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软件工程概论

第一章 软件工程概论

1.什么是软件危机?它们有哪些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决不仅仅是不能正常运行的软件才具有的,实际上,几乎“所有软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

“软件危机”包含两方面的问题:

(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它们有以下表现:

(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普及深入的趋势。

出现软件危机的原因

(1)开发人员与客户认识之间的矛盾

(2)开发人员能力与开发目标之间的矛盾

(3)预估与实际工作量之间的矛盾

(4)客户认识的提高与软件维护之间的矛盾

(5)遗产系统与实施软件之间的矛盾

2.假设自己是一家软件公司的总工程师,当把图1.1给手下的软件工程师们观看,告诉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时,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要求在错误进入软件之前就清楚它们是不现实的,并举例说:“如果一个故障是编码错误造成的,那么,一个人怎么能在设计阶段清除它呢?”应该怎么反驳他?

答: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修改付出的代价是很不相同的,在早期引入变动,涉及的面较少,因而代价也比较低;在开发的中期,软件配置的许多成分已经完成,引入一个变动要对所有已完成的配置成分都做相应的修改,

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逻辑上也更复杂,因此付出的代价剧增;在软件“已经完成”是在引入变动,当然付出的代价更高。一个故障是代码错误造成的,有时这种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要修改的成本是很小的,因为这不是整体构架的错误。

3.什么是软件工程?它有哪些本质特征?怎么用软件工程消除软件危机?

软件工程是知道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

本质特征:

 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软件的构造

         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

         软件经常变化

         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

         和谐地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

         软件必须有效支持它的用户

         在软件工程领域通常由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代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

消除软件危机的原理:         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

                             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

                             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5. 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做出如下的假设 :

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大致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增加:M=4080e0.28(Y-1960)

存储器的价格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下降:P1=0.3×0.72Y-1974(美分/位)

如果计算机字长为16位,则存储器价格下降的趋势为:P2=0.048×0.72Y-1974(美元/字)

在上列公式中Y代表年份,M是存储容量(字数),P1和P2代表价格。

基于上述假设可以比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成本的变化趋势。要求计算:

1) 在1985年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估计是多少?如果字长为16位,这个存储器的价格是多少?

(2) 假设在1985年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10条指令,程序员的平均工资是每月4000美元。如果一条指令为一个字长,计算使存储器装满程序所需用的成本。

(3) 假设在1995年存储器字长为32位,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30条指令,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为6000美元,重复(1)、(2)题。

     1-6 什么是软件过程?它与软件工程方法学有何关系?

      软件过程是为了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所需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软件过程定义了运用技术方法的顺序、应该交付的文档资料、为保证软件质量和协调软件变化必须采取的管理措施,以及标志完成了相应开发活动的里程碑。

      软件过程是软件工程方法学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7.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模型?试比较瀑布模型、快速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的优缺点,说明每种模型的适用范围。

通俗的说,简洁地描述软件过程的模型叫做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生命周期模型规定了把生命周期花费成哪些阶段及各个阶段执行的顺序。

8.为什么说喷泉模型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无缝和迭代的特性?

由于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使用统一的软件概念“对象”,所有其他概念(例如功能、关系、事件等)都是围绕对象组成的,目的是保证分析工作中得到的信息不会丢失或改变,因此,对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区分自然也就不重要了,不明显了。分析阶段的得到的对象模型也适用于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由于各阶段都使用统一的概念和表示符号,因此,整个开发过程都是吻合一致的,或者说是“无缝”连接的,这自然也就很容易实现各个开发步骤的多次反复迭代,达到认识的逐步深化。所以说喷泉模型较好的体现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无缝和迭代的特性。

4.构成软件项目的最终产品:

  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发者的文档资料。

 5.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

6.软件生存周期为什么划分成阶段?

  (1) 任何一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不仅独立,而且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困难程度。

  (2) 可以降低每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简化不同阶段的联系,有利于工程的组织管理,也便于采用良好的技术方法。

  (3) 使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软件的质量,特别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7.应该怎样来划分阶段?

  (1)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独立;

  (2)同一阶段内的任务性质尽可能相同;

  (3)每一个阶段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有严格的标准。

8.软件开发模型有几种?它们的开发方法有可特点?

