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改认知与感悟

体育课改认知与感悟

八年级教师:宋坤 在近期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是摸索着前进的,我们是在探索中总结,一边学习一边教学。通过总结,我们舍去了不合理的方法,发扬光大正确的思路,使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不断的完善,不断地走向成熟。在几年的探索中,我个人认为,新课改应是在围绕着体育课未来进行的,我们应在课前,课中,课后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新面貌,新思路。

一、备课 要上好一节体育课,备课是必不可少的,课改前应备课,课改时也应备课,但备课的重点却不一样,我认为,课改中的备课,应备教材、备教法,但更应备学生,应充分考虑学生是否对教材有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针对学生的爱好兴趣来调整教法以及训练手段。

二、上课 上好一节课,首先应看到是否完成课的任务,但是,在上课过程中,单单为了完成任务而完面任务是远远不够的。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应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服从指挥到自觉行动。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学习,对生活,对身体的好处,使他们学会如何自觉,自主地锻炼身体,从而能让他们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都能很好地参加体育锻炼,而不仅仅是在体育课上。在课堂中,教师应改变指挥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活动,指导学生活动,更重要的是和学生一起探索,使学生体会到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炼。

应该说,体育课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有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更有着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三、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体育课的一个必要环节,没有反思,就不会提高,没有反思就不会看到长处及短处。反思有多种形式,一堂体育课应反思的问题是很好的。但我认为,一堂体育课更应该反思的是这堂体育课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吗?这堂体育课中,学生有没有积极参与,教师有没有积极参与;学生的身心有没有都得到锻炼。而不应该只是反思。你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学会了动作技术。课程改革才刚刚开始,我们的探索是任重而道远,特别是中学体育的改革,更是一路坎坷,体育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更有着沉重的任务和特别的意义,作为体育老师,更应该积极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进步。

 

第二篇:体育课心得

体育课心得



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之间,紧张地高中学习即将结束了,体育课也伴随着我三年了。学校丰富的体育活动,娱乐我们的身心,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特别是临近毕业和高考的来临,体育更能减缓学习压力,增强体质,能让自己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之余使身心放松,心情舒畅的同时又大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在动感中让人焕出青春的朝气,以饱满地精神去迎接高考地到来。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是每个人最大的财富,拥有健康的体魄又是每个人最大的愿望与梦想。而我们现在最直接锻炼身体的方式主要就是学校内的体育活动也基本上是体育课上的活动了。因此,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是师生共同的愿望。

回顾三年的体育课,我们的体育教师认真上好了每一堂体育课,她积极调动了同学们的主动性,加强对同学们的指导,努力地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教学方法多样化,选择符合同学们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同学们的兴趣,使我们明确了体育课的目的,积极投身于各项体育活动之中,身体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在平时的课程中,不单单是教我们简单的肢体运动,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同时也有意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激发同学们的运动兴趣、锻炼的意识、习惯与能力,把纪律、意志品质、团结互助、文明礼貌、集体主义等教育也融入于其中,比如:选择难度

较大运动项目:如800米长跑,培养了同学们的顽强意志 ;采用团队游戏的方式, 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并发展了同学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了我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老师不仅仅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并处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和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感情。她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同学们良好的锻炼习惯。老师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师生感情,常与我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是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当我们在学习、生活和锻炼中出现困难时,要多关心、鼓励我们,以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通过高中三年的体育课,使我充分地认识到了学校体育不仅为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健康的身体来完成全部学业,而且为走向社会自身继续成长和发展身心素质打好坚实体育理论和技能基础。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是未来事业成功的支柱,认识到自己的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关系民族兴衰的大事,从而增强积极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欲望、动机和兴趣,使体育锻炼成为自觉行动。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公正、客观的评价,能积极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生即使微小的进步,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和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感情,提高学习积极性。除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评价语言如:“很好”“有进步”“不错”“继续努力”等外,教师还要用体态语言来评价学生,如微笑、点头、鼓掌等。及时评价要快准确,特别注意对不同对象掌握不同分寸。对有骄傲情绪的学生,要促使他们虚心,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有进步,也希望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对基础差的学生应注意观察,只要有微小的进步即要肯定,没有进步也应鼓励以激发信心,不能冷落、视而不见,置之被遗忘的角落。即使对后进的顽皮生若真情所至,也能金石为开。

在教学中,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刻苦钻研教材加强基础教育,改进教学模式,力求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好教育教学计划、单元和课时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三、认真抓好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创造出自己的特色。课间操是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窗口,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这个阶段更需要参加体育活动,通过课间操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通过课间操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彼此帮助,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学习对方好的方面来弥补自己的缺陷。

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和顺利学习的必由之路,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体育可以满足人们身体和精神的要求,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风气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是人

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广泛号召。

 只有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才能,延年益寿。要让体育的精神和学风深入人心,真正的做到“终身受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国家、大家及以后的小家,也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俯仰于家国天下的怀抱里大展宏图。

