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培养法检查女病人。慢性淋病由于分泌物中淋球菌较少,阳性率低,因此要取前列腺按摩液,以提高检出率。

咽部涂片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不能诊断淋病,因为其他奈瑟菌属在咽部是正常的菌群。另外对症状不典型的涂片阳性应作进一步检查。

(2)培养检查:淋球菌培养是诊断的重要佐证,培养法对症状很轻或无症状的男性、女性病人都是较敏感的方法,只要培养阳性就可确诊,在基因诊断问世以前,培养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筛选淋病的唯一方法。

目前国外推荐选择培养基有改良的Thayer-Martin(TM)培养基和New York City(NYC)培养基。国内采用巧克力琼脂或血琼脂培养基,均含有抗生素,可选择地抑制许多其他细菌生长。在36℃,70%湿度,含5%-10%CO2(烛缸)环境中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培养后还需进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试验和糖发酵试验等鉴定。培养阳性率男性80%-95%,女性80-90%。培养后需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和糖发酵试验做出鉴定。培养阳性率男性为80%~95%,女性为80%~90%。

(3)抗原检测

1.固相酶免疫试验(EIA):可用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淋球菌抗原,在流行率很高的地区而又不能作培养或标本需长时间远送时使用,可以在妇女人群中用来诊断淋球菌感染。

2.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通过检测淋球菌外膜蛋白I的单克隆抗体作直接免疫荧光试验。但目前在男女二性标本的敏感不高,特异性差,加之实验人员的判断水平,故该实验尚不能推荐用来诊断淋球菌感染。

(4)基因诊断

1.淋球菌的基因探针诊断:淋球菌的基因探针诊断,所用的探针有:质粒DNA探针,染色体基因探针和rRNA基因探针。

2、淋球菌的基因扩增检测 PCR技术和连接酶链反应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淋球菌的灵敏性,它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简便的优点,可以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极微量的病原体。

(5)药敏试验 对培养阳性者可进一步用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或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使用Whatman I号滤纸PP-NG菌株能使其

颜色由蓝变黄,阳性为PPNG,阴性为N-PPNG),以确定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合理选择用药。

四、淋病的预防

淋病奈瑟菌的预防要点如下:

1.避免婚外性行为。

2.在性生活中提倡使用避孕套等理化屏障,以防止淋球菌感染。

3.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减少感染的危险,可应用于已知与淋病患者有性接触者。

4.按淋病治疗方案对病人进行合理治疗,彻底消灭传染源。

5.对性伴侣应进行检查和治疗。

6.患者宜注意个人卫生与隔离,不与家人、小孩(尤其女孩)同床、共浴。

7.执行对新生儿硝酸银溶液或红霉素溶液预防滴眼的规定,防止新生儿淋病性眼炎发生。

8.病人需经彻底治愈后,方可结婚、生育和安排工作。

五、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霍乱弧菌属于三类,BSL-2。相关的防护事宜包括:

(1)操作要求

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3、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4、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

5、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6、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的法规。

7、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8、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2)安全设备

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研磨、匀浆、剧烈震荡或混匀、超声波破裂、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跟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嗜血杆菌是只有在含有血或血制品及其因子的营养条件下才能生长发育的一群细菌。目前发现的嗜血杆菌有16种,可致人类疾病的至少有8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Hi。根据荚膜成分的不同,Hi又分为a、b、c、d、e、f6种菌型,其中又以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最容易引起侵袭性疾病。

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寄生于人的鼻、咽、眼及阴道黏膜中,常与正常菌群共生,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和带菌者,病人和鼻咽带菌者为传染源。健康人鼻咽部带菌率可高达60~80%。带菌可持续数日或数月。

Hib多寄居在鼻咽部黏膜,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新生儿可通过母亲的产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只引起人类感染,对动物无致病性。同样,寄居于禽类、猪、犬的嗜血杆菌也不感染人类。

有研究表明,人群对流感嗜血杆菌普遍易感。新生儿由母体抗体被动免疫,3个月~3岁儿童的抗体水平最低,对该菌最易感,Hi在健康学龄前儿童的带菌率为10.9%~37.9%,学龄儿童最高可达

20.9%;Hib在学龄前儿童带菌率为5.4%~6.9%。成人可为无症状带菌者,其发病多有免疫缺陷。

Hi带菌率与季节有关,感染多散发,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多从秋季开始增加,冬季达高峰。Hi通过飞沫进入人的呼吸道,侵入血液繁殖,可扩散至人体多个器官,引起组织、器官的侵袭性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是幼儿脑膜炎,菌血症,脓毒性关节炎,肺炎,气管支气管炎,中耳炎,结膜炎,鼻窦炎和急性会厌炎的主要病原菌,这些感染和心内膜炎也可发生于成人但比较少见。

国内的临床调查显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Hib占29.0%。Hi所致的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其中肺炎多通过飞沫传播。流感

病毒或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易并发Hi肺炎,起病较慢,常有痉挛性咳嗽,全身症状重,中毒症状明显,白细胞明显增高,有时伴淋巴细胞的相对或绝对升高。小婴儿Hib肺炎常并发脓胸、脑膜炎及化脓性关节炎,易后遗支气管扩张症。Hib脑膜炎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中占28.9%~51.7%。在欧美国家,Hib是儿童未使用疫苗前化脓性脑膜炎中居首位的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较常见,但危害大,其发病率仅次于流脑。多数患者具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常见流涕、咳嗽等,经数日或1~2周方出现脑膜刺激征,以冬春两季多发。10%的儿童有单侧或双侧性耳聋。其他并发症如学习能力差、精神发育迟缓、颅神经麻痹、瘫痪等通常为暂时性的,有望治愈。Hib感染常致会厌炎,表现为会厌部红肿、吞咽不适,有时发生呼吸困难。在中国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可高达7%~8%。化脓性中耳炎等在国内相对少见。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流感嗜血杆菌(Hemophilus influenzae,Hi)简称流感杆菌,又名费佛氏杆菌(Pfeiffer ' s bacillus),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大小为0.8~1.5mm×0.3~0.4mm,两端钝圆。从病灶中新分离的菌株多呈球杆状或双球状,有时可呈短链。在陈旧培养物中呈多形性,有长杆状或丝状体。本菌无动力、无芽孢,粘液型菌株有荚膜。

Hib为需氧菌,培养较困难,由于该菌氧化还原酶系统不完善,生长时需要“X”和“V”两种生长辅助因子。“X”因子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可耐高温。“V”因子存在血液中,耐热性较差。在血液中“V”因子处于被抑制状态,加热75~100℃,5~10min,抑制物被破坏后才被18~24小时,菌落微小,无色,透明似露珠,

48小时后形成灰白色较大的菌落、圆形、透明。如以Hib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同一巧克力琼脂平皿上培养,由于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并弥散到培养基里,可促进Hib的生长,故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Hib的菌落较大,距离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Hib的菌落越小。此称为“卫星现象”。这一特点有助于对此菌的鉴定。

由于有些标本如痰,有大量杂菌生长,对Hib的分离培养影响较大,在巧克力琼脂平皿内加入该菌可耐受的抗生素(每毫升巧克力琼脂内加万古霉素50mg,杆菌肽30mg,氯林可霉素1mg)可提高本菌的分离率。

根据荚膜多糖抗原成分的不同,应用型特异性免疫血清作荚膜肿胀试验或其它血清学试验,可以将Hib分成6个(a、b、c、d、e、f)血清型。

其中b型对婴幼儿的致病性最强,且最多见,f型次之。

三、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虽然有些病例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疑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但必须通过实验检查方可确诊。

1.血常规 此杆菌感染时病人血液白细胞大多增高,通常为15×109/L~30×109/L,重症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可减少。

2.细菌培养 可采取病人脑脊液、血液和穿刺抽取液进行细菌培养予以确诊。

3.采用对流免疫电泳,胶乳凝集,协同凝集和ELISA等方法检查脑脊液、血液和浓缩的尿液中Hib的特异抗原磷酸聚核糖基核糖醇(Polyribosylribitol phosphate,PRP),均可辅助临床诊断。

四、细菌的防治

由于人群对流感嗜血杆菌普遍易感,特别是2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一家中同时有两个小儿患病者,在文献中屡有报道,所以在兄弟姐妹或在托儿机构中出现

首例病人后有时亦可再出现新病例,对病人密切接触者可采取化学药物预防,口服利福平可清除带菌,20mg/Kg,每日一次,服4日为一疗程。每日最大剂量为600mg~900mg,孕妇不宜用。

对Hib感染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肌肉注射Hib偶联菌苗。芬兰赫尔辛基于70年代后期在0~4岁儿童中Hib脑膜炎的发病率为43/10万。注射上述菌苗后到19xx年发病率降为0。Hib的特异抗原磷酸聚核糖基核糖醇(PRP)可与4种蛋白载体(变异性白喉杆菌蛋白-Oligosaccharide-CRM197 protein,HbOC、白喉杆菌类毒素-

Diphtheria toxoids,D、脑膜炎双球菌外膜蛋白复合物-Outer

membrane protein compound,OMPC和破伤风杆菌类毒素-Tetanus toxoid,T)偶联,分别构成4种类型的偶联菌苗:PRP-HbOC、PRP-

D、PRP-OMPC和PRP-T。目前至少有25个国家将Hib偶联菌苗列入儿童的免疫计划。具体的接种方法为:婴儿从2月龄开始接种,每间隔1~2个月1次,共3次;6~12月龄的婴儿需注射2次,每次间隔1~2个月;1~5岁的儿童只需注射1次。鉴于Hib肺炎、脑膜炎在低龄组发病率更高,症状及并发症更严重,故应及早接种疫苗。接种Hib疫苗后,极少数儿童的接种部位会出现轻微红

肿、疼痛或低热,一般2~3天内消失,只需休息或对症处理。婴幼儿在患急性发热性疾病或严重慢性疾病发病时,均应暂缓接种。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或曾对Hib疫苗过敏者应避免接种。

此外预防Hib感染的最重要方法是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大面积免疫接种;对2月龄婴儿进行常规接种并提倡母乳喂养;减少与无症状携带者或有侵袭性疾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规范抗生素使用;改善居住环境卫生等。

在对病患进行治疗时,由于目前国内普遍存在滥用抗生素和不规律使用抗生素现象,因此Hi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所以抗生素的选择一定要根据感染部位而定,如脑膜炎和会厌炎.Hib型嗜血流感杆菌结合的疫苗可用于≥2个月的儿童,能有效地预防侵袭性感染如脑膜炎,会厌炎和菌血症等。

对体重在20kg以下儿童可每天按100mg/kg静脉注射氨苄青霉

素,20kg以上儿童和成年人用量为250mg~1g,每6小时1次。另一种办法是口服羟氨苄青霉素,20kg以下儿童20~40mg/kg,每日3次;20kg以上儿童和成年人250~500mg,每日3次;约30%的流感嗜血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且对氨苄西林耐药。因此,常用的治疗方案为:磺胺甲基异啰唑/甲氧苄氨嘧啶(SMX/TMP)儿童每日8mg/40mg/kg,口服或静脉注射,成人则为口服1~2片(每片为160mg/800mg),每日2次;头孢呋辛0.25~1g

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头孢克罗儿童每日20~40mg/kg,分3次口服,成人500mg口服,每6小时1次;或强力霉素100mg口服,每日2次(8岁以下儿童忌用).对非耐药菌株,在小于20kg儿童可予氨苄青霉素每日100mg/kg,分4次静脉注射(最大剂量为每日2~3g),在大于20kg儿童及成人则为250mg~1g,每6小时1次静脉注射.尚可使用阿莫西林,对小于20kg儿童,可予20~40mg/kg口服,每日3次;对大于20kg儿童及成人,可予250~500mg,每日3次。氟喹诺酮和阿奇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亦有抗菌活性。

五、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流感嗜血杆菌属于三类,BSL-

2。相关的防护事宜包括:

(1)操作要求

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6、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的法规。

7、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8、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2)安全设备

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如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跟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7、实验室人员应接受有关的疫苗接种或测试。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脑膜炎奈瑟氏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脑膜炎奈瑟氏菌(N. 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双球菌,是致流行性脑膜脊髓炎的病原菌。人类是脑膜炎奈瑟氏菌的唯一宿主。.脑膜炎奈瑟氏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常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腔黏膜中,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国家均可以引起较高的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对脑膜炎奈瑟氏菌的致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重者可有败血症性休克和脑膜脑炎。脑脊液可呈化脓性改变。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脑膜炎奈瑟菌属奈瑟氏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呈肾形双球菌,又称“脑膜炎双球菌”。存在于人体中性粒细胞内、外,可从带菌者、病人的鼻咽部和病人的血液、脑脊液、皮肤瘀点、瘀斑中发现。培养的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含有血清,血液等培养基上才能生长.专性需氧,大气中含有5-10% CO2时生长更好,最适pH 7.4~7.6,最适温度37℃,低于30℃不能生长。

脑膜炎奈瑟菌按表面特异性多糖抗原之不同分为A、B、C、D、X、Y、Z、29E、W135、H、I、K、L13个亚群(90%以上为A、B、C3个亚群)。我国流行菌群以A群为主,但近年屡有B、C、W135等亚群局部流行或暴发。

脑膜炎奈瑟菌在体外生活力、抵抗力极弱,对干燥、寒冷、日光极为敏感。温度低于30℃或高于50℃皆易死亡,故细菌学检测应注意采集标本后及时送检。对常用消毒剂亦极为敏感。

三、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一般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升高在80%-90%以上。

2、脑脊液检查:病初或休克型病人,脑脊液外观多为澄清,细胞数、蛋白和糖量尚无改变,可表现为压力增高。典型的流脑脑膜炎期,压力常增高至200毫米水柱以上,外观呈浑浊米汤样甚或脓样;白细胞数明显增高至1000×106/L以上,并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含量升高。 对临床有明显颅压增高表现者,宜在应用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压后再行腰穿;腰穿时应使脑脊液缓慢流出,必要时腰穿针芯不要全部拔出,以免因脑脊液流出过快、过多而发生脑疝。

3、细菌学检查:

(1)涂片:取皮肤瘀点处的组织液或离心沉淀后的脑脊液做涂片染色。可在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阳性率约60%-80%。

(2)培养:取瘀斑组织液、血或脑脊液,进行培养。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培养。

4、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对流免疫电泳法、乳胶凝集试验、反向间接血试验、ELISA法等进行抗原检测,主要用于早期诊断,阳性率均在90%以上。

四、细菌的防治

流脑,尤其是暴发型流脑病情进展迅速,主要死因为败血症导致的休克、DIC和脑水肿脑疝。因此,及早的诊断、严密的病情观察是本病治疗的基础。对疑似病例要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1、普通型的治疗

(1)病原治疗:尽早应用敏感并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

①青霉素G:尚未发现明显耐药。为治疗流脑首选抗菌药物,宜大剂量使用,以使脑脊液含量达到有效浓度。成年人:20万IU/kg/d(可用320万IU-400万IU/次,静脉滴注,q8h);疗程5-7天。儿童:20万IU-40万IU/kg/d,分3-4次静脉滴注;疗程同成人。

②氯霉素:成年人:2-3g/d,儿童40-50mg/kg/d分次静脉滴注;疗程5-7天。重病人可联合应用青、氯霉素。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其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

③头孢菌素:首选头孢曲松钠。抗菌活性强,疗效类似于青霉素,但价格较高,宜用于不能应用青霉素的重症病人。成年人和12岁以上儿童:2-4g/d,分1-2次静脉滴注。儿童:75-100mg/kg/d。疗程均为3-5天。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二重感染的发生。也可选用头孢呋腭,剂量3-9g/d,儿童200mg/kg,可分4次静脉滴注,疗程3-5天。

(2)对症治疗:应保证热量及水电解质平衡。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颅内高压时予20%甘露醇1-2g/kg,快速静脉滴注,根据病情4-6小时一次,可重复使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对肾脏的损害。

2、暴发型流脑的治疗

(1)休克型治疗

①尽早应用抗菌药物:可联合应用青、氯霉素,或头孢曲松钠,头孢呋腭用法同前,但首剂应加倍。

②迅速纠正休克:

a.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治疗:最初1小时内成年人1000ml,儿童10-20ml/kg,快速静脉滴注。输注液体为5%碳酸氢钠液5ml/kg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液。此后酌情使用晶体液和胶体液,24小时输入液量2000-3000ml之间,儿童为50-80ml/kg,其中含钠液体应占1/2左右,补液量应视具体情况。原则为“先盐后糖、先快后慢”。根据监测血pH值或CO2结合力,用5%碳酸氢钠液纠正酸中毒。

b.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在扩充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基础上,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纠正异常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改善微循环,常用的药物为山莨菪碱、多巴胺、间羟胺等。

③DIC的治疗:如皮肤瘀点瘀斑迅速增多及扩大融合成大片瘀斑,且血小板急剧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时应高度怀疑有DIC,宜尽早应用肝素,剂量为0.5-1.0mg/kg,加入10%葡萄糖液100ml静脉滴注,以后可4-6小时重复一次。应用肝素时,用凝血时间监测,调整剂量。要求凝血时间维持在正常值的2.5-3倍为宜,如在2倍以下,可缩短间隔时间,增加剂量,如超过3倍,可延长间隔时间或减少剂量。如有明显出血,可输入有肝素抗凝的新鲜血。肝素治疗持续到病情好转为止。

④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适应症为毒血症症状明显的病人。有利于纠正感染中毒性休克。氢化考的松200-500mg/日,儿童剂量为8-10mg/kg/d。静脉注射,一般不超过3天。

(2)脑膜脑炎型的治疗

①抗菌素的应用:同上。

②及时发现和防治脑水肿、脑疝:治疗关键是及早发现脑水肿,积极脱水治疗,预防发生脑疝。可用甘露醇治疗,用法同前,此外还可使用白蛋白、速尿、激素等药物治疗。

(3)防治呼吸衰竭:在积极治疗脑水肿的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治疗。

3、混合型的治疗 此型病人病情复杂严重,治疗中应积极治疗休克,又要顾及脑水肿的治疗。因此应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针对具体病情,有所侧重,二者兼顾。

五、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脑膜炎奈瑟氏菌属于二类,BSL-2。相关的防护事宜包括:

(1)操作要求

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

6、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7、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的法规。

8、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9、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2)安全设备

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研磨、匀浆、剧烈震荡或混匀、超声波破裂、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跟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沙门氏菌属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沙门菌(salmonella spp)是1880年由Eberth首先发现。至今已发现沙门氏菌属的细菌有2000多种血清型。我国发现的有200个血清型。

沙门菌感染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少部分也可通过微生物或感染性材料的胃肠道外接种传播。人是伤寒、副伤寒的天然宿主,除此之外,有的沙门菌专对动物致病,有的则是人兽共患疾病的病原体。

沙门菌的致病性具有种系特异性,临床上可表现为胃肠炎,肠热病,菌血症综合征或局灶性疾病。每个沙门菌血清型可产生下述临床综合征中的任何一种症状或所有的症状,虽然某一特定的血清型常伴有特异的症群。无症状的带菌状态也可发生。

胃肠炎通常在摄入细菌后12~48小时起病,表现为恶心和痉挛性腹痛,接着可有腹泻,发热,有时可出现呕吐。粪便多为水样,但也可呈半固体糊状,粘液或血液罕见。本病通常较轻微,病程1~4日。偶见较严重的迁延型。在用甲基蓝染色的粪便标本中常见白细胞,表明有炎症性结肠炎。

肠热病是一种全身性的综合征,其特征为发热,衰竭和败血症。可由伤寒、副伤寒沙门菌A,B和C型引起。细菌随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进入人体。未被胃酸杀死的细菌进入小肠,穿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隙,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在吞噬细胞中繁殖。部分细菌通过淋巴管到肠系膜淋巴结大量增殖。因无临床症状,故称为潜伏期,约1-2周。当细菌在淋巴组织中增殖到一定程度后,经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菌血症。患者全身疼痛、不适、发热。此时为病疾的前驱期。细菌通过血流进入全身各脏器,并在其中增殖。被脏器中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菌血症。此时临床症状明显而典型,如持续高热、肝脾肿大、全身中毒症状、皮肤出现玫瑰疹,相当于发病的第1周。胆囊中的细菌随胆汁排入肠道,一部分随粪便排出。进入肠道的细菌又可通过肠粘膜再次进入肠壁淋巴组织,引起迟发型变

态反应,导致孤立和集合淋巴结坏死、溃疡。肾脏中的细菌可随尿排出。此时大约是疾病的第2-3周。

沙门菌感染的局灶性表现可有或无持续的菌血症。有菌血症的病人,可发生局限性感染而累及消化道(肝,胆囊和阑尾),内皮表面(动脉硬化斑块,股动脉或主动脉瘤,心脏瓣膜),心包,脑膜,肺,关节,骨,泌尿生殖道或软组织。原有的实质性肿瘤偶尔被细菌感染而发生脓肿,反过来又可成为沙门菌菌血症的病源灶。猪霍乱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是局灶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

胃肠炎病人的菌血症相对少见。但在其他人群中,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海得尔堡沙门菌可引起持续≥1周的菌血症综合征。艾滋病或HIV感染的病人可有沙门菌所致的反复发作的菌血症或其他侵袭性感染(如脓毒性关节炎)。一个有多重沙门菌感染而无其他危险因子的病人,应迅速作HIV检查。

带菌者在大规模非伤寒胃肠炎暴发流行中不起主要作用。仅0.2%~0.6%的非伤寒沙门菌感染者在其粪中持续排菌长达≥1年。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沙门菌属于肠杆菌科,为革兰氏阴性直杆菌,较细长,大小约为0.7~1.5×2.0~5.0μm。除鸡沙门菌无鞭毛外大多数菌有周身鞭毛,能运动,有时也会出现无鞭毛的突变型。有菌毛,无芽胞无荚膜。

兼性厌氧,最适的生长温度是35~37℃,pH范围是6.8~7.8。对营养的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和肠道杆菌鉴别培养基平板上均可生长。

沙门菌的抗原构造主要有三种:(1)菌体抗原O抗原:是细菌的脂多糖,具有耐热性,能耐受100℃2。5h。O抗原是分群的依据,每个沙门菌的血清型可含一种或数种O抗原。它刺激机体主要形成IgM型抗体,与相应的抗血清反应时呈颗粒状凝集。根据O抗原不同可将沙门氏菌分42个组,引起人类疾病的多在A-E组。

(2)鞭毛抗原H:属蛋白质,不稳定,加热或用乙醇处理均被破坏。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G型抗体,与相应的抗血清呈絮状反应。沙门氏

菌属的H抗原有两相,?称第1相和第2相。前者为特异相,后者为非特异相,同时具有第一和第二相H抗原的细菌为双相菌,仅有一相者称单相菌。H抗原是定型的依据,按O抗原分组后,每一组沙门菌再根据H抗原分成不同的种或血清型。(3)表面抗原包括Vi、M和5抗原三种,Vi抗原不耐热,加热60℃30min或经石炭酸处理即可破坏,经人工培养基传代后也易失活。新分离的伤寒以及副伤寒丙沙门菌常带有此抗原,它位于菌体的最表层,有抗吞噬及保护细菌免受相应抗体补体的溶菌作用,当Vi抗原存在时可用于分型,但它也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体的凝集反应,必须在血清学鉴定时加以注意;M抗原又称粘液抗原,虽不能用于分型,但它的存在也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体的凝集反应;5抗原可被1mol/L的盐酸所破坏,属于一种表面抗原。

