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的整合 研究报告

浅谈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有效结合的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20##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抚摩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20##年广西开展新课程改革活动,在新一轮的改革活动中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通用技术课。虽然在别的省市通用技术课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且对于通用技术的已经进入成熟的阶段,但在广西,通用技术课程只是一个起步阶段。而且这门学科专业的人才也是非常匮乏的,这也是将意味着我们有部分教师将充当起了铺路石,将有部分其它科目的教师转型成为通用技术老师。在一角色转变当中,我有幸成为了一块铺路石,由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师转型成为一位通用技术老师。

二、理论思考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1、信息技术课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道和技能,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有效地利用信息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我们把这种能力也称为信息素养能力。

2、通用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术和应用能力为主的实践性课程,它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的特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学科。

3、信息技术课与通用技术课的有效结合:是老师和学生在课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信息来促进通用技术的教学。主要有三个关键点:(1)老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2)不仅教师使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通用技术课程学习中学会使用信息技术;(3)使用信息技术为通用技术学习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二)理论假设

信息技术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都是技术课程,它们有着相同的特点和共性,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进行有效结合,就是在通用技术课程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锻炼实践能力。

二、研究目标

1、学生的教育目标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学生的亲自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知识加工的主体,这也我立足通用技术教学的主体方向。

2、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

通过对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有效结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都是技术课程,它们有着相同的特点和共性,这也是为什么在学校选择通用技术课程的辅路阶段,许多学校会选择信息技术教师作为通用技术老师的原因,所以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接到转型任务的同时就要对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进行有效结合,就是在通用技术课程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锻炼实践能力。其核心就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学生的亲自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知识加工的主体,这也我立足通用技术教学的主体方向。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进行有效结合的一些体验:

(一)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有效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我拿到通用技术课程这一课本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我的首要做的,俄罗斯有句谚语:“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不能强迫马喝水”。学习亦是如此,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新的知识。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学生容易对其产生兴趣,又因它涉及面非常广,可课本的内容又很有限,相关的材料更是少,如果我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传授新知识,那么这一门课程应该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又怎能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的。一旦学生失去了最初的新奇感,推动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我们就无法把课程进入下去了。

作为一名从信息技术转型到通用技术的教师,能娴熟的利用搜索引擎,在网上快速搜索到所需要的信息来制作上课所用课件的综合信息技术能力,为我能顺利上好通用技术课作了有力保障。比如在上《技术的价值》中的第一节课《技术与人》中,我运用了在网上来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活用品,比如照明技术的发展史,人们从火的发现到灯的出现;从动植物油灯的发明到LED灯的出现;用大量的图片以及网上搜索到的各种资料做成的课件,让学生从中感受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之间的关系。在此我是利用了信息技术的手段把通用技术课本中的知识点、难点让它们以多媒体的形式,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面呈现出来,丰富了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在视、听和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从而激励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去学习并表现出高度的注意和敏锐感知能力,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就会以热情饱满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实现主动学习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表现为教学内容的整合。

我在进行通用技术的备课阶段,把信息技术作为通用技术认知工具和知识载体,从而更好地完成了课程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的实践能力,可以实现“以技术的思想指导技术的学习”,在学习信息技术这一具体技术的过程中去实践通用技术的思想。这就让我有了对信息技术与庆课程教学的内容上进行了有效合理的整合的想法。下面是我结合了自己的课例进行了分析:

《技术的性质》与《信息的获取》整合课例

(三)、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又可表现为教学模式的转变。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只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就会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也是课改所要迸弃的教学模式,而通用虽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主旨,以技术学习,操作学生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它虽然以技术设计活动为载体,注重技术设计的过程,但也不能忽视技术理论的学习。但是技术理论的学习大多是比较抽象难懂的,这时我们可用信息技术的必要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上网主动地获取知识,为学生充分感知创设情境,从而重新组织教学情境也能促进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

我还是以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中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二他技术的性质中的例子为例,这一堂课主要是通过对书本上的案例的分析来理解技术的三个性质,如第一个案例“助听器的发明”,如果我们用传统模式的教学方式进行直白的讲解,表达显然是非常的单薄、抽象的,毕竟学生很难想象出助听器的最初的外形,以及如何在设计师的设计下,结合人体的构造而设计出更加舒适、美观的助听器的,学生有可能会昏昏欲睡。这时我就会指导学生上见多查找许多不同时期助听,这些助听器如何在设计师的设计下经过外形的变化又如何推动内部零件的技术的生产,并要求学生思考它们都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学生就一定很有收获。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把一些先进的技术引入课堂,既可以增加课堂的知识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

