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鉴》读后心得体会

《镜鉴》读后心得体会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工作之余读了《镜鉴》一书,使我感慨颇多,给人教益,启人思考,助人为德。

《镜鉴》收录的案例中,有手握权力的国有企业负责人,有腐败行传统领域,如财务、业务、工程、采购、费收、人事等岗位,还有些我们看似不可能发生腐败的岗位工作人员,如质检人员、审计人员甚至还有设计研究人员、工会主席、负责企业宣传的人员等等,他们利用职务之便营私舞弊,最终落得可悲下场,这些现象更是触目惊心。最令人扼腕叹息是一些即将光荣退休的老同志,一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一些原本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轻干部,由于一念之差走上犯罪道路,葬送美好人生。这些人最初也曾一身正气、也曾寒窗苦读数十载、也曾是领导眼中的佼佼者、党和国家的希望,却因周围不良风气的影响,失去了廉洁自律的自我约束,到头来 "甘愿"堕落,让别有用心者钻了"空子",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一步步的遁入贪腐的深渊,最终悔恨不已,所谓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一百年身"。

通过对《镜鉴》的学习,我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第一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健康成长,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其次要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的修养,艰苦奋斗,养成自律的品质,做事有底线,做人有底线。 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才能不断地进步,保持廉洁自律,就应作到以下几方面:

一、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镜鉴》许多职务犯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人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党纪国法的学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支配下,心理失衡、私欲膨胀,产生“不捞白不捞”、“人家捞我也捞”、“捞少吃亏”的心理,终将沦为金钱的俘虏,从而葬送了清白的一生和幸福的生活。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这些事例为鉴,我们更加清楚认识到如何约束行为,认识到贪污腐败带来严重的后果。为官者,要做到两袖清风,勤政廉洁,不为金钱迷惑,不为小事姑息迁就,筑牢廉政的防线,杜绝一切腐朽的欣慰。 贪婪物欲的诱惑,生活中不拘小节,放纵个人私欲,滋生一劳永逸的心理,触犯道德的防线,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曲,终究权力失控,胆大妄为,一步一步地走向罪恶的深渊。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认真对待手中的权力,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

二、 以廉为本,干净做人

“廉”是什么?廉就是去除私欲,不贪钱,不为已谋私利。无“廉”则不洁,有了“廉”才有可能做到“正”,正体现在品格上是“正直”、“公正”。这是做为一名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

作为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树立廉政的楷模,振奋精神,做好当前工作;做到慎独、慎微、慎行,从小事上就严格要求,三思而后行,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

活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利,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实实在在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干好本职工作,为国家事业做出贡献。 做一个廉洁的人,要坚信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块馅饼下来,不论每个人的出身是什么,只要肯踏踏实实的努力,都可以开垦一片沃野千里的天地!

做一个廉洁的人,要坚信不管将来的生活有多艰苦,一定要凭著自己的努力,不靠关系、不走后门,坦坦荡荡的做事,光明正大的成功! 做一个廉洁的人,要坚信在每个人的人生中,不可能每个人都有从事行政或当官的机会,然而,要是你能够做,就应该尽心尽力地将它做好,为自己的本分负责。

做一个廉洁的人,要坚信名利乃身外之物,是带不走的。

自古以来有道德的人,都不会为金钱名利所动。人生在世,返本归真才是做人的真正目的,道德和良知才是人生命本质中最美好的东西,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

以上是自己学习《镜鉴》后的心得体会,我认为廉政建设这根弦,必须牢牢绷紧,一刻也不能放松。如何去绷紧这根弦,就是要找到合适的镜子,而且要用有廉耻心的目光去看待它,那么它就会告诉一个真实的你,和你要努力的方向。如果人生是一条河,船上的水手就是我们自己。“慎”与“不慎”,往往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是翻船落水还是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