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西安市第一中学数学组 曾卫鹏

听了刘良华教授的报告,感受颇深,尤其是吴非老师写的《不跪着教书》一文,让人精神振奋,不能自已!兴之所至,马上从网上买了一本,仅用了三天就拜读完毕。读了吴非老师撰写的《不跪着教书》,篇篇观点鲜明新颖,振聋发聩,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身省,由此引出一个问题: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有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美丽的花朵;也有人把教师比作无私的春蚕,为学生的成长吐尽最后一口丝;还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丽的心灵;更有人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

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再说,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来塑造呢?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

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永远地读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教师“必须读一百本书”的目标、每年推荐的“教师必读书目”,对教师的读书是一种很具体、很有效的指导。假如,我们的教师都有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为丰富自己而不断地读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把读书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途径;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边读书,边研究思考,那么,我们的教师生活就充实了,精神就丰满了,心灵就净化了,生命就有价值了,人生就有意义了。

有读者说,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对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的警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作者仅仅是找出了中国教育的痼疾而已,却没有能开出拯救痼疾的良方。而我的体会是,《不跪着教书的可贵之处不仅仅是“找出了中国教育的痼疾”,而在于“开出痼疾的良药”。不是吗?如果你能仔细地、从头到尾地读完全书,你就会发现,作者在书中谈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或者说痼疾,比如不让学生读名著、不让学生请假过生日、不让学生迟到、不让学生组织课外活动,教师搞有偿家教、教师接受学生礼物、教师接受学生家长宴请、教师要学生家长办事,以及怎样做一个出色的教师、做一名优秀的校长、做一位合格的父亲等等,这些除了在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以外,作者还为所有的阅读者开出了一副普遍适用的“良方”,那就是:读书。

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吴非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两件事: 1

他有一次在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课,看到坐在前排的两位教师一直在说话,旁若无人,且时进时出,引得一些教师侧目。教师竟然如此缺乏基本修养,吴老师很费解,只好当场提请他们不要妨碍别人。还有一次,吴非老师到江西“支教”,一上午的报告,千人会堂中手机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前后左右,教师都全无顾忌地高声通话,就像走在大街上一样。吴非老师说,凡此种种,让人感慨不已。很多时候,他都不忍指责同行,知道每个人都有具体的难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名师都是在一些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他说:“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他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

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2

 

第二篇:读《不跪着教书》和《前方是什么》有感

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读了《不跪着教书》一书,觉得很有感触。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篇篇观点鲜明新颖,振聋发聩,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我想,我们教师要不跪着教书,就应该有教书育人的“底气”。 书中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小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他很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的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她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长久地感动着我,并深深地启迪了我。我常常想,假如是我,我会怎么做?我们都需要站着,站着教书。站直腰杆,不仅仅需要底气,更需要的是信念!一个教育者的信念! 《前方是什么》读后感

原以为《前方是什么》是纯理论的书,高深莫测。翻开来一看,才发现不知不觉已沉浸其中。本书为语文教育专家、杂文家吴非的最新教育随笔结集。文章从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分析现象,提供思路,文笔老练,促人深思。

“第一滴污垢”例举了老师批评学生不该把讲义随随便便给别班的老师看这么一件“小”事。文章分析了这件事情严重违背了教育的真谛,是教师缺乏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

“小公主自己拎着包”讲日本皇太子的四岁女儿去上幼儿园,自己背着书包,拎着硕大的提袋这么一件事。反观我们的孩子从小让别人伺候。作者提出了质疑 “如果有一天,那些从小自己背着书包上学的娃娃遇到从小有人伺候的小皇帝们,较量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些情况的确值得我们教师深思。日本的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土地只有中国的二十六分之一的岛上“小国”,却能三番五次侵略中国。二战中失败的日本在不长的时间里又创造无数令人惊叹的奇迹,人均国民生产值名列世界首位,尤其是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已达12人,我们偌大的中国仍是0。从社会信用和国民素质看,日本人普遍被认为工作认真、讲求效率,守时、重信用、讲礼节;在日本的大街小巷,看不到垃圾,地面光洁如新,墙壁没有乱图乱画的现象;在公共场所不抽烟、不吃零食,不随便吐痰,不随手扔垃圾……反观我们中国,情况如何呢?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迷茫之余我多了些思考,我们教师从自己做起,扎扎实实地从小事做起。我们相信教育的前方,肯定不是黑暗,而是光明。

