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的50个经典案例》读书报告

《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读书报告

11级小学教育20111213010王琦琦

一、书名: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

二、著者:程凤春

三、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09

四、页数:211

五、内容简介:

这本书精选了50个有关学校管理的典型案例,涉及学校发展、用权与用干部、人事管理、德育管理和教学管理等五个方面。书中每一部分都遵循先描述案例内容,再提出思考问题,最后对案例进行分析并给出参考答案这样一个体例。虽然每个案例都设有思考题、问题解答与案例分析,但都只是引玉之砖,其意图并不是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希望引起读者深入思考。

六、读后心得:

起初选择这本书来阅读仅仅是因为相对于枯燥的教育管理书籍,案例分析类的书籍可能会比较容易消化吸收,也会相对有趣一点。但真真正正接触到它时,却发现这本书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简单——每个案例都生动、有趣、富于挑战性,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事、常发生的事或是头疼的事、难办的事,然后作者又会根据案例给出设定的“命题”,把我带入到一个相应的角色: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教师、局外人等等。需要我自己设身处地的从自己“扮演”的角色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我在很短的学习时间内,了解到了学校管理常见的问题、困境,无论是成功案例中的经验、失败案例中教训都提供给了我很大的学习空间,教会了我从困难案例中学习摆脱困境,从危机案例中学习处理危机。

其中在李校长的“无为而治”这一章中讲到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因身兼数职经常参加校外社交活动,虽然不是每天都在学校,但学校工作却井然有序。在遇到问题时,他一般都会说:“好了,这个问题我知道了,这个方面因该是xxx负责。我去跟反映一下??”在大多数人眼里该做决定的校长,却把这些问题分散交给了其他人。这就引发了关于校长负责制的争论。学校里一部分人就开始质疑李校长说这是“无为而治”。对于这个案例,作者给出的思考题是:

1. 如果你是李校长,你会采取何种管理方式,说出你的理由?

2. 如果你是李校长,你如何界定在哪些事上有所作为?在那些事情上有不为?

3. 如果你是李校长,你在与基层教师、学生沟通时,面对他们提出的具体问题,你会采取何种措施使问题迅速解决,使教师、学生感觉到你的力量?

??

7、谈谈你对校长角色的认识。在新的形势下,校长的角色发生了哪些转变? 上述校长用权问题在现实学校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这一章中也有类似的‘学校的大小事物都由校长说了算么?’的案例。我是赞同李校长的分权管理的管理理念的。校长不能事事亲为,否则就会越权,教职员工将会面临尴尬的多头领导。但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学校会有教职员工提出异议,不能理解。看到给出的问题时都没有意识到作者在在最后提出的关于沟通的问题。作者在案例分析中说到:案例中的李校长经常到教师中间体察民情,但是遇到不是自己具体负责的事情时,便要求教师们向相关负责人反映解决,这就给教师们造成校长无权、不负责任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原因可能是:普通教师不了解学校的组织原则、不了解校长的领导风格。为此校长应该与教师以及管理团队进行必要沟通。看过之后,不禁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使员工感觉到校长的关注、感受到校长的力量也很重要。单单去做,而不去沟通,即使做好了,也是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的。

这本书就是这样,每一个就像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不仅仅提供给你正确的解决方向使人茅塞顿开,还能引发触类旁通的思考。

陶行知曾说过“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读完这本书不禁让人思考:一位好校长可以带出一个好班子,一个好班子可以带出一群好教师,一群好教师可以带出一批好学生。好校长、好领导班子、好教师、好学生共同构成了一所好学校。那么,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学校管理者呢?我想除了自身的灵活决策、适当放权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要有爱,并且学会去爱。爱学校的老师,爱学校的孩子。

首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以人为本,尽量满足教师的需求。除了管理好领导班子之外,管理好教师也是很重要的环节。要时时处处为教师着想,尽量满足不同教师的多元需求。第一、要提供合理薪酬。校长要在学校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待遇,尽最大努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第二、满足精神需要。美国著名的女企业家玛丽?凯?阿什曾说:“管理者要体谅其他人的困难,而体谅别人的最好办法是生活他们中间” 校长应该多与一线教师接触,对教师多一点理解、支持、认可与鼓励,少一点苛求与指责。使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让他们有归属感。当然,对教师也不能一味的支持与鼓励,对其缺点和错误也要在注意方式方法的情况下适时适当地指出。第三、创造发展平台教师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会更加渴望拥有自身成长与发展的机会,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职业理想。如果他们感