沙门菌的抵抗力不强:加热60℃15~20min即被杀死。在水中可存活2~3周,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它们对胆盐和煌绿等染料有抵抗力,可以此制备选择性培养基。

另外本属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变异,主要表现为:(1)H-O变异:是指有鞭毛的细菌失去鞭毛的变异。(2)S-R变异:是指菌落由光滑型(smooth)变为粗糙型(rough)。(3)V-W变异:是指失去Vi抗原的变异。(4)位相变异:是指双相沙门菌接种于琼脂平板,所得菌落有的是第1相,有的是第2相。

沙门菌的致病因子包括(1)侵袭力:可能与该菌的特异O抗原或Vi抗原有关。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不被消灭,在巨噬细胞中繁殖,由巨噬细胞携带至机体的深层部位。(2)内毒素

三、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1、标本采集 败血症时取血,胃肠炎取粪便、呕吐物或可疑食物。肠热症在病程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标本:第1、2周取血,病程第2周以后取粪便、尿;粪便标本应作 多次培养。整个病程均可取骨髓。

2、分离培养和鉴定:直接接种于肠道选择性培养基,取可疑菌落进一步做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血培养为最常用的确诊依据。伤寒病程第1~2周的阳性率最高(80%~90%),第3周约为50%,第4周后不

易检出。由于骨髓中巨噬细胞丰富,含菌多,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阳性持续时间亦较长。粪便培养于伤寒第3~4周的阳性率较高。尿培养早期常为阴性,伤寒病程第3~4周有时可获阳性结果。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培养操作不便,病者不适,很少应用。玫瑰疹吸取物培养亦可获伤寒沙门菌,但不作为常规。

3、血清学诊断—肥达反应:常规方法是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病人血清进行的定量凝集试验,称为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根据试验结果判定抗体的含量及其增长情况,可供诊断肠热症时参考。

肠热症病人肥达反应阳性率自第2周升高,至第4周阳性率可达90%,但也有少数病例抗体效价始终不上升。因此,血清学检查结果的判断必须结合临床症状、病期及地区情况。一般说,间隔5-7d重复采血,?如凝集价随病程延长而逐渐上升4倍以上,方有诊断价值。

通常进行肥达反应判断结果时,应着重考虑经以下情形:

(1)正常凝集价:一般情况下,伤寒杆菌O抗体的凝集价在1:80以上,H抗体凝集价在1:160以上,甲、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体凝集价在1:80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2)在病程第3周,抗体凝集价仍在1:80以下,则伤寒病的可能性不大,但也须注意临床症状和周围的流行情况等。

(3)H抗体与O抗体的性质及其消长的意义:若发现O与H凝集价均超过正常值,则伤寒的可能性很大,若二者均低于正常值,则可能性甚小。若O凝集价高而H低于正常值,则可能是感染早期或沙门氏菌属中其它的细菌感染起的O凝集的交叉反应。若O凝集价低而H高于正常值,?则能可是以往预防接种的结果或是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4)也可用血清学方法检查Vi抗体,Vi抗体效价在1:10以上再反复取粪便/胆汁等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以确定是否为带菌者。

四、细菌的防治

沙门菌的预防主要应防止食物被感染动物和病人污染。家禽,肉,蛋和其他食物的烹调,制备,储存和冷冻必须符合卫生要求。感染的动物(如玩赏龟)和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如胭脂红染料)必须查清并加以控制。发现伤寒病例必须报告。

胃肠炎的治疗是对症性的,给予补液和清淡饮食。抗生素会延长细菌的排泄时间,因此对无并发症的病例没有必要用抗生素。住院养老的病人,婴儿和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因为死亡率高,故应该用抗生素治疗。非伤寒沙门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比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更常见。儿童用TMP-SMX,TMP5mg/kg每12小时口服1次,或成人用环丙沙星500mg每12小时口服1次,是可接受的治疗方案。无免疫受损的病人应治疗3~5日,但艾滋病患者需长期抑制性治疗以防复发。全身性或局灶性疾病应该用抗生素治疗,所用剂量按上述伤寒的治疗剂量。持续性菌血症一般需治疗4~6周。脓肿应外科手术引流,术后至少用抗生素治疗4周。感染的动脉瘤,心脏瓣膜和骨或关节感染通常需外科处理和长程抗生素治疗。

无症状带菌通常是自限性的,很少需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可使停药后粪中排菌的时间延长。少数病例(如食品操作人员或保健人员)的根治可试用环丙沙星500mg每12小时口服1次,共1个月。但在服药数周后应复查粪便培养以证实沙门菌是否被清除。

五、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沙门菌属于三类,BSL-2。相关的防护事宜包括:

(1)操作要求

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

6、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7、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的法规。

8、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9、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2)安全设备

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研磨、匀浆、剧烈震荡或混匀、超声波破裂、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跟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嗜水气单胞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它是水中常居菌,可以从生水、氯化水和污染水中分离到,每年的5月至11月,该菌在水中的含量最高。它有致病性菌株和非致病性菌株之分,致病性菌株可感染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人亦可因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而发生肠道内和肠道外的感染。肠道内的感染主要表现为腹泻及食物中毒,占夏季腹泻的第二或第三位。腹泻的程度从较温和的腹泻(分泌性腹泻)至严重的细菌性痢疾样腹泻(脓血便)均有,少数情况下还可引起霍乱样腹泻。好发人群为5岁以下的幼儿。此外临床上还可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慢性感染表现为皮肤溃疡等。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嗜水气单胞菌属于气单胞菌属,是革兰氏阴性直杆菌,大小

0.3~1.0um×1.0~3.5um,有动力。生长温度范围较宽,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即可。但不能在TCBS上生长。

三、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1.标本的采集 根据不同的疾病分别采集粪便或肛试、血液、脓汁、脑脊液和血液等。待检样本可包括病料、水样及送检菌株,病料既可是无菌采取的易感动物的肾、肝、脾等未污染病料,也可是粪便或病变皮肤等污染病料,如样本为菌株,应先接种于普通肉汤28℃培养

24h,再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使之形成单个菌落,以供鉴定用;

2.染色镜检 呈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3.分离培养 嗜水气单胞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28℃培养24h后的菌落为光滑、微凸、圆整、无色或淡黄色,有特殊芳香气味;

4.氧化酶试验 嗜水气单胞菌应为阳性;吲哚试验 嗜水气单胞菌应为阳性;

5.AHM鉴别培养 挑取普通琼脂平板上氧化酶试验阳性的单个菌落少许。穿刺接种于AHM鉴别培养基上37℃培养24h。嗜水气单胞菌的表现为:顶部仍为紫色,底部为淡黄色;细菌沿穿刺线呈刷状生长,即运动力阳性;部分菌株顶部呈黑色。

6.糖发酵试验 嗜水气单胞菌可发酵葡萄糖、蔗糖、阿拉伯糖、七叶苷及水杨苷等5种糖。

7.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鉴别:

(1)脱脂奶平板试验:取AHM鉴别培养基表面菌落少许,接种划线于1%脱脂奶蔗糖胰蛋白胨平板28℃培养24h。若菌落周围出现清晰、透明的溶蛋白圈,判为阳性。

(2)斑点酶联免疫试验:取AHM鉴别培养基表面菌落少许,接种蔗糖胰蛋白胨肉汤 28℃摇床(30r/min)培养48h,10000r/min离心

10min,取上清。用微量加样器取5μL点样于硝酸纤微素膜光面 37℃烘干,置20%脱脂奶中, 37℃封闭1h。用含吐温-20的磷酸盐缓冲液洗5次,每次2min;置1:50兔抗嗜水气单胞菌蛋白酶抗血清中,37℃作用1h,用含吐温-20的磷酸盐缓冲液洗5次,每次2min;置1:10酶标羊抗兔抗血清中,37℃作用1h。用含吐温-20的磷酸盐缓冲液洗5次,每次2min;加3,3-二氨基联苯胺-过氧化氢中显色。待斑点明显后,用去离子水终止显色。设无菌肉汤作阴性对照。以出现明显棕色斑点者判为阳性。

总结以上实验结果,符合以下特性者应判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1)在普通琼脂平板上, 28℃培养24h后的菌落为光滑、微凸、圆整、无色或淡黄色,有特殊芳香气味;

2) 在AHM鉴别培养基上,顶部仍为紫色,底部为淡黄色;细菌沿穿刺线呈刷状生长,即运动力阳性;部分菌株顶部呈黑色;

3)氧化酶试验阳性,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短杆菌;

4)吲哚试验阳性,发酵葡萄糖、蔗糖、阿拉伯糖、七叶苷及水杨苷等5种糖类;

5)脱脂奶平板试验阳性或斑点酶联免疫试验阳性。

四、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嗜水气单胞菌属于三类,BSL-

2。在实验室操作上对于有高风险的人员,如免疫缺陷者,要严格限制进入。对于针头和锐器要有警示,要用专门存放锐器的容器盛装。

在个人防护上,要求穿隔离衣,出实验室时应将隔离衣脱下;在可能接触病原时要戴一次性使用的手套,但不要戴手套接触清洁表面(如电话等),脱去手套后要洗手;在BSC外面进行操作时,要进行面部保护,如套口罩、眼罩、面罩等。要有泡手消毒缸和洗眼台,还要有高压消毒器。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假单胞菌普遍存在,而在潮湿环境尤甚。铜绿假单胞菌是存在于人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假单胞菌,它偶尔可在腋下和肛门生殖道周围的正常皮肤,但除非给服抗生素,在粪中甚为罕见。该菌通常伴随毒力较强的细菌存在于病灶中,但偶尔也可单独引起暴露于外部的组织感染.假单胞菌感染通常发生于医院内。洗涤槽,防腐溶液和贮尿容器中常可发现这种细菌。通过医护人员可将病菌传给病人,特别在灼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重要的医院内病原菌。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很多感染发生在衰弱或免疫受损的住院病人,它是重症监护室感染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病原菌,是换气机相关性肺炎的常见原因。除医院内获得感染外,HIV感染者很容易在社区获得该菌的感染,而且一旦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可出现晚期HIV感染的体征。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发生于很多解剖部位,包括皮肤,皮下组织,骨,耳,眼,尿路和心脏瓣膜。感染部位与细菌的入口及病人的易感性有关。烧伤时,焦痂下区域可成为大量细菌侵犯的场所,进而成为引起菌血症的病灶,而菌血症常是烧伤的致死性并发症。

本菌所致感染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部位。在住院病人中,若口咽部有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共同繁殖,则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间歇性正压呼吸可引起肺部感染。囊性纤维病的后期铜绿假单胞菌性支气管炎常见,分离得到的菌株有粘液状菌落的形态学特征。烧伤伴有恶性肿瘤的病人常见在其血液中分离出该菌株,临床表现为革兰氏阴性败血症,有时出现坏疽性深部脓疱,其特征为直径约1cm的紫黑色病变,中央区溃疡,四周为红斑。这种病变最常见于腋下和肛门生殖器部位。该菌还是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特别常见于有过泌尿科操作的病人,尿路梗阻的病人或接受广谱抗生素的病人。

热带气候条件下常见的外耳炎流脓是耳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糖尿病患者可发生更为严重的恶性外耳炎,表现为严重耳痛常伴有单侧颅神经麻痹,需要肠外给药治疗。绿脓杆菌眼部感染一般表现为角膜溃疡,最多见于外伤之后,但有些病人也可因角膜接触镜片或镜片液体污染而感染。引流的窦道,特别在足部外伤或深部穿刺伤后,可发现该菌菌。引流物常有汗味和果味.这种穿刺伤有很多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性蜂窝织炎和骨髓炎,为此除抗生素外,还要早期外科扩创。

罕见情况下该菌可引起心内膜炎,通常发生于心脏直视手术所装的人工瓣膜或静脉吸毒者的自然瓣膜上。右侧心内膜炎用内科治疗,但为根治累及二尖瓣,主动脉瓣或人工瓣膜的感染,通常必须将感染的瓣膜切除。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铜绿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一根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本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35℃,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需氧生长,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在血平板上会溶血。

