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树正气学习体会)

领导者应学会真诚沟通

——读《干部修养镜鉴》体会

盐城市市区防洪工程管理处 张元刚

沟通是我们一生一世都在实践和探索着的生存方式,从出生开始,就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沟通。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沟通能力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成为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因素75%靠沟通,25%靠天才和能力,其实这一点都不夸张。 近期,我读了《干部修养镜鉴》一书,它让我再次认识到善于沟通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它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沟通的方式和理念,有效沟通在我们的工作中,同家人、朋友的交往中,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的沟通并不总是有效的,无效的沟通成为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和生活中获得满足的障碍。

那么进行有效的沟通究竟应该怎么做?我想,侯瑞峰的这本《干部修养镜鉴》能对我们有很大帮助,它将给我们带入一个心与心相交流的氛围与境界。全书第十一章以“与人为善天地宽—提升沟通协调能力”为主题专门论述了沟通对一名优秀领导的重要性,全章分为与人为善、互相信任、勇于负责、善于合作、真诚沟通、自我调控等六个部分。全书突出特点是内容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并不是光停留在理 1

论层面,而是结合大量实例,适合于各种不同的工作、生活环境,对帮助读者树立沟通理念,实现有效沟通,提高沟通效果大有裨益。

书中曾讲了这样的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有一个小偷钻进一间办公室,想撬开保险柜。突然,他看到保险柜门上有一张纸条:“请不要撬动保险柜,此保险柜没锁,转动把手即可打开。”可这个小偷刚一转动把手,一个沙袋就从天而降,把他砸了个正着。报警器也响了起来,小偷只得束手就擒。朋友来探监的时候,发现这个小偷神情非常沮丧。“你看,出了这事后,还让我怎么相信别人啊?”小偷伤心地抱怨。

希望别人诚实地对待自己本没有错,但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是否诚实地对待了别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领导者更不能失信于民,否则必然会影响自身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也必然要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第二个故事:某人在单位与同事发生冲突,受到同事的辱骂,心中非常愤懑。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极度郁闷,想着如何报复辱骂他的同事。无意之间走进路边的玩具店,看见两个小学生指着一个存钱用的瓷人评头论足。可是瓷人坐在货架上对那些无知的指责无动于衷。这个人看着平静的瓷人,突然觉得自己很可笑,气量小,一点气都受不了,连一个瓷人还不如。这么一想,满肚子的委屈与愤怒都消失了。觉得自己有这样的恶劣情绪很不划算,是在浪费时间与精力,还不如利用这宝贵时间和精力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2

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难免会遇上这样或那样的不顺,面对挫折和困难,不能让别人的一句批评或难听的辱骂,而变得像辱骂的人一样失去理智。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关键是,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和别人发生正面冲突,不失领导风度,平和地面对问题。

由此看来,本书在语言清新,每个小故事里都闪烁着不同的做人智慧,读者阅读起来轻松自如,很容易就接受了其中的观点,令人受益匪浅,回味无穷。

中国联通的一句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是的,人与人的沟通就是从心开始的。现代社会是开放交流的,作为一名领导者不仅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信息传递给别人,又要解读他人的思想、情感和信息。这种沟通是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和生活中获得满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链接。有效的沟通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一半,学习沟通的技巧将使你在工作、学习中游刃有余。

3

 

第二篇:树正气

树正气 转作风 强服务 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综治办主任 邓秀朝

随着形势的深刻变化,政法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执法环境越来越复杂,全县各级组织和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如何按中央政法委的要求,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水平,如何提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如何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政法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省委政法委提出了“五抓”(抓理论学习、政治纪律、公正执法、制度落实、工作作风)措施,州政法委提出“正装洁容、正风肃纪”的纪律作风专项整训活动,县委提出了创建“湖北省平安县”的目标,县委政法委作为政法机关的牵头单位,怎么实现以上目标,关键在人、关键在思想、关键在行动。

一、树正气

“正气”一词早见于孟轲的“浩然正气”,即天地之间最盛大、最刚直的一种凛然之气。我们通常所说的“正气”是指正大光明的气节和公道正派的风气。政法委作为政法系统的领导机关,要带头树正气,率先垂范,带动全体政法干部讲正气。

事实反复证明,凡是正大光明、公道正派的人,都会在各种考验面前做到无私无畏、不屈不挠;反之,则会萎靡不振、自甘堕落。政法干部树正气,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确保在大是大非的考验面前坚定立场、稳住阵脚;政法干部树正气,核心是讲党性、讲原则,做人正派、办事公正,敢于批评和抵制不正之风和错误言行,不拿原则做交易,不以私情废公事;讲正气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树立奋发有为、开拓进 1

