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消落带现状

三峡库区消落带自然环境特点及现状分析(框架)

一、定义:三峡水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合理利用资源、调洪蓄水以及促进航运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工程主体完工于20xx年,并在20xx年实现全体完工,原计划于同年试验性蓄水至175米,但由于上游来水较少,为保证下游城市用水,20xx年3月实际蓄水达到172.3米,同年10月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达175米。按照三峡工程蓄水计划,水库采取“冬蓄夏泄”的调度模式。每年冬季蓄水至高水位,夏季水位降低,形成“冬高夏低”的水位周期性变化。三峡库区消落带冬季蓄水发电水位为175米,夏季防洪水位降至145米,库区两岸将会出现两条平行的,且垂直落差达30米,与天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的干湿交替区域,称之为消落带。其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分布在湖北省、重庆市所有库区区县。

二、自然环境特点

1、地质地貌:川东低山丘陵区、背斜(万州段开阔,低山丘陵)

2、气候:夏季高温,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雾多,日照少,风速小,降水充沛,季节分配不均

3、土壤:紫色土、水稻土;砂岩,砾岩,裸岩地

4、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5、植被:草丛型植被为主

三、现状

1、生物多样性降低

库区运营后,原削落区域的陆生生态环境迅速转变为冬水夏陆的交替环境。“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将在短期内集中体现。生存环境从本质上的改变对原本已适应单一稳定生境的消落带物种来说,必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与此同时也将会产生新的适应性更强的物种。据资料统计显示,三峡水库175米蓄水直接淹没植物达到120科358属550种,削落区范围内的哺乳动物8目20科76种大多因难以在新的条件下生存而迁徙。如此以来,消落带的生物多样性将大为降低,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抗干扰能力也将明显下降。

2、环境污染

2.1水体富营养化

2.2水体的重金属固体废物污染

3、自然景观破坏

3.1频繁涨落的水位必然导致消落带植物短期内难以适应,很多地方植物干枯死亡,留下光秃秃的坡面,有的甚至没有土壤,暴露出基岩。

3.2为满足防洪需要,消落带大部被加以硬质护坡处理,形成了单一的、色调灰暗的沿岸景观。而每年夏季低水位期间,消落带处于出露阶段,恰恰此时正是三峡库区旅游旺季,沿岸消落带植被的稀少和岩石的裸露以及堆积的垃圾,将三峡景观大打折扣。

4、诱发疾病

夏秋季低水位时,各种污染物堆积在消落带上,在烈日的烘烤、暴晒下,蚊蝇滋生,臭气熏天,病原体、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冬季高水位时,水流速度慢,污染物又不易扩散,两种条件共同导致消落带成为病菌的温床,随时可能诱发传染性疾病和瘟疫。

5、地质灾害

三峡工程的蓄水,使得消落带土体大部被长期浸泡,原先稳定的岩石在水力侵蚀的条件下变得极不稳定,加之库区周边人类活动频繁,加大了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滑坡的错落过程在重庆市万州区古滑坡前缘表现得特别明显)

6、人地矛盾突出

6.1在耕地承载力方面,三峡库区的人地关系非常紧张,以人均耕地约0.098 7 hm2的标准地计算,三峡库区耕地承载力为一50%左右。(为了库区的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发展非农产业(工业、服务业),以弥补农业生产的不足,否则该区域就无法维持其社会、经济体系正常运转)

6.2在牧草植被承载力方面,牧草承载力已超过150%(因此,可以考虑更进一步扩大畜牧产业规模,以弥补人均耕地的不足)。

6.3但水体周边的植被破坏相当严重,在森林植被承载力亦不足。

四、相关措施:

1、 调整农业产业规模

2、 针对辖区相关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3、 人工种植

4、 加大对相关危险地区的风险防控

5、 上游工厂排污相关规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