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个性化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个性是创造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何谓“个性”,目前各种专业辞典、教科书或著述文献中,人们对“个性”一词的看法形形色色,见仁见智,难以一一援引罗列。我们认为所谓个性是指: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主要为教育)的相互作用(内化、外化),形成有利于自身解放的、由多种素质(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融合而成的独特整体。个性既是内在素质,又是内在素质的外显,是素质的整合与提升。

个性化教育是针对划一性教育提出来的。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活动。个性化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是让每一 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种种因素都决定了他们都是截然不同的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我们的教育就是在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的前提下,依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寻找适合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美国学者卡罗尔说,个性化教育是在“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努力达到的一种平衡,也就是学习者个性特征与所学知识、概念、行为方式、学习环境、激励系统及习得性技能之间的一种合理匹配,是一种连续的过程。”个性化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一种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教学过程,并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充分交流,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教学模式。

(一)社会的发展呼唤个性化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以传授知识的多少作为教育的主要功能,“传道授业解惑”

作为教师的全部职能,教材上写什么,老师就讲什么,考试就考什么,学生的主要精力在于记忆与模仿,忽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19xx年第29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五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并获团体总分第一,个人总分第一。赛后举行专家报告会,国外参赛选手纷纷提问,但我国中学生没有提出一个问题。中国选手因解决问题而获得金牌,却不能提出一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这不得不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现在许多人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不如我国,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教育是世界上最灵活的,最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人们在深刻剖析了长期形成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后,清醒地发现,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上,我们过分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人才质量高低;我们过于注重整体和一般,对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不够,以“一刀切”、“齐步走”取代了因材施教;我们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拒绝学生批评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批评教师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个性发展一直得不到充分的发掘,造成人才素质的严重缺陷。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使人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和增值的教育,教育的过程是人类潜能得到发现和发掘的过程。众所周知,人的个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的智能有着多元化态势。在提倡“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今天,进行个性化教育的研究无疑能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二)学生的发展呼唤个性化教育

教育最终的价值关怀是什么?是个体无限生长的精神生命。学生是什么?学生就是大写的人,是有自由意志、人格尊严,有理智能力,有独立判断、发展能力的活生生的人。有他

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每个学生都有他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气质、兴趣,以及不同的爱好特长,教育就要尊重个体的独特性,重视个性发展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与别人有着不同的个性。恰如蒙田所言: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乃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而我们自身存在的自明性是坚不可摧、无懈可击的。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为了欢享真正的自由,我们就必须努力打破把我们与外部世界联结起来的锁链,维护自己独特的个性。

学生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因此,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完善的人格是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积极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学校的发展呼唤个性化教育

鄞州区是全国首批教育强县,义务教育各项指标在全省领先,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国领先。我校地处鄞州中心城区,随着中心城区的迅速崛起,我校紧跟时代步伐,确立了“以教育改革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支点,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突破口,以名师工程带动为手段,全面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现拥有31个教学班,68名教职工。如何把我校办成一个“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一流的现代化窗口学校是我们不断思索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校本着“一切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围绕“和谐发展+个性特长”的育人目标,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创新、开拓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个性、习惯的养成,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开辟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课题研究领域。本课题研究共分4个子课题:个性化德育研究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先导,课堂是培养学生个性的主要阵地,课外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评价是培养学生个性的动力源泉。近年来开展系列研究,积累了大量经验,这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开展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主要理论有:

(一)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

孔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注意了解学生

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主张把统一要求和培养特长结合起来。把年龄不一,出身、地区不同,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存在着很大差异,学习目的各有千秋的人培养成材。他的这一办学思想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包括全面发展与充分、自由的发展。充分、自由的发展即是人的个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各种才能的发展,个性发展指人的自主性和独特性的自由充分发展。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三)美国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智能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1983)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xx年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智力观提出质疑。他认为,人的智能至少包括: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等九种智能。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能,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这些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智能的差异。

(四)社会学的个性形成理论

1.活动功能原理。活动是个性存在的方式,个性形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个性社会化的过程,活动是这一过程的中介。个性正是在活动中通过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逐步构建、完善和发

展的。

2.内化作用原理。没有外部对象的活动转变为学生内部心理活动,就无所谓个性和个性的发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目的的实现无不依赖内化过程的完成。

3.群体效应原理。人际关系是个性形成的基础,群体是影响、改造个性的重要力量。组织学生参加健康的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

(五)素质教育理论

1.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教育的个性化与社会的和谐统

一。当今学生主体是否得到充分发展,个性是否良好,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检验素质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志。培养学生的积极个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

2.个性发展与创新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以德育为首,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富尔报告书《学会生存》中指出: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精神的发展。富尔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才可能具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因此可以说,个性是创造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原则及步骤

(一)研究目标

以我校的办学宗旨“和谐发展+个性特长”为研究的出发点,以个性化德育研究、个性化课堂教学研究、个性化课外活动研究、个性化教育评价研究“四个板块”为研究的主攻方向,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综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从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通过实践与研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其个性潜能获得充分、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个性化教育规律作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

1.个性化德育研究

(1) 在班集体建设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2)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研究。

(3)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拓宽德育工作渠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2.个性化课堂教学研究

(1) 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 个性化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个性的研究。

(3) 个性化学习评价,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学习评价的研究。

3. 个性化课外活动研究

(1)探究个性化课外活动开展的途径和载体。搭建多彩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体验成功。

(2)探究个性化课外活动的模式。通过四大特色活动的开展,探索开展个性化课外活动的策略和过程,逐步形成个性化课外活动的模式。

4.个性化教育评价研究

(1)学生个性化评价研究,探索出科学合理的个体素质评估体系,体现学生个性,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2)教师个性化评价研究,通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教育评价和案例反思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研究原则

1.人本化原则。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为每个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活动中。

2.全纳性原则:个性化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追求的是个人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并不是对少数人的精英教育。

3.自主性原则。在教育中树立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4.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差异,提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选择与学生程度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从学生主体出发,主动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和需要。

5.持续发展性原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xx年1月—20xx年4月)研究准备和初始阶段。根据学校办学宗旨,进行全面探索、尝试。回顾总结已有经验,分析研究个性培养的方向,搜集相关的研究资料。

第二阶段(20xx年4月--20xx年12月)方案实施第一阶段。聘请有关专家来校指导、讲学、作报告;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展开研讨、交流;阶段小结,各子课题组上交阶段性成果报告,各成员至少提交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个性化教学教案;课题中期报告会。

第三阶段(20xx年12--20xx年6月)方案实施第二阶段。根据上一阶段小结,分析前阶段实施情况,调整课题方案,跟踪各子课题教学实践,了解学生个性发展,继续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形成阶段性成果(报告、论文)。

第四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全面总结阶段。整理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提出深化研究思路,邀请上级教科研领导、专家鉴定,结题。

四、研究的过程及操作策略

一年多来,我校“小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研究”总课题下的四个子课题,都按照课题研究的规范和总课题的时间安排,有效、有序地开展了研究与实践,及时地完成阶段性总结和报告,并且写出了一定数量的的科研论文、案例等。下面分四个板块阐述研究过程与具体操作策略。

(一)个性化德育研究 -- 拓宽德育渠道 唤醒德育主体 促进个性发展

实施德育个性化要求在学校德育中尊重学生主体,注意人的层次结构,注重个性化人格的培养,帮助学生发展优良的个性品质,抑制和克服不良的个性和特点,使学生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德育个性化旨在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格健全独立的,会做人的、懂生活的、能工作的社会公民。总而言之,实施德育个性化,就是要创新德育方法,改变模式教育的现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通过调查、探索,我们认为实施德育个性化的策略主要有:

策略一 依托班集体建设 在集体中张扬个性

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有高度凝聚力的共同体。班集体的共同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中介。班主任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起关键作用。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应处理好三个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的关系;学生和集体之间是鱼和水的关系,让学生喜爱自己的集体,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主人,对集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班集体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班级自主管理,引导学生发展的方向,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自我约束、自主发展,是班

级个性化教育的目标与职能所在。

1.实行自主管理,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从研究的目标出发,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独创、自理、自信,必须建立班级的自主管理体系。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研究中,我们建立的自主管理制度主要有:

(1) 班级岗位制。即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状况,因地制宜,设置职务和岗位。以四年级段为例,每班班委占总数的1/3左右,设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宣传委员、推普委员、组织委员等职,还增设了 “环境管理员”、“板报编委”、 “图书管理员”、 “小小电教员”以及各类兴趣小组组长,使每一位学生既是集体的一员,又是集体的管理者,从组织体制上确立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2) 班干部轮流制。学生干部选拔可以不拘一格,学习成绩好不是惟一标准,任何学生都有权利担任学生干部。选拔主要通过学生自荐、民主选举和老师推荐的方式实现。自我推荐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民主选举则培养学生的平等、民主和公平意识。老师推荐的方式主要针对那些性格内向,有自卑感或不适应新环境的学生。

Z同学是五年级3班的学生,班主任俞老师说他是班上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平时各方面表现也比较一般,在这学期的新一次换届选举中,他竟然参加了体育委员的竞选。在竞选演说中,他说:“我从来没当过中队委员,希望大家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尽我所能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结果,他得到了同学的多数投票而当上了体育委员。据家长反映,Z同学担任体育委员以后,比以前勤快多了,每天早早地赶到学校做班务工作。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非常积极,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俞老师说,通过干部轮换,学生学会了互相理解和尊重。

(3) 班干部例会制。以401班为例,在每周五的中午,由中队干部轮流主持,召开每周工作例会,及时总结一周工作,表扬好人好事,提出改进意见,并让班干部在班队课上进行汇报。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

2.开展创造活动,搭建展示特长的舞台。

我们要求班主任在组织班队活动中,一方面要根据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发展的方向,让学生具有选择需要、兴趣、爱好的权力,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在班队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培植学生的特殊才能。

(1) 成立特色小队。303班班主任王老师将班中有相似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编成特色小队,让小队自主开展各种活动,促进队中每一位队员的进步。于是“文学小队”、“器乐小队”、“绘画小队”、“手工小队”、“航模小队”、“编报小队”等应运而生,群体优势充分发挥。05年初举行的校“三独”及“主持人”比赛中,303班的同学当时处于二年级,但仍涌现出了一大批有艺术才能的同学,获得了小主持人、独舞两个“十佳”,独唱、独奏两个优秀奖,名列全校前茅。

(2) 开展多种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开展了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

①社会实践活动。全校各班坚持开展“社区行动”、“假日小队”等活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每年的假期各班都会根据学生居住的远近划分出五六个区域,组成五六个假日小队,让学生在假期中有组织的学习和活动。如302中队的“雏鹰起飞”小队,在05年暑假期间组织了走进军营的活动,体会了一把当军人瘾。

②体艺竞赛活动。全校各班积极开展各种小型体艺竞赛活动,营造表现、展示个性特长的氛围,及时鼓励学生取得的点点进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不断发展。五年级段根据学生中高段转变时心灵产生的变化,组织了“争当合格小公民”知识竞赛,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知道在家要做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

帮手”;在社会上应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应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应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应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励、勇于创新的“小主人”。

③科技创造活动。以301班为例,他们经常利用班队活动课开展小问号、小设想、小建议、小考察、小制作、小发明等多种科技创造活动,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才干,体验创造乐趣。在今年的科技中,他们班共有6人次在比赛中获奖(获奖率达参赛选手的85%),全校领先。

策略二 关注心理健康 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成分,促进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发展和优化。学校开展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当代学生思想、个性特征的新变化,迫切需要建构一套新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体系。近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心理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 研究中,我们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

1.开设心理辅导室,帮助学生确立自我意识。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调控自己,坚定“我能行”的信念。我校目前共有四位心理辅导老师,定期进行心理辅导,每班班主任重点对该班的问题学生进行及时的辅导。

2.建立心理档案。每学期开学初,各位班主任老师要对班内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中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并对他们设立档案,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及时进行矫正。

3.开展个案研究。对个别特殊儿童进行个案跟踪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

L同学是王老师班上的优秀生,认知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思维敏捷,善于理解,有独创性,而且勤奋,有进取心,但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孩子,却经常对一位调皮好动的同学因为一点小事不依不饶,甚至还用笔尖刺他。在王老师核实情况时,L同学承认了事实,但还是竭力推卸自己的责任,反复强调是C同学先惹他的。第二天、第三天他因身体不舒服请了两个半天的假。在课堂上,L同学一直情绪低落,上课很少回答问题,作业速度也一下子变慢了许多,作业出错率高。针对这样的学生王老师首先分析了其中的原由,发现其一是缺乏父爱。据了解,李浩的父亲是个乡镇机关的公务员,平时忙于公务,疲于应酬,一星期里难得和孩子一起吃顿饭,近乎冷漠的父子关系让孩子的情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而偶尔表现出来的一些过激行为却深深地伤害了孩子,让他脆弱而又偏激。其二母亲追求完美,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都很高,母子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很愉快。其三在“C同学事件”中老师的明确态度,就错误地以为老师同学都不喜欢他了,他的心理天平失衡了,于是便自暴自弃。分析了原因,王老师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与L同学交朋友,倾听他的心声;与家长沟通,让家庭成为孩子温馨的港湾;营造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集体氛围。通过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L同学深深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也在努力地纠正自己的言行。

策略三 布置个性化德育作业 提高德育实效

中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太爱包办,正是他们毫无原则的溺爱才“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且独立意识很差的孩子。

1.发扬少先队工作特色,使队员们在活动中个性化地健康成长。

少先队工作要突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要把活动向“新、活、实、

小、近”转轨,并融入到教学工作中。重点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以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以少先队中队、小队的组织形式,开展以“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了不起”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充分利用“六一”、“七一”、“八一”、“十一”以及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助残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少先队建队纪念日,以及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纪念日、重大事件等,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布置德育作业。

例如我们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学校组织队员们利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学校可以组织队员监督、劝阻行人乱扔果皮纸屑,让街道变清洁,让城市变卫生,使人人都成为“城市美容师”。并且给每位学生布置作业:在街道两旁、校园、工厂等处栽上小树,也可在家属楼阳台上种上美丽的花。9月10日教师节,组织学生制作节日贺卡表示祝贺。母亲节布置了“我为妈妈洗一次脚”的课外作业,学生回来后感触颇深。

3.结合品德课程布置德育作业。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感知,他们的道德观才会被“做”(实践)出来。因此我们利用品德课程布置德育作业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王老师在303班教完《校园里的发现》后,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对学校提意见。学生们积极行动,提出了25条意见和建议。为完成这个作业,同学们对学校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在观察中他们不仅发现了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懂得了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重要性,知道了学校的美丽靠大家共同出力。

策略四 关爱特殊学生 享受成长快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校内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逐渐增多,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同学的性格、兴趣与在正常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还是有差异的。鉴于此,学校非常重视对这些孩子的德育教育,希望通过教师对来自此类家庭学生的关怀,能促进这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1.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特殊家庭孩子家庭状况进行了解。

