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易经的体会

学习易经的体会

姓名:刘英展 学号:7044110003 专业班级:10金融101

我在学本节内容之前,《易经》这个名字已经很熟了,但一直没读过,因为一直感觉它是一部非常高深的书,也因为平时偶尔接触个别研究《易经》的人也是很神秘很高深。自己的一点了解本书应该与算卦有关的书,有点迷信,因此我对此书的感觉也是半信半疑。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才了解原来自己之前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易经》应该是一部奇妙无比蕴含无限精髓的古书,《周易》分两部分,古经和易传,也就是说,它里面的知识不仅含算卦方面的理论知识还包括哲学易理。本节内容提到的“易经被认为是一部揭示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著作”。易经被学者称为“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

易经最早的雏形,是远古(距今七千年前)伏羲画出来的。后人称其为“伏羲八卦”,中央一个圆,圆内有一对阴阳鱼,称为太极,周围八个方向各有一个图案,分别由横满(阳)横缺(阴)二元素组成不同的结构,称为八卦。由于当时没有文字,此图就称为“无字天书”。殷商末年周文王根据“伏羲八卦”演译出64卦,并做了注解,撰写了卦辞爻辞,共有4000多字,此称周易,也就是易经。 “易”字的含义:易代表包罗万象的宇宙有一个简单的模式,变化是永恒的,其变化的规律是不变的。另外易字从外形来看,相当于上日下月,由此演变而成,有的古书称“上日下月为易”,“易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经字原义是织布的纵线,与纬线相对应。“经线正,纬线才能成”,所以织布中的经线是最重要的,故有经络、经脉、经典、经文等等。它描述了宇宙万物变化和变化规律的学问,所以被称之为易经。 易经是群经之首,因为其它的经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的,它是中华的总源头。也是诸子百家之首,所以也是群経之始。易经是三位古人创造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图。周文王创造了六十四卦。孔子为易经写了《十翼》也叫《易传》。伏羲的八卦图是一部无字天书,是一画开天,它经历七千年的岁月考验一直到今天,足以证明它的真理是永恒的。伏羲的八卦图是由数字与字母组成,而现代的计算机也是由数字组成。由此可见中国七千年前的伏羲也是电脑的鼻祖。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文王的六十四卦,也是六十四个密码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六十四种规律。我们称伏羲的八卦、文王的六十四卦、孔子的《十翼》是易经的三把金钥匙,易经充分显示了自然发展的完整系统,它是揭开宇宙密码的宝典。易经不仅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看天文、习地理,而且必须以照自然规律法则去做事。所以我们说易经是一部伟大的、不朽的著作。我们有必要好好的学习易经。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觉得《易经》讲的道理之一是:天地万物是一体,人与自然是一体,人与人也是相互依存的一体,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就像是宇宙设定好的系统庞大而统一的程序。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大的联系。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的统一整体,世界万物存在共同进化。

通过《易经》中的类比联想思维,我们可以通过看得见的认识看不见的;我们可以通过身边的联想远方的;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推理他人的;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探索未知的。这理念“似乎模糊,其实精准;看似玄奥,其实朴实;看似高深,其实平常”。我觉得之所以《易经》被称作“众经之始”,很重要的理由是它阐述了一种宇宙“同源、同体、同感、同知”的世界观、方法论。延伸到极处,无穷大,“一”可以生化出“万物”;归纳到极处,无穷小,万事万物都可以从一点去观察。

这理念似乎模糊,其实精准;看似玄奥,其实朴实;看似高深,其实平常。我觉得之所以《易经》被称作“众经之始”,很重要的理由是它阐述了一种宇宙同源、同体、同感、同知的世界观、方法论、数据库、信息网。延伸到极处,无穷大,“一”可以生化出“万物”;归纳到极处,无穷小,万事万物都可以从一点去观察。呵呵,这极大又极小的“极处”,不就是“太极”吗?凡事都有正反两面,都是相对的,辨证的,这不就是蕴涵阴阳的“两仪”吗?

