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报告20xx

2012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情况

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xx年3月

目 录

一、概述 ................................................................. 1

(一)概念及内涵 ......................................................... 1

(二)行业概况 ........................................................... 1

二、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2

(一)总体发展状况 ....................................................... 2

(二)主要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状况 ....................................... 2

(三)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

三、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环境分析 ............................................. 4

(一)经济环境分析 ....................................................... 4

(二)政策环境分析 ....................................................... 4

(三)社会环境分析 ....................................................... 4

(四)市场潜力分析 ....................................................... 5

四、行业主要领先企业情况分析 ............................................. 5

(一)国内主要智能交通企业 ............................................... 5

(二)主要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 ................................... 7

五、国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 8

(一)总体情况 ........................................................... 8

(二)主要国家智能交通市场发展状况 ....................................... 8

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9

一、概述

(一)概念及内涵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高效、便捷、安全、环保、舒适、实时、准确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是一种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新型交通运输系统。它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效能,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智能交通系统主要由以下子系统构成:

1)智能化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即面向公众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2)智能化车辆控制系统。包括车载通讯设备、电子地图、全球定位系统、紧急制动、危险防护警告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

3)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智能交通管制系统、动态路径引导系统、智能信号系统、公共交通优先系统、智能车辆管理等。

4)智能收费系统。自动识别、不停车自动收费。

5)智能应急管理系统。即紧急情况处理系统。

6)智能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包括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铁路、航运、空运的中央管理控制、指挥调度、信号信息系统。

7)智能商用车辆运营系统。货运及车队的调度、管理。

(二)行业概况

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安全水平,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20xx年县级市及以下级别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投资较20xx年有明 1

显增加,市场份额约增加15亿元,市场覆盖面拓展。20xx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634个,市场规模57亿元,其中城市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451个,市场规模17.1亿,同比增长30.5%,高出20xx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平均增长率一倍。

从区域发展情况来看,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而中西部地区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还集中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城市内部的智能交通系统有待于继续建设和完善。从产业规模看,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

长远来看,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交通运输的各个行业和环节得到广泛应用。但从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战略、路网建设规模、道路交通管理以及ITS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看,未来几年,ITS将主要应用于中国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这两个领域。

二、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总体发展状况

目前,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阶段进入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从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看,主要应用在城市内部交通和高速公路两方面。在城市内部交通方面,北京实施了“科技奥运”智能交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广州、中山、深圳、上海、天津、重庆、济南、青岛、杭州等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也各自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高速公路方面,20xx年底,中国内地已有27个省区实现了省区内不同范围的收费系统联网。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正逐步展开跨省区的收费系统的建设。在民航和铁路方面,智能化建设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

从产业规模看,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近年来的平安城市建设,为道路监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目前国内约有500家企业在从事监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中国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领域,国内约有200多家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并且国内企业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双界面CPU卡技术。在3S领域,国内虽然有200多家企业,但能够实现系统功能的企业还比较少。尽管国内从事智能交通的企业“鱼龙混杂”,一些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些龙头企业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统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统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二)主要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状况

1.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状况

北京的智能交通建设起步于19xx年,截至20xx年年底,已完成智能交通系统一期、二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8亿元,五环路内城市道路“智能交通”覆盖率达到30%,城市道路效率提高15%。20xx年,北京将开工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三期项目,总投资达14亿元,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中心城区及部分高速路的智能交通系统,将五环路以内现有道路的综合覆盖率由30%提高到70%。

目前,北京市智能交通已初步建成十大系统,包括现代化的交通指挥调度系统、交通事件的自动检测报警系统、自动识别“单双号”的交通综合监测系统、数字高清的综合监测系统、闭环管理的数字化交通执法系统、智能化的区域交通信号系统、灵活管控的快速路交通控制系统、公交优先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连续诱导的大型路侧可变情报信息板和交通实时路况预测预报系统,实现了实时掌握道路交通状况、动态调整警力投入、科学预测路网流量变化、第一时间处置各种交通意外事件,为保证道路的通畅、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

