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国国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

结合中国国情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探讨

摘要: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日渐饱和,供求矛盾逐步激化,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求职大学生与就业岗位呈现僧多粥少的态势。除了就业岗位少,缺乏工作经验和大学生自身心态不端正外,就业不公平也是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一个原因。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 就业不公平 影响因素 高等教育

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经济原因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了行业就业,并引发了大规模的就业冲击。比如因美国次贷危机1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中国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与国际贸易相关行业的就业遭到冲击在所难免。

2.自身原因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踏入社会,眼高手低,对一些企业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或者就是要求单位将自己放在重要岗位上以及对生活环境和个人福利待遇有特定要求。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因为过分看重自己的学历而放弃了就业的机会。其实,熟不知,任何拿着高薪水或者在核心岗位上的师傅都是通过日积月累不断地学习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他们要明白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那就是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3.就业不公

3.1 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是指在劳动力市2场上,用人单位根据求职者的来源地而对其进行1殷玉法,顾东明.大学生就业难深层原因探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8 2 殷玉法,顾东明.大学生就业难深层原因探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8 1

人为划分,从而考量是否向其提供就业机会,地方公务员招考在最近几年来备受争议,原因在于有些地方公务员招考中规定了非当地户籍不得报考。这种现象与国家所提倡的打破户籍限制,实现不同地区人才流动是格格不入的。这种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地区排外倾向,突出地体现了地域歧视下大学生就业中的机会不公平,很大程度剥夺了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3.2性别差异

所谓大学生就业环节中的性别歧视1,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过程中,除妨碍正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女大学生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性,从而导致女性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在录用名额中明确规定男性多于女性的比例;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不写明性别,但实际不打算招聘女性;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标明不招女性;在劳动合约中限制女性应该得到的基本权利。

3.3 身体歧视

3.3.1. 疾病歧视

疾病歧视是指因求职者患有某种疾病而对本来合格者予以排斥,或对已经在职工作的人员做出辞退处理的行为。例如周一超因乙肝歧视而杀人案和张先著诉安徽省芜湖市人事局乙肝歧视案,曾一度造成极大影响,震惊了法律界和整个社会。在我国,疾病歧视主要是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尽管权威的医学专家已经明确认为除了少数特殊行业外,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可照常参加工作,但是许多单位在录用过程中,还是通过设置一定的体检标准来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录用。

3.3.2 身高歧视

身高歧视是指求职者应聘某个他能够胜任的工作,而提供这项工作的雇主却因其身高问题,把此项工作提供给了其他相对身材较高的求职者。2002 年4 月川大法律系四年级学生蒋韬因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的招录广告限制身高,认为该广告含有歧视成分将银行诉至法院,该案轰动全国。个头矮的人并非智力、能力就比别人“矮一头”,应该给予其平等就业的机会。 2 郭秀芬.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与对策.青少年研究.2008.2

2

3.3.3 年龄歧视

年龄歧视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某工作岗位根据工作性质并没有对年龄有特定要求的情况下,但雇主因为求职者的年龄因素,在求职者具备完全平等的条件下却做出不予雇佣的决定。2005 年11月四川大学法律硕士杨某,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某国家机关因为其年龄超过35 岁,而拒绝受理其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现在不少的硕士、博士都是参加工作若干年后再重返学校读的书,他们既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就是因为年龄问题被用人单位排斥在外。

3.3.4 背景差异

背景差异是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业机会的提供与否不仅基于其个人能力的高低,更多的是考虑其家庭资源的多寡。随着我国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明显,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中国的现实社会对人情和社会关系一直十分依赖,传统的等级观念、特权观念、不平等意识仍然根深蒂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

上相应地表现为:一些政府官员的子女或者是有深厚社会资源背景的毕业生通常可以享受到某种就业便利,使得毕业生之间公平竞争的规则受到侵蚀。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劳动力市场具有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特征,而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大学毕业生如果借助人际关系来找工作,有时会更有效率。因此,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条件的家长会不惜通过权钱交易,搭建不正当的人际关系,为子女就业牵线搭桥。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正在逐渐由个人能力和素质之间的比拼演变为其父辈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和财富实力的竞争。一些大学毕业生凭借父辈的资源与运作,轻而易举地占据了令人羡慕的职位,而那些来自农村或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因缺少必要的人际关系而屡遭求职失利之苦。就业重压下渐渐呈现的“代际效应”1,正在挑战着就业制度的公平性,侵蚀着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就业腐败,严重影响了目前的就业秩序。 1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3

3

3.3.5 经验歧视

经验歧视1是指有的用人单位拒绝招收应届毕业生,要求应聘者必须有工作经验。但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的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但就在《劳动法》下,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还经常出现求职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实际上是在躲避其社会责任,只仅仅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对员工进行培训,降低雇佣成本,并以缺乏经验为由拒绝接受应届毕业生是逃避法律义务的违法行为。