通过听取曾仕强教授的讲解,我对《易经》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字:“整体”,这里的整体,既是联系的整体,也是发展的整体,还是内外的整体。中国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讲的就是内外的整体。“整体”是中华文明思想的特征,正是在“整体”源头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而“细分”是西方文明的特征,局部研究得细,却容易忽略统一的系统。近几年我们身边发生的一系列的天灾,也许是大自然的力量在提醒人们:世界是相依为命的整体。人类的命运彼此相通,应该关心自然,关心他人,关注自己的行为是否违背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想通了这些,心底自然升起两个字:“珍惜”。珍惜环境,珍惜身体,珍惜亲情,珍惜友谊,珍惜爱情,因为我们是一体。始终不能忘记在我感到苦痛时,先生给我的关心和支持,更让我深深感受到:我们本来就是同一个生命,只是不同的身体。这种感受,在我品味《易经》之后,在心中更为强烈。

从《易经》里,我也学会了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顺应规律,一切不需要强求,也不必着急。该来的必然要来,该去的终究要去。比如生命,比如四季。斗转星移,周而复始,交替而已,变化而已,轮回而已,用一个字来总结,就是——易。知“易”不易,知易行难。天空之下,大地之上,众生之间,我们每个人既自身渺小又汇入茫茫,既生命有限又思绪无涯,如何把“易”中的道理融入生命的过程,真是一个需要代代人研究并传承的课题啊。

总的来说,易经是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它给我们以指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但道路和方向本身不代表成功,人生路还必须靠我们自己塌实地走下去。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或许易经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无论在人生在何种境遇下,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君子要效法天地间运行的基本法则,这样才能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我们应该多去读一些像《易经》这样的古书,这有利与提升自己的素养和思维,我们可以从中感悟人生各种问题,增长处世的智慧。《易经》不同于一般的算命,也在于它要求我们以清醒的理性与负责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因此,学习《易经》,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用。

以上是我一个学期以来选修学习《易经》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谢谢老师的阅读与评价!

 

第二篇:学习易经的体会

学习《易经》的三个重要收获

学《易经》可以得到多重启发,我把它归纳为三点,《易经》学会之后,有三个重要的收获。

第一,昭示文化的源头。《易经》告诉我们,我们的文化根源何在?很多人问,《易经》是儒家的书,还是道家的书?事实上《易经》本身的材料很少,远在儒、道之前就有了。所以你问的时候,是包括《易传》在内的,那当然是儒家的书,尤其我提到《大象传》,里面大都提到君子如何如何,儒家才会强调君子要修德。而我们提到损卦的时候,道家好像也主张减法(损),不主张加法(益)。减法就是减少一点物质欲望,减少一点渴慕,减少各方面的娱乐,通常烦恼来自东西太多。譬如,我现在很穷只有一个选择——生存下去,我就没有别的念头了;我现在有钱了,我有十个选择,该选哪一个呢?选任何一个就要放弃九个,压力就很大了。在《老子》里面就会说“损”,要设法减少。从这里面可以知道,《易经》昭示我们文化的源头。儒家和道家都从里面得到很多的启发,尤其是儒家,孔子本身教很多学生《易经》,一代一代传下来,到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都是儒家研究《易经》的代表人物。这些人集体的合作成果,构成了《易传》。《易传》是用来解释《易经》的基本材料。所以,我们如果想了解中国文化的源头,一定要知道《易经》——《十三经》之首——到底在说什么。

第二,指引人生的方向。什么时候应该趋吉避凶,什么时候收敛、要尽量谦卑、损己利人;什么时候可以发展建立国家、建立自己的事业;什么时候、什么时机、该如何做,这叫做指引人生的走向。人生的走向没有标准的方式,别人这样走可以成功,你这样走却不见得成功。因为条件不同或者时机不同,很多人常说,如果在三十年前努力奋斗,做不到现在的成功,因为还没有改革开放。现在努力奋斗,钱就很容易赚到,因为整个社会条件不一样。过去努力奋斗没有什么效果,现在效果很大,但是不可能一直繁荣下去,将来一定是慢慢平衡下来,让你从注意外在的效果,转向一种自我的修炼。这是必然的趋势。否则你一直往外发展,欲望的深渊是没有止境的。西方人把欲望比作为滚雪球,开始只有一小块,滚到山脚下的时候变成一大片,欲望就是如此,带着你滚,不会停下来。所以,你向外发展到,最后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回到自己的生命里面。我曾经特别提到乾卦,开始的时候“潜龙勿用”、“见龙在田”,“九三”、“九四”努力奋斗、进德修业,到“九五”才能够“飞龙在天”,这叫做人生的走向。你不要着急,你说我年纪不小了,那怎么办呢?人家诸葛亮还当卧龙呢?等到出来的时候就一飞冲天。到最后你就要知道,到该退休的时候就要潇洒一点,人生潇洒走一回。退休的时候,知道“亢龙有悔”,“悔”不是坏事,“悔”知道懊恼,你不要等到最后才懊恼,知道将来退休会有懊恼,现在就好好地广结善缘,跟别人好好相处,对年轻人、对属下多照顾一点、照顾多一点,到最后下台的时候,别人还是会感谢你。学到这个之后,人生该怎么安排就很清楚了。

