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23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姓名:

学号:

班级: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23

前言

针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1]。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

[2]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

[3] 炼身体的习惯。”

教师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育,必有高质量的教师。

摘要:当前社会处在体制转型的时期,人们的观念、行为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变化尤其令人关注。教师行为与其所扮演角色相符合是社会所期望的,也是教师应该达到的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借鉴一些优秀教师培养的经验,结合我国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就如何培养教师行为素养,提高教师普遍素质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力求寻找出提高教师行为素养的多种方法,探索出培养合格教师的有效途径。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加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针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现状给出了若干技能训练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 、业技能 、师素质 、技能训练

【Abstract】:At present , our social system is changing, as well as people’s idea and behavior. As a special group, teachers’ behavior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should be highly concerned. We all expect teachers’ deeds match well with their words.

The compared to some special cases and excellent teachers’ experience. The author completely according to the reforming of education course.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explores a way to improve teachers’ accomplishment and how to train qualified teachers.

【Keywords】: Teachers; Literacy behavior; Curriculum reform

一、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必要性

(一)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需求

1、小教本科师范毕业生新教师对当前教师教育提出的建议中,最主要的建议就是:“加强促进专业知识的课程,如习字、语言表达、儿童心理、交流艺术、班主任管理、科研、新课改辅导等”;

2、分析这些毕业生的建议可以看出,其实要求的几乎都是技能方面的加强。而在小教本科师范毕业生的什么基本技能最重要的反馈意见中, 43.39%的新教师首选“实践操作能力”,其次是38.26%的新教师首选“组织管理能力”。

(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缺乏专业化的管理

1、学校领导反映,现在的小教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师”的味道冲淡了,“范”的感觉被削弱了,学生特色个性不明显了,具有特长如钢琴、绘画的学生少了。与原来的师范或专科比,学生的表达能力、肢体语言等都有所下降,中文字写的不好了。现在的毕业生做小学老师缺乏“师爱”,缺乏责任感,缺乏沟通能力。主题班会做起来比较困难。专业思想不强。

2、本科毕业生适应期较长。师范院校应该让学生早日进入教师角色。

3、功夫去求新求深。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差。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加工、消化不好,过分依赖资源(太多),没有自己的思想。

4、面窄。现在的毕业生人文素养欠缺,经典名著阅读很少,即使语文方向毕业的也似乎没看多少书。学生要多看书!知识面要宽才有可能成为优秀教师。

(三)师职业技能训练对于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研究学者诺尔·希勒及其团队对大学毕业的中小学教师考核的结果表明,在达到一定的智力和认识水平之后,从事教师工作不可缺少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能力等技能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与其工作效果呈正相关,并提出一旦达到或超出一定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线”,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将不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在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面,不可忽视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范生的教学技能水平。

2、“对高师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使他们在学校接受训练课的系统学习和训练,体验未来的教学情境,掌握一些必需的教育技能的基本规律、方法,再经过由理论到实践,进一步上升为理论的认识过程,初步形成教育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就便于他们将来比较顺利地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过渡,缩短适应期,减少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的失误。能直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对

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把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抓紧抓好。”其中,“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二、教师的角色

(一)研究者角色

世纪是知识的世纪,大学教师是知识界的精英,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培养下一代的知识才能,必须终身勤奋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必须追踪当代科学与学术的发展,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改造老专业,更新教学内容。

(二)授业者角色

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方面,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进而掌握学习技巧,养成自学的习惯。

(三)管理者角色

在许多情况下,教师是以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出现的,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去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各种能力,从而保证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不断扩充知识。

(四)朋友角色

研究表明,学生认为对自己帮助摄大的教师是具有民主作风、关心体谅别人,平等亲切,对教学精通,被学生视为朋友与知己的人。

(五)心理医生角色

现在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父母的期望过高、家庭的娇生惯养等一些原因,自尊心十分敏感,由于家庭、社会的原因而共产生了许多问题的学生,表现为行为异常。教师需要了解孩子们异常行为背后的原因,运用巧妙的方法予以疏导解决。教师要提供科学、有效、实用的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健全他们的人格发展[4]

三、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现状

(一)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意识淡薄,课程培养方案中教师技能训练课程设置不全。

1、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所以,一些高校在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面重心多放在教育理论的提升,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意识相对比较淡薄。