我们对学校的特殊家庭进行了调查,发现:

(1)单亲家庭孩子占总数的2.8%,其中72%是父母离异所致,28%是单亲的死亡所致。家长婚姻的变故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影响。父母离异,孩子不能生活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失去原本健全的爱,加上社会上有意或无意对这类家庭孩子的伤害,致使他们的心灵遭受严重的创伤。

(2)在此类家庭中,母亲抚养孩子的比较多,家庭的生活条件较差。

学校的单亲家庭中,70%学生由母亲抚养,经济来源单一,生活条件差,加上母亲天性中对孩子溺爱和缺少父爱,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3)单亲的孩子家庭观念差,对家庭失去信心。

家庭的变故,仿佛是“天降横祸”,孩子缺乏心理准备,一时难以面对,总会把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相比较,与健全家庭的孩子相比较。因此,这些孩子会对家庭产生不满的情绪,甚至表现出对家庭的憎恨,对家庭失去了信心。

(4)单亲家庭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被动,希望在学习上得到帮助。

由于父母离异的影响,原本聪明好学的学生302班X同学上课精力不集中,在学习上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帮助,导致她成绩开始下降,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但是,她在心理上却想给单亲父母一点安慰,不想让别人瞧不起自己,希望在学习上得到

帮助,有提高学习成绩的欲望。

2.对特殊家庭孩子采取的教育举措

(1)学校对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给与适当的经济补助,教师与单亲学生建立帮教关系。 学校制订了相应的政策,对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学费。对于需要得到学生帮助的学生,教师与学生通过自愿选择帮教对象,这样,教师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通过较多的接触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便于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02班的班主任Z老师了解到X同学的状况后,几次与她谈心,与她面对面的交流,开导她要树立对学习、生活的希望。Z老师不但在生活上给与她帮助,在学习上利用课余时间帮她补习,还让班中乐于助人、责任心强、成绩优秀的同学与她同桌。这个学期开学至今这位小女孩活泼了许多,不光成绩进步了不少,而且还在校科技节中获得了科幻画比赛的二等奖,在11月份的宁波“康大杯”书画比赛中荣获优秀奖。

(2)班主任定期单亲家庭的学生家访,了解他们状况。

学校规定每学期班主任至少要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家访一次。这一措施效果十分明显,它一方面便于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育和教学的顺利进行。

(3)对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专题辅导,使他们走出误区。

学校专门组织单亲家庭学生自主小组,让这些学生们在一起谈天说地,尽情地发泄心中的忧虑与不满,把愿望无遮拦的倾吐出来。

来自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加强对单亲学生的心理变化、心理特点和教育对策研究,找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为单亲家庭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有益的环境。

(二)个性化课堂教学研究 --创建生命课堂 关注学习过程 彰显鲜活个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

发展,要处理好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个性化课堂教学,以实现师生的个性化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基本定位为——自主学习,平等合作,发展个性;着力在目标、方式、过程等方面实现个性化,把展现个性魅力的时空留给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实现生命的发展。

通过实验、探索,我们认为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的策略主要有:

策略一 转变师生角色 营造和谐氛围

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是促进学生潜力、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客观条件。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打开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渠道,营造一种真诚、信任、民主、愉悦的课堂心理气氛。 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师生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建立师生合作、教学相长的现代师生关系,在师生互动和合作性学习中开发增值性教学合力。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知识的主宰者、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的角色从以往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进行有意义学习的探索者,变为积极进行实践活动的主体。我们要求教师从学习目标的设计、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策略的选择直至学习成果的评价,都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策略二 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 实现差异性发展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在教学大纲总体目标的

指导下,根据学生个体的情绪、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选择其最近发展区,灵活把握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节课各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

教学目标从其纵向的层次结构上可分为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以语文学科为例: 基础性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如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其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克服保守、求和心理,鼓励标新立异。如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沦和交流,发表独立见解;写作方面,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放开束缚,鼓励自由表达,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

发展性目标 ①从小处入手,将发展目标渗透在语言文字的训练目标中,将它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特征。②从大处入手,形成以发展目标为核心、努力体现教师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流派,如语文的情境教育、语文的审美教育、着眼交际的作文教学等,可以充分体现发展性目标的地位和作用,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

如教学《爬天都峰》,其中有一项教学目标是用“犹豫”造句,张老师根据班级学生认知实际,将下限目标定为:用课文中的内容写有“犹豫”的句子,上限目标为:自己创设情景,写有“犹豫”的句子。这样做既明确了多数学生必须达成的基本目标,又满足了优生的求知欲望,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策略三 个体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互助

在个性化教学的课堂中,教学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是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的有机组合。既有针对不同层次小组的教学,也有对全班同学学、个别教学的有机组合。既有针对不同层次小组的教学,也有对全班同学或几个小组合起来的教学。一般来说,新授课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可放慢速度,多采用"合"的形式,以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及能力的培养训练则可采用"分"的形式;在复习课中,适宜采用"合"的形式,讲评分析课采用"分"的形式。

如王老师在执教《东方之珠》一课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情境,借助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视听材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缩短深入情境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通过视听材料和语言文字的融合,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体会到香港的繁华和美丽。整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专题,上网浏览,欣赏视频,自由研读,撰写导游词,把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信息素养。

策略四 提供选择空间 关注学习个性

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智力强项,努力为具有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发展、开发潜能的机会,使他们的智力强项发挥最大,铸造仅仅属于他个人的模型。

1.给学生充分选择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选择性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里的选择包括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等。比如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初读环节,我们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轻声读、默读都行。当然,为了初读的实效性,我们一般对初读作了一些基本要求:(1)初读的次数为3—5次,以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2)初读习惯:圈点勾画。标出小节、划出生字新词、疑问处、精彩处、有共鸣处等应用不同的符号加注。又如学习《五月端阳》一课后,学生对端阳及传

统节日文化产生了新的浓厚的兴趣点。课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中华传统节日,兴致勃勃。有的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节日,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搜集并积累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特长,加工处理信息,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交流。擅长写作的同学仿照课文介绍一个传统节日;喜欢讲故事的同学则举行了一个“美好的节日 动人的传说”故事会;擅长电脑的同学就用网页、电子小报、幻灯片来介绍自己眼中的传统节日;喜欢文艺的同学就用唱节日歌曲,诵节日诗篇来颂扬喜爱的传统节日。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就此开展得有声有色。

2.给学生交流的机会。不同的个体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都有着自己固有的特点,这种个性化的方法和策略正是展开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提供机会,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事实上有些方法很难简单的判断优劣,对于每个学习个体而言,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整理、修正与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教师也可以在交流中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智力强项,为更有效的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

策略五 延伸课堂教学 彰显鲜活个性

打破时空界限,适时带领学生走出狭小的教室,走进大千世界,走进生活和社会的大课堂,树立大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让课堂向生活和社会开放,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我们要求,每门学科都要找到课内外的结合点,延伸点,精心设计各学科的课外活动、课外作业。

1.常规作业 改头换面

常规作业指传统的抄写、听写、背诵、预习、计算等类型的作业。有一些教学目标必须依靠传统作业来达成,像记忆性的内容、文本性的内容,传统作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只是因为往往以老面孔出现,学生缺乏新鲜感,没有积极性。如果重视常规作业布置的艺术,善于结合学生的心理、生活特点,善于变脸,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张老师为使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就让学生学做播音员,回家把自己的课文朗读进行录音,把最满意的一遍带到学校和老师同学交流。王老师把抄写古诗设计为“用你最喜欢的形式来书写这首古诗。”学生有的用毛笔、有的用钢笔完成了一幅幅美观的书法作品,有的干脆来个古诗配画,完成情况着实令人惊喜。沈老师在教学《元、角、分》单元后,布置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到超市或菜场作一次采购活动,并做好这次开支的账单,到超市调查学习用品、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等。认识了长方体、立方体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接近这些形体并记录。