  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型、渐增型和变换型。

  瀑布型开发方法是按照软件生存周期的划分依次实施,每一个阶段有明确规定的任务。它的特点:

   (1)各个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

   (2)划分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尽可能推迟程序的物理实现;

   (3)每个阶段必须完成规定的文档,对其中问题通过复审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渐增型开发方法及特点:

   (1) 从部分需求出发,先建立一个不完全的系统,通过测试运行该系统取得经验和信息反馈,加深对软件需求的理解,进一步使系统扩充和完善。如此反复,直至软件人员和用户对所设计完成的软件系统满意为止。

   (2) 在渐增型开发下的软件是随软件开发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3) 渐增型开发方法适合于知识型软件的开发,设计系统时对用户需求的认识开始不是很清楚的,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不断认识、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去丰富和完善系统。多数研究性质的试验软件,一般采用此方法。

  变换型开发方法及特点:

   (1)从软件需求的形式化规格说明出发,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变换,得到最终的程序系统。

   (2)该方法必须有严格的数学理论和形式化技术的支持。

9.什么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1) 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

   (2) 它将管理技术与当前经过时间考验的而证明是正确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3) 它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和结构分析和结构技术;

   (4) 经过人们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围绕着实现软件优质高产这个目标,从技术到管理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软件工程学"这一新的学科。

 10.什么是软件工程环境:

方法与工具的结合,加上配套的软、硬件支持称为软件工程环境。它能支持开发者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全面完成生存周期中的各项任务。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 习题答案

1. 问题定义的任务和主要工作?

  问题定义的任务:将用户提出的要求具体化、定量化;确定研制系统的范围,明确研制的边界。

  问题定义阶段的工作:

  (1)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系统需求;

  (2) 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及保密性、资源、开发费用及开发进度等的需求;

  (3) 问题定义阶段的产品--系统目标与范围说明书。

 2.可行性研究目的?

  确定在问题定义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在限制条件下,问题能否解决。

3.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1) 进一步分析和澄清问题的定义,在澄清问题的基础上,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2) 从系统逻辑模型中,选择问题的若干种主要解法,研究每一种解法的可行性,为以后的行动提出建议;

  (3) 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建议停止系统开发;如果问题有可行的解,应该推荐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并为工程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

 4.可行性研究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1)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能否实现本系统,现有技术人员能否胜任,开发系统的资源能否满足;

  (2)经济可行性:经济效益是否超出开发成本;

  (3)操作可行性:系统操作在用户内部行得通吗?

  (4)法律可行性:新系统开发是否会侵犯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是否违反国家法律。

5.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1)复查系统的规模和目标;

  (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总结现有系统的优劣,提出新系统的雏形;

  (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4)推荐建议方案;

  (5)推荐行动方针;

  (6)书写计划任务书(可行性报告);

  (7)提交审查。

6.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

  (1) 系统概述:说明开发的系统名称,提出单位和开发单位。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系统目标;要求;约束和限制;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准则等。

  (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处理流程,图示说明现有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

  (4) 系统需求:主要功能;主要性能及其要求;操作要求;信息要求;限制性要求。

  (5) 建议系统:系统目标;处理流程;系统结构,功能,性能;系统技术可行性;投资和效益分析;操作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6) 其它可选方案:与国内外同类型方案的比较;提出一两个可行性方案供论证和探讨。

  (7) 制定下一阶段的预算。

  (8) 结论性意见:由用户方、设计方和投资方共同签署意见。

2-4 目前住院病人主要由护士护理,这样做不仅需要大量护士,而且由于不能随时观察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还会延误抢救时机。某医院打算开发一个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患者监护系统,请分层次地画出描述本系统功能的数据流图。

  医院对患者7监护系统的基本要求是随时接收每个病人的生理信号(脉搏、体温、血压、心电图等),定时记录病人情况以形成患者日志,当某个病人的生理信号超出医生规定的安全范围时向值班护士发出警告信息,此外,护士在需要时还可以要求系统印出某个指定病人的病情报告。

       F1-要求报告          

       F2-生理信号

       F3-日期、时间

       F4-警告信息

       F5-安全范围

       F6-日志

       P1-接收信号

       P2-分析信号

       P3-产生警告

       P4-定时取样生理信号

       P5-更新日志

       P6-产生病情报告

       D1-患者日志

       D2-患者安全范围

       E1-护士

       E2-病人

       E3-时钟

第三章 需求分析 习题答案

1.需求分析的描述工具有哪些?