2.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状况

面对高涨的交通需求,上海市政府积极采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和手段,开发智能交通系统,努力保障城市交通的畅通。在交通控制方面,引进并国产化了澳大利亚SCAT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并立项研究了上海市实验性线路导行系统,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提高上海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平面交叉口的通车效率;在交通信息服务方面,在全国率先推出“上海广播电台交通台”,引导司机及早改道、避免堵车,推出了“上海交通网站”,通过提供交通与地图智能查询、交通出行指南、交通实时动态信息等,使市民能享受到“一网在手、交通全有”的现代化信息服务;在交通收费电子化工程方面,实施的“金卡”工程促进了上海公共交通系统资费管理的升级与换代,使市民盼望已久的“一卡在手,行业通用”愿望逐步成为现实;在GPS技术应用方面,继出租汽车公司建立了GPS的实时调度系统后,公交公司率先在公交981路、81路和983路线路上,建成了GPS调度系统,并通过能显示最近车辆到站位置的电子站牌替换传统站牌,向市民提供“预计到站时间”服务;在公交优先策略上,上海首先在浦西东西机动车干道上,设立了公交专用车道,努力提高公交的运行速度。

3.广州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状况

作为全国首批智能交通示范城市之一的广州,智能交通系统构建包括广州市交通信息共用主平台、物流信息平台、静态交通管理系统等智能交通系统的主框架。其中共用信息平台已初具规模,实现了羊城通系统、线网规划系统、出租车综合管理平台、联网售票系统、96900呼叫中心等多个子系统的连接,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类和有效存储、查询、订阅等相应的数据处理工作,实现了诸多的数据处理功能,提供了初步的交通数据服务功能,能够实时播报交通信息,引导交通流,对城市交通的诱导起到重要作用,为市民提供了有效的交通服务。

图1 广州市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报告20xx

(三)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链条发育不健全

智能交通在国内的发展一直强调交通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忽视了交通信息的服务功能。国外成功经验表明,当智能交通发展到一定阶段,高层次的交通信息服务就应成为智能交通的主要部分。国内目前在利用现有信息资源进行高层次交通信息服务的开发方面,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包括供应商、运营商、政府和消费者间的完善的智能交通产业链。交通信息收集、开发和消费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高层次的交通信息服务相关的产业环节还非常不建全,运营商和交通信息消费者还没有融入智能交通体系之中。造成国内智能交通产业链条不 3

完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主要交通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没有形成一个能够同时掌握足够全面的交通信息搜集和发布的机构或平台,因此,无法从现有资源中产业能够提供辅助决策的信息。

2.核心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

中国的智能交通发展较晚,在应用方面更显得落后。在中国智能交通的市场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下,大量的国外公司加入到中国的交通技术领域和咨询领域。就目前状况而言,国内企业在竞争机制、竞争策略、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许多方面尚不如行业内的国外企业。目前,国内智能交通高端市场70%以上被国外企业抢占。比如,在自适应交通信号系统方面,国内市场基本被国外公司所掌握。监控产品与国外仍有不少差距,行业的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

3.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处于滞后状态

国内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在缺乏标准的条件下,许多地区的智能交通系统自成体系,缺乏应有的衔接和配合,标准互不统一。即便在城市内部,道路上的传感器标准也非常混乱,因为传感器设备生产企业缺乏统一的接口标准。标准和规范的混乱妨碍了交通数据的获取,从而无法进行交通流的分析和预测。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方面,各省或地区内建设的网络一卡通或不停车收费系统,也没有统一指导和标准,为将来的全国联网造成了困难。

三、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分析

20xx年以来,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项政策措施的效应继续显现,GDP增速回升强劲,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就业形势继续向好,外汇储备增长放缓,人民币汇率走势平稳,社会消费稳定增长,对外贸易加快恢复,经济发展模式逐步从政策拉动型向内生增长型转变。

中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延续了20xx年下半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运输需求比上年同期显著提高,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额快速增长,资金投向进一步向中、西部倾斜,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顺利推进。