2.分层作业 鼓励创新

一个班级几十个人,要求统一却又程度不齐,作业设计须精心考虑,因人而异,分层设计,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的训练。本期我们学科作业分为三种类型:①必做题(必须做的基础知识题)、②选做题(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做的题目做)、③自设题(体现学生个性和能力,鼓励创新)。这种作业设计,给了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完成相应作业的选择余地,学生能扬长避短,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

3.假期作业 自主开放

假期里学生不再受老师的直接监控,学习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增强了,因此,布置假期作业,更要注意作业的个性化、趣味性和开放性。《课标》倡导“注意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把教学活动更多地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以使他们更好地在活动中成长。比如,我们语文教研组要求学生在暑假等长假里有选择地做好以下“九个一”作业:办一份报纸、游一处名胜、访一位人物、读一部

名著、看一份报刊杂志、做一样家务、搞一项社区调查、 评一部影视作品、评一种街头文化。

这些精心设计的作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孩子带到了一个实践的娱乐园,带到了一个体验的实验场,孩子的真情实感,通过作业形式的改变,都融入到作业中去,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些精心设计的作业,也悄悄改变了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促进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变化。

策略六 加强即时评价 提升学习品质

“找到一个孩子的优点,就是找到一个孩子的生长点”。实施个性化的评价,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的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1.拒绝“唯一标准”,提供多种“尺子”。

不同学习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每个人只要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就给予肯定的评价。对后进生要多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例如课堂上,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回答,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对优生,教师可以简单的一句话“很好”,“不错”予以肯定就行了,对“学困生”则不妨多鼓励几句,或者全班掌声鼓励。作业时,可借助眉批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如:“真是个小机灵”、“你又进步了,真为你高兴”、“一丝不苟,值得学习”、不愧有小博士称号”。这样的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重要的地张扬了个性化的学习品质。

2.拒绝“唯一答案”,期待丰富多彩。

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发展取向各不相同,每个人在学习上都存在个性差异,对所学内容的敏感、判断程度也存在差异。即便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不同心态下对同一学习内容的领会程度也不尽相同。语文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数学课堂要鼓励一题多解,激发求异思维,其他技能学科也同样鼓励学生的独立创造,这样对个性化思想的形成大有裨益。

3.拒绝“唯一机会”,鼓励创造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决不吝赞美,同时努力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更多地引导学生看到他人之长,不己之短。比如,当学生发言受阻、感到窘困时,教师应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帮助,多给机会,允许其“再想想”、“慢点儿说”。又比如:有的学生接受新知识快、口头表达能力强,上课发言积极、回答精彩,但在书面作业时却频频出错,教师应给他口头重答的机会,并不忘提醒:“你说得多好呀,如果写的时候认真思考、慎重落笔,一定也会很棒,好好努力吧,老师相信你能行!”

总之,个性化评价倡导更多赞许、包容和支持,是学生张扬个性的有力保障。为每个学生打造一把标尺,淡化了教师的权威作用,实施多元评价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体验自信。

(三)个性化课外活动研究--搭建多彩平台 展现个性风采 体验成功快乐

对于孩子们来说,健康愉快的课外活动,是他们生长发育和成才不可缺少的环节。我校在历年的办学中本着以爱为教学基础,以情为传授知识载体,以玩为学习形式,以学生为教学核心,以创新为教学内涵,以发展为教学目的的基本理念,开展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科技活动、艺术教育(民乐、美术)、智力教育(围棋)、口语教育(小主持人)这些基本成形的特色活动,不仅娱乐着孩子的身心,而且能让学生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促使他们的性格、兴趣、情感、爱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在活动中既获得了知识,又陶冶了性情,还能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策略一 依据个性差异 丰富课外活动

学生因内在个性气质的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也有着明显的不同。针对这一现象,学校根据校情积极筹措资金,努力为学生提供场所、工具等,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选择。如:科技制作、电脑机器人、围棋、民乐、舞蹈、创意手工、小主持人、绘画……等等,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同时规定了不同的时段让学生参加活动,保障了课外兴趣小组有序地进行。每周三、周六在我们的琴房里总能传出悠扬悦耳的声音,那是我们民乐队的队员们在抓紧时间练习呢;每天下午的三节课后,在围棋教室里10多个围棋小高手在老师的指导下,聚在围棋室里畅游在黑白世界中,乐不思蜀;科技室里是爱好科技制作学生的活动天地,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时而组装机器,时而学习课外知识,忙得不亦乐乎……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更主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可以让学生能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策略二 实施分层指导 实现差异发展

参报兴趣小组的学生可能他们的自身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以学生综合基础情况分层,分出A(优生)、B(中等生)、C(差生),指导时对其提出与其相宜的要求,对其采取恰当的评价,对其布置相应的作业。教师在对其中一类指导时,把握全类的总体情况;也把握每个个体,针对其弱点对症下药,突破其障碍、疏通其障碍。对于A类学生我们希望他们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通过比赛来促进他们能力的不断提高。

策略三 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活动绩效

课外活动质量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个人的能力与水平。师资水平的高低相当一部分决定了兴趣小组能否出彩。为此学校结合教师情况,进行各级各类培训,采取校内自培,送教师外出培训,请外校人士来校指导教师等形式,让指导学生兴趣活动小组的教师在该类辅导中有专长、有特色,绝不能用“样样行,门门孬”的“万金油”型的教师充数,以免削减、消退学生兴趣和爱好。我校的口语活动辅导老师是宁波市内最年轻的普通话测试员,自身素质好;5名科技教师中一人是市教坛新秀,另外4名年轻的老师热爱科技教育工作,学校也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在20xx年共有3人次赴杭州参加科技培训,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艺术类的4名辅导老师自身功底扎实,经常赴杭州参加艺术类培训,带动了我校的艺术活动遍地开花;我校的围棋教师经常参加市、区级的围棋培训和比赛,教学水平高。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校个性化课外活动红火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策略四 搭建多彩平台 促进个性发展

兴趣小组的参加并不是让学生去玩,我们开办的宗旨是让学生通过对课外活动的参加,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他们能力的提高、兴趣的延续需要我们为他们搭建平台。因此学校每年的科技节、艺术节、体育界等活动让成了学生最为期盼的一项活动。科技想象绘画比赛、小发明小制作金点子创意大赛、四驱车大赛、雷速登遥控车大赛、机器人表演比赛、学生的三独(独奏、独舞、独唱)表演、小主持人比赛等等成了学生翘首以待的活动。各类活

动参与的人数多,表演的机会多,展示的成果多,鼓励的掌声多,获奖的项目多。从设计到参与,完全由学生当主角的“四大节”,使学生的潜能从愉快的活动中萌芽,在个性化教育中成长,人人像百花园中的奇葩,个个争奇斗艳竞风流。

[科技活动---宝剑锋从磨砺出]

