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技术规范说明-2

五、 标志

5.1 出厂标志

    刻印、缝制、锚固标牌、模压或注塑在帽壳上的永久性标志。必须包括:

——执行标准的编号;

——产品名称和规格(由生产厂家命名);

——生产厂名;

——型号(包括主要性能或特殊技术性能);

——生产日期(年、月)应采用永久性标志。

5.2 使用标识

5.2.1 安全帽正面印制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文组合中置式帽徽,尺寸基准A=5mm,37.5mm(高)×65mm(宽),文字底端距离帽沿边线20mm。帽徽颜色采用蓝色(用于黄、白色安全帽)或白色(用于红、蓝色安全帽),见附录B。

5.2.2 安全帽的外观正视图、后视图和侧视图见附录C、见附录E和见附录D。

5.2.3 安全帽背面印制广东电网公司或直属单位名称(全称或简称)、4位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阿拉伯数字编号在上,单位名称在下,底端距离帽沿边线20mm,见附录E图片。

单位名称的每个文字尺寸为:11mm×11mm,阿拉伯数字为:15mm×15mm。

5.2.4 使用标识

应有所属单位、使用部门、电压等级、序号等标示。

使用标识样例见图5。

图5  使用标识

5.3 预防性试验标志

预防性试验完毕后,试验人员应该及时出具试验报告,试验合格后粘贴相应的合格证。试验合格证样例见图6。

图6  试验合格证

六、包装、使用说明书及运输

6.1 包装

安全帽应用防潮的塑料袋或其他防潮材料包装。产品与产品之间应垫纸,整个包装应牢固。包装物表面应有明显的“防潮”、“防雨”、“严防碰撞”等字样。

在包装物上至少应有如下标志:

——生产厂名;

——数量和重量;

——出厂检验合格证;

——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

6.2 使用说明书

每个安全帽均要附加一个含有下列内容的说明材料,可以使用印刷品、图册或耐磨不干胶贴等形式,提供给最终使用者,包括:

——声明:“为充分发挥保护力,安全帽佩戴时必须按头围的大小调整帽箍并系紧下颏带”;

——声明:“安全帽在经受严重冲击后,即使没有明显损坏,也必须更换”;

——声明:“除非按制造商的建议进行,否则对安全帽配件进行的任何改造和更换都会给使用者带来危险”;

——是否可以改装的声明;

——是否可以在外表面涂敷油漆、溶剂、不干胶贴的声明;

——生产厂家的名称、地址和联系资料;

——为合格品的声明及资料;

——适用和不适用场所;

——适用头围的大小;

——安全帽的报废判别条件和保质期限;

——调整、装配、使用、清洁、消毒、维护、保养和储存方面的说明和建议;

——使用的附件和备件(如果有)的详细说明。

6.3 运输

工具的外包装设计应有防坚硬物撞击损坏的措施。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使用、维护、存放及报废

A.1 使用要求

A.1.1 使用前应先检查安全帽在有效预防性试验周期内,外观完好。

A.1.2 任何人员进入生产、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A.1.3 安全帽佩戴时必须按头围的大小调整帽箍并系紧下颏带。

A.1.4 使用前应先检查帽壳无裂纹或损伤,无明显变形,帽衬关键组件(帽箍、后箍、托带、帽衬接头、下颏带等)齐全、完好、牢固,永久性标志可清晰辨认,未超出使用有效期等。

A.1.5 正常使用期:从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计算,塑料安全帽正常有效使用寿命为30个月。

A.2 维护与存放要求

A.2.1 安全帽包括两个基本部件,即壳体和悬架,两部件作为一个体系进行工作,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悬架的主要目的是吸收能量,作为定期检查大纲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清洁悬架和壳体来保证安全帽的使用寿命。使用沾有模具清洁剂和水的湿海棉或软刷去除悬架和壳体上的污渍和污点。

A.2.2 安全帽由使用者自己保存或集中保存。生产班组应按编号或姓名定置放在工具柜或悬挂,不应贮存在酸、碱、高温、日晒、潮湿等处所,更不可和硬物放在一起。

A.3 报废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予以报废:

——安全帽外观检查或试验不合格的;

——受过一次强冲击或做过试验的;

——超过有效使用期限,需延长使用的安全帽按要求进行抽检,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安全帽报废。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安全帽的帽徽标志色样和比例关系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安全帽正视图

安全帽正视图见图C.1~C.5。

图C.1  白色帽正视图

图C.2  红色帽正视图

图C.3  黄色帽正视图

图C.4  蓝色帽正视图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安全帽侧视图

安全帽侧视图见图D(以红色帽为例)。

图D  安全帽侧视图

附 录 E(资料性附录)安全帽后视图

安全帽后视图见图E(以红色帽为例)。

图E  安全帽后视图


 

 