觉到学校无法为其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时,就会主动去寻求能够施展其才能的、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搭建展示个人能力的平台,如定期开展各种竞赛、评比、才艺展示活动,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经验交流会,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使他们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其次,还要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并非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泰戈尔曾写道:“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罚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人才可以惩戒人。” 要帮助学生自我管理,首先要做到心中有爱。如果仅仅为了纪律的维护和学校表面的和谐,那么对学生的惩罚一定是不理智、不合理的。因为教师心中缺少爱,看不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也不会费尽心思去了解学生犯错的真正原因,这就会离学生的心灵越来越远,为日后的班级管理埋下隐患。在对每一次事件的处理中,校长和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意识到学校的管理是善意的,只是为了让自己改正错误。惩罚既要以爱为出发点,又要以爱为终结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活动中,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使我对教育教学管理有了进一步认识。也让我明白,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第二篇:学校管理诊断报告

学校管理诊断报告 一、诊断学校:杭州市大关小学

二、诊断内容: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三、诊断方法:

1、望:实地察看大关小学的校园环境,包括校园整体环境,室内、公共环境等场所的有意无意的环境布置;翻阅学校的宣传册子。

2、闻:注意朱玉林校长的学校介绍中关于学校文化的内容,兼听项红专副院长关于大关小学的情况介绍。

3、问:有目的地与校长、教师及学生交流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困惑。

4、切:置身于学校的班级、队室、走廊及绿化带等环境中切身感受校园环境文化所带来的体验。

四、诊断结果

(一)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优势

1、校园环境的设置体现了花园式美。学校的整体建筑颜色采用红色为主,辅以蓝、黄、白三色。学校占地很小,但很注重适宜的、有针对性的绿化。亮丽的建筑风格配上适宜的花草树木,花园式的校园环境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置身于其中时时得以美感享受。

2、校园环境的美中洋溢着育人文化。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求美、向善”的校训和“创造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展示着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的各类成果及图片,浓缩了学校的核心文化。走廊等公共场所,学生的书画作品、各类星级学生的事迹、向上进取的师生格言处

处可见。在队室中,“扬美育特色、树完美人格”的办学目标是对校训的具体化。领导办公室中的“开拓务实、公正廉洁”时时警示着学校领导要恪守这一班子作风??所有这些,学校的育人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身临其中时刻沐浴着文化的阳光。

3、校园环境文化中蕴含着教育智慧。首先,“求美、向善”的校训是学校“艺术与教育”结合的集中体现。“创造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是对“关注、关爱每一个孩子”和“让每个孩子置身于艺术教育的文化氛围之中”的最好诠释与体现。其次,细节体现了教育智慧。公共场所中,《我是老师》一文与名师风采的结合展示、蕴含智慧与哲理的师生格言、绿化带中的学生作品;教室中开关上方的温馨提示语;教师办公室门口贴着的学生送给老师的自制贺卡作品。等等这些,无不凝结着朱玉林校长与大关小学所有教师的教育智慧。

大关小学是杭州市拱墅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示范学校。

(二)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缺憾

1、学校标识不明显。作为一所现代化的艺术教育名校,大关小学不但需要一个集中体现艺术风格的校标,而且要标在学校的醒目场所。使之成为学校的标志,并如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一样推向海内外。

2、教师风采展示没有关注到学校的每一个老师。在学校公共场所,展示有学校行政领导风采、中层干部风采、名师名教风采,却没有普通教师的风采。与“关注每一个学生”一样,学校应关注到每一个教职员工,而不是忽视他们、遗忘他们。毕竟他们与其他老师一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一员。

五、诊断建议:

1、应设计并推出体现学校核心文化的校标。作为一所现代化的艺术教育名校,学校很重视艺术成果的宣传,打造学校品牌。建议学校设计一个既能体现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和艺术美风格,又浓缩了学校核心育人文化的校标。并且镶嵌在学校的醒目场所,使之成为学校的标志,并如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一样推向海内外。

2、应关注到学校的每一个教师。学校校务公开栏中展示有学校行政领导和各线中层的风采,走廊上展示有学校名师的风采,唯独缺了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一员的其他普通教师的风采。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也应关注每一个老师,而不是忽视、遗忘他们。建议学校在入口醒目处设立一个“大关小学教师风采录”,按不分先后的顺序向社会展示。让普通老师成为名师扎根的沃土,反之为激励的榜样。从而激发学校每一个老师的潜能,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3、应注重“角落文化”的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不该有遗忘的角落:围墙上可书写上激人奋进的标语,专用教室(乐器训练室等)中可展示一些艺术教育的成果图片等等。让学生身处学校中处处都能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最终实现每一个孩子的“求美、向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