学校于20xx年成立了科技创新兴趣小组,虽然起步很晚,但起点不低。市教坛新秀胡勤俭老师担任科技创新小组的组长,翁奇辉、何杰、华盈琦、陈晓红等四名新秀分管各项活动各个项目,先后开设了电脑绘画、电子小报、网页制作、动画制作、发明创造、航空航海车辆模型、摄影摄像、设备维修、程序编写、电脑机器人制作等活动,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科学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宋诏桥小学的一大特色。搞科技特色我们关注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普及,使全校的同学通过活动能掀起科技活动的浪潮;而是拔尖,能在全校的同学中挑选出色的人才参与更深层次的科技活动,即电脑机器人的活动。11月份是我校的科技活动月,组织全校性的科技活动,旨在普及科普知识,选拔人才。科技想象绘画比赛、小发明小制作金点子创意大赛、四驱车大赛、雷速登遥控车大赛、机器人表演比赛、观看科技展等等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孩子。他们在学习之余尽情的享受着科技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同时学校还在课余组织了车模、电脑机器人、摄影、摄像等几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科技兴趣小组,吸收一批科技爱好者定时开展科技活动。朱麒杰、朱天禹、繆天磊、严舰雷等几个拔尖同学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不但深深爱上了这些活动,同时也能独当一面的开展工作,并在不同级别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xx年5月,宁波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大赛在我校隆重举行,竞赛内容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的机器人灭火和机器人足球两个项目。来自全大市的55支队伍一百多名学生在这里进行角逐。作为东道主,宋诏桥小学代表队获得小学组机器人灭火和机器人足球两个项目的冠军,并代表宁波市参加了浙江省中小学生电脑机器人大赛,再获小学组机器人灭火冠军和机器人足球亚军。20xx年7月28日至30日,中国机器人大赛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在江苏常州隆重举行,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赛事的宋诏桥小学的灭火机器人,在来自全国各地27个省级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又顺利通过电脑编程面试,一举夺魁,为宋诏桥小学的发展再添辉煌。《钱江晚报》、《鄞州日报》、《现代金报》、鄞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过宋诏桥小学电脑机器人的赛绩。电脑机器人在20xx年全国机器人大赛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荣获灭火组第一名;20xx年在宁波市科技节上,我校的朱麒杰、严舰雷、朱天禹同学设计的履带式机器人在比赛中包揽了小学组的前三名,于22日赴杭州参加省里的比赛。学校的航模车模兴趣小组在市区各级比赛中成绩斐然。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历年来参加科技类的区级以上获奖共有50余人次。摄影小组虽然起步较迟,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6人次在区摄影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

[艺术活动---梅花香自苦寒来]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主要依靠艺术学科这个主渠道,它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创建学校特色的主阵地。我校在确保音乐、美术课程开齐、上足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课程改革,优化艺术学科课程,开发校本艺术特色,逐步形成了民乐为主的艺术特色项目。人人必须会一种乐器是我们向全体学生提出的一项艺术达标基本要求,音乐课上乐器进教室。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去学习不同的乐器。家长也非常重视孩子艺术素养的提高,带出去(到社会的艺校),送进来(参加学校民乐队)。目前竖笛、口琴已进入我们的课堂,有一种以上器乐特长的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30%,有乐器考级证书的学生共150名,民乐队学生的考级率达100%。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校民乐队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特色,在区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并经常参与社

区的活动演出,受到了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20xx年8月,我校的4名乐手随同市“东方宝贝”艺术团赴法国演出受到了法国人民的称赞。

同时学校还积极搭建更多更大的平台让学校里更多的艺术特长同学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得到提高。每年6月学校的“我能行”艺术节让更多的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特长。独唱、独舞、独奏涌现出了更多一大批能歌善舞的小选手,在这里他们用自己的歌声、舞姿、琴声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了成功感与自豪感,更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围棋活动---小荷才露尖尖角]

本着“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提高素质”这一基本育人理念,我校从20xx年开始围棋教学,在短短的三年中,我校的围棋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本实现了活动由课外向课内的转化,教材由校外向校本的转化,目标由分散到系列的转化,竞赛由单一向多层的转化,不断挖掘和发挥围棋的育人功能,逐步形成了我校的又一特色。

目前我校的围棋课堂教学面对是一、二、三年级学生,根据学生实际身心特点,以启蒙性、趣味性、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编写了校本教材《少儿围棋》。第一册已投入使用,主要适合于一年级学生,第二册正在紧张的印刷中。这套教材立足基础,化难为易,通俗易学;富有情趣,以儿歌突破难点,形象易记;要兼容语、数学科,充分体现了围棋的人文内涵和科学道理;由易到难,自成系列,基本达到围棋的初级水平。20xx年我校的校本教材《围棋》荣获了区基础教育成果三等奖。

围棋重在活动。只有在面对面的较量中,学生方能领略其情趣与奥秘;只有在经历了胜与败的风雨后,学生方能有搏击的顽强的意志;只有在反复的锤炼下,学生方能宁静致远,持久耐挫。一句话,丰富多彩的围棋活动,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意志力的培养构筑了新的平台。

1、开展围棋节活动。近年来,学校不断规范了重大围棋比赛,并命名为“围棋节”。该节以班级联赛为主,先由各班比赛选拔组建一支代表队,再全校进行循环比赛,决出宋诏桥小学十大围棋高手。这种比赛不仅是智慧和耐力的较量,更是团队精神的较量,也是促进基层自觉训练的原动力。202班的陈思旷同学人小,但棋艺却很精。已两次在校围棋比赛中荣获第一名,成了全校人人皆知的小棋王。在20xx年8月举行的市“体总杯”围棋段位赛上,这位年仅8岁的小选手荣获了男子组的第一名,并获得了业余一级的证书,在20xx年5月的“茅山杯”围棋邀请赛中获得男子组亚军;20xx年的“鄞电杯”围棋比赛中荣获少儿组第五名。

2、强化“小太阳围棋队”训练。学校经过层层选拔,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小棋手队伍,命名为“小太阳围棋队”。围棋专职教师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和双休日、假期,进行了较大强度的训练。训练方式有生生对奕,师生让棋对奕,网上对奕;内容有操作领悟名家定式要领,复盘,观摩高手对奕等。刻苦的训练也为成绩的获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以棋会友,是中国古老的文明礼仪。每学年,我们都要组织学生参与市区内外兄弟学校进行交流,组织优秀小棋手参加市围棋段位赛和各类少儿围棋比赛。

三年来,经过辅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全体选手的刻苦努力我校围棋活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xx年8月,平均年龄不足8岁的校围棋队获“全球通杯”鄞州区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棋类比赛团体第四名,12月获区“鄞电杯”围棋团体赛第二名。05年5月陈思旷同学在茅山杯围棋邀请赛中荣获男子组亚军,邬尔啸获男子组第四名,蒋贝贝获女子组第四名;05年8月在市“体总杯”26届市围棋段位中,陈思旷同学获男子组第一名,王少俊同学获男子组第二名,应浩获男子组第三名,并且获得了业余一级的证书,蒋贝贝、邬尔啸、陈颖映三名同学获得了业余二级的证书。

[口语活动---小马行空任驰骋]

开展小主持人特色课外活动是培养小学生口语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成立于20xx年的校“小小主持人训练营”是针对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特点、现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与展示自我风采所搭建的教学平台。以各种活泼、新颖、独到的教学形式,为同学创造宽松、快乐的氛围,让学生学会清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全校共有200多名学生参与过“小小主持人训练营”,他们通过锻炼在慢慢的长大。在“校小主持人”比赛中,一大批同学争着到台上来露一手,展示他们的亮丽风采。三年来,“小小主持人训练营”培养了一批能说会道、能歌善舞的综合艺术人才,他们的风采经常在鄞州电视台展示。连续两届小主持人比赛都榜上有名,03年区“东方杯”主持人比赛中301班陈文杰同学获得“十佳主持人”的称号; 04年区“健桑杯”小主持人比赛年仅9岁的朱樱超同学在众多选手中一举夺魁,502班的王雪莲同学荣获了铜奖,成为了此次比赛的最大赢家。如今校园里又涌现出了像何可人、蔡芷心这样更多的校园主持人,班队课、大队活动,社区联谊活动中他们大显身手,已成为了校园中有一批耀眼的新星。