  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判定表、判定树、结构化自然语言、层次方框图、Warnier图、IPO图和需求描述语言等。

2.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准确定义未来系统的目标,确定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系统必须做什么。

3.怎样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要经过哪些步骤?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也就是数据流图的分解过程。它的导出过程如图:

 

4.什么是结构化分析?它的结构化体现在哪里?

  结构化分析:使用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英语、判定表和判定树等工具,来建立一种新的、称为结构化说明书的目标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

  结构化体现在将软件系统抽象为一系列的逻辑加工单元,各单元之间以数据流发生关联。

5.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由哪些部分组成?

  组成包括:

  (1) 引言:编写目的、背景说明、术语定义及参考资料等。

  (2) 概述主要功能、约束条件或特殊需求。

  (3) 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

  (4) 用户接口、硬件接口及软件接口。

  (5) 性能需求、属性等。

  (6) 其它需求,如数据库、操作及故障处理等。

6.为什么数据流图要分层?画分层的DFD要遵循哪些原则?

  分层的目的:便于逐步细化、结构清晰。

  画分层的DFD要遵循哪些原则:

  (1)父图与子图之间数据要平衡。

  (2)分解的深度和层次达到使加工足够简单、易于理解的基本加工为止。

  (3)区分局部文件和局部外部项(局限于数据流中某一层或某几层的文件和外部项)。

  (4)不要把控制流作为数据流。

  (5)忽略琐碎的枝节。

  (6)每个数据流要有一个合适的名字,尽量使用现实系统中有具体意义的名字。

7.系统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有什么区别?

  系统流程图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工具,数据流程图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

  系统流程图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抽象的描述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信息流动的情况。

  数据流程图从数据传送和加工的角度抽象的描述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和数据处理的工作状况。

8.数据字典包括哪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

  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流图中数据的信息的集合。它对数据流图上每一个成分:数据项、文件(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和外部项等给以定义和说明;它主要由数据流描述、加工描述和文件描述三部分组成。对用户来讲,数据字典为他们提供了数据的明确定义;对系统分析员来讲,数据字典帮助他们比较容易修改已建立的系统逻辑模型。

9.描述加工逻辑的工具有哪些?

  有决策树(又称判定树)、决策表(又称判断表)和结构化语言等。

10.某单位拟开发一个计算机房产管理系统,要求系统具有分房、调房、退房和查询统计等功能。房产科将用户申请表输入系统 后,系统首先检查申请表的合法性,对不合法的申请表,系统拒绝接收;对合法的申请表根据类型分别进行处理。

  (1) 如果是分房申请,则根据申请者的情况(年龄、工龄、职称、职务、家庭人口等)计算其分数,当分数高于阀值分数时,按分数高低将申请单插到分房队列的适当位置。在进行分房时,从空房文件中读出空房信息,如房号、面积、等级、单位面积房租等,把好房优先分给排在分房队列前面的符合该等级房条件的申请者;从空房文件中删掉这个房号的信息,并从分房队列中删掉该申请单,再把此房号的信息和住户信息一起写到住房文件中,输出住房分配单给住户,同时计算房租,并将算出的房租写到房租文件中。

  (2) 如果是退房申请,则从住房文件和房租文件中删除有关信息,再把此房号的信息写到空房文件中。

  (3) 如果是调房申请,则根据申请者的情况确定其住房等级,然后在空房文件中查找属于该等级的空房,退掉原住房,再进行与分房类似的处理。

  (4) 住户可以向系统查询目前分房的阀值分数,居住某类房屋的条件,某房号的单位面积及房租等信息。房产科可以要求系统打印住房情况的统计表,或更改某类房屋的居住条件、单位面积和房租等。

  用数据流图描绘该系统的功能需求;在数据字典中给出主要的数据流、文件和加工说明。

 

第二篇:软件工程概论复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概论复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软件工程的纵向分解是把软件开发分为几个(  B   )

A.模块             B.阶段         C.子系统           D.过程

2.McCall软件质量度量模型中属于面向软件产品操作的是(  D  )

A.适应性            B.可重用性      C.可测试性          D.可用性

3.快速原型模型中,用于及早向用户提交一个原型系统的是( D   )

A.实验型原型         B.探索型原型      C.提交型原型         D.演化型模型

4.软件维护中,因重新初始化控制标志或指针而引起的错误是以下哪一项的副作用(   )