《致青年教师》这本书没有太多奢华的语句,却记录着一个个平实的场景,这些都引领我感悟每一个走上讲台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当我再次拿到这本《致青年教师》,便迫不及待地用几个晚上读完了它。语言同样犀利,但让我感到的是一位真正的语文教师在谈真正的“教育”。

王老师采用聊天的形式,把自己教学中遇到的真实典型的案例结合自己的见解纳入本书,贴近我们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文章经常以 “你来信说”“你上次说”开头,读着这些文字,我的面前仿佛坐着一位智者,他能看出你心中的困惑,更让人惊讶的是,他还能给你指引前进的方向。听着一句句意味深长的话语,我都不忘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是不是“心中有阳光的教师”;我算不算一位“有胸襟的教师”;我是不是一名“辛勤工作的愚蠢的教师”我有没有尊重最基本的教学常识……

印象最深的是《不要急》这一篇。在书中王老师说“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慢?,教育教学是?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真正的?慢?教育可能比你我想像的还要慢,不可能以我们个人的意志而转移变化。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必然要在一个漫长的岁月之后才能看到效果。”读到这里,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现在的带的班级,四年级刚接手的时候真是欲哭无泪。有过抱怨、有过愤怒、还有过逃避……但是唯一没有做的就是放弃。那时总是抱怨学生是铁石心肠,顽固不化,我付出的努力总是一点起色都没有。你刚在班会课上强调课间不要追逐打闹,下课就有人追逐撞得流鼻血;刚说完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包容,就在你还没有离开教室的时候,就有人在你眼皮下打了起来,起因只是因为前面孩子随便拿了他的语文书;无论你讲了多少次课堂应遵守最基本的纪律,总有几个孩子无视老师的存在,在课堂上胡言乱语,甚至影响正常的教学……

在抱怨和无奈中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不知不觉,与孩子们相处已有一年半之多了,最近惊喜发现班级中的很多孩子在悄悄变化着:有人会为跑步没能为班级加分而自责流泪;有人会为自己的日记能带给大家快乐而努力;也有人为班级的成绩中有了自己的付出而快乐;还有人为被欺负的同学鸣不平(当然不是打架)……

这种种变化似乎更证实了王老师说的这个道理:教育是“慢”的艺术,我很感激孩子的这些表现,因为他们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坚持下去,即使现在不能体现,也必将在“一个漫长的岁月之后”看到效果。

“为了明天的?不后悔?,今天就不要急!”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当然,我深知自己所做的离王老师说的还很远,但是我愿意努力。

其实对书中的每一篇文字,我都有很多的话想说,因为王老师说的就是真实的教育,我们多少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开始反思自己,这是我愿意一读再读的理由。

轻轻合上书,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早晨的阳光中,孩子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地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能吃到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4点起,他们能在球场上叫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着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父母听……

这是王老师的教育憧憬,我想也应该成为每位青年教师的教育理想。

前方是什么》读后

原以为《前方是什么》是纯理论的书,高深莫测。翻开来一看,才发现不知不觉已沉浸其中。本书为语文教育专家、杂文家吴非的最新教育随笔结集。文章从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分析现象,提供思路,文笔老练,促人深思。

“第一滴污垢”例举了老师批评学生不该把讲义随随便便给别班的老师看这么一件“小”事。文章分析了这件事情严重违背了教育的真谛,是教师缺乏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

“小公主自己拎着包”讲日本皇太子的四岁女儿去上幼儿园,自己背着书包,拎着硕大的提袋这么一件事。反观我们的孩子从小让别人伺候。

作者提出了质疑 “如果有一天,那些从小自己背着书包上学的娃娃遇到从小有人伺候的小皇帝们,较量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些情况的确值得我们教师深思。日本的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土地只有中国的二十六分之一的岛上“小国”,却能三番五次侵略中国。二战中失败的日本在不长的时间里又创造无数令人惊叹的奇迹,人均国民生产值名列世界首位,尤其是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已达12人,我们偌大的中国仍是0。从社会信用和国民素质看,日本人普遍被认为工作认真、讲求效率,守时、重信用、讲礼节;在日本的大街小巷,看不到垃圾,地面光洁如新,墙壁没有乱图乱画的现象;在公共场所不抽烟、不吃零食,不随便吐痰,不随手扔垃圾……反观我们中国,情况如何呢?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迷茫之余我多了些思考,我们教师从自己做起,扎扎实实地从小事做起。我们相信教育的前方,肯定不是黑暗,而是光明。

