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读书报告

世界是一个魔比斯环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本书一开始,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便用一句“在我们睡大觉的时候,世界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地球是圆的,但世界是平的”道出了他独特的观点,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给了我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托马斯·弗里德曼说道:“当今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作者从印度班加罗尔的外包产业开始讲述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带给世界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的合作与竞争,使得跨国公司有了新的经营方式,使得社会产生了新的高收益的产业。

书中,作者将全球化分成了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全球化1.0)是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哥伦布远航和欧洲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世界被发现是圆的;第二个“版本”(全球化2.0)从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xx年,跨国公司不断扩张,世界变小了;第三个“版本”(全球化3.0)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并且将竞争场夷为平地,世界变成微型的。

书中作者认为世界是平的,理由是人们的机会将越来越平等,因为他们同处一个平面,这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但是读完此书,我没有完全认同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世界是平的,是一个平面,但我认为世界是一个曲面,一个特殊的曲面——魔比斯环。

为什么我认为世界是一个魔比斯环呢?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我认为将世界形容成一个魔比斯环比形容成平面更加能概括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

1.当今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正像一个魔比斯环。当你将一张纸条的一端转过180度再与另一端接合的时候,原本纸条两端相隔最远的点重合在了一起,并且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本拥有两个面(正面和反面)的纸条打破了空间隔离形成了一个面,一个曲面,一个神奇的魔比斯环。这不正是超越时空限制的现代科技的作用吗?

2.这个世界是三维立体的,将它形容成一个二维平面是不恰当的。

3.跨国公司整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资源为其服务,就如同魔比斯环将纸条的正反面结合到一起一样。

4.全球化使得人们不必去美国就能够在家里为美国当地的公司工作,就像魔比斯环上的虫子——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这比世界是平的贴切得多。

虽然我与本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对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形容观点不同,但我们都有一个初衷——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并为即将到来的变革做准备。

全球化3.0中,创新能力极为重要,中国制造如何转变为中国创造,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就如公元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了魔比斯环进而引出了拓扑学一样,中国创造需要顶尖的学术人才来引发和推动,进而推动和激发全民之创新。

全球化3.0中,个人的影响力因为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而越来越大。这是一个好事,它能让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点子都能平等地得到重视,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成巨大的创意;这也是一个坏事,它给了网络谣言、恐怖主义、犯罪分子极大地生存空间,阻碍着世界发展。

全球化3.0中,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能够引进投资发展自身。但是产业链低端,技术落后的我们依然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消耗资源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失去了碧水蓝天。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当你在睡觉的时候,世界已截然不同。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为了赶上这个时代,学生们应该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勤奋!

 

第二篇:经济学 世界是平的 读书心得报告

经济学 世界是平的 读书心得报告

进四技资一甲 N9416034 梅家志

世界的变化又快速又巨大,墨守成规的企业或个人,都将被潮流所淘汰;因此近年标举新观念的财经管理书籍,对企业人瞻望未来便发挥深远的影响力。本书以富创意的新观念和理论,明白指出,在网络、各式软件、外包制度等新科技和新观念形成之后,世界原来的藩篱已经被推平,世界是平的,对某些行业来讲,甚至连时间差都已经不复存在。 作者汤马斯.佛里曼身为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曾三度获得普立兹奖,也是公认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与趋势专家。 他从「微观」的角度,阐述宏观的全球化现象,用「地球变成平的」这样的比喻,来唤醒国家、企业与人民奋起因应。

本书内容不外乎是些21世纪所会碰到的经济改革与潮流,如同第一章节所说,作者睡个觉醒来,一堆工作机会都已经被外包、外移到世界各地,不只各种高科技产业,连一些基本的传统产业,都已纷纷外移到人资工本较便宜的地方国家去生产制造。在信息爆炸的现代,似乎,产业外移已经是先进国家的经济趋势,又尤其以印度中国最为庞大。其实工作机会外流,产业结构改革,早在西方先进国家中就有出现过,也都不在是新闻。相较起来,这些较为落后的国家最令人害怕的原因,并不是在这些国家本身,而在于它们跟上先进国家的速度。科技的进展,使得地理上的距离不再是距离。货物运输让全球每个角落都在24小时范围内,计算机威力让信息收集运用更容易,网络电信让人不再有时间和空间落差,真正作到天涯若比邻。

整个全球化,正是再一次地在印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市场经济使得厂商追求降低成本,竞争增加使得价格得以降低,消费者因而得益。但如果这是薪水的价格,可让人高兴不起来。增加附加价值、改造自己,就成了不得不为。早先的差异化,是公司之间的竞争。不多久这样的竞争态势,已经扩展到个人之间。人往往必须与远在脚底下地球那端的人们,同在一个天平上比较。因为未知而来的恐惧,自然会导致封闭排拒的反射性自我保护措施,例如贸易壁垒、种族仇视。而本书作者则试图以证据说明,改变对于整体来说是有益的。如同自由竞争使得消费者有更多更好选择,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信息、物资、知识流通都更流畅,造福更多的人。所以不应该忽视这样的趋势。但说起来容易,时代所迈出的脚步,步伐已愈来愈大。让这个时代的人们,不免感叹一己之力有所不足。