A.文档            B.数据         C.编码         D.设计

5.软件维护费用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率高    B.生产率低         C.人员多     D.人员少

6.根据对软件开发机构调查的结果可知,各类维护活动所占的比重是(   )

A.完善性占50%,适应性占25%,校正性占21%,其他维护占4%

B.完善性占25%,适应性占50%,校正性占21%,其他维护占4%

C.完善性占21%,适应性占25%,校正性占50%,其他维护占4%

D.完善性占21%,适应性占50%,校正性占25%,其他维护占4%

7.下列属于用白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是(   )

A.错误推测    B.逻辑覆盖       C.等价类划分   D.因果图

8.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编程风格并且第一个体现了结构化编程思想的程序设计语言的是(  A )

A.PASCAL    B.FORTRAN           C.DL/1       D.C

9.在软件详细设计过程中不采用的工具为( C  )

A.判定表    B.PDL         C.数据流图    D.IPO图

10.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产生程序结构的设计方法是( B  )

A.PARNAS方法 B.JACKSON方法   C.WIRTH方法  D.DIJKSTRA方法

11.在软件设计中,为解决一个大而复杂的问题把软件系统划分为一个个完成某一特定的子功能的方法称为(   C

A.细化         B.结构化       C.模块化     D.抽象化

12.结构化方法在建立软件系统的结构模块时按照以下哪种方法进行?(  B  )

A.由底向上       B.自顶向下        C.随机         D.回归

13.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同一个数据结构的地址,这种耦合方式称为( C   )

A.控制耦合       B.公告耦合         C.标记耦合        D.数据耦合

14.结构化设计是以哪个阶段产生的DFD图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 B  )

A.可行性分析        B.需求分析        C.概要设计        D.详细设计

15.结构化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功能的分解和(  C  )

A.模块化    B.信息隐藏        C.抽象     D.细化

16.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共同构成了系统的( B   )

A.物理模型         B.逻辑模型        C.原型         D.目标模型

17.软件需求不应包括( C   )

A.功能要求       B.环境需求      C.标准实现的空间需求     D.用户界面要求

18.项目开发计划是什么类型的文档?(  D  )

A.设计性      B.进度表示        C.需求分析       D.管理性

19.瀑布模型是一种什么类型?(  B  )

A.风险驱动模型     B.线性开发模型         C.增量模型        D.迭代模型

20.软件工具一般是为软件开发人员和维护活动而使用的( C   )

A.硬件环境      B.说明书      C.软件      D.程序

21.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是( B   )

A.用于容易参与开发   B.缺乏灵活性  C.用户与开发者易沟通    D.适用可变需求

22.可将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3个过程,可行性研究属于其中的( A   )

A.软件定义过程   B.软件开发过程  C.软件设计过程    D.软件运行与维护过程

23.经济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 C   )

A.资源有效性   B.管理制度        C.效益分析       D.开发风险

24.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了解( A   )

A.软件做什么      B.用户使用界面        C.输入的信息     D.软件的规模

25.交互设计不包括(  C  )

A.角色设计       B.目标设计         C.算法设计      D.任务设计

26.一个模块的( )是指能直接控制模块的模块数。

A.扇出数    B.扇入数          C.宽度      D.深度

27.将软件组装成系统的一种测试技术叫(  A  )

A.集成测试    B.单元测试        C.集合测试   D.系统测试

28.为了进一步改善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并为以后的改进奠定基础的软件维护称为(  D  )

A.纠错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改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29.项目管理中成本估算时测算快,误差大,适用于准备开发阶段的估算方法是( B   )

A.类比估算法    B.专家估算法      C.参数估算法     D.COCOMO方法

30.面向对象软件技术的许多强有力的功能和突出的优点,都来源于把类组织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父类,下层可以有子类,这种层次结构系统的一个重要性质是(  ),一个类获得其父类的全部描述(数据和操作)。

A.传递性      B.继承性         C.复用性      D.并行性

31.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最多的阶段是(    )

A.详细设计  B.软件编码   C.软件测试 D.软件维护

32.在纤细设计阶段,经常采用的工具有(  A 

A.PAD        B.SA          C.SC          D.DFD

33.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  C  )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A.结合       B.隐藏       C.封装        D.抽象

34.统计表明,软件测试工作往往占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 B   )%以上。

A.20          B.40          C.60        D.80

35.为了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对某些无法避开的差错,使其影响减至最小程度所采用的技术是(  A 