该菌含有O抗原(菌体抗原)以及H抗原(鞭毛抗原)。O抗原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其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另一种是脂多糖,有特异性。O抗原可用以分型。

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1.标本采集 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标本、脓汁、穿刺液等。还包括来自医院环境中的各种标本如水、空气、物体表面采样等。

2.染色镜检 为革兰阴性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一根鞭毛。

3.分离培养 对有正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或采自环境中的标本应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如MAC;对无正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如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可接种普通或血琼脂培养基。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18~24h可以见到扁平、湿润的菌落,该菌所产生的带荧光的水溶性青脓素与绿脓素相结合将使得培养基呈亮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时可以见到在菌落的周围有溶血环,菌落呈金属光泽;如果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则呈浑浊状生长,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落,而在培养基底部细菌的生长不良。

4.生长实验 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

5.生化鉴定 该菌能氧化分解葡萄糖但不分解甘露醇、麦芽糖和蔗糖。不产生吲哚、常不液化明胶、可分解尿素,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产生氧气。

6.分型

(1)噬菌体分型 所应用的噬菌体现有24株,分型率达90%。

(2)血清学分型 利用O抗原进行分型,目前可分20个血清型。

(3)质粒指纹图分析:此项技术是对同种细菌的不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的一种方法。根据细菌携带质粒的情况进行分析。

三、细菌的防治

及时隔离治疗患者,同时提高医院内的消毒水平以及症疗操作的规范和安全,能够切实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院内感染水平。

在治疗方面,若感染位于外表而且局限,可用1%醋酸冲洗或局部应用多粘菌素B或多粘菌素E,即可奏效。坏死组织必须扩清,而脓肿则必须引流。

若需肠外给药治疗,用妥布霉素或庆大霉素5mg/(kg.d)分剂给予,可治愈大多数铜绿假单胞菌性尿路感染。根据临床反应,可将剂量减少到3mg/(kg.d)以尽量减少副作用。肾功能不全者的剂量必须减少。对酶介

导耐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的铜绿假单胞菌应该用丁胺卡那霉素.很多专家主张治疗严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用氨基糖苷类再加一种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几种青霉素,包括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和阿洛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也有效。其他有良效的药还有头孢他定,头孢平,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匹宁和环丙沙星。替卡西林最为常用,其剂量为

16~20g/d,静脉注射。哌拉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平,头孢他定,美罗匹宁和亚胺培南体外试验对某些耐替卡西林菌株有效。

对全身性感染或粒细胞缺乏的病人,应该用一种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的氨基糖苷与一种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合用。对嗜中性白细胞减少并且肾功能处于边缘状态的病人,可用非氨基糖苷类联合疗法,例如双重β-内酰胺或β-内酰胺加一种氟喹诺酮,也是安全的。尿路感染常可用羧茚苄青霉素或环丙沙星或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但氟喹诺酮类不应该用于儿童,因为该药对软骨有不良作用。两种抗假单胞菌药物合用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菌株的机会明显减少。

四、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铜绿假单胞菌属于三类,BSL-

2。相关的防护事宜包括:

(1)操作要求

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

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

6、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7、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的法规。

8、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9、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2)安全设备

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研磨、匀浆、剧烈震荡或混匀、超声波破裂、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跟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阴沟肠杆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阴沟肠杆菌广泛分布于环境中,土壤、水、污水、腐烂蔬菜和乳制品亦可发现,在阴沟污水中含量可高达107/g。它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条件致病菌,易致泌尿道和呼吸道感染,它也可发生伤口感染、菌血症和败血症,尤其易发于下列危险因素的患者:如长期住院(特别是在ICU)、患严重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进行侵袭性操作、应用放疗或化疗及免疫抵制剂等患者。据报道: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革兰阴性菌感染中,肠杆菌属细菌的感染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居第二位。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阴沟肠杆菌属于肠杆菌科肠杆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粗短杆菌,有周身鞭毛、无芽胞,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能够形成大而湿润的粘液状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在肠道选择性培养基上可发酵乳糖形成红色菌落。

三、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1.标本采集 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如粪便、血液、尿液等;

2.染色镜检 为革兰氏阴性粗短杆菌

3.分离培养 可选用血平板、MAC、EMB等;

4.生化鉴定 是主要的鉴定依据。IMViC试验呈――++;动力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均为阳性——此可以与IMViC试验同为――++的肺炎克雷伯菌相区别;在同属菌种之间:阴沟肠杆菌对赖氨酸/精氨酸/鸟氨酸的反应为―++。

四、细菌的防治

由于阴沟肠杆菌为条件致病菌,所以要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对于久病,特别是合并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基础病患者,应规范操作,特别是侵袭性操作患者,应重视该菌的培养,

鉴于该菌耐药性较高,临床应首选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抗菌药尽可能减少青霉素类及一、二代头孢抗生素应用,对重症患者可选用亚胺培南。同时应重视避免或缩短侵入性操作,加强消毒隔离,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

五、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阴沟肠杆菌属于三类,BSL-2。

在实验室操作上对于有高风险的人员,如免疫缺陷者,要严格限制进入。对于针头和锐器要有警示,要用专门存放锐器的容器盛装。在个人防护上,要求穿隔离衣,出实验室时应将隔离衣脱下;在可能接触病原时要戴一次性使用的手套,但不要戴手套接触清洁表面(如电话等),脱去手套后要洗手;在BSC外面进行操作时,要进行面部保护,如套口罩、眼罩、面罩等。要有泡手消毒缸和洗眼台,还要有高压消毒器。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志贺氏菌属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志贺菌属是主要的肠道病原菌之一,也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本属细菌分布于全世界,是炎症性痢疾的典型病原菌,很多地区5%~10%的腹泻性疾病是由该菌属所致。弗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比鲍氏志贺菌和毒力特别强的痢疾志贺菌分布更广。美国犹他州所有临床实验室工作者志贺菌病的年发病率为0.7/1 000,而临床微生物学工作者的年发病率为5.4/1 000。在英国临床实验室,沙门菌病和志贺菌病的年发病率分别为0.137/1 000和0.322/1 000,大多数感染者为微生物学工作者。

感染者和恢复期带菌者的排泄物是传染源,经粪-口途径直接传播,经污染的食物或物体可间接传播。苍蝇可作为机械性媒介,水源性传播不常见。卫生条件差的拥挤人群中最易发生流行,流行区的幼儿志贺菌病特别常见,而成人得病较轻。

恢复期和亚临床带菌者是重要传染源,但真正的长期带菌者罕见。感染很少或不诱导产生免疫性,因此同一菌种的再感染是可能的。

志贺菌可穿入低位肠段的粘膜,引起粘液分泌,充血,白细胞浸润,水肿,并常有表浅粘膜溃疡。志贺菌感染相关的水泻由内毒素介导所致,因这种内毒素可引起肠道分泌增多。

由志贺菌感染所导致的症状包括:(1)急性细菌性痢疾 经潜伏期1~4日,幼儿的起病突然,表现为发热,烦躁不安,嗜睡,厌食,恶心或呕吐,腹泻,腹痛和腹胀以及里急后重。3日内大便中出现血液,脓液和粘液.大便次数可增加到≥20次/d,体重下降和失水严重。若不治疗,患儿可在12日内死亡;若患儿存活,则在第2周急性症状消退.成人可表现为无发热的非血性,非粘液性腹泻,很少有或完全没有里急后重.但其最初的症状可为发作性腹绞痛,急于排便,起初排出成形大便并在排便后可缓解腹痛.以后反复发作,并且日趋严重和频繁.腹泻变得明显,系软便或含有粘液,脓

及常有血液的水泻。严重的里急后重可造成直肠脱垂和大便失禁。成人患病常可自愈:轻者4~8日,重者3~6周。伴有循环虚脱的明显脱水和电解质丧失及死亡主要发生于<2岁的婴儿和衰弱的成人;(2)慢性细菌性痢疾 主要是因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造成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程超过两个月以上者;若是有病史、无症状,结肠镜检或粪便培养阳性者称为隐匿型菌痢,在流行病学上亦具有重要的意义;(3)携带者 是指恢复期带菌、慢性带菌者和健康带菌者三种类型,尤其是健康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除此以外,还可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特别是衰弱和脱水的病人。严重的粘膜溃疡可引起明显的急性失血.其他并发症虽不多见,但可有中毒性神经炎,关节炎,心肌炎和罕见的肠穿孔。小儿志贺菌病可并发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本病不会变成慢性,也不会成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学因素。但有HLA-B27基因型的病人在志贺菌病后常常比较容易发生关节炎或明显的Reiter综合征。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志贺菌(Shigella)隶属于肠杆菌科,分为A,B,C,D4个亚群——A群痢疾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C群鲍特志贺菌和D群宋内志贺菌,而各亚群又可分各种血清决定型。它们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短小、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在胞质中存在着大小两种质粒,与该菌的侵袭性和耐药性有关。

志贺菌为兼性厌氧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酸敏感,在1%的石炭酸中15~30min可被杀死,因此运输时必须采用含有缓冲剂的培养基。它们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7℃,pH为7.2~7.4,对营养的要求不高,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在肠道培养基上可形成不发酵乳糖的无色半透明菌落,而宋内志贺菌还常形成粗糙型的菌落,也因此可发生S-R变异。

志贺菌属没有H抗原,但有O抗原以及部分菌种的K抗原。O抗原可耐热,100℃60min不被破坏,它是分类的依据,具有群特异性以及型特异性两种抗原。正是依据O抗原的不同以及生化反应的结果将志贺菌分成了4个血清群和32个血清型;而K抗原存在于A群和C群的全部菌型以及B群种的部分菌种中,不耐热,对分类无意义,但

它的存在将阻断O抗原与相应抗血清的凝集作用,故可先以100℃60min破坏之。

志贺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有:

1.菌毛的侵袭作用;

2.内毒素:各群志贺菌都能形成强烈的内毒素,其作用机制包括:破坏肠粘膜上皮,造成粘膜下层炎症,并有毛细血管血栓形成,以致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出现粘液脓血便;使肠壁通透性增高,促进毒素吸收,引起一系列毒血症的症状,如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使肠蠕动失调并痉挛,尤以直肠括约肌受累明显,因而发生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

3.外毒素:A群志贺菌Ⅰ型和Ⅱ型能产生志贺外毒素(ST), ST能引起Vero细胞病变,故也称Vero毒素(VT)。ST的组成是由1个A及5个B亚单位组成.B亚单位是毒素与靶细胞表面糖脂受体结合的单位; A亚单位链为毒性部分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ST具有细胞毒素,肠毒素和神经毒素3种生物学活性:肠毒素性,此毒素有类似E.coli和霍乱肠毒素的作用能引起腹泻与呕吐;细胞毒性,它可以阻止小肠上皮细胞对糖和氨基酸的吸收;神经毒性,在痢疾志贺菌引起的重症感染者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昏迷或脑膜炎 ;ST在体外还可加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ST和内毒素的持续存在的联合作用可能与志贺菌感染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并发症有关。

二、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主要根据暴露史、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诊断。急性期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左下腹明显压痛。粪便镜检有多数白细胞或脓细胞及红细胞即可诊断。确诊则依赖于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1.血常规 急性期白细胞总数轻至中度增高,多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亦增高。

2.直肠镜检查可见粘膜表面弥漫性充血并有大量小溃疡。可用拭子从溃疡处取材作涂片检查或培养。这些拭子及大便标本均应立即镜检及培养,标本接种于肠道杆菌选择培养基或鉴别培养基上,常用S-S培养基.37℃培养18-24h,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反应和血清鉴定,以确定菌群和菌型;如不能立即培养,可放于3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液中。