作者开宗明义地挑出了全球化过程所盛行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委外业务,所导致工作机会的外移,以及中国与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类似全球化观点,

过去以来已经被许多学者专家研究过,不过作者特别之处,在于作者以身为纽约时报海外记者的身分,悠游于中东、印度、俄罗斯、与中国个案之间,让他可以从「微观」的角度,阐述宏观的全球化现象。接而写下这本书,用以告知现代人,将来就业的必要参考。

整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便是,柏林围墙倒塌后,推动了十台号称为推土机的经济潮流,第一部推土机便是公元一九八九年,柏林围墙倒塌,造就了全球化的几个主要力量,包括计算机网络、工作流软件、开放资源码、生产外包、供应链管理。第二部分,阐述的是自由贸易的辩护,文章中出现了「谁剥削了谁?」描述的是美国白领工作外包之后,印度会计师与医师提供美国政府与医院低阶咨询服务后,资本家于劳工、生产和消费之间,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界线愈来愈模糊的现象。第三部分,描写了恐怖主义的发起,以及恐怖主义背后所隐藏的背离世界化潮流的论点

心得部分,本书一开始就强调,世界已经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通讯的进步、网络的发展,可以让身在各地,距离不管多么遥远的一群人,利用海底电缆来互相交流、沟通。这也导致了,在这样的社会情况下,如果再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坚持下,早晚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与吞噬。

第一章节说的部分就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下,产业外包的状况有多么的普及和快速,这对于落后国家来说可能是个好的消息,但是在先进国家中,产业外包,对于国内中小阶级的民众来说,可能是个巨大的冲击。产业外包会导致失业化,毕竟产业外包,得利的都会只是上层决策者的荷包,而中小阶级该如何去适应及改善自己的荷包呢?文中以印度来描写产业外包,造成亚洲30亿人口涌入世界的车轮与潮流,在如此竞争的情况之下,自己又该如何的去保障与寻找自己未来的工作呢!?

第二章节讲明了推动世界潮流改变的十台巨大推土机,以柏林围墙倒塌,到轻科技类固醇,这些都是推动世界潮流改变的推手。也因为有这些推手,世界的资本家,都开始将自己的产业外移到劳资较为低廉的地区。大家也懂得利用便捷的网络来互相交流和沟通,像是某个集团,在世界各地都有设置子公司,他们开会时都会利用视讯会议,让身在各地的经理级人物,都能在自己的办公桌、会议室、更甚至在自己的家中,就能与其它世界各地的同事开会讨论,拜网络之赐,让这些在二三十年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靠着几条线路,几台计算机,就能做到。这些原本都是多么遥不可及的目标与理想,谁会知道十年前在天空飞来飞去的赶会议,在十年后的今天,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家中就完成各式简报与会议的讨论。

在来就是第三章节中所提到的三大汇流,当上述的十台推土机一次发威,变成了一股巨大的洪流,这便是第一汇流。第二汇流就是,当创新的科技,遇上了新的做法,所形成的冲击。第三汇流,当亚洲三十亿人口,同时站上世界的平点,抢饭碗、平起平坐,造成第三股巨大的潮流,瞬间就吞噬掉全世界三十亿个工作机会,这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吗!?在这样的三大汇流攻势下,自己该如何做才能保持竞争力?该如何的充实自己,把握机会?

综合本书中所有论点后发现,本书所讲求的是,在世界被推平的状况下,劳工与雇主、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也随着世界推平而被抚平。其中有几句话我认为相当的不错,收录在本书中的第十章:企业至胜七大法则如下:

1.世界被抹平,当你也感受到时,自己只有跟进,千万别想筑墙。

2.小应该做大,小公司可以利用新工具新方法,把事业作的更远、更快、更广、更深。

3.大应该做小,大公司想在抹平的世界发展,也要学着让客户做大,自己作小。

4.最好的企业将是最好的合作者,未来许多产业将变的复杂,绝非单一企业能掌握。

5.第一流的公司会定期照胸部X光保持健康,并把结果卖给客户。

6.第一流公司外包是为了致胜,而非缩编。

7.把工作包去海外的,不是那些不爱自己土地的人而已,"有理想的人"也在做。

这短短的七句话,说明了在现今社会的潮流中,企业要致胜的方法与诀窍。可以令人深思及想象!!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世界一点都不平。作者也提出了些观点,但是这些不平点,都是可以经由努力去改造的,不是吗??

如果想要自己能够在世界的大平点上,持续保持竞争力与先进国家的优势,那该如何的去进化、去蜕变,这已变成了21世纪新人类必须思考的题目了!

最后,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封底的几句话:以前人们会说,孩子,乖乖把饭吃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没饭吃。现在则改为,孩子,乖乖把书念完,因为中国与印度的小孩,正等着抢你的饭碗。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完全的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内容,充分的描述出了在作者出版这本书的动机与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