4.总结

综合以上几方面因素,当代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如何解决就业难问题?根据以上分析的原因,那就需要相应方面共同努力,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4.1政府方面

首先政府应根据本国国情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避免或者减少金融危机对行业就业的冲击,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同时减轻能扩大就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税负,大力支持和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第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健全市场法制建设维护企业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努力规范就业市场;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2。

4.2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1

2张金英.经验歧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经济师.2008.1 戴勇.略论大学生就业公平的实现途径.江苏社会科学.2007.2

4

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也许他们也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也面临过就业的问题,也许这些大学生就是他们的师弟师妹,他们难道就不念同门之情,就不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来报答自己的母校。 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各高校均成立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内设专门的办事处。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搜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常设市场。

4.3大学生方面

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好能够在寒假、暑假利用节假日增加自己社会实习的机会。只有通过社会上的实习,大学生才能明确将来就业的方向,并有了从最基层干起的心理准备。大学生应该眼光向下,脚踏实地从基层干起。

其次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传统认为人们工作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职业对个体的意义已经远不是如此简单,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所以作为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应重点放在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

5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20xx年4月

)(总第236期

法制与经济

FAZHIYUJINGJINO.4,2010

NO.236)(Cumulatively,

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白玉鑫

(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摘要]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

改善民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社会环境、

政府职能、教育机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传统就业渠道;就业观念一、大学生就业的含义及特征

(一)大学生就业的含义

一般认为,从劳动法的角度,劳动就业是具有劳动权利和劳动行为能力并有劳动意愿的公民获得有报酬的职业。大学生作为劳动力大军的主要新生主体,主要是指本、专科在校生。广

义的大学生还包括已取得本、

专科学历及同等学历的人员。本文的研究对象仅针对的是在校生,即一般在校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此,大学生就业是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结束学业生涯之际,为满足自身或其他需要而选择特定的工作岗位、从事一定劳动活动、获得相应报酬的过程。

(二)大学生就业的特征与城镇失业群体、农村富足进城务工劳动力相比,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其自身具有鲜明的特征:

1.高学历群体。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接受教育时间较长,人力、物力、时间投入成本较大,在人力资源中层次较高的群体。受我国传统观念和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学生在教育背景方面大致相似:社会阅历较浅、心理机制还不成熟,对社会生活中的多元化现象还不能正确认识。

2.职业预期较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工作地点的预期较高。大部分大学生都期望毕业后能够留在大城市,毕竟这里的社会化程度和社会化财富的积累较高、工作机会较多、生活的环境比较舒适、现代化程度也比较发达。二是对单位、工资的预期较高。很多毕业生求职的首选都是外企、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在这些单位大都比较稳定、工资待遇较好、福利也比较有保障,而且所从事的工作大都能与自己的专业相关,晋升机会也较多。

3.心理波动较大。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情绪起伏较大。当前我国毕业生大都属于80后,而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使其面对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即使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自主能力有所

改善,但面对挫折所产生的焦虑、

急躁、消极、迷茫等心理问题依旧不能很好地调试,“等、靠、要”等依赖思想依然严重。

二、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首先,我国传统的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今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精简、编制有限,没有能力容纳过多的高校毕业生;许多企业分流、改制,将大批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了社会的同时也不可能再向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本来就已非常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

其次,我国目前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生产力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能够提供给劳动者的工作生活环境、待遇水平较低。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宁愿留在大城市“打工”也不愿到偏远的地方“工作”,使得

东部和沿海地区人才拥挤、

中西部和农村人才匮乏,短期内地区就业矛盾仍将持续。

(二)政府职能的影响

由于我国实行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把劳动力分为城市劳动者和农村劳动者,这种制度已成为区分人口等级的标志,对农村人口来说逾越这种等级的最快捷方式就是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转为城市户口。这也是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工作的根本原因。

此外,在一些就业市场中,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严重抑制了大学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在对深圳市政府20xx年上半年公开招考公务员职位表的市直单位的169个招考职位的统计发现,只有66个岗位招收市内外户籍报考人员,而其余的103个岗位户籍要求都严格地限为市内,大大限制了外地报考者的选择,也增加了外地报考者之间的竞争程度。公务员考试尚且如此,由此可见其他行业对大学生的求职方向和就业广度的限制将会是怎样?