(二)政策环境分析

多年来,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20xx年,科技部会同国家计委、经贸委、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相关部门,专门成立了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研究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20xx年中长期规划纲要》将“智能交通系统”确定为重点发展项目:“建立一个数据采集、收发、处理的综合交通信息系统平台,开发综合交通信息系统建立和系统整合技术、交通实时数据采集、融合、处理和控制技术、运载工具定位技术与智能导航技术、紧急救援管理系统技术等,提高交通系统的能力、效率和安全性”;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xx年)中,交通运输业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高速轨道交通系统”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优先主题,重点研究开发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形成系统成套技术,重点开发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技术等。

(三)社会环境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交通量不断增加,各种交通问题凸现:交通拥堵成为影响大城市居民出行的首要问题,交通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交通问题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xx年,北京市民每月因交通拥堵而造成的经济成本达到335.6元;20xx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 4

亿元。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提供各种有选择的信息服务,使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向网络均衡的系统最优方向接近,达到路网负荷的均匀化,再加上能够将交通事故迅速通报从而使事故现场得到迅速清理的实时监测系统、能够根据当前情况调整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和交通信号系统、能够减少收费站外车队长度的不停车收费系统等一系列ITS子系统,可大大减少行车延误,实现道路资源的高效率使用,有效缓解交通拥挤、节约出行时间、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环境影响,提高生产效率、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智能交通系统下,车辆及道路的运营效率大大提高,排放的尾气减少,占用和消耗的资源下降,有利于环境保护。中国发展ITS已经成为必然,并且十分紧迫。

(四)市场潜力分析

智能交通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以美国为例,其应用率达到80%以上,20xx年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相比于国外智能化和动态化的交通系统,中国智能交通服务手段和内容单一、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不高、地区分割和行业分割普遍,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而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出行量大幅上升,使得巨大的行车需要与有限的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必将催生出庞大的智能交通产品市场。仅以车载导航系统为例,目前,中国车载导航系统的安装率仅为2%,远低于日本60%、韩国40%、欧美25%的水平。按目前市场价格每台10000元计算,保守估计,若中国达到25%的安装率,车载导航系统的潜在市场规模就可达1400亿元。

发展智能交通在带动庞大软硬件设备行业发展的同时,还将催生交通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形成,形成交通管理、出行信息服务、应急管理、电子收费、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等不同的系统应用。从软硬件产品看,智能交通建设需要大量芯片、光纤、传感器,这些产品的研发、投资、生产,将拉动高科技产业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同时,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交通信息服务业的兴起提供了基础,以位置信息服务为例,就包括了地图、定位、导航,以及智能交通调度、智能站牌、智能停车等服务,从而衍生出多个新兴产业。从美国已实施的智能交通系统看,其收益成本比低的为2:1,高的达到62:1,大多达到10:1。

四、行业主要领先企业情况分析

(一)国内主要智能交通企业

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我国智能交通市场尚没有出现绝对的行业带头人,市场份额比较分散,根据20xx年对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研究成果,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的行业企业市场份额尚不足5%。

以下是国内发展较好的几家智能交通企业介绍。

1.深圳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航盛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制造和销售汽车电子系列产品的国内汽车电子龙头企业。公司注册资本为1.7亿元人民币,现在国内分布有12家子公司,集团员工人数为3600人。公司主要生产“航盛”牌汽车电子系列产品,包括车载视听娱乐系统、智能导航及多媒体系统、车身控制集成系统、智能交通及防盗系统等。公司形成了适应和开拓国内汽车配套市场的强大能力,与国内众多的汽车生产厂建立了长期友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国内销售额前20位车厂中有18家为公司的客户,国内市场覆盖率达90%,市场占有率达30%。在国际市场上,公司强势挺进北美、南亚、中东、俄罗斯、日本等国际市场,实现了产品出口额的高速增长。国际十大汽车制造公司中,航盛进入了其中六家的全球采购体系。公司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为12.38%,总资产增长率为29.80%,企业后期发展所需资产储备能力较强。

