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专列教学反思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

白杨小学苏晓莹

今天我执教了《燕子专列》这一课,我想用刚学过的《燕子》一课导入,结果我刚起了个头,孩子就兴奋的背下去了: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地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一提到小燕子,孩子们都很兴奋,有的孩子说小燕子春天会飞回来。我接着追问:为什么小燕子春天会飞回来?它去了哪里?孩子们回答说因为春天很温暖,小燕子怕冷。这为下面讲解燕子专列的启动的第一个原因做了个铺垫,所以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成功的地方。

当我板书课题后问孩子们能提出什么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为什么还要坐专列呢?我非常高兴,这就是我要的问题。我备课的时候还怕学生提不出这个问题来,还怕农村的孩子不能很好的理解专列的意思。看来孩子们课下真的预习的挺好的。

当我出示雪花飘飘把燕子覆盖的视频时,我问学生这是我们熟悉的小燕子吗。孩子们有的小声说是,有的小声说不是。我接着又出示了一张燕子在春光明媚的天气里飞行的照片,并引导着孩子背出: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从天空中掠过。这和饥寒交迫的燕子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让学生理解瑞士政府和人民的行为。

今天有个小组长报告说:老师,赵正扬的轮流日记没写。我

 

第二篇:刘冬冬燕子专列教学反思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

威海市锦华小学 语文教研组 刘冬冬

《燕子专列》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本文选材视角和叙事顺序较为独特。首先,“燕子专列”这个题目即给人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怎么还有燕子乘坐的“专列”呢?作者这样独特的视角激起读者疑惑,引发阅读的兴趣。本篇课文没有采用平常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而是先将事件的结果呈现出来,然后采用倒叙的方式来讲述事件的整个经过。此外,本文还采用对比的方式来增强表达效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扩大备课对象,了解学情。在讲授《燕子专列》前我不仅研读教参教材,而且还把学生列为备课对象。通过了解,发现了不少问题,学生难以理解甚至不理解课文里的生字词,比如:“候鸟、气温骤降、料峭、濒临死亡”等词语。所以在课文讲授时,我通过搜集资料、联系上下文、提供语言情景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词,突破词语难点。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文中,把孩子们带进文中。在学生理解政府号召居民拯救燕子时,让学生当电台主持人、记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呼吁居民救助燕子;在感受小贝蒂一心救燕子时,让学生看图揣摩贝蒂的心理活动。在送燕子的站台上,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车厢里的一只幸福的小燕子,你想对送行的人说些什么?如果你是送行的居民,你又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这些情境使学生更快的融入课文中,感受到人和动物间的美好情意,充分理解了课

文。这些动情的语言把孩子们引入了课文中的世界,在那里,他们激动着,感受着主人翁的感受。这样就少了一些生硬的剖析,增加一些语文味。

三、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关注,营造了一个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摒弃了繁琐的分析,将静态的文字链接成动人的情境,在反复品读中丰富着语言的内涵,丰富着人物的精神,感受瑞士政府、瑞士居民、小贝蒂对燕子的关爱。

四、整个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关联词语,简化语言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做批注、画重点句子、圈重点词理解文章思想感情;通过词语连串简单概括课文内容。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课堂前半部分节奏比较快,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引导学生感悟、朗读不够落实。课外拓展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课文内容上,没有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