(四)个性化教育评价研究--立足个性发展 追求自我完善 享受成功人生

按照总课题计划,我们的研究重点分为两块内容进行:学生个性化评价研究和教师个性化教育评价研究。我们认为,这两个过程是整体推进的。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所以,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以“立足个性发展,追求自我完善,享受成功人生”为研究核心,采用整体推进的策略,同时进行两个方面的研究。而且我们的研究更多的是希望能够体现两者之间的联系,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1.学生个性化评价研究

我们始终认为评价要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

评价中,我们牢牢抓住两个要点:(1)评价的内容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学生的学业成绩,这是实施评价转轨的前提。因此评价要体现全面性、发展性。(2)评价的形式是“个性化”,因此评价要尽量反映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特别是优点),从而促进每一个个体不同程度的发展。 研究中,实施的基本策略有:

策略一 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 记录成长点滴进步

我们改革评价方法的第一大举措是改“素质报告册”为“成长记录册”,并实施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

学生成长档案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则是指通过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

我们以四年级段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深入的操作性研究。

(1) 实施阶段——让每个学生都自主起来

① 分组制袋

分组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自由组合式、招标方式、学号排列式、座位顺序式等。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们采用了自由组合和前后座次顺序分组的方式。这两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易操作,好管理。在讲清档案袋的意义的基础上,我们分组请同学制作各具特色的档案袋封面。一周以后,档案袋封面大多数都交上来了,真可谓五花八门,形式多样:有的是自己用五颜六色的画笔绘制的,有的是电脑彩版打印的……每个成果袋都有不同的名字:“我就是我”、“无敌小子 ”、“我长大了”、“阳光女孩”……还有中文的、英语的自勉语:“我是最棒的”,“每天进步一点点”,“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等等。学生档案袋在家长

会中展出,受到家长们的好评。这无疑给了学生极大的鼓舞。402班的D同学,一周内做了三个封面,后来因为没有评上“十佳”(最佳个性化封面设计),还大哭了一场。405班C同学,过去作业拖拖拉拉,有时甚至不做,但这次设计化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在爸爸的指导下,完成了他的个性化封面设计:封面中间是赛车手舒马赫的比赛图,封面上写着特殊的几个字:“档案袋──我兴趣的起点,我知识的源泉。”(在今年的雷速登比赛中,他还获得三等奖)。这件事真令我们教师激动。也使我们明白,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再难的事也能做到,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

②收集材料

材料的收集应有目标,不能随意。档案袋中的材料应根据教学目标或学生的发展来确定。收集的材料可分为必要材料(即所有学生都要放进的材料)和自选材料(即学生可以自行决定放入哪些材料)。因此,我们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收集。一是收集学科素质方面的资料,如作文、考卷、作业本、证书等;二是兴趣爱好方面的材料,喜欢写作的,收录发表的文章或自己的作品;喜欢画画的,把自己的作品整理成册;喜欢弹琴的,把自己的歌曲录下来等等。三是个性品质上,如期末自评、互评,教师的综合性评价,家长的意见反馈等等。

打开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袋,一股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看,陈雨的画色彩浓重、大气,如同他热情开朗的性格;应悦的档案袋中的各种奖状向我们证明,她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应耀天的一张张活动相片,向我们展示了他快乐开朗的童年生活……我们常常为学生取得的点点成绩而欣喜不已!

③ 分析指导

把档案袋运用于教学是为了反映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因此,老师在运用中不能“为了收集而收集”。为了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师要对档案袋中收集的作品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向学生做出积极的解释或反馈。如:有的学生档案袋中收集的资料太多太杂,没有阅读和归类;有的没有填写反思表;有的学生出的试题太难和没有抓住重点、难点等等,都要及时给学生指出,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做得好的学生,教师也要及时加以表扬。

我们每两周一次查阅学生的作品,看学生是否完成计划,思考学生是否在努力和取得进步。教师根据学生作品的现状,有针对性进行分析与解释,这样,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真正发挥档案袋的促进和发展的功能。

(2) 评价阶段——让每个学生都发展起来

档案评价符合当前教育评价改革发展中以人为本、追求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也有利于教师就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恰当地运用档案评价,就会使评价的过程和结果成为一团乱麻。我们在评价阶段是这么做的:

①评价方法多样化

美国学者布卢姆把教育评价按其作用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形式。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三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我们在学生档案袋评定中,不仅关注学生发展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更重视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诊断性的评价,把三者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能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使评价产生教育意义。

如, 404班Y同学,学习认真,工作负责,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十月,老师在评语中写道:作文语文课代表,你认真负责,会帮老师查出哪些人还没有交作业,并耐心地帮助他们,老师为有您这样的小干部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学习上,你一丝不苟,每次作文总是那么认真,批改你的本子真是一种享受。如果你能再多看看课外书,你的进步一定会更快!期末来临,老师又为她写上:“临近期末,老师想送你一句话:?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

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希望您能在学习上多一份毅力,多一份耐心,以你的聪明才智一定会使你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把学生引向了最佳发展的轨道,促进了学生快速成长。

(2)评价内容多元化

我们的评价内容从单纯重视认知评价转向对其思想品德、品德养成、文化智能、综合素质、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全面、综合评价。通过全方位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加强对学生科学、有效的指导,促使学生全面、自主地发展。

如405班老师在给班里的M同学的评价中写道:“这周的黑板报,你的表现真让我们惊讶,不仅内容有趣,而且版面活泼,书写整洁。我们由衷地为你的出色表现而赞叹!你总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这样的学习态度肯定会使你的一生受益非浅。”

教师富有鼓励性的评语,把学生和家长的兴趣强烈地吸引到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从而淡化了对分数的唯一追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主体多元化

怎样合理、有效地利用档案袋内收集的资料来评价学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实施评价,应注意自评与他评互相结合,充分发挥自我评价、伙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的功能。在我校的学生成长记录册中,充分体现了这一评价理念。

H同学是406班的一名普通一员,在12月的自我评价中,她这样写道:我是一个爱干净的孩子,穿戴特别整洁。吃下来的果皮,用纸包了丢在垃圾桶里。我还很喜欢打电脑。妈妈不会电脑,我就教会了妈妈画画和修改文章!我很能干。有一次,我在奶奶家门口练琵琶,大家都称赞我是小小演奏家呢!这个月,我还特别高兴,我被评上了优秀数学小组长。不足之处是,这月突击检查,课桌里有一点儿垃圾,被卫生委员查出来了,我一定要改正。 伙伴对她的评价是:你的作文写得那么优美,每次都得十全十美奖。今天,又被老师范读了,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呢!对她的建议是:“你的字真替你担心,等到了高年级,你的字还会有人认识吗?我相信,在不久以后,你的聪慧+漂亮的字+关心集体,会使你成为一个人人欢迎的同学!”

家长的评价:爸爸妈妈很想对你说声“谢谢!早起的你总会为我们煮好了早餐,并盛好饭等我们就餐;你把自己的头发梳得漂漂亮亮,不用妈妈操心了;你还学着帮妈妈收衣服,叠衣服,拖地等。但生活中太挑食,学习上有时太粗心。多努力呦!