3.粪便检查 外观多为黏液脓血便,无粪质。镜检有大量脓细胞或白细胞及红细胞,如有巨噬细胞有助于诊断。粪便培养病原学检查有利于确诊,同时可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粪便免疫学检查与细菌培养比较具有早期快速诊断的优点,但由于粪便中抗原成分复杂,易出现假阳性,故目前临床上尚未广泛应用。

4.湿片或经甲基蓝或赖特染色的涂片可见大片白细胞,这点可鉴别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因阿米巴可破坏白细胞)。

5.毒力试验Senery毒力试验:将受试菌 37℃18-24h 制备菌液(109/ml) 接种豚鼠结膜:发生炎症,则Senery试验阳性,说明受试菌有毒力

6.免疫染色法将粪便与志贺菌抗血清混匀,在显微镜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7.免疫荧光菌球检查法在含有荧光素标记的志贺菌属免疫血清的液体培养基中接种标本,培育4-8h后发现带有荧光的菌球为阳性。

8.协同凝集试验用含有SPA的葡萄球菌标记志贺菌属抗体,测定病人粪便中或增菌培养液中细菌及其可溶性抗原。

9.PCR法检测志贺菌核酸,快速、敏感,可提高45%志贺菌标本的检出率,目前尚未广泛应用。

10.此病还应与急性阿米巴痢疾、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其它病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肠炎及肠套叠相鉴别。

三、细菌的防治

首先是防治:

1 早期发现,早期隔离和早期彻底治疗病人外,查出带菌者

2 切断传染途径, 操作食品前应彻底洗手。脏衣和床单应放在带盖的桶内用肥皂水浸泡然后再煮沸消毒。房屋应使用蚊帐纱和屏障。对病人和带菌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特别是对粪便的隔离)。此外还包括加强水源管理及食品卫生监督等

3 口服菌苗预防 有链霉素依赖 (Sd) 株及口服重组活菌苗。Sd株口服后,因肠道无链霉素它不生长也不立即死亡,而产生SIgA,但只对同型菌的再感染有保护作用,故使用此菌苗时应考虑到当地常见流行菌型。重组活菌苗由多个型别 (或种型) 的免疫原组成,具有广谱保护作用 ,已开始生产

在治疗方面:

1.补液疗法 腹泻常引起等张性脱水(盐和水的丢失相等)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和明显失钾.脱水导致的口渴使病人过多的饮水又可引起低张性变化。无腹泻的痢疾不会导致过多失水特别是气候炎热地区的婴儿,通过出汗和呼吸的失水再加上严重腹泻,可导致高张性脱水。过早地应用高渗性液体(牛奶,鼻饲、自制电解质混合液)可引起高张性损害,包括抽搐。

2.抗生素 在决定应用抗生素时,应考虑到疾病的严重程度,病人的年龄、卫生状况,进一步传播的可能性和造成细菌耐抗生素的可能性等因素。此外,早期用适当的可吸收的抗菌药物治疗,可明显减轻症状和减少志贺菌的排出:对儿童,TMP-SMX中的TMP成分4mg/kg每12小时1次为首选方案;对成人,用双倍加强片(TMP320mg)每12小时1次。成人还可用诺氟沙星400mg口服每日2次或环丙沙星500mg口服每日2次。很多志贺菌株可能对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

3. 其他治疗 热水袋有助于缓解腹部不适,用可被吸收且起减轻刺激作用的甲基纤维素制剂对腹泻和里急后重起不到任何缓解作用.抗胆碱能药物和樟脑阿片酊应尽可能不用,因为它们可引起肠道郁滞,延长发热期,并使大便持续排菌。

四、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志贺菌属于三类、BSL-2。相关的防护事宜包括:

(1)操作要求

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

6、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7、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的法规。

8、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9、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2)安全设备

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研磨、匀浆、剧烈震荡或混匀、超声波破裂、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跟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与致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常见传染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我国约10%的人为乙型肝炎HBsAg携带者,约有1000万慢性肝炎病人,全世界共有乙肝病毒携带者3.5亿,我国占1/3。我国每年新发病例200万,其中20~25%为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通常是经过肠道外途径传播,其典型的传播途径是输入污染的血及血制品。 HBV的传染性很强,据报道,接种0.00004ml含病毒的血液足以使人发生感染。外科和口腔手术、针剌、使用公用剃刀、牙刷等物品,皮肤微小操作污染含少量病毒的血液,均可成为传染源。通过呼血吸昆虫传染乙型肝炎亦有报道。对献血者作HBsAg的常规检查已使输血后HBV感染大大降低,吸毒者共用针头的传播仍是一个重要问题。肾透析和肿瘤治疗单位的患者感染此病毒的风险增加,而且医务工作者接触血液时也易受感染。另外, 由于乙型肝炎患者和HBsAg携带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均可检出HBsAg,因此,两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病毒也可在被囚禁者(如精神病患者和罪犯)中扩散,但传染性远低于甲型肝炎病毒,而且感染的方式也不清楚。昆虫叮咬在传播中的作用仍不清楚。许多散在发生的急性乙型肝炎病例没有明确的传染源。近来有人报告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HBsAg携带者唾液标本中检测到HBsAg及Dane颗粒,因此,HBsAg随唾液经口传播的途径应当重视。孕妇在妊娠后期患急性乙型肝炎,其新生儿容易感染此病。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世界范围的乙肝病毒传播源,其流行性随地理环境和其他因素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北美和北欧<0.5%,而在远东地区则>10%。母婴垂直传播也是扩散的部分原因,这种情况尤见于高发区。

肝炎的前驱表现为突然厌食(对香烟厌恶也是早期的一个特征性表现),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和发热,有的病人可能突发荨麻疹,关节疼痛,尤其

在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而感染3~10日后出现尿色加深,随后出现黄疸(即黄疸期)。全身症状在黄疸期可能好转,尽管黄疸不断加深,但病人感觉会好一些。肝内胆汁淤积可能发生,而且通常在发病的1~2周内黄疸最明显,然后在2~4周的恢复期逐渐消退。体检可见不同程度的黄疸,通常肝肿大并触痛,但边缘平滑且质软,15%~20%的病人有轻度的脾肿大。在无并发症的患者找不到慢性肝病的体征。

HBV还与很多肝脏疾病有关,从亚临床型的携带者到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肝癌。它还和许多原发的非肝脏疾病,如多结节性动脉炎,其他胶原血管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幼年型丘疹样肢皮病有关,但病毒所起的作用还不清楚,但在部分患者体内发现含有病毒抗原的免疫复合物在组织中沉积。

二、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有包膜,病毒颗粒为直径42nm的圆球形。在病毒感染者的外周血中还有直径22nm的圆形和管形颗粒。这种颗粒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没有核酸,无传染性。

(一)形态与结构

1.大球形颗粒:亦称Dane颗粒,它是一种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直径约42nm。核衣壳为20面体对称结构。游离的核衣壳只能在肝细胞核内观察到。血中Dane颗粒浓度以急性肝炎潜伏期后期为最高,在疾病起始后则迅速下降。Dane颗粒表面含有HBsAg,核心中还含有双股有缺口的DNA链和依赖DNA的DNA多聚酶。目前认为Dane颗粒即完整的HBV。HBV DNA的两链长短不一,长链(L)完整,为负链,长度恒定,约3200个核苷酸。短链(S)为正链,长度可变,约为长链长度的50~100%,链的增生按5′-3′顺序进行。在不同分子中短链3′端的位置是可变的,而短链和长链的5′端位置固定点为粘性末端,通过250~300个核苷酸碱基配对,以维持DNA分子的环状结构。在粘性末端两侧,两链5′端各有一个由11个bp组成的直接重复序列(Direct repeat DR)-5′TTCACCTCTCC,该DR位于第1824个核苷酸者称DR1,位于第1590个核苷酸者称DR2,在病毒复制中起作用。

2.小形球颗粒:直径约22nm的小球形颗粒是HBV感染后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它由HBsAg,即病毒的囊膜组成。化学组成为脂蛋白,可按其特有的密度与正常血清蛋白部分分离。在此颗粒中未检出达DNA多聚酶活性。目前认为HBV的小颗粒不是HBV,可能是它感染肝细胞时合成过剩的囊膜而游离于血循环中。

3.管形颗粒:直径约22nm,长度可在100~700nm之间。实际上它是一串聚合起来的小颗粒,但同样具有HBsAg的抗原性。

(二)基因结构

目前,已可从感染HBV病人的血清中及感染肝脏提纯的病毒核心中分离出环状双股DNA,从而确定HBV属DNA病毒。目前,由于克隆化DNA完整核苷酸已经确定,现已证实HBsAg和HBcAg都是由Dane颗粒的DNA所编码,并且二类基因存在同一DNA分子上。有人比较病毒基因编码能力和病毒多少,发现HBV DNA负链能编码全部已知的HBV蛋白质,而其正链开放读码区,不能编码病毒蛋白。

HBVDNA负链有四个开放区,分别称为S、C、P及X,能编码全部已知的HBV蛋白质。S区可分为二部分,S基因和前S基因。S基因能编码主要表面蛋白。S基因之前是一个能编码163个氨基酸的前S基因,编码Pre S1和Pre S2蛋白。C区基因包括前C基因和C基因,分别编码HBeAg和HBcAg。P区最长,约占基因组75%以上,编码病毒体DNA多聚酶。X区可能编码有154个氨基酸的碱性多肽。

三、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及其诊断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诊断的依据除病人症状,体征外,须根据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和或肝活检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观察诊断。

1、急性型肝炎

1)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或曾有其他医源性感染,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

2)症状:近期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

3)体征: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皮肤,巩膜黄染。

4)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增高,血清胆红素(Bil)大于17.1μmol/L(大于1mg/dL)和/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5)HBV标记物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 抗HBc-IgM高滴度(1:1000稀释仍阳性),两项阳性或仅后者阳性。

如患者皮肤,巩膜无黄染,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正常,尿胆红素阴性为急性无黄疸性乙型肝炎,反之为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

2、慢性迁延型肝炎(简称慢迁肝)

1)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如无急性乙肝史,乙肝病程超过半年未痊愈者;病情较轻不足以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者

2)肝功能检查ALT持续或间歇异常

3)HBV标记物检查: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抗HBc IgM滴度低于1:32或阴性,血清HBsAg或HBV-DNA任何一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4)肝脏病理组织检查可出现三类情况:慢性小叶性肝炎主要是肝小叶内的炎症和肝细胞的变性及坏死;慢性间隔性肝炎主要是汇管区有纤维细胞向小叶内伸展形成间隔;慢性门脉性肝炎门脉区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致使门脉区增大。

3、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 有明显的肝炎症状。

1)体征: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痔,脾肿大或黄疸(排除其他原因)。

2)肝功能检查:ALT反复和或持续升高,血浆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r-球蛋白升高和或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异常。

3)HBV标记物检测。

4)肝脏病理组织学特征:临床上慢活肝轻型与慢迁肝很难区别,确诊须借助病理组织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加以鉴别。慢活肝的病理改变以碎屑状坏死为主要特征,小叶内点状或灶状坏死,甚至灶性融合性坏死以及变性和炎症反应。并依据坏死程度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慢活肝。

4、重型肝炎

1)急性重肝

① 既往无乙肝病史,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并在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Ⅱ度以上的肝性脑病),黄疸迅速加深,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② 体征:肝浊音界迅速缩小等。

③ 肝功能异常: 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④ HBV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但HBsAg可阴性而早期出现抗HBs阳性和抗HBe阳性。

⑤ 肝病理组织特点:有条件者可做肝活检,急性水肿性重型肝炎表现为严重的弥漫性肝细胞肿胀,胞膜明显,胞浆淡染或近似透明,细胞相互挤压呈多边形,小叶结构紊乱,小叶中有少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肿胀的肝细胞间有明显的毛细胆管淤胆,急性坏死性重型肝炎表现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坏死处肝细胞消失,遗留网织支架,肝窦充血,有中性、单核淋巴细胞及大量吞噬细胞浸润,部分残留的网状结构中可见小胆管淤胆。