取的精神,如果安于现状、暮气沉沉、不思进取,就难以促进工作的发展;政法干部树正气,必须以知责思为、知难而进的精神面貌,以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以不甘落后、精益求精的标准要求,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特别是今年州政法委调整了考评方案,更要适应新要求,把功夫用在平时;政法干部树立正气,就必须“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守住清廉、挡住诱惑,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和自身形象的正派。

要树立学习的正气。不学无以成才。学习是一项终生活动,活到老、学到老,永远没有止境;学习的正气体现为正确的学习内容、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什么,作为党员干部,首要的是把党的基本理论学明白、把法律法规搞清楚,保证与各级党组织同心同向,与领导的决策部署同心同德,确保坚定的政治立场,谨防心无定力、口无遮拦、行无约束。其次是学习先进典型,把在实践中向先进典型学习作为一项自觉活动,从而努力把主动工作化为自觉的行动,把良好的工作习惯、圆满的工作效果作为价值追求;一个单位,每个人的工作量、工作责任不可能完全一样,有的人可能要多做一点事、多加一会儿班,如何消除这种不平衡感,我的体会就是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我们的心气儿也就顺了。

要树立实干的正气。政法工作务虚的很少,多数都是务实的,其性质决定了政法工作者只能踏踏实实,立足于实干,而且还要低调的实干,遇到利益不抢,遇到困难不让,不能有了一点成绩就四处渲染、到处标榜;不能只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而要以精益 2

求精为标准。我们现在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眼高手低,为什么呢?就是思考不够、实干不够,实干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不怕吃苦、不怕委曲、注重细节,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这样才能用正确的心态调整自己,用严格的要求管理自己,用对得起良心激励自己。

要树立合作的正气。每个同志先要讲求分工负责,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同时要讲求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精神,形成1+1>2的效果;实践证明,个人奋斗、单打独斗注定没有出路,干工作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相互支持和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合作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水平。 二、转作风

中央政治局出台了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这八项新规定针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姿态,是聚党心、得民心之举,也是进一步转变作风的风向标。我们基层的同志,可能会认为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是上级部门和领导的事,自己长年累月在基层,不存在这个问题,于是,要么坐在办公室里上网听歌聊天看片、要么电话通知督办,充其量检查考核时才到乡镇、村去转一转。实际上,身处基层,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了解群众,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翻翻文件、接接电话,不可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呼声、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便是基层干部,也难免会不懂基层、脱离实际;基层是发展的主战场,稳定的第一线,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有大量的课题需要研究,有大堆的难题需要破解,只有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才能真正转变作风。

要有实事求是的作风。毛泽东同志曾对“实事求是”作过精 3

辟的概括,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也是指导我们做好工作的方法论。简单的说,实事求是,就是不夸大成绩、不掩盖失误、不弄虚作假蒙蔽组织和群众、不阿谀奉承领导、不用虚情假意去博得同事的真诚,要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谋事不谋人,说真心话、做老实人、办扎实事。

要有顾全大局的作风。有时候上级组织的要求和领导的决策,不一定都合乎自己的意志,有的同志可能会有牢骚和一些议论,但作为政法系统内的党员干部就要顾全大局,先认真落实工作的要求,不同意见、看法通过正常渠道向组织、向领导反映;今年,我们的大局是什么?我想,就是认真完成全年政法工作的既定目标,为全县的中心工作服务,所有围绕这些目标的决策和要求我们都要服从,正确处理大与小、公与私的关系,这不仅是党内的组织原则,也是对政法干部的管理要求。

有无私奉献的作风。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不追求物质利益,但是合理的报酬之外,还要多一些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名利、待遇上不攀比,这是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攀比”应体现在工作中,这种“攀比”,不是和自己比、不是和较弱的同志比,而是与自己的职责要求比、与同志的长处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比,通过比较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树立“本领恐慌”意识,倍加努力学习、倍加勤奋工作、倍加严于律己,在比较中寻找差距,在比较中促进工作。

三、强服务

4

服务是社会一切活动自始至终的运行标准,“机关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日益成为共识。政法机关如何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积极投身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是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全力打造“服务型”政法机关,是政法机关在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必然的角色定位,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更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既是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更是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要服务群众。政之所行,在顺民意。政法机关的根本属性是人民性,根本职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每一项工作都与老百姓息息相关,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政法干警既是执法、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尊重、贴近、依靠群众,把执法过程变成为人民服务的过程,解决好老百姓实际问题,维护好老百姓合法权益,同时,注意教育疏导,析法明理,理顺群众情绪,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要服务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政法机关必须对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既积极主动服务又加强监督检查,坚决反对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我们的重点就是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在服务全县工作大局上有新作为,特别是在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开发区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切实提高政法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拓展服务领域,落实服务措施,加大服务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全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优化法治环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5

相关推荐