老师对她的评价是:好孩子!你,爱好广泛,画画、弹琴;你,劳动积极,脏活重活抢着干;你,勤奋好学,各门功课都能优秀。“山外有山”,愿您不断进取,敢超第一,成为班级的领头雁。

这样的全方位的评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是最好的动力!

策略二 实施特长评比 张扬个性品质

在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基础上,我们还开展了特长生评比活动。特长生的评比分校级特长生和班级特长生两类,主要有思想品德、学科、体育、美育(音乐、舞蹈、美术)、劳技(科技、劳动)等几类。

校特长生评比一学年一次,定在第二个学期六一节之前进行,六一节召开全校性的表彰大会。根据认定条件,学生提出申请,得到任课老师的认可,班级初审后,再报学校教导处。少先队建立学生在校行为道德表现档案,评审时,实行一票否决制。学校审批后,在网上公布三天,接受学生监督,如学生反映个别学生与相评荣誉称号不符,经过调查属实,则向全校师生公示,取消该生荣誉称号。各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评定相应的班一级特长生。少先队将特长生率纳入班级考核之中,从而使学生的特长生发展有了良性的激励机制,保证了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特长发展的动力。

04学年,我校共评出校级特长生165名。其中,思想品德类35名,学科类32名,体育类28名,美育类38名,劳技类32名。602班的J同学文化课成绩在班内处在下游水平,但在校科技节的四驱车比赛中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第二名,在学期结束的特长生评比中,这位同学被大家推荐评为校级“科技”类特长生。在本学期中这位同学的学习态度明显得到了改善,学习劲头也更足了,作业从不拖沓,字迹工整了许多大家发现他明显进步了,在今年11月举行的校科技节中,他的遥控赛车在比赛中荣获了一等奖,

2.教师个性化教育评价研究

在教师个性化教育评价中,我们的基本理念是:主张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多渠道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研究中,实施的策略有:

策略一 探寻修炼轨迹 促进专业发展

我们对教师评价的重大举措是通过实施教师成长记录册的设计,来实施对教师的个性化评价,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操作流程:

(1)准备阶段——使教师明确专业成长记录册的目的。

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引导教师探讨明确成长记录册的目的。

①记录进步,激发潜能。在专业档案袋中教师收集的是一系列自己的作品样本,以向学校和同事提供自己进步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成就。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产生自豪感,激发继续努力的斗志,激发自己的潜能,促进教师向高层次发展。 ②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成长档案袋在展示成绩的同时,也可使教师不断回想取得成绩的过程和方法,从中找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会自我反省。在参观其他教师的档案袋的同时,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优势,同时找到与别人的差距,使教师正确评价自我,帮助教师顺利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③交流经验,完善自我。教师们通过学习了解相同学科教师的成长档案袋,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了解其他学科教师的成长档案袋,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老教师那里学到了敬业与奉献,从中年教师那里学到了干练与经验,从年轻教师那里学到了创新与无畏。

④为学校发展提供依据。学校领导可以借教师成长档案袋了解本校教师队伍的优势与不足,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经验,并及时进行推广,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其次,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册》的工作组,校长、教导主任任组长,教研组长任副组长。并进行业务培养,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2)实施阶段——让教师积累专业成长档案材料

这一阶段,首先要使教师明确专业成长档案资料的组成:

·教师的基本素质(基本要素:学历、E-MAIL、QQ、兴趣爱好、教育信条、学科、职务等) ·自我专业成长的目标(基本要素:课堂教学水平、学科质量、课题研究与论文水平、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学科及班级管理的应用和整合、双语教学目标、班级管理能力、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兴趣小组等方面,为自己一年度发展总体定位(市、县、校教坛新秀、中坚、骨干教师、教改之星或某一单项定位)

·专业成长目标达成的途径(基本要素:公开教学、案例分析、撰写论文、课题研究、进修提高等)

·专业成长目标达成的情况(围绕目标和途径,进行阶段反思,总结经验,思考不足)

·成果记录(基本要素:课题研究、论文教案、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育日记、教学疑难、作品、辅导学生获奖情况等;

·自我才艺展示的相关作品和光盘、磁带、录像带等。

其次引导教师按专业成长记录册的构成内容,积累收集相关的材料、信息、成果。

(3)评价阶段——让专业成长记录册促进全体教师的成长 :

实施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册,而不进行评价,那就失去了价值。我校在这一过程中,坚持包括教师本人在内的多元参与和多样化评价方式方法结合的原则,以客观真实反映教师师德、教育观念、专业水平和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的发展状况,促进教师有效反思,不断进取。 ①自我评价。教师是自己作品质量和价值的最终仲裁者。教师在收集整理成长记录册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否定自我,随时调整充实记录册内容,总结成绩,发扬优势,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予以弥补,通过多次阶段性反思,使记录册日臻充实和完善。学习周期结束后,教师个人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来一个总结性反思,并形成作品,表达如“我的教育理想”,“我的教育追求”,“回顾我的专业成长之路”等主题。教师自我总结评价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册内容和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同事评价。教师间的经常性评价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评价可放在教研组进行,同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主要是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专业学习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一些指导督促,对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册内容的科学性、真实性、针对性、发展性提出建议和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缺失和困惑提供帮助。

③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师生共同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师德是否存在问题,教育教学水平是否提高,学生最知情,因此也最有发言权。我们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进行学生评价。教师应虚心听取学生评价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时改进提高。

④学校综合评价。学校综合评价是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的总结性评价,体现明确的导向性和终结性。综合评价由学校组织专门的评价小组对记录袋的各项内容进行审核,并对各项内容进行评分。评价结果用优秀(90分以上)、良好(70-90)、可接受(60-70)、欠缺(60分以下)等词语进行等级描述,并对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简要而明确的文字描述,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以利于今后的发展。综合评价结果放入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中。

以主体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学校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并辅以考核、考试、调查、座谈、听课、走访等多种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策略二 强化管理体系 提供制度保障

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册工作,离不开学校周密而细致的管理制度。我校在这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大力物力,做了细致周到的工作。

根据学校根据实际,我们制定切实可行考核制度和实施细则,如《教科研考核细则》、《班集体考核细则》、《教师考核细则》、《教研组工作制度》等等,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效度和信度,使这一评价方式日臻完善,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忠实伴侣。 记录册平时由教师本人保存,期中期末由教研组长收集、展示,并进行教学绩效的反馈。学期末,教研组、学校对教师进行总评价,作为学期对教师进行教科研考核、班集体考核、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记录册随教师所任年级的变动而变动。

在研究层面,学校进行了《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提出教师评价应尊重青年教师的主体价值、关注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构建多维互动的评价体系等等策略和方法。建立了师徒结对活动,实行一年考核一次。对完成的任务的师徒进行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提出批评,并限时改正。