(三)教育机制的影响自实施扩招政策之后,国内高校生源在数量上上了一个甚至好几个台阶,但质量却没有保持住。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包培养费、包分配到自行缴费、自主择业的就业走向。这一政策虽然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大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专业结构等方面依然陈旧。突出表现在招生时不考虑市场需求、不进行合理学科地调整,往往有什么教师办什么专业”,致使一些市场需求不高的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造成人才浪费。

其次,高校教育的滞后性使得一些专业特别是文科、经济类成为扩招的主要方面,造成了当时这些毕业生比较抢手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些专业的学生由于供大于求,出现就业水平下降或难以就业的趋势。而在一些理工科方面,许多学校因为基本实验设施的缺乏而无法合理扩招,出现了理工科毕业生近些年来比较紧俏的局面。

(四)用人单位的影响

许多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中凭借其强势地位侵犯劳动者的就业权。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遇到的比较普遍的就是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如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毕业院校歧视、经验歧视等。在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性别栏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男性优先”或“仅限男性”的字眼,这把许多女性求职者挡在了求职的门外。在择业过程中,我们还会经常看到许多企业拔高对求职者学历、毕业院校的要求。大专生能干的活儿要招本科生,本科生能干的活儿要招研究生。有的还要求是“211”、“915”的高校毕业生。这些人才“高消费”的现象虽然可以体现出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追求,但这些高素质人才在企业中“低就”后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企业和人

135

才的健康、和谐发展。

(五)个人及家庭环境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如今的大学生已由“社会精英、天之骄子”变成“大众化的劳动力”,很多学

家长甚至学校还都没有接受这一地位的转变。为培养一生、

名大学生,许多家庭在物力上和精力上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加之传统观念影响,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然而,毕竟社会可以提供容纳这些劳动力的岗位是有限的,好岗位的数量更是有限。一

“精英”工作就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些学生毕业后因找不到

甚至在家中待业,成为“啃老族”。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优化政府职能、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

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的就业保护主义严重限制了人才的流动,这在地方公务员招聘中尤为明显。因此,中央政府要加强监管和惩处力度,保障人才公平、合理、自由流动。

《就业促进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但大部分条款原则性较强、可操作性较

《劳动合同法》虽弱,对于广泛存在的就业歧视保障力度不足。

然强化了企业的用人规范,但对求职者在择业过程中的保护明显不够。针对大学生就业,我们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譬如人才保护法、反歧视法等,规范就业市场中的不法行为。

(二)调整高校专业结构设置、提高教育质量、完善信息服务职能

一方面,高校要改变过去单一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增加实践内容。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各高校应当根据社

教学设备,还会需求合理规划专业设置,既要考虑师资力量、

要考虑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能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上也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只是一味地理论灌输。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等多种信息发布机制,为毕业生提供及时、全面的就业信息。目前所有的高校都建立了就业信息网络发布平台,但大多数都是以通知的形式将就业信息进行公告。学生对用人单位的信息了解很少,用人单位也不能对学生进行初步筛选。在信息的交互过程中,也不能用具体的数字反映出哪些专业的需求较高,哪些专业的需求较低。这些都还只停留在数据交互处理的低级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增强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敦促企业承担法律责任、走出歧视误区

在和谐的劳资关系中,要实现企业和劳动者的实质平等,

用人单位应当认企业就应当承担主要的法律责任。各级企业、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准确把握其精真学习神实质,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法条的理解。

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就业促进法》

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品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第六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管理指南(草案)》指出:“乙肝病毒不会通过呼吸道或正常消化道传染给他人,在工作中不敢同

不敢同坐一桌、不愿同看一份报纸、文件,不敢交谈甚室工作、

歧视、恐慌,都是不必要的偏激情绪和行为。”可见,今至疏远、

后用人单位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拒绝录用的不公平歧视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转变大学生择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要从根本上转变择业观念,那种在一个单位工作一辈子的就业观念已经不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国家、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就业保障措施给予密切关注,“先就业,后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树立弹性就业、择业”

自主创业的观念,在顺势而变中实现自身价值。

在择业或就业的过程中,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大学生要善于通过法律同侵权行为作斗争。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为就业歧视、劳动力侵权等不法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作为劳动力大军中的知识分子,毕业生要敢于运用手中的法律武器与不法行为作斗争,规范就业市场,为经济和谐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林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王全兴.劳动法.法律出版社,2008.

3.黎建飞.中华人名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4.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5.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法律出版社,2003.

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作者简介]白玉鑫,保障法。

!!!!!!!!!!!!!!!!!!!!!!!!!!!!!!!!!!!!!!!!!!!!!!!

[上接第134页]

5.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北京三联书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2.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 产 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1999,(14):1.

3.[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3.

4.王宗礼,柳建文.论少数民族的政治社会化[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1):23-25.

店,1989:51.

6.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l67.7.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9:71.

(1964—),女,副教授,内蒙古赤峰人,研究方向:大[作者简介]戴亿绵学生素质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基金项目]辽宁省20xx年度高校党建研究重点课题论课与当代大学生对党政治认同的培育》阶段成果之一。

1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