A.容错技术      B.避开错误技术      C.检测技术      D.排错技术

36.软件复杂性的常用度量方法包括(  D  )

A.BOEHM度量法   B.可扩充度量法     C.线性度量法      D.代码行度量法

37.面向对象的要素包含(  B  )

A.对象的唯一性      B.抽象            C.继承性        D.分类性

38.构造原型时,主要考虑( B   )

A.全部功能     B.原型要体现的特征        C.全部细节    D.全部要求

39.维护中,因修改文件的打开或关闭而引起的错误是(  C  )

A.文档副作用   B.数据副作用       C.编码副作用    D.设计副作用

40.诊断和消除程序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错误的过程称为(  A  )

A.校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42.在软件测试中,首先对每个模块分别进行单元测试,然后再把所有的模块按设计要求组装在一起测试,称为( D  

A.确认测试       B.系统测试       C.渐增式测试      D.非渐增式测试

43.源代码的可维护性表现了程序设计语言的(  B  )

A.心理特性     B.工程特性       C.技术特性      D.传统特性

44.以下软件生存周期的活动中,要进行软件结构设计的是( B   )

A.测试用例设计  B.概要设计     C.程序设计      D.详细设计

45.能够清楚地表示复杂的条件组合与应做的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工具是(  C  )

A.结构化语言    B.PAD图      C.判定表       D.程序流程图

46.需求分析方法必须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和(  C  )

A.数据流       B.用户类型       C.功能域     D.应用领域

47.在软件生存期的各个阶段中跨越时间最长的阶段是(  D  )

A.需求分析阶段      B.设计阶段       C.调试阶段      D.维护阶段

48.软件工程管理的对象是(  B 

A.软件开发人员     B.软件工程项目    C.软件开发过程     D.软件开发速度

49.CMM表示(  A  )

A.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            B.软件过程工业化控制

C.国际软件质量认证              D.软件统一性标准

50.自底向上的成本估算法的特点是(  B  )

A.简单、工作量小、误差大          B.精度高,但缺少子任务(模块)间的联系

C.估算较精确,但区分类比较困难    D.复杂、不可行,一般不采用此种方法

二、简答题

1答:需求分析是当前软件工程中的关键问题,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确定用户需求。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问题。获得需求规格说明书。还涉及到软件系统的目标、软件系统提供的服务、软件系统的约束和软件系统运行的环境。它还涉及到这些因素和系统的精确规格说明,以及系统进化之间的关系。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包括:

(1)抽取需求:分析现行系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获取足够多的问题领域的知识,需求抽取的方法一般有问卷法、面谈法、数据采集法、用例法、情景实例法以及基于目标的方法等;还有知识工程方法,例如,场记分析法、卡片分类法、分类表格技术和基于模型的知识获取等。

(2)模拟和分析需求:需求分析和模拟又包含三个层次的工作。首先是需求建模。需求建模的表现形式有自然语言、半形式化(如图、表、结构化英语等)和形式化表示等三种。需求概念模型的要求包括实现的独立性;不模拟数据的表示和内部组织等;需求模拟技术又分为企业模拟、功能需求模拟和非功能需求模拟等。

(3)传递需求:传递需求的主要任务是书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4)认可需求: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达成一致,其主要任务是冲突求解,包括定义冲突和冲突求解两方面。常用的冲突求解方法有:协商、竞争、仲裁、强制、教育等,其中有些只能用人的因素去控制。

(5)进化需求:客户的需求总是不断(连续)地增长,但是一般的软件开发又总是落后于客户需求的增长,如何管理需求的进化(变化)就成为软件进化的首要问题。对于传统的变化管理过程来说,其基本成分包括软件配置、软件基线和变化审查小组。当前的发展是软件家族法,即产品线方法。多视点方法也是管理需求变化的一种新方法,它可以用于管理不一致性,并进行关于变化的推理。

2答:根据程序的输入特性,将程序的定义域划分为有限个等价区段——“等价类”,从等价类中选择出的用例具有“代表性”,即测试某个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价于对这一类其他值的测试。如果某个等价类的一个输入数据(代表值)测试中查出了错误,说明该类中其他测试用例也会有错误。