5

2.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众思壮公司是我国卫星导航定位领域中横跨专业与民用两大类市场的龙头企业,连续16年保持中国市场领先地位。公司品牌“集思宝”已成为空间信息全面解决方案的代名词和行业应用的标准。从空间信息的初始信息采集、处理到专业化的分析与最终决策,“集思宝”拥有针对中国行业应用市场丰富的产品线,包括GIS采集、GIS数据处理分析、高精度测量等,拥有汽车导航-任我游GPS、GIS采集-集思宝GPS、测量测绘-易测、LBS车辆监控调度、OEM及系统集成等200余种产品。20xx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613.68万元,利润总额9301.28万元,2007-20xx年公司的毛利率均维持在37%以上,盈利能力较强。

3.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宝康公司创建于19xx年,是由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康宁电子有限公司成立的中外合资高科技公司,是在国内城市智能交通控制和管理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设备制造商和集成服务商,宝康电子立足于城市道路交通行业,长期为公安交警提供有关“科技强警”的咨询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完成了国内诸多具有代表性的智能交通指挥控制集成系统。20xx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4684.50万元,工业总产值21372.50万元。2007-20xx年,公司的毛利率和销售利润率均维持在12%以上,

4.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科力公司成立于20xx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先后承担公安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财政部等五部委15项智能交通国家计划项目和省、市40多项智能交通项目。其中“安庆ITS示范工程”等3个项目先后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ITS系列产品,主要包括交通渠化与指路标志设计、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综合管控平台等。公司在中国首次成功地实施当今世界最先进的FCD大规模交通信息采集项目,服务北京奥运,并在成都、杭州、青岛、厦门等多个城市形成应用。从长期来看,公司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为11.37%,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为45.64%,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为41.01%,总资产增长率为35.87%,公司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较好,抵御风险与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5.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启明信息是专门从事汽车业管理软件与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及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管理软件业务、汽车电子产品业务、系统集成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公司在汽车业管理软件产品研发与服务和车载信息系统研制及服务两个领域的市场份额居国内同行业第一位。公司主要市场在东北地区,该地区的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0%以上,其次是中南地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0%以上。20xx年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取得历史性最好成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1583.36万元,同比增长21.27%;营业利润为7813.53万元,同比增长31.65%;利润总额8450.43万元,同比增长26.49%;2007-20xx年公司的毛利率均维持在14%左右,公司的发展能力较强。

6.南昌金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金科公司是一家集智能交通安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施工于一体的专业型高科技企业,目前已发展成熟交通信号控制系列、电子警察系统、道路监控系统、太阳能标志系列、反光标志、道路标线及涂料等八大系列数十种产品,产品遍及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与数百家相关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近两年,公司销售增长率和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业务规模扩大较快,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7.上海高德威智能交通系统有限公司

高德威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汽车牌照识别设备专业供应商。公司研究开发的汽车牌照识别系统,已通过了交通部、公安部等质检部门的检测,并成功应用于上海、山东、天津等地区的高速公路项目工程。公司主营:智能交通、交通工程、图像识别;车牌识别;视频控 6

制;治安卡口;高速公路收费管理;汽车牌照识别系统;视频检测器;公路收费监控;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汽车牌照识别设备;牌照识别设备;高清治安卡口;高清卡口;高清智能卡口;事件检测器;自动视频检测器;交通视频检测器等。

8.北京四通智能交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四通公司是国内最早致力于ITS发展的专业公司之一,面向城市、公路、轨道、航空等交通运输领域提供服务,是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主要合作单位之一,并与交通运输领域的相关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主持和参与了二十多项国家及北京市的科技攻关计划项目、ITS示范项目、标准制定项目,取得了多项知识产权成果。公司主导业务为智能交通系统集成、交通工程技术服务、交通专项产品经营、交通信息服务。其中智能交通系统集成业务涉及城市交通、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民航系统等领域,交通工程技术服务领域主要开展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设计、区域交通组织优化设计、交通调查、交通工程设计、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交通影响评价分析。

