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课堂,课堂的导向在于提问,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向,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知、领会新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提问是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课堂提问是否得法,课堂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课堂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广大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1)教师提问多,满堂灌,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的问题没有梯度,问题之间不连贯,课堂散乱,学生也没心听;(3)提的问题模棱两可,模糊不清,让学生没有正确的定位感;(4)提问的形式和内容陈旧、老套,问题缺乏新意;(5)提问对象太盲目,有些学生浑水摸鱼说“懂了”老师也不再深挖,导致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扎实。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效益的提高,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高课 - 1 -

堂教学的质量,是值得每个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纵观全球教育改革的走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突破性课题,加大研究力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社会,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中心,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所以,现代教学论研究主张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既研究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要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反馈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还可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主要研究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积极地、主动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个体积极思维,增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 - 2 -

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事实上,当课堂提问成为我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时,我们才发现,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被轻视与忽略了。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还要强调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上,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

课堂内的有效提问,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既可以此时他们集中注意力听好课,又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弥补知识上的缺漏;既可以及时诊断他们的思维障碍,并及时得到矫治,又可以开启他们的心扉,产生巨大的成功感与自信心,因此,有效提问是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的有效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分析。

(2)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标准和原则。

(3)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与设计。

2.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将坚持“四个结合”和“四个注重”的研究原则,即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 - 3 -

量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推动工作相结合;研究过程中注重研究资料的准、全、深、新,注重比较研究,注重多学科综合分析,注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应用性与指导性。

3.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2)教育实践法:在教学实践中观察记录、反思总结。

(3)案例分析法:搜集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比较。

(4)调查研究法:设计调查问卷,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5)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得失,收集材料,整理归纳。

四、研究的主要原则:

1.“对话”原则

一方面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中要牢牢把握“对话教学”理念,不能出于研究的关系而忽视本课题最根本的一个基础理论;另一方面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也要践行“对话”理念,要相互积极商讨求同存异,要与各类文献资料“对话”充实理论知识,要反思研究的过程及时改进。

2.“差异性”原则

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同年级而不同班级的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包括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相同的教学行为在不同学生的身上取得的效果很可能不尽相同。因此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差异性”原则,探寻能让处于同一认知水平阶段的绝大多数学生所接受且有 - 4 -

效果的有效教学行为。

3.“个体反思”原则

本课题研究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对自己向学生所施加教学行为而产生的效果更有为深刻的体验,这是旁人通过观察等方法是很难体验到的。因此在研究中我们强调教师的个体反思,作为研究的主要资料。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与进程

1.课题研究成员

(1)课题主持人:连建科

(2)课题组成员:景海燕 曹丽娟

2.研究进度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4月---20xx年6月):深入学习有效性提问的有关理论,申报课题,确定研究思路,收集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xx年6月——20xx年6月):结合教学实际,收集课堂教学案例,深入研究不断反思、总结,撰写案例、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汇报、总结,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形成文字材料,交流发表。 - 5 -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总结

抚顺街小学 孙好玲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方式存在着种种弊病,直接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面对如此状况,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要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相应的教材教法出发,做到提问用语的正确、提问难度的适当,积极鼓励学生提问,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发现在实施时并未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通过我前段时间的研究,发现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缺乏主体性。

我发现自己的课堂提问都由教师严格、有序的主导来控制着问题,教师早先在教案上设计,课堂上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等待着教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来回答,这种一味地单相的教师问学生,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教师主导一切的做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依然没有落实。

(二)问题的设计,缺乏探究性。

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很多时候我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空洞浮泛,或主次不分,或针对性不强。像这样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问题的解答,缺乏引导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问题一提出,就忙着请学生回答。对一声不吭者,抱之以冷漠;对答非所问者,送之以摇头。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激励、引导和启发。没有展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这样只有问没有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是无法开户的。

那么,该如何把握语文课堂提问,使提问更有准备呢?我通过查找了相关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决心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驾驭问题,以学习钻研为基础。

教师在问前切实钻研功课,积极而又认真地“磨刀”是十分必要的,更

是值得讲究的,教师个体的业务修养和课文深入的钻研,是善于提问的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问题,以学生思维为中心。

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及思维特点,是在提问时做到有的放矢的关键。因此设计问题要注意两个“符合”。一是符合学生的思维层次。二是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因此,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认识规律,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逐渐推进,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攀登,并向纵深处发展。

(三)解答问题,以启发引导为途径。

首先,对答问时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和回答有充分的估计和了解,并事先想好应对措施。

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启发、点拔技能的掌握,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应重在疏导,不能当即提供参考答案,否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这种疏导即着意于给学生搭桥铺路,创设条件,指导方法,开拓思路,也就是着意于启发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惑,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在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角度,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