此外,学校还利用两年一次的“教坛新秀”的评比活动,一学期一次的个案(论文)评比活

动,一学期一次的教科研考核,对我校教师的个性化教育评价进行一定的价值引导,以此发挥评价的反馈调节、展示激励、积极导向的功能,由点及面,推动和优化我校课堂教学,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记录册”推出后,教师们思考得更多了,手中的笔更勤了,原本没有在意的问题现在重视了,原来的一些想法形成了现在的书面方案,被保存在“记录袋”中,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小庄教师,在刚来宋小教书的前几年里,教学教研方面起色不是很大。教研室的老师在听了她的公开课后对她的评价是“素质不错,但观念上还须努力”。面对如此评价,她的情绪一度很低落。20xx年新的教师评价方式——教师成长记录册推行后,庄老师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次承担了区级公开课任务,受到领导、老师的好评。她的论文《浅思数学课堂中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是有效情境》获宁波市案例设计比赛二等奖。她在一篇《让每个孩子呼吸到个性的氧气》的案例反思中,写道:“……一位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良好的教育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我一直在想什么是课堂的生命?怎样又算是课堂中自由的呼吸?是谁能给老师和学生无拘无束的空气?我想那就是个性!只有让每一个独立性之花得到绽放,才能创造出更多得以让生命延续的课堂氧气。”这是她在“记录袋”中的一篇教学随笔。像这样的教学随笔、教学心得,在每个教师的“记录袋”中都有。学校每学期都组织案例分析比赛和教育论坛,让教师们把教学心得和具有独创性的教学方法介绍出来。而且会在交流会后把先进教学方法整理成文,方便日后老师们借鉴使用。

一份份“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记载了我校教师半年来教科研发展的全过程。对于宋小的所有老师来说,“记录袋”是他们最大的财富,也见证了他们成长的足迹。

五、实践研究的成效及分析

一年来,在有关专家的指导、帮助,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有:

1.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个性及特长获得比较充分地发展。

我们通过定量及定性的分析,发现本课题研究开展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个性及特长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主体性品质不断发展。通过家长访谈,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中,我们发现90%多的家长对本次课题非常认同,98%的小朋友喜欢在多彩的活动平台中表现自己,老师们也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独立性增强,喜欢自主学习,喜欢自我表现,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信心增强,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提出问题,有一定的创造性。

如402班的M同学是班中“四大金刚”之首,常常搞恶作剧,不是把同学的铅笔盒藏起来,就是乱踢同学的课桌椅,同学对他敢怒而不敢言语,有好几个同桌都被他气走了。实行成长档案袋后,他仿佛变了一个人。封面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当老师翘起大拇指时,他竟然还羞红了脸。以后,老师和同学发现,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来不去英语过关的他,很晚还磨蹭在老师地方,坚持全部过了关。数学态度认真了,考试从原来的70几分,考到了80几分,有几次还考到了90多分。班级组织春游时,他自我推荐做小组长。活动中,他以身作则,尤其是在划船、爬山时,不仅把小组的纪律组织好,还帮助组员背东西,拿袋子,受到大家的欢迎。

(2)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调查显示,我校98%的学生有一项以上的兴趣爱好。有一技之长的学生约占30%,有艺术类等级证书的同学125人。20xx年在全国、省、市获奖(含发表作品)人数有200人左右。学校科技小组在各级比赛中获得全国冠军一次,省级冠

军和亚军各一次,市级冠军三次。在信息学竞赛中有5名学生在比赛中获奖,在中小学电脑作品比赛中有5人在市级获奖,8人区级获奖。在区级科技比赛中有25人次获奖。在区小主持人比赛中有3名学生荣获“十佳小主持人”称号;在区科幻画比赛中,共有20人次在比赛中获奖。我校的围棋兴趣小组虽然起步较迟,但已在各类比赛中获奖15人次,同时已有3名二年级小朋友在市“26届体总杯围棋段位赛”中获得了初段证书。我校的民乐兴趣小组在区文艺汇演中荣获第一名。并经常进入社区进行文艺表演,受到了附近居民的称赞。同时民乐队的4名队员随同“东方宝贝”艺术团赴法国演出,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个性化课堂教学初具模式。

我们在课堂中努力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构建“三变(变讲后看书为讲前自学;变教师讲解为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变教师总结为师生共同总结。)、三段(“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适时引导”三个课堂的主要环节)、三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师生互评)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及时评价,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围绕课题我们举办了5次公开课观摩活动,受到了与会专家、老师的一致好评。我们认为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学习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 通过积极思考和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成为现实。个性化的课堂教学通过落实分层目标,实现差异发展,“三变、三段、三评”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机地把全体指导、分类指导、个别指导结合起来,达到因材施教,促进各类学生充分发展的目的,使“面向全体学生”成为了现实。

(3)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在教师的多种方式辅导下,让各类学生以各自适宜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各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种能力又迁移到今后学生的学习工作中,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3.师生个性化评价机制初步建立。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对学生的个性及特长发展、对老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校在实践和研究中发现,个体素质综合评价制度和特长生评比制度具有较大的优点。

(1)将“素质报告单”改为“个体素质发展报告册”,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思想,加强评价的全面性、多元性、激励性、过程性。收集学生成长中的点滴快乐,给孩子留下成功的足迹,通过伙伴、教师、家长、自我的多元评价,及时地肯定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出努力的方向,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2)为了能让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的提高,结合学校实际实施了“教师专业成长”评价制度,通过一定学校规章制度的保证,促进了一批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20xx年,我校的青年教师侯燕妍在区新教师汇报课中荣获一等奖;张晶晶老师代表鄞州区参加“六市一区”教学研讨活动;4位老师有望在区第九届教坛新秀评比中获奖,共有4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在全国、省、市、区级刊物中,2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4.个性化教育理论探索取得初步成果。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是个性教育的最基本理念,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个性化教育的核心。个性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活动,是培养、强化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素质相统一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运动过程,是个性化与社会化统一的过程。个性化教育是教育和受教育者个性、潜能都得到发挥与张扬的一种成功的教育,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这些成绩或许还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实实在在的反映出我们教师的成长历程,反映出老

师们在课题研究中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也反映出我们的学生对于个性化教育的渴求和收获。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说,我校的“个性化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与实践是成功的,是很有意义的。

六、反思及后续研究

1.反思

《小学生个性化的教育研究》从立项研究至今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虽然在研究 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第一,“个性化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理论认识水平仍有待于提高。

第二,对学生个案的检测反馈力度不够。

第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低段教学中采用时,教师较难调控。

第四,个性化教育中对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当然,既然是课题研究,就没有定论的东西,都要靠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反思、总结、改进,学校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策划,认真倾听,努力协调,为教师开展个性化教研工作搭好平台。

2.下一阶段研究重点

下阶段,在个性化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实施中,我们将继续加强以下五方面的力度,使我校的课改走向深入:

第一,以课题研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一是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既要在学科个性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还要积极探索教育的平台、载体,以加强个性化中的“扬长”教育,要在各种竞赛中多出尖子;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争取多出名师、学科带头人。

第二,继续请专家、学者对我们的课题研究进行专业的指导。大到教育观念、新课改理念的更新,小到课题方案的科学制定,规范写法,使我校的课题研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加强校本课程设置的研究,使其更贴近学科教学,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潜能的发展。

第四, “个性化课堂教学”研究,虽然初步构建了教学模式,(主张有一定模式,但反对模式化),并付诸小范围的实践中,但个性化教学要各方面的研究,尚待进一步的实验。以后,将单元教学实验,拓展到学年度和年级段的实验研究,并对复习课、练习课的数学模式进行进一步攻关,进一步推进这次实验研究的深入开展。

第五,随着教育教学现代化进程,电脑网络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初步应用,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实施分层教学,建构教师、学生、课程和媒体相互关联的教学活动进程,摸索出网络网络环境下课堂分层教学互动过程操作流程,这是本课题下一步想尝试研究的。

回顾这一年多来,我校的“个性化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在上级领导、专家的关怀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每位老师来说,这既是一次提升自身教育科研水平的良机,也是一次痛苦的涅槃,我们彷徨过,我们迟疑过,但我们从没有放弃过,因为我们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和谐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