2)亚急性重型肝炎

①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内,出现意识障碍(Ⅱ度以上的肝性脑病),同时黄疸迅速升高,并有出血倾向。

② 实验室检测:肝功能全面损害,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或每天上升大于17.1μmol/L,胆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③ HBV标记物检查: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

④ 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可见新旧不等的大片坏死和桥型坏死,网织支架塌陷,有明显汇管区集中现象,可见大量增生的胆管和淤胆残存的肝细胞增生呈团,呈假小叶样结构。

3)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活肝或乙肝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基本上同亚急性重型肝炎

5、淤胆型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黄疸持续2~4个月或更长

2)临床表现为肝内梗阻型黄疸,并能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型黄疸

3)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r-GT,胆固醇明显升高

4)HBV标记物检查: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

5)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可做肝脏活检,其表现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并有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该细胞内胆色素滞留,肝细胞内出现小点状颗粒,汇管区有小胆管扩张及中性白细胞浸润等。

四、乙肝病毒的预防及治疗

1、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应向群众宣传乙肝知识,认清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复杂性和乙肝在我国人群中的普遍性,树立预防为主,自我保护意识。

2)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做好产前检查,特别是HBsAg伴有HBeAg的双阳母亲新生儿,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阻断母婴传播。

3))献血员的筛选:献血员必须做到每次献血前检测血清转氨酶

(ALT),以敏感的方法(ELISA)检测HBsAg,两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均不得献血。

4)防止医源性传播,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卫生用品及器械应遵照GB15982有关规定执行。

2、慢性HBsAg携带者的管理与随访,血液HBsAg阳性但无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正常,经半年随访无变化者为慢性HBsAg携带者。

1)慢性HBsAg携带者不能献血,可以照常工作与学习。

2)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和行业卫生,所用剃须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等应单独使用。

3、对病人、接触者及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1)疫情监测:乙型肝炎是法定传染病,各地设专人负责监测和管理全国肝炎监测网工作。要求各地区医院对乙肝病人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和进行病例报告。全国肝炎监测网及时掌握疫情数字按月统计发病数,死亡数,按年统计发病率,死亡率,对临床可疑病例作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监测抗HBcIgM抗体)确定误诊和漏诊率以核实疫情。

2)人群中乙肝指标的监测:人群中HBsAg、抗HBs和抗HBc的监测可反映人群中乙肝病毒流行率及免疫状况,对指导乙肝防治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4、流行期措施 乙型肝炎在我国常年散发,感染人群基数很大,没有明显季节性,暴发流行的形势也不常见,突然的暴发流行常见于血

制品的污染、毒品使用人群,应特别做好血制品管理工作,打击贩毒以阻止暴发流行,控制流行的首选方法是新生儿免疫接种,降低下一代感染率,最终达到控制流行的目的。

5、治疗 病毒性肝炎目前还缺乏可靠的特效治疗方法。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均以足够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洒、过劳或损害肝脏药物。各临床类型肝炎的治疗重点则有所不同。

1)急性肝炎以一般及支持疗法为主。

①休息与隔离 应强调早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退,可逐步增加活动。初感染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于隔离期(乙型肝炎至HBsAg阴转,丙型肝炎至HCV RNA阴转)满,临床症状消失,血清总胆红素在17.1?mol/L以下,ALT在正常值2倍以下时可以出院。但出院后仍应休息1~3个月,恢复工作后应定期复查1~3年。

②饮食 饮食宜清淡,热量足够,蛋白质摄入争取达到每日

1~1.5g/kg,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C,进食量过少者可由静脉补充葡萄糖及维生素C。不强调高糖和低脂肪饮食。

③条件具备时,急性丙型肝炎应进行抗病毒治疗。早期应用干扰素可取得较高疗效。重组白细胞干扰素α1、α2a、α2b,及类淋巴母细胞干扰素αN1的剂量为300万U,隔日皮下或肌肉注射,3~6个月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近期疗效(ALT复常,HCV RNA阴转)可达70%,随访6个月后远期疗效约为50%。复发时可以再用。丙型肝炎患者如加用利巴韦林(ribavirin,病毒唑)口服,800~1 000mg/d,可增强疗效。

2)轻度慢性肝炎除一般及支持疗法以外,还需要进行对症和抗病毒治疗。

①休息 无需绝对卧床休息,宜用动静结合的疗养措施。处于活动期的患者,应以静养为主;处于静止期的患者,可从事力所能及的轻工作。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3个月以上者,可恢复其原来工作,但仍需随访1~2年。

②饮食 应适当进食较多的蛋白质,避免过高热量饮食。以防止肝脏脂肪变性。也不宜进食过多的糖,以免导致糖尿病。

③对症治疗 包括降低转氨酶制剂,如联苯双脂、垂盆草、齐墩果酸等,具有非特异性降低ALT的作用。这些降酶药物虽然可能具有护肝的作用,但停药后容易产生ALT反跳。故在显效后应注意逐渐停药。一般的非特异性护肝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类(B族、C、E、K

等),促进解毒功能药物如葡醛内脂(肝泰乐)、还原型谷胱甘肽、维丙胺、硫辛酸等,促进能量代谢药三磷酸腺苷(ATP)、促进蛋白质合成药物(肝安、水解蛋白等)以改善微循环药物(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可作为辅助治疗,但宜精简,避免使用过多药物。

④免疫调节 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可试用特异性抗-HBV免疫RNA。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可选用胸腺肽、胸腺素等。

⑤抗病毒治疗:a. 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时干扰素使用的指征为:HBV在活动性复制中;肝炎处于活动期;HBV DNA血浓度低;抗-HBc IgM 阳性。使用干扰素治疗时剂量应偏大(300万~600万U/

次),疗程应偏长(6个月~1年)。干扰素一般仅能抑制HBV复制,使HBeAg和HBV DNA转阴,而难以使HBsAg转阴。慢性丙型肝炎时干扰素使用方法同急性丙型肝炎,但疗程应延长至6~12个月,同时加用利巴韦林800~1 000mg/d口服。使用干扰素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证。有心、肝、肾代尝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开始用前应详细体检和化验检查。疗程第一、二周要密切观察不良反应,以后每月复查肝功能和血常规。白细胞减少时应给予提高白细胞药物。肝硬化失代偿期为禁忌证。b. 核苷类似物 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TM)主要通过抑制HBV DNA逆转录酶的活性及抑制共价闭合环DNA

(covalently closed circle DNA,cccDNA)的合成而抑制HBV DNA的合成。它不抑制线粒体DNA和骨髓,无直接调节免疫作用,因而基本上无不良反应。口服拉米夫定100mg/d,约2周内平均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90%以上。采用斑点杂交法检测,服药12周后血清HBV DNA阴转率可达85%~100%。服药52周后肝组织学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长期(6个月以上)用药可使HBV DNA发生YMDD变异(HBV P基因第741位核苷酸的A→G点突变)而产生耐药性,出现HBV DNA反跳。停药后大部分病人在4周内HBV DNA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但再次给药仍然有效。

3)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除上述治疗以外,应加强护肝治疗,包括定期输注入血清白蛋白和血浆,其剂量和疗程视血液内白蛋白浓度而定。免疫调节药物也可适当 选用,如注射1L-2、自体LAK细胞回输等。在其他疗法当中,可试用猪苓多糖注射液(并用乙型肝炎疫苗)、山豆根注射液、香菇多糖注射液等。

五、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乙型肝炎病毒属于三类,BSL-2。

防护对策包括避免暴露和暴露后管理。避免职业性血液及体液暴露是实验室预防HBV传播的主要措施,然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和血液携带病原暴露后的管理是完整的预防感染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机构应让员工知晓关于即时报告、评估、咨询、处理和跟踪置医务人员于血液携带病原感染危险的职业暴露的书面方案。

① 避免暴露措施 实验室管理者应建立关于去除或减少员工职业暴露的书面的暴露控制计划。暴露控制计划应包括暴露确定(exposure determination)、贯彻应遵守的操作方法(methods of compliance)的日程和措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和暴露后评估与跟踪、让员工了解危险、暴露记录等等。该计划应每个员工人手一册,应与法规一致。该计划应每年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变化的影响职业暴露的工作任务、程序和岗位。

应对实验室员工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和安全再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操作的意识。在医疗服务中执行普遍预防原则。普遍预防是一种感染控制的方法,它将所有人的血液和一些体液当作具有潜在HBV传染性的标本来处理。

实验室管理方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改善设施以减少职业暴露。如逐步采取无针头系统(needleless systems)和工程化防护锐器损伤的锐器(sharps with engineered sharps injury protections)以减少针刺

及锐器损伤和暴露。实验室员工应严格按照应遵守的操作方法操作,处理临床标本时采取普遍预防措施。

② 暴露后管理 管理者应建立包括对员工暴露后的跟踪、事故报告要求的暴露控制计划。提供暴露后处理的医生应24小时在岗。应储备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HBIG)、乙型肝炎疫苗以便及时施与。负责提供暴露后管理的医生应熟悉评估和处理方案。

应教育实验室员工,一旦职业暴露发生,应立即报告。尤其是因为在暴露后尽能可快地施与HBIG、乙型肝炎疫苗对大多数暴露有效。处于职业暴露于血液携带病原危险的实验室员工应熟悉暴露后管理的原则,应将该原则作为定岗和岗位继续培训内容的一部分。

1、暴露点(exposure site)的处理 伤口和接触血液或体液的皮肤位点应以肥皂和水洗涤;黏膜应以水冲洗。没有证据支持使用抗菌剂处理伤口或挤压伤口以排出液体可进一步减少血液携带病原传播的危险;当然,也不禁止使用抗菌剂。不推荐使用腐蚀剂(如漂白粉)处理伤口,也不推荐在伤口处注射抗菌剂和消毒剂。

2、暴露报告 如果职业暴露发生,暴露情况和暴露后管理应记录在个人暴露的机密医学记录(通常为医疗机构为此目的专门设计的表格)里。并且,管理者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要求,记录和报告职业损伤和暴露。

3、暴露和暴露源(exposure source)的评估

① 暴露评估 应基于暴露物质类型、暴露途径和暴露严重程度评估暴露传播的可能性。血液、含有可见血液的体液或其它潜在感染性体液(包括精液、生殖道分泌物、脑脊液、关节腔液、胸腹水、心包液和羊水)和组织是具有血液携带病毒感染性的。通过穿皮损伤或黏膜接触暴露于这些液体或组织使实验室员工处于血液携带病毒传播的危险,需要进一步临床评估。而且,在研究实验室和产业实验室,直接接触(如没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或个人防护装备没有有效地保护皮肤和黏膜)浓缩病毒是要求临床评估的暴露。对于皮肤暴露,仅暴露于以

上列出的体液和皮肤完整性受损(如皮炎、擦伤或开放性伤口)时需进行跟踪。

② 暴露源评估 应对导致职业暴露的暴露源个体的血液或体液进行评估,以确定其HBV的感染状况。

a. 暴露时的可利用的医学记录信息(如实验室测试结果、入院诊断或以前的病史)或来自暴露源个体的信息,可确证或排除血液携带病毒感染。

b. 如果暴露源的HBV感染状况不清楚,应通知事件的暴露源个体来进行血液携带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测试。测试暴露源个体,应取得暴露源个体的知情同意和遵守适用的国家和地方法规。应给予感染HBV的暴露源个体适当的咨询服务和处理。任何时候都应保护暴露源个体的医密。确定暴露源个体HBV感染状况的测试应尽可能快地执行,应采用最合适的测定方法,快速地获取结果。在作出暴露后管理的决定以前,没必要作阳性反应的确证试验,但在通知暴露源个体以前应完成确证试验测试

c. 如果暴露源是未知的或不能测试的,应根据流行病学评估暴露发生的具体情况信息,确定传播HBV的可能性。确定的情形和暴露类型可提示危险的高低;应对感染源物质来源的普通人群(机构或社团)的HBV流行情况作重点考虑。例如发生在静脉注射毒品高流行区的暴露或戒毒治疗机构的废弃针头暴露比发生在老年人家庭护理的暴露的传播危险高得多。不管是否知道暴露源个体,不推荐对涉及暴露的针头或其它锐器进行测试。这种测试的可靠性和结果解释尚值得怀疑,并且测试对锐器处理者具有潜在危险。

d. 当评估暴露源个体的可能的HBV感染情况时,应考虑的信息包括:实验室信息[如HBV测试结果、免疫学检查和肝脏功能(如ALT)]、临床症状和最近3个月的HBV可能暴露史。