《岳母刺字》:君子以致命遂志第三,启发个人的安顿。个人的安顿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乐天知命”,“天”就是各方面的条件,不能改变的都属于“天”,只好接受它,很多时候我们要从忍受到接受再到享受。一个人的享受是跟别人不一样,只有物质享受是享受吗?不一定,还有心理上的享受,但是它需

要先下工夫。譬如读书,有人读书很快乐,有人读书很痛苦;读书痛苦的是在忍受,而读书快乐的是在享受。那怎样才是享受呢?中间有一个过程,就是接受。如何才能接受?通过理解。一个小孩子读书想要考大学,高考的时候压力很大,读书不快乐。他不懂得为什么要读书,等到他大学毕业之后,如果他还愿意读书,代表他知道读书有味道,可以不断增加观念,知识就是成长,知识就是力量。到后来再进一步,年纪更大了,读书更是一种快乐,就是享受,乐在其中。这就是说,“乐天知命”取决于你个人该如何去做。

另一方面是具体的情况。譬如,我最近选择要不要出国读书或者我要不要投资一笔生意,或者是要不要跟什么人做朋友,甚至结婚。这些都是重大的事情,没有任何事情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所有的选择都是利弊并存。假设你每一个选择都是好,没有坏,那你何必选呢?一定是这个选择有一点好,有一点不好,此时便“陷入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要设法学《易经》的另外一招,就是占卦,帮助解决现在面临的困境。

可见,我们学《易经》之后,有一个人生的大原则要掌握,即乐天知命。另一方面是占卦,这一方面是就具体的事情做选择,关系重大,是理性不能够立刻找到答案的。那就设法用《易经》的占卦,《易经》的占卦绝对不是迷信,而是相信人的生命里面,有它不可知的侧面。用四个字来说,《易经》占卦是“人谋”、“鬼谋”。人在谋划、设计,并且“鬼”也在谋划。鬼代表我们的祖先,他们在不同的世界,但是他们的感悟能力远超过我们,因为他们没有身体。身体就是一个限制,有身体的限制,就会出现各种欲望冲动和要求,使人的思考局限在某一个范围里,看不清楚、不透彻,也看不远。而“鬼神”或者是灵的世界,它不受限制。

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我们学《易经》是讲老祖先的智慧,一方面是我在算,就是“人谋”,另一方面是不可掌握的地方,叫做“鬼谋”。任何隐秘的事情,《易经》都可以算得出来,在《易经·系辞传》说得很明白:“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即使没有老师与保护者,也会好像面临父母在指导一样。一个人为什么可以担任一个单位、一个公司、一个国家的领导呢?因为他有这种对《易经》的认识,即古代所谓的帝王之学。《易经》里提到圣人,圣人就是伏羲氏、神农氏,一路下来作为领导的这些人。他们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个需要德行。一个人修德行善,与其他人才会心意相通。因为修德的人,就不会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自私自利,会替别人考虑。这样做的话,别人当然跟他有默契,自然而然人缘就很好。这是第一个德行,德行可以使天下人心意相通。 第二个是能力。作为古代圣人要有能力,譬如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意思是:抬头就观看天体的现象,低头就考察大地的规则,检视鸟兽的花纹与地理的特性。)观察之后有了心得,制作出八八六十四卦,再来发展各种生活上所需要的器物。如果能力不够,光有德行,

而不能发展经济,生活、生存怎么办呢?可见作为帝王还要发展经济等具体生活方面的需求,就是能力。

第三个是智慧。人生不只是靠德行和能力,没有智慧,碰到人际之间复杂的问题,或各种困惑,不知该怎么办。作为领袖人物,需要有智慧,智慧就从《易经》占卦得到启发,解决各种困惑。人生的困惑,最大的问题是它不能重来。人生不能重来,借西方一位诗人所写的诗来说:“我要穿过一片树林,树林很多人都走过了。有的地方走出一条路。”说明什么?很多人都走这条路。如果我觉得这条路不太好,我想走另外一条路,但是那条路很少人走,很阴暗。现在很多年轻的朋友,面对人生的选择,一条路是很多人在走的,一条路是很少人走的,有些人说,我选择很多人走的路。心里还在想,如果这条路我不喜欢,将来再回头选另外一条很少人走的路。但是,路前还有路,一直走下去,你一旦走出第一步,很难再回头。很多人到中年的时候,才知道人生不能重来,所以你不要去幻想。与其幻想,不如去了解像《易经》这样伟大深刻的智慧,了解之后,你就明白,不管过去怎么样,现在要把握住,让将来自己觉得满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