(二)主要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

1.德国西门子(Siemens)

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TS)是世界上领先的铁路工业供货商之一。作为铁路系统全套产品的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的四大业务部门(包括自动化与供电,机车车辆,交钥匙系统和综合服务)的产品范围涵盖了从信号与控制系统到牵引供电,以及城轨、市郊和铁路干线运输车辆的各个领域。在过去的十多年间,TS成功地在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市场上获取了盈利,参与建设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和大连的城市地铁与轻轨建设;在干线铁路方面,提供了先进的信号控制系统,交流电力机车,参与了世界上最长的从哈尔滨到大连的电气化铁路工程,并向青藏铁路提供了先进的电气化设备。

2.德国PTV集团

德国PTV集团成立于19xx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在美国、法国、瑞士、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新加坡、阿联酋、中国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其软件和技术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截至到20xx年6月,全球的用户达到1300个,截至20xx年,德国PTV公司的vissim在中国交通模拟软件市场上占有率排名第一。

辟途威交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PTV总部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子公司,主要负责PTV软件开发和销售;软件培训和技术支持;交通运输规划咨询;交通工程咨询;智能交通系统咨询。

3.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公司(ESRI)

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供商。多年来,ESRI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各行业的用户提供先进的GIS技术和全面的GIS解决方案。ESRI多层次、可扩展,功能强大、开放性强的ArcGIS解决方案已经迅速成为提高政府部门和企业服务水平的重要工具,全球200多个国家超过百万用户单位正在使用ESRI公司的GIS技术。19xx年,ESRI公司在中国成立了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为中国用户提供遥感图像处理解决方案和eYaImage影像压缩工具的销售和技术支持服务。目前,ESRI公司的ArcGIS系列软件已成为中国用户群体最大,应用领域最广的GIS技术平台。20xx年,ESRI加拿大公司协同ESRI中国(北京)和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发布佛山市实施ESRI的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建立佛山市政府跨部门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标准,以促进佛山城市规划。ESRI加拿大公司向该项目提供咨询服务,ESRI中国(北京)和城信所提供软件平台技术服务和系统开发服务。

7

五、国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总体情况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ITS体系框架,关键技术研发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重点发展领域大规模应用。ITS已不限于解决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交通污染等问题,也成为缓解能源短缺、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安全的战略措施。

这些国家在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时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1)注重前期规划内容和目标的制定。美国集中了国内各种力量,在政府和国会的参与下成立了智能交通领导和协调机构,于19xx年制订了《综合地面运输效率法案》,并拟订了20年发展计划;日本组成了由四省一厅参加的全国统一ITS开发组织(VERTIS),19xx年制定了“推进智能交通总体构想”,推出了为期长达20年的发展计划。

2)政府主导下的持续资金投入和扶持。美国自19xx年《综合地面运输效率法案》立法规定政府必须投入资金资助智能交通研究以来,政府连年拨款资助智能交通的发展。美国的智能交通投资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引入私人资本投入的机制;日本智能交通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和汽车相关的税收;欧洲智能交通的研发和实施投资来自欧盟和各成员国。

3)立足本国国情,选择突破重点。美国根据本国的交通基础设施特点和实际需要,优先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车队管理、公交出行信息、电子收费和交通需求管理等四个系统。“9.11”事件后,美国智能交通重点集中了安全防御、用户服务、系统性能和交通安全管理方面;欧洲注重构建ITS基础平台,目前正在全面应用开发远程信息处理技术,计划在全欧洲建立专门交通无线数据通信网,ITS的主要功能和交通管理、导航和电子收费等都围绕Telematic及全欧洲无线数据通信网来实现。

4)注重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美国19xx年成立了ITS美国,组织了大量专家进行国家智能交通系统框架结构体系的研究,在制定框架时,逐步发现标准化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性,于1995成立了标准化促进工作组,致力于加速智能交通系统领域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日本于19xx年12月开始智能交通标准的全面制定工作,日本汽车委员会被指定制定标准的秘书单位。