我读《致青年教师》

读《致青年教师》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能在很多文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觉这些话都是先生对我说的。就像一个了解我的朋友和长者在我苦恼、困惑、冒失时对我的开导、指引和提醒,自然而真切。

“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在学生面前,我有好几次痛哭流涕,事后却不敢跟任何周边人提起,生怕他们笑话。有时是读到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有时是因为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导致误解,有时是因为分班或毕业离别前的不舍。因为有人说在学生面前表露自己脆弱、感性的一面是幼稚的,甚至用现在的孩子比成人还麻木、世故来提醒我不要太单纯。所以,我提心吊胆。但是,吴老师却告诉了我,不要在学生面前掩饰自己的感情,不要担心在学生面前流泪。如果这一切有利于他们人性的苏醒。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我宁愿他们面对你的眼泪感到惊愕或尴尬,也不愿意他们就那样木然地面对人间的一切。”

“做个有胸襟的老师。”先生说,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能遇上胸襟辽阔的老师,学生

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在一个群体中,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发展自己?这就需要胸襟:能容忍不同的意见,特别是能容忍聪明人,同仁正直正派的人。先生毫不留情地指出:有些教师胸襟狭隘,最主要的是懦夫懒汉意识作祟。不想吃苦,不肯变革,“混”成习惯也就希望大家“静止”永远处在一个水平线上。不是见贤思齐而是而只会嫉妒,这样的教师很难有所作为。

还有珍视我们的专业;我是来欣赏同行的;不是活泼,是缺乏教养;不要因为这样的话而自得;说学生听得懂的话;课堂有你,更有学生;不要保留学生的检讨书;教师的心中要有阳光;力戒浮躁;不要急;“没有问题”是大问题;课前紧张是正常的;教师不是演员;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教师应当比一般人“会学”;不能让学生认为我们不认真;不能疏忽的教育细节;做一个让孩子们信任的人;教师仪态也是“范”;学校的一切都在影响学生思维;必须遵守的教育伦理;等一会儿,让他把话说完;不放弃理想等等。这些文字说的都是我们身边发生却无人言说,我们身上存在却被视而不见,我们心里明白却在行为方式上南辕北辙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难怪商友敬先生评价先生的文笔往往一针挑出脓来。“他的笔指向化脓的创口,毫不留情地说:我们应该在这里开刀。这需要勇气,更需要眼光。他的眼光是教师的眼光,他的勇气也是教师的勇气。”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上个学期参加区骨干教师培训,有幸聆听了杂文家王栋生老师的讲座。原以为只是作家,去了之后才知是同行,就是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仍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的吴非老师。吴老师工作在一线,仍笔耕不辍令人赞叹,而他对教育的现状与反思更令人敬佩。听了2个多小时的讲座还不过瘾,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他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书里篇篇观点鲜明新颖,振聋发聩,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有人把教师比着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美丽的花朵;也有人把教师比着无私的春蚕,为学生的成长吐尽最后一口丝;还有人把教师比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更有人把教师比着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

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其实,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早在上世纪末就反对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称颂教师。

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

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如果教师是跪着教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 。由此引出一个话题:教师该怎样教书?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看看现实,可以说跪着教书是我们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不自由的状态。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成了照本宣科的机器,成了书本的奴隶,考试的奴隶。我们曾经有过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我们身上或多或少的透着些奴性,我们自己还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跪着生活。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看来只能先从教师不能跪着教书做起。

跪着,意为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意为人云亦云,意为趋炎附势,意为为生存而失去教师的责任。吴非老师几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条是:“不跪着教书”。也就是说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思想者,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人格独立了,才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思想独立了,才能教会学生用智慧去怀疑,去判断,去立论,去创新!“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很难想象他所教出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就如吴老师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只有教师的思想光明才能烛照出学生的精神灿烂,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学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师的人格伟岸与厚重,才不会导致学生的人格猥琐与浅薄。

不跪着教书,必须要有站起来的勇气,要有视野的宽度、知识的厚度、思想的深度。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深记自己做为教师的责任。开启学生的智慧,完善学生的品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作为教师还要有高超的教育智慧。肖川博士指出:“教育智慧只能从我们内心深处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也就是说要想拥有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必须从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来入手,才能不断地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舍此,别无他径可寻。

针对目前教育界很多教师“跪着教书”的现实,吴老师给出了一个良方:就是读书。“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了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吴老师认为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简单地说可以是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言简意赅,把握