2、高校培养重心放在“学科能力”提升上,存在严重的“学科主义倾向”,轻视技能性和实践性课程。

3、当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培养方案,一般多设通识类课程,又称“教养课程”,包括政治、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学科类课程,又称“执教学科课程”,是培养未来教师执教科目的课程,即解决未来小学教师“教什么”的课程。

4、同课程模式予以设置教育类课程,又称“教师养成课程”或“教师专业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专门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与研究的课程,该类课程体现了教师教育专业的特点,即解决未来小学教师“怎么教”的课程,多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教师口语、书法以及教育见习、实习等教育实践课程、教育活动类课程、专题性教育课程等。但是,就是缺少技能训练课程。一些学校即便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也多为“纸上谈兵”,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和考核机制。

(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缺乏专业化的管理

1、能训练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将所有训练内容在时间上、空间上(各部门之间)进行科学合理地系统安排,构成一个有机整合的训练网络。因涉及到的部门多,相互间的分工协作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训练内容的安排也缺乏整体的、统一的协调,训练有时成了走过场。

2、科学的训练指导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目前教师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指导总体比较薄弱。缺乏科学指导是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不足的重要原因。调查表明,51%的学生认为,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而科学的指导,再加上整体的学习氛围和课时都难以得到保证,直接导致技能训练不足。[5]

3、职业技能指导教师自身的技能素养不高,也是导致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缺少科学有效的指导的重要原因。相对而言,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比较“外露”,看得见摸得着,教学管理部门较为重视,也有专门的语言教师对学生训练,能够提供良好的指导,而其他技能缺乏专职的教师进行指导,指导教师自身在教学技能方面可能就存在缺陷,更难以进行有效指导了。

4、支持力度不够

有些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技能往往只有测试,没有指导,原因涉及到没有完备的指导计划、没有工作量的核算方法等制度保障,没有专业的训练场馆,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因此出现教师技能训练走过场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不到位的现象,目前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必须引起培养单位的高度重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到严格的训练和考核。

四、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策略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育目标的能力或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因此,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的培养要形成制度,纳入课程体系,制定标准,严格考核。

(一)学校及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健全保障机制

学校主管部门和领导必须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师范生的重要性,并给以高度重视,进而健全技能训练的保障机制,包括技能训练课程安排、训练场所及设施、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的落实。技能训练课程的安排是训练的基础,高素质、专业化技能训练教师队伍的建立与稳定是训练工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配置先进的硬件设施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取得实绩的保障。功能齐全的实训中心与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的有机结合,可使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技能训练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将促进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学生专业成长的顺利达成。

(二)建立系统的开放性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高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中明确建议: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在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实践环节,指导教师要在精讲有关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地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断趋于整体协调和完善,以获得稳定的教师职业技能。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要制作和充分利用声像等多种媒体,对学生进行各种教师职业技能的示范定向,及时反馈训练效果。重视调动学生参加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应系统而开放,形式多元而丰富。力求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生自主分散训练与教师指导、集中训练相结合,一般技能训练与学科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相结合,传统媒体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相结合,大学训练与小学实践相结合,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实效。有些技能训练,可以考虑不占课时,训练主要安排在课外,实行自主学习,只进行过关考核。有些职业技能训练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技能,需要在小学这个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地训练。

五、教师质量评估

(一)的教育法律体系

1、教育执法,首先要求有完备的教育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2、的教育法规体系是学校实现“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师实现“依

法治教”的法律保证[6]目前,以《教育法》为核心的教育法规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但我们也要看到还有一些必要的法律法规没有制定出来。

(二)对教师行为的良性监督机制

要认真执行教育和教师法。教师作为个体是有自由权的,但作为教师角色,其自由权是有限度的。教师遵守的法律不仅仅是宪法,而且还有教育法、教师法,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还应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

要执行为教师制定的规章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为调动教师积极性, 也为限制老师的某些不适宜的行为而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果不严格执行,势必使制度流于形式,起不到激励先进,约束后进的作用。

在执行制度时,还应加强领导的人格影响力,把冷漠的制度与热情的支持、关心结合起来,使监督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在认真执行规章制度时,应时刻关注所制订的制度是否违背教育规律,是否符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如果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乎实际的地方,就能在相当程度上避免教师行为与其角色不符的现象发生。

(三)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学校要为教师相互合作、交流创造机会。教师应重视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合作,尤其是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交流,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让教师自己主动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此,教师要想获得自身的专业发展,就必须抓住每一个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校内外有经验教师学习的机会,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教育部门在不定的时间要亲自派人到各个学校进行听课、讲评等一些活动,在监管同时又起到了相互交流的作用。