(二)主要国家智能交通市场发展状况

1.美国ITS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美国ITS的雏形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电子路径导向系统(ERGS);80年代中期加利福尼亚交通部门研究的PATHFNDER系统获得成功,此后在美国政府和国会的参与下成立了ITS领导和协调机构;19xx年美国运输部成立智能化车辆道路系统(IVHS)组织;19xx年国会通过了旨在利用高新技术和合理的交通分配提高整个路网效率的ISTEA(综合地面运输效率方案),拟定了20年发展计划,由美国运输部负责ITS发展工作;19xx年IVHS更名为ITS;19xx年3月运输部正式出版了《国家ITS项目规划》,明确规定了ITS的7大领域和29个用户服务功能,并确定了到20xx年的年度开发计划。其实施战略是通对实现面向21世纪的公路交通智能化,从根本上解决和减轻交通拥堵、能源浪费等交通问题。

目前ITS在美国的应用已达80%以上,而且相关的产品也较先进。美国ITS应用在车辆安全系统(占51%)、电子收费(占37%)、公路及车辆管理系统(占28%)、导航定位系统(占20%)、商业车辆管理系统(占14%)方面发展较快。

2.日本ITS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日本ITS规划体系包括先进的导航系统、安全辅助系统、交通管理最优化系统、道路交通管理高效化系统、公交支援系统、车辆运营管理系统、行人诱导系统和紧急车辆支援系统。 8

目前,日本智能化交通系统方面的开发与应用已取得重要进展:车辆信息与通讯系统的开发覆盖全国范围,1800万辆汽车应用了汽车导航系统,路上诸多监测器和雷达,随时监控道路情况和采集信息。驾车人可通过情报信息板获取即时道路信息。车载电子地图已广泛使用,有多家公司开发新产品,用户可在网上下载购买。电子地图可通过卫星天线、微波、电视载波机、电话地址等多种渠道接收信息,使用电子地图,人们可以准确查询地址、气候、环境及计算拥堵时间等,实现了道路车多而不乱。ETC(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在日本整体上投入运营,提高了收费道路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在收费口的拥堵。此外,ETC还改善了路侧的环境,对于解决一些地区接口或是不同管理体制下的特殊问题也十分有帮助。全日本50%以上的道路采用排水路面结构,从实施效果来看,排水路面具有减噪、防溅水、防滑、防眩光等效果,从而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

3.欧洲ITS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欧洲在ITS应用方面的进展介于日本和美国之间。目前正在进行Telematic的全面开发,计划在全欧洲建立专门的交通(以道路交通为主)无线数据通信网,正在开发先进的出行信息服务系统(ATIS)、车辆控制系统(AVCS)、商业车辆运行系统(ACVO)、电子收费系统等。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10多个国家投资50多亿美元,旨在完善道路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欧盟从19xx年到19xx年仅用于ITS共同研究开发项目的预算就达280亿欧洲货币单位。

4.澳大利亚ITS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较早从事智能交通控制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实现了智能交通系统的覆盖,可以通过大量设在路上的传感器以及视频摄像机随时获取道路车流信息;通过装有ANTTS电子标签的出租车与设在约200个交叉路口处的询问器通话,计算旅行时间并对交通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判断;通过普通的电话线连接到50个偏远的受控交通灯,监测这些信号灯的状态改变它们的参数,为偏远路口的信号控制提供便利;实现了微机控制交通信号灯;实现了车辆的不停车收费;可以通过特殊的措施确保公交车辆获得优先行驶权;通过一种设在道路中间的特殊的称量质量的装置与中央控制中心通信,在驾驶员不用减速或采取其他特殊操作的情况下确定重型载货车的装载量是否符合要求。

目前,澳大利亚的公共运输部门正准备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包括所有公共汽车的路线、时刻表及其它的信息。此外,澳大利亚的交通人员还研制了主动信号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条件而改变速度限制,并能检测到行驶车辆的速度,当发现车速太快时,能够发送信号提醒驾驶员。