4、HBV 的暴露后预防与管理 对穿皮或黏膜血液暴露,作出提供预防决定时应考虑几个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暴露源的HBsAg状态、暴露者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和疫苗反应状态。这种暴露通常涉及进行过乙型肝炎免疫的员工。对未免疫接种的员工的血液或体液暴露,

应启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应对暴露者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和疫苗反应状态(如果知道)进行评估。根据暴露源的HBsAg状态及暴露者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和疫苗反应状态作出的穿皮或黏膜血液暴露的推荐预防方案见表1。

表1 暴露于HBV的PEP推荐方案

暴露者*的免疫接种和抗体反应状况

处理

暴露源HBsAg阳性

暴露源HBsAg阴性

暴露源不明确或未检测

未免疫接种

HBIG§×1和启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启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启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以前已免疫接种

有反应者**

不需处理

不需处理

不需处理

无反应者#

HBIG×1和启动再次免疫接种或HBIG×2§§

不需处理

如果知道感染源高度危险,当作暴露源HBsAg阳性处理

抗体反应未知

测试暴露者的抗-HBs,如果足够**,不需处理;如果不足#,施与HBIG×1和疫苗增强

不需处理

测试暴露者的抗-HBs,如果足够,不需处理;如果不足,施与疫苗增强和在1~2个月后再检测抗体滴度

* 以前感染过HBV,对再感染有免疫力的暴露者不需PEP。

§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剂量0.06 ml/kg,肌肉注射。

** 有反应者为有充足水平的HBsAg血清抗体的暴露者(如抗-HBs>10 mIU/mL)。

# 无反应者为对免疫接种反应不足的暴露者(如抗-HBs<10 mIU/mL)。

§§ 对未完成3次疫苗接种中第二次接种的无反应者,选择单剂量HBIG 和再启动免疫接种;对以前完成第二次接种的无反应者,选择两剂量HBIG。

当有应用HBIG的指征时,应在暴露后尽可能快地施与(最好在24小时内)。在暴露7天后施与HBIG的有效性不明确。当有应用乙型肝炎疫苗的指征时,也应在暴露后尽可能快地施与(最好在24小时内);并且可与HBIG于分开的注射位点同时施与。通常在三角肌处接种疫苗。

对处于免疫接种过程中但未完成免疫接种的暴露者,应按期完成接种。对第一次免疫接种无反应的暴露于HBsAg阳性血液或体液的员工,应施与单剂量HBIG,并且尽可能快地再次启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另一可选择的方法为,施与两剂量HBIG,一剂量在暴露后尽可能快地施与,另一剂量在1月后施与。对未完成3次疫苗接种中第二次接种的无反应者,选择单剂量HBIG 和再启动免疫接种;对以前完成第二次接种的无反应者,选择两剂量HBIG。

乙型肝炎疫苗是安全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最常见副反应为注射点疼痛和轻度至中度发热。接种组和安慰剂接受组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差别。少见的副反应有脱发、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600 000)。 施与HBIG后,严重副反应的发生率非常低。可发生注射点局部疼痛和触痛、风疹和血管水肿。尽管过敏反应非常罕见,但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制品后发生的报道。对免疫球蛋白有过敏反应史的暴露者不应接受HBIG。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暴露者都可施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和HBIG。

微生物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 丙型肝炎的危害 1.丙型肝炎病毒

丙肝病毒(HCV)被人类的熟悉颇具趣味性,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由于甲肝的大流行人们熟悉到了通过饮食传播的甲肝,之后不久人们就熟悉到了通过血液传播的另外一种可以造成肝炎的病毒,并命名为乙型肝炎。到70年代初,人们又发现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这种病毒与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均不相同,当时人们就将其命名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80年代末,丙肝病毒基因被成功克隆并发明了丙肝抗体检测方法,同时还发现了其他可以造成肝炎的病毒,也为了使肝炎病毒的命名更加规范,将“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直至90年代初,丙肝病毒定量检查开始出现。

2.丙型肝炎病毒如何引起丙型肝炎?

丙肝病毒感染肝脏细胞后,机体免疫系统会调动一些具有清除作用的免疫细胞识别感染有丙肝病毒的细胞并展开清除作用,在清除过程中,机体免疫系统不仅会破坏丙肝病毒本身,还会破坏到感染有丙肝病毒的肝脏细胞,假如这种清除破坏作用是彻底的,肝脏炎症就会快速发生,快速恢复,形成我们所说的“急性丙型肝炎”,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清除破坏作用往往是不彻底的,清除作用和病毒再感染此消彼长,交叉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3.丙肝为何称为隐匿的杀手?

● 丙肝起病隐匿,是轻易被忽视的疾病

一旦感染丙肝,仅20%感染者自发清除病毒;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有80%左右无明显症状;隐匿的丙肝患者会成为危险的传染源;没有“病毒携带者”,仅有毒而肝功能正常的病例,也会造成肝脏损害,有“毒”就要考虑治疗。

●疾病发展越后期,越难治愈

慢性丙型肝炎如不进行及时治疗逐渐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带来越来越沉重的疾病负担。

● 目前没有疫苗预防

丙型肝炎病毒属于RNA病毒,这与常见的乙型肝炎的DNA病毒不同。目前科学家仍没研发出丙肝疫苗,因而个人的防护及病人的及时治疗显得犹为重要。

4.揭秘丙肝的“隐形术”

●患者症状不明显

多数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缺乏明显症状,通常只是感到疲惫乏力。因此有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已感染丙肝,未能及时就诊与治疗以至延误了病情。

● ALT水平变化不明显:其中1/3病人ALT正常,1/3病人ALT低水平升高;这不但影响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也因多数人的误解,影响了早期治疗。以往以为上述情况不需要治疗。

5.丙型肝炎的危害

在全球,丙肝是死亡率第十的传染性疾病;在中国,丙肝是死亡率第五的传染性疾病。

HCV发病率高峰首先出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晚期直至七十年代。研究显示HCV的流行趋势, 随着九十年代晚期HCV发病率明显下降而下降。但中国报告的丙肝病例在最近5年内翻了5倍,20xx年的趋势可达到20xx年的6倍。然而,在2015达到峰值之前,感染时间至少有20年的患者数目可能还会继续。这可能与医护职员及广大群众的认知,重视有关,但也可能提示发病人数近年未有效控制有关。

HCV形成严重的肝脏损伤通常是在20-30年之后, 疾病的影响即将到来。这些患者将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需要进行肝移植。此外,研究还表明,丙型肝炎中,患糖尿病的人数增加。那个时候,治疗所有这些患者将耗费非常多的社会资源。

正常肝脏是人体的一个加工厂,人体的很多重要物质如很多蛋白和部分维生素都是由肝脏合成的,肝脏还是一个重要的解毒器官,大部分代谢产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后才能排除体外。因此,在肝脏细胞受到损害时,肝脏细胞的这些正常功能都会受到影响。此外,在肝脏细胞受损后的修复过程中,重新修复的肝脏细胞还会在肝脏内形成很多“疤痕组织”,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纤维化,随着纤维化的增多,到后期就形成了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发展到最后,大部分患者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肝癌是一种很严重的后果,大家都很好理解。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肝硬化,通俗一些讲肝硬化就是大部分正常的肝脏组织都被疤痕组织所取代,肝脏不仅丧失了其正常的合成和代谢能力,而且还会影响到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造成门静脉高压,最后造成门静脉曲张、腹水,曲张的静脉破裂就会造成上消化道大出血,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二. 丙肝的传染途径

1.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

● 血液传播:我国约90%的丙肝患者是由于输血或输血制品造成感染。丙肝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输血、使用受丙肝病毒感染的血制品等。19xx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维持血液透析者和接受器官移植

者;19xx年前使用过血液制品如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元者都应做丙肝筛查。

● 性传播:通常来说,性传播丙型肝炎的机率很低。但是当有多个性伙伴时,感染的机会随之增加。

● 纹身、非正规场所美容:不卫生的纹身、洗牙都有可能感染上丙肝。

● 注射吸毒:吸毒职员通常由于共用注射器导致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不使用不洁的注射器是制止丙型肝炎扩散的最好的办法之一。

2.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

献血或献血浆者;

有输血史或血液制品或大手术的患者;

静脉吸毒者;

血液透析者;

医疗卫生职员及经常接触血液的职员;

纹身者;

易发生外伤者。

对于以上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需要做早期筛查。

三.丙型肝炎的检查与诊断

1.需要做哪些检查?

●丙肝抗体(抗HCV):可初步筛选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丙肝基因(HCV-RNA)

HCV RNA定性检测(结果为:阳性或阴性):对抗HCV阳性者需要通过HCV RNA定性试验确诊;HCV RNA定性检测的正确性很高(98%以上),只要一次病毒定性检测阳性即可确诊HCV感染:但一次检测阴性不能完全排除HCV感染,应重复检查 。

HCV RNA定量检测 :HCV病毒载量的高低可以作为抗病毒治疗疗效猜测及评估的观察指标,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的进展并无尽对相关性。

●丙肝基因分型:丙肝有很多类型,不同类型治疗时间与效不同,通过分型可以帮助医生决定治疗时间。

●B超检查:通过B超检查可了解感染丙肝后肝脏炎症的情况,还可以发现其他相关肝脏疾病,是丙肝治疗前一项重要检查。

●肝穿刺活检:有30-40%的病人验血与B超检查正常,但通过肝穿刺活检可发现肝脏已发生病变。对丙肝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可以帮助临床诊断的确认;评价肝脏纤维化与炎症坏死严重程度;评价可能伴随的疾病过程;对疗效的评估。

2.慢性丙肝的诊断标准

●丙肝抗体、丙肝基因均阳性,6个月以上,即可确诊慢性丙肝。

●单项丙肝抗体阳性,有两种可能:

感染过丙肝,已经痊愈;慢性丙肝,病毒处于低水平复制期,尚不能监测到,因此需要定期随访或进行肝脏穿刺活检。

四.丙型肝炎的治疗

警示肝病患者:治疗肝病现在国家专业肝病医院治疗才是健康的保障。国家重点肝病研究院——北京东方肝泰肝病医学研究院。全国独创"911生物疫苗疗法" ,结合国际最新高科技-高效病毒分离治疗仪一次性治疗各种肝病大三阳、小三阳、丙肝、肝硬化、肝腹水及早期肝癌。 三到五次,大小三阳即可有显著效果,针对肝硬化、肝腹水、早期肝癌,7到10天病情得到阻断,2到3个月得到健康!详情请打全国肝病救助专线010-67975957。

病毒性肝炎的危害非常严重,长期感染会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很多患者往往会陷于一种恐慌之中,不知如何是好,实在在患了丙肝之后,完全不必要惊慌,要知道丙肝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最重要的是要充分熟悉丙肝,把握丙肝的正规治疗方法,积极地进行治疗即可。

免疫室

20xx年2月26日

保定市第二医院

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定义

梅毒(英文名称:syphilis)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VD,STD)