又因通用技术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其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每一阶段的课程中,我都会设计一个“开心创想”的环节,如在讲到技术的价值的时候我会给学生的任务是:如果给你一个易拉罐,一把小刀,一瓶502胶水,你能做什么?在这里,我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设计方案,没有定性的设计内容,只提供了他们在设计时必须用的主材料——一个易拉罐,以及设计中所用到的工具,让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天马行空的想像力 ,通过网络搜索结合自己的创想设计出作品。这一阶段中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搜索的强大功能会辅助他们的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发挥到极至,以及让他们有动手指导自己的创造思维得以实现。在作品出来之后,我们还设计一个作品的评价环节,在这里,学生又可用信息技术中所学表格制作技能来作通用技术实践评价表,这时的信息技术技能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设计理念、创作设想都能在我们评价表中体现,而且它能综合制作者给定的评分标准给每位学生的作品给出一个综合的评分,使得每位作品都得到了公平、公正的评价。经过这一环节的评价,学生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了,兴趣更容易激发起来,这使他们在后面的创作环节中,具备了更有效地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和开拓自我创作空间的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整合后,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的模拟技术,培养学生的通用技术实践能力。随着计算机大规模迅速的发展,各种信息应用系统软件都应用 到现实生活中,教育领域也不也不例外,学生在通用技术可以利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计算机的应用软件上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用技术课程学到的原理和特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教学与通用技术教学整合的一些感受,当然,还有很多需要我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和思考。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教学整合正式给我们进行探索的一个试验点。通过教学整合我们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老师授课的水平大 幅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总之,通用技术课程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去寻求通用技术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通过探究,不断积累和创新,不断去完善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的新课程才能更好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与我们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相整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只要我们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手段最优化的整合,就能使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实现优质高效的目标。

[1]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 江苏教育出版社 顾建军主编

 

第二篇: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探索和思考

雅礼教育集团 龚 芳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与学的方式并不是自古已然、天经地义的东西,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而确立的。学校现有的教学方式它是比较适应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时代,当纸张载体向网络载体发展时,网络成了人们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的重要工具,仍沿用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与学的方式,必将桎枯我们的教育事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对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与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整合的教与学方式进行探索研究并思考。

一、正确整合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变,改变了过去单纯依赖“粉笔+黑板”的传统授课方式,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内容的整合

通用技术课程现在进行了新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分几个学习领域进一步明确了通用技术教学的方向,鲜明地提出发展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接触通用技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使之与通用技术教学相整合,更好地达到通用技术教学的根本目的。 例如在通用技术《艺术插花》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社会影响力较大的昆明世界花博会展览作品入手,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艺术插花的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思想创新,鼓励学生勇敢的动手实践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这样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艺术的熏陶。 我们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2、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

查,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进行《手工艺布艺品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课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了解市面上手工布艺品的详细商机。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这样我们就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3、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方式的整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看来是刻不容缓。

如在教学《壁挂的设计制作》一课时,利用网络教室,我们要求小组合作,内容是:把常见的壁挂作品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的又清楚、又完整、又有特色,从而改变以往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平常对作品整理分类,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分类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握等结果。而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师生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有关壁挂分类的知识与制作技能、同时获得广泛的实践操作活动经验。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中,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通用技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4、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研究性课题的整合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性课题的研究。 老师组织同学在课余进行研究性学习,选择好一些有关科技类课题发布。不同班级的许多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围绕选题,或个人或结合成学习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发布。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与通用技术拓展型课题的整合,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

二、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整合所要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将传统授课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要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课程各自的特点,更灵活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提高认识,正确定位

多媒体技术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骄子,但它在课堂教学之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必须为教学服务。要从通用技术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 。如果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辅代主,势必会导致人(教师、学生)为物(现代教学手段)役,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课件制作坚持以人为本。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旦掌握在观念落后的教师手中也会变异,成为“旧”教育的工具。因此,在推广现代教学手段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都必须以人为本。具体言之,在实际操作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自己驾驭多媒体手段,将自己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融进多媒体手段之中,从而极大发挥先进手段的教学优势。

3、充分考虑学科性质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通用技术课程也不例外,学科的实践操作性是无法用其他形式替代的。不可否认,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比如对微观世界的“再现”,对某些科学实验的模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到的作用。但通用技术学科却不同,它的特殊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换言之,动手实践不是能用一个有限的画面或一个活动场景(即多媒体课件)就能解决的。所以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一定要考虑学科的性质,不能盲目的滥用。

4、提高自身素质,为多媒体技术恰当应用提供保证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并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亲自设计、编写课件。要强调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基础,要在充分了解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进行课件制作发挥计算机的长处,而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关键还是教学设计。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在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的同时,有必要掌握多媒体课件的编写、制作技术,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溶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务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会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

2006.3.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