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交通运输的各个行业和环节得到广泛应用。未来几年,将主要应用于中国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这两个领域。

预计未来5年中,中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挥中心。中心将集公安交通GIS综合业务管理、视频监控、信号控制、交通信息检测、GPS车辆定位、通信调度指挥及交通信息发布等系统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交通管理设施和交通信息,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和最大的性能指标实现面向中等以上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业务管理规范化,科学组织交通,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城市轨道交通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列车、车辆自动跟踪管理以改善运输效能;由传统控制和管理型向知识工程型转化,模拟人的行为来实施对列车和列车群的管理;通过综合集成化系统提供的统一软硬平台,将中央调度人员和车站值班人员所关心的监控信息汇集在一起,并实现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和协调互动;将整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个系统运作。城市公共交通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信息的收集与充实。一元化及横向信息的提供;不同营业时间、 9

不同公交公司之间以及同其他交通部门之间;公共汽车沿线设施之间。2)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即将接近公共汽车站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拥挤状况三个方面。3)及时运用运行信息。包括公共汽车位置、道路拥堵状况、延误及事故状况的把握;在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道路堵塞及事故信息的有效运用;道路积雪等信息的有效运用;客流数据的有效运用等。

在城际交通方面,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管理所需交通工程设施,特别是高速公路的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需求量将不断扩大,传统的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已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高速公路管理的要求,将引入新的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以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从而提升高速公路整体的运营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而通过对高速公路的监控设备等进行智能化改造,将智能分析引入高速公路系统,将解决以上传统机电系统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大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并发挥一定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目前中国已实现了跨省区市高速公路的联网收费管理和跨省区市示范工程,今后,中国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所有封闭式收费公路必须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网运营、统一清算”的原则实行联网收费,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三、我国电子警察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警察”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以及大家对智能交通设备认识的逐步加深,广大用户、厂商及经销商都迫切希望国家能够对国内智能交通市场的发展进行规范和指导。在此期间,公安部于20xx年颁布了两个行业标准:《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4)和《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4),对闯红灯”电子警察”和治安卡口的技术规范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统一了技术标准,为交通管理部门的产品选型和系统验收提供了依据。20xx年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则解决了之前长期困扰交管部门的执法有效性问题。同时公安部和相关主管部门一直在推出各种标准和规范,例如GA329.x2003《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GA409.x2003《全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数据交换格式》,GA408.x2003《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这些标准规范都将促进“电子警察”系统行业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汉鼎咨询分析认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电子警察”系统将具有如下几点趋势:

1、视频检测技术将逐步取代线圈检测技术

交通检测方式主要有人工检测、地感线圈检测、超声波检测、红外线检测、视频检测等,目前国内“电子警察”系统采用最多的检测方式为地感线圈。地感线圈具有工作稳定、数据准确、灵敏度高、检测率高等优点,但是由于线圈检测型“电子警察”在安装设备时,不可避免的要封道、破路进行施工安装,使路面破坏比较严重,施工后还要面临道路翻浆、塌陷等众多隐患,人力、物力、时间资源大量浪费;视频检测技术具有安装简便(完全不需破路施工)、升级方便、维护成本低等优势。随着视频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线圈检测技术将逐渐被视频检测技术所取代(目前很多“电子警察”产品已经开始采用地感线圈检测+视频检测相结合的方式)。

2、执法证据充分的高清“电子警察”系统将逐步成为主流产品

由于不符合公安部的行业标准,无法提供违法过程图片,原有的光学胶片相机、单个数码相机抓拍式“电子警察”系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阶段也存在部分“数码+视频”组合 10

式“电子警察”系统和视频摄像机“电子警察”系统,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两种类型“电子警察”系统也存在致命缺陷,也必将逐渐被淘汰。20xx年推出的高清“电子警察”系统采用高达300万像素的高清晰摄像机作为拍摄取证设备,具有高速连拍、实时视频、视频检测、稳定性高、故障率低等优势,每个违法过程提供3张高清晰的违法过程照片(可达300万像素以上),每张照片均能清晰分辨停止线、信号灯和号牌号码,该类型产品将逐渐成为主流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定位系统如GPS、伽利略计划及其它重大科技成果将应用于民用需求,实现时、空完美结合,信息交流更直观、更便捷、成本更低的产品必然会出现。