风险评估

。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

风险评估

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二、病原

1. 梅毒螺旋体

亦称苍白螺旋体

风险评估

(Treponemiapallidum,TP),1905

风险评估

(Spirochaetales),密螺旋体科

风险评估

( Genus Treponema)~20μm,

风险评估

平均长6~10μ m,横径

风险评估

2. 免疫性

感染后产生感染性免疫,感染2

风险评估

此型抗体不能通过胎盘;感染后4治愈的早期梅毒可再感染。另外,、USR、VDRL等方法可检出,在感染TP

风险评估

后5~7

风险评估

2~

风险评估

3周转阳性。

风险评估

3. 抵抗力

人体外存活力低,40℃时失去传染力,56℃3~50.1%0,1%升汞等)敏感,耐低温。

三、危害

1.梅毒螺旋体结构变异、产生抗药性。每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变异的特性,螺旋体也不例外。变异的螺旋体犹如升级后的的电脑操作系统,

功能更加完善,毒性更强,更不容易治疗。同时临床抗生素的滥用加速了螺旋体对药物的耐药性的产生,给传统治疗带来困难。

2.危害程度增加,致残致死率上升。由于螺旋体变异后毒性增强,对身体器官的损伤程度加重。而且变异后病情发展迅速,加之传统治疗效果差,致使梅毒对身体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增加。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器官的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3.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引发脊髓痨、麻痹性痴呆、视神经萎缩等。 4.螺旋体危害心血管系统。可导致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等。 5.螺旋体损害骨骼系统。引起组织和器官破坏,功能丧失,导致残疾或死亡。 早期梅毒的危害:二期梅毒和一期梅毒都属于早期梅毒。 一期梅毒患者,如果没有及时科普治疗、或者没有在正规医院里治疗,梅毒螺旋体就会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并大量繁殖、播散,侵犯皮肤、粘膜、骨、内脏、心血管及神经系统,进而出现多种症状。在这个阶段,通常可能先出现流行性感冒一样的全身症状,随后会有全身淋巴结的肿大及皮肤粘膜的多种损害。皮肤损害有斑疹、斑丘疹、脓疱疹;黏膜损害有梅毒性咽炎、粘膜斑、梅毒性秃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完全无法发音。90%的患者都会出现梅毒疹,这是二期梅毒的基本特征。 二期梅毒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类感冒症状、梅毒疹和全身淋巴结肿大。患梅毒疹时由于无明显痛苦,常易被患者忽略。临床上如见到分布广泛、对称,而自觉症状轻微的皮疹时,就要详细询问病史,以免漏诊。二期梅毒疹表面梅毒螺旋体很多,因此传染性也最强。

四、流行传播

1. 流行简况 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1505年经印度传入我广东,至今已近500年。解放前是中国四大性病之首,60年代初基本被消灭,80年代再次发生和流行。19xx年报告病例数为1870例,19xx年11336例,19xx年33668例。19xx年以来占报告8 种性病的比例在6%以上,呈明显增多趋势,临床经常可见一、二期梅毒, 也已发现三期梅毒和先天梅毒。在义务献血员中发现隐性梅毒。 梅毒患者的皮肤、粘膜中含梅毒螺旋体,未患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 皮肤或粘膜若有细微破损则可得病。极少数可通过输血或其它途径传染。获得性梅毒 (后天)早期梅毒病人是传染源,95%是通

过不洁性交传染,少数通过接亲吻, 握手、输血、接触污染的内衣湿毛巾、茶杯、烟斗、哺乳、尿布等传染。胎儿梅毒(先天 ):孕妇体内螺旋体,一般在妊娠3—4月通过胎盘感染婴儿。 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2.1 传染源: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TP的人的皮损分泌物、血液中含大量TP。感染后的头2年最具传染性,2 年后基本不通过性传播。TP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并在感染后2年依然有传染给胎儿的危险。 2.2 传播途径: 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约占其95%以上。感染TP 的早期传染性最强。如果是显性梅毒,可发生性行为接触的任何部位的硬下疳,如生殖器、肛周、直肠、乳头、舌、咽、手指等部位的硬下疳。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一般认为感染后2年以上性接触就不再有传染性。 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多发生在妊娠 4个月以后,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短,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感染后2年仍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梅毒螺旋体也可以间接接触传染,如通过接吻、 哺乳和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裤、被褥等日常用品造成传播。 关于梅毒(syphilis)的起源和传播有很多争执,据西方学者认为,在15世纪以前欧洲无梅毒。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到美洲,一些水手与美洲妇女发生过性关系,水手回到欧洲时,将此病传播到意大利、西班牙。1494年法兰西国王查理第八世募集各国士兵三十余万人,远征意大利,梅毒正蔓延于意大利国内,当围攻那波里时,军营中发生了梅毒大流行。1495年这些患有梅毒的士兵回国后,造成欧洲梅毒流行。有人认为1488年,葡萄牙舰队将梅毒带到印度。也有学者认为,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由于感染梅毒船员的到达,将梅毒也带到印度。通过商业往来,梅毒也进入了我国,1505年在广东省首先发现和记述了梅毒病例,此后,梅毒便从沿海到内地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发病率居高不下,居性病之首。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有效地取缔了妓院,禁止卖淫活动,对性病进行广泛的普查普治,经过十年的努力,已于19xx年基本上消灭了梅毒,19xx年我国向全世界宣布基本消灭了性病,这一举动震惊了世界,轰动了全国。 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性病又在我国死而复生,特别是梅毒发病人数大大增加,发病人数急剧上升。 梅毒的病原体是一种螺旋体,它可存在于梅毒患者皮肤粘膜硬下疳、皮疹、体液中。当与健康人性交时,螺旋体就随分泌物进入健康人体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即使是很细微的肉眼看不见的损伤),而使接触

者受到感染 。极少数可通过输血或接触污染了梅毒螺旋体的物品被传染。母亲患梅毒可传给胎儿。医学上称之为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idum),1905Schaudinn 与Hoffmanu发现并报告的。 梅毒螺旋体是一种小而纤细的呈螺旋状的微生物,长度为5-20nm,直径<0.2nm。它有6-12个螺旋,肉眼看不到,在光镜暗视野下,人们仅能看到梅毒螺旋体的折光性,其活动较强。在其前端有4-6根鞭毛样细纤维束,其末端呈卷曲状。在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时,螺旋是规则的。因其透明不易着色,又称之为苍白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是厌氧菌,在体内可长期生存繁殖,只要条件适宜,便以横断裂方式一分为二的进行繁殖。在体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和一般的消毒剂(如升汞、石碳酸、酒精等)很容易将它杀死。 梅毒的传染性随着病期的延长而减小。一期、二期的梅毒患者都具有传染性,她们的皮肤粘膜损害处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存在;潜伏早期的梅毒患者也有传染性。病程超过2年以上时,梅毒的传染性会逐渐减弱,即使与未经过治疗的病程在2年以上的梅毒妇女有性接触,一般也不会被传染。病程越长,传染性越小,病程超过8年以上者,其传染性已非常小。

五、实验室检查

梅毒相关实验室检查应有阳性发现,如镜检发现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 各期梅毒都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和特点,若见下疳伴有淋巴结肿大,全身广泛对称,特别是同时在手掌、足跖有斑疹或丘疹而无痛痒症状,或生殖器部有湿润增生斑丘疹块(扁平湿疣)并伴有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时,应考虑到早期梅毒的可能。若病人有不洁性交史,梅毒的可能性更大。此时应进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有梅毒螺旋体检查和梅毒血清反应检查。临床常用的螺旋体检查法为暗视野映光法,梅毒螺旋体的螺旋紧密规则,折光强,运动活泼,易于辨认。发现梅毒螺旋体对一期梅毒诊断很有帮助,特别是已出现下疳而血清梅毒反应未转为阳性前更有诊断意义。 在二期梅毒的粘膜斑、湿丘疹和扁平湿疣等病损内也容易找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试验方法很多,所用抗原有非螺旋体抗原(心拟脂抗原)和梅毒螺旋体

抗原两类。过去常用粗制牛心心拟脂抗原做沉淀试验(卡恩氏试验,曾译康氏试验等)和补体结合试验(瓦瑟曼氏试验等)。目前应用的性病研究室(VDRL)玻片试验则以纯心拟脂作抗原,其成分纯净,试验结果稳定。以梅毒螺旋体作抗原的试验,国际上常用的有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FTA-ABS)、苍白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等,其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梅毒血清试验对各期梅毒的诊断都很重要,早期梅毒常有强阳性反应。潜伏梅毒和无症状神经梅毒因无活动的临床症状,主要靠梅毒血清试验诊断,但应注意梅毒血清试验可以出现假阳性反应,一些非梅毒的疾病,如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出现阳性反应,称为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在下疳的早期,梅毒血清反应常为阴性,晚期梅毒中也可阴性,特别是在晚期神经梅毒的脊髓痨患者阴性率可达30~50%。

检测方法 1.暗视野显微镜检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是一种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方法。暗视野,顾名思义即是显微镜下没有明亮的光线,它便于检查苍白的螺旋体。这是一种病原体检查,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期皮肤粘膜损害(一期、二期霉疮)可查到苍白螺旋体。一期梅毒苍白螺旋体多在硬下疳的硬结、溃疡的分泌物和渗出液中存在,肿大的淋巴结穿刺也可检出。二期梅毒苍白螺旋体可在全身血液和组织中检出,但以皮肤检出率最高。早期先天性梅毒,可以通过皮肤或粘膜损害处刮片发现梅毒苍白螺旋体。最近,通过羊膜穿刺术获得孕妇的羊水,以其作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对先天性梅毒有诊断价值。 2.梅毒血清学检测 梅毒血清学检查对于诊断二期、三期梅毒,以及判定梅毒的发展和痊愈,判断药物的疗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梅毒血清学检查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前者常用于临床筛选及判定治疗的效果,抽血后1小时即可出结果,费用也低廉。后者主要是用于判定试验,但是它不

能判定治疗效果,一旦患有梅毒,这一试验将终身阳性。 (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这类试验的抗原分为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混悬液,用来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由于这些试验具有相同的标准化抗原,所以敏感性相似。常用的有三种:①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②血清不加热的反应素玻片试验(USR);③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可用作临床筛选,并可作定量,用于疗效观察。 (2)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包括有:①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②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③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TPI)等。这类试验特异性高,主要用于诊断试验。

3.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是近年来才有的新的诊断梅毒的方法。IgM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用它来诊断梅毒具有敏感性高,能早期诊断,能判定胎儿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等优点。特异性IgM类抗体的产生是感染梅毒和其他细菌或病毒后机体首先出现的体液免疫应答,一般在感染的早期呈阳性,随着疾病发展而增加,IgG抗体随后才慢慢上升。经有效治疗后IgM抗体消失,IgG抗体则持续存在,TP-IgM后,约2~4周TP-IgM消失。二期梅毒TP-IgM阳性病人经过青霉素治疗后,2~8个月之内IgM消失。此外,TP-IgM的检测对诊断新生儿的先天性梅毒意义很大,因为IgM抗体分子较大,其母体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如果TP-IgM阳性则表示婴儿已被感染。 4.分子生物学检测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PCR技术广泛用于临床,所谓PCR即多聚酶链式反应,即从选择的材料扩增选择的螺旋体DNA序列,从而使经选择的螺旋体DNA拷贝数量增加,能够便于用特异性探针来进行检测,以提高诊断率。但是,这种实验方法,要求有条件绝对好的实验室和技术一流的技师,而我国目前很少有这样高水平的实验室。不然有了污染,你放入的是梅毒螺旋体,经过DNA扩增后出现了大肠杆菌,让你哭笑不得。一些小诊所常常赶时髦,挂个实验室的牌子,吃喝拉撒在一起,只能是自欺欺人。其实诊断梅毒不

一定要作PCR,作一般的抽血化验即可。 5.脑脊液检查 晚期梅毒患者,当出现神经症状,经过驱梅治疗无效,应作脑脊液检查。这一检查对神经梅毒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均有帮助。检查项目应包括:细胞计数、总蛋白测定、VDRL试验及胶体金试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