(四)行为失当的调节

教师是课程实施活动的承担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呼唤“新”教师,我们对教师的行为提出了更高的改变。

五、教师的精神素养

(一)教师职业的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作为道德修养的基础知识,他的精神修养将会是不完备的[7]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刻体会它的实质内容和要求,了解确定这些内容要求的客观依据,明确它对教育活动的特殊意义。教师对行为规范的掌握不应仅仅停留在了解和认识规范上,而且还应依据这些规范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美丑等方面的判断和分析。在道德

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巩固和加深道德认识,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还应注重培养顽强的意志。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有良好的道德行为,经过反复实践,就会变为不需要意志力和监督的自觉的行为。这样就形成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习惯。教师形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就可以减少教师行为与其角色的不符和冲突。

(二)教师的专业精神

如果说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教的准则的话,专业精神就是教师从教的动力。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基于自我期许而表现出的充分信念、高度热情和不懈追求的风范和活力。教师专业精神可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完善,确保教师价值和功能发挥,它还是影响学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8]它是树立教师形象,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据研究,教师应当从以下方面树立专业精神。一是敬业、乐业;二是勤学进取;三是开拓创新;四是负责参与。此外,当代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拥有了从教的专业精神和教育理念,就为教师从事职业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动力,使教师行为朝着与教师角色一致的方向发展。

(三)角色修养

教师角色修养的内涵很多,其中最重要是师德修养。教师,教育之根本也。古今中外,人们赞美教师,推崇教师,她平凡而伟大,神圣而高尚,正如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赞美的那样:“太阳底下再没有什么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了[9]高尚的职业更需要有高尚的人来担任,这必然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身教在先;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只有树立忠诚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才能不计名利;只有做到无私奉献,才能换来隽永的甘甜。

(四)教育的投入

比起发达国家来,我国在教育投入上仍然不足。要使教育成为21世纪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不能仅仅在口头上,而且要在行动上重视教育,严查学校派发给教师的实际工资[10]高教师待遇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主要途径。不仅要提高工资,还应在职称评定、评功选模等方面向优秀教师倾斜,这样教师才会有争取的心理,每名教师都会互相攀比,最后使所有教师都达到完美的状态。教育部门还要彻底解决农村城乡教师工资拖欠现象,避免拖了清,清了又拖的事情发生。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一名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教师的一

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可能会使一个学生走向深渊,同时也可能让一个学生走出深渊。而如今教师最普遍的不当行为就是四大主要问题,总结来说就是两大部分:第一,教师自身问题。第二,社会问题。依次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解决。

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要学会角色的转变,在不同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才会有利于教师行为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学生学习上出现不会、不懂的情况,教师要扮演传道授业者的角色,耐心讲解、指导;发现学生心理不健康,有孤僻或厌恶学习等情况时,教师要扮演心理医生和朋友的角色,耐心开导,给予鼓励,给予关注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压力;面对金钱的诱惑,教师应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的在校父母,为学生做的一切都是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加大自己的责任感,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利益。不管社会如何,先从自身做好,这才是提高教师行为素养的必要条件。

我认为目前对于我国这种状态下的教师行为来讲,培养的目标仍然是“一专多能”的教师,所以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树立新理念,建立新角色,主动调整与更新自身的知识、素养,改变教学方式,突出教师素养,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舞与帮助,潜移默化地教师中学到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在教师改变的同时,教育部门更要给予较大的支持,资金上的援助,器材上的供给,专业上的培训等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的命运,更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尤其在现代社会里,教师所处地位之重要,所起作用之重大,是过去任何时代和社会所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变化,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当代教师的素养。既是形势发展的呼唤,也是教师应有的追求。相信21世纪的教师会担负起民族的重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邓艳红,高宝英等. 本科毕业小学新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调

查[J]. 教师教育研究,2010(3):66-71.

[2] 朱新春. 教学工作技能训练[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0.

[3] 邵光华. 试论高师数学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J]. 高等师范 教育研究, 1997(4): 52-56.

[4] 戴云,胡智丹. 综合性大学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现状调查报

告[J]. 江南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5]丹增罗布.农牧区小学生自觉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J].西藏教育.2005,11:40~41

[6]林建华.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24~26

[7]吴阿坚.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与思考[J].文教资料.2007,17

[8]周静芳.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刍议[J].贵州教育,1999,9

[9]吴雨明.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切入点[J].职业技术教育.1997,11

[10]康俊杰.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J].石油教育.200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