3、功能多元化的“电子警察”系统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电子警察”系统应用的沉淀、系统的设备将不断标准化和规范化,“电子警察”在技术上将不断改进,用户需求的提高将促成其功能日益完善,性能上也将不断提高。因此未来的“电子警察”系统功能也将突破现有的闯红灯、超速抓拍等单一性,而由蕴含多种技术的更加智能化的综合式“电子警察”来领导。“电子警察”系统的功能将从车辆违法抓拍扩展到交通流量采集、交通监控、交通诱导等多种应用,成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基础设备,加上中心管理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形成集预防、控制、打击为一体的道路交通管理方案。

下面简单描述在现有“电子警察”系统的基础之上可以继续扩充的功能示例。

实现路口、路段车流量、占有率、车速、饱和度等交通信息的采集,支持实时交通信息与现有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联网通信,参与灯控路口绿信比调整、绿波带参数调整、与交通信息可变情报板、交通信息服务网站、交通信息咨询服务热线电话、交通信息亭、车载信息终端联网通信,实现交通诱导。

实现道路交通实时监控,目前的“电子警察”系统已建立高速、安全、稳定的数据传输网络,利用路口抓拍摄像机或通过架设高速球机等可实现路口、路段交通、治安状况的实时监控、调用,管理权限分级分配到各中队、大队、派出所、分局、支队、指挥中心,使各级管理者真正“坐观全局”,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同时视频资料的录像、存储将为交通事故、治安事件的倒查提供有力证据。

识别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群众集会、游行、示威等重要事件并自动切换到指挥中心监视屏报警。

实现治安卡口功能。系统自动获取经过车辆的号牌、车型、颜色、行驶方向、车速、经过时间等各种参数,与黑名单数据库(如违法未处理、盗抢、肇事逃逸、作案嫌疑等违法车辆)联网比对、报警,可以监测被盗车辆或罪犯所乘车辆等黑名单车辆经过时间以及行经路线状况,为快速侦破案件提供科学、有效依据。

实现交通管理决策功能,如对路口路段的违法车辆类型、车辆违法时间等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整理,为道路交通管理决策服务。

4、“电子警察”设备管理实现智能化,升级、维护服务实现专业化

11

近年来由于“电子警察”产品发展良莠不齐,导致部份地区“电子警察”系统实用性差,或因设备管理困难、无专业维护队伍造成设备故障率高、系统使用率低、实用性不强,给“电子警察”推广使用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需要建立基于电子地图的设备跟踪、设备参数管理配置、设备故障报警、设备运行情况报告显示等,实现设备智能管理。强化设备后期维护、系统升级,使“电子警察”系统售后服务专业化。

5、“电子警察”系统应建设在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之上

目前的“电子警察”系统后台多是单独的处理系统且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结构开发,安装困难、功能单一、系统拓展因难、可维护性差、缺乏与其他系统的互连接口、难以实现信息共享,造成资源浪费,故建立集道路交通信息、车辆违法信息、设备信息、黑名单信息、路口路段视频资料信息等于一体的,与车驾管系统无缝接轨的,预留GIS、GPS接口的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组织、处理,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地保证数据间的关联,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与系统工作效率,为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6、“电子警察”系统建设应规范化,执法人性化

随着规范化、人性化执法理念的深入,”电子警察”系统应该推行“一告知、二警告、三取证”模式来运作,其中“一告知”是指公开告知”电子警察”系统安装位置及功能;“二警告”是指对违法者进行监测并警告;“三取证”是指对不听劝告的违法者进行违法取证并执法。

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报告20xx

前端系统工作流程:

12

关键词:交通信号灯,智能交通,交通灯,LED交通灯,太阳能交通灯,交通红绿灯

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报告20xx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