第二篇:安全帽技术规范说明-1

安 全 帽

一、结构

安全帽由帽壳、帽衬接头、帽舌、吸汗带、下颏带调节器、下颏带、托带衬垫、后箍、托带、后箍调节器、帽沿、透气孔、帽箍组成。

安全帽技术规范说明1

二、分类及使用范围

2.1 根据其不同使用场所及类型,安全帽可分为3类,见表1和图1~图3。

表1 安全帽类型分类

安全帽技术规范说明1

2.2 颜色要求及其适用范围

——白色:领导、参观人员;

——红色:管理人员;

——黄色:运行或巡检人员;

——蓝色:检修人员;

三、技术要求

3.1 材料要求

3.1.1 帽壳:采用工程塑料ABS、聚乙烯PE等热塑性材料或碳纤维等热固性材料。帽壳材料和着色剂等添加的外涂材料应无毒性、抗过敏,禁止使用回收再生材料。

3.1.2 帽箍、帽衬接头:采用软质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材料,不得采用回收再生材料。

3.1.3 帽衬托带:化纤织带。

3.1.4 下颏带:单根棉织带(添加阻燃剂)或阻燃织带。

3.1.5 吸汗带:透气、吸汗化纤材料,宽度应大于或等于帽箍的宽度。

3.2 结构及规格要求

3.2.1 安全帽分为通用型、操作型、带电型三种。

3.2.2 通用型安全帽由帽壳、帽衬、标志组成。

3.2.3 操作型安全帽由帽壳、帽衬、标志和内藏式防电弧面罩组成。

3.2.4 带电型安全帽是取消透气孔的通用型安全帽,专用于等电位带电作业。

3.2.5 帽壳分为帽舌、帽沿、顶筋、透气孔、帽箍安装插座等组成部分,具体如下:

3.2.5.1 帽舌:帽壳前部伸出的部分。

3.2.5.2 帽沿:帽壳除帽舌外周围伸出的部分。

3.2.5.3 顶筋:用来增强帽壳顶部强度的部分。

3.2.5.4 透气孔:帽壳两侧的散热气孔。

3.2.5.5 帽箍安装插座:帽箍固定在帽壳内的安装挂座。

3.2.6 帽衬是帽壳内部部件的总称。包括帽箍、后箍、下颏带、托带、托带衬垫、吸汗带、帽衬接头等,具体如下:

3.2.6.1 帽箍:绕头围部分起固定作用的塑料带圈。

3.2.6.2 后箍:帽箍后脑部分的可调节箍(搭扣)。

3.2.6.3 托带:与头顶部直接接触的塑料或化纤织带。

3.2.6.4 托带衬垫:附在托带上的圆形散热材料。

3.2.6.5 吸汗带:包裹在帽箍外面的带状吸汗材料。

3.2.6.6 帽衬接头:把帽衬固定在帽壳上的连接元件。

3.3 外观及尺寸要求

3.3.1 通用型帽壳内部尺寸,应符合表2:

表2 通用型帽壳内部尺寸

安全帽技术规范说明1

3.3.2 操作型安全帽可以根据面罩结构适当调整内部尺寸。

3.3.3 带电型安全帽尺寸要求与通用型安全帽相一致。

3.3.4 通用型安全帽全重不超过340g。操作型安全帽全重不作规定。

四、 试验检查

4.1 一般要求

在用户与厂家之间可通过协商,在用户说明书中附加有关试验检查的有关要求。必要可采用破坏性试验对部件进行评估。试验应在温度为20±2℃、湿度为50±20%的范围内进行。

除非有特殊要求,电气试验应使用GB/T 16927.1-1997中规定的单相交流电。

4.2 试验检查项目

4.2.1外观及尺寸检查

帽壳表面应无裂纹、无灼伤、冲击痕迹;帽衬与帽壳连接须牢固,锁紧卡应开闭灵活、卡位牢固;帽壳与顶衬缓冲空间不得大于50mm;各组件应完好无缺。帽箍可根据佩戴者的头围尺寸进行调整。帽箍对应前额的部位应有吸汗性织物或增加吸汗带,吸汗带宽度应不小于帽箍的宽度。

4.2.2 佩戴高度测量

将安全帽正确佩戴在头模上,安全帽侧面帽箍底边与头模相对应的标尺刻度即为佩戴高度,记录测量值准确到1mm。佩戴高度≤85mm时使用1#头模,佩戴高度>85mm时使用2#头模。

4.2.3 试验项目

4.2.3.1 冲击吸收性能试验

传递到头模上的力不超过4900N,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试验要求:参照GB/T 2812-2006中4.3。

试验方法:参照GB/T 2812-2006中4.3。

4.2.3.2 耐穿刺性能测试

钢锥不得接触头模表面,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试验要求:参照GB/T 2812-2006中4.4。

试验方法:参照GB/T 2812-2006中4.4。

4.2.3.3 下颏带强度测试

下颏带发生破坏时的力值应介于150N~250N之间

试验要求:参照GB/T 2812-2006中4.5。

试验方法:参照GB/T 2812-2006中4.5。

4.2.3.4 防静电性能测试

表面电阻率不大于1×109Ω。

试验要求:参照GB/T 2812-2006中4.6。

试验方法:参照GB/T 2812-2006中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