住了现代“师道”的实质。课堂中我们要有激情,这种激情劲儿很重要地来自言辞,不仅仅是将预先准备的内容表达地流畅、有韵味,更多的还是对随机出现的问题能接过话题阐释和借题发挥,有了新意,有了深度,学生怎么会厌学呢,学生喜欢有激情的老师,喜欢有激情的课堂,我们得靠激情感染学生。我们要和学生对话沟通,要展现所教学科的内在魅力,体验老师的妙趣横生。你看,这将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我们现在所做的不仅仅是传播,更是创造,传说人本来是泥做的,因为得到一口灵气而开始了生命,也许经后我所做的就是要传承这股灵气,让更多的生命有新的呼吸。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他们的课往往体现着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展现自己的学养;而一个不善于思考问题的教师,只能做“传声筒”。

教育首先要培养有善心有同情心的人,这是吴非的基本观点。因此教师要有“心”:爱心、善良的心、同情心、感恩的心、纯洁的心;要教会学生拥有善良,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爱一切生命,懂得宽容理解,懂得真善美;要用情感沟通情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触摸心灵!这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大目标。也只有教师的思想光明才能烛照出学生的精神灿烂,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学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师的人格伟岸与厚重才不会导致学生的人格猥琐与浅薄。

我们要做站直了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远、底蕴和智慧。要时时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宽容的、有爱心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除了教师的教育要反思之外,整个大教育都有反思的地方。在《不跪着教书》里,我看到了作者对人和生命本质的全面地关注。对那些反人性的愚昧残酷的教育,对扼杀生命的专制落后的教育,作者或扼腕长叹,或抑郁愤慨,惑无情讥刺……如果说人的本质,是由精神灌注出来的,那么,作者提倡的人性教育生命教育,以及善良,爱,感恩独立等等的教育理想,无疑都涉及到生命本质的教育,也就是教育本质的阐释。针对有的新派教育家发表偏激言论——说中国的教育培养的是驯服温顺的“羊”,西方教育培养的是有竞争力的“狼”,吴非老师给予了迎头一击——为什么教育观中始终没有“人”的概念呢?现在崇尚“以人为本”,正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健康向上的“人”。

书中有不少篇什引起我的共鸣。在《“地动仪”真的那么灵吗?》中,对张衡的地动仪提出质疑——“地动仪”真的灵敏到“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果真如此,那么我们应该仿制几台来预防地震。可是科技发展到人能进入太空,却无法预报汶川大地震。可见这其中是否有夸大之意?对于教材,只是教学的素材,尽管新课改、新课标喊得很响,但看看新教材,就会发现许多新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是低级错误,像知识性错误的科普文、胡编乱造的“三无”文、前后重复的古诗和课文。莫非现在要进行课程统整的研究,是因为已经发现教材中出现了较多问题?

在《看“骄子”成“娇子”》一文中,谈到了劳动——“劳动也是获取文明教养的途径”。确实如此!劳动创造了人。如果学生连值日、大扫除都懒得参加,扫地、拖地都不会,如何培养自理能力、树立自立意识?这样的人长大了怎么会有社会责任感?怪不得每年都有考上了大学还要请保姆、衣服还要带回家洗、自理不行被退学等负面新闻。当有人还在批驳西方大学生劳动目的比较庸俗,“他们大概没想到,不能培养劳动者才是教育最大的失误”!

还有《这不是尊重,是歧视》,写到学生、家长对教师的不尊重,一味强调自己的个人利益,似乎教师应该多做牺牲、完全服从于学生的需要。社会上的类似报道也不少,老师对学生稍作批评,学生就受不了,不但不自省,反而做出种种不理智的举动来,结果责任全在老师身上。因此,“班主任可以适当批评学生”的条文出台,引来社会的热议。“教师要严守师德,正身为范,但是教师也要捍卫职业尊严”,“如果把教师当作可以随意使唤的仆役,不仅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侮辱,也是对文明的亵渎”。

作为教师,对于书中披露的许多中小学教育的问题和造成这些现象的社会根源,身受感同。吴非老师直面现实,直逼人生,洞烛幽微,鞭辟入里地揭开种种的疮疤并剖析个中的原因,字里行间,始终流淌着作者对祖国、对民族所倾注的一片真情。我想,如果每个教育者,在琐碎劳顿的教育工作中都能这样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创新,那么我们就能不跪着教书,学生就能站直腰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有更辉煌的明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