3软件费用、软件可靠性、软件可维护、软件生产率和软件重用。

4软件配置管理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其目的是协调整个软件的开发,使得混乱减少到最小程度,使得变更所产生的错误达到最小并最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它的主要目标是:标识变更;控制变更;确保变更的正确实现;报告有关变更。

5软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程序复杂性,而程序的复杂性主要是指模块内程序的复杂性。它直接关联到软件开发费用的多少、开发周期长短和软件潜伏错误的多少。减少程序的复杂性,可提高软件的简单性和可理解性,并使软件开发费用减少,开发周期缩短,软件内部潜伏错误减少。

6软件产品作为逻辑产品,具有无形性、生产就是开发研究、不会坏、不会磨损、成本昂贵、生产主要靠脑力劳动。

7结构图是软件系统的模块层次结构,反映了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即将来程序的控制体系。准则:高内聚、低耦合,作用范围在控制范围内,软件的深度、宽度、扇入、扇出适当、模块大小适中,接口简单清晰易懂。

8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一个好的测试用例能够发现至今尚未发现的错误。

一次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软件测试的原则:设计测试用例时,要给出测试的预期结果。

要设计不合理输入的测试用例。

除了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应该做的工作,还有检查程序是否做了不应该做的工作。

应制订测试计划并严格执行,排除随意性。

长期保存测试用例,为维护提供方便,在对程序进行修改之后,要进行回归测试。

充分注意测试中国的群集现象。

9使用有可维护性的程序设计语言、及时更新文档、使用先进技术和工具、明确软件质量目标、明确质量保证工作。

10把被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用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

11将软件生存周期各个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连接的若干阶段的一种软件开发模型,它包括可行性分析、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

12系统顺序图表示参与者与系统的交互以及由他们启动的系统操作,是一个用来表示用例特定场景、外部参与者产生的事件、它们的顺序以及系统之间事件的描述。所有的系统都被当做黑箱,图的重点是从参与者跨越到系统边界的事件。即用于说明与系统相关的输入和输出事件,是一个可以快速、方便创建的工作,UML可以用顺序图的形式来表示从外部参与者发送给系统的事件。

13.解释顺序图

采用一种类似于栅栏的格式表示对象之间的交互,在顺序图中在,在右边添加新对象。优点是可以清楚地表示消息的顺序或时序、简单的表示法。缺点是增加新对象时被迫向右扩展,占用水平空间。

14.以图或网络的格式表示出对象之间的交互,对象可以放置在图的任何地方。优点是节省空间,可以较好地展现复杂的分支、迭代以及并发行为,特别当在一个较窄的页面上绘制图时,协作图因在垂直方向上添加新对象而体现其优势。缺点是难以观察消息的顺序,较复杂的表示法。

15软件架构是一组有关如下要素的重要决策:软件系统的组织、构成系统的结构化元素、接口和它们相互协作的行为的选择,结构化元素和行为元素逐步组合成粒度更大的子系统的方式的选择,和指导这一组织——元素及其接口、协作和组合方式——的架构风格的选择。

架构架构的分类:

(1)架构模式:有关大尺度和粗粒度的设计。例如层模式将系统组织成不同的层;

(2)设计模式:有关中小尺度的对象和框架的设计,应用在实现架构模式定义的大尺度元素的连接解决方案中,也适用于任何局部的详细设计。也称为微观架构模式。

(3)习惯用法:面向语言或实现的低层设计解决方案。例如单子模式。

16UML活动图记录了单个操作或方法的逻辑,单个用户案例,或者单个业务流程的逻辑。

三 应用题。

1

2.根据下列条件使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

某一8位微机,其十进制整数定义为:以非零开头的数是十进制整数,其值的范围是-128~127,如123,-45,0.

3.一实时监护系统的中央处理机的功能如下:

(1)由定时检测系统取得各个监护病员的生理数据(脉搏,体温,血压)经合法性检查后,与预先保存的每一病号生理临界数据进行比较;

(2)如发现超越临界则启动自动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信号;

(3)定时检测的数据将格式化并被记入日志文件;

试根据要求画出该问题的数据流图或者用例图。

6.请画出活动图

一个在学校首次报名的UML活动图。场景如下:

(1)   新生首先填写注册表格,可以寻求帮助填写表格;

(2)   表格验证通过后,学校审核注册内容;

(3)   如果注册内容审核不通过,不能注册;

(4)   如果注册内容审核通过,进入大学概括介绍,并参加相关研讨会,缴纳学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