1.重视思想教育,抓好课堂常规

学生学习体育和锻炼身体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这方面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要发挥体育教学的教育作用, 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体育教学应结合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明确思想教育 内容,如纪律、意志品质、团结互助、文明礼貌、集体主义等教育。要力戒空洞说教,要把思想教育寓于教学 之中,通过某种教材,利用某个环节或采用某种措施进行教育。例如,课始根据教学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学生 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思

想动员;讲评时,要注意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向学生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进行竞赛与游戏时,要教育学生遵守规 则,讲秩序,要有集体荣誉感;在进行队列与队形调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优良作风,行动迅速、准确、协调 一致,养成服从集体,遵守纪律的习惯。

2.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3.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意志训练

学习是一种有任务的复杂活动,学习活动要求学生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行动。在课上学生不但要学 习有兴趣的东西,而且要学习虽没兴趣但必须学习的东西,以达到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就要求 学生自觉地克服困难,作出意志努力。体育课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体育课成为“愉快的课”。要改进 教法,通过有效的教法去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如“比比看,谁投得最远?谁跳得最高?谁先完成 ?”等等。这些方法都可激励学生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去争上游,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指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小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协调发展,具体地说,就 是要在促进小学生身体、智力、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共同发展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发展。在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上都要注意这一问题。例如,选择难度较大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 ;采用成队的竞赛形式,以培养团结合作精神;采用男女学生合作的形式,以培养正常的交往能力等等。

几年教学实践使笔者体会到,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 心理特征并根据这些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 心全面发展。

① 提高认识,树立为“四化”而学习和锻炼的信念。必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不仅为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健康的身体来完成全部学业,而且为走向社会自身继续成长和发展身心素质打好坚实体育理论和技能基础。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是未来事业成功的支柱,认识到自己的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关系民族兴衰的大事,从而增强积极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欲望、动机和兴趣,使体育锻炼成为自觉行动。

初二体育课改小结

发布时间:2006-8-16

初二体育课改小结

艾盛珍

(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健康的体育观念。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更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保障。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比较重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运用,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和锻炼;重视组织教法的创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重视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运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三)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纽带,创建活泼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重视运用情境教学、快乐教学、主题教学、体育游戏、情感分组、激励性评价、师生互动、合作讨论等,有利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生动活泼和主动地进行学习的前提之一,也是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

(四)关注学生的运动情感体验

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是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关键,是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学习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保证。多数参评教师都力图根据儿童心理活动的规律来组织教学,结合教材特点选用教法,使学生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满足。

(五)从实际出发,开发本校的教育资源。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与教法手段,有的教师还开发了健身性与趣味性较强,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在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上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

育器材开发方面,也涌现出了一批安全、实用、新颖的自制体育器材。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拘束。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面向跨世纪的青少年,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才能逐渐培养出学习体育的兴趣来,使学生认识到,

学好体育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好,更重要的与热爱祖国,建设和保卫祖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联系起来。应建立起序学好体育光荣学不好可耻的思想观点。在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的同时,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接受和认同体育的重要性。

对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探析

3.1.1自身身体素质的限制

由于身体素质不好,导致在上体育课时,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标准完成锻炼任务,在学习中被其他同学逐渐落下,使其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引起体育兴趣的降低。

这类学生主要是一些自身身体素质比较低的学生,如身体特别胖的学生,身体和智力有缺陷的学生。

3.1.2有过不好的运动史

很多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锻炼中受到过身体上或精神上的伤害,自信心很低,不敢进行许多类似的体育活动,造成体育兴趣不高。

3.1.3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封建社会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直接或间接束缚着现代教育,很多家长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只要文化科学好就行。导致许多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家长剥夺同时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思想,使学生在上体育课是不思进取,赞同了家长的意见,完不成学习任务时缺乏应有的耻辱感。导致体育教师的上课任务无法及时完成。

3.1.4教材的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存在着问题

在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缺乏新颖性,在小学学的东西在初中和高中还有太多的重复,在新授内容上,现有教材的课时安排不能让大多数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逐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渐渐失去学好体育的信心,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3.1.5教师因素

教师因素可以分为体育教师因素和其他任课教师因素。体育教师因素主要有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新颖、教师自身的责任心不强和教学重点不在体育课教学上等因素。其他任课教师,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象是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使学生同他们一起认为,学习体育是没有用的,而且会影响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

3.1.6素质教育落实情况的影响

由于升学考试的存在,很多的学校不能从根本上实行素质教育,只不过是在素质教育外衣掩盖下的应试教育,从领导到老师不能制定出真正实用的考核制度和措施,迫于升学的压力,很多教师不赞成学生把课余时间用在体育锻炼上,从而影响到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

3.2对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措施研究

3.2.1广泛开展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

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才能逐渐培养出学习体育的兴趣来,使学生认识到,

学好体育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好,更重要的与热爱祖国,建设和保卫祖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联系起来。应建立起序学好体育光荣学不好可耻的思想观点。在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的同时,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接受和认同体育的重要性。

3.2.2加大素质教育的改革力度,真正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中心任务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现行的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进行学习的主要依据选拔制度,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准,使学生和教师把课余时间主要用在对文化课的学习上,使学生得不到锻炼时间,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评价制度才能切实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选拔人才的方式上应出台更多的制度和方法支持素质教育的开展。

1. 学校体育应该向快乐体育的方面发展,即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快乐。传统的体育教学、设施、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单一、呆板,不利于激发学生快乐情绪,因而导致学校体育流于形式,出现多数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怎样让学生在运动中取得欢乐,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在欢乐和喜悦中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学校体育现代化观念形成的第一要素。

2. 学校体育应社会化。学校体育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而应该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让学校体育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该让学生学会玩,在玩的同时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全面的主动的和谐的发展出。

3. 学校体育的目标除了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促进学生外在的健康身体和内在优良素质的和谐统一,这种健康的体质是适应和改造自然的需要,是获得个人成功和幸福的必要条件,学校搞好体育工作,应在使学生 获得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的同时,也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念、集体意识及人际交往能力。

二. 学校体育目标的扩大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人类需要层次的提高,人们对体育多元化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以致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追求也越来越广泛、多样,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不仅呈现出和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相协调的态势,而且正经历着自身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根据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为:

1. 完善体能,增进健康,促使身心的全面发展出。

2. 掌握体育技能、技术与体育保健知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 增强意志,培养自信,提高勇气,促进思维和创造力。

4. 培养爱国、爱集体思想,尊重个性发展,提高社会责任。

三. 学校体育内容的社会化

学校体育内容的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打破过去单一的运动知识、技能教学内容,教学中要把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体育能力的多元化培养放在首位。这些体育能力包括:锻炼能力、保健能力、管理能力。要加强学生体育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 教学内容要把繁杂的竞技体育项目简单化,规则“软化”(即放宽规则),竞技体育项目要同保健项目相结合,所设项目及内容应同学生实际学习和应用能力相结合,要符合学

生特点和要求,使目的性和有效性相结合,同时要开辟新的、多层次的、适应不同体质和年龄特点的教材内容,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体育活动也引进学校中来。

3. 学校体育中除了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教育内容外,还应有其它的教育内容,应当在体育教学过程对学生 进行德、智、美、劳方面的教育,这才是完整的体育体系。

四. 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出,其教学内容、结构、形式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也必将多样化,以适应教学内容、结构、形式的变化,适应学校体育的现代化。教师如何准确、简便、快速的将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习惯,仍将是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现在所采用的一些呆板、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也将被取代或扬弃。学校体育教法的多样化,要继承传统教法的精华,改进教法,采用游戏、比赛、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教法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五. 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

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包括:学校体育的整体评价,体育经费、场地设施的评价,学生体育成绩和体质的评价,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评价体系要以粗放型、行政化阶段向精细型、专业化方向发展,使行政评价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量评价为主,并促使评价方法的不断更新,以适应学校体重现代化的需要。

教师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就会改变过去怕体育老师是因为体育老师“凶”的现象,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和谐的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人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比如:上课时天气热,老师就要想到减少学生的运动量,天气较冷时老师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出汗后是否会感冒,遇到学生头痛发热,教师就应让学生休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次上课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学生直捂着眼睛,我马上命令学生向后转,要求学生背对风站立,自己却走到学生面前顶风而立。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上体会到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尊师之情。毕业参加工作六年了,试行新课改也有一年了。根据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怎样才是一堂好的体育课呢?根据我自己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里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上的健康,还包含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因此,体育课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还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堂组织等方面寓意贯彻

经过几年的教学,我觉得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先培养体育骨干,让他们带动其他同学对体育的爱好,这种做法在经过短时间的失败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学生的课堂时间有几乎一半是他们自己组织内容,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见物不见人”的教学思想忽视了人的发展。而新课程改革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课要学生去上,而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上课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应充分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说在欢乐中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被动的学,“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教学内容片面强调竞技性,忽视娱乐性以及抹杀了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培养,忽视学生在认知过程

中的主体地位。平时,我们强调提倡学生有所发展、有个性,但在教学中,有时为了维护教师的尊严,又过分强调统一性,而灵活性被忽略,把本来应该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解决的问题,由教师包揽致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也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好的体育课是既注重学生知识的培养,又注重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除一部分技术动作由我教学外,很多其他的内容都由学生来完成,选择他们喜欢的游戏、球类活动等等,而我这时的任务不再是教学,而是指导他们完成内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有动力,而我的课堂也很活跃,并且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三:树立个性教育的意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与评价标准,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所要学习的内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满足自我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我并不关心最后的成绩是多少,我更注重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表现、参与程度、努力程度,以此作为考核的最主要内容,最后成绩只作为参考。因此在教学中,我喜欢他们玩他们喜欢的东西,而有又针对他们不同喜好教不同的东西,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树立情感教育的意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在其他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都有很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市郊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不仅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对能力与情感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使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目标得以实现。

在新课改中,教学内容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淡化“学科体系”走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游戏化、娱乐化”。在教学中我多采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得到锻炼,也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

体育教学组织要体现出有效性与主题意识,教学的组织要形式多样,并且注重学生的爱好,教学方法又要体现出科学性、实效性。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的差异而做相应的调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他们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同时还应循序渐进地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还远远不足,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虚心向他人学习经验,再总结上课的得失,这样才能真正做个好的体育教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